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社会报告调查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3-107335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1 15:32: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社会报告调查

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报告质量,上交所公司优于深交所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比率,深交所公司优于上交所公司。

204家上交所上市公司,发布报告的有138家,发布率为67.6%;96家深交所上市公司,发布报告的有81家,发布率为84.4%,比上交所高出17%。上交所上市公司发布的报告,平均得分为32.7分;深交所上市公司发布的报告,平均得分为29.0分,比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低3.7分。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就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制度、措施和绩效所进行的系统信息披露,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进行全面沟通交流的重要过程和载体,也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

与财务报告相比,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还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如结构混乱、逻辑不清、内容随意,无法量化等,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客观性、平衡性、可读性也存在不足,这些现象削弱了报告的沟通作用。

报告评级体系

本研究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六个性质对报告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价,包括完整性、实质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读性和创新性。

根据各项指标的关键性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六大指标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权重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专家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法)确定。“是否披露了企业核心的社会责任议题”被一致认为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最为重要的评价维度,占30%;其次是完整性和可读性,分别占25%和20%;再次是平衡性和可比性,各占10%;报告创新有利于企业从数百份社会责任报告中脱颖而出,吸引利益相关方阅读,但考虑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阶段,只赋予创新性5%的权重。

为了直观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特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标准(202_)》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结果采取星级制的方式展现,共分为七个级别,分别是:五星级、四星半级、四星级、三星半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每一个级别对应的发展水平分别为:卓越、领先、优秀、良好、追赶、发展、起步。本研究延续了这一星级划分方法,根据得分分别给出了“六性”中每一个性质的星级以及报告综合星级。

报告评级结果

完整性案例解析

完整性是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所涉及的内容能够完整地反映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重大影响,涵盖企业有关社会责任的所有重大议题,充分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制度、措施和绩效。

在样本企业中,中国远洋(601919)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601857)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报告篇幅较大,而且基本上涵盖了企业所在行业指标的50%以上,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报告完整性得分各行业之间的差距较大,保险业、银行业等服务业公司得分较高,而服装鞋帽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传统制造业公司得分较低。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保险业公司完整性的平均得分为60.1分,处于“领先者”阶段;银行业、旅游业、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建筑业、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服务业、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公司完整性平均得分在40到60分之间,处于“追赶者”行列; 交通运输辅助业、零售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行业的公司得分在20到40分之间,处于“起步者”行列;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信息传播服务业、服装鞋帽制造业三个行业公司的报告完整性平均得分低于20分,处于“起步者”阶段。

上交所上市公司的完整性得分为34.3分,略高于深交易上市公司的得分31.1分。

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得分与公司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营业收入越高,完整性平均得分越高,营业收入越低,完整性平均得分越低。

从企业规模来看,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得分与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营业收入越高的企业完整性平均得分越高,营业收入越低的企业完整性平均得分越低。20家营业收入在1000亿以上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平均得分为56.7分,而66家营业收入在50亿以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平均得分仅为25.3分。

实质性案例解析

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水平在各性质中表现最好,平均得分为42.4分。

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行业特点各异,其社会责任报告应披露与本企业所在行业密切相关的重大议题,以加强与关键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所以,实质性评级结果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本行业重大关键议题的披露程度。

报告实质性得分各行业之间的差别较大,金属制品业公司得分较高,而服装鞋帽制造业公司得分为零。

上交所上市企业的实质性得分为42.9分,略高于深交所的41.7分。

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得分与公司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营业收入越高,实质性平均得分越高,营业收入越低,实质性平均得分越低。

从企业规模来看,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得分与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营业收入越高的企业实质性平均得分越高,营业收入越低的企业实质性平均得分越低。20家营业收入在1000亿以上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平均得分为57.5分,而66家营业收入在50亿以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平均得分仅为33.6分。各营业收入阶段的完整性平均得分。

