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烟花雨,梨花月,寄一缕风的香魂远离喧嚣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24-80838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3 13:16: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烟花雨,梨花月,寄一缕风的香魂远离喧嚣

烟花雨,梨花月,寄一缕风的香魂远离喧嚣

引导语:关于距离,最让人怕的,就是会不确定,对方是惦记你,还是把你给忘记。有些事,你把它藏到心里,也许还更好,等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故事。时光冉冉、过客匆匆;你来了,又走了,徒留下一地悲伤。

据说你梦到一个人,那说明你又自作多情了。

能不能我即使什么都没有说,你也知道我在想什么,是难过还是开心。

你可以委屈,可以痛哭,但不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脆弱。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放弃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谁都可以无止境的对一个人好,前提是,值得。

真想一觉醒来,我在小学教室对小学同桌说:我做了好长的一个梦。

真正爱我的人绝不会离开,他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却也总会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

我们终究会死。所以我们的人生目标不该是长命百岁,而应该做点自己想做的。

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学着努力多爱自己一点。

人生的悲哀是你遇上了一个对你很重要的人,他是你的一切。然而,你却没有办法留住。

编后语:走了许久的路,仍然不愿停下来。错失的美好不会在滑落,总有一个人,在未来等你,想牵着你的手,与你共老。而总有一些话语,是最能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给人安慰,给人回忆,给人希望。薄薄的岁月里,我只学到了三句话,你好,再见,我爱你。

第二篇:一缕梅香寄情思———李清照词中的梅花

一缕梅香寄情思———李清照词中的梅花

“自是花中第一流”,才华横溢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鲜艳地开放过,至今留有她的美丽与芬芳;她凄凉地飘零过,至今留有她的离恨与愁思。“花自飘零水自流”,她似花朵般落下了片片花瓣,那就是留传后世的一首首动情迷人的词作,荡漾在历史的长河中,倾诉着一段别样多姿的人生。

作为一位才思敏捷、感情细腻的女性文人,李清照对花有着特别的关注,在其作品并不十分丰富的意象系统里,花意象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她一生爱花惜花,不断将花写进词作,这些花意象中浸透了女词人一生不尽的情思:少女时的欢欣、少妇时的离愁、孀居时的哀思。李清照传世词作的四十一首中,共有三十首涉及到了花的意象(其中九首为专门的咏花词),主要出现的花意象包括:梅花、菊花、桂花、藕花、海棠花、梨花,等等。从这些花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的特征:气韵不俗,格高香幽,表达了李清照自身的审美认可与人格追求。“清照笔下的这些花类,无不透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清香,沁人心脾,带给人美好高雅的感召。”

“花的王国里,清照歌咏最多的是梅花。”确实如此,在李清照9首专门的咏花词中,竟有五首为咏梅花词。她在《孤燕儿》序中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可知咏梅词作之难为。但李清照至爱梅花,除专门的咏梅词外,另有五首词作中也涉及到了梅花。她的笔下有冰雪中的梅花、春天的梅花、月下的梅花、鬓上的梅花、寄远的梅花、风雨中的梅花„„可谓是多姿多彩!在她的眼中,梅花具有多种意蕴。

梅花,春的使者。春天的气息,令细心多才的女词人欣喜不已,她从梅花里看出了:“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渔家傲》)“、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孤燕儿》)。当梅花开过,春的脚步便远了:“江梅已过柳生绵”(《浣溪沙》),梅树上已无残红,说明春天已经过去了。

梅花,美的化身。在词人眼中,梅花“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庭院中初绽的梅花如美人娇颜半露,新浴而出亭亭玉立。再加上“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渔家傲》),皎洁明亮的月色,似乎是天公对梅花的偏爱,这更加增添了她的美。“红酥肯放琼苞碎”(《玉楼春》),既展示了红梅初绽的静态美:花瓣鲜艳柔嫩,花苞晶莹如玉;也展示了红梅绽放的动态美:花瓣愿意打开,美玉般的花苞碎了。更让词人动心的是梅花“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玉楼春》)的内蕴美:无限的芳香与情意。哪怕是残梅,迹虽难寻,但盛开时的情意仍在,“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满庭芳》)。

