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文体特征的课堂教学的思考(推荐)
基于文体特征的课堂教学的思考
【摘 要】浙江省郭吉成网络名师工作室与桐乡一中沈坤林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基于文体特征的课堂教学”的活动,从文体出发,三位老师分别上了小说、散文、诗歌三节研讨课。这些课对基于文体特征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探索,也引发了笔者对小说、散文、诗歌切入口的一些思索,并就此阐述如何使课堂文体特征更纯粹、更集中的看法。
【关键词】文体特征;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2_)01-0114-03
202_年9月22日,受浙江省桐乡二中热忱邀请,浙江省郭吉成网络名师工作室与桐乡一中沈坤林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基于文体特征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参会观摩了陶文建、邓燕君、王军三位老师的课堂,对基于文体特征的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思索。下面结合三节课例的评析,分别谈谈笔者对基于文本特征的课堂教学所做的关于突破口选择的一点思考。
一、认识错位:把握小说的本质
陶老师选择的是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正如评课的特级老师蒋雅云所说,这是世界名篇,是作者本人非常看好的一篇文章,其重要性不亚于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探讨这篇小说的文章多如牛毛,如何上出新意,确实不容易。陶老师处理得比较从容,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预习题:多次品读小说,用笔“勾画圈点”你最欣赏的语句,同时将你在阅读中感到很困惑的、很想让老师帮你解决的语句或问题罗列出来。
收上纸条后,陶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做了简单的归类总结,明了学生阅读的大致情况后,提了一个问题:他(格斯拉)是一个____人。学生找出“怪”字后,陶老师抛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请问,你觉得格斯拉奇怪在什么地方?请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等正面描写和环境及周围人物等侧面描写入手探讨,找出相关语句,并对人物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在汇报交流环节,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学生逐步读出了格斯拉兄弟的敬业、执着、朴实、负责、尽职,读出了“品质”的内涵:靴品、人品,背后是可贵的工匠精神,这正是物质社会最为匮乏的。
陶老师的课堂,切入点巧妙,围绕核心问题,学生不断品读,咀嚼,师生始终在文本中深入,抓住了小说的本质特征――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但正如郭吉成老师指出的,受应试理念影响,师生在课堂上始终为“怎么样的人”找论据,课堂教学碎片化特征明显,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学生在缺少整体把握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核心问题,课堂缺少必要的铺垫,教学环节有点不连贯。而从内容上看,整个课堂只有一个主问题,内容显得非常单薄。
实际上,所谓的“怪人”是小说中接收了格斯拉兄弟鞋铺的年轻人的看法,格斯拉兄弟觉得自己是很正常的,而小说中的“我”则在怜悯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敬意,对坚守品质的尊重。显然,这里三者的看法是错位的,我们不妨以这种“错位”为突破口,在陶老师设计的基础上“向前走几步”,引导学生探讨这种错位背后带来的小说的内在张力,在明白格斯拉兄弟遭遇的原因之外,从中能读出社会的喧嚣、人们的浮躁与肤浅、坚守品质的不易;也能读出小说作者对手工作坊终将逝去的无奈,对文明倒退的一种深沉的感喟,从而对小说的人物与主旨有一种更深的认识。这样,或许更贴近小说的本质。
二、情感错位:切入散文的核心
邓老师选的是张承志的《汉家寨》,张承志的文字一向冷峻内敛,对于桐乡二中在县市级中属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很大,邓老师选择这样的文本,是很有勇气的。邓老师对教学环节作了精心的设计:
课前预习阶段,邓老师设计了两个思考题,一是“你觉得张承志想表达怎样的情感”;二是“为了表达情感,张承志如何选择?(散文的选材包括:景、事、人、物等)”。
课堂上,师生展现了非常流畅的教学流程:
1.找出你认为有特点的景,大声读出来,这是初步感知阶段;这阶段,还插入了向同学汇报自己有感觉的段落并作赏析的环节;
2.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景的目的是什么?(这是理解散文选材的景)
3.我在汉家寨遇到了两个人,请分别填空:
一个____________的老人
一个____________的小女孩
问题:为何选择“一老一少”?(这是理解散文选材的人)
4.汉家寨的人在坚守什么?你如何看待他们的坚守?
5.张承志在坚守什么?
6.你我在坚守什么?
