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传播学总结(推荐)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23-23129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8 12:38: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传播学总结(推荐)

传播学总结、复习

名解:

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李普曼:美国著名新闻学家,著有《舆论学》等著作,提出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和“拟态环境”等观点。现场理论 论述:

什么是大众传播?与一般人际传播相比,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互联网的出现使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了?P13、154

第一章 名解:

传播P3(4次)

大众传播P13 简单题

从经济角度简要分析传播媒介的主要作用。P25.在组织传播中,组织的权威性和传播内容的可信性之间有什么关系?P12 概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P17(2次)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P3 什么是自我传播?它和人际传播有哪些不同?P9 ..新闻学的研究路线和传播学的研究路线分别是什么?

第二章: 名解:

批判学派P33 库尔特·卢因P30(3次)韦尔伯·施拉姆P32(4次)拉扎斯菲尔德P31 大众传播学

简答: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有哪些?P22(3次)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P31 简介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P33、34 论述:

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原因有哪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23、36

第三章: 名解:

反馈P47(2次)5W模式P43(2次)“传播单位”P49(2次)

传播模式P41 简答:

简述德福勒模式的主要特点。P47 拉斯韦尔5W模式对传播研究的贡献是什么?P43 伯洛关于传播过程的主要论点是什么?P40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中包含了哪些要素?该模式中左右两个大圆叫什么?P49 论述:

试述拉斯韦尔模式的内容、意义和不足。P43-44 ..试论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并列出迄今为止有关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模式),择要予以点评。(第三章)

第四章: 名解

简单随机抽样P69(2次)内容分析法P83 “实验组”p91(2次)抽样调查法P66(2次)语义分析P86 样本P66 控制实验法P91 简答:

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P61 控制实验法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92 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8 在传播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有哪些长处和局限?P90 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P92 简述抽样调查法的主要形式。P68

第五章:

名解:

传播的工具性功能P100 “授予地位”P111 环境监测功能P102 “游戏说”P100 文化传递功能P104 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P112 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P113(2次)简答:

什么是环境监测功能?P102 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功能是什么?P102 传播学者麦奎尔是怎样表述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的?P100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失调主要有哪些具体表现?P109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哪些见解?P111 麦奎尔认为传播功能包括哪些方面?P100 论述:

为什么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社会麻醉品”?P113 试述传播的功能失调(功能障碍)原因及其主要表现。P109 大众传播有哪些社会功能?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02-105

第六章:

名解:

《权力的媒介》P138(3次)布里德“潜网”P129 “双重行动模式”P127 简答

什么是阿特休尔有关控制研究的基本观点?P138 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P117 概述“双重行动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该模式在把关研究中的历史地位。P127 简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P133(3次)报刊集权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131 简述社会责任论的长处与不足。P136 论述

从施控与受控的传播理论角度,说明我国报业集团建立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试述政府是如何控制大众传播的。P140-142 为什么说怀特、麦克内利和巴斯对把关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P127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为什么该理论至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P135

第七章: 名解

信息P152 说服性信息P161 可读性P174 体语P171 冗余信息:重复的、缺乏意义的信息,传播中冗余信息越多,传播的信息量越少P163 编码P172 简答:

新闻与非新闻信息相比有哪些特殊性?P162 新闻这种信息有哪些特点?P162 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可读性”的研究结论,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P174(2次)以往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进行的“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P149 就社会而言,为了避免信息匮缺或信息超量,应该采取哪些对策与措施?P164-166 简述信息科学对传播的影响。P150 简述信息匮乏的后果。P165 新闻与信息是什么关系?

教材对大众传播的内容作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P149 为了提高新闻的易读性,遣词造句应该注意哪些要求?P174 论述:

对一个社会来说,为什么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为了正确控制社会信息流量,需要采取哪些对策?P164-166 为什么说新闻的数量和新闻的信息量并不都是成正比例的?P163 论述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P162 ..