平衡性案例解析

平衡性原则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要中肯、客观地披露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负面信息,以方便利益相关方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准确评价。所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披露企业在报告期内的重大负面信息,并阐述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采取的措施和改进。

在样本企业中,紫金矿业(601899)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对负面信息“紫金山铜矿湿法厂环保事故”的原因、经过以及应对措施作了较为全面的披露。

报告平衡性得分整体较低,各企业之间的差距较大,最高分为90分,最低分为0分,即未披露企业在报告期内的任何实质性负面信息。报告平衡性得分各行业之间的差距较大,旅游业公司一枝独秀,而金属制品业、保险业、电力生产业等16个行业的公司得分为零。

从平衡性得分来看,上交所上市企业平均得分为6.0分,而深交所上市企业为7.4分,比上交所高1.4分。

社会责任报告平衡性得分与公司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也即营业收入越高,实质性平均得分越高。

可比性案例解析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要提供历史绩效和同行业绩效信息,以方便利益相关方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估。在样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中国平安(601318)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601988)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601099)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报告不但披露了历史数据,而且与同行业进行比较,收到好的效果。

报告可比性得分较低,各企业之间的差距较大,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即未披露企业在报告期内任何横向和纵向绩效指标数据。

报告可比性得分各行业之间的差距较大,保险业公司一枝独秀,而信息传播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计算机服务业等12个行业的公司得分为0分。

从平衡性得分来看,上交所上市企业平均得分为12.6分,而深交所仅为5.0分,比上交所低7.6分。社会责任报告可比性得分与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也即营业收入越高,可比性平均得分越高。

可读性案例解析

可读性原则要求社会责任报告便于读者阅读,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并对专业术语进行相关解释,同时,具有精美的排版设计。

优秀报告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排版较为美观,结构清晰,包括高管致辞、公司简介、责任管理、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展望、指标索引和意见反馈表等部分。

报告可读性得分较高,各企业之间的差距也较大,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11分。报告可读性得分各行业之间的分布较为均匀,保险业公司一枝独秀,处于“卓越者”行列,而一般采矿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7个行业处于“旁观者”行列。

上交所上市企业的报告可读性得分为37.2分,高于深交所公司的30.3分。

从企业规模看,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得分与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营业收入越高的企业可读性平均得分越高,营业收入越低的企业可读性平均得分越低。

创新性案例解析

创新性原则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创新,能够引领社会责任报告向更先进的水平前进。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601668)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啤酒(600600)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不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内容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例如,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SWOT分析方法对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风险、机遇和对策进行系统分析,正确辨识外部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报告创新性得分整体较高,各企业之间的差距较大,最高分为91.5分,最低分为5.5分,阶段特征明显,但各得分阶段企业数量分布较为均匀。

旅游业、保险业、银行业公司处于卓越者行列,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信息传播服务业等行业的公司处于旁观者阶段。

从创新性得分来看,上交所上市企业平均得分为39.2分,而深交所仅为28.6分,比上交所低10.6分。

社会责任报告创新性得分与公司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也即营业收入越高,创新性平均得分越高。

从企业规模来看,社会责任报告创新性得分与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营业收入越高的企业创新性平均得分越高,营业收入越低的企业创新性平均得分越低。

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仅仅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还会关注非财务信息,以分析企业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如果企业社会责任做得好,投资者会有一个概念:可以考虑长线投资。

自202_年我国首份内资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发布类似报告的企业数量激增,到202_年已经达到471家,预计202_年将有超过600家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过,自吹自擂、虚构浮夸等毛病也在此类报告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缺乏准确的定位和成熟的标准体系,使得一些“假大空”的报告失去了应有的参考价值,沦为单纯的企业宣传手段。伴随着社会责任报告市场的成长,咨询、审计等与报告相关的服务行业将获得较大发展,一个新的“行当”已经慢慢成型,业内人士预计,市场份额可能会超过500亿元。

A股上市公司202_年报披露潮即将来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也将伴随而至,今年已是第三年推行强制披露。