在推进教学中,邓老师非常重视课堂气氛的调节与支架的搭建。在课堂气氛调节方面,邓老师尝试学生自由读、个体读、齐读、大声读、默读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反复吟诵涵咏,既调节了气氛,又将散文的品读落到了实处。在支架的搭建上,邓老师主要运用了两处,一处是学生对小女孩穿的红色衣服难以理解时,邓老师适时引用了培根的一段话: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并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明丽的背景。
这一引用让学生明白了红色为这荒凉、凄清的汉家寨增添一抹亮色与希望之外,取得了映衬于暗淡的美学效果。
另外,在讨论张承志的坚守时,邓老师引用了有关张承志的一段素材:
90年代初,文学界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许多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商品化倾向”。张承志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未介入任何商业性创作的少数作家之一。张承志说:“我只是一个作家。我永远不是走红的文字商品的?卖者,永远不是流行思潮顶峰的泡沫。我独立地表达而已。”“我希望自己的文学中,永远有对于人心、人道和对于人本身的尊重;永远有底层、穷人、正义的选择;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哪怕再难,也要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批判,这是我在自己的微渺作品中一直坚持的。”“当你们感到愤怒的时候,当你们感到世俗日下没有正义的时候,当你们听不见回音找不到理解的时候,当你们仍想活得干净而觉得艰难的时候……请记住,世上还有我的文学。”
这一引用,让学生对家园、对文化、对信念的坚守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
邓老师的课,紧紧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设计精巧、环节严谨,课堂推进流转自如,显示了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但正如评课老师所说的,其课堂的后半节,基本上抛开了文本,尤其是“你我的坚守”,与文本的距离很远,这种游离,使教材的功能弱化了。
细读这篇文章,笔者觉得也存在着对情感认知方面的“错位”:汉家寨的贫瘠与老少的坚守,“我”的长旅与回忆。深入理解这种错位,我们会对绝望中的决绝坚守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人类为生存下来的那种苍凉广阔的心胸有了真切的理解,那是生命的一种坚韧,深深扎根于脚下灼热的土地。这种对故土的深情,与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乡土情结的最真实体现。如果用这种“错位”进行深入突破,课堂会更紧凑,讨论或更紧契文本,学生或许更能明白中华文化数千年绵延不绝的原因,那正是我们汉民族的根。
三、表达错位:聚焦诗歌的关键
王老师选的是伊沙的《张常氏,你的保姆》,这首诗歌在文字上浅白得如一杯开水,学生看着全懂,但就是读不出其中的味道。这篇诗歌教学最大难度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的,教师应该有一种自觉,即从学生的一望而知指出他的一望无知,甚至再望也还是无知。
对此,王老师显然有周全的准备,他让学生课前阅读诗歌,思考并写出“读懂的”和“读不懂的”,汇集学生读不懂的,王老师整理出了两个典型问题:
1.诗中的“我”为什么向张常氏这个保姆致敬?
2.题目为什么是“张常氏,你的保姆”,其中的“你”是谁?
问题一的讨论中,王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张常氏所做的事情:
命名狗蛋 一把鼻涕 地道秦腔 朴实狡黠
改变的背后,学生很快看出了这种改变体现在四方面:风俗、习惯、语言、性格。也就是说,张常氏对外籍教师的孩子的影响之大,改变之深、之彻底、之全方位,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对此,王老师抓住时机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何将教授们与张常氏对立起来,这有何用意。细心的学生马上发现,四年恰好是外语学校本科年份,教授们四年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如张常氏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将这种改变看成是教育的话,她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显然,这里的对立不是人与人之间身份的对立,而是隐喻着张常氏所代表的教育方式的对立。就人而言,张常氏不比教授有知识、有理念,更不懂教育计划与方法之类的,她靠的是一种纯朴,一种返朴归真的交流。这种质朴、自然、原生态的教育,靠的是最原始的口耳相传,影响却是刻骨铭心、深入骨髓的。这里实际上有一种对我们教育的深刻反思在。
问题二的讨论,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王老师设置了一个台阶:张常氏是谁,学生马上找到了课文的原句。但学生对诗歌过于详细的籍贯介绍仍是不懂。为此,王老师出示了《辞海》有关对蓝田的介绍:
蓝田猿人,也称“蓝田中国猿人”“蓝田人”。早期猿人化石。1963―1964年在中国陕西省蓝田县发现。经古地磁法测定,蓝田猿人的绝时年代为距今六十五万年至八十万年,……蓝田猿人较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更为原始。
经老师一说,学生明白,诗人这里是在强调,那是人类历史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学生渐渐领悟,保姆张常氏除了隐喻教育方式之外,还有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文化,中华传统的文化,这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化。换言之,张常氏实际上做着一件与外语学院的教授们同样的事,她用文化改变着外国的孩子。而这种文化的渗透力是极强的,它可以改变任何接触这种文化的人。
至此学生明白,这里的“你”表面上指外语学院的同事,实际上是你我任何一个受着传统文化影响的人。
王老师的课堂,从学情出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教学课堂朴素无华,一如诗中的张常氏,本色之中蕴含了娴熟的教学技巧。但从诗歌特定的文体来说,我们似乎还可以再深入些。从内容来看,诗歌浅显的表达与深刻的内蕴是错位的;从表达来说,对教授等人的白话式描写与对张常氏的庄重介绍也是错位的。这两种错位恰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读突破口。如果我们对“张常氏”“系”“致敬”等词进行细细地比较、品味,相信我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会更深入、更透彻。在随后的讲座中,特级老师沈坤林也特别提到,其中的几个词语很值得品味与鉴赏。
