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中医类执业医师中药功效总结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23-41785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8 16:48: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医类执业医师中药功效总结

中药学(七版)解表剂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 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顺气安胎 生姜: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解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鼻窍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窍 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 除湿止痛

苍耳子:发散风寒 通鼻窍 祛风湿 止头痛 辛 夷:发散风寒 通鼻窍 止头痛 二,发散风热药

薄 荷: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解郁)牛蒡子:疏散风热 宣肺祛痰 利咽透疹 解毒消肿 滑肠通便 蝉 蜕: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升阳举陷 葛根: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 除烦 宣发郁热

蔓荆子: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驱风止痛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 收湿 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 除烦止渴 润肠 芦 根: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除烦 止呕 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

津止渴 消肿排脓

竹 叶:清热泻火 除烦 生津 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 除烦 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利胆退黄 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降血压)决明子 : 清热泻火 明目 润肠通便(降血压)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 泻火除蒸 解毒疗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惊风 抽搐 秦皮: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 止带 明目 苦 参: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 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疏散风热 清心利尿 穿心莲:清热解毒 凉血 消肿 燥湿

肺火 风热 大青叶: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青 黛: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清肝泻火 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杀虫

(风热感冒)

蒲公英: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 清肝明目 退黄

大量缓泻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外感)肝热目赤 野菊花:清热解毒

漏芦: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痛经下乳 疏经通脉 土茯苓:解毒 除湿 通利关节

鱼腥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 清热止痢 大血藤:(红藤)清热解毒 活血 祛风 止痛

肠痈

败酱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肝热目赤

痢疾

腹痛肠壅 射 干:清热解毒 消痰 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 清肺止咳 清热利湿 马 勃:清热解毒 利咽 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止痢 淋 带 鸦胆子:清热解毒 止痢 截疟 腐蚀赘疣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利石通淋

山慈菇: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化痰 癫痫 熊胆: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 清肝明目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滋阴 牡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

赤芍: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肝火 目赤 紫草:清热凉血 活血 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 解毒 定惊 五,清虚热药

青蒿: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暑 截疟

白薇:清热凉血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 滋阴除热 地骨皮: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生津止渴 银柴胡:清热热 除疳热

胡黄连:清虚热 除疳热 清湿热 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利湿退黄 芒硝: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 番泻叶:泻下通便导

芦 荟:泻下通便 清肝 杀虫 二,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松子仁: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逐 痰涎 京大戟: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芫花:泻水逐饮 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 牵牛子:泻下逐水 去积杀虫

巴豆: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外用蚀疮 祛风除湿

一,去风寒湿药

独活:祛风湿 止痛 解表

威灵仙:祛风湿 通络止痛 消骨鲠

消痰逐饮 川乌:祛风湿 温经止痛 蕲 蛇:祛风 通络 止痉 乌梢蛇:祛风 通络 止痉

木瓜:舒筋活络 和胃化湿 消食 生津止渴

青风藤:祛风湿 通络,利小便

二,祛风湿热药

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 退虚热 清湿热

防己:祛风湿 止痛 利水消肿8

桑枝:祛风湿 利关节 利水消肿 祛风止痒 生津润燥

豨莶草:祛风湿 利关节 解毒

络石藤: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

桑寄生: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狗脊:祛风湿 补肝肾 强腰膝 遗尿白带

化湿药

藿香:化湿 止呕 解暑

解表

佩兰:化湿 解暑

解表

苍术: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

厚朴:燥湿消痰 下气除满平喘削积)

砂仁:化湿行气 温中止泄 安胎

白豆蔻: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草豆蔻:燥湿行气 温中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无行气)除湿截疟

利水渗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茯苓:利水消肿 渗湿健脾 宁心

猪苓:利水消肿 渗湿

薏苡仁:利水消肿 渗湿 健脾 除痹 清热排脓

泽泻:利水消肿 渗湿 泄热

香加皮:利水消肿 祛风湿 强筋骨

二,利尿通淋药

车前:利尿通淋 渗湿止泻 明目 祛痰

滑石: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收湿敛疮

木通:利尿通淋 清心火 通经下乳

利血脉通关节 痹

通草:利尿通淋 通气下乳

瞿 麦:利尿通淋 破血通经

海金沙:利尿通淋 止痛

石 韦: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萹 蓄:利尿通淋 杀虫止痒

地肤子:利尿通淋 清热利湿 止痒

萆薢:利湿祛浊 祛风除痹

三,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利湿退黄 解毒疗疮

金钱草: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 解毒消肿

虎杖: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 散瘀止痛 化痰止咳

温里药

附子: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肉桂: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温通经脉 引火归原

附子:回阳救逆 散寒止痛——补火助阳

干姜: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温肺化饮

吴茱萸: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小茴香:散寒止痛 理气和胃

丁香:温中降逆 散寒之痛 温肾助阳

高良姜:散寒之痛 温中止呕

花椒:温中止痛 杀虫止痒

理气药

青皮: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陈皮: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胸痹

枳实:破气除痞 化痰消积

木香: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舒肝利胆)沉香:行气止痛 温中止呕 纳气平喘 檀香:行气止痛 散寒调中

乌药: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

缩尿止遗 青木香:行气止痛 解毒消肿

川楝子:行气止痛

杀虫疗癣(清肝火)荔枝核:行气散结 散寒止痛

香附:疏肝解郁 调经止痛 理气调中 佛手:疏肝解郁 理气和中 燥湿化痰 薤白:通阳散结 行气导滞 大腹皮:行气宽中 利水消肿 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 行气散瘀 神曲:消食和胃

麦芽:消食健胃 回乳消胀

疏肝解郁 稻芽:消食和中 健脾开胃

莱菔子:消食除胀 降气化痰 生

吐风痰 鸡内金:消食健胃 涩精止遗 驱虫药

使君子:杀虫消积 滑肠 蛔虫

疳积

苦楝皮:杀虫 疗癣

清热燥湿止痒 蛔虫其它

槟榔:杀虫消积 行气 利水 截疟

缓泻

绦虫 其它 雷丸:杀虫消积

绦虫

榧子:杀虫消积 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各种 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大蓟: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地榆: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 槐花: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侧柏叶:凉血止血 化痰止咳 生发乌发 白茅根: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 清肺胃热 三七: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补虚强壮 茜草:凉血化瘀止血 通经 蒲黄:止血 化瘀 利尿 降香:化瘀止血 理气止痛 三,收敛止血药

白 及: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肺胃 仙鹤草:收敛止血 止痢 截疟 补虚 棕榈炭:收敛止血

泻 痢 带下 血余炭:收敛止血 化瘀利尿 四,温经止血药

炮姜: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艾叶: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 安胎

灶心 土:温中止血 止呕 止泻 活血化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川芎:行气活血 祛风止痛 延胡索:活血 行气 止痛

郁金: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姜黄:活血行气 通经止痛

五灵脂: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通经 乳香:活血行气止痛 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二,活血调经药

丹参: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桃仁: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 红花: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

益母草: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 泽 兰:活血调经 祛瘀消痈 利水消肿

牛膝: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通淋 引火(血)下行 鸡血藤:行气补血 调经舒筋活络

王不留行:活血通络 下乳消痈 利尿通淋 三,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破血逐瘀 续筋接骨

自然铜:散瘀止痛 接骨疗伤

苏 木:活血疗伤 祛瘀通经

骨碎补:活血续伤 补肾强骨

血竭:活血定痛 化瘀止血 敛疮止血

儿茶:活血疗伤 止血生肌 收湿敛疮 清肺化痰

四,破血消癥药

莪术: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三棱: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水蛭:破血通经 逐瘀消癥

穿山甲:活血消癥 通经 下乳 消肿排脓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

脏府

天南星:燥湿化痰 祛风解痉 外用散结消肿

白芥子:温肺化痰 利气 散结消肿 经络

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 降逆止呕

白前:降气化痰

二,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散结消肿

浙贝母:清热化痰(风热)散结消痈

瓜篓:清热化痰 宽胸散结 润肠通便

胆南星: 清热化痰 息风定惊

竹 茹:清热化痰 除烦止呕

凉血止血

竹 沥:清热豁痰 定惊利窍 滑肠

天竹黄:清热化痰 清心定惊

前胡:降气化痰 疏散风热

桔梗:宣肺 祛痰 利咽 排脓

海藻: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

昆布: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

海蛤壳:清肺化痰 软坚散结

利尿 制酸 收湿敛疮

三,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止咳平喘 润畅通便

紫苏子:降气行痰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百部:润肺止咳 杀虫灭虱

紫菀: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枇杷叶: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

桑白皮: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清肝降压 止血

葶苈子: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白果:敛肺化痰定喘 止带缩尿

安神药

一,重镇安神药

朱砂:清心镇惊 解毒安神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聪耳明目 纳气平喘

(益肾阴)

琥珀:镇惊安神 活血散瘀 利尿通淋

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收敛固涩

二,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养心益肝 安神 敛汗

柏子仁: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滋阴 盗汗)