从202_年开始,证监会要求上交所三类共260余家上市公司必须随年报一起披露其社会责任报告;要求深交所深证100指数成分股,共计100家上市公司必须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两市共计360余家。202_年沿用了这一规范。

202_年12月31日,深交所、上交所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上交所范围仍保持为金融板块+(A+海外)+标准治理板块;深交所仍保持为“深圳100指数”成分股。同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近年来,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正在逐步增加,内容和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或有600多份报告公布

从202_年国家电网作为首家内资企业公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后,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呈“井喷式”发展。

202_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共471份,远远超过了202_年发布的371份。“虽然每年被指定的企业名单可能不一样,但被点名的企业,99%都会发的。可能也有交差的想法,但在事物发展的普及阶段,有总比没有强。”润灵环球责任评级创始人张浩而说。

202_年开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商道纵横研究员安嘉理说,当时看到国外数据库里数量众多的报告,“很羡慕,同期中国只能看到几十份报告。”近几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逐年增加,“预测接下来发布的报告会超过600份。”

润灵环球责任评级创始于202_年,张浩而说她不敢想像如果202_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上交所及深交所没有强制披露通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三方市场将会如何。

对于数量上的增加,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总经理段德峰认为,有来自政府的压力,也有市场的压力,同时中国企业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

张浩而表示,自愿披露的企业数大增也让报告数量猛增,“这是中国企业逐渐重视社会责任沟通、搭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平台的最好写照。”其中,202_年度创业板有6家上市公司(吉峰农机、探路者、乐普医疗、同花顺、北陆药业、莱美药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值得提倡和推广。

此外,也有一些非上市公司与专业机构接触,这让在乐施会等专业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段德峰看到了方向以及第三方市场的容量。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则认为,数量上多只是表面热闹,网上能够找到的很少,能够看到全文的就更少了。来自温州的一家制造企业则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社会责任是好事,作为一家关注度不是那么高的上市公司,总觉得写报告这件事缺少组织。

报告印象“华而不实”

事实上,从国内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出现的那一天开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一直被认为是“华而不实”。九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只字不提负面消息,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研究企业发展报告多年,黎友焕认为很多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就像一本 „广告书‟,一般都是参照国外的年度报告框架,把企业的年度工作中有利的部分塞进去,没有„不足‟。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从公开的报告来看,好像推销和广告。甚至大部分企业发布报告之后,只是开个会,弄几个新闻报道,不全文公开,更不敢挂网。

202_年11月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了202_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蓝皮书总报告评价了国企100强、民企100强和外企100强共300家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整体仍处于旁观阶段;责任实践领先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指数好于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电力供应业处于领先阶段,大半行业处于旁观阶段;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欧美日在华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好于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在华企业。

张浩而认为,整体来看国企的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要优于民营企业,但外企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报告很多是 “总部报告的简略版,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是直接翻译过来的。”所以,很多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做得很漂亮,但是与中国有关的地方不多,所以某种意义来说,还不如一些内资民营企业的报告做得好。

七成报告不规范

在张浩而研究、评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七成报告不规范。不规范体现在什么地方?

在润灵环球MCT标准下,低于40分的都属于数据方面存在问题,很多报告内容缺失严重、呈现形式枯燥、技术手段落后等。

例如,雅戈尔202_年社会责任报告全文共3页,未对利益相关方责任进行必要陈述与回应,内容严重缺失,信息披露程度严重不足。张浩而认为,作为社会知名的服装制造企业,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其投入了较多责任关注,包括:产品质量与产品安全信息、售后服务与沟通渠道、消费者权益保障等;同时,制造型企业存在较大的供应链责任风险;而作为上市公司,股东是其重要的利益相关方。这些都没有体现在报告中。

对于万通地产的社会责任报告,张浩而认为,报告内容严重缺失,信息披露程度严重不足,利益相关方无法从报告判断万通地产的责任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更多的企业也像他们一样,主要不规范的地方在于内容缺失。”张浩而说。

