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嗨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①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②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③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发展历程:①古代的人文地理思想和知识及其丰富,但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文地理学。②近代地理发展比西方国家要晚半个世纪左右,引入了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新思想和研究方法,受当时法国和英美学派的影响,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始起步,主要集中在人地关系、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城市地理、农村聚落研究、运输地里、政治地理等方面以及区域综合考察。③1980年以后人文地理才得到恢复,得到长足的发展——Ⅰ1949-1979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Ⅱ1980-1990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阶段。Ⅲ199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进入全面发展和提高阶段。
如何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竞得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旧体制接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的地域行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5、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6、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3、文化区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的。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文化扩散特征: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②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式”环境关系: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二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 3 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例:汤恩比有关亚非地带人们在并和结束后的5条出路。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做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例: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产生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原因: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
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3、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
人的作用:
1、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2、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3、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4、生态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5、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形成环境感知后,受其影响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十分准确,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在移民上的反应)。
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
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
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命定论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这种新教观念和行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刺激了其所在地区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发展以及地理环境也随之变化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是另一种人地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 行分析有所启发。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文化生态: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典型模式: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按课题研究目的分: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性课题。根据课题的来源分: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计划方案包括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申报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包括: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经费预算说明。
三、收集、整理资料:广泛收集、辨别真伪、兼收并蓄、分类清晰。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是资料收集工作,调查研究主要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有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第一手资料是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 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获得,第二手资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简介资料的认识,弥补其时效性缺陷,获得直观印象。
五、分析研究(数据初步分析与处理、建立分析模型、数据补充、分析结论可靠性评价、征求意见):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的过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原始资料)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1)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经验主义方法的特征,一方面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归纳的作用。由于归纳主义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个个有挂你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经验事实都收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一方面,与地理学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渗透,如产生于经济学界的区位论引入了人文地理学,一些非地学者尝试用新方法应用到地理问题的解释上。另一方面,一些对工作者开始寻求可以应用到地理问题的定量方法,发展地理学的理论,以解决传统地理学的诸多弊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人文地理学较传统地理学有了许多革命性的发展。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3)人本主义方法论: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但总的说来,人体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和间接的,它们并没有向人文地理学家提供一种直接的方法,只是从这两种哲学中引进对人的经验和人的主观性的重视这样的观点,并作为武器来反对实证主义地理学那种忽视人的地位的观点。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做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反映了人文那社会科学领域继自然科学的综合趋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综合趋向。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有两点最主要的影响: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师徒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那些途经和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二、科技文献
1、地理科技文献:按种类分为各种书刊、资料、数据、文物、图表、非资料类或非印刷品类;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为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2、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1)与人文地理有关的虚拟地理图书馆(2)相关综合性网上图书馆和论文数据库(3)遥感图像和地图信息数据库 4.题目不重要(略)
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新中国成立以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有突出特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57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1950~1954年,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在37‰以上。此后有所下降,但都在30‰以上。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人口死亡原因就由以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转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为主,使得死亡率急剧降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人口死亡率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57年的10.80‰。随着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且转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第二个阶段是从1958~1998年,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1958~1961年是中国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年达到25.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此后,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二次高峰期。1962~1965年是对被打断人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但是,进入1980年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除1984年外,1981~1990年的出生率均在20‰以上,而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自然增长率在15‰左右波动。不过,与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比较有显著降低的趋势。进入90年代之后,在死亡率保持低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不断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到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20‰以上下降到10‰以下。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如果死亡率超过出生率,那么,人口 7 数量甚至会出现负增长。按照联合国中位方案预测,在未来50年时间内,中国人口出生率保持缓慢下降趋势,死亡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大约在2030年前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接近,人口数量达到高峰。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结果基本相同。2030年之后,由于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
2、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人口变动的影响: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3、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衣: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维吾 尔、哈萨克等民族,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
食: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
住: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民间文化:在物质、精神、礼仪等方面与别的民俗的差异以及和流行文化的不同。
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原始农业阶段:主要是迁移农业,“刀耕火种”对土地进行轮作,在环境可承载范围有积极作用,发展农业、改善自身生活,科技获得一定发展。
(二)传统农业阶段:属于自然经济,农具、技术改进,基本上靠人力,社会发展由于农民生活的贫困而缓慢曲折。
(三)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出现巨大飞跃,进入商品农业阶段,农业社会化程度很高。现代农业的产品保证了第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
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1.埃及
尼罗河的影响因素:
1、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热带雨林区(雨量大且均匀)。
2、第二水源地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始于6月终于10月),雨季降雨使大量腐殖质进入河里,每年的定期的洪水带来丰富营养的淤泥,有利小麦种植。
3、平水期满足小麦在11月播种,5月收获,无水灾且有充足灌溉水源。洪水期留下的富含营养的淤泥对小麦生长极为有利。(上述条件使小麦高产、为文明发展提供优越条件)农业因素:埃及具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 便利的运输条件: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2.巴比伦
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雨。水源: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新月形地带,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农业方面:秋种、夏收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河水灌溉,产量较高。3.印度
有利的气候水文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4.中国
地形上:黄土高原边缘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含矿物质多,利于土地开垦、作物种植。气候上:年降水量在600mm~650mm之间,气温7月平均26℃、2月平均-2℃,高温与雨季结合,利于作物生长。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比如梯田,是人们根据地理环境而建的。依水建水田。农业景观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根据当地的日照、降雨、河流分布、干旱/湿润、平原或山区等条件因地制宜。这样能节省人力物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出。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有时候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决定性。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那里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利用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等等是农业的自然基础。
天气和气候条件: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今天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饮料和果品中的茶、咖啡、香蕉、橘子、荔枝等都是热带和副热带的植物,它们对寒冷与霜冻非常敏感。
3.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
1、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以棉纺织业中纺和织的连锁反应使棉纺织业普及了机器生产,“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动力方面:1702年,纽卡门发明第一台用于煤矿抽水的原始蒸汽机。1769年,瓦特发明单动式蒸汽机,1784年发明联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的优点:使厂房脱离地理条件的严格限制,蒸汽机提供的动力易于控制。蒸汽机用于纺织业,促进了其发展,纺织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刺激了钢铁业的发展。
3、钢铁工业:1709年,达比发明焦炭铁,其子发明水力鼓风机。1760年,斯米顿改进鼓风技术。钢铁产量大幅增加。
4、采煤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煤炭在诸多领域取代了煤炭。煤炭运输导致对机械工业与运输工业的需求。
5、运输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掀起建设运河的高潮。陆路方面1750年发现修硬质路面的办法,道路可全年通行。1812年铁路机车采用有轮边车轮的办法。1821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第一条铁路建成,后来逐渐掀起英国国内建设铁路的高潮。第一艘商用汽船由美国罗伯特·富尔顿建造,1833年,横越大西洋的航运开始使用汽船,海上帆船时代结束。
6、机械工业:蒸汽机制造的不断革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
7、化学工业:由纺织业最先带动,以化纤为原料的纺织厂选址常接近化工厂。
8、食品工业:化工的发展又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法国与1810年发明沸水灭菌法,1839年又发明马口铁罐头保存食物。后来又有氯化钙、沸水灭菌。这些都都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动力方面: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运输业:汽车、飞机等的发明。通信产业:电力与电磁感应定律的 10 发现,电报、电话、广播的相继发明。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新发展:转炉和平炉等新炼钢法的相继应用、合金钢的研制,石油燃料的提炼、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出现和应用。工业生产的扩散:
1、向欧洲大陆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德国在国家统一后加快工业化步伐,一战前夕已经是欧洲大陆第一。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瑞典等主要国家开始。
2、向北美的扩散: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直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一)北美工业带(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1.新英格兰区(最古老、中心是波士顿为美国东北的硅谷)2.中大西洋工业区(出版业最集中的地方、中心是纽约)3.摩霍克河谷区(廉价电力促进炼铝业发展)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最古老钢铁工业区)5.大湖西岸工业区(运输网络中心)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以汽车装配闻名)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以新奥尔良、休斯顿为中心)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以洛杉矶和圣迭戈为中心)
(二)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西欧)
1.英国工业区(英格兰的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生产场所集中在西海岸现向东南沿海转移)
2.莱茵—鲁尔工业区(鲁尔区,鹿特丹世界最大港口,煤铁资源丰富)3.莱茵中部工业区(欧洲第二工业区,法兰克福是地理中心)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热香蕉”地带)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1.中央工业区(俄罗斯首都及其附近地区)
2.伏尔加工业区(位于伏尔加河、卡马河沿岸,廉价水电供应、丰富油气田)3.乌克兰工业区(位于顿涅茨煤田区,以钢铁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4.乌拉尔工业区(世界上矿种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位于西伯利亚,铁矿煤田区,工业集中于新西伯利亚城)
(四)日本工业带(出口导向,工业布局面向太平洋)1.京滨工业区(东京及东京湾地区,鹿岛是工业最集中区)2.阪神工业区(日本最大贸易港—大阪大阪、神户)3.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港口为依托)
4.北九州工业区(原是钢铁与军火工业基地,现为综合性工业区)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墨西哥中部)2.亚洲工业区(四小龙、中国大陆、印度、西亚)3.非洲工业区(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采矿业)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1)第三产业:是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其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提高及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第四产业(信息产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第五产业(文化产业):工业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及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大量商机。
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②为国民经济各部分提供能源和原材料③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④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在诸因素中重点考虑限制性条件)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防御自然灾害,香港、日本劈山、填海造陆。
气候条件: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限制性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日本企业临海型利于进口原材料
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瓶装物品就地销售 消耗能量多的工业:连铝厂靠近水电站
需新鲜原料的工业:牛奶加工冷藏技术的应用 3.能源条件:
能源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能源输送:西气东输使东部方便的使用能源发展耗能工业 能源成本:核电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火电 4.市场条件(限制性条件):成品体积增大的工业:塑料工业 产品要保鲜的工业:食品工业 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如钢铁联合企业。
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
三废排放、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同:都涉及了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异:
1、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氏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的条件。
2、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相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韦氏抽象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
3、克氏理论对某些工业部门布局有指导意义。韦氏理论由于诸多缺陷,只对单个生产企业的区位布局做出分析。
6、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一、1.劳动时间缩短和劳动强度缩小,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2.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表现在饮食、居住、服装等方面。
3.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表现在影视、旅行、交友、服务等。4.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表现在医疗、防疫、卫生、养老等方面。5.交通向快速、舒适、安全发展,道路的变化、工具的变化。6.通讯设备更新换代十分频繁。7.享受教育的程度和普及率。
二、1.工业产品需求萎缩(P187)原因: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如英国。
(2)产品质量的提高导致需求下降,如家电。
(3)技术提高导致需求下降,如汽车工业所需钢材量在减少。后果:产品积压、经济滑坡、就业困难
对策:刺激消费、加速更新换代、新产品开发
2.工业生产力过剩
原因: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竞争,生产力过剩。
1、行业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2、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生产之间不平衡的产物。
3、生产与消费的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后果:1.恶性竞争。2.产品销售困难。3.企业亏损以致破产。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问题: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济丰富、生产力强大、市场竞争激烈 对策:组建经济集团、减小贸易障碍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对策: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商品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当前的工业化问题及对策: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环境问题。
发展趋势:
当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即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 13 把新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1)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经济发展态势、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标志是WTO的建立。WTO的规则和制度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成为全球经济运行的统一制度和规则。随着WTO规则的完善和成员国、地区的增多,将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将很难独立于世界体系之外。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通讯、运输的价格,使管理成本下降,也使零部件生产的可分性越来越大,使经济全球化不仅在规则上有可能,在技术上也成为可能。另外,目前全世界有4万多个大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的生产和全球化的经营,由于跨国公司在不同行业的领头作用,它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它的发展使各个国家之间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跨国公司实际上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演员、执行者、操作者。
