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202_模拟题摄影技术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3-99146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1 02:07: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模拟题摄影技术

摄影技术

一、填空

1、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光圈的大小)、(焦距的长短)、(物距的远近)。

2、请列举5种光源的色温概数:(日光:5500K)、(新闻灯:3200K)、(阴天:6500K以上)、(日出日落时的阳光:2000K)、(白炽灯:3200K)。

3、请写出下列颜色的互补色:红(青)、绿(品)、蓝(黄)。

4、已知一个曝光组合为F8、1/125秒,现在将光圈调至F2.8,要获得同样的曝光量,应该将快门时间相应地调至(1/1000秒);如果现在将快门时间调至1/30秒,要获得同样的曝光量,光圈应相应调整为(F16)。

5、中性灰阻光片的透光特点(均匀透过,均匀吸收)。

6、白平衡调整的方式有(粗调白)、(细调白)。

7、人眼可以视见的波长范围是(400-700),其单位为(毫微米),人眼感光最明亮的色光是(黄绿光),波长为(555毫微米)。

8、请列举5种光源的色温概数:(日光:5500K)、(新闻灯:3200K)、(阴天:6500K以上)、(日出日落时的阳光:2000K)、(白炽灯:3200K)。

9、在摄像中想进行偏调白,如果想要一个红色的画面,应该对着(青)色的表面调白,如果想要一个品色的画面,应该对着(绿)色的表面调白。

10、已知一个曝光组合为F11、1/125秒,现在将光圈调至F2.8,要获得同样的曝光量,应该将快门时间相应地调至(1/202_秒);如果现在将快门时间调至1/30秒,要获得同样的曝光量,光圈应相应调整为(F22)。

11、采用亮度计量时,如要客观的还原景物的亮度变化,可以选择(人脸)亮度或(18%灰板)亮度作为基准亮度。

12、在其他设置相同的情况下拍摄同一物体,光圈设置在F16时的景深比设置在F4时的景深(大);在其他设置相同的情况下拍摄同一运动物体,快门速度设置在1/202_秒时比设置在1/500秒时影像的模糊量(小)。(注:填“大”或“小”)

二、名词解释

1、基准亮度:实际拍摄中确定曝光组合时依据的亮度称为基准亮度。

2、照度计量:利用照度计量工具来计量物体表面所接受的全部光通量。

3、色温的意义: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也称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4、加色效应:两种以上色光同时作用于视觉器官,可产生一种综合的色觉,即产生了另一种颜色,这种现象就是加色效应。

5、光比:指投射光在被摄对象上形成的亮与暗之间的亮度值或照度值之比。:摄影中利用亮度计量工具来计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量。

6、亮度计量:摄影中利用亮度计量工具来计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量。

7、曝光控制:在摄影实践中,通过控制曝光来还原与景物近似的明暗对比关系,或者是根据创作意图将不同的景物亮度在画面中形成最佳效果。

三、简答

1、亮度计量的优缺点。

优点:采用亮度计量结果控制画面曝光时,能够将不同反光率的物体表面在画面中得到主观的表现。拍摄时,依据哪一个表面测光,哪一个表面就在画面中形成最佳的效果。(18%的密度)

缺点:采用亮度计量方式来控制画面曝光时,常常不能把某些景物在画面中得到客观的还原。

如果要在拍摄时还原景物亮度,使拍摄的画面效果和人眼看到的效果相吻合,就要做一些修正,通常的作法是找一个特定反光率的物体做基准,目前常使用人脸或18%灰板为基准确定曝光,并自始至终使用。

2、光源色温与彩色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

答:光源色温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一致时正常还原。光源色温高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调偏蓝。光源色温低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调偏橙红。

3、照度计量的优缺点。

优点:采用照度计量结果来控制画面曝光时,能够将不同反光率的物体表面在画面中得到客观的还原。

缺点:采用照度计量结果来控制画面曝光时,常常不能把某些景物在画面中按创作者的意图形成最佳效果。

如果要让被摄景物在画面中形成最佳层次与质感效果,使用亮度计量。

4、中性灰阻光片的作用。

答:中灰片的作用:

(1)在高亮度条件下实现正常曝光。(2)间接控制景深。

(3)在高亮度条件下拍摄具有较强动感的画面。(4)拍摄特殊画面效果,如夜景。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光圈的大小,焦距的长短,物距的远近