对此,段德峰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目前而言,报告的好与坏不能简单地评论,需要企业更多尝试,更多摸索。好与坏的标准怎么来衡定?国内目前来讲,没有权威的体系和数据。目前很多报告只流于形式,企业发布报告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如何把报告的内容夯实是最重要的工作。”曾经几个关联度不大的企业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一段话完全一致,让段德峰“如何夯实”的想法更强烈。“报告质量的好与坏,现在来看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开始做了这件事,比3年前、5年前要好很多。至少是董事会知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了。”

“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投资分析范畴,对长线而言十分必要,但大部分人不看上市公司发的报告,认为里面都是些自我奉承的话。其实不然,合格的CSR报告是宝藏,有好多年报里没有的信息。”张浩而认为。

逐渐开始的社会责任报告,已在中国呈现了它的行业特点:来自机械、仪表行业的报告数量最多,而金融行业的报告质量最好。

新的报告将会呈现哪些特点?段德峰认为,更多企业会越来越关注环境、低碳等问题,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披露得也会越来越多。

“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有强制性披露,但更多是自愿性披露。如果企业在社会责任上面做得好,政府的压力也会有相应减轻。来自政策和市场及社会的压力会让企业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段德峰说。

投资者的额外关注点

背后有强大的软件及硬件作支撑,人们才能看到一份数据充实、内容翔实的报告。如果背后没有很好的管理,很难看到好的报告。曾有公司抱怨,也想披露更多的数据,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披露,公司高层没有相关的要求和计划,最后形成的报告也就是更多人看到的那种,会被评为“不合格”或者分数很低。也因此,中小企业很难做出一份很好、内容要求很全的报告。“不过中小企业有中小企业的方法,报告最终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安嘉理说。

做得好的企业基本有一个规范流程:准备阶段、利益相关方的调研、企业内部信息搜集工作、信息整理包括写作等,大概需要2~3个月时间。很常规的做法是,报告信息需要什么样的资料,他们会列出很大的清单,找不同的部门获取不同的信息。“公司之间差异比较大,每个公司管理的步骤也不一样。不同公司会有不同的做法。”安嘉理说。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财务报告的补充资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仅仅只关注公司的财务信息,还会关注非财务信息,从而来分析企业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如果企业社会责任做得好,投资者会有一个概念:可以考虑长线投资。

现在很多公司图省事,就把社会责任报告作为附件和年报放在一起。安嘉理研究的202_年发布的100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低于20页的报告占到三成,比202_年低于20页的约占一半“要乐观一些”,其他的报告内容比较充实。

安嘉理说,报告呈现之前,企业一定要知道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需求是什么。有的报告里会表述说“安全做得很好”,但是“安全怎么做好?有没有过类似事故发生?管理是怎么的?有没有隐患?”说到了相关内容,但是没有说到关键点子。

报告的呈现形式各有不同,张浩而说深交所已经同意社会责任报告独立于年报,上交所认可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年报附件呈现。

市场分析

产业链应运而生 市场份额或超5亿元

当社会责任报告被定义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链时,学者不认可,但企业认可。因为很多企业管理者正为此大伤脑筋。某体育用品类企业,已经接触不下10家可以提供咨询并撰写报告的公司。每家报价不一样,最高的报价20多万元,最低的则是几万元。

企业很迷茫,如果不找机构,自己来做成本也不低,制作印刷精美、设计独特的报告,同时还要专门成立小组,成本也会在30万元左右。“这也是很多央企比民营企业做得好,大企业比小企业报告做得好的原因之一。”润灵环球责任评级创始人张浩而说。

央企发的报告多,质量也比较好,慢慢地,民营企业也在逐步跟上,各行业协会同时也在推进。“差距会有,但在逐渐减少。”安嘉理说。

央企比民企的报告要好,尤其是金融行业做得好,张浩而认为,是因为很多央企有对公业务,也有零售,竞争市场很激烈,大家拼的就是软实力,同时相对民营企业,政府角度的监督机构比较多。很多央企的报告会结集出书,别人的报告很丰厚,而你的报告没内容,摆在一起也不是很好看,在一定规则下跳舞,央企也会做得很好。同时,一份好的报告形成,背后需要成本,包括员工成本、公关成本、时间成本等,央企的资金实力远远大于民企。