(2)新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的创新思想和技术。实际上,新经济是新兴的信息经济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是一种迥然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生产力的出现。这场经济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正是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或者说是以网络化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并独领风骚,不能不说是由于其走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代表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在21世纪,网络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广泛运用为人类展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除了有形资产、资源之外,人类还形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产,这就使得人类可以支配的资源在量和质上都有了提高,因而可以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动力。以人为本、知识为本、大力发展新经济,摆脱或者一定程度上减弱传统意义上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逐渐将成为主导力量(3)世界产业结构面临大调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率先开始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已波及世界各国,其特征是,在资本和技术仍是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的同时,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发展迅速,服务业正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由于各国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发达国家表现为“强强联合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趋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它们都以“国际关系变更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划分”为基础。这种调整格局与经济全球化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贸易领域,而迅速扩大到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纠纷仲裁、资本流动、劳工流动、文化产品等领域。世界各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都将加强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愈益明显。其中,欧美各国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仍占主导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愈益重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最近几年,传统产业——汽车工业在美国GDP份额中只占4%,表明发达国家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仍会保留汽车、机械、家电等传统产品的生产,但全球范围内产业的垂直转移将加快。发达国家将继续把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腾出资金和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例如日本计划用20年时间淘汰大约60%的传统产业和产品,美国、英国、德国相继研制出具有21世纪水平的汽车、航空和电子技术产品,正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其它地区转上被替代产品。
发达国家的结构调整,特别是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演变以及跨国公司向海外投资的扩大,将加快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在利用新技术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将面临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
1、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1.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技术进步的既发展了生产力,又解放了劳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技术进步对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机器的使用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在延续。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制造业国际扩散的是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全球金融网络的出现,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特点限制其转移。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人口、经济向城市集中。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 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
1.集聚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二是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商业区因富有阶级转移,经济效益下降。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的高成本负担等等导致城市分散化过程。二是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3.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3、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一)一般类型的乡村
1.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2.分散型农村聚落: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3.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 15 村落。
(二)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
(三)特殊类型:
1.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2.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3.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4、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㈠城市体系的概念:
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体系。㈡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⑴等级规律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⑵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下一级城市大许多倍,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系统。首都 不一定是首位城市;一国可以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明显。
5、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核心区失去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现象。人们对逆城市化的原因尚未有统一认识。
原因: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第8章 语言的类型与语言景观
1、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从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汉语的发展有南北的差异。北方方言相对的统一,南方方言相对的分散。南方方言虽相对的隔离、变化,却由于它与北方在政治上的统一,经济、文化上的紧密联系,语言上没有分化成独立语种。北方尽管受到少数民族的入侵,但由于汉族的人数众多,文化基础的深厚,并未在语言上发生根本变化。并且随着民族的杂居、混合而不断扩大其分布区,提高其在个民族中及汉语各方言中的共同语的地位。虽然,由于地域的辽阔,北方方言分化为次方言,但其差别较小维持了教高的互通性。
2、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㈠印欧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欧洲、美洲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要包括两大最古典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狱特点,分为8个主要语族:日耳曼语族(英语、西日耳曼语、北日耳曼语)、罗曼语族(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南斯拉夫语)、印度-伊朗语族(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
㈡汉-藏语系:汉-藏语系分布于中国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汉语、汉-藏语系的其他语言(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其他从属未定的语言(日语、朝鲜语、越南语)。㈢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
㈣乌拉尔-阿尔泰语语系:分布西起土耳其,经高加索、中亚及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在进入蒙古任命共和国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㈤非洲语言: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分为:尼日利亚-刚过语系(大西洋亚语族、沃尔特亚语族、几内亚亚语族、豪萨亚语族、班图亚语族)、科依桑语系(布什曼语、霍顿都语)、尼罗-波利尼西亚语系。
㈥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西起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到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中间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岛屿及其有关地区。
㈦其他语言:主要包括美洲印第安人语言、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人语言。
3、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语言扩散属于文化扩散的内容之一。通常分为谱系扩散和波形扩散,根据语言扩散主体还分为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根据内容可分为语言要素扩散、语法的扩散等。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3)新来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多语言国家出现
4、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我国地名景观从意义上讲,可分为历史地名、变迁地名和意愿定名等不同类别。
⑴在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地名主要是反映地点的相对位置。以自然地理实体为中心,去东南西北方位的地名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南、淮北、鸡东等。也有表示相邻位置关系的,如以河流的不同流段为参考系,婆源、凌源、辽中、丹江口等。与地形有关的地名有鞍山、巫山、虎丘等。与水体有关的地名有黑龙江、兰溪、岳池等。
⑵在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反映商业、即使贸易特点的地名有差点、牛市屯、柴树店等。还有利用十二生肖来命名的地点如鼠街、牛场等,这些地名表示该地经济不发达,交通条件差,另外也反映过去用生肖表示日期,便于记忆集市日期。还有很多地名反映了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地位,如金沙江、铁岭等。在交通方面,反映水运的有天津、江津、通辽等。以店、铺、驿站为名的有驻马店、三十里铺等。
⑶在反映历史方面:有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霍州营、潞城营等。⑷在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如在壮族地区称田为“那”,那陈、那琴等。在蒙语中,“浩特”表示城,故有呼和浩特、乌兰浩特等。
⑸在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这样的地名有很多,如长安、凤翔、宝鸡、镇安、定边等。
5、语言有哪些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多义性。
社会功能:
1、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2、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
3、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
4、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5、民族心理的寄托
6、生产发展的动力
7、人类健康的保证
8、世俗观念的表征。
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无)
第10章 旅游地理
1、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哪几种?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
⑴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一致: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国。这些国家一直是全球国际旅游构成的主体,既是主要的客源国,又是主要的接待国。
⑵客源地与目的地相对应: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⑶有的目的地的客源来自四面八方。如北京的游客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而有的客源地中,其目的地有相对分散,如北京的居民区北京家去度周末,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度假。
2、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环境感知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人们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人们还可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它是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可能论,生态论,文化决定论等重要人地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美。
3、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旅游效益的内涵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精力恢复。
最大效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旅游时间比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旅游过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问的比值。这一原则简而言之为旅速游缓。为了追求旅游时间比,人们在选定旅游地之后,往往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在未选定旅游地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地。其二是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4、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全面、科学的分析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影响因素,才能真正的认识旅游开发的作用。旅游开发会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旅游业以其特殊的产业性质,对多种经济部门、旅游者以及旅游开发商产生影响。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外汇收入,改善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旅游行业在开发和运营的过程中,会接收大量的就业岗位,间接就业的限制性及季节性较强对就业的影响意义重大。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是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但是,旅游也会对区域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由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开发条件尚不具备,旅游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会从多方面导致通货膨胀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2)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独立、冲突和共生的关系。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推动力,也促进了人文资源的传承和推广。同时旅游的进程中,外来文化也会对当地的社会进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业对旅游目的的社会带来影响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其中,旅游地的居民态度、旅游者的示范效应、社会道德、宗教、语言、健康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4)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旅游是引起文化移植的一个方面,各种文化的碰撞引起文化的变更和交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其成功受时间和空间交流、游客、文化经济人的影响。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及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旅游所具有的两重性决定了旅游业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也迫切要求建设可持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特别是在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建议:一是发展生态旅游,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多方面协调的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旅游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态旅游通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领域中的最佳选择;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生态旅游在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民众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规范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具有比其他旅游形式更突出的作用。因此,生态旅游本身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宣传旅游地的区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建立一条资源互补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旅游产品的规划要遵循地区特色为主、其他产业辅助发展的原则,为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可持续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可以在民族特色文化上新增旅游质量和价值。
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由国家领土位置、大小、形状等决定的领土空间要素是国家权力稳定的目标。
(1)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等。
2、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1)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选举、领土争端、外交关系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支配权、占有权、管路权
政治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国际地位不稳定、军事力量的变化、领土的变更 政治地理:
2)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政治地理单元: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实体、归属某一政治组织、政治组织对政治地理单元有支配权(主权与统治权)。
3)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条件)
政治实力结构: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相对活跃的要素)
4)政治地理过程
1.政治扩散:政治事件的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
2.政治整合: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过程,或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3.政治分离:主要方式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
4.主权的变化:主权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变化。
3、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
国家权利要素:
(一)领土空间
1.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2.领土面积: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
(二)自然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一国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成为衡量其 20 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三)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数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四)经济水平:国家权力最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
(五)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
(六)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使其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七)国民士气:最不稳定、最难以捉摸,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表现在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八)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主要包括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几个方面。
国家实力分析: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Pp=(C+E+M)*(S+W)
式中: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E表示经济能力。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表示战略意图。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由5个主要要素构成了一国的国力,并通过对个要素评分的方式使其定量化。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4、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1台湾问题2朝鲜半岛的核危机3周边国家与中国的领土争端4美日军事同盟 战略:
首先,中国应处理好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有重大影响。
其次,中国应继续推进睦邻友好战略,立足东亚。中国处于东亚的中心,东亚是中国的安全屏障,正所谓“唇亡齿寒”,中国应立足东亚。
再次,中国应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中国应与第三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
第四,中国应经济参与国际事务,推行多边外交战略。争取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组织中开展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
环境知觉: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
行为空间: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们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 21 的空间范围。
地理物象: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3种类型:一是能力限制因素。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二是共轭限制因素,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三是权威限制因素。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因素有关。
1、行为特征。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型——理智型、巴甫洛夫型——刺激反映型、弗洛伊德型——情绪型、维布雷宁型——从众与名望。
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性格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
2、商业环境。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选择高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选择距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
3、居住地环境。居住地的远近与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购物行为。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响最大。
4、社会环境。不同的家庭阶段性、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年龄层次、审美观念影响购物行为。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
(三)、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只能在业余进行。普通的交际活动次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亲属之间的交往则受距离的限制较少。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
3、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1)迁移的距离偏移:人类的迁移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美国的约翰·劳维研究过意大利与南斯拉夫邻近地区的迁移情况,并绘制出不同迁移类型的分布和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表明迁移的空间行为,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即迁移空间行为的距离偏移。(2)迁移的方向偏移:迁移活动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迁移行为受迁移地点、迁移机会与环境效应等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可能比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情况下,不同城镇之间的迁移有等级之分。大部分迁移流发生于大城市之间,或中小城镇移民流向大城市。
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
5.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一)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
综合研究消费行为与商店区位、分布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赖利提出零售引力法则,康维斯改进为断裂点理论。基本思想是商店对消费者的引力与其规模成正比,与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赖利等人的模型把消费者作为群体来研究,即认为消费者行为符合“经济人”概念,从经济的合理性研究消费者单目的的消费行为空间。但实际上消费者是“概率人”。
美国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存在问题:没有对影响消费者如何选择商业中心的其他因素作出判断;对计算距离和吸引力的参数考虑不够;模型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研究了消费者行为的个性性质和动机。没有考虑特定的行业、商业中心,是一种消费者的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模型。
(三)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
弥补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个人的行为活动,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空间。
(四)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
购物是循环行为,随学习和认知而变化,前期购物行为的满意程度将影响后期购物行为,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变化。在购物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涉及四个重要因子:商业空间的性质、个人行为的性质、在商业空间内个人对因素评价的变化、个人行为的随机波动。
以社会心理生理等需求能引起刺激力的思想为基础,该刺激力通过从消费者心理图谱中的商业街或商店中选出一个愿意光顾的商店而得到满足,对商业街或商店的确定和不确定的期望引起反馈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
(五)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
