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从伦敦奥运开幕式看英国文学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3-77725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31 12:47: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从伦敦奥运开幕式看英国文学

从伦敦奥运开幕式看英国文学“文化狂欢”

笔尖上的英国

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坐标系上的相对位置,微妙地作用于文学家的心态,进而渗入作品的肌理,演变为英国文学“傲慢与偏见”的组成部分。

我不愿将这种位置描述为“中心”——地球是圆的,球体表面本无中心可言;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占尽风光和实惠,得以充分彰显其整体面貌的位置,你没办法轻描淡写地绕开它。

能站上这个位置,究竟有多少因素是拜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所赐,如今已很难衡量。反过来,英语的强势地位又有多少是因为其文学作品水准高超而起到良好的、推波助澜的传播作用,也同样不易厘清。总而言之,当我们清点“英国文学队”的发展历史和整体实力时,先得默认一些“潜规则”:举个例子,莎士比亚成为全球公认度最高的经典文学品牌之一,其实或多或少是受到了命运的眷顾,是值得向天时地利发个致谢声明的。

被命运眷顾的孩子往往营养均衡、全面发展而且后劲十足,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英国文学。从《贝奥武夫》到《尤利西斯》(在乔伊斯时代,爱尔兰尚未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再到《蝇王》,纵向上时间线足够长,横向上门类品种亦足够齐全,且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的各个时期都能轻易细分出各种层次,每个层次也都数得出耳熟能详的代表人物——至少,就布局的均衡和全面而言,在世界范围内真正能跟英国文学叫板的“种子选手”委实不多。难怪美国左翼文学评论家安妮特·T·鲁宾斯坦要为她的三大卷论著起一个满怀敬畏的书名:《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

“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传统。”鲁宾斯坦行文总是那么摧枯拉朽:“也就是说,代表这一传统的作家,能透过生活表面的无数漩涡和逆流,看到永不止息的时代主流,并密切加以关注。”一如当时许多激进的学者,鲁宾斯坦在她的书稿里将整个英国文学史的结构整饬成一条单向行驶的通衢,笔直地通往未来——为了佐证这样的结论,她不惜大刀阔斧地在狄更斯、奥斯丁或者萧伯纳的著作中“扶正祛邪”,将其中“现实主义”的“主流”施以浓墨重彩,而略过其余的“漩涡和逆流”。至于像奥斯卡·王尔德这样用放大镜也看不出什么宏大主旨的“唯美荒诞派”,鲁宾斯坦不仅吝于篇幅,而且下笔时几乎从头到尾都别别扭扭,愠怒丛生:“……这种美学成了奇怪的、完全非历史的„纯艺术‟理论的基础,当今反动评论家们正寻求用这种理论来剥夺一切当代进步文学的权利。”

时至今日,抛开当时的语境看,鲁宾斯坦倒是从反面触到了一点英国文学的实质——丰富,矛盾,循环往复。不管她有多么不情愿,王尔德及其“陷得更深的20世纪的继承人”确实客观存在,且并非总是“逆流”。

文学中的国民本能

按照戴维·洛奇的总结,20世纪的英国文学在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之间交替更迭,轮流坐庄,就像钟摆运动一样有规律地在两极间摆动,摆动周期大约是10年,最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驱动钟摆运动的张力消失,外部的两极摆动转化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本身内部的两极波动。

让我们把话说得不那么学术。试想一个精力旺盛地活了十几个世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大场子都见过的巨人,一个心细如发,素来以understatement(低调叙述)和sophistication(老于世故)为荣的巨人,所谓钟摆式的波动难道不是早就融入他的自觉意识和条件反射?他的“摆动”,与其说是保守与先锋之间的拉锯,毋宁说是出于国民性的某种本能——本能地对任何事物保有怀疑和嘲讽的能力,这正是我对英国作家和作品的总体印象。某种程度上,他们骨子里所信奉的复杂与世故,用格雷厄姆·格林在《文静的美国人》里的说法,就是:“单纯无知是一种精神失常。”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这也是全球范围内表彰年度小说作品的奖项中口碑最好、公认度最高的;而与之相映成趣的诺贝尔奖,则是对作家终身成就的褒扬)会在评审取向上也呈现钟摆式运动,忽而看重实验先锋,忽而回归现实主义,忽而倾向边缘群体和少数族裔,忽而又青睐文字里原汁原味的盎格鲁萨克森血统。