由此,一条服务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产业链应运而生,包括咨询、撰写、评级、审验以及设计印刷等环节。

有专家预言,这个产业有5亿元的份额。段德峰认为,如果仅仅是写报告,不会有5亿元的市场,但还伴生有其他一系列的战略咨询服务,如果加上这些附加服务,市场份额要远远大于5亿元。

对于行业现状,段海峰表示,他以正常的商业往来与客户交往,有时会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达成合作。“绝不行贿,也不会给回扣。客户质量很好。”客户中国企、民企及跨国公司的比例基本相同。

张浩而则表示说,这些年来她走得艰难,但也必须坚持下去,“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才被舶来没多久,企业和社会各界有各种理解很正常,所以更需要有人加入到CSR的普及工作中。”

截至目前,提供咨询、撰写、评级服务的基本是国内公司,进军这个领域的包括咨询公司、公关公司、学术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审验环节,目前只有普华永道、挪威船级社、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等跨国公司。安嘉理研究的企业报告中,真正做审验的企业占7%~8%,因为“有费用”。据记者了解,几家提供审验服务的公司的收费标准也不同,几万元到10万元不等,与编撰报告的价格几乎一样。

不管怎样,人们希望看到一份厚实、有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

行业思考

拷问责任报告:为谁而作?标准如何?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公益环保”是国人美丽的误会。当大多数企业还把企业社会责任当作“做好人好事”的时候,已经有企业把社会责任当作企业发展战略了。在这样的定位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多大的实际参考价值?

“假大空”难达营销目标

黎友焕告诉记者,国际上发布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已经是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在物品采购时,采购方要了解该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怎么样,可以看发布的社会责任年度报告。从现在已有的国内的年度报告来分析,绝大部分都是假、大、空,达不到发布年度报告的要求。发布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就要接受检阅,好与不好的信息都要真实发布出来。这样,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才清楚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怎么样,才来考虑是否给他下订单。

北京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殷格非认为,社会责任报告正在由关注环境扩展至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发布报告成为企业降低内部违规风险以及避免由于外部负面事件或丑闻而破坏企业声誉的手段。但是从已发的报告来看,无论是强制性的还是企业自愿性的发布,都更表现出一种被动和防御的倾向。甚至有一段时间,发布报告被看做是企业获得 “经营许可”的一种公关手段。

政府咨询中心研究员、北大纵横合伙人杨愿成说,社会责任不仅是大企业需要做,小企业也要做。

缺乏“中国特色”主流标准

企业的报告究竟应该由谁来撰写?第三方机构还是企业自身?

黎友焕说,无论是谁来编制,编制报告时,不要全部拷贝国外年度报告,要具有中国现有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特色。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可以由行业协会或由相关科研机构第三方来编制;也可以自己发布,由第三方来评价。

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谁来编写,而是以什么标准来编写?

国际接纳程度比较高的是GRI标准,也有很多公司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比如说润灵责任机构的MCT。

“国内缺少应用广泛、权威性与国际主流标准接轨的标准。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一位社科院学者告诉记者。

去年底终于尘埃落定的ISO26000明确规定,“对消费者负责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产品质量、产品安全、售后服务、购买便利性又是重中之重”。但ISO26000是广义的社会责任,其责任主体不但包括企业,也适用于媒体、学术机构。由此,张浩而认为“未来几年,国际主流标准还会是GRI,而不会是ISO26000。”

第三方力量有待增强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标准体系建立得成不成熟,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都需要第三方。“如果中国第三方的声音足够强大,就会有提前预警。事情在未爆发之前就会得到关注,从而解决。当然,也不会出现跨国公司把 „总部的报告‟简略版说成是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报告。”张浩而认为。

来自政府、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的声音、指导性意见或者强制性通知越来越强烈,所以也越来越应该培养氛围,培养第三方机构的力量。

更多的人开始置疑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一种被利用的形式,因为它们总是忽隐忽现,以新闻的形式出现。而融合企业社会形象、消费者满意度、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的权威评价体系在哪里?