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预测某商业中心销售额的增长情况,预测其他竞争对手销售额的减少情况,预测在其他商业中心附近建立新的商业设施后所产生的影响。
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方面。
1.土地资源退化: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由于过渡放牧、森林砍伐、不适当的农业利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土壤具有低产性状,肥力下降。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和过度的垦殖使可耕地土壤侵蚀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荒漠化改变了陆地表面的物理特征,破坏了地表辐射平衡,诱发气候和环境变化。
2.水资源短缺: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导致水资源短缺。“淡水贵如油”现象从中东沙漠和干旱的非洲大陆扩展至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为解决淡水不足,采取的限量供水、提高水价使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局部地区的淡水资源紧张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引起地区冲突。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渡放牧、工矿城镇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因素对动植物环境的极大破坏。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世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加速进行。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一是人类无限制的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二是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三是自然环境对废弃物的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具体表现: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的普及使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有较大幅度增加,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略降但总量未减。发达国家由于南北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同故城市上空臭氧含量低。拉丁美洲由于工业废料增多等因素使其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酸雨现象的普遍。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工业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对森林的破坏使其对碳循环的制约作用减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日间降落倾盆大雨的天气现象在取代每年降雨量持续地增多的气候模式。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尽量节约或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提高燃烧热效率,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必须控制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3.臭氧层遭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将会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双目失明的患者增加,使作为海洋生物食物链基础和二氧化碳吸收物的浮游生物大量减少,使许多粮食大量减产,加速聚合物的降解。保护臭氧层最有效方法是尽快停止生产使用氟氯烷烃类化合物和甲基溴。
4.水体污染加剧:河湖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雨和冲刷将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冲入河流和各种水体,空气降尘。陆地水污染使生产生活用水遭到破坏和减少,危 24 及水生生物损害人类健康。海洋污染方面,工业排污的重金属元素、各种塑料制品、开采石油和油轮的溢漏和排污、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近海排放以及海湾倾斜垃圾。
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1)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2)20世纪中叶部分发展中国家因实行经济赶超战略使得出现环境问题。
3)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的提高及70年代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4)20世纪70至80年代,一系列有关国际会议的召开和部分共识的达成。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的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的几层含义: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1.公平原则——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资源利用和环境利益的公平、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2.持续性原则——发展必须在环境所容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旨。
3.需求原则——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增长。这是与悲观论的本质区别。
4.和谐原则——一方面是发展与自然协调,包括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在发展中的协调,治理环境和经济发展都要全球统一行动。5.高效率原则——尽可能提高效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高效率发展。
6.质量升级原则——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资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最小、整体效益最好的经济增长,使原有环境更好,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水平。
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一些国家为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国家集团。
1.欧洲联盟2.东南亚国家联盟3.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国际是内部的分离倾向
1.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2.西亚的库尔德人问题3.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问题4.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5.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6.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6、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关系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单一民族国家中优势民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优势民族独立倾向与少数民族的分离倾向。2.跨国界的民族的分与合以及土著民族与外来移民的矛盾。
3.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对第一位民族的挑战与对峙。4.多民族国家缺乏占优势的主体民族所产生的重重矛盾导致的不稳定因素。
7、简述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第一,全球文化的形成:客观事实。全球意识的形成与推广,资本主义文化利用其强势地位推广自己价值,成为某种全人类的普遍价值,即全球价值。
第二,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推广西方价值观念的新形式: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
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文化全球化的主线是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形成原因:
第一,资本扩张:原动力。资本扩张的本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第二,后文化时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发展。后现代主义为文化全球化扫清了思想意识领域 的障碍,为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提供了更隐蔽的方式 第三,信息技术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
8、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表现形式:
一、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各民族国家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寻求自我文化认同,这些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儿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
二、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以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三、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局限性:
一、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短缺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本土化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导致极权主义、世界处于风险状态、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对和谐生活构成了威胁。
二、本土化运动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端为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9、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1).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
(一)、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二)、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一)、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①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无。②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③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
(二)、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基础。
三、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本身能创造巨大的经济 26 效益,成为区域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改造过程,需要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的三个层面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改造过程,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②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可利用部分。③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没有止境。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P154和P189
人文地理学P154和P189课后思考题答案
1.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比如梯田,是人们根据地理环境而建的。依水建水田。农业景观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根据当地的日照、降雨、河流分布、干旱/湿润、平原或山区等条件因地制宜。这样能节省人力物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出。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有时候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决定性。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那里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利用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等等是农业的自然基础。
天气和气候条件: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今天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饮料和果品中的茶、咖啡、香蕉、橘子、荔枝等都是热带和副热带的植物,它们对寒冷与霜冻非常敏感。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以及地基的承载力等情况对厂址选择的影响。
2、气候条件;过去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少,湿度低,棉纺中纤维易折断,故一般不把棉纺厂布局在干旱地区,尽管该地由于温度条件好,能生产出大量优质棉花,只好输出棉花,进口棉布:
3、水文条件,供水和排水。
(二)资源条件
1、利用价格低廉和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的原料:工业区位选择在原料产地。如钢铁工业的布局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工业区位趋向市场。例如饮料厂的布局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大多设在有价廉而又稳定的能源地方。如炼铝厂首先考虑的是有水电站的地方,那里可以提供廉价的电力,使铝的成本大大降低。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布局于原料产地。如果产品的原料易于腐烂,这类工厂靠近原料产地为好,蔬菜和水果罐头往往靠近原料产地
5、需要保鲜产品的企业,工业区位布局在市场。如冰淇淋、面包房、啤酒厂等。
(三)能源条件 :如核电站往往建在有充足的冷却水的地方,从考虑安全应建在离人口密集地区较远的地方
(四)市场条件 如:成品体积比原料大,运输困难的和成品易于腐烂变质的产品,易趋向于市场。
(五)劳动力条件 如:如纺织工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例子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七)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第三篇: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II》学习指导
——供大农学各专业用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教研室编
二零一一年八月
绪
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
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3、()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4、()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5、()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四、简答题
1、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系2、18世纪以来有哪些主要土壤学派?
五、论述题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第一章
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一、填空题
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按照矿物的起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
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
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
6、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可分为()、()、()三类。
7、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
9、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和时间。
10、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11、岩浆岩一般具有()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构造、变质岩一般具有()构造。
二、判断题
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
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
3、()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4、()花岗岩是变质岩。
5、()板岩属于沉积岩。
6、()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但是重量(质量)最大的是岩浆岩。
7、()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同的风化作用类型在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只是作用的强度不同而已。
三、名词解释
1、矿物:
2、原生矿物:
3、次生矿物:
4、岩石:
5、岩浆岩:
6、沉积岩:
7、化学或化学岩:
8、变质岩:
9、风化作用:
10、物理风化:
11、化学风化:
12、水解作用:
13、水化作用:
14、生物风化:
15、有机质积累过程:
16、粘化过程:
17、富铝化过程:
18、潜育化过程:
19、潴育化过程:
20、熟化过程:
21、退化过程:
22、土壤剖面:
23、土体构型:
24、硅铁铝率:
25、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
26、土壤母质:
四、选择题
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脱硅富铝化过程可发生在()条件下。
A、高温少雨;
B、低温多雨;
C、高温多雨;
D、低温少雨
2、在土壤形成过程中,SiO2在土体亚表层残留的过程是()。
A、粘化过程;
B、灰化过程;
C、钙化过程;
D、白浆化过程
3、土体内盐基大量流失,铁铝相对富积的过程称为()。
A、粘化过程;
B、灰化过程;
C、钙化过程;
D、富铝化过程
4、富含有机质的土层是()。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5、下列矿物中,最难风化的矿物为()。
A、橄榄石;
B、角闪石;
C、正长石;
D、石英
6、下列风化过程不属于化学风化的为()。
A、溶解;
B、水解;
C、水化;
D、水蚀
7、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
A、腐殖质层;
B、淀积层;
C、心土层;
D、母质层
8、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为()。
A、石英;
B、正长石;
C、角闪石;
D、高岭石
9、不属于耕作土壤剖面的层次为()。
A、淀积层;
B、心土层;
C、耕作层;
D、犁底层
10、下列矿物中,最容易风化的矿物为()。
A、橄榄石;
B、角闪石;
C、正长石;
D、石英
五、简答题
1、地壳中常见原生矿物有哪些?
2、地壳中常见次生矿物有哪些?。
3、地壳中常见的岩浆岩有哪些?
4、地壳中常见的变质岩有哪些?
5、地壳中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
6、简述生物因素的成土作用
7、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8、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的关系
9、自然土壤剖面层次主要有哪些?
10、人为农业旱耕地土壤剖面层次主要有哪些?
第二章
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一、填空题
1、卡庆斯基把土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简明二级分类制,其分界点是()毫米。
2、土壤粒级一般可分为()、()、()、()四级。
3、土壤质地三个基本类别是()、()和()。
4、土壤腐殖酸可分为()和()两大组分。
5、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6、土壤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带()电,也带()电,但以()电为主。
7、按粘土矿物晶层结构划分,蒙脱石属于()型矿物,高岭石属于()型矿物。
8、土壤胶体可划分()、()、()等三种类型,但在土壤中常以()形态存在。
9、土壤矿质胶体的基本结晶单位有()、()两种。
当土壤溶液pH值高于等电点时,胶体带()电,吸附()离子。
10、铝氧八面体由()个铝原子和()个氧原子组成。
11、土壤层状铝硅酸岩矿物的基本结晶单位有()和()两大类。
12、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是指()、()两大层。
13、土壤胶体电荷来源有()、()、()、()四个方面。
14、土壤有机质的成分主要包括()、()、()、含N、P、S的有机化合物、其它有机物。
二、判断题
1、()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2、()砂质土全部由砂粒所组成,粘质土全部由粘粒所组成。
3、()任何一种土壤,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土壤的质地都是一样的。
4、()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粘粒含量。
5、()壤土发老苗也发小苗。
6、()一般来说,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富。
7、()只要多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就会相应的不断提高。
8、()只要不断地向土壤中施入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就能不断地提高。
9、()腐殖质常与矿物质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
10、()腐殖质与钙结合成凝胶状态具有良好的胶结作用,而且具有可逆性。
11、()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绝大部分。
12、()腐殖质主要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形式存在于土壤中。
13、()土壤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的粘结力大,比粘粒的粘结力小。
14、()增施有机肥料,无论对砂质土或粘质土,均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15、()就整个胶体微粒而言是电中性的。
16、()胶体有巨大的比表面,但表面能很小。
17、()土壤粘粒不属于胶体。
18、()伊利石属于1:1型矿物。
19、()2:1型的粘土矿物带有比较多的负电荷,其数量大小取决于环境pH的改变。
20、()动电电位愈小,胶体愈分散。
21、()高岭石属1:1型粘土矿物。
22、()胶粒是电中性的。
23、()胶体的永久电荷主要由粘土矿物的同晶置换引起的。
三、名词解释
1、土壤粒级:
2、土壤机械组成:
3、土壤质地:
4、土壤有机质:
5、土壤腐殖质:
6、土壤胶体:
7、同晶置换:
8、永久电荷:
9、可变电荷:
10、腐殖化系数:
11、有机质的矿化率:
四、选择题
1、使土壤颜色呈现黑色的物质主要是()。
A、腐殖质;
B、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碳酸钙
2、适宜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土壤酸碱性环境是()。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强酸性
3、土壤物理性粘粒的直径范围是()。
A、<0.01mm
;B、>0.01mm;
C、<0.001mm
;D、>0.001mm
五、简答:
1、不同粒级土壤的特点
2、为什么说砂土肥效快、后劲不足,而粘土肥效慢、但后劲稳长?
3、为什么说砂土保水抗旱能力弱,而粘土保水抗旱能力强?
4、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存在状态?其组成中包括哪些部分?
5、什么是土壤胶体,它包括哪些物质?
6、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分几种类型,各举1-2例。
7、画图说明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
六、论述:
1、试述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征,并据此分析砂土和粘土的管理要点。
2、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3、论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调节措施。
4、主要类型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晶体构造特征。
七、计算题:
假定每亩表层(20厘米)土重150
000kg;某土壤有机质含量2%,矿化率为2%;假定施入有机物质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数为0.25,紫云英含水率86%;则要想用紫云英维持原有土壤有机质水平不下降,应施入量为多少?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填空题
1、比起表层土壤,底层土壤容重()。
2、比起底层土壤,表层土壤容重()。
3、一般耕地土壤密度的近似值是()g·cm-3。
4、非活性孔隙的当量孔径一般为()。
5、土壤孔隙按当量孔径可分为()、()、()三大类。
6、一般来说,砂土、粘土、壤土总孔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7、粘质土的总孔隙度比砂质土(),容重比砂质土()。
8、土壤中土粒因不同原因而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叫()。
9、形成团粒结构的胶结物质有()、()、()。
10、pH
8.0的土壤盐基饱和度为()。
11、耕作对土壤的三个主要要求是()、()、()。
12、盐碱土的盐基饱和度为()。
13、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比叫()。
14、两种主要的致酸离子是()、()。
15、对南方酸性红壤贡献最大的交换性阳离子是:()。
16、我国土壤pH的宏观分布格局是南()北()。
17、土壤淹水以后,土壤的Eh的变化方向是:()。
18、土壤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
19、我国土壤酸碱性从南向北的变化规律是()。
二、判断题
1、()比重大小可以反映土壤孔隙状况。
2、()土壤密度大小可以反映土壤孔隙状况。
3、()土壤密度永远比土壤容重小。
4、()当量孔径与土壤水吸力成反比。
5、()颗粒排列很紧的土壤,其总孔隙度小,但通气孔隙相对较多。
6、()砂土的总孔度大于粘土。
7、()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体类型为柱状结构体。
8、()土壤的宜耕期是指土壤适宜耕作的时期。
9、()土壤胶体是一种矿物。
10、()土壤粘粒不属于胶体。
11、()电价数相同的交换性阳离子,其水化半径小的,则交换能力强。
12、()动电电位愈小,胶体愈分散。
13、()胶粒是电中性的。
14、()就整个胶体微粒而言是电中性的。
15、()互补离子与土壤胶粒之间吸附力量越大,则越能提高该种养分离子的有效度。
16、()铁铝对土壤胶体的凝聚作用对土壤结构的形成是有利的。
17、()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一旦被胶体吸附后,便失去活性就永远不能被植物吸收,变成无效态养分了。
18、()在土壤阳离子代换过程中,电价数高的离子代换力强,故一价阳离子不能代换出被胶体吸附的二价或三价的阳离子。
19、()在无机胶体中,CEC从大小顺序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20、()Al3+是酸性土壤潜在酸的主要根源,它比交换性H+重要得多。
21、()北方石灰性土壤的潜在酸比南方酸性土壤高,是因为石灰性土壤CEC比酸性土高所致。
22、()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酸性土壤。
23、()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的土壤,其pH值升高。
24、()在中性土壤中Al3+对碱起缓冲作用。
25、()确定土壤酸碱性所依据的土壤酸度类型是潜性酸。
三、名词解释
1、土壤孔隙:
2、土壤密度:
3、土壤容重:
4、土壤孔隙度:
5、土壤结构:
6、土壤团粒结构:
7、土壤吸收性能:
8、阳离子交换吸收:
9、CEC(阳离子交换量):
10、盐基饱和度:
11、致酸离子和盐基离子
12、离子饱和度:
13、土壤活性酸:
14、土壤潜性酸:
15、土壤交换性酸:
16、土壤水解性酸:
17、土壤缓冲性:
18、土壤耕作:
19、土壤粘结性:
20、土壤粘着性:
21、土壤塑性:
22、土壤耕性:
23、宜耕期:
24、缓冲作用:
四、选择题
1、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供植物吸收利用。下例正确的代换方式是()。
A、等当量代换;
B、等离子代换;
C、正负电荷代换;
D、不对等代换
2、酸性土和碱性土淹水后,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规律是()。
A、酸土更酸,碱土更碱;
B、均无变化;
C、均向酸方向发展;
D、均向中性发展
3、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
A、烘干土重;
B、风干土重;
C、湿土重;
D、自然土重
4、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理想的土壤结构体是指()。
A、粒状;
B、团粒状;
C、块状;
D、片状
5、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结构体的形成的物质是()。
A、胡敏酸;
B、富里酸;
C、有机酸;
D、无机酸
6、确定土壤酸碱性所依据的土壤酸度类型是()。
A、活性酸;
B、交换性酸;
C、水解性酸;
D、潜性酸
7、改良酸性土壤经常使用的是
()。
A、石膏;
B、石灰;
C、明矾;
D、硫磺
8、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
A、K+;
B、Ca2+;
C、Mg2+
;D、Al3+
9、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类型为()。
A、层状;
B、片状;
C、柱状;
D、团粒、五、简答题
1、土壤孔隙可分为几类?每类的具体指标及性能如何?