首乌藤 夜交藤:养血安神 祛风通络

合欢皮:解郁安神 活血消肿

远志:安神益智 祛痰开窍 消散痈肿

平肝息风药

一,上一页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滋养肝阴)

珍珠母: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退翳 敛疮

牡蛎:重镇安神 潜阳补阴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紫贝齿: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代赭石: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肺胃)凉血止血

刺蒺藜:平肝疏肝 祛风明目(风热)活血

罗布麻:平抑肝阳 清热 利尿

二,熄风止痉药

羚羊角:平肝熄风 清肝明目 清热凉血解毒

脾虚慢惊禁用

牛黄:化痰开窍 凉肝息风 清热解毒

珍珠:安神定惊 明目消翳 解毒生肌

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 祛风通络

钩藤:清热平肝 息风定惊 透邪(风热)

地龙:清热定惊 通络平喘 利尿

全蝎:息风镇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蜈蚣:息风镇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僵蚕:息风止痉

祛风止痛 化痰散结(风热)

开窍药

麝香:开窍醒神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冰片:开窍醒神 清热止痛 防腐生肌

苏合香:开窍醒神 辟秽 止痛

石菖蒲:开窍醒神 化湿和胃 宁神益志

痹证

补虚药

一,补气药

人 参: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 安神益智

扶正祛邪

党 参:补脾肺气 养血 生津

西洋参:补气养阴 清热生津

太子参:补气健脾 生津润肺

黄芪:健脾补中 升阳举陷 益卫固表 利尿 脱毒生肌

白术:健脾益气 燥湿利尿 止汗 安胎

山药: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补肾涩精

固精止带

白扁豆:补脾和中 化湿

甘草:补脾益气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大枣: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护胃气 制毒

蜂蜜:补中 润燥 止痛 解毒

补阳药

鹿茸:补肾阳 益精血 强筋骨 调冲任 托疮毒

紫河车:补肾益精 养血益气

补肺定喘

巴戟天: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

淫羊藿: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

仙 茅:温肾助阳 祛寒除湿 培补肝肾

杜仲: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续断:补益肝肾 强筋健骨 止血安胎 疗伤续折

肉苁蓉: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

锁 阳: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

补骨脂:温肾壮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纳气平喘

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 温脾开胃摄唾

菟丝子: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止泻 安胎 固 精缩尿

沙苑子:

补肾固精

养肝明目

冬虫夏草:补肾益肺 止血化痰

蛤蚧:

补 肺益肾

纳气平喘

助阳 益精

三,补血药

当归:补血调经 活血止痛 润肠通便

熟地黄: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

炭 止血

阿胶:补血 滋阴 润肺 止血

白芍: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 生用:解毒 截疟 润肠通便

龙眼肉: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四,补阴药

南沙参:养阴清肺 清胃生津 补气 化痰

北沙参: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

百合: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

肺胃心

麦冬:养阴

润肺

益胃生津 清心 除烦 肺胃心

天冬:养阴润肺 清肺生津

肺胃肾

石斛: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 滋肾明目

胃肾

玉竹:养阴润燥 生津止渴

肺胃心

黄精:补气养阴 健脾 润肺 益肾

枸杞子: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

墨旱莲:滋补肝肾 凉血止血

女贞子:滋补肝肾 乌须明目

龟甲:滋阴潜阳 益肾健骨 养血补心

止血 崩漏

鳖甲:滋阴潜阳 退热除篜 软坚散结

收涩药

一,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固表止汗

浮小麦:固表止汗 益气 除热

二,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

乌梅: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

抄炭 固冲止漏

外敷消疮毒

五倍子:敛肺降火 止咳止汗 涩肠止泻 固精止遗 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

诃子: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利咽开音

肉豆蔻:涩肠止泻 温中行气

赤石脂:涩肠止泻 收敛止血 敛疮生肌

三,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补益肝肾 收敛固涩

精尿崩漏汗

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 涩肠止泻

桑螵蛸:固精缩尿 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 收敛止血 制酸止痛 收湿敛疮

莲子:固精止带补脾止泻 益肾养心

芡实:益肾固精 健脾止泻 除湿止带

椿皮:清热燥湿 收敛止带 止泻 止血

杀虫

涌吐药

常山:涌吐痰涎 截疟

瓜蒂: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胆矾:涌吐痰涎 解毒收湿 祛腐蚀疮

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解毒 杀虫

祛痰截疟

哮喘 癫痫

硫黄:外用解毒杀虫疗疮 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虚喘冷哮

白矾:外用解毒杀虫 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 止泻 化痰

蛇床子:杀虫止痒 燥湿 温肾壮阳

蟾酥:解毒 止痛 开窍醒神

蜂房:攻毒杀虫 祛风止痛

拔毒化腐生机药

升药:拔毒 去腐

砒石:外用攻毒杀虫 蚀疮去腐 内服劫痰平喘 截疟

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 收湿止痒敛疮

硼砂:外用清热解毒 明目 内服清肺化痰

上一页余下全文下一页

第二篇:常用中药功效总结

中药学功效总结

十八反药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药性歌 辛发散行气血,甘补和中缓急,酸涩收敛固涩,苦有泄燥之功,咸能软坚泄下,淡能渗湿利尿,辛甘温热升浮,酸苦咸凉沉降。

一、解表药(多为辛味,主入肺和膀胱经)

1.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力强)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和中化湿祛暑,“夏月麻黄”)桂枝 助阳解表,温通经脉,温通胸阳,通阳利水,温中散寒。(发汗力弱)紫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发汗力强,无汗或脾胃气滞多用)生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发汗弱,轻症多用,解鱼蟹及半夏和南星之毒)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治太阳头项强痛,上半身风寒湿痹特别是肩背肢节痛)

藁本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治颠顶头痛兼治寒滞肝脉之脘腹疼痛)白芷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鼻塞头痛重症每用)细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苍耳子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

2.发散风热药

薄荷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主散上焦风热,发汗力强)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长于清泄热邪,兼利二便)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长于祛风解痉止痒)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疏散力较菊花强)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力较桑叶强)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葛根 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外感表征项背强痛)都有升阳之功效,但柴胡和升麻升阳而举陷,多与黄芪和人参配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葛根,多用治泻痢。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淡豆豉 解表,除烦。配伍

麻黄配桂枝:治表实无汗效果佳。麻黄配杏仁:治喘咳气逆和风寒束肺。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

细辛配干姜、五味子:寒饮喘咳日久者佳。蝉蜕配胖大海:风热或肺热之咽痛喑哑。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药理作用 麻黄 桂枝 细辛 葛根

柴胡

二、清热药(药性寒凉,味多苦)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锻用:收敛生肌。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天花粉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淡竹叶 清热除烦,利尿。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决明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3.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疮家之圣药)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定惊。(1.5-3g)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善治乳痈,咽喉肿痛,内痈和毒蛇咬伤,湿热黄疸)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善治疔疮肿毒)野菊花 清热解毒,疏风平肝。(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即头痛眩晕)蚤休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有小毒,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鱼腥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善治肠痈,肺肝痈)红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通络。(善治肠痈;跌打肿痛,闭经,痛经,风湿弊痛)败酱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蛇舌草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毒蛇咬伤;抗癌)土茯苓 解毒,利湿,利关节。(最善治杨梅毒疮)半边莲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毒蛇咬伤)垂盆草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最善治湿热黄疸;水火烫伤,毒蛇咬伤)③治热毒泻痢药

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肠胃湿热和血分热毒,为热毒血痢之良药和治疗阿米巴痢之要药)

秦皮 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湿热泻痢和里急后重,为湿热泻痢和赤白带之要药)

鸦胆子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热毒血痢和冷积久痢俱佳,10-15

粒治疟疾,10-30粒治痢)

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唯治热毒血痢)④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热结痰盛,淤肿严重者)山豆根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实热闭塞火毒盛者,3-6g)马勃 清肺,解毒,利咽,止血。(风热袭肺或肺有郁热者)⑤息风止痉

熊胆 清热解毒,止痉,明目。(目赤肿痛和痔疮肿痛,1-2.5g)牛黄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热病高热神昏和中风痰热神昏)⑥湿热疮毒和湿疹

穿心莲 清热解毒,燥湿。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4.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长于滋阴凉血,阴血不足兼血热多用,又治血热妄行之吐血,便血,尿血等症)

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长于清降火热,热毒炽盛兼阴虚多用)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热病后期阴虚发热)赤芍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治肝火痛)紫草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 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5.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 清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 清虚热,凉血止血,清肺火,生津。胡黄连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解热毒。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热。配伍

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高热症和肺胃火热伤津症。知母配黄柏:治阴虚火旺。

知母配川贝母:善治阴虚劳咳和肺燥咳嗽。黄连配木香:泄痢腹痛和里急后重每用。

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黄连配半夏、瓜蒌: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青蒿配白薇:阴虚发热和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以及阴分伏热等证。青蒿配鳖甲:阴虚发热。药理作用 知母 栀子 黄芩 黄连 生地黄 金银花 大青叶 牛黄

鱼腥草 青蒿

三、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泄热攻积力强,素有将军之称)芒硝 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回乳)。芦荟 泻下,清肝,杀虫。番泻叶 泻下导滞。(少量用助消化,缓下1.5-3g,攻下5-9g,宜用开水泡服,入汤剂当后下)