三节课所选的文章都是叙事类文章,上课的老师选课都很有眼光,其文本都很有文化内涵,可供挖掘的点很多。在这方面,三位老师的处理是很成功的。从文体特征层面来看,三篇文章又是完全不同的,《品质》是小说,《汉家寨》是散文,《??常氏,你的保姆》是诗歌。三位老师对文体重点的把握也是基本到位的:陶老师抓住了人物形象核心,邓老师抓住了情感核心,王老师抓住了内涵含蓄之特征。当然,从更高要求来看,如果能聚焦在文本的错位上,品味文本独特的张力,可能会更突出文本的文体特征,三节课的课堂可能会更纯粹、更集中些,从而更合乎这次研讨会的主题。
(编辑:张 婕)
第二篇:散文定义及文体特征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二.散文的特征
⒈较强的纪实性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但对纪实性的理解,至今仍有较大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一是主张绝对真实:“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散文家们要靠旅行访问,调查研究了积蓄丰富的素材,要把事件的经过,人物的真实,场地的实景,审察清楚了,然后才提笔伸纸。散文特写决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是在这里。”(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散文特写选(1959-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二是主张“大实小虚”:“散文写作,在选材上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也就是说,在保持题材上大体真实(请注意,这里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学科学中的‘真实性’的含义,故称之为‘题材的纪实性质’)的前提下,某些细节的虚构,乃至某个次要人物的虚拟,不但在创作实践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许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很必要的。„„关键则是要‘大实小虚’。”(韩少华《散文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写作论》)
三是供实用的散文,要严格地写实;供欣赏的散文,允许有虚构的成分存在:“谈散文创作,我们还不能不谈虚构。虚构是文艺创作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概括社会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突出作品主题均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散文创作也不一味地排斥这种方法。具有写实特点的散文体裁之所以不排斥虚构,是因为人们写散文,自古以来就有供实用和供欣赏的分别。供实用的散文,只能严格地写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而供欣赏的散文,在写实上就不那么严格,允许有虚构成分存在。”(冠显《散文写实说》)
在这三种意见中,我们认为第二种意见是可取的。首先,“大实小虚”说在实践上反映了散文创作的客观实际。以冰心《小桔灯》为例,据散文家韩少华说:“前不久,在拜访冰心同志的时候,得到了她的指教,得知文章中的小孩一家,以及作者同他们的接触,包括女孩父亲的姓氏都是确凿的,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只是在个别次要之处做了一点虚构。”冰心在《漫谈〈小桔灯〉的写作经过》一文中,对该文“个别次要之处做了一点虚构”作了补充说明,即“我的朋友”这个次要人物是虚构的。“大实小虚”说在理论上也是顺理成章的,散文是文学作品,而虚构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手法,所以散文不可能与虚构无关,但这种虚构又不能破坏散文的纪实性原则,所以它只能是“大实小虚”了。
尽管散文的细节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这一点也应该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⒉取材的广泛性。
散文的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大千世界几乎无不可写,所以郁达夫说:“散文清淡易为,并且包括很广,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达夫自选集>》鲁迅说,散文的“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致罗清桢》,《鲁迅书信》P241),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周立波说:“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历史,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散文特写选·序言》)骆文说,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好处甚多。一石之嶙,可以为文。一水之波,可以写意。一花之瓣,可以破题。实在自由。”(《我的散文观》)
正因如此,有人讲散文作者“触目闻声,随处可感。鲁迅目阅白雪纷飞而抒怀,形成《雪》的精魂;茅盾见白杨挺拔而命笔,致成《白杨礼赞》;巴金观朝暾乍涌而心吟,因有《海上的日出》;吴伯萧忆纺车声韵而挥毫,写下名篇《记一辆纺车》;杨朔赏茶花绚丽引起创作冲动,留下脍炙人口的《茶花赋》。总之,一个作者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有可能被取来作为写散文的材料。”(汉基《关于散文取材种种》))。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 有的。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 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 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在取材领域上,小说、戏剧、诗歌都不能与散文相比。小说的题材,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戏剧的题材,要有激动人心的矛盾冲突。诗歌的题材,要有深郁的情韵。而散文却没有这些限制,可以写小说、戏剧、诗歌的材料。都可以写散文,不可写小说、戏剧、诗歌的题材,亦可写散文。
取材广泛,首先表现在它选择题材可以不分古今,不分中外,不分大小上下,凡能给人以知识、美感,陶冶人的情操的东西都可信手写来,缀成优美的篇什。其次,表现在写作散文时,可以在一个主题的统率下选取不同时间、空间的材料,十分自由。如秦牧的《土地》。
我们承认和强调散文取材的广泛性,但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可写成散文。那种不分青红皂白,挖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写散文要选取揭示“人类那种崇高感和庄严感”的材料,要选取反映具有“超世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材料。
3.形式的灵活性
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其服务的形式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①结构多种多样