2、简述土壤孔隙状况的评价标准。
3、土壤结构体有哪些?并区分优良和不良结构体。
4、什么是土壤的酸碱缓冲性?如何评价之?
5、阳离子代换吸收有什么特点?
6、影响阳离子交换力因素有哪些?
7、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8、试分析我国土壤形成“南酸北碱”的土壤酸碱性分布格局的原因。
六、论述题
1、土壤团粒结构的肥力意义及改善途径
2、影响土壤酸碱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方法有那哪些?
七、计算题:
1、下表为某种土壤的阳离子组成与某种交换性阳离子的交换量。
阳离子种类
Ca2+
Mg2+
K+
Na+
NH4+
Al3+
H+
交换量(cmol(+)/kg)
A、土壤的CEC;
B、土壤的盐基饱和度;
C、这种土壤呈酸性还是呈碱性?
2、根据下表判断甲、乙两种土壤的离子有效度。
土壤种类
CEC
(cmol(+)/kg)
交换性Ca2+
(cmol/kg)
交换性Mg2+
(cmol/kg)
交换性NH4+
(cmol/kg)
甲
土
乙
土
第四章
土壤水、气、热和养分状况
一、填空
1、土壤液态水按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
2、土水势包括()、()、()、()四个分势。
3、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4、土壤水气从温度()处移向温度()处。
5、土壤水总是从土水势()处向土水势()处运动。
6、土壤气态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和()两种。
7、土壤空气的更新方式主要有()、()两大类。
8、土壤空气和大气的交换过程主要有()和()。
9、土壤含水量愈大,土壤热容量也愈()。
10、土壤热能主要来自()、生物热量、地心热的传导、化学反应放热等四个方面。
11、土壤热容量分为()、()两种表示方法。
12、土壤空气的热容量比矿质土壤颗粒的热容量要()。
13、从温度较高的土层向温度较低的土层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土壤的()。
14、土壤导热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并随热容重增大而()。
15、土壤温度日变化最高温度出现在();土壤温度所变化最低温度出现在()。
16、按作物需求量土壤元素可分为()和()。
17、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包括()、()。
18、土壤养分按植物吸取难易分为()、()两大类。
19、集中施肥体现了土壤()效应。
二、判断题
1、()非活性孔隙中保持的水对作物是有效的。
2、()烘干土即为风干土。
3、()毛管水是存在于毛管及大于毛管的孔隙中的水。
4、()膜状水对植物来说是无效的。
5、()某土壤含水量200g·kg-1,则1千克该土壤含水分200克。
6、()土壤导热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并随容重增大而增大。
7、()土壤空气中水汽总是饱和的。
8、()土壤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土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9、()土壤水分不是纯水,而是含有多种物质的稀薄溶液。
10、()土壤水分只有势能,没有动能。
11、()土壤热容量主要决定于土壤含水量。
12、()土壤有效水分最高上限是全蓄水量。
13、()一般土壤水分含量愈高,土壤热容量愈大。
14、()垄作的土壤吸热多于平作。
15、()在弱酸至中性条件下,磷素的化学固定量较少。
16、()在水田施用硝态氮比较好。
17、()氨化作用只能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18、()氨化作用只能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19、()土壤中氮的硝化作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
20、()植物体内所含的元素都是它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21、()土壤溶液总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越有利。
22、()大量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高,所以它们比微量营养元素重要。
23、()反硝化过程是土壤N素的无效化过程之一。
34、()反硝化过程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利用。
25、()肥料三要素是指钙镁硫。
26、()土壤淹水以后,土壤的Eh的变化方向是降低。
27、()土壤中没有有机态钾。
28、()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越高越好。
29、()我国南方大部分土壤中的磷酸盐主要是钙磷酸盐。
三、名词解释
1、吸湿水和膜状水
2、最大分子持水量:
3、吸湿系数:
4、凋萎系数:
5、田间持水量:
6、土水势:
7、土壤水吸力:
8、土壤热容量:
9、导热率:
10、氨化过程:
11、硝化过程:
12、土壤水的重量百分数:
1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14、土壤养分、速效养分、迟效养分
四、选择题
1、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叫做()。
A、最大吸湿量;
B、最大分子持水量;
C、田间持水量;
D、凋萎系数
2、小麦的凋萎系数在下列土壤中最大的是()。
A、砂土;
B、壤砂土;
C、壤土;
D、粘土
3、土壤中水分可以分为多种形态,其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水分形态是()。
A、气态水;
B、固态水;
C、膜状水;
D、毛管水
4、有效水含量范围最大的土壤是()。
A、石砾土;
B、砂土;
C、壤土;
D、粘土
5、土壤空气组成特点是氧气少、二氧化碳()和水汽常饱和。
A、多;
B、少;
C、较少;
D、最少
6、土壤有效含水范围为()。
A、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
B、田间持水量-吸湿系数;
C、全容水量-凋萎系数;
D、全容水量-吸湿系数
五、简答题
1、土壤水的来源有哪些?保持土壤水分的基本力有哪些?
2、土壤气态水的运动规律怎样?
3、土壤空气与大气有什么区别?
4、什么是土壤的呼吸作用?
5、土壤水、气、热相互关系怎样?
6、什么是土壤有效水?
7、影响土壤供磷能力的因素
8、影响微量元素供应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
1、影响土壤热状况的因素有哪些?并分析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特征。
七、计算题
1、某地耕层含水量为200(g·kg-1),土壤容重为1.2g·cm-3,土壤总孔度为54.72%,求土壤固、液、气三相比。
2、某一土壤耕层(0.2m),容重为1.15g/cm3,试计算每亩(667m2)土壤重量?若土壤含水量为8%,要求灌水后达到28%,则每亩灌多少立方米?
3、现有500平方米的地块,耕层深度为20厘米,若土壤容重为1.25g/cm3,比重为2.50
g/cm3,土壤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为20%,试求:
(1)耕层土壤的孔隙度;
(2)耕层土壤的干土重;
(3)土壤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
(4)土壤的三相比例。
4、某块地土壤容重为1.2g/cm3,土壤密度为2.6g/cm3,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5%,求土壤固液气三相比。
第五章
土壤分类与中国土壤分布
一、填空题
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和()。
二、判断题
1、()土壤类型是固定不变的。
2、()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暗棕壤。
3、()黄壤的脱硅富铝化作用相对较红壤强。
三、名词解释:
1、土壤地带性:
2、土壤纬度地带性:
3、土壤经度地带性:
4、土壤垂直地带性:
四、选择题
1、在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土壤带谱的排列正确的是()。
A、砖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
B、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
C、砖红壤、红壤和黄壤、暗棕壤、棕壤、黄棕壤、棕色针叶林土;
D、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砖红壤、红壤和黄壤。
2、在北亚热带的土壤垂直带谱中由下向上的排列,正确的是()。
A、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B、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C、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
D、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
3、土壤与气候、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叫做()。
A、地带性分布;
B、非地带性分布;
C、隐地带性分布;
D、地域性分布。
4、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的土壤是()。
A、棕壤;
B、黄棕壤;
C、褐土;
D、红壤。
5、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粘化过程的土壤是()。
A、灰化土;
B、棕壤;
C、黄壤;
D、红壤。
6、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
()。
A、暗棕壤;
B、黄棕壤;
C、黄壤;
D、砖红壤
五、简答:
1、森林土壤:(湿润型)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2、草原土壤(半湿润半干旱型)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3、荒漠土壤:(干旱型)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4、水成土和半水成土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六、论述:
1、论述中国土壤水平分布情况
第六章
安徽土壤
一、简答:
1、安徽省共划分出哪些土纲?
2、安徽的主要土壤类型(土类)有哪些?