2.润下药

火麻仁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之要药)郁李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肠燥兼气滞者为宜)

3.峻下逐水药

甘遂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药力强)京大戟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大戟科,泻下逐水力强)红大戟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茜草科,散结消肿力强,毒小)芫花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毒性强)巴豆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牵牛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配伍

大黄配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大黄配巴豆、干姜:善治寒积便秘。药理作用 大黄 芒硝

四、祛风湿药(多辛散苦燥)

1.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祛风湿,止痛,解表。(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和下半身风寒湿痹)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哽。(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川乌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1-3g)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力强,顽痹顽藓多和麻风多用)乌梢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无毒力缓,风痹藓痒多用)雷公藤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3-9g,研粉每次0.5-1g)木瓜 舒筋活络,除湿和中,生津开胃。徐长卿 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痹症通用药,但治风湿热痹为宜)防己 祛风湿,止痛,利水。(善治风湿热痹或水肿兼热者。汉防己,防己科粉防己干燥根,善利水消肿;木防己,防己科木防己干燥根,善祛风止痛;广防己,马兜铃科,广防己干燥根,善祛风止痛,但含有肾毒性的马兜铃酸)豨莶草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臭梧桐 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青风藤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海风藤 祛风湿,通经络,活血。

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丝瓜络 祛风通络,化痰散结。

3.祛风湿强筋骨药

千年健 祛风湿,强筋骨。(老人为宜)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无毒,风寒湿痹、肢体软弱和四肢拘挛之要药,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香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有毒长于利水消肿,3-6g)桑寄生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安胎。(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鹿衔草 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伸筋草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配伍

羌活配独活:走里达表,散风寒湿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桑寄生配独活:治风湿痹痛和腰膝酸软。

豨莶草配臭梧桐: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兼高血压最适宜。药理作用 防己 秦艽 五加皮

五、芳香化湿药(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

藿香 化湿,解暑,发表,止呕。佩兰 化湿,解暑。

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风寒湿痹及表症加湿常用,寒湿困脾尤宜)厚朴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治湿阻、食滞、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草豆蔻 燥湿,行气,温中。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白豆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配伍

苍术配厚朴、陈皮: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

厚朴配枳实:湿浊中阻,或食积停滞或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以及痰浊阻肺之咳喘、胸满和腹胀。

砂仁配木香: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均可。药理作用 藿香 厚朴

六、利水渗湿药(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

1.利水消肿药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猪苓 利水渗湿。(主入下焦和膀胱)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

2.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善治下焦湿热及水肿等症)滑石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清热收敛。(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木通 利尿通淋,泄热,通经下乳。通草 清热利湿,通气下乳。

瞿麦 利尿通淋,破血通经。萹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地肤子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治热淋和疮疹湿痒)海金沙 利尿通淋,止痛。萆薢 利湿浊,祛风湿。

石韦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最宜血淋)灯心草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1-3g)

3.利湿退黄药

茵陈 清热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之要药)金钱草 利尿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治毒蛇咬伤)配伍 滑石配生甘草:暑湿身热烦渴。药理作用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茵陈

七、温里药(味多辛性温热,主入脾胃肾心经,兼入肝肺经)

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之要药,治寒湿诸痛每用)干姜 温中,回阳,温肺化饮。(温中散寒之要药)肉桂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寒凝血淤常用,畏赤石脂)吴茱萸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是治疗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辛热香燥,小毒)小茴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高良姜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花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小毒,内服不宜过量)丁香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温中散寒,降气止呃,治虚寒呕吐和呃逆)配伍

附子配干姜:治亡阳症和中焦寒证效佳。

附子配细辛、麻黄:善补阳发表散寒,治阳虚外感风寒。

肉桂配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强,治肾阳虚衰、脾肾阳衰及里寒重症均可。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治脾肾阳虚之久泄。药理作用 附子 干姜 肉桂

八、理气药(味多辛苦,气多芳香,性多偏温,主归脾胃肝肺经)

橘皮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陈皮)青皮 疏肝破气,散结消滞。(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之要药)

橘红 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外层红色部分)化橘红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化州柚或柚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枳实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酸橙其栽培变种的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枳壳 理气宽中,行气消胀。(酸橙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木香 行气,调中,止痛。(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肠胃气滞兼寒者最宜,生用行气强;煨用力缓用于止泻)

香附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入三焦和肝。气病之总司,女科之帅,调经止痛之要药,治表征兼气滞)

沉香 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不破气,理气之良药,2-5g,后下;冲服1-1.5g)乌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治三焦寒凝气滞所致诸痛及阳虚遗尿、尿频)

青木香 行气止痛,解毒散肿。(马兜铃的干燥根,3-10g,散剂1-2g)川楝子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小毒,内用杀虫,外用疗癣)荔枝核 行气祛寒,散滞止痛。(善治寒滞肝脉及肝胃不和所致疼痛)甘松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煎汤外用治湿脚气)佛手 疏肝理气,和中化痰。(尤治肝胃不和以及肝脾不调)薤白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治胸痹之要药,肠胃气滞和泻痢后重之佳品)柿蒂 降气止呃。配伍

橘皮配半夏:燥湿化痰力强,痰湿滞中停肺可用。

枳实配白术:既补气健脾又行气消积祛湿,治脾虚气滞夹积夹湿。香附配高良姜: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效佳。川楝子配延胡索:善治血淤气滞诸痛。

薤白配瓜蒌:治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症。药理作用 橘皮 枳实 香附 木香

九、消食药(味多甘,性多平,少数偏温,多归脾胃经)

山楂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消肉食)莱菔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神曲 消食和胃。(消食力最强,治饮食积滞或脾虚食少和消化不良)麦芽 消食和中,回乳消胀。(消面食,消食力次于神曲,促进淀粉类物质的消化)谷芽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消食力最弱,食积轻症或兼脾虚胃阴不足,病后体虚胃弱者最佳)

鸡内金 消食运健,固精止遗,化坚消石。(消食运脾之要药)配伍

莱菔子配苏子、白芥子:温肺化痰,降气止咳平喘,消食除胀通便,治寒痰咳喘,兼食积便秘者尤佳。

药理作用 山楂 麦芽 莱菔子

十、驱虫药(味多苦,多入脾胃或大肠经)

使君子 驱虫消积。(6-10g,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不过20粒,治小儿疳积之要药,治蛔虫,蛲虫)苦楝皮 杀虫,疗癣。(治蛔虫,蛲虫)槟榔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6-15g,多种寄生虫,驱绦虫之良药,对蛔虫也有效,驱虫水煎服)南瓜子 杀虫。(驱绦虫之良药,对蛔虫也有效,大量久服又治血吸虫,生用)贯众 杀虫,清热解毒,止血(9-15g)鹤草芽 杀虫。(驱绦虫)

雷丸 杀虫,消积。(驱绦虫)

十一、止血药(性味各异)

1.凉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药力强与小蓟。治吐血,咳血和崩漏。血热出血之要药,治痈肿疮毒所常用)

小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治尿血,血淋,血热出血痈肿疮毒所常用)

地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善治下焦出血,大面积烧伤不宜用地榆外涂,以防所含水解鞣质引起中毒肝炎)

槐花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止血炒炭,生用泻火)侧柏叶 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苎麻根 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2.化瘀止血药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止血而不留淤,化瘀而不伤正之长,治出血,淤血诸症之良药)

茜草 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蒲黄 收敛止血,活血祛瘀,利尿。

3.收敛止血药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 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紫珠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棕榈炭 收敛止血。藕节 收敛止血。

4.温经止血药

炮姜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艾叶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配伍

蒲黄配五灵脂:无论生用炒用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淤胸肋心腹诸痛及血淤出血。白及配乌贼骨:止血力强,促进溃疡愈合,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治吐血、便血效佳。艾叶配阿胶:养血止血,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下血属血虚有寒之症。药理作用 三七 蒲黄

十二、活血祛瘀药(味多辛苦,主入心肝经)

1.活血止痛药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血中之气药,头痛不离川芎)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乳香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没药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五灵脂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姜黄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2.活血调经药

丹参 活血祛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反藜芦)西红花 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1-3g)桃仁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益母草 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红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牛膝 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王不留行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消肿排脓。

川牛膝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鸡血藤 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3.活血疗伤药

蟅虫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自然铜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10-15g,入散剂每次0.3g)苏木 活血痛经,祛瘀止痛。

血竭 内服活血疗伤,外用止血生肌敛疮。(1-1.5g)

虎杖 活血定痛,祛风利湿,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4.破血消癥药

莪术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血淤与食积之重症)三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血淤与食积之重症)水蛭 破血逐瘀,通经。

穿山甲 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肿排脓。土鳖虫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干漆 破血逐瘀,杀虫。(多入丸散,每次0.06-0.1g)配伍

郁金配石菖蒲:治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郁金配白矾:治痰热蒙蔽心窍之癫痫发狂或痰厥等症。