2、日光:5500K 新闻灯:3200K 阴天:6500K以上

日出日落时的阳光:2000K 白炽灯:3200K

3、青、品、黄。4、1/1000秒,F16

5、均匀透过,均匀吸收。

6、粗调白,细调白

7、可见光的范围:400-700毫微米

人眼感光最明亮的色光是:黄绿光,波长555毫微米

8、日光:5500K 新闻灯:3200K 阴天:6500K以上

日出日落时的阳光:2000K 白炽灯:3200K

9、青、绿。10、1/202_秒,F22

11、人脸,18%灰板。

12、大,小

二、概念

1、实际拍摄中确定曝光组合时依据的亮度称为基准亮度。

2、利用照度计量工具来计量物体表面所接受的全部光通量。

3、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也称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4、两种以上色光同时作用于视觉器官,可产生一种综合的色觉,即产生了另一种颜色,这种现象就是加色效应。

5、指投射光在被摄对象上形成的亮与暗之间的亮度值或照度值之比。

6、摄影中利用亮度计量工具来计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量。

7、在摄影实践中,通过控制曝光来还原与景物近似的明暗对比关系,或者是根据创作意图将不同的景物亮度在画面中形成最佳效果。

三、简答

1、优点:采用亮度计量结果控制画面曝光时,能够将不同反光率的物体表面在画面中得到主观的表现。拍摄时,依据哪一个表面测光,哪一个表面就在画面中形成最佳的效果。(18%的密度)缺点:采用亮度计量方式来控制画面曝光时,常常不能把某些景物在画面中得到客观的还原。

如果要在拍摄时还原景物亮度,使拍摄的画面效果和人眼看到的效果相吻合,就要做一些修正,通常的作法是找一个特定反光率的物体做基准,目前常使用人脸或18%灰板为基准确定曝光,并自始至终使用。

2、光源色温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一致时正常还原。光源色温高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调偏蓝。光源色温低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调偏橙红。

3、优点:采用照度计量结果来控制画面曝光时,能够将不同反光率的物体表面在画面中得到客观的还原。缺点:采用照度计量结果来控制画面曝光时,常常不能把某些景物在画面中按创作者的意图形成最佳效果。

如果要让被摄景物在画面中形成最佳层次与质感效果,使用亮度计量。

4、中灰片的作用:

(1)在高亮度条件下实现正常曝光。(2)间接控制景深。

(3)在高亮度条件下拍摄具有较强动感的画面。(4)拍摄特殊画面效果,如夜景。

第二篇:教育技术模拟题

教育技术模拟题

一、选择:

1、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B),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A.设计、制作、推进、管理和评价 B.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C.设计、开发、推进、优化和评价

2、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正确的说法是(C)

A.教育技术一直发挥着丰富学习资源、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作用,但没有很好的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作用。B.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个人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C.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

3、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A)最优化。A.教学B.现代教育技术C.素质教育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六点主要策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教学规划,问题简化

B.多样化活动,主题化教学资源 C.环境改善及合理评价

5、(C)是主题单元计划中开展技术整合的优势 A.作为信息传递、利用工具

B.作为情境模拟和实验创造手段 C.作为交流、通讯、协作平台

6、(B)不是主题单元计划中开展技术整合的优势 A.作为知识创建、展示、演示工具 B.作为资源获取、信息传递工具 C.作为练习、测试、评估工具

7、(B)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A.重视创新教育B.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C.重视教育理论及指导

8、要注意(A)的教学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A.运用学教并重B.提倡素质教育C.加快教育改革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B.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C.要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10、(C)是教育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A.研究学习B.教学建设 C.教学设计

11、一般认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不能缺少以下哪一项(A)A.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B.教学设计展示、交流 C.信息技术整理传递

12、研究性学习是以(B)为基础

A.学生的自我调控、发散思维能力 B.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C.学生的兴趣、需要

13、研究性学习,主要(A)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个人+小组B.个人C.小组

14、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C)

A.Quest B.WQT C.PBL

15、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要素以下不正确的是(B)A.情境、任务 B.信息、创造 C.成果、评价

16、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是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C)、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

A.强调学习过程的掌控 B.强调学习结果的评价 C.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

17、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选题时应做好以下(B)哪方面? A.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年龄、兴趣

B.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问题 C.抓住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理

18、常见文本格式是(A)

A.*.txt *.doc B.*.doc *.xls C.*.txt *.xls

19、常见的动画格式(C)