张浩而说“原因很简单,没有数字、不量化”。不是评价机构不想量化,而是企业不披露量化信息,评价机构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浩而认为当务之急,是推动社会责任量化信息的披露。

“只有在第三方机构成熟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评定结果才有可能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况,结果发布时,才能起到更加积极和正面的作用。目前,各种榜单和评定„满天飞‟,恰恰折射出社会有这种需求。”

相对而言,企业更有这样的需求。一位江苏企业负责人说他最近尤其害怕接到 “010区号的电话,很多评奖机构,有好多是社会责任颁奖的,奖项的权威性也无从辨认。”

引导上市公司关注农民工权益的段德峰认为,“第三方咨询机构的存在,有助于报告的专业化,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写作。很多企业有困惑,他们的关注点和别人的关注点不一样。”

就社会责任报告咨询北大纵横的企业,多来源于民营上市公司,“社会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民营企业对于报告的重视度还不够。其实找第三方是一种投资,不是只为了„交差‟。”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诚信调查实践报告

社会诚信现在看来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醉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某市职业中专3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的港湾,是中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心疼呢?

2、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3、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信度。

三、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培养中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中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中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及大学生就业建议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作为一名即将毕业面临找工作的大学生,我们也尤为关注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及就业选择的问题。因此,针对此问题我们做了完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①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②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③大学生普遍期望能留在主城区工作。

一、调查分析: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①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②是否愿意留在西部地区工作?③最想去什么样的地区工作?④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

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也就是说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的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

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的青睐。同时 “党政机关”的吸引力更加强烈,不少地区掀起的“公务员热潮”也更加证实了这一点。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务员是个非常体面的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有关。尽管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仅排在第四位,但仍然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之一。

调查小组分析认为,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则可以说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调查小组认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同学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的普遍性可以看出,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选择更具风险性职业的可能性增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相对较高,风险较大,富裕群体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群体高出3个百分点。而其他群体对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概率较大,如党政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等。

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从工作搜寻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是调查小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调查小组通过“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期望工资水平和搜寻成本”和“搜寻密度和搜寻广度”这三个方面,将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细化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性别、专业属性的不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比如,男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因此,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将会影响就业效率。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因素四:社会资本影响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

目前,大学生毕业时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就业、考研、出国。调查数据显示,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也占据相当的份额,在做出这种选择前途的决策时,毕业生的父母及其家庭的情况对其选择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越高,毕业生往往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

调查小组同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可见,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力,增加求职的“砝码”。调查小组在研究中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和网络媒体;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排在第二位;认为社会资本是自身竞争优势的学生占19.5%,而25.9%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意识到社会资本是自己在求职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由此调查小组得出结论: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因素五: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极化现象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小组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短期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但从全局来看,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微观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也对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市场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政策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我国已采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自主创业等5项政策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①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政府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两年。

②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

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

④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⑤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就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如下具体性的建议:

建议一: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调查小组建议,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生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建议二: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正逐渐增强。对于“大学生应该何时考虑就业”问题,有28.2%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45.8%认为应在三年级,11.6%和10.1%的学生分别认为应在一二年级。而对于就业指导来说,56.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开始。由此看来,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调查中,大学生基本上能够适应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转变,但仍有16%的“不知道如何适应”或“不能适应”。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的特色,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

知识结构。调查小组建议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

建议三: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家用人单位的老板公然声称:坚决不用大学刚毕业的人。在他看来,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毛病”太多,几乎不可用,以下是这位老板从应届毕业生身上挑出的主要问题,看法未免偏激,仅供参考:①期望值过高;②心理不稳定;③耐挫能力差这山望着那山高;④不愿踏实做事高骛远,不切实际。