牛膝配苍术、黄柏:善治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及湿疹、湿疮等。川芎配柴胡、香附:治肝郁气滞之胸闷肋痛、痛经及月经不调。药理作用 川芎 延胡索 莪术 丹参 益母草 桃仁 红花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或辛或苦,或温或寒,多入肺经)

1.温化寒痰药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散结。(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天南星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白附子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又称禹白附:天南星科植物半边莲的块茎;关白附: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

白芥子 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旋覆花 消痰行水,降气止呕。(治肺胃气逆之要药)白前 降气祛痰止咳。

2.清化热痰药

前胡 降气祛痰,宣散风热。桔梗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瓜蒌 清热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竹沥 清热滑痰。(治痰热咳喘、胶结难出之要药,治痰热蒙蔽清窍之佳品)海藻 消痰软坚,利水。昆布 消痰软坚,利水。

川贝母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浙贝母 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竹茹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天竺黄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治小儿痰热惊风之要药)海蛤壳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尿消肿,制酸止痛。海浮石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通淋。礞石 消痰下气,平肝镇惊。(6-9g,入丸散,1.5-3g)

3.止咳平喘药

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苏子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百部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紫菀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款冬花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马兜铃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疗痔。枇杷叶 化痰止咳,和胃降逆。桑白皮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葶苈子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白果 敛肺平喘,收涩止带。胖大海 清宣肺气,清肠通便。

配伍 旋覆花配代赭石:降肺胃之逆气力强,治气逆呕恶、喘息效佳。药理作用 半夏 桔梗 川贝母 浙贝母 杏仁

十四、安神药(多入心肝经)

1.重镇安神药

朱砂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心火亢盛诸症之要药,为治疗热毒疮肿及咽肿口疮所常用,忌火煅)

磁石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Fe3O4)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琥珀 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2.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养心安神,敛汗。柏子仁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夜交藤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远志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合欢皮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配伍

磁石配朱砂:重镇安神力强,善治烦躁不安,心悸失眠。药理作用 酸枣仁 远志

十五、平肝息风药(多入肝经)1.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治肝阳上亢及肝热目疾之要药)珍珠 镇心定惊,清肝除翳,解毒敛疮。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收湿敛疮。

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制酸止痛,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代赭石平肝潜阳,降逆,凉血止血。

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散风止痒。罗布麻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

2.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牛黄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钩藤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天麻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湿,止痹痛。地龙 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全蝎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白僵蚕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止痒,解毒散结散结。

十六、开窍药(多辛,主入心经)

麝香 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催产。冰片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苏和香 开窍辟秽,止痛。安息香 开窍辟秽,行气活血。石菖蒲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十七、补虚药

1.补气药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野生人参:挽救虚脱。生晒参:气阴不足者。红参:气阳两虚者)党参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太子参 补气生津

刺五加 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安心安神,活血通络 大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甘草 益气补中。祛痰止渴,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肾虚不固之要药)白扁豆 健脾化湿,消暑解毒

蜂蜜 补中缓急,瑞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

2.补阳药

鹿茸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蛤蚧 补肺气,定咳嗽,助肾阳,益精血。紫河车 温肾,补精,养血,益气

海马 补肾助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肉苁蓉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锁阳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淫羊藿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巴戟天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肾阳虚衰或兼风湿之要药)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治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

续断 补肝肾,续筋骨,行血脉 狗脊 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菟丝子 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生津 骨碎补 补肾,活血,续伤 仙茅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冬虫夏草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沙苑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益智仁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3.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妇科调经之要药,为内科补血之佳品)熟地黄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白芍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何首乌 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阿胶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龙眼肉 补心脾,益气血。(治心脾两虚或气血不足之良药)

4.补阴药

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 养阴清肺,祛痰,益气。百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麦冬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天冬 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润肠通便。石斛 滋阴除热,养胃生津,明目,强腰。玉竹 滋阴润肺,生津养胃。黄精 滋肾润肺,补脾益气。枸杞子 补肝肾,明目,润肺。女贞子 滋阴补肝,退虚热,明目。

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凉血止血,养血补心。鳖甲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桑椹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配伍

药理作用

十八、收涩药(多酸涩,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1.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收敛止汗。浮小麦 益气,除热止汗。糯稻根须 止虚汗,退虚热。

2.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乌梅 敛肺,涩肠,安蛔,生津。

五倍子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罂粟壳 涩肠,敛肺,止痛。

诃子 涩肠,敛肺,下气,利咽。石榴皮 涩肠止泻,杀虫。肉豆蔻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赤石脂 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椿皮 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3.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桑螵蛸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金樱子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莲子 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芡实 益肾固精,补脾祛湿,乌贼骨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覆盆子 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五倍子 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配伍 药理作用

十九、涌吐药(味苦,性寒)

常山 涌吐痰饮,截疟。(治疟疾寒热之要药)

瓜蒂 内服涌吐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

二十、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雄黄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定惊。硫黄 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轻粉 外用攻毒杀虫,内服利水通便。

明矾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清热消痰,止血止泻。蛇床子 燥湿杀虫,散寒祛风,温肾壮阳。

铅丹 外用拔毒止痒,敛疮生肌;内服坠痰镇惊,攻毒截疟。土荆皮 杀虫止痒。

蜂房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大蒜 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

炉甘石 明目退翳,收湿生肌。斑蝥 攻毒蚀疮,破血散结

蟾酥 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马钱子 消肿定痛,通络散结。

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砒石 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截疟。

儿茶 收湿敛疮,生肌止血,清肺化痰,生津止泻。大蒜 消肿,解毒,杀虫。猫爪草 散结消肿。升药 拨毒化腐。

第三篇:中药功效总结(范文)

中药功效总结

中药功效总结

一、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桂枝: 发汗解表 温经通脉 通阳利水 温通胸阳 温中散寒紫苏: 发散风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解鱼蟹半夏.天南星毒荆芥: 祛风解表 透疹止痒 炒炭止血防风: 祛风解表 胜湿 止痛 止痉

羌活: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藁本: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细辛: 祛风散寒 通窍 止痛 温肺化饮白芷: 散风解表 通窍 止痛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止痒香薷: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苍耳子: 散风寒 祛风湿 通鼻窍 止痛 止痒

辛夷: 发散风寒 通鼻窍

1.2辛凉解表药

薄荷: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 透疹 疏肝蔓荆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祛风止痛

牛蒡子: 疏散风热 解毒透疹 宣肺利咽 消肿疗疮 利二便蝉蜕: 疏散风热 透疹止痒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桑叶: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清肺润燥 凉血止血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葛根: 发表解肌 解热透疹 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升麻: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阳举陷柴胡: 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淡豆豉:解表 除烦

二、清热药

2.1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天花粉: 清热生津 清肺润燥 消肿排脓栀子: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夏枯草: 清肝火 散郁结 降血压芦根:清热生津 除烦 止呕 排脓 利尿淡竹叶: 清热除烦 利尿决明子: 清肝明目 润肠通便

2.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安胎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退虚热龙胆草: 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苦参: 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 利尿

2.3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清热凉血 养阴清热 润肠玄参: 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润肠 3牡丹皮: 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退虚热赤芍: 清热凉血 祛瘀止痛

紫草: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水牛角: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2.4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连翘: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痈散结 利尿蒲公英: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牛黄: 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 化痰开窍鱼腥草: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败酱草: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射干: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大青叶: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板蓝根: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白头翁: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马齿莶: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通淋马勃: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清泻肺热 利咽红藤: 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青黛: 清热解毒 凉血散肿 清肝定惊蚤休: 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息风定惊穿心莲:清热解毒 燥湿

白鲜皮:清热解毒 祛风燥湿 止痒半边莲: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土茯苓:解毒 除湿 利关节山豆根:清热解毒 利咽 散肿止痛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利湿 消痈野菊花: 清热解毒

熊胆: 清热解毒 清泻肝火 息风止痉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鸦胆子: 清热解毒 治痢截疟 燥湿杀虫 腐蚀赘疣垂盆草: 清热解毒 利湿退黄

秦皮: 清热解毒 燥湿止带 清肝明目

2.5清虚热药

青蒿: 退虚热 凉血 解暑 截疟地骨皮: 退虚热 凉血止血 清肺火 生津白薇: 退虚热 凉血清热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胡黄连:退虚热 除疳热 清湿热

银柴胡:退虚热 除疳热

三、泻下药

3.1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解毒止血 活血祛瘀

芦荟: 泻下 清肝 杀虫

3.2润下药

火麻仁: 润肠通便

3.3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红大戟: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巴豆: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蚀疮去腐