A.*.jpg *.bmp B.*.ram *.wma C.*.swf *.gif 20、常用课件制作工具,以下不正确的是(B)

A.“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 B.通用的课件开发工具

C.“辅助教学演示”工具或平台

21、以下(C)不属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主要组成 A.白板

B.电脑

C.摄像机

22、交互式电子白板安装完,移动白板、移动投影仪、更改计算机显示分辨率后,均需对白板进行(C)操作 A.开启

B.关闭

C.定位

23、教学中使用投影机,正确的关机次序是(A)? A.关投影机——关计算机——等待投影机指示灯闪烁停止——关闭电源 B.关计算机——关投影机——等待投影机指示灯闪烁停止——关闭电源 C.关投影机——等待投影机指示灯闪烁停止——关计算机——关闭电源

24、投影机非正常断电后至少要过(B)才能再次开机?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25、投影机发生图像扭曲或偏移现象,应(B)? A.重新开启投影机

B.手动调整位置

C.调整电脑分辨率

26、以下

(A)不是影响投影机灯泡寿命的因素主要因素? A.镜头盖不开

B.长时间不使用

C.风扇散热不畅

27、实物展台不能变焦时应(C)?

A.重新开启实物展台

B.移动实物展台

C.移动物体

28、实物展台图像不够明亮时应

(A)?

A.调整对比度、亮度

B.调整物体位置

C.开灯

29、笔记本电脑信号不能切换到投影机上,可能的原因不是以下(B)? A.笔记本输出未作切换

B.投影机亮度设置过高

C.投影机输入未做选择

30、投影屏幕按材质可分为(A)? A.软屏幕和硬屏幕

B.尼龙屏幕和化纤屏幕

C.玻璃纤维屏幕和尼龙屏幕

二、判断:

1、Powerpoint所提供的动作设置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Y(YES)

2、Powerpoint用于制作幻灯片的是幻灯片视图。N(NO)

3、多媒体计算机以生动活泼、声画并茂的方式呈现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进行阅读教学,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创造出优美的阅读情镜,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Y)

4、幻灯片制作时,动画要多,声音要多,文字要多是错误的做法。Y

5、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灵活的认知工具,如数据收集、处理、表达、交流等方面的工具,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发展。(Y)

6Word电子文档软件能将文件保存为网页格式(Y)7Word文档中,“全选”的快捷键是(Ctrl+V)N 8想实现输入法中英文快速切换,应使用快捷键Ctrl+Shift N

9、教学中使用投影机,正确的关机次序是(关计算机——关投影机——等待投影机指示灯闪烁停止——关闭电源

N

10、当前中小学普通教室多媒体设备主要包括(大屏幕投影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白板等)N

11、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主要由白板、投影机、电脑组成 Y

12、长时间不使用、电压不稳定、连续工作时间过长不会影响投影机灯泡寿命。N

13、投影屏幕按材质可分软屏幕和硬屏幕 Y

14、笔记本电脑信号不能切换到投影机上,可能的原因有:笔记本输出未作切换、投影机输入未做选择、笔记本分辨率太高或刷新率太高或驱动程序不正确、VGA信号线断裂

Y

15、投影机非正常断电后可以立即开机

N

16、交互式电子白板安装完,移动白板、移动投影仪、更改计算机显示分辨率后,均需对白板进行定位操作(Y)

17、手动调整位置可以解决投影机发生图像扭曲或偏移现象

Y

18、实物展台不能变焦时可以通过物体上下移动,进行强制变焦 y

19、实物展台图像不够明亮时可以调整对比度、亮度 Y 20、常见图像格式有:*.jpg *.swf *.gif N

21、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中如果涉及到图像,一般使用JPG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K以下;GIF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200KB。N

22、一般情况下,使用wmv或者MP3格式的音频文件,流量控制在16~128Kb/s。

N

23、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Y

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N

25、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N

2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有:单元化规划,问题化设计,多样化活动,主题化教学资源,全空间环境创设和多元化评价 Y

27、教育技术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Y

28、制作演示型课件、交互型课件和网络课件等的常用工具有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eaver„„ y

29、教师通常在社会、学生、学校、课程的影响下制定出一份教学计划。N 30、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学者教学形式、学习活动、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Y

教育技术思考题

1.当前中小学普通教室多媒体设备主要包括哪些?(大屏幕投影设备、视频展台、多媒体计算机、音响设备等)