第八章: 名解:

《媒介即讯息》P190 “热媒介”P194 地球村P193 重归部落文化时期P193 英尼斯P190 简答:

什么叫“冷媒介”?P194 关于传播媒介的演变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英尼斯提出了哪些观点?P190 什么叫“热媒介”?P194 与广播、电视相比,报纸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在当前的媒介竞争中,报纸应采取哪些对策?P184、188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有哪几个主要论点?P198

论述:

概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作一评价。P190-196(2次)为什么说英尼斯对研究媒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P190 分析我国各类大众传媒应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对策和现状。P187、188 为什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P195

第九章: 名解:

选择性因素P211 社会分类论P209 个人差异论P208 受众P203

简答:

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204(2次)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P217 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基本动机?P205(3次)

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哪些特征?P217(3次)

简述受众选择性因素的组成。P211 论述:

认知不和谐理论(即认识连贯论)是怎样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这种解释能否成立?P212

第十章: 名解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外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意见领袖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P262(3次)“魔弹论”P240(2次)“免疫效果”P258 “使用与满足”研究P246 “一面提示”P255 简答:

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P241(2次)

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P245 简述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P262

论述:

试从传播技巧的角度阐述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P255-261 什么是“伊里调查”和《人民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的基本结论是什么?对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提出了哪些理论假说?P242

第十一章: 名解:

议程设置功能P270 “上限效果”假说P291 简答:

为什么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将舆论比喻为“我们社会的皮肤”?P280 格伯纳等对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P283 什么是“上限效果”假说?P291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P280 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P271 论述:

在关于媒介普及与社会文化水平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试述“知识沟”理论与一般观念的不同之处。P289 为什么蒂奇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P290 “培养分析”研究为什么特别强调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P286 传播媒介的议程是怎样设置出来的?P275 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特点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意义。PP269-275 概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P280 为什么“培养”理论特别强调电视在人们形成“共识”中的作用?请举例论述。P286

第十二章: 名解:

“文化工业”P324 简答:

概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P332 批判学派为什么要舍弃“大众文化”的提法,而代之以“文化工业”这个术语?P324 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其研究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方向?P315 论述: 批判学派是怎样看待大众文化及其与大众媒介关系的?请概述其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批判的看法。P321(2次)对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批判学派持有什么观点?对于批判学派这样的“批判”,你认为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P321

第十三章: 名解:

“比特”P340 数字化技术P339 简答:

在网络时代,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之间出现了界限的模糊化,它们表现在哪些方面?P354 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提出了哪些全新的问题和挑战?P347 简述互联网传播的主要特征。P345 论述:

试析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产生冲击的原因。P346 分析信息高新科技对大众传播的影响。P344-P353

第二篇:传播学史总结

传播学史

传播学的三大欧洲起源

1. 达尔文与进化论(英国)

2. 佛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理论(奥地利)

3. 马克思与批判学派(德国)

进化论对社会科学思想和传播学的重要影响

1. 它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

2. 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任务库利、帕克最初都是由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某些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尽管他们后来都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其中,帕克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3. 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这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它仍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4. 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至今都在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包括传播学学者。

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的范围内寻求对行为的解释。

1. 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中,特别是存在于无意识中。今天所使用的许多重要的传播理论,都是在个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尽管这些理论并不是精神分析理论)。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

2. 佛洛伊德理论影响了学习理论,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是由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

3. 佛罗伊德的理论对拉斯韦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研究产生了影响(尽管它没有直接的影响拉斯韦尔的传播研究)。

4. 法兰克福学派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创造了今天的批判的传播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以法兰克福学派和社会研究所著称的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批判和资本主义批判的传统做法中派生出来。

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1. 马克思主义及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可以看作是经验学者的思想和概念的一个来源。

2. 批判学派注重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的问题,这于经验学派的研究方向不同。

3. 批判学派对于社会贫困、劣势和微弱部分的强调,对于非批判学派的研究者能产生意识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对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 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它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 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的方向。

3.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4. 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库利、杜威、米德、帕克