同样不难理解的是,为什么“国民作家”这样的帽子,英国人只会授予伊恩·麦克尤恩这样的文人。出道时他也曾语不惊人死不休,整天琢磨怎样才能让“恐怖伊恩”的诨号名副其实;但没过多久,他就知道跟拉美人斗魔幻或者跟法国人玩实验,都是以己之短克人之长,于是沉寂数年后再亮相,下笔便迂回克制了许多。其实只要看一看麦克尤恩成熟期的代表作《赎罪》就能明白我的意思——那几乎是一块记录着英国文学变迁的活化石,充满了对奥斯汀、伍尔夫、詹姆斯、福斯特甚至克里斯蒂感伤的戏仿和反讽;前半段明明是扎扎实实的新古典写实风,后面偏偏要镶上一个颠覆性十足的后现代结尾,于是前面的情节全都成了“不可靠叙事”……微妙的均衡之道在《赎罪》中走向极致,刚好达到让读者轻度晕眩的效果——晕眩时分,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老麦狡黠的微笑,以及他不动声色地、轻轻地在纸上转动出“近景魔术”的笔尖。

莎翁经典重温

毋庸置疑,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在大多数西方家庭里,《圣经》和《莎士比亚全集》是必备的两本书。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代表着最高戏剧艺术水准,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经典的作品。

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皆大欢喜》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麦克白》

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威尼斯商人》

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罗密欧与朱丽叶》

疯子、情人、诗人都是想象的产儿。——《仲夏夜之梦》 TIPS 伦敦奥运开幕式中的文学回放

《暴风雨》(The Tempest)

该剧完成于1611年,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完整的杰作,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描写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带着女儿米兰达和魔法书流亡到一座荒岛。一次,普洛斯彼罗唤来风暴,将安东尼奥、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乘的船刮上荒岛,凭借魔法,让恶人受到教育。待安东尼奥痛改前非后,普洛斯彼罗饶恕了他,兄弟俩一同回到意大利。本是略显俗套的桥段,在莎士比亚手中却散发出别样的魅力,使一个简单的故事有了更宏大的体量。

《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

在倒计时MV中出现的鼹鼠和老鼠,是 《柳林风声》 中的主人公。

肯尼思·格雷厄姆写的这本童话著作当初仅是为自己的儿子,却不曾想,由于其赋予整个童话故事深厚的内涵,饱含对人生和大自然的感悟,成为一部传世名作,唯美的语言紧扣心弦,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作家J.K.罗琳等人爱不释手的读物。明白事理的鼹鼠、聪明机灵的河鼠、睿智持重的獾,还有一个放荡不羁的癞蛤蟆……这些作者塑造的一群快乐的小动物,个性鲜明,深入人心,是现实世界中孩子们的缩影,让读者仿佛找到了童年的印记。

《失乐园》(Paradise Lost)

开幕式第二章的标题,取自英国诗人、政治家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

《失乐园》以史诗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仍不悔改,负隅顽抗,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彼得·潘》(Peter Pan)

开幕式第四章取名“右转第二间,然后一直走到天亮”,这句话出自英国童话《彼得·潘》。童话是英国人对全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幕中,出现很多童话故事,包括一些反派形象,比如虎克船长、伏地魔等等。当然,他们最终都被击败。

《彼得·潘》这部童话剧1904年在伦敦首演时,曾引发万人空巷的轰动。100多年来,在各国舞台反复上演,多次被拍成电影,译成各种文字。一天夜里,彼得·潘把梦想会飞的温迪、约翰和迈克尔带到了梦幻岛。这里的每一件事物都吸引着他们。就在这时,孩子们被海盗船长抓走了,“小飞侠”彼得·潘要营救他的好朋友,并为此与坏船长展开一轮激战……

第二篇:伦敦奥运开幕式TOP10

伦敦奥运开幕式TOP10:英国女王最抢镜(组图)

