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23-38560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1 20:00: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 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和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南方医科大学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即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结合临床实际,完成1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内科学 1)心血管病

2)血液病 3)呼吸系病 4)消化系病 5)内分泌与代谢病 6)肾病 7)风湿病 8)传染病

2、儿科学

3、老年医学

4、神经病学

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6、皮肤病与性病学

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8、临床检验诊断学

9、外科学 1)普外

2)骨外 3)泌尿外 4)胸心外 5)神外 6)整形 7)整形 8)烧伤

10、妇产科学

11、眼科学

12、耳鼻咽喉科学

13、肿瘤学

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5、运动医学

16、麻醉学

17、急诊医学

18、中医内科学 3

19、中医外科学 20、中医骨伤科学

21、中医妇科学

22、中医儿科学

23、中医五官科学

24、针灸推拿学

25、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26、中西医结合临床

27、输血医学

28、临床病理学

29、全科医学

三、招生对象 具有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历,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弹性学制,3-5年。4

2、学习形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 式。

3、时间安排:(1)全日制学生按照学校在校研究生管理规定,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入学后前三个月集中进行,课程结束后进行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培训;(2)非全日制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其它业余时间上课,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前3学期。修满规定学分后进行专业实践和专题论文研究。

五、课程设置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包括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生物统计学、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5门。另外结合所学专业及临床工作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再选修至少2门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课程设臵学时数学分小计备注

英 语605 生物统计学705 学位社会主义理论与 36220 课程实践 必修课程,必选 2005专业课 1003专业基础课

181自然辩证法必选其中1门

思想1 政治181马克思主义与社

理论会科学方法论 选修课 免疫学进展242.5

分子生物学212 临床解剖学151.5 细胞信号转导机 151.5

实用病理学151.5 神经生物学151.5 高级医学微生物

121

选修

121新药评价 课 高级病理生理学242 医学发育生物学121 药物研究与发展121 SPSS软件应用303 临床科研方法182 医学信息获取与 333 管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202 循证医学121

生物信息学

242

免疫学实验644 细胞培养技术453

分子生物学实验403 医学实验动物学503

现代仪器分析与303 应用 显微外科技术303 组织学基本技术202 抗体技术403 实验室安全303 放射性核素在医 303 学科研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303 神经电生理学202 神经生物学实验202 心理学专题讲座202 病.证的对峙与 60.5 反思 卫生法学91 卫生管理30.3 项目管理概论30.3 7

非营利组织的人

30.3

力资源管理

六、培养方式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按照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实行导师组培养,即在导师及临床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采取课程学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在二级学科内以临床轮转的方式进行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的总时长约12个月,临床轮转科室数量不少于3个(含导师所在学科科室),其中导师所在学科科室学习时间不少于9个月,导师所在学科科室外的相关学科轮转时间应集中安排,每个学科轮转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中,对研究生入学前已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学科不再进行重复培训)。

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应按照《南方医科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第一阶段的要求(二级学科规范内及其它相关学科)进行。研究生轮转期间,须在轮转科室聘任临床指导教师(主治医师(含)以上职称),具体负责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工作。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科室应对研究生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轮临床训练。

七、考核方式 8

按思想品德、学位课程、外语水平、临床培训、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和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考核、考试或评估。1.思想品德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具有较强的学科发展意识。2)献身科学、诚实守信、勤奋严谨、开拓创新。

3)具有较好的社会公德与医德修养。2.外语 参加学校外语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章。3.课程考核

研究生必须按照学校规定修够学分,并通过所有课程考试。4.临床培训考核 要求临床能力考核必须合格。5.教学能力

熟悉教学过程,能够教授小班课。6.科研与学位论文 9

发表论著,达到学校对文章的具体要求,答辩由答辩委员会评定。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可以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的临床研究、与临床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以及与相关医学发展有关的医学研究。2.学位论文应该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3.学位论文要能够体现出申请人已经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学位论文中的实验内容要求设计合理、思路可行、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九、毕业答辩和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答辩