库利:发展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首属团体、镜中自我首属团体:与次要团体相对应的,之所以成为首属,是因为它在个性社会化方面的重要意义。它在构成一个人的社会本性方面是面对面的、亲近的和重要的,最早进入一个人的一生的。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镜中自我:人类的交互作用反映了个体的当下环境,因此起到了心灵的镜子的作用。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此概念强调个体社会化中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杜威:

实证哲学家。他的作品远高于当代传播学学者的视野,他的许多思想只是许多当代传播学的间接先行者。米德:“自我”概念、符号互动论

发展了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形成了“自我”概念。

没有人天生就有一个自我,它也不是本能的发展起来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社会过程而得到发展的。个体对各1

种他人的解释和意义进行内化,按照其他个体的平均期望,建立起一个“普遍化的他人”。

符号互动论

是一种将传播置于人性如何形成和变化的中心的理论观点。

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可以通过认识个体如何赋予他们与其他人交流的符号信息的意义,来理解人类行为。

符号互动论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即个体根据对象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对象采取行动。(这些意义产生与人们的社会互动,并得到修正)

符号互动论对传播学的重大贡献是,将传播置于社会学解释的中心。

帕克(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

1.开创了4个论题的重要研究:

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集体行为

2.利用了进化论,特别是达尔文生存竞争的概念,区分了4种主要的社会进程:

竞争、冲突、适应、同化

3.社会距离和边缘人

社会距离:两个或以上个体或其他范畴之间,能够觉察到的亲近感的缺乏。

边缘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又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世界的人。(移民的孩子)

4.《侨民报刊及其管理》,帕克唯一的一本著作,指导了对美国本土外语报纸的研究,美国的外语报纸通过帮助移民读者同化于美国文化,而逐渐构成了他们自己的角色。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

1. 使符号互动论概念化

2. 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城市社会问题而尚存下去的一个可能的手段。

3. 进行了电影对于儿童的影响的研究,为后来的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一种早期的模式。

4. 使女性学者转入社会工作(亚当斯)

5. 它的方法论导致被称为解释学派的一批当代传播学者的出现。

解释学派

关于受众的概念,从过去的被动的受众,转变为今天活跃的、主动的受众。于是,探求每一个受众个体如何赋予接收到的信息的独特意义,成为传播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解释学派探索人们如何构筑意义,强调传播信息对于个人的主观主义。它在个体意识和主观性的领域范围内寻求解释,在参与者的关系框架内寻求解释。

解释研究往往是归纳的,通过定性的调查方法进行,从经验的层面移向理论的层面。

注重个人如何“解读”媒体信息,如何解释媒体信息,如何从媒体信息中获得意义,是解释研究的一个重要范例。解释的方法有某些弱点,如解释资料的丰富性给解释学者造成了资料归纳的困难、解释学派定性的研究方法可能会碰到道德问题(隐蔽的参与性观察)。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

1.5W的传播模式导致了传播学对确定效果的重视,更加具体化。

2.开创了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

3.他的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的传播学类型。

4.他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社会科学,在社会层面上运用了个体内部的佛洛伊德理论。

5.他帮助创办了政策学,将社会科学知识与公共行为整合起来进行研究。

李普曼

开创了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在其著作《舆论》中,描绘了议程设置:这是一个过程,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了优先的关注。

在舆论过程中,“刻板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刻板模式是一种规范,它能简化现实,以至于一个信源能够轻易的将之传递给其他个体。

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如刻板模式)来为这个模糊不清的混乱世界提供解释。媒体传递的伪环境,是新闻过程中高度把关的结果。

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贡献

1. 他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

2. 他通过收集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

3. 他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

卢因(勒温)与群体动力学、场论、把关

场论:事件是由个体所处的当下环境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这个“场”也被称为一种生活空间,它是个体行为的私人环境,或是围绕着这个个体的社会环境。卢因从物理学中借用了某些概念,并赋予了适合于心理学的特殊意义。把关人:是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押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

群体动力学:是场论的一种运用,研究个体受群体影响下的行为。群体的内聚力鼓励群体的成员遵守这个群体的规范。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

研究个体的态度与行为处于冲突之中的理论。

不和谐是一个个体面临两种冲突着的认识要素的程度,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不和谐的一个效果是避免面对相互冲突的信息。