四、祛风湿药

独活:祛风湿 止痛 解表

徐长卿: 祛风止痛 活血通络 止痒 解蛇毒

豨莶草: 祛风湿 通经络 清热解毒 降血压

海风藤: 祛风湿 通经络 活血

秦艽:祛风湿 舒筋络 清虚热 利湿退黄

桑寄生: 祛风湿 健筋骨 补肝肾 安胎

香加皮: 祛风湿 强筋骨 利水退肿

千年健: 祛风湿 强筋骨

雷公藤: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杀虫解毒

蕲蛇:祛风通络 止痒 定惊止痉

桑枝:祛风通络 利水

乌稍蛇: 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五、.芳香化湿药

苍术: 燥湿健脾 祛风湿 发汗 明目

草豆蔻:燥湿 行气 温中

白豆蔻:化湿 行气 温中 止呕

佩兰: 化湿 解暑

六、利水渗湿药

茯苓: 利水渗湿 健脾 安神

泽泻: 利水渗湿 泄热

车前子: 利水通淋 渗湿止泻 清肝明目 清肺化痰

木通: 利水通淋 泄热 通经下乳

石韦: 利水通淋 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瞿麦: 利水通淋 破血通经

灯心草: 利水通淋 清心除烦

芒硝: 泻下软坚 外用清热 消疮肿 回乳番泻叶: 泻下导滞郁李仁: 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京大戟: 泻下逐饮 消肿散结芫花:泻下逐饮 祛痰止咳 外用杀虫疗疮牵牛子: 泻下 逐水 去积 杀虫防己:祛风湿 止痛 利水威灵仙: 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臭梧桐: 祛风湿 通经络 降血压青风藤: 祛风湿 通经络 利小便木瓜:祛风湿 舒筋活络 化湿和中 生津开胃五加皮: 祛风湿 强筋骨 利水鹿衔草: 祛风湿 强筋骨 止血川乌: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伸筋草: 祛风除湿 舒筋活络络石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丝瓜络: 祛风通络 化痰散结 厚朴: 燥湿 行气 消积平喘 8砂仁: 化湿 行气 温中 安胎藿香: 化湿 解暑 发表 止呕薏苡仁: 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除痹 清热排脓猪苓:利水渗湿滑石: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外用清热收敛金钱草: 利水通淋 除湿退黄 解毒消肿海金沙: 利水通淋 止痛扁蓄:利水通淋 杀虫止痒茵陈:清热利湿 利胆退黄

地肤子: 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通草: 清热利水 通气下乳

卑藓: 利湿浊 祛风湿

七、温里药

附子: 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肉桂: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温经通脉干姜: 温中 回阳 温肺化饮花椒: 温中 止痛 杀虫

高良姜: 温中止痛丁香: 温中降逆 温肾助阳

吴茱萸: 散寒止痛 疏肝下气 燥湿止泻小茴香:祛寒止痛 理气和胃 10

八、理气药

橘皮: 行气 调中 燥湿化痰木香: 行气 调中 止痛

枳实: 破气消积 化痰除痞青皮: 疏肝破气 散结消滞

香附: 疏肝理气 调经止痛佛手: 疏肝理气 和中 化痰

化橘红:理气散寒 燥湿化痰 消食沉香: 行气止痛 降逆调中 温肾纳气川楝子: 行气止痛 杀虫 疗癣乌药: 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

甘松: 行气止痛 开郁醒脾青木香:行气止痛 解毒消肿

荔枝核:理气止痛 祛寒散滞橘红: 行气宽中 燥湿化痰 发表散寒 11薤白: 行气导滞 通阳散结枳壳: 行气消胀 理气宽中

柿蒂: 降气止呃

九、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 活血散瘀麦芽: 消食和中 回乳

谷芽: 消食和中 健脾开胃神曲: 消食和胃

莱菔子: 消食除涨 降气化痰鸡内金: 运脾消食 固精止遗 化坚消石

十、驱虫药

使君子: 杀虫消积槟榔: 杀虫消积 行气利水 截疟

苦楝皮: 杀虫疗癣贯众: 杀虫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雷丸: 杀虫南瓜子: 驱绦虫

鹤草芽: 驱绦虫 杀滴虫

十一、止血药

11.1凉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 散瘀消痈小蓟: 凉血止血 解毒消痈

地榆: 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白茅根: 凉血止血 清热生津 利尿通淋槐花: 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侧柏叶:凉血止血 祛痰止咳

苎麻根:凉血止血 清热安胎 利尿 解毒茜草: 凉血止血 活血化瘀

11.2收敛止血药

白及: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蒲黄:收敛止血 活血化瘀 利尿通淋仙鹤草:收涩止血 截疟 止痢 解毒 杀虫棕榈炭: 收敛止血

紫珠:收敛止血 清热解毒藕节:收敛止血

11.3化瘀止血药

三七: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11.4温经止血药

艾叶: 温经止血 散寒止痛炮姜: 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十二、活血化瘀药

莪术: 破血祛瘀 行气止痛川芎: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延胡索: 活血 行气 止痛

郁金: 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凉血清心 利胆退黄 止血 结石症

丹参: 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 清心除烦 凉血消痈

虎杖:活血定痛 祛风利湿 清热解毒 化痰止咳 泻下通便 结石症

益母草: 活血化瘀 利尿消肿 清热解毒桃仁: 活血化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西红花:活血化瘀 凉血解毒 解郁安神红花: 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

苏木: 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穿山甲: 活血通经 下乳 搜风通络 消肿排脓王不留行:活血通经 下乳消肿 利尿通淋乳香: 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没药: 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五灵脂: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解蛇虫毒

牛膝: 逐瘀通经 引血下行 利尿通淋 强筋骨 补肝肾川牛膝:逐瘀通经 引血下行 利尿通淋 通利关节姜黄: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三棱: 破血祛瘀 行气止痛

干漆: 破血祛瘀 消积 杀虫土鳖虫:破血逐瘀 续筋接骨

水蛭: 破血祛瘀 通经鸡血藤: 行气补血 舒筋活络

血竭: 内服散瘀止痛活血 外用止血生肌敛疮自然铜: 散瘀止痛 接骨疗伤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3.1化痰药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咳 消痞散结天南星: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散结消肿白附子: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解毒散结白芥子: 温肺祛痰 利气散结 通络止痛

桔梗: 开宣肺气 祛痰 排脓 利咽瓜蒌: 清热润燥化痰 利气宽胸 消肿散结 润肠通便川贝母: 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开郁散结浙贝母: 清热化痰 散结解毒

竹茹: 清热化痰 除烦止呕 凉血安胎天竺黄:清热化痰 清心定惊

海蛤壳:清热化痰 软坚散结 利尿消肿 制酸止痛海浮石:清热化痰 软坚散结 通淋

竹沥: 清热化痰白前: 降气祛痰 止咳

前胡: 降气祛痰 宣散风热昆布: 消痰软坚 利水

海藻: 消痰软坚 利水旋覆花: 消痰行水 降气止呕

礞石: 消痰下气平肝镇惊

13.2止咳平喘药

杏仁: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苏子: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桑白皮: 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葶苈子: 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百部: 润肺止咳 杀虫灭虱紫苑:化痰止咳

款冬花:化痰止咳 润肺下气枇杷叶:化痰止咳 和胃降逆

马兜铃:清肺化痰 止咳平喘 清肠疗痔胖大海:清宣肺气 清肠通便

白果: 敛肺平喘 收涩止带

十四、安神药

14.1重镇安神药

朱砂: 镇心安神 清热解毒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煅用收敛固涩 收湿敛疮磁石: 生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醋制聪耳明目 纳气平喘琥珀: 定惊安神 活血化瘀 利尿通淋

14.2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养心安神 敛汗柏子仁: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夜交藤:养心安神 祛风通络远志: 宁心安神 祛痰开窍 消散痈肿

合欢皮: 安神解郁 活血消肿

十五、平肝息风药

15.1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牡蛎: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软坚散结 煅用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代赭石:平肝潜阳 降逆 凉血止血珍珠母: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煅用收湿敛疮

珍珠: 镇心定惊 清肝除翳 解毒敛疮刺蒺藜:平肝疏肝 祛风明目 散风止痒

罗布麻:平肝清热 降血压 利水

15.2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天麻: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祛风湿 止痹痛钩藤: 息风止痉 清热平肝全蝎: 息风止痉 解毒散结 通络止痛

蜈蚣: 息风止痉 解毒散结 通络止痛白僵蚕: 息风止痉 解毒散结 祛风止痛 祛风止痒地龙: 清热息风 通络平喘 利尿

十六、开窍药

麝香: 开窍醒神 活血散结 消肿止痛 催产冰片: 开窍宁神 清热止痛

石菖蒲: 开窍宁神 化湿和胃苏合香:开窍辟秽 散寒止痛

安息香:开窍辟秽 行气活

十七、补虚药

17.1补气药

人参: 大补元气 补肺益脾 补益心肾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黄芪: 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托毒生肌 利水消肿白术: 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 固表止汗 安胎刺五加: 益气健脾 补肾安神

西洋参: 补气养阴 清火生津山药: 益气养阴 补脾肺肾 固精止带甘草: 益气补中 祛痰止咳 解毒 缓急止痛 缓和药性党参: 补中益气 生津养血

大枣: 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缓和药性太子参: 补气生津

白扁豆: 健脾化湿 消暑解毒蜂蜜: 补中缓急 润肺止咳 滑肠通便 解毒 17.2补阳药

鹿茸: 补肾阳 益精血 强筋骨 调冲任 托毒生肌蛤蚧: 补肾阳 益精血 补肺气 定喘嗽

菟丝子: 补阳益阴 固精缩尿 明目止泻 安胎 生津益智仁: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开胃摄唾肉苁蓉: 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海马: 补肾助阳 活血散结 消肿止痛