2.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白板、投影机、电脑)3.交互式电子白板安装完,移动白板、移动投影仪、更改计算机显示分辨率后,均需对白板进行什么操作?(定位)4.教学中使用投影机,正确的关机次序是什么?(关投影机à关计算机à等待投影机指示灯闪烁停止à关闭电源)

5.影响投影机灯泡寿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断电不散热、频繁开关机、长时间不使用、电压不稳定、风扇散热不畅、连续工作时间过长)6.投影机非正常断电后至少要过多久才能再次开机?(20分钟)

7.投影机发生图像扭曲或偏移现象,如何解决?(投影机重置,即手动调整位置)

8.笔记本电脑信号不能切换到投影机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笔记本输出未作切换、投影机输入未做选择、笔记本分辨率太高或刷新率太高或驱动程序不正确、VGA信号线断裂)

9.使用投影机要注意哪些问题?(关机后不要马上移动、不要频繁开/关机、不要长时间开机、注意防尘)

10.实物展台不能变焦时如何操作?(物体上下移动,强制变焦)11.实物展台图像不够明亮时如何操作?(调整对比度、亮度)12.投影屏幕按材质可分为哪两类?(软屏幕和硬屏幕)

第三篇:摄影技术论文

我的摄影技术课

计算机学院 信管092001班 丁彬彬

因为酷爱摄影,所以当初选课时一看到有《摄影技术》这门选修就毫不犹豫地选报了。虽说自己也照过不下几千张照片,但对摄影技术方面知识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也对摄影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摄影并不仅是简单的拍摄,而是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和意义。

这门课程讲过很多内容,像镜头、焦距、光圈、景物特点、摄影中光的应用、快门等等。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上课时老师讲的都很清晰,当然也有做一些笔记。

摄影方面有两种观点,其中,技术至上论:摄影是一门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艺术,一幅照片要有清晰的影像、准确的曝光、良好的色彩还原。掌握这种技能与否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有摄影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但是技术至上论也有不科学的一面,它过分地强调了技术对摄影创作的意义,忽视了创造性。一幅艺术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准确的曝光、良好的冲洗、清晰的影像这三个方面,它应该是摄影者对于生活的一种灵魂的呐喊,应该充分地表现摄影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意识至上论: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在艺术创造上应该有较高的意识,有较高的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力求创新,突破视觉 规律,创作出有摄影者特定的风格的作品。如果不能,那么摄影者往往会变得很匠气,只知道模仿复制,那就无法将摄影提

1高到艺术的层面上。但是艺术至上论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它太强调自我意识,往往会忽视摄影中的科学规律,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往往造成摄影者眼高手低,不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目的。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优缺点,初学者在学习摄影时,首先应该掌握摄影的基本技术,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创作中有良好的表现。当然,初学者对意识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学习基本技术的同时,还应加深自身的艺术修养,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相应提高意识水平。

标准镜头: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其视角一般为45°~50°。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是大多数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配备的镜头。因用它拍的照片显得自然,与别的镜头相比,你可能更愿意用它。之所以叫标准镜头,是因为它的透视效果自然,而且其景角与人眼视觉中心相似。大多数35毫米照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在45-55毫米之间。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镜头聚焦在无限远时,从照相机胶片平面至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35毫米照相机上的标准镜头,通常有像f/2.8、f/2或者f/1.2这样的最大光圈。配合当今的高感光度胶片,最大光圈大约为f/1.8的标准镜头,通常就够用了。买最大光圈为f/1.4或者f/1.2的镜头,要多花很多钱。

最大光圈大的镜头,允许你在暗弱光下手持照相机拍摄。使用大光圈,例如f/1.8,还有利于你用高速快门凝固动体。不过,这样的最大光圈,景深(最远清晰点到最近清晰点之间的距离)相当小,要仔细对焦。否则,除了远处的被摄体,其他一切都会显得模糊。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可变焦距镜头,即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