二、填空:
1、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地带性土壤是()和()。
2、一般地把土壤与气候、生物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叫做()或显域性规律。
3、淮北的地带性土壤是()。
4、江淮之间的地带性土壤是()和()。
三、论述:
1、论述安徽土壤水平分布情况:
《土壤学II》练习答案
绪论
一、填空
1、矿质营养
2、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3、水分、养分、空气、热量
4、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名词解释
1、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它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四、简答题
1、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生产力是由土壤肥力与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肥力只是生产力的基础,而不是全部。所谓发挥土壤肥力的外界条件指土壤所处环境、气候、日照状况、地形、供水、耕作等。
2、(1)西欧土壤学派:
其主要包括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和农业地质土壤学派。
(2)俄国土壤发生学派
(3)美国土壤学派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2)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4)土壤上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
第一章
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一、填空题
1、氧、硅、铝
2、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4、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5、侵入岩、喷出岩
6、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7、溶解、水化、水解、氧化
8、脱盐基阶段、脱硅阶段、富铝化阶段
9、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10、淋溶层、淀积层
11、块状、层理、片理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名词解释
1、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化学元素。
2、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
3、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4、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5、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6、各种先成岩(包括岩浆岩、变质岩、原有沉积岩)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结而新形成的岩石。
7、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8、先成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9、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崩解破碎和分解的作用。
10、指岩石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11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因素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12、是由于水的部分解离所成的氢离子(H+),与矿物中的碱金属(钾、钠)或碱土金属(钙、镁)(统称盐基离子)起置换作用,使岩石矿物遭受破坏,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13、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14、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15、是指在各种植物与微生物的作用下,在土体中,特别是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的积累过程。其结果是使土体发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暗色腐殖质层。
16、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累积的过程。常在温带和暖温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一般在土体心土层粘粒有明显的聚积,形成一个相对较粘重的层次——粘化层。
17、又称脱硅富铝化过程。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一定干湿季的条件下,土壤物质由于矿物风化、形成中性或碱性环境,随着盐基离子和硅酸盐的大量淋失,而铁、铝、却发生沉淀,滞留于原来心土层中,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过程。简单地讲就是土体中脱硅富铁铝的过程。
18、土壤长期渍水、有机质嫌气分解、铁锰强烈还原,形成灰蓝—灰绿色土层的过程。
19、氧化还原交替使土体内出现锈纹、锈斑、铁锰结核和红色胶膜等物质的过程。
20、人们通过轮作耕作、施肥和灌溉等措施,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协调,使土壤向着有利于作物高产方向转化的过程。
21、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而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22、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的垂直切面,它是土壤外界条件影响内部性质变化的外在表现。
23、是指各土壤发生层在垂直方向有规律的组合和有序的排列状况。它是识别土壤最重要特征,也称剖面构型。
24、用硅铁铝率来表示母质风化程度的度量指标,是指土壤母质中二氧化硅与氧化铁和氧化铝分子含量的比值(SiO2/(Fe2O3+Al2O3))。
25、绝对年龄:从开始形成土壤时起,直到现在。相对年龄: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一般用土壤剖面分异程度加以确定。
26、与土壤形成有关的岩石风化物或各种类型的地质沉积物。
四、选择题
2、C2、B3、D4、A5、D6、D7、C8、D9、A10、A
五、简答题
1、石英、长石(正、斜)、云母(白、黑)、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另有硫化物类、磷灰石等。
2、次生矿物主要有层状硅酸盐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等)、氧化物矿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锰等)和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
3、花岗岩、流纹岩、正长岩、粗面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岩、玄武岩等。
4、常见的变质岩有:片麻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
5、沉积岩可分为碎屑岩(如砾岩、砂岩)、粘土岩(如页岩、粘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三大类。
6、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只有在母质的基础上出现了生命有机体后,土壤才能形成,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1)植物:
A、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富集作用”,对肥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植物根系的穿插和其分泌物(二氧化碳、无机酸等)对土壤结构形成、矿物的风化、分解有重要影响。
C、植物可改变水、热等环境条件,从而影响成土过程。
(2)土壤动物:
A、动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来源;
B、动物以特定生活方式,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以及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的作用。
C、蚯蚓等动物对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
(3)土壤微生物:
A、分解植物和动物的有机体。使土壤物质循环反复进行。
B、某些特种微生物作用。如固N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N养分。
7、主要表现为:对农、林、牧业的发展,通过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平整土地、改造地形以及经营管理等措施,定向培育高度肥沃土壤。
(1)栽培作物: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一方面要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残根、落叶和根系分泌物质补给土壤,同时根系的机械作用影响土壤的结构性能,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
(2)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创造了疏松的耕作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也解决了水分与空气同时存在、同时供应的矛盾。
(3)合理灌溉排水:有意识地控制土壤水分状况,并通过土壤水分来调节土壤空气、温度条件,促进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
(4)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等改良土壤的措施:能够改良土壤肥力性状,削弱或消除影响土壤肥力发挥的限制因素。如:盐碱土排水洗盐,能消除盐分的危害;酸碱土的改良可消除酸碱性的危害。
此外,不良的农业技术措施,如灌溉不当使土壤盐渍化,耕作不当使有机质减少、土壤结构变坏、物理性质恶化等,使土壤肥力向着肥力减低的方向变化。
8、(1)从植物营养元素运动方向来看:地质大循环是植物养分元素的释放淋失过程,生物小循环则是植物养分元素的累积过程,二者是相互矛盾的;
(2)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地质大循环,岩石中的营养元素就不能释放,生物无法生活,生物小循环就不能进行,肥力就不会产生与发展,也不会形成土壤;没有生物小循环,地质大循环仍可以进行,但释放的养料得不到积累和集中。
(3)土壤形成过程中,两个循环过程是同时并存,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二者的矛盾与统一是土壤肥力前进发展的基础。
9、(1)覆盖层(O);(2)淋溶层(A);
(3)淀积层(B);(4)母质层(C)。
10、(1)耕作层(A);(2)犁底层(P);
(3)心土层(W);(4)底土层(C)。
第二章
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一、填空题1、0.012、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砂土、壤土、粘土
4、胡敏酸、富里酸
5、矿质化、腐殖化
6、负、正、负7、2:1、1:18、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有机无机复合体
9、硅氧片、铝氧片、负电、阳10、1、611、硅氧片、铝氧片
12、决定电位离子层、补偿离子层
13、同晶置换作用、晶格破碎边缘的断键、胶体表面分子的解离、胶体表面从介质中吸附离子而带电荷
14、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木质素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三、名词解释
1、土壤矿质颗粒的大小不均,按照颗粒直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叫粒级。
2、指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
3、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可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4、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5、是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大分子胶体物质。
6、土壤学中,粒径在1~100nm的颗粒都称为胶体;而粒径大于100nm的粘粒,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往往至少有一个方向也在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内,并具有胶体的性质,故也可视为土壤胶体。
7、指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的离子取代,它使其化学组成发生改变,但晶层结构未发生变化的现象称同晶置换。
8、类似同晶置换所产生的电荷不受介质的影响,称为永久电荷,因其电荷均为负值,也称为永久负电荷。
9、把因受介质pH的影响而产生的电荷称为可变电荷。
10、是指有机物质施入土壤中后形成的腐殖质量与原来施入的有机物质量的比值。它的大小与有机物质的类型、土壤水热条件等因素有关。
11、是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掉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百分数。一般土壤的矿化率为1%—3%
四、选择题
1、A2、B3、A
五、简答:
1、(1)砂粒:颗粒大、比表面积小,(导致)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和吸附性均差;矿质元素数量少、种类少、有效养料贫乏;保水、保肥性差;透水容易、排水快、通气好。
(2)粘粒: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导致)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和吸附性均强;矿质元素数量多、种类多、有效养料丰富;保水、保肥性好;透水困难、排水慢、通气差。
(3)粉粒:颗粒大小介于砂粒和粘粒之间,性质介于两者中间。
2、砂土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有机质含量一般较低。粘土粘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有机质含量也较高。
砂土对外来养分的吸附保蓄能力较弱,而粘土对外来养分的吸附保蓄能力则较强。
因此,当肥料进入砂土时,以可溶的、有效的形态存在的养分比例较高,被土壤吸附固定的比例较低,所以总的有效性高,肥效快。相反,当肥料进入粘土时,以可溶的、有效的形态存在的养分比例较低,被土壤吸附固定的比例较高,所以总的有效性较低,肥效慢。
进入砂土的养分被植物吸收的快,同时被淋溶损失的也较快,肥效下降快,因此后劲不足。
进入粘土的养分被植物吸收的慢,被淋溶损失的较慢,被吸附的养分会慢慢释放出来,因此后劲稳长。
3、砂质土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粘质土粘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
砂质土大孔隙(通气孔隙)多,细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少,粘质土大孔隙(通气孔隙)少,细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多,砂粒持水能力弱,大孔隙持水能力弱,所以砂质土保水弱,抗旱能力弱。
粘质土则反之。
4、来源:动植物、微生物的残体和有机肥料。
存在状态: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
包括普通有机化合物和特殊有机化合物-腐殖质。
成分:各种化合物,主要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腐殖质三大类,此外还含有数量极少的其他类化合物,如蜡脂类等。
5、土壤胶体:土壤学中,粒径在1~100nm的颗粒都称为胶体;而粒径大于100nm的粘粒,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往往至少有一个方向也在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内,并具有胶体的性质,故也可视为土壤胶体。
土壤中胶体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胶体(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及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大类。此外,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按其大小也可算胶体。
6、层状铝硅酸盐矿物主要分2种类型,1:1型矿物和2:1型矿物
1:1型矿物代表矿物有高岭石等
2:1型矿物代表矿物有蒙脱石、伊利石等
7、土壤胶体结构图
六、论述:
1、肥力特征:
(1)砂质土类
水: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水气易扩散,易干不易涝。气:大孔隙多,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累积还原物质。热:水少气多,温度容易上升,称为热性土,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肥:养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易造成作物后期脱肥早衰。耕性:松散易耕。
(2)粘质土类
水:粒间孔隙小,毛管细而曲折,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保水抗旱力强,易涝不易旱。气:小孔隙多,通气性差,容易累积还原性物质。热:水多气少,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称冷性土,对早春作物播种不利。肥: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力强,肥效缓慢,稳而持久,有利于禾谷类作物生长,籽实饱满。早春低温时,由于肥效缓慢易造成作物苗期缺素。耕性:耕性差,粘着难耕。
管理要点:
(1)砂土:选择耐旱作物或品种,施化肥时应少量多次,并注意发小苗不发老苗,后期脱肥早衰、结实率低、籽粒轻等问题。耕作管理上,一般可平厢宽垄,播种宜较深,播后覆盖;作物种植上宜选种耐瘠耐旱作物,生长期短、早熟作物,以及块根块茎类作物和蔬菜。
(2)粘土:化肥一次施用量可比砂土多,苗期注意施用速效肥提苗,促早发;耕作时要抢时。
2、(1)有机残体的组成与状态:
①有机残体的物理状态:
多汁、幼嫩的绿肥比干枯、老化绿肥易分解;磨细的比未粉碎的更易分解。
②有机残体的化学组成:
单糖、淀粉、水溶性蛋白质、粗蛋白质等容易分解;而纤维素、木质素、脂肪、蜡质等很难分解。
③有机残体的碳氮比(C/N):
碳氮比是指有机残体中碳总量与氮总量之比。有机残体的碳氮比(C/N)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C/N适宜的有机残体,有机残体矿化快,反之则慢。
(2)土壤环境条件: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来实现对有机残体转化的影响。
①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水田是还原条件,分解慢,有机质高;砂土比粘土有机质低。
②土壤温度状况:
不同季节不一样;不同地区也不同,如我国从南到北,有机质逐渐增高。
③土壤酸碱度:
不同微生物要求不同pH范围,如多数细菌要6.5—7.5;
④其它因素:
如盐分过高会影响;某些重金属的毒害作用都会限制有机质转化。
3、作用:请按以下要点论述:
①提供植物养分;
②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
③提高土壤缓冲性和保肥性能;
④能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的残毒和重金属污染;
⑤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通气性;
⑥其它作用:如,能加深土壤颜色,提高土壤温度等。
调节措施:
①种植绿肥;
②增施有机肥料;
③秸杆还田。
4、(1)高岭组:高岭石、埃洛石等,1:1型,非膨胀性,电荷数量少,阳离子交换量小,胶体特性弱;
(2)蒙脱组:蒙脱石、蛭石等,2:1型,膨胀性大,电荷数量多,阳离子交换量大,胶体特性突出;
(3)水化云母组:水化云母(伊利石)等,2:1型,非膨胀性,电荷多,阳离子交换量居中,胶体特征中等;存在层间钾离子。
(4)绿泥石组:绿泥石等,2:1:1型,同晶替代普遍,颗粒较细。
七、计算题:
每年被矿化消耗掉的土壤有机质每亩为:150000kg*2%*2%=60kg
设紫云英用量为x,则x*0.14*0.25=60kg,因此,x=1700kg或1714kg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填空题
1、大
2、小3、2.654、小于0.002mm5、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
6、粘土、壤土、砂土
7、大、小
8、土壤结构体
9、粘粒、无机胶体、有机胶体10、100%
11、耕作阻力尽可能小、耕作质量好、适耕期尽可能长12、100%
13、盐基饱和度
14、H+、Al3+
15、Al3+
16、酸、碱
17、降低
18、块状和核状、柱状和棱柱状、片状、团粒
19、pH逐渐增大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三、名词解释
1、土壤固相的土粒或土团之间的空隙,称为土壤孔隙。
2、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称土壤密度。
3、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烘干土重。
4、单位体积内土壤孔隙所占的百分数,称土壤孔隙度。
5、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或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其中包括两重含义,即结构体和结构性。土壤结构性:指土壤中单粒和复粒的类型、数量、品质及其排列状况等的综合特性。土壤结构体:土壤中土粒因不同原因而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
6、土粒胶结0.25~10mm的圆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小于0.25mm的称微团粒。
7、指土壤吸收各种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或使它们在胶体表面浓度增加的性质。
8、指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扩散层中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
9、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一般pH为7),每千克干土所吸收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以每千克厘摩尔数(cmol/kg)表示。
10、是指土壤中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1、致酸离子:H+和Al3+,它们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后,可直接或间接提高土壤溶液中H+离子浓度,使pH下降,土壤变酸,故称致酸离子。
盐基离子:可使土壤向碱性一侧移动,主要包括Ca2+、Mg2+、NH4+、K+、Na+等离子。
12、是指土壤中某种交换性阳离子的数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该离子的饱和度愈大,有效性也愈高。
13、游离于土壤溶液中的H+所表现出来的酸度。
14、土壤胶粒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进入土壤溶液后表现出来的酸度。
15、用过量的中性盐(如KCl)溶液与土壤作用,将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代换出来,测得的酸度。
16、用弱酸强碱盐(通常用pH8.2的醋酸钠)浸提的土壤溶液的酸度。
17、当土壤溶液中的H+或OH-离子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土壤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使土壤酸碱性不致于发生太大变化的能力。
18、耕作是在作物种植以前,或在作物生长期间,为了改善植物生长条件而对土壤进行的机械操作。
19、指土粒之间通过各种引力互相连接起来的性能。
20、指土壤粘附在外物(如农具)上的性质。
21、当土壤湿润到一定程度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任意变形,而且在外力解除后和土壤干燥后仍然能保持这种变化了的形态,这种性能就称为土壤塑性。
22、土壤耕作时表现出来的土壤物理性质。
23、指适合于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
24、当向土壤中加入少量酸或碱物质时,土壤阻止pH值变化的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作用。
四、选择题
1、A2、D3、A4、B5、A6、A7、B8、D9、D
五、简答题
1、土壤孔隙可分为三级: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毛管孔隙和通气孔隙。
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土壤孔隙直径为0.002mm以下;孔隙中的水分所受的吸力很大,水分基本上不能运动,作物难以利用,也称无效孔隙。
毛管孔隙:土壤孔隙直径为
0.002mm~0.02mm;具有保水作用,决定着土壤的蓄水性。
通气孔隙:土壤孔隙直径为大于0.02mm。它的主要作用是通气透水,决定着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状况。
2、对旱地土壤而言,一般以耕层总孔度50-56%,通气孔度在8-10%以上,如能达到15-20%则更好;在整个土体内的孔隙垂直分布为“上虚下实”,耕层毛管孔度与通气孔度之比为2:1至4:1比较好。
3、土壤结构体有:块状和核状结构体、柱状和棱柱状结构体、片状结构体、团粒结构体。
除团粒结构体是优良结构体外,其他都是不良结构体。
4、土壤酸碱缓冲性:土壤抗衡酸、碱物质,减缓pH值变化的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性。
土壤酸碱缓冲作用为植物生活维持比较稳定的环境,是影响土壤肥力重要性质。
5、(1)可逆性
(2)离子与离子交换以等当量关系进行
(3)遵循质量作用定律
6、(1)离子电价数
(2)同价离子,与离子半径和水化程度有关
(3)离子浓度
7、(1)质地
(2)胶体数量
(3)胶体类型
(4)pH值
8、南方温度高雨量多,风化淋溶较强,盐基易淋失,容易形成酸性的自然土壤;
北方半干旱或干旱地区,盐基淋溶少,而且由于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下层的盐基物质容易随着毛管水的上升而聚集在土壤的上层,使土壤具有石灰性反应。因此,我国的土壤酸碱度有东南酸而西北碱的分布趋势。
六、论述题
1、(1)团粒结构在肥力上的意义:
孔隙大小兼备,总孔隙度大:
解决了土壤透水性和蓄水性矛盾。因为团粒于团粒间为非毛管孔隙,有利于土壤的透水性,可减少地面径流损失,团粒内部或团粒与单粒间存在大量毛管孔隙,由于毛管力的作用,使吸水和蓄水性能力强,同时,因蒸发而使表层变干时,团粒因失水而收缩,可切断毛管联系,形成隔水层,从而降低蒸发,有利于土壤水分保蓄。
土壤中水、气矛盾得以解决。团粒结构的土壤主要依靠土壤结构体内部的毛管孔隙储蓄水分,团粒间非毛管孔隙则通气。
保肥与供肥协调。团粒的表面(大孔隙)和空气接触,有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有机质迅速分解,供应有效养分;在团粒内部(毛管孔隙)储存毛管水而通气不良,只有嫌气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养分的储存。
团粒结构土壤易于耕作。团粒间接触面较小,粘结性较弱,因而耕作阻力小,宜耕期长。
(2)土壤结构的改善:
主要是使土壤更好地协调水、肥、气、热,应促进团粒的形成。
①改良土质和增施有机肥。这是保持和提高土壤结构的一项基本措施,因为有机物能提供作物多种养分元素,同时其分解产物多糖及重新合成的腐殖质是土壤颗粒的良好团聚剂,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
②实行合理轮作。作物本身的根系活动和合理的耕作管理制度,对土壤结构性可起到很好影响,如多年生禾本科或豆科比一年生更有利于团粒形成。
③合理耕作和合理的水分管理。适耕含水量时耕作,避免耕作破坏土壤结构;水旱轮作,减少水淹时间,可改善水稻土结构状况。
④改良土壤的化学性质。酸性土施用石灰;碱土施用石膏,均有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
⑤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土壤改良剂是改善和稳定土壤结构的制剂,按原料来源分:
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自然有机制剂:无机制剂。
2、答案要点:
(1)
气候条件
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着土壤母质或岩石、矿物的风化过程;也直接影响着物质的转化和移动,同时还影响着植被及其它土壤生物的活动。
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土壤矿物质风化作用强,释放矿质元素多,另淋溶作用强,矿质元素大部分受淋失,盐基饱和度下降,pH下降,导致土壤酸化。我国北方相反,pH上升,土壤碱化。
(2)
地形条件……
(3)
母质条件……
在其它成土因素相同的条件下,酸性的母岩(如流纹岩、花岗岩)常较碱性岩(如石灰岩、大理岩)所形成的土壤有较低的pH值
(4)
生物条件
生物呼吸
微生物:硫化细菌、硝化细菌
地上生长植物种类:针叶林中单宁——单宁酸;阔叶林灰分元素——盐基离子
(5)
人类活动
农事活动
A
施肥。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KCl、K2SO4、(NH4)2SO4;长期施用生理碱性肥料:如:NaNO3;长期施用生理中性肥料:如:NH4NO3、CO(NH2)2
B
灌溉。合理排灌可改良盐碱土,反之可使土壤盐碱化;污水灌溉使pH值不稳定。酸性土壤淹水后pH升高
;碱性土壤淹水后pH降低
;碱和碱性盐被溶解淋失
其它活动。排放气体,N2O、SO2会遇水形成酸雨
(6)
盐基饱和度
3、酸性土壤的改良方法:
(1)常用石灰来改良。
(2)草木灰既是良好钾肥,同时可中和酸性物质。
(3)沿海地区,可用淡水洗盐,同时也能把一些酸性物质除掉。
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
(1)可用石膏
(2)加硫磺:S经土壤中硫化细菌的作用氧化生成硫酸。
(3)加明矾:硫酸铝钾在土壤中水解产生硫酸,可中和碱性。
七、计算题:
答:A、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
4+3+1+1+1+5+2
=
cmol(+)/kg;
B、盐基饱和度
=
(4+3+1+1+1)/
CEC
=
58.8%;
C、这种土壤呈酸性。
2、答案要点:甲土交换性Ca2+离子有效度:13
/
=
43.3%;乙土交换性Ca2+离子有效度:7
/15
=
46.7%;
同样计算甲土和乙土交换性Mg2+离子有效度为23.3%、26.7%;交换性NH4+离子有效度为26.7%、20.0%。
第四章
土壤水、气、热和养分状况
一、填空
1、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2、基质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
3、大气降水、灌溉水、地下水、气态水的凝结
4、高、低
5、高、低
6、凝结扩散
7、整体交换、扩散
8、整体交换、扩散
9、大
10、太阳辐射能
11、重量热容量、容积热容量
12、小
13、导热性
14、增加、增大
15、午后1-2点、日出前5-6点
16、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17、有机态、无机态
18、速效性养分、迟效性养分
19、离子饱和度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4、×
25、×
26、√
27、√
28、×
29、×
三、名词解释
1、吸湿水:由干燥土粒吸附力从空气中吸附气态水分子保持在土粒表面的水分称为吸湿水。
膜状水:土粒与液态水相接触的情况下,被吸附在吸湿水之外的水分。
2、膜状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3、在饱和水汽中,干燥土粒吸附的水分子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4、当作物呈现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枯萎系数)。
5、由于灌溉或降水使田间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6、土壤水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与同样条件的纯自由水相比,其自由能必然不同,主要是降低,这个自由的差用势能来表示,称为土水势。
7、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情况下所处的能态叫土壤水吸力,简称吸力、张力或负压力。
8、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土壤,当温度增减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9、指单位厚度土层两端温差1℃时,每秒钟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10、氨基酸在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氨化过程只要温度、湿度适宜,不论在好气或嫌气条件下均能进行。氨化过程可以通过水解、氧化、脱羧基、还原几个途径进行。
11、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态氮通过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相继作用进一步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也是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养分。
12、水分重量占土壤烘干重量的百分数(最常用)
13、将土壤水的能量指标(势值或吸力)与土壤含水量(数量指标)作成相关曲线,称作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它表示了土壤水分数量与能量关系。
14、土壤养分:由土壤所提供的植物生活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速效养分:不经过转化就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迟效养分: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分解转化为速效养分,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四、选择题
1、B2、D3、D4、C5、A6、A
五、简答题
1、土壤中的水主要来自大气的降水、灌溉水、地下水和气态水的凝结。
保持土壤水分的基本力有土粒和水界面上的吸附力、水和空气界面上的毛管力和重力。
2、主要有两种形式:
(1)凝结
(2)蒸发:从灌水后地表水完全渗入土中开始,土壤水蒸发量明显有三个阶段。
①
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蒸发率不变);②
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③
扩散阶段
3、(1)
土壤空气中的CO2
含量高于大气。
(2)
土壤空气中的O2
含量低于大气。
(3)
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气高,经常达到饱和状态。
(4)
土壤积水或通气不良时还可产生还原性气体。
4、土壤和空气间气体交换主要是O2和CO2气体的互相交换,结果是土壤从大气中不断获得新的O2,同时向大气排出CO2,使土壤空气得到不断更新。它是气体扩散的一种形式。
5、(1)水、气、热同等重要
(2)水、气、热三者在土壤中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水、气同处于土壤孔隙中,互为消长。水、气比例的变化影响着土壤温度的变化,反过来土壤温度的变化又影响水气的存在和运动。
6、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一部分水分是植物可以吸收的,能够被植物所吸收的水分,称为土壤有效水。
一般来说,有效水分是指自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之间的水分。
7、(1)土壤酸碱度对P有效性的影响:
P对植物有效性很大程度上由离子态P所决定的,而离子形态又决定于溶液的pH值。一般pH值6—7时,P有效性最大,但仅有10%—30%被利用。
(2)土壤生物和有机质对P有效性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其固P作用往往较弱。
(3)其它因素:
氧化还原条件:淹水条件可提高闭蓄磷的有效度。
质地:粘土固P作用一般比砂质土壤强;
微生物:微生物活动弱的土壤,P的有效度比较低;
另外,交换性离子种类和盐基饱和度也都影响P的有效性。
8、土壤中微量元素能供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是水溶态和交换态等形态,矿物态一般很难溶解,难以发挥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有效态转化。
(1)土壤反应:
在土壤pH值变幅范围内,铁、锰、铜、锌等阳离子微量元素和阴离子元素硼的溶解度都随pH值下降而增大,有效性也随之而提高,而钼则会被固定(和铁、铝反应)。
(2)氧化还原状况:
微量元素中铁、锰、铜等都有氧化态和还原态之分。在相同pH值下,还原态溶解度较氧化态大的多,有效性也更高,在强还原条件下,有时甚至会达到毒害作物的浓度。
(3)有机质含量:
阳离子微量元素都能为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和腐殖酸等)所络合。简单络合态微量元素仍可为植物吸收利用,但复杂的则不可。
(4)其它因素:
微量元素还可和土壤中其它化合物(如磷酸盐)发生反应而沉淀,或为粘土矿物所固定。
因此,应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可提高土壤供应微量元素的能力。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土壤温度变化
土壤温度变化主要随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
①土温的季节变化;②土温的日变化:
(2)影响土壤温度的因素:
①外界因素:纬度;海拔高度;坡向;植物覆盖与地面积雪。
②影响土温变化的土壤因素:土壤水分与空气含量;表土颜色,深浅色对吸热的影响;土壤有机质(有稳温的作用:一方面,有机质分解可放热,同时颜色变深,可增加吸热,使土温升高;另一方面,有机质可增加土壤蓄水量,不利于土温上升。)
七、计算题
1、答案要点:
土壤容积含水量%=200×1/1000×100%×1.2=24%;
土壤空气容积% =54.72-24=30.72%;
土粒容积%=100-54.72=45.28%;
三相比为固:液:气=45.28:24:30.72=1:0.53:0.68。
2、答案要点:
每亩土壤重=面积×深度×容重=667×0.2×1.15×106×10-3
=153000≈150000(kg);
150000×(28%-8%)=30000(kg)≈30立方米;
3、答案要点:
(1)耕层土壤的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1-1.25/2.50)*100%=50%;
(2)耕层土壤的干土重:500×0.2×1.25×103=125000;
(3)土壤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质量含水量×容重=20%×1.25=25%;
(4)土壤的三相比例:固:液:气=50%:25%:25%=2:1:1。
4、答案要点:
固相率=容重/密度=1.2/2.6=46.2%