(2012-07-28 08:10:02)转载▼ 标签: 分类: 综合体育

奥运会 007 憨豆 开幕式 英女王 贝克汉姆 哈利波特 工业革命 体育

四年又一个轮回,万众瞩目的伦敦奥运会终于拉开了帷幕,尽管对于中国民众而言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才是正餐,如今重回英伦三岛,关注度将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奥运会毕竟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会,而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同样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精彩。

第一,007纯色英伦风采。

作为世界影坛最具震撼力的系列电影,007系列电影已经深入所有人的心目中,而在如今出现的六任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当中,有多达五位是来自英伦的巨星,其中不乏肖恩-康纳利、罗杰-摩尔、皮尔斯-布鲁斯南等影视巨星,而最新一任的詹姆斯邦德无疑就是丹尼尔克雷格,他的硬汉形象令人倾倒。由此本届开幕式的第一个高潮就是由新一任邦德拉开,而这位新邦德即是以“微电影”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线,同时也进入了英国女王的办公室。

第二,伊丽莎白女王空降。

如果说詹姆斯邦德令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英伦男性特有魅力,那么紧随而至的就是英伦女性的标杆人物英国女王的出场,尤其是这一次扮演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是正是她本人,而非其他任何一位演员,可谓是86岁英国女王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里真人秀。更精彩的还是邦德和女王一同坐上直升机,飞过伦敦所有地标性建筑,最终空降是开幕式举办地——伦敦碗,精彩纷呈,虽然最终跳伞的是两位“替身”,但这种匠心独运依然令人心醉。

第三,英国幽默大师憨豆。

众所周知卓别林是好莱坞幽默大师的代表,而英国幽默大师自然则是罗温艾金森扮演的憨豆,而当英国最成功的指挥家拉特尔在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奥斯卡获奖电影《火的战车》中的经典旋律时,憨豆先生却混迹其中,他左手不停地在电子琴上佯装弹琴,表情一如既往地搞怪可笑,但他的右手却拿出相机不停拍照„„一系列令人捧腹的表现随即拉开帷幕,尤其是他当中的“屁声”更是令人捧腹。

第四,英国最帅男人小贝。

作为英国最帅的男人,同时也是最成功的体育运动员之一,贝克汉姆无疑是无可绕开的人物,毕竟他可是“万人迷”啊!由此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白衬衫,深色领带,贝克汉姆化身船长稳坐快艇驾驶位,为在船头运送圣火的女选手保驾护航,一路穿过泰晤士河著名的塔桥,用他标志性的微笑诠释了英伦不同于邦德的另一男人风采。

第五,哈利波特魔法世界。

当然伦敦奥运会同样少不了孩子们的乐园,而英国如今最受欢迎的作家无疑是JK罗琳,而她构筑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更是令全世界的魔法迷心驰神往。因此在一条梦幻之路上,那里通往彼得潘的永无岛,由此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最大反派角色伏地魔闪亮登场,不过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孩子们的纯真善良战胜了伏地魔,而童话由此轰然上演。

第六,英伦三岛田园风光。

稍显“抠门”的伦敦奥运会在田园风光上是一大主导色彩,而英国合唱团则是重要呈现者,都是英伦三岛耳熟能详的旋律,圣歌《耶路撒冷》来自伦敦碗,爱尔兰民谣《伦敦德里小调》来自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爱尔兰著名景点),《苏格兰之花》(苏格兰“国歌”)来自苏格兰的精神象征——爱丁堡城堡,《breadofheaven》来自威尔士的罗西里海滩,都是音乐的共鸣。

第七,莎士比亚引工业革命。

伴随着莎士比亚名作《暴风雨》里的美丽诗句“不要恐惧:岛上已充满了躁动„„”肯尼斯-布拉纳扮演的著名英国工程师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闪亮登场,而这个人物曾经主持修建了大西方铁路、系列蒸汽轮船和众多的重要桥梁等。这也宣告了英伦引领了工业革命的第一个伟大时代到来,田园风光消失,而随着而来的则是人们生活在工业革命下的翻天覆地性变化。

第八,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永远是无可避开的一大话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痛历史还沉睡在所有人的记忆沟回,但一切归于平静,当一块红色罂粟花盛开,在几名士兵的肃穆而立,他们和大家一起在悼念过去和现在所有战争中的亡灵,而场地电视大屏幕上则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阿克灵顿兄弟营”一些士兵和军官的名字,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