锁阳: 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巴戟天:补肾助阳 祛风除湿

仙茅: 温肾壮阳 祛寒除湿淫羊藿: 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

狗脊: 补肝肾 强腰膝 祛风湿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续断: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止血 行血脉 续骨疗伤骨碎补: 补肾 活血 止血 续伤

冬虫夏草: 益肾 补肺 止血化痰核桃仁: 补肾 温肺 润肠 温肾补精

紫河车: 养血益气沙宛子: 补肾固精 养肝明目

17.3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熟地黄: 补血滋阴 益精填髓

阿胶: 补血止血 滋阴润肺何首乌(制): 补益精血 截疟

何首乌(生): 截疟 解毒 止痒 通便白芍: 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龙眼肉:补心脾 益气血

17.4补阴药

南沙参: 清肺养阴 益气 祛痰北沙参: 清肺养阴 益胃生津

天冬: 清肺降火 滋阴润燥 润肠通便麦冬: 润肺养阴 益胃生津 清心除烦 润肠通便黄精: 滋阴润肺 补脾益气玉竹: 滋阴润肺 生津养胃

石斛: 养胃生津 滋阴除热 明目 强腰枸杞子: 滋补肝肾 明目 润肺

女贞子:滋肾补肝 退虚热 明目龟甲: 滋阴潜阳 益肾健骨 养血补心 止血鳖甲: 滋阴潜阳 软坚散结 退虚热桑椹: 滋阴补血 生津 润肠

墨旱莲:滋阴益肾 凉血止血百合: 润肺止咳 清心安神

十八、收涩药

五味子: 敛肺滋肾 涩精止泻 生津敛汗 宁心安神乌梅: 敛肺 涩肠止泻 生津 止血 安蛔

椿皮: 涩肠止泻 收敛 止血 止带 清热燥湿 杀虫赤石脂: 涩肠止泻 止血 止带 外用收湿 敛疮生肌

坷子: 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下气利咽肉豆蔻: 涩肠止泻 温中行气

罂粟壳: 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止痛石榴皮: 涩肠止泻 杀虫

金樱子: 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 固崩止带覆盆子: 益肾养肝 固精缩尿 明目

桑螵蛸: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莲子:补脾止泻 益肾固精 养心安神 24山茱萸: 补益肝肾 收敛固涩芡实:益肾固精 补脾祛湿

乌贼骨: 收敛止血 固精止带 制酸止痛 收湿敛疮五倍子: 敛肺降火 涩肠固精 敛汗止血 收湿敛疮麻黄根: 收敛止汗浮小麦: 益气 除热止汗

十九、涌吐药

常山: 涌吐痰饮 截疟瓜蒂: 内服涌吐热痰 宿食外用研末吹鼻 引去湿热

二十、杀虫燥湿止痒药

雄黄: 解毒杀虫 燥湿祛痰 截疟定惊

硫磺: 外用杀虫 止痒 内服壮阳 通便

蛇床子:燥湿杀虫 散寒祛风 温肾壮阳

土荆皮:杀虫止痒 二

十一、拔毒消肿敛疮药

斑蝥: 攻毒蚀疮 破血散结

马钱子: 消肿定痛 通络散结

炉甘石:明目去翳 收湿生肌

砒石: 外用蚀疮去腐 内服劫痰平喘,截疟

大蒜: 消肿 解毒 杀虫

白矾: 解毒杀虫 燥湿止痒 止血止泻 清热化痰轻粉: 外用攻毒 杀虫 内服利水 通便铅丹: 外用解毒止痒,收湿生肌 内服镇惊,坠痰截疟蟾蜍: 解毒消肿 止痛 开窍醒神升药: 拔毒去腐儿茶: 收涩敛疮 生肌止血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 内服清肺化痰猫爪草:散结消肿

第四篇:执业医师考试 中药学功效 总结

一.解表药 7.柴胡: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发散风寒:

(和解少阳)1.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8.升麻:解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发汗强)风寒表实无汗 9.葛根: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2.桂枝: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升阳止泻

(有汗无汗皆可)10.淡豆豉:解表 除烦 宣发郁热 3.紫苏:解表散寒 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二.清热药 4.生姜: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清热泻火:

解毒 5.香薷: 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

肿(暑湿证)6.荆芥: 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止血 7.防风: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 8.羌活: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外感风寒夹湿证 上半身)9.白芷: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鼻窍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祛风止痒

(阳明经头痛 眉棱骨痛)10.细辛: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通窍

温肺化饮(阳虚感冒 1-3g)11.藁本:发散风寒 除湿止痛(巅顶)12.苍耳子 发散风寒 通鼻窍 祛风湿

止痛 鼻渊要药 13.辛夷: 发散风寒 通鼻窍 鼻渊要药发散风热: 1.薄荷: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

疹 疏肝行气 2.牛蒡子 疏散风热 宣肺祛痰 利咽透

疹 解毒消肿 3.蝉蜕: 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4.桑叶: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 清肝明

目 清肺润燥 凉血止血 5.菊花: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 清肝明

目 清热解毒 6.蔓荆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1.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敛疮生肌 收湿 止血 2.知母: 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

3.芦根: 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除烦

止呕 利尿(胃热呕吐)4.天花粉 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消肿排脓

5.淡竹叶 清热泻火 除烦 利尿

6.栀子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7.夏枯草:清热泻火 明目 散结消肿

(泻肝火)8.决明子 清热明目 润肠通便 清热燥湿: 1.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上焦)

止血 安胎(凉血止血)2.黄连: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中焦)3.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除蒸(下焦)

解毒疗疮 退虚热 4.龙胆草 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5.秦皮: 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 止带

明目

6.苦参: 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

7.白鲜皮:清热燥湿 祛风解毒(皮肤常用药)清热解毒: 1.金银花: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凉血

止痢:热毒血痢)

2.连翘: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疏散24野菊花 清热解毒

风热(疮家圣药)

清热凉血: 3.穿心莲: 清热解毒 凉血 消肿 燥湿 1.生地黄: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4.大青叶: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2.玄参: 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滋阴

消肿 3.牡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 5.板蓝根: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无汗骨蒸要药)

(痄腮)4.赤芍: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6.青黛: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清肝泻(凉血活血)

火 定惊(肝火犯肺咳嗽咯血)5.紫草: 清热凉血 活血 解毒透疹 7.贯众: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杀虫8.蒲公英: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

通淋(乳痈)9.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10.土茯苓 解毒 除湿 通利关节(梅毒)11.鱼腥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

通淋(肺痈)12.射干: 清热解毒 消痰 利咽 13.山豆根: 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 14.马勃: 清热解毒 利咽 止血 15.白头翁: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热毒血痢)16.马齿笕: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止痢17.鸭胆子 清热解毒 止痢 截疟

腐蚀赘疣 18.白花蛇舌: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 毒蛇咬伤 19.熊胆 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

清肝明目 20大血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21败酱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

止痛。22山慈菇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23漏芦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痛

经下乳,舒筋通脉。6.水牛角:清热凉血 解毒 定惊 清虚热: 1.青蒿: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暑 截疟 2.白薇:清热凉血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3.地骨皮: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生津止渴 4.银柴胡:退虚热 除疳热 5.胡黄连:退虚热 除疳热 清湿热 三.泻下药 攻下药: 1.大黄: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阳明腑实证-痛胀吐闭)2.芒硝: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3.番泻叶: 泻下通便

4.芦荟: 泻下通便 清肝 杀虫

润下药:

1.火麻仁: 润肠通便

2.郁李仁: 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3.松子仁: 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峻下逐水: 1.甘遂: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癫痫)2.京大戟: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3.莞花:泻水逐饮 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4.牵牛子:泻下逐水 去积杀虫 5.巴豆: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外用蚀疮

四.祛风湿药: 7.草果:燥湿温中 除痰截疟 祛风寒湿 六.利水渗湿药 1.独活: 祛风湿 止痛 解表(下半身)利水消肿

2.威灵仙:祛风湿 通络止痛 消骨鲠 3.川乌: 祛风湿 温经止痛 4.蕲蛇: 祛风 通络 止痉 止痒 5.木瓜: 舒筋活络 和胃化湿(吐泻转筋)6.乌鞘蛇 祛风,通络,止痉。7.青风藤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祛风湿热 1.秦艽: 祛风湿 通络止痛 退虚热 清湿热 2.防己: 祛风湿 止痛 利水消肿

(风湿痹症偏热者)3.欷莶草:祛风湿 利关节 解毒 4.络石藤: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5.雷公藤: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肿止

痛 杀虫解毒(麻风顽癣)6.桑枝 祛风湿,利关节 祛风湿强筋骨 1.五加皮: 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风湿痹痛兼有肝肾亏虚)2.桑寄生: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3.狗脊: 祛风湿 补肝肾 强腰膝 狗脊绒毛可止血 五.化湿药 1.藿香:化湿 止呕 解暑 2.佩兰:化湿 解暑