首先散文的结构中心多样。既可以用人物为结构中心,如《藤野先生》;可以用典型的细节为结构中心,朱自清《背影》;可以用景物为结构中心,郁达夫《故都的秋》;也可以用某一象征事物作结构中心,如《茶花赋》。
其次,散文的结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时间发展先后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组织材料,如《小桔灯》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为序,如张洁《挖荠菜》和杨朔《荔枝蜜》;有的以某一思想为统帅,把材料分别组织在几个不同的侧面之内,如《土地》。
②表达方式自由灵活。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叙述、描写等五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可使用暗示、象征、比兴、联想等手法。记叙散文以叙述、描写和议论;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间用叙述、描写和抒情。
③语言运用自如。现代散文的语言主要是现代汉语,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借用文言词语和用法,方言俚语、歌谣谚语等语言形式。文言语辞如陶铸《松树的风格》中:“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用歌谣谚语的如:朱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郦道元《巫峡》中“长江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⒋诗意浓郁
散文不象小说、戏剧靠虚构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吸引读者,而是靠浓郁的诗意和理趣来感染读者。在抒情、叙事类散文中要追求诗意。有的散文家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象苹果饱含果汁一样。毫无诗意的散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散文作者努力在生活中寻求诗意,并使自己的作品富有诗意。杨朔说:“不要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诗意两个字,杏花春雨,固然有诗,铁马金戈的英雄气概更富有诗意。你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凡是遇到这种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总要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东风第一枝>小跋》,转引自《现代散文序跋选》P190,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散文的诗意与它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分不开的,其诗意的浓度同作者感情的深度总是成正比的。为什么散文长于抒情呢?因为:a、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无论写到什么,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心灵的歌声”(高尔基)。b、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所谓散文笔调。散文笔调,首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
议论性散文中,追求文章的理趣也是散文富有诗意的一种表现。朱自清评鲁迅的杂感说:“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还有别的,那就是传统的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而这也是诗。”这类文章让我们为作者深邃的思想所震撼,被其中精辟的论辩所折服。如韩愈的《马说》,朱自清的《匆匆》。散文的说理与议论文不同,它必须借助形象来说理(苏轼《赤壁赋》),将情与理交融起来,使之“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普列汉诺夫语)⒌语言优美
优美的语言是散文所以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散文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①讲究文采。常用多种手法,或浓墨重彩、或淡笔轻彩,着力表现事物的“画意”,再现美好的形象。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识地化常语为奇语,以更好地表现散文的“诗情”和“画意”。如朱自清先生《春》中开头几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再如《赤壁赋》中写箫声一段: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散文讲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华美的语言,有的散文家使用最平常的语言,写出极美的文章来。即所谓的“家常风”。如魏巍《我的老师》。
②灵活疏放。
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意点染,任情穿插,时而叙,时而议,时而抒情,或将它们水乳交融起来。可谓腾挪翻飞,无不随心应手。
③注重节奏。
句式富于变化,有时骈散相间,平仄相调;有时长短交错,张弛相映,使作品富有音乐美。请看袁鹰《青山翠竹》中的一节: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子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坎了,还有深埋于地下的竹根。⒍(篇幅)短小精悍。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层次较少,结构不很复杂,但又具有选材精要,言简意赅,立意深邃的特点。郁达夫“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现代散文序跋选》)秦牧说:“像苏州的园林,小是小了,然而却境界深邃,天地开阔。(《园林 扇画 散文》见《笔谈散文》)
三、英美散文的特点
英国散文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唯其如此,才显得活泼强悍,有较强的可读性;英国的散文多少都带有某种教化的目的,有的明显一些,有的隐蔽一些,有的表现为直接,有的表现为间接,某些时代散文家的教化意识强些,有些则弱些,有的并不表现在每篇具体的文章中,而是多篇文章所形成的总体之中;英国散文一般都明白、清晰、简洁,华丽庄重的文体不是英国散文的主流;英国散文的语气亲切随和,笔调轻松活泼,幽默风趣;英国散文总是流荡着作者个人的情感,因此是一种富有作者个性的体裁;最后,它的结构一般比较精巧,也许由于篇幅短小,写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精密的构思,并能有力地将其付诸实现的缘故。英国散文是有特色的,属于散文中的上乘。约翰逊的理性论辩、哈慈利特的隽言妙语、狄更斯的通俗写实、卡莱尔的历史写作、达尔文的科学论证、罗斯金的经济忧患、阿诺德的文学探讨、罗素的哲学见解、克拉克的电视讲座等等,共同描绘出英国散文作家多元面貌与英国历史语境交织出来的思想景观和散文图画。