第九,英伦梦幻现代故事。

随着来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因此一个个网络故事如期上演:周六晚上,爸爸妈妈在家里看电视,十来岁的儿子在打电脑游戏。女儿琼准备出门跳舞。在地铁里,她看到一个男孩,一见钟情。但是这个男孩坐在另外一辆地铁上。她把手机丢了,男孩碰巧捡到了。他在一家又一家的酒吧里找寻着她。酒吧里播放着各个年代的流行歌曲,浪漫的爱情故事通过英式情调慢慢展开。故事的结尾,男孩和女孩通过社交网络取得了联系。这些现代爱情故事呈现了英国的住宅文化、地铁文化与酒吧文化等。

第十,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千万不要去比较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与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孰优孰劣,因为这并不具备太大的比较性,要知道中国是首次迎来奥运会的盛宴,百年圆梦,而张艺谋大师指导的开幕式更是恢弘无比震惊世人。反观这一届伦敦奥运会则是在走一条“经济适应”路线,总花费不及北京奥运会的350分之一,如此巨大的悬殊差距注定了伦敦奥运会的精彩不会是与北京奥运会同一路线,至于精彩何在,那就看你眼中的英伦风采是何种颜色滋味了,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已经为你呈现一切。

第三篇:伦敦奥运开幕式观后感

伦敦奥运开幕式观后感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四点,伦敦奥运开幕!狂欢的时刻总是短暂的,那些熟悉的面容,那些百转千回的歌声,那些欢笑,那些热泪,寄托着我们的激情与梦想!

凌晨4点上演,值得期待:

1、莎士比亚成主题;

2、伦敦大钟倒计时;

3、乡村自然风;

4、007空降伦敦碗;

5、“披头士”乐队压轴;

6、民俗服装争奇斗艳;

7、国宝级导演鼎力助阵;

8、大牌摇滚乐队点燃全场;

9、各国政要云集。

10、小贝是否点燃圣火!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女王形象堪称经典:这是86岁英国女王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里真人秀。邦德和女王一同坐上直升机,飞过伦敦所有地标性建筑,最终空降是开幕式举办地——伦敦碗,虽然最终跳伞的是两位替身,但这种匠心独运依然令人心醉。女王在007护送下前往开幕式现场。女王神情严肃淡定,但她心爱的两只小狗狗,无比兴奋开心,有好几个他们可爱镜头!英国人有独特幽默感,不同寻常的英国风,亦有博爱境界和公益传统。皇家反虐待动物协会RSPCA百年来有英王支持,是世界动保先驱救助动物慈善先行者!

憨豆先生在凌晨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他的“钢琴技术”(如gif图)据说,还当众玩了一把污染大气让我们来欣赏他的另外一段精彩的钢琴表演。

最让我激动的是看到了中国代表团的出现。由易建联引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第42个步入“伦敦碗”,受到现场观众的热情欢迎。中国

队此次派出396名运动员,参加除足球、马术、手球3个项目之外的23个大项、212个小项的角逐。

期待中国运动员冲击金牌的英姿。

第四篇:奥运开幕式比较:伦敦vs北京

今天反复看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稍做比较吧:

比较

1、引子——伦敦:泰晤士河,以自然为线索来到会场,小清新;北京:烟花脚印,以人类足迹为线索,充分利用夜色,效果震撼,一上来就手笔不俗,好像张艺谋一开头说,接着看吧哥们今晚就靠创意出来混了……两者相比各有千秋,更喜欢北京的。

比较

2、倒计时—— 伦敦:孩童头顶的气球破裂,童趣,小清新;北京:击缶迎宾,这个倒计时可以载入史册的,荡气回肠,不用多说了。相对来讲伦敦的倒计时没有在自己的体系中出彩,这个桥段张艺谋完胜。

比较

3、五环—— 伦敦:工业铸造,飞升太空,前者在聚合后喷射花火时较为壮观,后者在开幕式最后点出被气象气球带入太空时感觉颇具创意(不过这个立意没有再被强化些有点可惜)。北京:梦幻五环,当时看到这个五环时,好像呼吸都被带着飘走了,不能以创意而更应以艺术来形容了。以上两者各具特色吧。