1)按学校规定由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

2)答辩程序中临床型研究生加入临床答辩。2.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具备的条件

1)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修满规定学分。

2)通过开题论证报告。10

3)通过研究生中期考核。

4)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前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著或参照《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发表论文暂行规定》要求发表论文。论文要求如下: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必须是第一作者(对于有并列第一作者的中文学术论著,只认可排名第一位的作者),并且是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作者单位必须是南方医科大学。

6)硕士研究生确因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需要而不便发表学术论著,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完成课题研究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导师提出申请,由导师在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陈述理由,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也可以不发表学术论文而授予硕士学位。7)为鼓励硕士研究生延续和进一步深入课题研究,争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著,对于毕业当年考取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如已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完成课题研究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导师允许其不发表学术论文,可申请授予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8)学位论文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或5位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委员会专家应以研究生导师为主。3.学位授予 11 1)按《南方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条例》规定办理。

2)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临床能力和论文达到硕士水平,已通过硕士学位答辩。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第二篇: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细则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细则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8]5号)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要根据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及临床医师的职业背景,突出对临床医师临床实际能力的培养,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求。

第二节 授予学位的级别、名称及对象

第三条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分为两级,即: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第四条 我校临床医学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均有资格开展相应级别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第五条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符合学位标准的下列人员: 1.临床医学研究生; 2.在职临床医师; 3.临床医学七、八年制毕业生。

以上三种对象的学位申请,也是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三条途径。第1、3条中申请对象具有相应级别的研究生学历;第2条中申请对象仅可申请获得相应级别的学位,而不具有研究生学历。

第三节 授予学位的标准

第六条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和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南方医科大学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即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结合临床实际,完成1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第七条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南方医科大学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第二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即初年主治医师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1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第四节 业务培养要求

第八条 具有学历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集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6个月。临床轮转与教学实践、论文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二至第六学期完成。

第九条 具有学历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指导教师及导师的具体指导下,采取课程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二级学科内以临床轮转的方式进行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包括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

第十条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医学统计学、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5门。另外结合所学专业及临床工作需要,再选修至少2门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

3.临床轮转及考核

第十一条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南方医科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第一阶段的要求(二级学科规范内及其它相关学科)进行临床能力的训练,进行临床医疗教学工作。并要求在每个科室指定专人(主治医师(含)以上职称)具体负责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工作。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科室应对学生进行出科考核,研究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轮临床训练。

第十二条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小组,由各科室的科室主任、带教上级医师及至少1名副高以上本科室专家共同组成。

转科考核的内容、方式及要求按《南方医科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硕、博连续攻读具有学历的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为5年。采取“分阶段连续培养、中期考核筛选、择优进入第二阶段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办法。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第一阶段三年培养要求且阶段考核成绩优秀者、通过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即进入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完成第一阶段三年培养但未升入第二阶段或未通过博士入学考试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可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第十四条 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实施弹性学制,基本年限为3年。课程学习一般应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临床与教学实践、论文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二至第六学期完成。

第十五条 对于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合格证书;或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获得者并获主治医师(含)以上职称者,可适当缩短培养年限,但至少应有2年进行课程学习临床实践及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第十六条 研究生在临床指导教师及导师组的具体指导下,采取课程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南方医科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第二阶段的要求进行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包括临床科研能力)的培训。

第十七条 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公共外语、专业外语、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总门数不少于5门,均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

第十八条 在职临床医师按照《南方医科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进行临床能力的训练,其学位课程要求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但申请参加学位课程学习前,需先通过相应级别的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国家外语和综合水平统一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并由单位同意推荐。

第五节 临床能力考核与论文答辩

第十九条 申请者在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前,不仅要通过学位 课程考试、学位论文答辩,而且必须通过临床能力考核: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含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教学与组织管理能力)。