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摄影用光技巧:摄影的灵魂就是用光,就像一个摇滚乐队,灵魂是重低音贝司。光影的魅力就是无穷无尽的,正如一位大师所说,用光就是把物体雕塑出来。光影就是一个百宝箱,如果运用得当,会给图片带来全新面貌。如果影棚里有8-9个主光位,这就不太合理了,因此模仿“太阳”的灯光为止,做到光位尽量统一,广远主次分明为最佳的方法。有时不惜用5-6只灯去组织出一个主光源,在影棚中制造一个人工太阳。主光源最好是在家具正上方,并加柔光屏使光柔和漫射,大面积柔光可扫一大片。另用几只硬光(高瓦秒数的影视闪光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孔径的蜂巢罩在灯的标准套上,远远打过去,在家具主体上就会出现几个很亮的局部光区,这样就立刻打开了家具的明暗调性,让人看了感觉很优雅。光性有多种,或柔和或强烈,或梦幻或鲜活,或清澈或朦胧,或火热和荒凉或突然或细腻,或阴暗或早春,或笔直或倾斜,或感性或受控,或平和或苍白。如果拍摄卧房家具,想让气氛显得柔和,就可以用柔和的灯光,梦幻般的灯光来去的这种效果,而不要借助低对比度的滤光器。鲜活的光是指反差较鲜明,充满生机的光,而死气沉沉的光责是缺乏层次感,没有影子的。清澈的光要有反差度,又不能太过。

光圈:拍摄人像,采用大光圈,以求得浅景深。在主体比例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会比较突显出来。使用大光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天气较阴暗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不至于慢于安全限度。

快门速度:何谓快门速度的安全限度?就是一个“临界值”,比这个限度更快的速度,可以免去因为手的晃动,及被摄者的移动而造成画面模糊,但是快门安全限度因人而异。首先,看被摄者是否移动以及移动的程度,移动中的被摄者通常要冻结画面,1/250可能比较保险,若是被摄者固定不动,相机架上脚架,大概1/8秒甚至1/4秒也可以冻结住。再来,我们考虑拍摄者本身手的稳定度,每个人的手稳定度都不同,大概1/60秒而画面不模糊,是大家都可以达到的。例如笔者手的稳定度不很好,大概1/30以下就不行,得借助脚架了,各位同行不妨试试看自己的手持的安全限度有多少?总结来说,拍摄固定不动的model,手持在1/60秒应该没问题,在拍摄移动中的model那就用1/250秒以上吧!

以上都是我这学期学到的一些知识,当然还有很多小问题不是很明白,不过,在以后的道路上还要继续学习和实践。最后,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了解和学到更多有关摄影方面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第四篇:剪影摄影技术

这张图片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在作者家中阳台上拍摄,前方工地在日落前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特有的美感,但如果使用平白的写实手法拍摄,照片就不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因为周围杂乱的背景和阳台与工地间众多的居民楼都会破坏美感,剪影拍摄手法在这个时候就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技巧,大多用于一些建筑物、工地、或者一些有动作的人物,使主体变成漆黑的剪影,使作品更有“魅力”。

那么,如何才能拍出效果不错的剪影照片呢?

1.充分展现剪影主体的形体特征,将形体与背景生动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说,形体是语言,背景是语调,而这种语言又是无声胜有声,任凭自己去揣摩去体会。这也就是剪影照片的妙处所在。由于在剪影照片中,主体基本没有色彩和细节显示,所以对主体的形体特征要求就很高。这就需要作者基于后期表现的效果来仔细选择拍摄角度和主体形态,充分展示主体的外形特征,力求美感和生动性。

2.剪影照片的获得充分利用了主体与背景受光的差异。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日出日落时的逆光,因为这时的光线最柔和,提前选好位置和角度,等待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或落下地平线,由红变橙黄色,或由橙黄色变红时,看上去又不刺眼时,是拍摄的最好时机,一般只有十分钟左右的宝贵时间,千万不要错过;另外也可以利用室内和室外人工造成的受光差异或天空和水面的自然强反射,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拍摄的题材!

3.曝光要遵循宁可欠曝而不过曝的原则,依据背景进行曝光测定,只有这样才能使主体曝光严重不足,形成强烈的剪影。

4.具体操作以拍摄这张照片为例:首先将相机的测光模式切换到“点测光”;然后把测光点选在建筑物右侧的晚霞光亮部分进行测光,按相机的AE Lock钮,将曝光值锁定(没有AE曝光锁定功能的相机,可半按住快门键以锁定);最后重新调整构图,以刚才的曝光组合,进行拍摄,这样就可以拍出完美的剪影效果。忽略掉烦琐的细节,再平常的景物看上去也会充满新鲜感。看看图片中的晚霞和夜空,是否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第五篇:教育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