比较

4、国旗—— 伦敦:陆海空三军护旗入场,手语唱诗班唱国歌,看到后者中的许多残疾儿童在虔诚地“唱”着国歌令人非常感动。北京:杨沛宜林妙可《我的祖国》令人动容,56个民族共唱国歌立意高深。国旗入场桥段更喜欢北京的,唱国歌桥段更喜欢伦敦的。

比较

5、主题曲—— 伦敦:网上那多人都在问“有唱吗?”有的人说是黑猪,有的人说是火的战车……天,这一点上真失败,就算人家survival在金曲榜单上成绩不好也不能这样啊。北京:即便《我和你》注定是那种流行不起来的偏艺术感空灵不接地气的作品,但起码还正经占一席之地,起码俩人站地球上还惹眼球。

比较

6、文艺表演—— 伦敦:绿色乡村实现了返璞归真不与北京开幕式争锋的目的,立意也好,表现童话那段颇有特色,但不够震撼,此外工业革命、国家医疗以及舞蹈等特色和表现力较弱。北京:太多太经典的桥段了,巨型卷轴、郑和船队、太学学生、行为艺术画卷、活字变幻、太极阵、京剧昆曲、液晶地球……

比较

7、运动员入场—— 伦敦:用快节奏背景音乐带快入场的效率,值得推广。北京:运动员的七彩足迹成为画卷的一部分,运动员成为行为艺术的参与者,这创意想想都帅气。

比较

8、和平鸽—— 伦敦:带白鸽翅膀的自行车,创意也不错。北京:以虚的和平鸽起飞的画面代替,以观众双手做成的鸽子代替,创意不俗。

比较9圣火伦敦:小贝浑身都是戏结果只给个押镖的角儿,点燃圣火者好,立意在团结和未来,而每个代表团一个火盆汇聚成为圣火这创意的确不凡,就算是Thomas Heatherwick炒世博英国馆的冷饭也原谅他了!北京:可位列巴塞罗那射箭点火之后排第二的经典,李宁跑过鸟巢屋顶那一圈屏幕影像就像掠过人类长河。

比较

10、结尾—— 伦敦:以8万人齐唱Hey Jude为压轴,Paul McCartney这老小子还指挥男的唱两句女的唱两句,开幕式最终真正成为了每个人的盛会。赞!北京:没有专门的结尾压轴。比较

11、明星和幽默—— 伦敦:007、憨豆、小贝,其实女王也是作为明星之一参与演出的,还有众多的摇滚明星,憨豆的幽默节目可谓史上一绝。这些都说明英国人把奥运会就是当作那么一件乐呵的事儿。北京:奥运会及其开幕式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出场明星和类型显得较为单一,表演形式就更单一。

比较

12、综合—— 伦敦:一个比较实在的文青和小清新综合体,更多地强调集体、强调多样和包容,体现了一个心智成熟而又充满活力、富于智慧和自信的大国形象。北京:惊艳的创意和视觉表现超出全世界的预期,诗书礼乐也有想提升奥运会的层次境界和文化输出的嫌疑,锐意进取的完美处子秀背后略带紧张。

第五篇:从伦敦奥运“金牌观”看阶段性绩效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伦敦举办的2012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指出:“赢得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比赛”,似乎洞见了围绕着金牌引发的裁判与规则争议的实质。相对于企业管理而言,金牌相当于一种阶段性绩效;赢得阶段性绩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这一结果时,你是否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在过程中甄别、坚持取之有道的原则,结果的取得和超越才真正富有含金量。

在阶段性绩效背后

奥林匹克精神虽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获得金牌这一结果,但如果说要淡化金牌的冲击力,那不是阿Q精神就是矫情。问题在于,当金牌的争夺出现伪相或者乱相时,人们有理由叩问其中的公平、公正、规则和理性。比如在伦敦举办的2012年奥运会上,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选手于洋和王晓理在A组最后一场比赛中,对阵韩国选手郑景银和金荷娜,居然发生了谁都不想赢球的怪事,当事者均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中国对在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获得金牌后又因为踩线改判为银牌,而且不允许申诉;以及陈一冰在吊环比赛中以金牌的表现竞屈亚军等等。