信息学习法

霍夫兰在战时的说服研究中所开创的一种方法,通过一系列旨在解释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验,分析说明个人是如何从传播的信息中学习的。

霍夫兰说服研究的理论来源和结论

理论来源:

1.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赫尔的学习理论)

2.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变化的方法(赫尔)

3. 卢因(勒温)的场论和群体心理学

说服研究的结论:

1. 高可信度的信源在传播行为之后会立即导致较多的态度改变,但是,某种潜伏效果也会发生,在这里,信源在一段时期之后会被遗忘。

2. 比起强烈的恐惧呼吁,温和的恐惧呼吁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

3. 对于受教育程度和智商低的受众来说,一面信息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和智商高的手中来说,两面的信息会引起更多的态度变化。

4. 在一个信息中陈述一个结论,这比起让结论含而不露的做法来,能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这里,对于一个信息的要点的澄清能增加它的说服力。

5. 在社会上感觉不适应和自我评价较低的人,比起干扰性的和离群索居的热闹,经历了更多的态度变化。一种强烈的自我评价能够提供对于说服信息的抵制。

6. 积极参与说服过程的人,比起消极的参与者,具有更多的态度改变。

7. 受群体强烈影响的个人,具有较少的态度变化。

反馈:

通过一个系统过去行为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未来的行为。

在一个传播系统中,反馈是一个接收者(信宿)对于传播者(信源)从前信息的回应,表明它的效果。

反馈使信源逐渐自我修正一系列的信息,使得它们更加符合其意图的需要。通过反馈的使用,一个系统能够自我修正。

第三篇:传播学复习总结

传播学复习总结

一、“把关人”

最早由库尔特·卢因(勒温)提出。在二战期间,卢因对号召人们食用牛下水的宣传进行研究时,发现除非家庭主妇接受,否则家人很难接触这种食物。1947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这一理论主要开启了我们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研究的关注。

二、传播流派,四大奠基人、五大先驱

(一)西方:美国传统学派(经验学派)

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家,“5个w的创始人”

1927年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贡献: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有着重要的影响。

2、库尔特·卢因(勒温)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从事“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即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传播媒介怎样影响群体。《解决社会矛盾》《人格的动力论》《拓扑心理学原理》

贡献: 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开启了我们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研究的关注。

3、拉扎斯菲尔德

美国社会学家,以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为基地,成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研究范围从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扩展到对政治影响的研究。《人民的选择》《传播研究》 《个人的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大众传播 —— 意见领袖

—— 受众

拉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和“二级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先经过“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传给一般公众

贡献: 较深入地探讨了传播的效果,提出了“两级传播的理论”。其理论假设采用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成为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霍夫兰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二战后在耶鲁大学主持“劝服传播和态度改变”的研究,被称为“耶鲁计划”。《大众传播实验报告》《传播与说服》《说服的顺序》

贡献: 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其研究方法是“控制实验法”。

5、施拉姆

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贡献: ◆ 创办了四个传播学研究中心

曾在《波士顿先驱报》任记者和编辑,后为美联社记者。先后任衣阿华大学教授,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传播研究所所长,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所长。◆

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作,约500万字。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人、信息和传播媒介:人类传播概论》等。

◆ 对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整理和研究,构建了传播学学科体系 ◆对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拓展:国际传播的研究

三、批判学派理论

(二)西方: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主要从马克思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

1、法兰克福派

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为主体的一个学术派别。成立于1923年,着重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并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代表人物

◆ 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用历史—社会的方法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现象作批判考察,其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尤为激烈。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不合理资本主义制度的得力工具,是造成人的全面异化的帮凶。

◆哈贝马斯:20世纪40年代以后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注重对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研究和批判。

《公共领域的结构和转型》《交往与社会进化》《文化与批判》《理论和实践》

2、伯明翰学派:也称为“文化研究”学派。

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霍 尔、莫利为代表。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大众传播。70年代以来,伯明翰学派成为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流派。