美国散文在题材和体裁上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和探索性的特点,风格多元并存,思辨性突出,写实性很强,幽默感独特。爱默生、麦尔维尔、詹姆斯、弗罗斯特等人的散文让人感受到无比强撼的思想活力和冷峻的辩证思维,气度非凡。梭罗、克莱恩、杰克.伦敦、庞德、安德森、海明威、福克纳、考普兰、韦尔蒂等人文笔清新自然,简约洗练。马克.吐温、欧.亨利、瑟伯、佩雷尔曼、冯内古特等作家的散文犀利幽默,充满张力、辛辣与苦涩。门肯、爱德蒙.威尔逊、李普曼、怀特等在大众文化的历史性挑战和机遇中为保持散文的文学地位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怀特,以博大的视野、精致的文笔、敏锐的观察、真朴的个性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家”。沃尔夫、塔利斯、麦克菲、狄迪恩等人的新闻主义手法也给散文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道格拉斯、鲍德温、马丁.路德.金、金凯德、汤亭亭等少数族裔作家的散文创作又给美国的散文的发展图景增添了有力而必需的一笔。
四、英美散文教学的一得之见讲授英美散文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所述纯属个人体会论文联盟www.teniu.cc
首先应当注意英美散文的立论方法。英美散文家大都具有这样的本事,抓住一件事情,层层敷染,演化开去,讲得头头是道,在漫不经心中引出一番人生的道理来。要做到这一点,作者不仅需要见微知著的慧眼,而且要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让思想的光芒向四处辐射,使文章显得丰富充实。然后再把这些光束聚集在题旨上,折射出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戈尔德.史密斯的“国家偏见”(National Prejudice)、米尔恩的“金色的果子”(Golden Fruit)、普里斯特莱的“反讽原则”(The Ironic Principle)都属于这类文章。发散性思维的运用还见诸于正式的评论或近乎于正式评论的散文,只不过采用的技巧不同罢了。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论点,然后或旁征博引,或如剥笋壳般层层剖析,或夹叙夹议,或举例说明,将文章加以铺陈,然后再慢慢收拢,自然地得出结论,与文章的开首相呼应。
第三篇:新闻的文体特征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一)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二)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消息是指简要而迅速的新闻报道;通讯是指丰富具体而又翔实生动的新闻报道;人物访谈是指与新闻人物进行直接的会话报道;新闻评论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作为高考文段阅读的选考题,需要超过1000字的篇幅,据此我们认为高考新闻选材主要是通讯、访谈和新闻评论。
(三)文体特点:
1.新闻的特点:真实、准确。要求必须保证所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事;必须保证构成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真实准确;必须保证事实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真实准确;必须保证事实报道中所涉及的各种资料真实准确。2.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五w”+“1H”,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怎么发生的”(how)。、新闻写作常常按照“最重要材料(导语)——次重要材料——更次要材料——最次要材料”的“倒金字塔”结构。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在写作技巧上,醒目的标题、事件的倒装、细节的贴切、语言的精炼等等,体现了更多的个性化特征。
6、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同: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新闻价值,都必须真实,不能进行艺术虚构。
异:①新闻报道内容的详细和概括程度不同,消息概括,通讯详细。②新闻的时效性、文学性不一样,在时效性上,消息强,而通讯较弱;在文学性上,则通讯强,而消息较弱。③结构方式不同,消息主要采用金字塔式结构,有导语和背景;通讯则是时空式或逻辑式结构,后者用于人物通讯、工作通讯等。④表达手法不同,消息多用叙述和描写,而通讯还可以抒情和议论,文学色彩比较浓厚。
第四篇:语文记叙文文体特征
www.teniu.cc
语文记叙文的文体特点
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文章。记叙人物和事件,必须掌握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己的感情;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事件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记叙文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节不感人。当然,描写要恰当,为中心服务。所谓恰当,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写出变化。
与小说相比,记叙文最大的特点是真实,也就是说,记叙文中所记的人、事、景、物必须是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的,而不能来自作者的想象与虚构。另外,记叙文中所记的内容,一般是作者亲历的,作者要么是文中的主角,要么是旁观者,反正必须在场。如果文章所记内容是从其他媒介(譬如书刊、报纸、影视、网络等)得来的二手资料,作者仅仅只是对这些事情作了一个转述,即使这些事情是真实的,这样的文章仍然不能算作记叙文。与散文相比,记叙文最大的特点是集中。如果说散文是“形散神不散”,记叙文就是“神也不散,形也不散”。散文记人叙事,往往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只要是能够表现文章中心的人和事,尽可入文。而记叙文记人,一般只记一人,围绕此人的不同侧面,精心选材,为读者再现生活中的真人;记叙文叙事,一般只叙一事,力求把此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时间跨度要尽可能的短。另外,散文抒情性强,直接抒情的句子占得比重较大;记叙文则主要通过文中所记的人、事来间接抒情,一般很少直接抒情。
与说明文相比,状物类记叙文只限于摹写事物的外形,最高境界就是“摹形状态,如在目前”,即起到“照相机”的作用,至于事物的其他则一般不涉及。而说明文是要对事物做全方位的说明,除了介绍事物的外形外,还要介绍事物的产地、制作过程、性质、使用方法、保养维修、运输方法等等。状物类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采用描写,而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主www.teniu.cc