第二十条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答辩委员会,由至少5位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含)以上职称的专家(至少含2名外单位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组成。

在正式考核答辩前,还应请外单位2名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对论文进行评阅。

第二十一条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考核答辩委员会,由5—7位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含)以上职称的专家(至少含2名外单位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组成,其中半数以上应是具有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的临床医学专家。

在正式考核答辩前,还应请外单位3名临床医学博士导师对论文进行评阅。

第二十二条 学位申请者在申请考核答辩前,应撰写临床工作总结报告,对自己在学期间的医德医风、临床教学情况、完成医疗工作量、收治病种、手术类型、治疗效果等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认真的总结。在答辩考核前与学位论文一同交考核答辩委员会成员。

第二十三条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包括转科考核及阶段考核)及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其各自考核内容、方式、要求和方法均按照国家卫生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思想品德素质考核内容和评定等级》及各学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等文件执行。

第二十四条 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考核申请人的临床科研能力,按照学位条例规定程序组织论文答辩。

第二十五条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

1、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十六条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课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论文表明申请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能力。

第六节 组织管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研究生学院)负责该项工作的指导决策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各附属医院应有一名领导具体负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成立临床技能考核专家组负责考核工作

第三篇: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高级专业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而献身。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能独立承担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临床医疗技术上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

4.结合临床实践,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3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疾病的临床研究(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临床研究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病的临床研究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

四、培养方法及要求

课程学习集中半年时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课程

1.公共必修课

20学分

自然辩证法

3学分(54学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36学时)

外国语(英或日)

6学分(216学时)

医学统计学

3学分(54学时)

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基础

4学分(68学时)

2.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

12学分

中医临床基础

3学分(54学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6学分(108学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研究进展

3学分(54学时)

(二)选修课(至少2门)

4.5学分

高级病理生理学(限选)

3学分(54学时)

分子生物学

3学分(54学时)

医学免疫学及其进展

2.5学分(45学时)中医药文献检索

3学分(54学时)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2学分(36学时)生理学及其进展

2.5学分(45学时)病理学及其进展

2.5学分(45学时)

公共必修课及选修课由研究生处于第1学期统一组织课堂教学及考试,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组织相关教研室于第2学期安排授课及考试。课程学习要求有统一教材、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保证学习质量。

(三)临床能力培养

1.基本要求

按住院医师培养方式轮转,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实践,进行严格的临床训练,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操作技能。

2.具体时间安排(共26个月)

(1)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每周1—2次随师门诊或查房。(2)临床轮转20个月(本专业科室6个月,相关科室14个月)。①本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应尽可能放在临床轮转的后期,便于导师与本专业科室协商,统一安排临床轮转和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也便于学生撰写论文。

②临床轮转的科室与时间:详见《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时间安排规定》。

3.轮转要求

(1)轮转期间尽快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情况。按要求书写经管病人的大病历并记好病程记录。在病房轮转期间每月不少于5份(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可书写住院记录),做到及时、完整、准确、清楚,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要求。

(2)在病房工作期间,负责5张床位,在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掌握本科常见病及危重病的诊断、治疗和实际操作技能。

(3)参加轮转科室的一切业务活动及政治活动,必须参加科室值班,由所在科室负责考勤。

(4)进入本专业临床轮转后,应同时进行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

①临床训练:研究生进入本专业的病房、门诊轮转期间应加强三基训练,轮转结束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

②科研能力培养:导师以及指导小组成员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指导研究生正确选题,进行科研设计,按时开题,完成论文的临床观察,积累临床资料。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学术活动。

③教学能力的培养: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工作(含科室小讲课)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5)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学习期间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6)三年学习期间,要努力撰写学术论文,争取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期刊正式发表。