液相率=田间持水量*容重=25%×1.2=30%
气相率=1-固相率-液相率=1-46.2%-30%=23.8%
土壤固液气三相比:固:液:气==
46.2%:30%:23.8%
=
46.2:30:23.8
第五章
土壤分类与中国土壤分布
一、填空题
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
二、判断题
1、×
2、×
3、×
三、名词解释:
1、土壤分布与当地气候及植被相对应的现象称为土壤地带性。
2、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相应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在赤道、两极区典型。
3、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是由于海陆分布的态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气环流造成的不同地理环境所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使水分条件和生物等因素从沿海到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相应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在中纬度表现最典型。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是指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超出该高程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相应出现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的特性。
四、选择题
1、A2、D3、A4、D5、B6、A
五、简答:
1、(1)气候湿润,土壤所受淋溶作用强,盐基物质较少,交换性盐基
呈不饱和状态;
(2)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形式进入土壤,主要集中土表,向下突然减少;
(3)土壤反应趋向酸性。
如: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砖红壤等均是属于森林土壤。
2、(1)气候相对干旱,淋溶弱,盐基丰富(黑土除外),土壤下部均有明显钙积层,交换性盐基呈饱和状态。
(2)有机质主要以植物根系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3)土壤反应多为中性至碱性。
如:黑钙土、栗钙土等属于草原土壤。
3、(1)土壤组成与母质非常相似,腐殖质含量少,没有明显土层分化;
(2)地表多砾石,龟裂土壤表层为孔状结皮;
(3)普遍含有石膏和较多易溶性盐。
如灰棕漠土和棕漠土就是属于荒漠土壤。
4、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与泥炭土都是受地下水影响的土壤。前三者只是剖面下部受地下水影响,称为半水成土;后两者剖面中上部就受地下水影响,甚至地表积水,称为水成土壤。表现的特点是:
(1)所处地势较低,受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水的强烈影响;
(2)在土体中进行明显的潴育化或潜育化过程,具有蓝灰色(潜育化)或锈纹锈斑(潴育化)的土层。
(3)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土壤有机质明显积累。
六、论述:
1、答案要点:
土壤水平地带性:平原地区与纬度或经度相平行的土壤带状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指土壤随纬度不同而出现变化的分布规律性。划分条件:以热量为主的湿热生物气候。
经度地带性:指土壤随经度不同而出现变化的分布规律。划分条件:由于距离海洋远近、山脉走向、风向产生的降水、生物差异的基础上引起的土壤类型变化。
中国土壤水平分布情况见下表
干旱类型土壤带
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
草原
草原化草甸、草原植被
湿润类型土壤带
气候
植被
灰棕漠土
灰漠土
棕钙土
栗钙土
黑钙土
灰化土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黑土
暗棕壤
中温带季风气候
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棕漠土
灰钙土
黑垆土
褐土
棕壤
暖温带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
青藏高原高山土壤
黄褐土
黄棕壤
北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常绿、落叶混交林
黄壤
红壤
中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
砖红壤性红壤
南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湿润季雨林
青藏高原高山土壤
红壤、黄壤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湿润雨林
第六章
安徽土壤
一、简答:
1、铁铝土、淋溶土、初育土、半水成土、人为土
2、红壤、黄壤、黄棕壤、黄褐土、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石质土、粗骨土、山地草甸土、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
二、填空:
1、红壤、黄壤
2、地带性规律
3、棕壤
4、黄棕壤、黄褐土
三、论述:
1、(1)淮北属于棕壤地带:
①广大淮北平原主要是半水成土:潮土与砂姜黑土。其中,潮土分布在淮北北部黄泛冲积平原,沿淮河及支流两岸的泛滥带上,是由黄泛河淮泛沉积物母质形成的;砂姜黑土则分布在河间平原上,没有或较少受黄泛或淮泛影响,母质是全新世中期黄土状沉积物。
②局部石灰岩丘陵分布的是石灰(岩)土;
③少数酸性结晶岩与页岩残积物上发育石质土或粗骨土;
④一些残留阶地上和河岸自然堤上,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中期黄土发育为黄褐土。
(2)江淮丘陵岗地,主要是北亚热带地带性土壤黄棕壤与黄褐土。
其中东部和西部主要为黄棕壤;中部多为黄褐土和水稻土。
(3)沿江是长江冲积物和山河冲积物发育的灰潮土。
(4)皖南地带性土壤是黄壤和红壤:
另有棕红壤(第四纪红土发育)、水稻土、紫色土和石灰(岩)土等。
第四篇: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 0∨(0∧1)0(2)(p↔r)∧(﹁q∨s)(0↔1)∧(1∨1)0∧10.(3)(p∧q∧r)↔(p∧q∧﹁r)(1∧1∧1)↔(0∧0∧0)0(4)(r∧s)→(p∧q)(0∧1)→(1∧0)0→01 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是无理数。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另外,只有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是无理数
q: 3是无理数
0
r: 2是无理数
s: 6能被2整除t: 6能被4整除
0
命题符号化为: 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4)(p→q)→(q→p)(5)(p∧r)(p∧q)(6)((p→q)∧(q→r))→(p→r)答:
(4)
p
q
p→q
q
p
q→p
(p→q)→(q→p)
0
0
0
0
0
0
0
0
0
0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5)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方法如上例)(6)公式类型为永真式(方法如上例)
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1(1)(p∧q→q)(2)(p→(p∨q))∨(p→r)(3)(p∨q)→(p∧r)答:(2)(p→(p∨q))∨(p→r)(p∨(p∨q))∨(p∨r)p∨p∨q∨r1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3)P
q
r
p∨q
p∧r
(p∨q)→(p∧r)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1
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
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2)(p→q)∧(p→r)(p→(q∧r))(4)(p∧q)∨(p∧q)(p∨q)∧(p∧q)证明(2)(p→q)∧(p→r)(p∨q)∧(p∨r)p∨(q∧r))p→(q∧r)(4)(p∧q)∨(p∧q)(p∨(p∧q))∧(q∨(p∧q)(p∨p)∧(p∨q)∧(q∨p)∧(q∨q)1∧(p∨q)∧(p∧q)∧1 (p∨q)∧(p∧q)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1)(p→q)→(q∨p)(2)(p→q)∧q∧r(3)(p∨(q∧r))→(p∨q∨r)解:
(1)主析取范式
(p→q)→(qp)(pq)(qp)(pq)(qp)(pq)(qp)(qp)(pq)(pq)(pq)(pq)(pq)m0m2m3
∑(0,2,3)主合取范式:
(p→q)→(qp)(pq)(qp)(pq)(qp)(p(qp))(q(qp))1(pq)(pq) M1
∏(1)(2)主合取范式为:
(p→q)qr(pq)qr (pq)qr0 所以该式为矛盾式.主合取范式为∏(0,1,2,3,4,5,6,7)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0(3)主合取范式为:
(p(qr))→(pqr)(p(qr))→(pqr)(p(qr))(pqr)(p(pqr))((qr))(pqr))11 1 所以该式为永真式.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 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4.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2)前提:pq,(qr),r 结论:p(4)前提:qp,qs,st,tr 结论:pq
证明:(2)
①(qr)前提引入 ②qr ①置换 ③qr ②蕴含等值式 ④r 前提引入 ⑤q ③④拒取式 ⑥pq 前提引入 ⑦¬p(3)⑤⑥拒取式
证明(4):
①tr 前提引入 ②t ①化简律 ③qs 前提引入 ④st 前提引入
⑤qt ③④等价三段论 ⑥(qt)(tq)⑤ 置换 ⑦(qt)⑥化简 ⑧q ②⑥ 假言推理 ⑨qp 前提引入 ⑩p ⑧⑨假言推理(11)pq ⑧⑩合取
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4(1)前提:p(qr),sp,q 结论:sr 证明
①s 附加前提引入 ②sp 前提引入 ③p ①②假言推理 ④p(qr)前提引入 ⑤qr ③④假言推理 ⑥q 前提引入 ⑦r ⑤⑥假言推理
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1)前提:pq,rq,rs 结论:p 证明:
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 ②p﹁q 前提引入 ③﹁q ①②假言推理 ④¬rq 前提引入 ⑤¬r ④化简律 ⑥r¬s 前提引入 ⑦r ⑥化简律 ⑧r﹁r ⑤⑦ 合取
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
第五篇:银行信贷课后习题答案
商业银行信贷课后题 单选 第一章
1.信贷资金的来源主要由4部分组成:银行资本金、各项存款、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其中(B 各项存款)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2.以下业务中(B贴现)为表内业务
3.商业银行(A总行)对本行资产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负全部责任。
4.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客户的贷款总额与银行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B 10%)5.流动性资产是指(A 1个月)内可变现资产 第二章
1.以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本票、存款单、国库劵等有价证券质押的,质押率最高不得超过(D 90%)2.票据贴现指持票人为资金融通的需要而在票据到期前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银行出售票据。其贴现期限短,一般不超过(D 6个月)
3.贷款承诺一般收取承诺额度(C 0.25%~0.75%)的承诺费
4.(A 受益人)是指有权按保函的规定出具索款通知或连同其他单据,向担保人索取款项的人 5.(B 贷款意向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6.反担保反映(B 债务人和担保人)之间的权益关系。
第三章
1.贷款的间接责任人,包括贷款(B 稽核人员)
2.以下关于借款人的权利的权利表述错误的是(E 不须征的商业银行同意,有权向第三人转让债务)3.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应建立由行长或副行长(经理、主任)和有关部门负债人参加的(B 贷款审查委员会)4.商业银行应当审议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并及时答复贷与不贷。短期贷款答复时间不得超过(A 1个月)5.(A 调查人员)负责调查环节的所有工作,客户提供的所有资料、材料、必须真实、完整、详细,资料材料在真实、完整、详细环节出现问题,由(A 调查人员)负责、第四章
1.下述(A 土地使用权)财产的抵押,不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
2.商业银行在短期贷款到期(A 1个星期)之前,应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3.贷款检查部门在贷款发放(B 15天)内,应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第一次跟踪检查 4.企业的设备办理抵押物登记部门(B 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5.借款人不能按其还清贷款需要展期还款的,必须在贷款到期前(B 15天)向开户行提出展期申请,填写借款展期申请书并湖具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同意担保的书面证明 第五章
1.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由(C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2.个人可以向当地的(A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提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书面申请 3.信用登记的得分区间(A 90分)以上为AAA级
4.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月供一般不能超过其月收入的(C 50%)
5.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D 出现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第六章
1.考察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D 资产负债率)
2.测量一个企业仅靠变现其短期流动资产来满足其偿还短期负债能力的指标是(B 流动比率)
3.贷款卡持卡人要到(B 基本开户行)办理贷款发初审手续,到(C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办理终审手续 4.速动资产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C 存货)的部分
5.反映企业的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集的指标是(D 资产负债率)第七章
1.(B 借款人分析)是整个贷款项目评估的重要环节,是其他苹果内容的基础 2.以下不属于项目生产条件评估的是(E 工艺技术与设备评估)3.以下不属于信用状况评估内容的是(E 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4.以销售增长率法为例,经验数据划分的阶段为:年销售量增长率(B 0.1%~10%)为成熟期 5.评估报告在下哒评估通知后(B 2个月)内完成 第八章
1.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必须具备条件之一:有所购住房全部价款(A 20%)以上的自筹资金 2.商业性个人能住房贷款,贷款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C 30年)3.个人汽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C 5年)
4.国家助学贷款按按照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的标准,总额度按照正常完成学业所需乘以学年所需金额确定,具体额度由借款人所在学校按本校的总贷款额度、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标准以学生的困难度确定
5.免息还款期是指对非现金交易,从银行记账日起至到期还款日之间的日期为免息还款期。免息还款期最短20天,最长(C 50天)第九章
1.临时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是在(A 3个月)以内,主要用于企业一次性进货的临时性资金需要和弥补其他支付性资金不足
2.在银团贷款中,单家银行担任牵头行时,其承贷份额原则上不少于银团融资总金额(B 20%)
3.法人账户透支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30%执行透支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透支利率上浮(B 10%)
4.申请住房或商品房开发贷款,项目自由资金应达到项目预算总投资的(A 30%)5.出口退税申贷企业贷款比例原则上不得高于申贷企业应得退税款的(C 55%)第十章
1.买方信贷申请,商务合同项下进口方应支付(B 15%)的预付款
2.进口商在发票到期日(B 90天)后仍未付款,进口保理商做担保付款 3.打包放款业务的最高金额为信用证金额的(C 80%)4.远期信用证不能超过(A 90天)5.在国际保理业务中,(A 进口商)于发票到期日前向进口保理商付款 第十一章
1.借款人能否旅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属于(A 正常贷款)
2.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属于(E 次级贷款)
3.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发生一定损失的贷款属于(B 可疑贷款)4.如果必须通过履行担保还款,只要抵押物变现或保证人财务实力能够归还贷款本息,这些贷款应划为(E 次级贷款)
5.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以足额现金、国库卷作为质押的贷款等同有充分的还款保证归入(A 正常类)第十二章
1.商业银行对其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授权遵循一定原则,下面错误的是(D 风险控制)2.下面不属于特别授权的范围是(A 利率浮动权限)3.商业银行授权的有效期均为(A 1年)
4.商业银行每(C 年)必须至少一次对其内部授信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监管部门
5.商业银行对其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所辖服务区及其客户授信,遵循一定原则,以下错误的的是(B 权责一致)
多选题 第一章
1.广义的信贷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存贷为主体的信用活动的总称,包括(A 存贷B 贷款C 结算)等业务 2.信贷资金的一般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A 资金归流阶段B筹集资金阶段C使用资金阶段D配置资金阶段E资金返还阶段)
3.中央银行的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就是通过使用(B行政C法律D经济)的手段,对其信贷资金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监管