(中焦秽浊陈腐之气--口臭)3.苍术: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 4.厚朴:燥湿消痰 下气除满(实满 湿满)5.砂仁:化湿行气 温中止泻 安胎 6.豆蔻: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1.茯苓: 利水消肿 渗湿 健脾 宁心 2.薏苡仁:利水消肿 渗湿 健脾 除痹

清热排脓 3.猪苓: 利水消肿 渗湿

4.泽泻:利水消肿 渗湿 泄热

(肾膀胱湿热)

5.香加皮: 本品有毒,服用不宜过量 6.冬瓜皮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利尿通淋

1.车前子:利尿通淋 渗湿止泻 明目

祛痰(湿热淋证 暑湿泄泻)

2.滑石:利水通淋 清解暑热 收湿敛疮 3.通草: 利尿通淋 通气下乳 4.瞿麦: 利尿通淋 破血通经 5.地肤子:利尿通淋 清热利湿 止痒 6.海金沙:利尿通淋 止痛(淋证痛)7.石韦: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肺热咳喘 石淋)8.卑藓: 利湿去浊 祛风除痹(膏淋)9萹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10木通 利尿通淋,清心火,痛经下乳。

利湿退黄

1.茵陈蒿:利湿退黄 解毒疗疮(黄疸要药)2.金钱草: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 解毒消

肿(石淋--肝胆结石)3.虎杖: 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 散瘀止

痛 化痰止咳 泻热通便

七.温里药 5.莱菔子 消食除胀 降气化痰 1.附子: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消食,行气除胀)

(诸阳虚皆可)6.鸡内金 消食健胃 涩精止遗 2.干姜: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温肺化饮 十.驱虫药 3.肉桂: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温通经脉 1.使君子:杀虫消积(小儿蛔虫)

引火归原(肾阳虚)2.苦楝皮:杀虫 疗癣

4.吴茱萸: 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3.槟榔: 杀虫消积 行气 利水 截疟

止泻(巅顶头痛 五更泄泻)4.雷丸: 杀虫消积

5.小茴香:散寒止痛 理气和胃(寒疝

腹痛,睾丸偏坠疼痛)6.丁香:温中降逆 散寒止痛 温肾助阳7.高良姜:温中止痛 温中止呕 8.花椒: 温中止痛 杀虫止痒 八.理气药 1.陈皮: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2.青皮: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3.枳实: 破气除痞 化痰消积 4.木香: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5.沉香:行气止痛 温中止呕 纳气平喘6.川楝子 行气止痛 杀虫(肝胃不和胸

胁疼痛兼有热者)7.乌药 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尿频遗尿)8.荔枝核 行气散结 散寒止痛(长于疝气疼痛,睾丸疼痛)9.香附:疏肝解郁 调经止痛 理气调中10.佛手 疏肝解郁 理气和中 燥湿化

痰 11.薤白:通阳散结 行气导滞(胸痹)12.柿蒂:降气止呃 13.大腹皮 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九.消食药 1.山楂:消食化积 行气散瘀(肉食)2.神曲: 消食和胃(食积+腹泻/表证)3.麦芽:消食健胃 回乳消胀 疏肝解郁4.稻芽: 消食和中 健脾开胃 5.榧子:杀虫消积 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十一.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1.小蓟: 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利尿通淋--尿血、血淋)2.大蓟: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散瘀)3.地榆: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下焦血热 烫伤要药)4.槐花: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5.侧柏叶:凉血止血 化痰止咳

生发乌发(脱发)6.白茅根: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 清肺胃热(尿血)

化瘀止血药:

1.三七: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2.茜草: 凉血化瘀止血 通经

(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3.蒲黄: 止血 化瘀 利尿(血淋尿血)4.降香 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收敛止血药: 1.白芨: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肺胃出血 手足皲裂)2.仙鹤草:收敛止血 止痢 截疟 补虚

解毒杀虫 3.棕榈炭:收敛止血 止泻止带 4.血余碳: 收敛止血 化淤利尿

温经止血药: 5.血竭:活血定痛 化瘀止血 敛疮生肌 1.艾叶: 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 安胎 破血消癥

(崩漏 安胎要药)1.莪术: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2.炮姜: 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血瘀气滞 行气好)十二.活血化瘀药 2.三棱: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破血好)活血止痛 3.水蛭 破血通经 逐瘀消徵(1.川芎: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瘀血重证)

(血中气药 头痛要药)4.穿山甲 活血消癥,通经,2.延胡索 活血 行气 止痛(长于止痛)下乳,消肿排脓 3.郁金: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4.姜黄: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5.乳香: 活血行气止痛 消肿生肌 6.没药: 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7.五灵脂 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活血调经 1.丹参: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2.红花: 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通经止痛要药)3.桃仁: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4.益母草 活血调经 利尿消肿 清热解毒 5.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筋骨 利

水通淋 引火(血)下行 6.鸡血藤 行血补血 调经 舒筋活络 7.王不留行 活血通经 下乳消痈,利

尿通淋 8.泽兰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活血疗伤 1.土鳖虫:破血逐瘀 续筋接骨(骨伤要药)2.马钱子: 散结消肿 通络止痛

(0.3-0.6g)3.自然铜:散瘀止痛 接骨疗伤 4.骨碎补: 破血续伤 补肾强骨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 1.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燥湿化痰,温化寒痰要药 止呕要药 痰饮)2.天南星 燥湿化痰 祛风解痉 外用消肿止痛 3.禹白附 祛风痰 止痉 止痛 解毒散

结(熄风止痉 毒蛇咬伤)4.白芥子 温肺化痰 利气 散结消肿

(关节经络之痰 阴疽)

5.旋覆花 降气行水化痰 降逆止呕 6.白前: 降气化痰

清化热痰

1.川贝: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散结消肿 2.浙贝母:清热化痰 散结消痈 3.瓜蒌:清热化痰 宽胸散结 润肠通便 4.竹茹:清热化痰 除烦止呕 凉血止血 5.天竺黄:清热化痰 清心定惊(小儿惊风)6.前胡: 降气祛痰 疏散风热 7.桔梗: 宣肺 祛痰 利咽 排脓

(引经药 任何咳嗽都可)

8.海藻: 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 9.昆布: 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 10.黄药子 化痰散结消瘿 清热解毒 11.海蛤壳 清肺化痰 软坚散结

止咳平喘: 6.罗布麻:平抑肝阳 清热 利尿 1.杏仁: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息风止痉药: 2.紫苏: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1.羚羊角平肝息风 清肝明目 清热解3.百部: 润肺止咳 杀虫灭虱 4.紫苑: 润肺化痰止咳 5.款冬花: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6.枇杷叶: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 7.桑白皮: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8.葶苈子: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 9.白果: 敛肺化痰定喘 止带缩尿 十四.安神药 重镇安神 1.朱砂:清心镇惊 安神解(0.1-0.5g)2.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聪耳明目

纳气定喘 3.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生)收敛固涩(煅)(滑脱诸证)4.琥珀:镇惊安神 活血散瘀 利尿通淋养心安神 1.酸枣仁:养心益肝 安神 敛汗 2.柏子仁: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3.合欢皮:解郁安神 活血消肿 4.远志:宁心安神 祛痰开窍 消散痈肿5.首乌藤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十五.平肝息风药平抑肝阳药: 1.石决明: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平肝清肝)2.珍珠母:平肝潜阳 安神 定惊明目

外用燥湿收敛 3.牡蛎:重镇安神 潜阳补阴 软坚散结

(滑脱诸证 收敛制酸)4.代赭石: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5.刺蒺藜:平肝疏肝 祛风明目(肝郁肝阳上亢)

毒(热极生风 清肝火明目)2.牛黄:化痰开窍 凉肝息风 清热解毒 3.珍珠:安神定惊 明目消翳 解毒生肌 4.钩藤:清热平肝 息风定惊(肝阳上亢有热者)5.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 祛风通络 6.地龙 清热定惊 通络平喘 利尿 7.全蝎:息风止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8.蜈蚣:息风止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9.僵蚕: 祛风定惊 化痰散结 十六.开窍药 1.麝香:开窍醒神 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

催生下胎

2.冰片: 开窍醒神 清热止痛

3.苏合香:开窍醒神 辟秽 止痛 4.石菖蒲:开窍醒神 化湿和胃 宁神益

志(醒神宁神)十七.补虚药 补气药: 1.人参 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 安神益智 2.西洋参 补气养阴 清热生津 3.党参: 补脾肺气 补血 生津 4.太子参 补气健脾 生津润肺

5.黄芪: 健脾补中 升阳举陷 益卫固

表 利尿 托毒生肌 6.白术:健脾益气 燥湿利尿 止汗 安胎(补气健脾 脾虚胎动不安)7.山药: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补肾涩精

(平补脾肺肾)

8.白扁豆:补脾和中 化湿

9.甘草:补脾益气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心动悸脉结代)