(四)考核

临床理论采取综合笔试,临床业务技能采取口试、床边实际考核、模拟操作及抽查医疗文件等方式,考核小组按临床考核项目评分表进行逐项评分,取平均分,最后得出综合分数。

1.出科考核:每个科室轮转完毕后,由科室负责人及带教老师组成轮转考核小组,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表现及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将考核情况和评定意见填入“临床医学研究生轮转考核评定表”备案入档。

2.中期考核:完成部分临床科室轮转及开题报告之后,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5月份,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学习成绩、临床能力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具体详见《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实施细则》。

3.综合考核:研究生在完成理论教学及临床轮转结束后由本学科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3~5位专家组成的综合考核小组,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考试,考核成绩达标,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临床实际意义,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一般可不做实验研究,论文撰写不能占用临床轮转时间。具体要求详见《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若干规定》。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时间安排规定

(试

行)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时间安排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共三年,其中课程集中学习6个月,临床轮转26个月。

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轮转阶段安排] 1.临床内科专业(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包括:① 相关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的临床轮转不得少于3个科室,可以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辅助科室,时间为14 个月。② 本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临床轮转时间为6个月。③ 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

2.其他临床学科专业(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包括:① 相关专业科室的临床轮转不得少于3个科室。时间为8个月。② 本专业科室(包括本专业各研究方向及与本专业相关的辅助科室)临床轮转时间为12个月。③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

导师指导下的临床工作应尽可能安排在临床学习的最后阶段,以便于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三、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进程

1.课程集中学习6个月: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2.临床轮转26个月:第一学年第二学期(3月)起至第三学年第二学期(4月底)结束。

3.研究生开题报告完成时间:第二学年第二学期(3月或4月)4.中期考核完成时间:第二学年第二学期(5月)

5.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第三学年第一学期(11月)起至临床轮转结束(4月底)。

6.毕业考核完成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4月底)。7.论文答辩完成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5月底)。

附:各专业临床轮转科室

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临床轮转科室

跟随导师肿瘤病房(含门诊)

6个月 本专业肿瘤病房

6个月 心血管内科

3个月 消化内科

3个月 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血液科

急诊科

放射科

B超室

病理科

具体轮转科室先后次序根据情况自定。

2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专业临床轮转科室

跟随导师血液病房(含门诊)

6个月 本专业血液病房

6个月 心血管内科

2个月 消化内科

2个月 呼吸内科

2个月 神经内科

B超室

心电图室

血研室

骨髓室

具体轮转科室先后次序根据情况自定。

2个月

1个月

1个月

2个月

2个月

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专业临床轮转科室

跟随导师消化病房(含内镜室)

6个月 本专业消化病房

6个月 心血管内科

3个月 呼吸内科

2个月 神经内科

2个月 内分泌科

急诊科

放射科

B超室

具体轮转科室先后次序根据情况自定。

2个月

1个月

2个月

2个月

第四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依据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发【2011】36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而奋斗。

(二)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疑难问题,能对下级技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或基本达到主管技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检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临床检验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学制和培养方式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础理论课学习时间半年,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临床专业理论及诊疗技能训练为一年半,培养方向专门研修(含论文工作)为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三)临床血液学检验

(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五)临床输血检验

(六)临床分子诊断学

四、课程体系设臵

(一)公共必修课:

课程名称 1.自然辩证法 18 1.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 3.英 语 144 12 4.统计学及SPSS软件应用 70 5(二)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1.检验与临床 30 2 2.临床实验室管理 30 2

(三)专门课程

课程名称 1.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3.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30 2 4.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2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 外国语言学系 公共卫生学系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5.临床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6.临床输血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四)公共选修课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1.科研方法 15 1 公共卫生学系 2.文献检索 15 1 图书馆 3.医学行为学 15 1 心理学系

(五)自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今日临床检验学》、《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临床微生物手册》(美国第七版)。

五、培养要求

(一)临床专业理论与诊疗技能训练(一年半)1.核心课程、专业英语学习及要求(半年)