要采用说明。
由此看来,记叙文作为一种常用文体,有着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只要能够把握住这几个基本特征,想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记叙文是不太困难的,至于写得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那就是更进一步的要求了。
写作记叙文时,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而且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1、选择较小的切入点。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一般都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统地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定“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五六百字左右的篇幅内定出立意鲜明、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材料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俗话说:“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202_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题是:在现代社会里少不了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的幸福,有苦恼,请以“交往”为话题定一篇作文。这个话题很宽泛,基本上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在社会中总是以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如考生不能找准一个较小的切入点,就很容易对现在的人际关系泛泛而谈。而一旦落入此俗套,得高分的只能是妄想了。一篇高分作文《往下走,往上走》把切入点放到了楼道里的一扇铁门上,围绕这扇既给人带来安全,又给人带来麻烦的铁门,写出了楼道里的人们由冷漠对立到温情交住的变化。由此可见,只有做到了“化大为小”和“以小见大”,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实践证明,凡是选择了较小切入点,并做到了“以小见大”的记叙文得高分的可能性就相当大。
二、材料新鲜
记叙文的选材,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本上出现了模式化、规律化的选材倾向,写老师总牵扯到“蜡烛”,写同学总写到“半块橡皮”,写爱心总离不开“希望工程”„„诸如此类,把生活生硬分割,使人读之生厌。文章的材料好比建造房屋的材料,但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永远是“力求新鲜”。想想就可以知道,假如一位阅卷教师连www.teniu.cc
续不断地看到“歌颂蜡烛”的文章,他会怎么判分!所以新鲜的材料是记叙文获得满分的基础条件。
三、内容真实
与“材料新鲜”一样,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那些胡乱编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反感。有一些同学为了表明自己的“崇高”,文章始终不离“助人为乐、希望工程、捐钱救灾”等,事实上,我们希望社会充满爱,充满关怀,可是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文章里始终充满假话、充满谎言。
我们作文时应牢记:只有真实的,才是动人的!如果我们一味地为了打动人而胡编乱造所谓的动人故事,只能让阅卷老师反感。当然,我们所说的真实并不是要大家把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上去。我们所谓提倡的“艺术的真实”实际就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技巧性的加工,如设置悬念、修饰语言等。它和内容的虚假是完全不同的。
四、构思精巧
记叙文要写得精彩、写得让人难以忘记,就不得不在文章的构思上下工夫。构思的精巧起“以小见大”、“选材新鲜”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互相包含。一般说来,构思精巧的文章,一定是“以小见大”的,也一定是“选材新鲜”的。如一篇深圳中考作文《留下》就完全以精巧的构思取胜。全文由三个电话留言组成,记录了非典时期一位姑娘的父母、男友、朋友的三个电话留言,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这样的构思在中考作文中实属凤毛麟角,自然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构思的范围不能局限在内容或形式,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遣词造句都可以纳入。在作文之前,审好文题之后,构思就应该开始了。
记叙文要占领高地,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不从发展等级上做文章是不行的。记叙文的发展写作要点是——
一、立意深刻
这里的立意深刻是指文章的主题新鲜独特,与众不同,富有深意。平常的话题,我们也可以发掘出深刻的主题来。
二、语言生动形象
这是指文章的描写功夫。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入微的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心理,事件的动态,景物的变化„„可想而知,这样的文章一定会获得高分。
如《打工》一文,在描写语言上就很见工夫:“我努力地干着与我年龄极不相称的活,拚命地抬起二三百斤的铁笼。超重的负荷压得我浑身骨骼„吱吱‟地响,我咬紧牙努力地把自www.teniu.cc
己的脊背弯成一张弓,两只脚死命地扣紧地面,两只眼球鼓成了弹丸,时刻都有射出眼眶的可能。太阳直射在我身上,背上的皮肤仿佛被烤焦了,随时都有撕裂的可能。汗水淌进了我的眼里,辣得睁不开眼,而鞋子里早已像和泥一般滑,我就这样拚命地撑着„„”这段文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入微的刻画,传神地写出了“我”打工的体验,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技巧熟练
文章是用语言文字表现主题的,如何使语言文字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就以看写作技巧了。一般而言,写作技巧包括详略、表现用法(象征、以物喻人、过渡言志等)、体裁安排、顺序、点题、过渡响应等。
与你为邻
你,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
此前,我从来没觉得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市里,一起在公交站台等车,一起在绿茵场上驰骋,一起倾听啦啦队女生的尖叫,一起讨论巴萨vs国米;一起研究编程算法,一起约好报考深大计算机专业,一起梦想着有一天我们共同开发的网站像youtube那样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你高大健硕,眉宇间透出一股俊秀,班上的女生悄悄给你取了个外号――“小柏原崇”,而我却只得了个“许三多”的美称,说实在的,我还真有点嫉妒。你的学习成绩虽然在班上不是最好的,但在球队,你是最好的,教练经常拿你当作榜样来训斥其他队员,用他带着方言的普通话说:“要想踢比赛,首先学习成绩要好,进入大学里,会有更多的比赛机会。”末了总不忘补上一句:“像某某同学那样,踢球学习两不误。”