基 础 题

第1题(单选题)“个体的知识既不是预选生成的,也不是完全来处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这反映的是(D)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A.人本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建构主义 第2题(单选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中,经常需要考虑情境创设问题,关于“情境创设”选项中其中一项不准确的说法是(B)。(2、5分)

A.问题情境的表征形式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总体设计方面的考虑则为次之

B. 问题情境的表征形式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总体设计方面的考虑帽为次之

C. 要使学习者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交赋予其在问题情境中的角色。

D.应该把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呈现于情境中

第3题(单选题)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A)。(2、5分)

A.学生的“学” B. “学教并重” C. 讲授形式的设计 D.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4题(单选题)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试题范围,采用纸笔测验评分的方式,就这一评价(考试)的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B)。A.它是一种定量评价 B. 它是诊断性评价 C. 它是总结性评价 D.它是一种绝对评价

第5题(单选题)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你不同意的说法是(C)。

A.教育技术应当着眼于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对有关资源和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B. 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既包括现代教育思想,以包括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方法、教学技能与技巧、现代教学设计等诸方面的内容

C. 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是研究教育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D.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体现在它更多地注重探讨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教育服务。

第6题(单选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有(D)。A.协作、会话两在要素 B. 情境、意义建构两大要素

C. 情境、协作、会话三在要素 D.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第7题(单选题)教育技术的范畴涉及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2、5分)A.线性的 B. 顺序排列的 C. 协同作用的 D.互为倒置的

第8题(单选题)根据您对教育技术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下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B.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 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第9题(单选题)关于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就其能力结构而言,所强调的是(C)

A.读、写、算方面的能力比信息能力更重要 B. 信息能力比读、写、算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 C. 读、写、算方面的能力与信息能力同样重要

D.读、写、算方面的能力与信息能力都不重要

第10题(单选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施中,让学生充分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并通过动生实验,操作学具,边想、边做、边练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这体现的教学策略是(A)(2、5分)

A.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B.习作强化学习策略 C. 多种参与学习策略 D.寓教于乐学习策略 第11题(单选题)“教师不应一味以传统的集体传授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使用能够让学生进行操作或进行社会活动的方式来学习。”这反映的(C)的学习观。

A.认知主义 B. 人本主义 C. 建构主义 D.行为主义

第12题(单选题)在开发时,编写者设计的控制程序允许学习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展开学习进程,该课件编写所采用的是(A)

A.随机进入策略 B.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C. 抛锚策略 D.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第13题(单选题)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标准参照测验”,它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评价“基准”。关于测验结果的利用,不准确的一项说法是(A)。A.容易分辨出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差异 B. 能够为改进教学指明方向

C. 每个被评价者清楚地看到自己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 D.可以直接鉴别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14题(单选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理论是(C)。A.◎: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B.#: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C. #+◎

第15题(单选题)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适合原则主要是指(A)。

A.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的特征相适应 B. 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的非智力因素想适应 C. 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的动机水平相适应 D.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相适应

第16题(单选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其典型特征是(B)。

A.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若干小步骤 B. 让学生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反应

C. 刺激(提问)—反应(回答)—强化(确认)D.在学习的每一小步骤给出及时反馈

第17题(单选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经常提及“新型教学结构”这一术语,它指的是(D)。A.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 B. 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

C. 以资源整合为主的教学结构 D.“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第18题(单选题)在以下所列的四项特征中,不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特征的是(B)。

A.可分辨性 B. 陈述性 C. 稳固性 D.可利用性

第19题(单选题)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有(A)。A.撰写教学日志、观看教学录像和教师间交流讨论等方法 B. 撰写教学日志、观看教学录像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 C. 撰写教学日志、教师间交流讨论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 D.观看教学录像、教师间交流讨论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 第20题(单选题)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是(C)。

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 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D.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第21题(单选题)“在教学设计中需要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这主要体现的是(C)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A.行为主义 B. 建构主义 C. 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第22题(单选题)关于教学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学生测验成绩是获取教学评价数据的唯一来源 B. 教学评价量表都是教师自己制订的。C. 教学评价只能由教师来进行

D.开展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自身教学中的不足

第23题(单选题)奥苏贝尔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定是(C)。

A.探究性的 B. 发现性的 C. 接受性的 D.研究性的

第24题(单选题)关于教学评价,以下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C)A.形成性评价可使用评价量表,总结性评价也可使用评价量表 B.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主要区别是对评价资料分析方法上不同 C. 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教学评价的指标就不可能是多元的