8年前创造奥运纪录,被称为男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上的“王者”朱启南,在本届奥运会的资格赛中排名第十,丧失了进入决赛的机会。赛后面对记者的提问,朱启南吐露了心声,“我败在了自己的思想上”,“太渴望金牌,太想要去追寻这枚金牌。” 朱启南声音哽咽,“很难,真的很难,今天打的整个过程当中,我都没有放开。自己也算是个老队员,参加过两届奥运会,但还是战胜不了这种对结果的追寻(心理)。”由此可以看出,金牌乱相与心态有关,往往是运动员和裁判员以及他们各自所属团队互动紊乱的结果。

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经营管理状况需要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绩效表现出来;但是当企业家急功近利,纯粹以结果为导向时,假冒伪劣往往屡禁不止,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腐败难免越反越腐。阶段性绩效的乱相有诸多表现,一个共同的特征是统计数据每每与受尊敬的程度成反比。今年上半年,《巴伦周刊》与着名研究机构Beta Research根据道琼斯指数所确定的各公司市值的排名,选出了前100名市值最大的公司,并对美国116名投资人进行调查后,公布了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排行榜。中国虽然有四家企业上榜,基本上属于“殿后”的名次。于是有人叩问中国企业为何不受“尊敬”。这在营业收入、利润增长的结果来看,似乎不可理喻;然而在过程中,人们不难从社会“仇富”、“仇官”的社会心理中找到注脚。

取之有道情何以堪

按照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逻辑,在比赛中应当享受过程才是;然而我国的主流媒体又认为,“淡化金牌说不可取”,结果不能不在意。过程与结果哪一个更重要似乎成了一道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其实,在这道难题的背后,“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主张是否含有不正当操作的暗示才是关键所在。冲金犹如冲绩效,在“冲”的过程中,如果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于不顾,真正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人们情何以堪。

尽管有管理者认为,提倡“只要结果不管过程”意在激励,并没有主张不正当操作。应当承认,对结果进行激励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真的对过程不管不问,仅以成败论英雄,那很可能掩盖着是非不分的厚黑。在企业冲绩效的努力中,靠勤劳致富似乎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不正当操作具有获利快、周期短、利润高的奇效,往往成为完成财富原始积累的首选。“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允诺就会使得暗箱操作、灰色交易不断滋生。由于观察的角度或者统计方式的差异,“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忽视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就是对正当努力的压抑,对不正当操作的默认甚至纵容。

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具一定的复杂性。在正常情况下,职业经理人或者主要管理者在一个任期或者工作周期内所作的努力,与其对绩效结果的收获应当是正比的。只要他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就会有相应的绩效结果。然而,与通过“捷径”获得的绩效相比较,正当的努力面临着更多的约束条件,含金量更大,却不一定产生立竿见影的绩效。而且在收获结果的当下,还有一个瓜熟蒂落与人为操作的区别。听任瓜熟蒂落值得享受,这是一个狭义的过程。但是在收获结果的狭义过程中,以不正当的手段进行人为操作时,会使得一个任期或者工作周期内的努力相形见绌,其中正当管理的含金量不仅得不到承认,而且连本应当有的绩效也会被严重低估。

当然,收获结果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确认,其中对规则的利用也有一个技巧问题,甚至可以利用其中存在的某些漏洞使自己处于更有利的地位。然而,其中仍然存在一个“随心所欲不逾规”的底线,应当不至于使取之有道的理念遭到空置。在狭义的过程里坚持“只要结果不管过程”,那就成了一场豪赌。如果以此诱导下属执行,似乎挑战底限也无妨,露出破绽再试图灭火,那无异于掩耳偷铃。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所说:“规则可以利用,但不是这样利用”。他所谓“这样利用”,就是不正当利用,否则此前的正当努力情何以堪。