这个事例说明大学生还应该从自身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调整自己以尽快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很小比例。

大学生应该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路子。有人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2_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

建议四: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

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建议五:高校对就业不理想专业动刀,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

高校中,电子、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多年来持续热门的专业备受学生青睐,原因是它们的高就业率。据一些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今年各高校新增的专业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仍然追逐热门专业,另外,就是专业进一步细化。高校新增专业要有超前意识,别跟热门专业“凑热闹”一段时间,部分高校相继传出将在今年“砍掉”一些就业不理想专业的消息,这其中包括一些往年招生火爆的专业。大多数的基础学科专业就业率都偏低,但不能说明它们不重要。在对市场信息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专业设置“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合拍。

高校应该正面面对来自就业和招生的双重压力,因此让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挂钩,将有助于激励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做到围绕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任何一所高校都不愿意让一小部分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专业影响到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

调查取数

调查结果一:三成大学生愿意去外企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研究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是否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最想去什么样的地区工作?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

调查结果发现,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此外,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而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65%。

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选择党政机关的将近20%,“高新技术企业”则排在了第三位。

调查结果二:期望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调查小组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

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调查结果发现,男生对工作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另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

第四篇:大学生社会诚信调查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诚信调查实践报告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杨念 学号:200907034023 从古至今,社会诚信都是十分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已慢慢的改变,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并渐渐习以为常。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一方面家庭是中学生的港湾,是中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心疼呢?另一方面,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中,有的家长忽视关注孩子成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生活情况,缺乏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有的家长,甚至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或者错误引导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等话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2、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当前中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某些社会失范行为的影响。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社会上不讲信用的现象增多,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地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中学校园并非与世隔绝,中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面对社会环境的压力,确切地说是社会上某些制度环境不完善和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守信就会吃亏、失信更易成功的不良价值导向必然会影响到中学生。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诚实守信品质的丧失也就成了必然。正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评价降低,随之而来出现了种种的诚信缺失现象。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3、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信度。

4、自身原因

部分中学生诚信的丧失是“从众心理”所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会随着周围人的想法而改变,当自身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有的中学生就冲破道德底线,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这种由“从众心理”的产生到不诚信行为的发生究其根源还在于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不够、诚信信念不够坚定。

三、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首先,学校积极主动,加强宣传,把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通过黑板报、报栏、广播、网络等校园文化传播工具以及召开主题班会、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强化诚信意识。也可通过举行专题报告,结合现实生活中反例子分析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使他们真正懂得:诚信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诚信使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行为的基本精神,我们积极发扬诚信美德,以诚为本,为人为学。

其次,拓宽渠道,强化德育功能。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道德教育工作的渠道,关键在于挖掘内在潜力,强化德育功能。从德育角度看,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因而各学科的教学都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本学科特点,如语文课可借助古今中外诚信名言及相关事例,政治课可利用教材中“劳动者职业道德”、“市场交易原则”等基本知识区分析诚信的重要性。同时,各处事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渗透诚信思想,让诚信真正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精神和着力点。

最后,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和道德考评机制。学校从各个环节入手,常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狠抓学风和考风,严禁考试作弊,对作弊者公开批评,给予严肃的校纪处分,也可在考试的某些考场实行“免监制”,或者在考前予学生坚定诚信协议。同时,建立道德考评机制,为每个学生及教工建立诚信档案,在学生评先教工评优评职方面,把是否守诚信作为主要标准之一。

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事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切实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积极配合,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开展工作,真正让诚信在学生思想中生根开花,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五篇:寒假社会实调查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1)摘要:社区、居民、弱势群体、人际关系

(2)目的:通过社会实践,增加我们军校大学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培养工作能力,以及完善思想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3)实践时间:202_年2月2日—2月8日