D.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教学评价的指标也可能是多元的。第25题(单选题)自主学习是一个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上的学习,它具有(D)。

A.自主能动性、异步性、可控性三个基本特点 B. 自主能动性、异步性、统一性三个基本特点 C. 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同步性三个基本特点 D.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三个基本特点

第26题(单选题)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A)。

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B. 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C.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创设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D.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老师提供了多样化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

第27题(单选题)“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A)。A.“学教并重” B.教师的“主导”作用 C.学生的“学” D.媒体使用设计

第28题(单选题)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讲授策略,就其特点,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对概念性的知识采用讲授策略更为合适 B. 它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C. 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易保证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第29题(单选题)尽管诸多研究者们总结了多种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这些模式的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要素是相似的,都是(B)。

A.分析、设计和实施三个要素 B. 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要素

C.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和反思六个要素 D.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四个要素

第30题(单选题)关于教学评价中使用数据的工具与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在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态度量表 B. 结构化观察不是教学评价中使用的方法

C.总结性测验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D.形成性练习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第31题(单选题)当前,人们常将教育技术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它是以(B)作为基础。

A.电化教育 B.信息技术 C.电影教育 D.视听教育 第32题(单选题)若教学目标是旨在学生获得某种动作技能,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D)

A.实验法 B. 讨论法 C. 讲授法 D.示范——模仿方法

第33题(单选题)教育技术的应用能为新课改提供的支持是(B)A.技术方面的支持 B. 技术方面的支持+智力方面的支持 C. 智力方面的支持 D.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支持 第34题(单选题)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分析教学需求为(D)。A.目标 B. 结果 C. 规划 D.基础

第35题(单选题)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D)。

A.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目的的关联性不强 B.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涉及学习者特征方面因素 C、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媒体因素的考虑 D、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为教学目的服务

第36题(单选)关于教学策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支架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常用的策略 B、“抛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常用的策略 C、“先行组织者”是以“教” 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常用的策略 D、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基本相同的

第37题(单选)关于推广与应用教育技术的意义,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

A、教育技术素质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关系不大

B、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C、推广教育技术,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人才 D、推广教育技术,有助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第38题(单选)教育设计的具体产物可以是(C)A、①—② B、①课程、教学方案 C、①+② D、②教学软件、教学资源

第39题(单选)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进行教学测量,测量的主要内容是(C)

A、教学活动的过程 B、教学活动的结果

C、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D、教学媒体资源的质量 第40题(单选)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划分为(A)

A、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策略三种形式。

B、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策略三种形式

C、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策略三种形式

D、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三种形式

第41题(单选)关于教学策略,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B)A、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B、教室里多媒体硬件设施属于教学策略 C、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有不同的看法 D、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选不同的教学策略 第42题(单选)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指的是(A)

A、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学 B、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来使用的教学

C、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各个学科的教学 D、把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来使用的教学 第43题(单选)关于讨论法的教学应用,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D)

A、成人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讨论法 B、讨论法特别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

B、讨论法特别适合于成人学生 D、讨论法特别适合于低年级的小学生

第44题(单选)“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持这一观点的学习理论流派是(A)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第45题(单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用刺激—反应——强化来解释学习过程,它不太适用的学习类型是(A)

A、意义学习B、技能性训练 C、行为矫正 D、作业操练

第46题(单选)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试题范围,采用纸笔测验试卷评分的方式。就这一评价(考试)的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D)

A、它是总结性评价 B、它是一种定量评价 C、它是一种绝对评价 D、它是形成性评价

第47题(单选)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试题范围,采用纸笔测验试卷评分的方式。就这一评价(考试)的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B)A、它是总结性评价 B、它是一种相对评价 C、它是一种绝对评价 D、它是一种定量评价

第48题(单选)考试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试题范围,采用纸笔测验试卷评分的方式。就这一评价(考试)的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B)

A、它是一种定量评价 B、它是一种定性评价 C、它是总结性评价 D、它是一种绝对评价 第49题(单选)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B)A、教育技术是微观层次的教学实践

B、教学技术应用范围广,包含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 C、教学技术和教育技术是同一概念 D、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属概念

第50题(单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C)

A、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 B、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

C、本题答案中其它3个选项之和 D、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 第5题(单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可以充当的工具是(C)