我最忘不了的是去年那件让我烦恼的事,我生病了,尿血,是你旷课把我送到深圳友谊医院的结石科去。当时数学课正上到复数这一章节,是期末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每天下课之后你都会来到医院看我,把你做好的课堂笔记给我看,第一次翻开笔记的时候我很感动,从没见你这么认真的做过笔记,几乎是把一节课上老师所说的每个字都记录了下来„„
直到高考前那最紧张的一个月,你却忽然说你要回安徽老家。按规定,考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高考,你说会放弃报考深大,因为深大在老家的招生人数较少,另外安徽的学习环境,使用教材与深圳不同,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放弃。
今天,我们会同时走进考场,为自己的明天书写一份答卷,不同的是,我在深圳,而你在陌生的老家。www.teniu.cc
我知道,在深圳还有很多很多像你一样的同学,他们的父母,和所有深圳人一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推动着城市发展,他们同样拥有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彼此为邻,相互依存。然而他们却要比我们承受的更多,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成为“高考移民”的一员,并为此放弃心仪的学校,使梦想走得更远„„
我祝福你,我的朋友,我们的邻居,那些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们。
[点评]该文章具备下面五点优秀的作文的要素:
一、这篇作文是在用心去感悟生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从多角度对生活的观察,多生活的了解,融入了一些青春色彩,完全达到题目的要求;
二、文章的语言生动,语句通顺没有前后矛盾,没有故作深沉的装腔作势,有铺垫,有悬念,有转折,有升华,末尾点题,语句表达生动,亮点频现;
三、文章的思维独特,逻辑严密,从自己的一个个切身感受通过剥洋葱的形式慢慢展开,引发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立意上有相当的高度;
四、感情真实抒发了该考生对生活中的人、物、事的真实感触、能打动人心;
五、有健康的价值观,分寸把握到位,表达出自己健康的情感,使文章赋有灵魂。
第五篇:商务英语广告的文体特征
商务英语广告的文体特征
书面广告一般由标题(headline)、正文(body text)、口号(slogan)、商标(trademark)和插图(illustration)5部分组成,其中前3项属语言文字(verbal)部分,后2项为非语言文字(non_verbal)部分。本文主要讨论英语广告语言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原则。
广告学有个著名的AIDMA原则,是1898年由美国E.S.刘易斯最先提出,概括了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全过程,是广告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其含义为: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产生兴趣,D(Desire)培养欲望,M(Memory)形成记忆,A(Action)促成行动。为了充分体现这个原则,实现广告促销功能,广告创作者在遣词造句语篇结构等方面都颇具匠心,形成了广告语言独特的文体特征。这里主要论述商务英语广告的词法、句法、修辞和语篇4个方面的文体特征。
1.1 广告英语的词汇特征与翻译
1.1.1 简约用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用词简单,大量使用单音节词和口语词汇;另外一个是在广告语言中缩略语的大量使用。
广告的受众是社会大众群体,而不是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和阶层,要让男女老少都能毫不费力地理解和识别,广告语言应该简洁生动,一目了然,琅琅上口,因此广告英语中经常使用单音节(monosyllables)词汇和口语词汇。(1)Making life a little sweeter.—M&M 让生活变得更甜美!—M&M(2)My goodness!My Guinness!我的天啊!健力士啤酒!(3)Fresh up with Seven_up.—Seven_up 君饮七喜,提神醒脑!———七喜
(4)We can give you a better view of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Pacific.—Citibank 助您纵览太平洋两岸,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花旗银行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G.H.Leech的统计,使用频率高的动词如:make,get,take,try,come,go,know,keep,have,need,see,use,give,take,look,serve,choose,let,call, send,need,love,start,meet,save,bring,last,help,etc.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如:new,crisp,good/better/best,fine,free,big,fresh,great,delicious,real,full/sure,easy/bright,clean, extra/safe,special,rich,etc.几乎都是单音节很口语化的词汇。
使用缩略语,节省时间,节约材料,节约费用。现代广告费用昂贵,为了降低成本只好节省篇幅。而节省篇幅不影响表意的最好办法是采用缩略语,如:(5)TO LETOR FOR SALE Furnished Edinburgh Court,426 Argyle St,2nd floor,1,550 sq,ft.4 bedrooms with dining and living room,private garage.Sale at$130,000.Rent$1,400.Tel:338954 office time or 823784.房屋出售或出租
Argile街426号爱丁堡公园大厦二楼全层,面积1 500平方英尺,4间卧房并带客厅、饭厅,有自备车库。售价13万美元。请于办公时间拨打338954或823784。这里使用的缩略语:st=street,sq=square,ft=feet,tel=telephone。
1.1.2 创新求异。创新求异是英语广告文案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为了突出产品的新、奇、特,引起好奇,标榜个性,广告语经常杜撰新词和怪词。新奇、有趣的广告语在引起注意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传播商品信息,在瞬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6)When you've been voted best airport in the world two years in a row,what do you do for an encore?Create an Airtropolis.—Singapore Changi Airport(7)连续两年被选为世界最佳机场,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创造航空帝国。———新加坡樟宜机场