梅花,超凡脱俗。“历来咏梅词中,最看重的梅花品性之一,清新雅洁,乃高洁人格之象征”;“梅花让人看重的品性之二,冲寒犯雪,显示了中国文人的一份深深的自恋与自珍。”“清照咏梅,往往着重的是对梅花清品的赞美。”她直言“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劝人们尽情喝酒欣赏,因为梅花与众不同,它超尘绝俗,高洁孤傲,令人神往。词人特别喜爱梅花,当是与梅花高雅不俗的品格密切相关。

梅花,难耐风雨。“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满庭芳》)梅花向来以其风韵胜过其他花卉而闻名,但它耐受不了风雨的侵凌。所以李清照一方面常常担心梅花的命运:“看取晚来风急,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一方面宽慰自己何不及时行乐:“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

梅花,寄情之物。折梅寄远传情是诗歌中经常写到的,如南朝乐府《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以寄心上人。“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燕儿》),李清照也想用梅花传情,但如今虽一枝梅花折于手,但人间却无人可寄了,可见她晚年孤处生活的凄凉。

梅花,插鬓之饰。插花是北宋洛阳人的习俗,欧阳修《洛阳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所以,作为插鬓之饰的梅花便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女性爱美的表现;二是北宋人生活的剪影。李清照常用梅花装扮自己:“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诉衷情》)“、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菩萨蛮》)。南渡之后,北宋的生活只能留存为她美好的记忆,“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过去年年在冬雪飘飞、梅花开放的时候,折梅插鬓,为其清香迷醉;而今是“醉莫插花花莫笑”(《蝶恋花》),作为宴请主妇的她“预先劝诫人们说:春色好,酒又美,可是别醉了,以至忘乎所以而插花。因为一插花,就会引起人们的乡国之思”。从梅花的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对于春天的喜爱与珍惜,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牵挂,对于高洁人格的认同与追求,对于家园故国的眷恋与追思。当大多数人流连于梅花的凌寒风骨和傲雪气概之时,李清照却从容而温婉地把梅花作为慰藉心灵的伴侣,将毕生的情思、一世的惆怅,寄于一缕梅香。

第三篇:春 风 化 雨 牵 引 灵 魂

春 风 化 雨牵 引 灵 魂

记得爱因斯坦说过:“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很久不懂这是为什么,直到从教十余载至今,才品味出个中滋味:牵引、塑造出高尚的灵魂才是教育的真谛。正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否则,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就有可能“像一架安装了坏发动机起飞了的飞机一样,不但自身毁灭,而且也给别人带来牺牲”。

作为一个政治教师,一个班主任,我深知要塑造灵魂,首先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做起,而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决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从每时每刻严格要求,正所谓班主任工作无小事,事事需尽心。因此,班主任只有勤勤恳恳,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才能促进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为此,我做到 “三勤”:

一是:勤交流

一位学者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的表现为“育心”,即“心育”。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者,应该是学生的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咨询者。校园已不再是一块净土,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已从一个个学生身上反射出来,教师必须把自己的真心放在学生的手心,做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呵护者。

多年来,我坚持融入到学生中间,更多地了解学生。针对当前学习生活紧张、班主任没有时间找学生面谈的实际,我让每位学生用一个本子作“师生交流本”,把学习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书面向我反映,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或错误,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和指正,他们的每一个要求,我也尽力答复和解决。这种笔谈形式的交流,清晰记录着每位同学的思想变化以及受教育的过程。小小一个交流本,成为师生真诚交流思想、建立情感的平台。开学初,我要求每个人以“给学习找个理由”为题写出自己的打算,有位女生这样写道:“我的家境总体来说还过得去,但是爸爸妈妈经常为小事而争吵,妈妈总是唠叨,爸爸心里就烦,加上又买什么‘码’,天天都可以听见他们的吵闹。另外,我身体不好,有时站久了就会晕倒,我不知我能在学校呆多久,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给她写了很多,叮嘱她“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并找她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谈话。不久,她又写道:“„„现在(学校)有这么好的条件,我比以前认真了许多,至少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是独立完成的。老师,您知道我的家庭,我很少和别人谈心,因为我没有倾诉的对象,您那短小的评语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特别信任您。老师,以后我还能用这种方式与您谈心吗?”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她的成绩一下进步了15名,面对成绩,她在期中总结中坦言:“郭老师,我从您的教育中懂得了许多,你对我讲的话我会牢记于心的,对于我的缺点,我会慢慢改正的。我这个人有时做事就需要有人来指点或给点建议,我希望老师您能成为我的引路人!”看到这些,我笔尖下流出一份感动:“把你的真心放在我手心,我会小心看护她的!”