A、资源工具 B、情感激励工具

C、本题答案中所给出的其它3个选项之和 D、协作工具 第52题(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资源的是(D)

A、信息和人员 B、材料和设备 C、技巧和环境 D、设计和制作

第35题(单选)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研究性学习是板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综合了(A)

A、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B、掌握学习接受学习C、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D、接受学习协作学习

第54题(单选)分析学习者特征属于教育技术的(D)方面的范畴。

A、开发 B、利用 C、管理 D、设计

第55题(单选)国家实施的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中(D)A、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B、重视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

C、重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D、本题答案中其它3个选项之和 第56题(单选)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是(B)

A、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理论研究

B、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理论和实践。

C、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教学实践

D、本题答案中所给出的其它3个选项都不对

第57题(单选)关于教育技术的以下说法中,你最赞同的是(D)A、教育技术只能用在学校教育中 B、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中应用计算机技术

C、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 D、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教育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第58题(单选)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较恰当的说法是(C)

A、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必定高 B、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C、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 D、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

第59题(单选)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常模参照测验”,由于“常模”近似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往往形成(C)

A、标准正态分布 B、均匀分布 C、正态分布 D、二项分布

第60题(单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关于信息技术在整合中所起的工具性作用,有一项不够全面的提法是(C)A、学生认知的工具 B、教学环境的构建工具 C、教师编写文本教案的工具 D、教师教学的工具

第61题(单选)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始于下列选项内容的是(C)

A、网络技术应用 B、程序教学法 C、视听运动 D、计算机辅助教育

第62题(单选)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下列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的(A)

A、电化教育 B、虚拟教育 C、网络技术应用 D、计算机辅助教育

第63题(单选)教学媒体选择的目标控制原则主要是指(A)A、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和媒体内容 B、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和媒体内容 C、不同的学生年龄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和媒体内容 D、不同的教学策略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和媒体内容

第64题(单选)开展教学设计时,应以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为(C)

A、结果 B、规划 C、目标 D、基础 第65题(单选)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是指(C)A、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形态的技术 B、在教育研究中归纳出来的知识形态的技术

C、用于教育中的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两个方面的技术 D、在教育中所能看到的实体形态的技术

第66题(单选)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讲授策略,就其特点,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易保证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B、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对要领性的知识采用讲授策略更为合适 D、它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第67题(单选)就相对评价的特点而言,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相对评价的“基准”会随学生群体的不同而变化

B、相对评价的“基础”能较好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因而能为改进课堂教育提供依据

C、编制相对评价的试题时,它的试题取样范围相对广泛 D、通过相对评价,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便于比较个体学习成绩的优劣

第68题(单选)关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奥苏贝尔提出了相关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主要有(C)

A、③先行组织者策略 B、②整合协调原则 C、①+②+③ D、渐进分化原则

第69题(单选)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C)A、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B、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C、教育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三个环节 D、教育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第70题(单选)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由教学原则指导,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B)

A、组织形式 B、活动方式 C、教学思想 D、教育理念

第71题(单选)关于教学评价中搜集数据的工具与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总结性测验不是教学评价中使用的方法 B、形成性练习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C、在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态度量表 D、结构化观察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第72题(单选)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看是(D)

A、以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B、课程目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构成双核心

C、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D、以课程目标为核心 第73题(单选)关于自主学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 B、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 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D、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第74题(单选题)在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中,自主学习能力的设计非常重要,是促进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性环节(D)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授受学习理论

C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和教学理论 D建构主义学与教的理论 第75题(单选题)教堂教学中的绝对评价,评价基准制定的依据是 D A教学媒体 B教学对象 C教学策略 D教学目标

第76题(单选题)关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施”环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B相对其它环节而言,它是一个最复杂的环节

C它是师生围绕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意义交互活动的环节 D它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第77题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在某些要求较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学习场合(例如,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情形)采用(C)学习方式更能凑效,也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A自主学习B掌握学习C协作学习D接受学习

第78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下列教学实际行为最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是(B)A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B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于具体的实际任务中

C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学生理解这个标准答案 D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反思

第79题 一般认为,教学设计的首先基本环节是(A)A学习需要分析 B评价方案制定 C教学媒体选择 D教学策略选择

第80题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D)A学生的“学” B自主学习设计 C学教并重 D教师的主导作用

202_模拟题摄影技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