临床检验诊断学核心课程及专业英语学习,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核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每门核心课程考试合格可获得2学分,专业外语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不合格者将延长学习时间,并进行补考。

2.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及要求(一年)

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训练,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研究生通过培训,掌握本专业各种检测项目的基本实验诊断原理、方法与技巧,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和实验结果解释等;了解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和鉴别诊断等。

培训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及相关科室小范围内轮转,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其进行定性考核,并填写转科考核表,考核合格者方可出科继续轮转。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应注重文献检索、搜集资料、数据处理、方法学评价、循证检验医学等临床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独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轮转全部结束最终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整理资料、数据处理及撰写论文阶段。

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

轮转专业包括临床检验学基础、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选择参加专业查房和巡诊的科室为内科、儿科、传染科、急诊科、普外科等。必要时可结合与检验项目有关的科室参加查房。三年共要求参加查房至少20次,参加科室巡诊4次。临床检验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

2.手工法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查,各项血液分析参数的应用及结果解释;自动血球计数仪校准、操作、保养和维护,血细胞直方图分析,临检血细胞分析的质控与作图,方法学评价。

3.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的变化;疟原虫检查,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4.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5.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泌尿系疾病的尿液检查特点及鉴别诊断、尿妊娠试验。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乳糜尿检查,本周氏蛋白检查,Addis计数,含铁血黄素检查,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6.自动尿液分析仪校准、结果分析、操作与保养,尿液自动分析仪应用及尿液质控、临床应用评价。

7.大便外观描述及显微镜检查,消化道疾病的粪便特点及鉴别诊断,大便潜血试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8.脑脊髓液外观、颜色、透明度、蛋白、糖、氯化物测定,细胞计数与分类,不同神经系统疾病脑脊髓液的鉴别诊断,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9.浆膜腔积液外观、颜色、比重、蛋白检查及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10.临床检验的国内外进展。临床血液学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骨髓涂片、各种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分析,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MICM分型理论及临床应用以及国内外血液学方法的新进展。

2.止血与血栓的理论,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稠度(全血及血浆粘度)测定、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小板粘附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凝血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各种生化标本(血、尿、脑脊髓液、体腔液)的采取,保存与处理。

2.各种生化试剂配制(称量、pH校正、配制、保存)。3.自动生化仪的操作、保养。

4.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

5.所有生化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6.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7.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8.参考值、医学决定水平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

9.生化质控图绘制X、SD、CV计算,生化室内及室间质评指标、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临床免疫实验室(1.5个月)

要求掌握:

1.免疫原及抗血清的制备,效价测定的方法;酶免实验、荧光免疫实验、凝集实验的原理,检测方法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

2.全自动酶标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3.速率散射比浊测定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4.免疫电泳技术。

5.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甲肝、丙肝、和戊肝病毒抗体测定。

6.甲胎蛋白(AFP)、梅毒血清学检测(RPR.TPHA)。

7.血清肥达氏反应、外裴氏反应、冷凝集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试验、囊虫抗体E1A法测定、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检测。弓型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CMV及EBV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8.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

9.肿瘤标志物的检测:CA15-3,CA19-9,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0.5个月)要求掌握:

1.PCR的理论及基因扩增仪的应用。

2.HBV-DNA,HCV-RNA,HPV-DNA等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及临床应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各类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形态学、致病性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2.各种标本的采集、培养及检验程序(血、脑脊液、痰、尿、便、胆汁、脓汁、胸腹水、分泌物)。

3.各类细菌检查的流程、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4.病毒的分类、特点、遗传变异和致病性。

5.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判定指标、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6.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原理、结果的解释和影响因素,体液抗生素浓度与杀菌水平。

7.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采集与评价、各种染色方法。8.各种培养基制备。9.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0.血培养仪、CO2培养箱及厌氧培养的操作。11.细菌鉴定仪的使用。输血科(2个月,其中血站1个月)要求掌握:

1.临床输血检验的工作流程、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 2.临床常规输血检验,抗人球蛋白介质和酶介质配血。3.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4.红细胞血型的发生及相关理论。

5.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的理论及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6.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7.献血员的健康筛查、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

8.采血技术和血液保存。

(二)考核

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要求,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转科总平均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不合格者不能申请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具有两年检验科工作经历的人员,经考核合格,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可缩短半年。

(三)培养方向专门研修(一年)1.专门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及要求

专门课程学习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核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每门专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可获得2学分,不合格者将延长学习时间,并进行补考。

临床教学实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参与临床教学工作时间累计不能少于三个月,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学时。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研究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可获得1学分。

六、导师职责与指导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坚持导师具体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小组一般由3—5人(含导师)组成,成员应为研究生培养所需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主管技师。指导小组由教研室和导师共同研究提出成员名

单。

七、科研训练

研究生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病例或临床检验诊断方法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该病例报告应与应用医学检验方法进行实验诊断或评价有关。科研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

八、毕业考核

(一)考核内容:

包括思想品德、专业理论、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其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按二级学科命题,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有扎实、规范的临床操作和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二)考核标准:

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三)考核方式:

由本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成立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5-7名具有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技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3-5名)组成。临床技能考核合格后可获得4学分,考核在第六学期开始前完成。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延期毕业。

九、学位论文

课程考试不及格,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及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并延期毕业。

(一)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

(二)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三)学位论文应体现出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五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附件1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

培养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特制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第一条 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第二条 招生对象与入学方式

一、招生对象。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入学方式。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并达到规定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原则

一、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期学习年限,具体由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有关文件自行规定。

二、培养原则。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培养过程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

第四条 课程学习与考核

一、课程设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应根据硕士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开设课程,学位课程应满足学位授予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内容应涵盖人文素养、临床科研方法、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等类别课程,例如: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医学法律法规等。

二、课程学分。学位课程要求总学分应不少于16学分。政治理论课3学分,外语2学分。

三、课程教学。可采取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相结合。考核可采取笔试、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

学位课程可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学习相结合,由学位授予单位和培训基地共同开展教学。

在临床轮转期间,每月安排不少于两个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方式,学习各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

一、临床能力训练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应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

二、临床轮转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进行,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

三、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硕士生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进行,学位授予单位应认定其临床能力考核结果。第六条 科研与教学培训

一、硕士生应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病例观察、医学统计、循证医学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熟练地搜集和处理资料,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研究解决问题,探索有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

二、硕士生应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小讲课等教学工作;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

第七条 学位论文与答辩

一、选题要求。选题应从临床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体现临床医学特点,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鼓励与专业最新进展密切相关的自主选题。

二、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报告、临床经验总结、临床疗效评价、专业文献循证研究、文献综述、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

三、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论文作者必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原则。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者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学位论文需注明作者在其中的贡献度和具体研究内容。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资料和数据具有可溯源性。对涉及国家机密和尚不能公开的研究结果,以及临床研究报告论文中涉及研究对象隐私和权益等问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四、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组织论文答辩。第八条 学位申请与授予

一、申请条件

1.完成学位授予单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2.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3.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4.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二、学位授予

硕士生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向所在学位授予单位学位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第九条 分流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应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制订相关政策,对不适宜继续按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合理分流。

一、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意愿,可安排其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但应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

二、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通过学位课程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或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三、对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完成学位课程考核,但未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对其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毕业后三年内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回原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专业学位。

第十条 组织管理

硕士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接受学位授予单位、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培训基地管理,由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主管部门统筹负责。硕士生的指导教师包括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临床能力训练指导医师,分别负责学位论文指导和临床带教工作。各轮转科室需成立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

第十一条 附则

一、本方案适用于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学位授予单位应根据本方案,从招生录取、培养方案、学位授予等方面制订具体规定。

三、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参阅相关配套文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015年5月29日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