◆霍尔: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因为它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文化、传媒、语言》 《电视讨论中的编码和解码》

◆莫利(1949--):

是英国文化研究尤其是媒介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是受众研究的转型之作,也是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传媒、现代性和科技》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

大众传媒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驶政治统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

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

四、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

特点 a面对面的传播,无需借助媒介形式.b 互动性强,是一种双向传播 c 传播者与受众是特定、了解的 d 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随意性 e借助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f信息传播易误读与衰减

五、组织传播 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结合体,组织传播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组织内传播、组织外传播。

什么是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受到若干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包括: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 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群体感染指的是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首先,紧张使某一集体的成员非常容易相信稀奇古怪的传说和谣言;

其次,在朋友之间蔓延比在陌生人之间快得多; 最后,感染或行动在那些具有共同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人中间迅速蔓延。

六、大众传播功能

1、奠基人的论述 ①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环境监视功能:“瞭望哨”

★社会协调功能:实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首先,大众媒介强有力的渗透与覆盖,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发展,让语言的创造越来越快。再次,正是有了大众传播,人们才可以更多地接触到其它的文化,从中吸取精华,改进并完善自己的文化。

②赖特:《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监视环境:大众传播定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包括: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活动。

★解释和规定:大众传播不是简单的告知,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映。

★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定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③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责任,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制度性压力”

★“麻醉作用”:把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流中,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总结: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 环境监视

★ 社会协调

★ 文化传播

★ 娱乐

七、媒介文化(大众文化)的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为大众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物质前提,而社会公众对传播媒介营造的大众文化的需求,又进一步促进了大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对媒介文化所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认识与评价 ① 积极作用

大众文化可以向大众更好地进行文化普及和教育。大众文化打破了文化等级特权,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塑造了大众与知识分子一种新型关系。

大众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世俗性文化,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具有文化的可触摸性、开放性和颠覆性

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广泛性,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发展力量。②消极作用

大众文化是一种无深度文化,以制造快感的方式使大众迷醉,失去了深层次解读的欲望,成为“单向度人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单向度的人》:法兰克福派左翼的主要代表人物。这部作品为他在60年代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被媒体称颂为“新左派之父”, 成为了美国和欧洲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大众文化过分迎合大众的趣味,生产“庸俗、低俗、粗俗、媚俗”的“文化垃圾”。污染媒介环境。

大众文化会导致丧失文化的创新性,“急功近利”地跟风,模仿、大量复制缺乏新意、个性化的文化产品。

八、受众特点:受众的特点:广泛性、混杂性、分散性、隐匿性。

九、受众选择性理论

◆选择性注意:指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对媒介的使用时有选择的,因此选择性注意也可以称选择性接触。

◆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

◆选择性记忆,指受众对所接受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那些与自己观点最一致的内容。选择性理论十分突出地显示着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解码过程,同时也表明受众解码的复杂性;传播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十、使用满足”理论: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赫卓格1944年,对一个名为“专家知识竞赛”的广播节目的11位爱好者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发现了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贝雷尔森1940年《读书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研究了受众读书的动机

◆ 麦奎尔1969年对电视节目的调查 研究从概念操作、受众样本抽选和数据分析都采用了一套严格的程序。归纳了不同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抽出了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

◆ “使用与满足” 理论主要是考察、解释受众为何接触、使用媒介,其动机是什么?怎样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受众接触、使用、享用媒介的三个过程

★传播学家E.卡兹等在1974年发表了《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基本模式。

★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做了若干补充 ◆ 对“使用满足理论的评价”的评价

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要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有重要意义:

受众接触媒介是“能动性”的,纠正“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纠正了40年代到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 

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十一、议程设置

① 理论的提出:

最早是美国学者科恩提出这一理论的基本构想。他认为媒介(报纸)在影响人们如何思考什么难以凑效,但在影响人们关注什么方面却很有成效。

麦库姆斯和唐纳德· 肖就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麦库姆斯和唐纳德· 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②理论的基本内涵