10.大枣: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缓药性 度劳伤心脾的血虚失眠)11.蜂蜜: 补中 润燥 止痛 解毒 补阳药 1.鹿茸: 补肾阳 益精血 强筋骨 调冲任 托疮毒 2.紫河车:补肾益精 养血益气 3.淫羊藿: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长于补肾壮阳)4.巴戟天:补肾助阳 祛风除湿 5.仙茅: 温肾壮阳 祛寒除湿 6.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7.续断:补益肝肾 强筋健骨 止血安胎

疗伤续折 8.肉苁蓉: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 9.补骨脂: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温脾

止泻 纳气平喘(五更泄泻)10.益智仁 暖肾固精缩尿 温脾开胃摄唾 11.菟丝子 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止泻

安胎(肾虚胎动不安)12.沙菀子 补肾固精 养肝明目 13.蛤蚧: 补肺益肾 纳气平喘 助阳益

精 肝肾两虚咳喘 14.冬虫夏草:补肾益肺 止血化痰 15.锁阳 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补血药 1.当归:补血调经 活血止痛 润肠通便

(补血圣药 补血活血)2.熟地黄 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 3.白芍: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柔肝平肝)4.阿胶: 补血 滋阴 润肺 止血(补血止血)5.何首乌 制首乌补益精血 固肾乌须;生首乌解毒 截疟 润肠通便 6.龙眼肉 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思虑过补阴药 1.北沙参: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 2.南沙参: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

补气 化痰

3.百合: 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 4.麦冬: 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

5.天冬: 养阴润燥 清肺生津

6.石斛: 养胃生津 滋阴清热(胃阴虚 肾阴虚)7.玉竹: 养阴润燥 生津止渴 8.黄精: 补气养阴 健脾 润肺 益肾

(补气补阴,补脾肺补肾)9.枸杞子: 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 10.墨旱莲:滋补肝肾 凉血止血 11.女贞子:滋补肝肾 乌须明目 12.龟甲: 滋阴潜阳 益肾健骨

养血补心

13.鳖甲:滋阴潜阳 退热除蒸 软坚散结 十八.收涩药 固表止汗 1.麻黄根:固表止汗 2.浮小麦:固表止汗 益气 除热 敛肺涩肠 1.五味子: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 2.乌梅: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 3.五倍子 敛肺降火 止咳止汗 涩肠止泻 固精止遗 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 4.诃子:涩肠止泻 敛肺止咳 利咽开音5.肉豆蔻:涩肠止泻 温中行气

6.赤石脂:涩肠止泻 收敛止血 敛疮生

肌(止泻止血)

固精缩尿止带

1.山茱萸:补益肝肾 收敛固涩 2.桑螵蛸:固精缩尿 补肾助阳

3.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 涩肠止泻 4.海螵蛸: 固精止带 收敛止血

制酸止痛 收湿敛疮

5.莲子:固精止带 补脾止泻 益肾养心

(长于止泻又能安神)6.芡实:益肾固精 健脾止泻 除湿止带 7.椿皮:清热燥湿 收敛止带

止泻 止血

十九.攻毒杀虫止痒药

1.雄黄: 解毒 杀虫 祛痰截疟 2.硫磺: 外用解毒杀虫疗疮

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3.白矾:外用解毒杀虫 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 止泻 化痰

4.蛇床子 杀虫止痒 燥湿 温肾壮阳 5.蟾蜍: 解毒 止痛 开窍醒神

(内服0.015—0.03克)

6.蜂房: 攻毒杀虫 祛风止痛 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药 1.升药: 拔毒 去腐 2.砒石: 0.002~0.004克

3.炉甘石 解毒明目退翳 收湿止痒敛疮

4.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 内服清肺化痰

第五篇:2011中医执业医师总结

肺痨的病因最容易引起大咯血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鉴别 心绞痛强迫体位 哪个是劳累性心绞痛洋地黄中毒下列处理错误的? 小儿四诊最重要的? 小儿表实证脉象? 不能引起高血压的疾病? 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粘膜变薄,可透见粘膜下血管纹的胃炎? 仅有肝脏局部肿大的是? 哪类肝炎是DNA链遗传? 患者晕厥失血量在多少ml?湿罗音特点? 伴有和不伴有意识障碍的抽搐?

不是正常生理叩诊音的?单侧上眼睑下垂哪个神经受损? 脑疝引起瞳孔大小不等视神经萎缩见瞳孔扩大哪个部位能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哪个不是心脏听诊的内容?哪个不是腹部触诊的内容? o型腿是膝内翻检查锥体束病变的是?脑膜刺激征的是? 坐骨神经根试验?甲肝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的?丙肝传播途径镜检小圆上皮细胞提示什么疾病?米泔样便什么病?

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速? 心右缘双弧影心底双心房影?碘131可导致? 医学意识和医学活动的关系? 医学道德的基础? 医学人道主义的根本思想? 医德公正原则? 卫生部长提出中国反对克隆人年份? 医生的义务? 良心的重要作用? 医生特殊干涉权? 用药中得道德原则? 药物试验知情同意的内容?大家看看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由国务院颁布 违反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刑事责任 变质的假药没有生产批号的劣药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原则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技术传承指导老师条件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科室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 乙类传染病按甲类预防由国务院批准中药医院制剂我国采取许可证制度听宫位置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13肩前穴位置隔盐灸作用电针频率风寒感冒用荆防败毒散肺痈成痈期用什么方肺痨病因?痴呆髓海不足用七福饮久泄不可分利太过酸枣仁汤里没有柏子仁暑多挟湿邪 乳痈放射切开化脓性溃疡梅毒性溃疡回阳玉龙膏阴证瘰疬初期用什么 砭镰法治疗流火乳腺癌转移到哪最易感染的脚湿气药毒发病?淋病湿热毒蕴用龙胆泻肝汤内痔和脱肛分级贯穿结扎法陈旧性肛裂伴结缔组织外痔切开法宫外孕已破损用什么工具避孕钱乙***思想体重培元补水法解颅五软五迟遗尿母乳优点小儿受凉腹痛治疗方法五迟营卫不和多汗出而不温吴茱萸汤的治法 大黄牡丹汤的病机 流脑的皮疹、内踝8寸下三条经顺序

2、偏历穴定位

3、骨度分寸,下肢内侧13寸

4、听宫定位

5、大陵定位

6、章门定位

7、肩前定位

8、神门定位

9、复溜归经

10、下脘归经

11、长强取穴姿势,膝胸位

12、胆经的募穴,日月

13、印堂穴的进针手法,提捏

14、不属于晕针表现的-血压升高,余选项衰弱表现

15、隔盐灸不适宜的病症,大概是瘰疬

16、耳穴“耳周2”的定位对应人体哪里,不会,查书是腕部

17、定喘穴在虚喘患者如何操作,我选灸法

18、呕吐时需要强刺激的穴位是,备选足三里,内关、公孙等,做错了,查书是内关。

19、慢性泄泻的操作,灸法(题目具体忘了)

20、感冒和大椎的题目(具体忘了)

21、电针应用时低频连续波德频率,书上是2-5次/秒。压根就不会。

22、面痛治疗的取经-手足阳明手太阴

23、寒湿腰痛在主穴的基础上要加什么配穴,腰阳关。

24、中风中经络的主穴在内关、水沟、三阴交基础上再加什么。选错了,看书是极泉、尺泽,委中。

25、面瘫风热证主穴基础上加什么,曲池。

26、胃痛脾胃虚寒型主穴基础上配用什么,神阙、气海、脾输

27、感冒的主穴风池、大椎、太阳、列缺、合谷。又选错了。

28、痛经虚证的取经,书上是足太阴、足阳明。

有个任脉、足太阴的太迷惑了,又错了。

29、崩漏脾虚的配穴,脾俞、胃俞。

30、耳聋风寒证选穴的,具体忘了

31、肾绞痛的主穴,书上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实在选不出答案来。

32、中风的配穴,具体忘了

33、缺乳,脾胃虚弱型的配穴。脾俞胃俞

34、头痛,根据胀痛等表现辨证后,配穴

35、肘关节无力,肘关节外上结节,问病在哪经的经筋上。

36、三阴交的操作,好像是在治疗虚型痛经时。包含针刺方向,补泻手法用提插或捻转

37、中风的题目(忘了)

38、风池穴在脾虚患者的操作方法,大概是温针灸

39、痫证的配穴,具体忘了

40、失眠的主穴

41、咳嗽的取经

43、痢疾某证型的配穴,天枢、关元、上巨虚、合谷。基本不会。

44、便秘脾虚的主穴。

45、遗尿脾虚的题目,具体忘了

46、风火牙痛的配穴。

47、风疹、风团的配穴

48、阑尾炎在主穴基础上的配穴。

49、目赤肿痛的配穴

50、咽痛风热证的主穴

51、胆绞痛的主穴,课本是日月、期门、胆俞、肝俞、胆囊、阳陵泉

52、癃闭虚实的配穴

53、肾俞主治腰痛、大肠俞主治便秘

55、神门定位、太渊定位

56、历兑定位、足窍阴定位

57、翳风定位、风池穴定位

58、百会起点的一条头针-顶颞前斜线,率谷起点的一条头针-颞后线。

中医类执业医师中药功效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