二是:勤激励

为了把教室变成“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在教育布置

上,我向同学们征集内容,最后确定为:“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今天的苦多一点,明天的路就宽一点”,“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今天埋头苦干,明天抬头做人”。这些同学们自己选择的话语,很符合他们的实际,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

激励是增强自信的一剂良药,教师要多给学生赞许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赏识的语言,这样才会激励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记得有一次上课正到关键之处,教室里忽然响起长长的“嘘”气声,原来是一个同学踩在脚下的篮球突然跑了气,一时哄堂大笑,我并没有去批评那个同学,而是顺手把球拿到讲台上,笑言:“请大家上课时憋着劲,别像这个球一样泄了气!”犯错的同学在我信任的目光中很快恢复了状态,我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有一次放假返校后,我要求大家在交流本上说说“父(母)亲那双手”,仔细看过之后发现,许多同学没有留心父母的手,写的很肤浅。我就讲了自己的一次教育“失误”:曾有一个学生在校表现极差,屡教不改,我只好通知家长到校,当我把他儿子的练习本放在他面前时,他那颤抖着的、弯曲僵硬的手指怎么也翻不开,此时我才看清,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老茧密布,伤痕累累,就像干裂的树皮,没有一个指甲,全是光秃秃的手指头,这是常年与石头打交道的结果。当我帮他翻开本子,他看到两个月来儿子的语文练习只有短短的两行文字时,顿时老泪纵横,我的心猛地一颤:我这样做或许太残忍了,我正在伤害一个父亲纯朴的心!我感到那落在本子上的不是泪,而是他父亲的心血!同学们听到这里,都沉默了,我又说:“让我们都想想自己父母的双手吧!其实老师很不情愿因为你们的错误而麻烦你们的父母,我永远不想再看到那样颤抖的双手和伤心的泪水!”又一次放假回来,他们纷纷在交流本上重新写了一篇“父(母)亲的那双手”,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

三是:勤鞭策

我们学校是一所近年迅速发展的综合高中,学生中考成绩不佳,虽然懂得不少道理,但是自我约束力差,所以落到行动上总是不尽人意,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加以引导,时时刻刻地加以提醒,不但要“反复抓”,还要注意“抓反复。”

在一节复习课上,绝大多数人都在认真复习,有少数几个人“自得其乐”:讲话、照镜子,恰巧这几个人的名字被人写在后面黑板上:“×××、×××,与金庸古龙齐名——现代文学家”。我便在旁边写下:“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下课前,让大家看着这两句话,我说:“知道和别人比,还是有可取之处,如果知道比什么则更好。这几个同学与金庸古龙齐名,不知有何东西可比?假若孤芳自赏,则是最大的悲哀!请记住:要欣赏自己的美,首先要给世界增添美。”

还有一次上课前,学生忽然一改沉闷,唱了一首流行歌曲《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上课过程中有些同学心不在焉,甚至有个别异性同学互传纸条,下课前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一行字:“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学生纷纷笑了:“老师,你写错了”,我一脸的镇静:“没错!同学们,你们在这里读书,背负着家长的爱,老师们的爱,怎能不好好珍惜这些爱而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作为高中生,男女生之间产生倾慕之情并非不正常,但喜欢不等于爱,不要轻易说出那个字,说出来的多了,心中的爱便少了。所以,请每个人想清楚:你‘有多少爱可以胡来!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最后,请大家和我一起唱这两句吧!”在同学们的歌声中我转身离去,身后响起了一片掌声。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微之处见精神,小处最不经意,却是最好的切入点。多年来,我在每一个工作笔记本扉页上一直写着:“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相信,只要能持之以恒,犹如春雨随风,润物无声,我们就能牵引灵魂,我们就能打造灵魂!

烟花雨,梨花月,寄一缕风的香魂远离喧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