◆何为议程:在时间的某个点上,按其重要性分层排列并予以传播的一系列议题就是议程。如重大事件和重要的社会问题。

议程可具体分为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和决策议程 ◆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即影响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 ②媒介的议程设置可使某些事实更加突出,更显示其重要性,从而影响公众的态度,使公众也把那些事件视为社会上的重要问题。

③媒介所报道的事实或讨论的话题以及这些事实或话题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出现的频率,是受众判断这些事实或话题是否重要的主要依据。◆ 议程如何设置

专题报道 深度报道 头版头条 连续性报道 新闻组合式报道等 ◆议程设置包括三种不同的效果模式:

知晓模式——大众媒介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是影响公众是否知晓这一议题的主要因素。显著模式——大众媒介对某些议题突出报道,反复报道,会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突出重视。优先模式——传播媒介对一些议题按优先顺序加以报道,会影响公众同样按媒介安排的顺序认定这些议题的重要性。③理论的价值意义

◆对议程设置的选择体现了媒介的把关与建构

◆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 ◆与我国舆论导向研究之间的理论接点

十二、沉默的螺旋理论

 1974年诺埃尔·纽曼《重返大众媒介强力观》  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的作用。

★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 假说中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 “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 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十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冷、热媒介)

①“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媒介改变了人类感官系统的比例,进而改变了人与世界联系和交往的尺度(2)媒介打破了人类感官系统的平衡,重新塑造着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种延伸对人、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部落文化和口头文化” ——“视觉文化” 一切媒介都要重新塑造它们所触及的一切生活形态 ② “冷媒介”与“热媒介”

麦氏是泛媒介观,他所认为的媒介不仅仅指大众传播媒介,他将一切与人类有关的具有“介质”意义的都看作是媒介。如:足球、衣服、电话、铁路等等

对冷——热媒介划分的标准:是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及与此成反比的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信息清晰度低、受众参与程度高的媒介为“冷媒介”,与此相反的为“热媒介”

“冷媒介”:电视、电话、漫画 “热媒介”:电影、广播、照片、书籍、报刊等 ③ “地球村”的概念

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 

起主导推动作用的是媒介技术及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

在电子媒介(主要为电视)的作用下打破了人类的时空界限,信息传递具有同一性,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好像变成了一个村庄

④“媒介即讯息”

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是由媒介的特性决定的

媒介本身会引发社会的变化,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口头传播阶段——部落时代(由听觉生活决定结构的口头文化的社会)

拼音文字——部落解体(眼睛代替了耳朵,线性的视觉价值和分割意识取代了整体、深刻、公共的互动)

电子媒介——地球村(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和外化,使人们的社会和心理生存的一切侧面都发生变化,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不复存在)

⑤对麦克卢汉理论的评价

提出了富有启迪性的媒介观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开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为后来者奠定了研究的基础 

过分强调“技术决定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研究缺乏逻辑性,论证不够严密

十四、受众划分 反馈的类型

(1)从反馈的效果而言,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来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基本保持一致,对原来传播的信息可起到增强作用。

负反馈:反馈信息和原来输出的信息发生了某种偏离,对原来的信息可起到一种减弱作用。

(2)从反馈的形式,可分为前馈、后馈

前馈:大众传播机构为了提高传播效果而在信息传播之前采取的一种措施,比如座谈会等,改进传播技巧,从而达到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从反馈的主体而言,可分为内反馈、外反馈 从反馈的真假而言,可分为真实反馈、虚假反馈

十五、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特点

①报刊: ★以文字、图片等符号形式诉诸于人的视觉系统的印刷媒介 ★具有保存性、携带、阅读方便 ★报道信息详尽、深入,但时效性较差 ★对受众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不够形象生动 ★印刷、出版有一定周期

②广播: ★以声音、音响、音乐等诉诸于人的听觉系统的电子媒介 ★时效性强、覆盖面广 ★不易保存,信息传播稍瞬即逝 ★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有一定的感染力 ★制作简单、易于传播 ★报道信息不够详尽深入

③电视: ★以声音、音响、音乐、画面等诉诸于人的视听系统的电子媒介 ★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现场性 ★时效性仅次于广播,制作复杂,成本较高 ★传播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 ★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感染力强