(7)Give a Timex to all,to all a good time.—Timex 天美时奉献给大家的是美好时光。———天美时
(8)DRINK A PINTA MILKA DAY.NATIONAL MILK PUBLICITY COUNCIL 每天喝杯牛奶吧!———全国牛奶推广协会
这里Airtropolis是个新造词,实际上是air+(me)tropolis构成,Timex则由time+excellent构成。广告英语的新造词集中体现在商标词的设计上,比如:安利Amway=American Way,沃尔玛Walmart=Walton+market等。而例(8)其实是Drink a pint of milk a day的变异。
1.2 广告英语的句法特征与翻译
广告语言要求简洁明了,引起注意。因此广告英语与其他商务英语语体比较,在句式结构的选用上也独具特色,大量地使用了简单句、省略句、祈使句、主动句和疑问句。
1.2.1 简单句多,否定句少。广告是面向大众的,要求句子简练,能够在瞬间抓住人们的视觉或听觉,并且易于记忆,复杂而晦涩的句子往往令人厌烦,难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而否定句却较少使用,有人作过随机抽样调查否定句的比例只有3%,而肯定句则占97%。有的句子是双 重否定结果还是肯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肯定产品的优势和特色,肯定人们的判断和选择,最终采取购买行动。
(9)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o_cola.—Coco_cola 饮用可口可乐,万事顺利。———可口可乐(10)I trust the facts.我相信事实。
1.2.2 省略句多,复合句少。为了能用最少的篇幅却又能传递最大的信息量,降低成本却不影响到产品宣传效果,广告英语里省略句普遍,而复合句却少用。广告英语里的省略句可以是省略主语、谓语或其他成分,甚至采用独词句。(11)Can't beat the real thing.—Coco_cola 挡不住的诱惑。———可口可乐
(12)Poetry in motion,dancing close to me.—TOYOTA 动态的诗,向我舞近。———丰田汽车
1.2.3 祈使句、主动句、疑问句多。同样,使用祈使句、主动句能够更好地鼓动、劝告、请求消费者马上行动。疑问句容易激起人们的反应,激发人们思考,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商业效果。
(13)Start ahead.—REJOICE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洗发水)(14)Is two months' salary too much to spend for something that lasts forever? 花两个月的薪水买一件永恒的东西太贵吗? 1.3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征与翻译
为了增强广告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充分实现广告商业宣传功能和广告AIDMA目标,广告创作人员除了借助于广告音乐和广告图片的美感画面来打动消费者的视听感官之外,纷纷巧妙地借用各种美学修辞手法,使广告语言同样地实现形美、音美和意美。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押韵(rhyming)、比喻(simile/metaphor)、拟人(personification)、倒装(inversion)、排比(parallelism)等。
1.3.1 结构修辞———倒装、排比。倒装和排比是典型的句式结构修辞,倒装是通过颠倒句子成分的顺序来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吸引注意,强化记忆;而排比是将某一词、词组、结构或句子重复排列起来,层层推进,增强语势,升华感情,实现语言形式和结构上视觉美。在翻译这类广告的时候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结构和形式,再现原文的形式美。(15)Impossible is Nothing.—Adidas 一切皆有可能。———阿迪达斯
(16)We'll tell you the odds before they are out.We'll publish what other publications dare not.We'll give you inside information you won't find elsewhere.我们要向您预示未来的结果;我们要发表别人不敢发表的东西;我们要给您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内幕新闻。———杂志广告
例(15)阿迪达斯的这个广告采用了倒装的双重否定句,来突现一个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奇迹的企业形象。如果大家看到阿迪达斯为202_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做的那幅巨型户外广告(全长大约65米,高约18米,图上是德国门将卡恩),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而例(16)则通过 排比句式来展示一个敢于揭露社会事实和真相的媒体形象。
1.3.2 视觉修辞———比喻、拟人。比喻和拟人就是通过借助另一个物体或者人的形象使得抽象呆板物体变得具体而生动,从而实现广告语言视觉形象的美。(17)“Unlike me,my Rolex never needs a rest.”—Rolex 和我不一样,我的劳力士从来不需要休息。———劳力士(手表)(18)Oscar de la Renta knows what makes a woman beautiful.—Oscar de la Renta[2]269 奥斯卡·德拉伦塔知道如何让女人变得美丽。———奥斯卡·德拉伦塔(时装)例(17)把人和手表做比较,幽默风趣地展现了一个品质优良的瑞士手表品牌形象;同样例(18)直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把服装品牌人格化,比拟成一个善于打扮女人的时装设计师,贴切而形象。
1.3.3 音韵修辞———押韵、拟声。押韵多出现在诗歌里,由相同的韵脚组成。但是在商务英语广告文体中,也应用了大量的音韵修辞,如头韵(alliteration)、尾韵(rhyme)、叠韵(assonance)、拟声(onomatopoeia)等,使得广告富有节奏感,读起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实现广告语言的音乐美。
(19)Cut,Color,Clarity,and Carat Weight.造型别致,色彩斑斓,晶莹剔透,质量保证。(钻石4C标准)(20)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rest and play.—M&M 一天一块(Mars)巧克力,使你工作、休息、娱乐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