4.商业银行要按照规定的业务范围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组织资金营运,实施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信贷资金(A安全性B流动性C盈利性)第二章 1.银行贷款担保采用(A保证B质押D抵押)保证方式
2.担保法规定,以下(A国家机关C学校D医院E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3.银行保函包括(A履约保函B预付款保函C投标保函D维修保函E预留金保函)4.票据贴现可以分为(A贴现B转贴现C再贴现)第三章
1.贷款“三查”制是指(B贷前调查C贷后检查D贷时审查)
2.贷款分级审批制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各级分支机构(A业务量大小B管理水平C贷款风险度),确定各级分支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
3.贷款管理责任制包括(A行长负责制C审贷分离制D分级审批制E离职审计制度)
4.商业银行展开贷款业务要遵循(A三性原则B依法合规原则C竞争协作原则D平等诚信原则)
5.信贷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A国家宏观经济政策B产业政策C区域经济发展政策D投资政策)制定的指导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政策 第四章
1.根据我国《担保法》,不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的有(B所有权有争议的财产D土地所有权)2.贷款管理责任制包括(A行长负责制C审贷分离制D分级审批制E离职审计制度)
3.按中国人民银行账户管理规定,一家企业只能选择溢价申请开立一个存款账户,下列错误的是(B一般存款C临时存款D专用存款)
4.下面贷款保证人资产负债率不符合规定的是(B80% C90% D100%)
5.按照规定保证贷款的最高额不得超过保证人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下列错误的是(C90% D100%)第五章
1.判断借款人的收入情况可通过(A借款人填写的收入状况表B税务机关提供的借款人纳税证明C借款人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2.个人信用报告是全面、客观记录个人的信用活动,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的文件,主要包括(A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身份证件、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B个人在银行的贷款信息、个人的信用卡信息C个人缴纳电话、水、电燃气费等公共事业费用信息D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个人的社会保障信息E个人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3.个人能自然情况包括(A年龄B性别C学历D婚姻状况E户籍F健康状况)
4.个人就业情况包括(A就业单位B单位所在地经济发展情况C单位所在行业发展前景D职务、职称E工资收入F工作年限)
5.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作用(A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履约和守信程度,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B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C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个人消费信贷的增长D有利于提高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效率)第六章
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主要包括(A流动比率C现金比率D速动比率)2.营运能力比率包括(A应收账款周转率D存贷周转率)
3.商业银行要按照人民银行的统一要求,将其对客户开办信贷业务中产生的信息如(A贷款B银行承兑汇票C保函D担保)等情况,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传输到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4.借款人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将其所持贷款卡注销(A借款人营业执照依法被吊销B借款人依法宣告破产C借款人解散D借款人依法被撤销)5.企业信用分析中非财务因素分析主要是对企业所属(A行业因素B经营管理因素C自然社会因素D还款意愿因素)等进行的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1.项目评估的原则包括(A真实性原则B谨慎原则C重要性原则D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原则)
2.项目评估的依据(A国家产业、产品的布局政策,财政税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国家和行业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标准及参数B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及贷款管理规定,项目评估规定和参数C 政府有权部门对项目立项的批准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权部门的论证意见D借款人生产经营等有关资料E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的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运输、劳动保护等有关法规和规定)3.项目评价内容包括(A项目借款人的基本评估B工艺技术与设备评估C市场评估D项目建设和生产条件评估E投资估算与筹集评估F偿债能力评估G项目效益评估H贷款风险评估)4.市场调查内容包括(A产品需求B 社会购买力C竞争能力D政策因素)
5.项目评估中贷款风险性评估是指对项目避免贷款风险的保证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包括(A贷款抵押物价值评估B贷款信用担保评估C贷款风险度评估D贷款偿还能力评估)第八章
1.借款人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应先填写《个人购房借款申请表》并提交以下资料(A购房人及房产权利证书所登记共有人的身份证明及户口本的原件及复印件B已付首期款的发票或收据原件C与开发商签订的《房地产买卖预售合同》原件D收入证明原件或纳税税单)
2.国家助学贷款的用途用于弥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B住宿费C生活费)的不足 3.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A转账卡B专用卡C储值卡D联名/认同卡)
4.信用卡风险种类有(A信用风险B欺诈风险C特约商户风险D利率、汇率风险)
5.(A贷记卡B准贷记卡)是一种由商业银行授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在授信的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一种信用支付工具 第九章
1.流动资金贷款操作流程包括(A贷款申请B贷款调查C贷款审查D贷款评估)2.银团贷款的组织结构中银团成员行主要有(A牵头行B参加行D代理行)
3.银团贷款的借款人,除按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外,还需要支付各项费用。费用主要有(A管理费B代理费C承诺费D差旅费)
4.固定资产贷款按照贷款的不同用途分为(A基本建设贷款B技术改造贷款C科技开发贷款D商业网店贷款)5.贷款发放和支付后还需进行贷后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A监控贷款风险C监测借款人的整体现金流D不良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第十章
1.福延费业务的报价应根据(B合同金额C付款期限D市场行情)
2.国际保理业务的优点包括(A增加营业额B安全性高C手续简化D节约成本)
3.客户申请办理打包放款业务时应提高(A打包放款申请书B正本信用证C出口商务合同)
4.打包放款业务的期限一般为(A不超过信用证有效期后的15天B一般为3个月C最长不超过半年)5.打包放款业务操作中,参与方包括(A进口商B开证行C出口商D出口保理商)第十一章
1.贷款风险处理方法主要有(B规避风险D分散风险E转移风险)
2.在贷款风险分类中对贷款保证进行分析和评估,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保证人的资格B保证人的财力实力C保证人的保证意愿D保证人的履约经济动机及其借款人的关系)3.下列属于不良贷款的是(B可疑贷款D损失贷款E次级贷款)
4.属于关注类贷款特征的有(A净现金流量减少B借款人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在下降,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F贷款的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D借款人经营管理有较严重的问题,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5.在贷款风险分类中对抵押务进行分析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商业银行对抵押物的占有和控制情况B抵押物的流动性C抵押物的价值及变现价值D抵押率确定是否合理)第十二章
1.区别授权是商业银行根据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的(A经营管理水平B风险控制能力C主要负责人业绩)等进行授权
2.商业银行在确定的授信额度内,根据(A客户的实际资金需要B客户的还款能力C信贷政策D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具体确定每笔贷款的额度和实际贷款总额
3.商业银行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表内授信范围包括(A贷款B贴现C透支D拆借E项目融资)4.商业银行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表外授信范围包括(A贷款承诺B信用证C票据承兑)5.商业银行要根据各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的(A经营管理业绩B风险状况C授权制度执行情况D主要负债人任职情况)及时调整授权 判断题
1.信贷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信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错)2.授信是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货币资金支持(错)
3.根据国家的货币政策,具体确定一定时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倾斜对象的政策,就是银根松紧的政策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错)
《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以贷款风险为基础对贷款进行分类,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损失贷款(错)
存贷款比例是指各项存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应不超过75%(错)
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错)质押贷款是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的动产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错)委托贷款贷款风险及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回收责任都由银行自己承担(错)市场风险与市场条件的不利变化相关,是指利率变化产生的风险(错)贷款人是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错)贷款调查评估人员负责贷款调查评估,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错)
借款人可以在一家商业银行同一辖区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级分支机构取得贷款(错)商业银行行长不可以授权副行长或贷款管理部门负责审批贷款(错)
借款人贷款需要展期还款的,必须向开户行提出展期申请,填写借款展期申请书。不必出具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同意担保的书面证明(错)
船舶、车辆办理抵押物登记的部门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错)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5年(错)
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要做一定程度的修改(错)
如果发现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有误,不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申请(错)
个人信用征信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随着该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对个人重要经济活动的影响和规范,逐步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文明社会的建设(错)贷款卡是商业银行发给借款人凭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信贷业务的资格证明(错)
固定资产投资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构成(错)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以住房抵押方式担保的,借款人要到房屋坐落地区的房屋产权管理部门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抵押合同由夫妻单方签字即可(错)
个人汽车贷款中以所购车辆或其他不动产抵押申请贷款的,首期付款额不得少于购车款的20%,借款额最高不得超过购车款80%(错)
借记卡具有消费信用、转账借算、存取现金等全部的功能(错)
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是由银行会计部门《个人贷款审批表》复印件和借款借据、《借款合同》办理贷款发放手续,并将贷款金额全数一次性划入个人在银行开设专户(错)法人账户透支额度一般一年一定,有效期不过2年(错)
法人帐号透支期限是客户实际透支的具体期限,最长不超过一个月(错)如果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则意味着借款人不能还款(错)
如果借款人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款,而且现金流量稳定,那么贷款属于关注类(错)
如果必须通过履行担保还款,只要抵押务变现或保证人财务实力能够归还贷款本息,这些贷款应划分“可疑”类(错)
一级法人体制是授权人通过授权的方式,对受权人的经营权力和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受权人必须在法人授权的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活动,其民事责任由受权人承担(错)特别授权是商业银行对法定经营范围内的常规业务经营所规定的权限(错)
授权当事人分为受权人和授权人,受权人指商业银行总行。授权人指商业银行业务职能部门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错)
授权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一级分行对二级分行的授权属于直接授权(错)转授权是指商业银行总行对总行有关业务职能部门和管辖分行的授权(错)票据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承诺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对)借款人作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持有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贷款卡(对)
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对)
抵押贷款合同自抵押物办理登记之日起生效(对)
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物或服务的能力(对)商业银行查询个人的信用报告必须经过个人书面授权同意(对)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很小的投资(对)贷款卡是商业银行发给借款人凭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信贷业务的资格证明(错)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应当查验借款人的贷款卡(对)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要采集借款人的被起诉等资信信息(对)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流入流出的影响,对于评价企业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要比传统的利润表更为有效(对)
贷款评估中投资估算主要是审查工程内容和费用是否齐全,分析投资估算中有无漏项,审查取费标准和依据,分析有无任意扩大规模或压低造价的情况(对)
综合对比拟建项目的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要素及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市场占有率等,即可了解借款人的市场竞争能力(对)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项目的敏感因素,并确定这些因素变化后,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使决策者能了解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对)
对借入资金筹集评估,主要是审查各项借入资金是否通过合法合规途径取得,对于银行贷款,主要审查是否有有各金融机构的贷款承诺或贷款意向(对)
个人汽车贷款中抵押物,质物的评估、保险、登记、公证等费用有借款人承担(对)
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应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对)
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须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帐号(对)银团贷款的利率绝大多数采用浮动利率(对)
进出口信贷是促进资本货物出口的一种融资手段(对)
买方信贷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商务合同价的80%~85%(对)
出口商在背书转让债券凭证的票据是均加注“无追索权”字样从而将收取债款的权利、风险和责任转嫁给包买商(对)
传统的福延费业务,其票据的期限一般在1~5年(对)出口卖方信贷的利率一般比较优惠(对)
反映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是借款人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对)
财务分析不能直接说明企业是否有现金、是否能还债,而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却能告诉我们企业借款的原因和还债的来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