④网络: ★传播时速性 ★信息内容海量性 ★信息形态多媒体性 ★信息检索便利性 ★传播过程互交性 ★传播范围全球性

十六、舆论的构成要素

★公众:舆论的主体 ★事情:舆论的对象 ★意见:舆论的内容

十七、拟态环境

李普曼:将媒介环境称为“拟态环境”。他认为,在特定的时候,我们对虚构事件的反映就像我们对事实事件的反映那么强烈„„在我们和真实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拟态环境,而我们往往是对这个拟态环境做出的反应。

十八、两级传播、意见领袖

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并不是直接被受传者接受,受传者也并不是直接受传播内容的影响,而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在某一方面有权威的人,即意见领袖,去影响他周围或集团里的其他人。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十九、信息论创始人:香农; 控制论创始人:威纳; 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

二十、德福勒互动过程模式

评价: ◆ 克服了单项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此模式适用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

◆不足: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不是只有噪音。

二十一、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传播在生产、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既是施控者,又是受控者

★ 施控者:“把关人”理论

★ 受控者:“报刊的四种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十二、哥伦比亚学派 创始人:拉扎斯菲尔德

成果:否定魔弹论,20世纪40年代——60年代,有限效果理论

◆“有限效果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常可以产生效果,但并不是威力无穷的,效果的产生,效果的大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大众传播本身并不是一个可对受传者发生效力的、必须的、重要的起因,它只不过是作为一种中介因素与影响的联络者在起作用。

代表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与态度改变”的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并不是直接被受传者接受,受传者也并不是直接受传播内容的影响,而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在某一方面有权威的人,即意见领袖,去影响他周围或集团里的其他人。

★ 霍夫兰的“说服性传播”:40到6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研究证明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提出 使用与满足理论(以上总结已有)二十三 网络舆论特点

二十四 结合中国的传播环境如何理解媒介观

第四篇:教育传播学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

一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含义:教学系统设计又称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地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委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

发展历程:萌芽(杜威和桑代克“桥梁学科”的构想),行为主义(斯金纳),认知主义。特点:系统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

意义: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存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学科性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源于军队和工艺培训领域,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国外)加涅“九五矩阵理论”,为学习设计教学;瑞格卢斯细化理论(ET:宏策略);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CDT:微策略)

过程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1和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主导-主体”模式)

肯普模式是ID1的代表:它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10个教学环节。

史密斯-雷根模式是ID2的代表。

二 教学目标分析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五 学习环境设计

六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

第五篇:传播学重点名词总结

传播学重点名词

一、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二、把关人(库尔特·卢因)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 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三、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

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Bauer and Bauer,1960)。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万能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万能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四、两级传播论(拉扎斯菲尔德的 《人民的选择》)

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two—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前述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

五、议题设置

答:议题设置理论(the agenda-setting theory),它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三个传播效果,“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六、沉默的螺旋(诺依曼)

“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不足:

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④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重要意义:

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

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①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②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它是由诺伊曼提出的。在她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同时,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和意义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一假说的普遍性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正如麦奎尔所指出,“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意见形成的过程,在一定条件几乎必然出现。“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但它更能体现的似乎是在人际传播影响下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华盛顿州立大学的Patricia May、David Domke、Keith Stamm三位教授在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后撰文指出:个体是否愿意发表真实的观点与“微观意见气候”(micro-climate),即家人和朋友这个舆论圈的联系最为密切。个体因为害怕在这个群体范围内由于发表不同意见被孤立而保持沉默或者附和的可能性更高。个人意见主要是保持与这个群体范围内意见的一致而不是和整个社会意见环境的一致。此外,多位学者也对该理论的重要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导致趋同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虽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考查和研究,但它在效果研究中的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该理论集中讨论的是舆论形成问题,它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强大作用。

七、培养分析或数化分析(美国学者G·格伯纳)