(4)实践地点:顾山镇

(5)实践单位和部门:江阴市顾山镇金顾山社区

(6)实践内容:

“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大学生,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202_年2月2日—2月8日是我第三次参加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军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认识。

一个星期的社区社会实践,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年龄段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军校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教堂,在那个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我实践的江阴市顾山镇金顾山社区,隶属顾山镇管辖,地处顾山镇镇中心,占地0.8万平方公里,共有居民2535户7335人,社区工作人员21名。

在我报到的第一天社区高书记就告诉我:社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居民问题,为社区居民提供各方面的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促进社区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她还说作为社区干部还要有一定沟通技巧,社区工作及要与社区居民打交道,还要经常与辖区单位联系,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为居民服务。社区工作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格的各式各样居民,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相互的沟通和合作,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最终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高书记给我安排了三天的走访社区居民活动,带我走访的是社区干部刘姐,大学毕业在社区工作已经二年了,各方面工作能力特别突出,也给我教了很多工作方法。通过走访改变我很多以前的认识,真没有想到在城市里还有这么多生活困难的人,三天我们走访近20户,对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王阿姨家,今年43岁,看上去象50多岁的人,丈夫7年前与她离婚了,三个孩子跟她一起生活,大女儿只上到初中就因为家里没钱她就不上,到处打零工挣钱。二女儿开学上初三,还有一个儿子。王阿姨因为初中毕业、再加上她汉语说的又不好,没有工作靠每月350元的低保金维持一家的生活,她自己患有风湿关节病,经常腿痛的走不成路,家里只有两间土平房和一个18寸的老式电视机,就再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了,两间平房,进门一间有一个火炉子和一个土炕,供冬天取暖用,有一个矮小的方桌和几个木制小板凳,里面一间有一个双人床、两把椅子和一个衣柜,房间的土地面高低不平。十几平方米的院子里有一个草棚,下面盘着一个锅灶,她说这就是她们夏天生火做饭的地方。

刘姐说我们这次来她家,主要是帮她办理“十大慢性疾病医疗保险”,参加这个保险,她看病、买药可以报销70%,现在国家经济条件好了,为群众办的实事、好事也多了,刘姐一边和王阿姨拉家常,一边教我如何填写“十大慢性疾病医疗保险”登记表,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完成了王阿姨家的走访登记工作。

在走访下一户居民家的路上,刘姐告诉我作为社区干部一定要做到“四知四清四掌握”,就是要知道社区居民每个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每个家庭经济状况、每个家庭成员政治表现、每个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清楚社区就业情况清、社区重点人口情况清、社区流动人口情况清、社区贫困群体情况清;掌握社区基本情况及社情动态、掌握宗教活动情况、掌握居民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各类积极分子情况。

三天的走访结束后,高书记就安排我协助刘姐开展日常工作,刘姐在社区负责的是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日常工作看是平凡,却很繁忙,汇总材料、上报报表、接待居民群众来访,调解居民间的邻里纠纷、登记流动人员等,不知不觉一天天就过去了。

繁忙的工作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也使我收获到了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工作中的乐趣,每当帮居民办完一件事情,诚心对你说谢谢的时候,我就感到很满足,许多事情是我们份内的事,我们有义务完成它,可居民群众却感到是你在帮助她,她们都会诚心诚意地对你说一番感谢的话,多么朴实的居民啊。通过社会实践,使我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真正走进社会奠定基石。我现在理解了学院为什么一直强调加强我们社会实践能力。在那里,我学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社会实践知识,体会到了工作的一些难处,学会了如何处世,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对做好,清楚了自身的不足更明确了自己以后要怎样努力去完善自己,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而奠定基础,社会实践是为将来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珍惜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机会,不论什么人,什么学历,从事什么工作,没有一件事情是轻轻松松的,其实工作中不一定有太多地方用到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我们要耐心、细心,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去工作,只有基本工作做的够好,才能赢得上级和同事的信赖,才有机会展示更多的才华。

寒 假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社会报告调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