结果导向的方向迷失

“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似乎表达了对所有被管理者的善意,其实对管理者最有利,因为那有助于将管理成本降至最低。按说奥林匹克精神应当建立在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之上,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多少似乎应当与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成正比。但是在普及群众体育运动与通过直接向金牌获得者实施重奖之间,后者的投入就少得多。作为系统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不需要打开“黑箱”,只要在输入与输出两端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可以了。遗憾的是,将其运用到社会、管理领域,省略了甄别、监督成本之后,恰恰给“暗箱”操作提供了契机,客观上造成了社会主流方向的迷失。

社会主流方向的迷失反过来对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设租与寻租的藉口与空间,造就逆向选择,创新精神很容易被投机主义瓦解。确有一些企业家一天到晚都想着如何攀附政府官员,通过特殊关系寻求商机,寻求保护,以此为荣。费正清在他的《美国与中国》这部书里举例讲,中国的商人和西方商人不一样,中国的商人不是想办法去制造一个捕老鼠的机器,捕鼠机,而是想从官方那里得到捕鼠的特权。这其实是从西方商人那里学来的,只不过在中国有更多的权钱交易。进行权钱交易的双方也明白,如果形势一变,彼此形成的特权交易就有可能变成互掐陷阱,所以即使赚了很多钱,他们也不热心于创新投入,更热衷于移民。

但是我们也不能据此认定到处都是阴谋,不能反过来认为正当的经营管理都是白费,导致前进方向的自我迷失。在伦敦奥运会上,尽管中国运动员遭遇诸多意外,但是获得的金牌奖牌总数与我们的综合国力大体还是相符的,中国健儿凭着自己的拼搏取得的成绩还是超出了几届在国外参加的运动会。而裁判的“妄断”并非专门针对中国的阴谋,在孙杨和朴泰桓并列第二名的颁奖仪式上,韩国国旗挂在了中国国旗的上方固然令人不快,但不过没有几天,美国国旗在颁奖典礼上掉了下来,美国的天也没有塌下来。同样,在企业家队伍中,也有不少人一直靠着自己的正当努力一路打拼,终于成长起来,并且在国际市场越战越勇,已经让国际企业巨头不敢小觑。这足以说明,是否在结果导向中迷失,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

市场没有闭幕式

随着精细化的管理时代的来临,业界已经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已经摒弃了结果导向中粗放与侥幸的弊端。市场没有闭幕式,阶段性绩效如果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及时予以校正。本文由http://www.teniu.cc/整理发布。

首先,应当专注于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创新努力,不为一时的绩效诱惑或者挫折所动。如果说企业的本质就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那么只要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终究会被市场所承认,而不论阶段性绩效产生怎样的波动。在伦敦奥运会闭幕前5天的女子铅球决赛中,白俄罗斯名将奥斯塔普丘克以21米36的成绩夺冠,后因兴奋剂检测阳性被剥夺金牌。在奥运会闭幕之际,国际奥委会把这枚金牌颁给原银牌得主,俄罗斯的科勒德科和中国的巩立姣则分别递补获得银牌和铜牌。原本排名第四位的巩立姣即使没有享受到站在领奖台上的关注,在递补获得铜牌后同样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正可谓是金子总会发出光来。

其次,必须在过程中不断积淀核心竞争力,防止“冲绩效”蜕化为拼凑绩效。正如体育竞赛总有场所、时段的限制一样,企业阶段性绩效的统计也有一定的“孤立性”。为了阶段性绩效好看似乎可以在市场上组织必要的“冲刺”,但绝不能将这种“冲刺”演变成数字的拼凑。否则,那不仅是如同“唯金牌论”一样的“唯绩效论”,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失去企业发展的后劲,被市场取消“资格”。

通过阶段性绩效的统计结果反思过程,谨防企业的运行过程被部门利益绑架。毫无疑问,企业绩效往往需要通过某个部门、某个团队成员的阶段性绩效表现出来。反过来说,某个部门、某个团队成员阶段性绩效的取得,实际上取决于相关部门和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类似于奥运金牌背后的举国体制。问题在于,企业内部也有竞争,各个部门都想利用“举国体制”的资源彰显部门或者个人的阶段性业绩,那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输送。因此必须对利用结果导向绑架过程的倾向及时进行校正,防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在某个部门、某个团队成员取得阶段性绩效“功成身退”后,湮灭殆尽。

从伦敦奥运开幕式看英国文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