等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分析”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中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八、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讯息。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2000)。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郭庆光,1999)。《理解媒介》是传播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卢汉的成名作。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创了当今习以为常的术语“媒介”,提出了今天的媒介研究者津津乐道的概念“地球村”、“信息时代”,阐述了“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学术观点。

麦克卢汉的理论带有很大的极端性和片面性。主要表现在:

(1)在他的理论中,媒介技术是社会变革和发展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在过度重视技术的同时,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3)其理论立足于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技术性影响,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非常

片面的。

九、权力的代言人

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所言,新闻媒介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现存制度的工具,是实行社会控制的手段。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十、伊尼斯与波兹曼的媒介哲学

“帝国与传播”,这是加拿大传播学派开山祖师哈罗德·英尼斯一部著作的名字。何谓帝国?何谓传播?英尼斯自己并没有下定义。译者何道宽解释道:“他研究的传播,是媒介的发轫、流布、变异、互动、特质、偏向”、“他笔下的帝国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政体的大型国家,二是泛指大型的政治组织”。[2]在英尼斯看来,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媒介和倚重空间的媒介,帝国也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帝国和倚重空间的帝国,即宗教帝国和政治帝国。倚重时间的媒介,如羊皮纸、黏土和石头,性质耐久,有利于宗教的传承、维持宗教帝国的统治权威;倚重空间的媒介,如莎草纸、电报和广播,质地轻便,有利于政治帝国的空间扩张和远距离控制,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在媒介与帝国的关系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英尼斯认为一个帝国成功的关键是在传播媒介和帝国组织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间保持平衡,他理想中的帝国是希腊帝国,因为希腊的口头传统比较好地解决了时空的偏向问题,而印刷时代西方文明过于倚重空间和书面传统的状况令他对感到惋惜和担忧。

英尼斯他心目中的传播实质上有两个意思,一是时空的偏向性,二是媒介形态的演化,前者是他的理论基础,因而论述比较详细,后者并非他的主要观点,却是一条贯穿整套理论的线索。麦克卢汉接受并发挥了英尼斯关于时空偏向性的思想,提出了“声觉空间”和“视觉空间”的新概念。麦克卢汉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进而把焦点从人体外在的时空转向了人身上的感官知觉,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观点。在媒介形态演化方面,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四定律或四效应——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这被誉为他的天鹅绝唱。加拿大学派第三代旗手保罗·莱文森在媒介形态演化理论上做出了新的贡献,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强调了人的主动性,认为人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一切媒介都是“补偿性媒介”,能补救过去媒介的不足,使媒介人性化。按照莱文森的思路,不但麦克卢汉可以发展为“数字麦克卢汉”,而且英尼斯也可以发展为“数字英尼斯”:数字时代的网络媒体在空间偏向上不但能把“地球村”完全连为一体,而且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赛博空间”;而在时间偏向方面,网络媒体的超时空特性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空观,虚拟社区中的人们可以在同一场景中非同步对话,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口语传统”。从此来看,加拿大学派对媒介技术确有深入的研究,英尼斯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学媒介分析的先驱。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阐述的主题。波兹曼认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正驱使我们倒退到一个与蒙昧的中世纪没有多少差别的时代,因为在文字(字母)出现以前,儿童与成人都是依靠同一种传播媒介——口口相传来获取知识。当时虽然也有儿童,但并不存在童年这个概念。波兹曼在书中旁征博引从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开始,论证了这个概念的出现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印刷机的发明使原来把持在僧侣教士、抄书匠手中的秘密流传入贫民百姓之中。这时,识字能力便成为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最强有力的分水岭。成人因为有识字能力,所以能够获得各种知识。而儿童则需要到学校学习认字、语法,并在成人认为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形式获取知识。波兹曼引用了他自己小时候如何费尽周折搞到禁书《北回归线》,却终因无法想象某些细节而不能完全理解书中内容的例子,抨击如今的电视媒介敞开了成人小心保守的秘密,如性、疾病、死亡等等,将儿童不曾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一股脑地灌输给他们。其结果是如今的儿童早早就沾染上了成人的悲观怀疑、漠然和傲慢的习气。

传播学总结(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