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复习试题三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复习试题三 第三章 注意
一、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2.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这属于(不随意注意)
3.属于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的是(时间)
4.不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的是(注意的敏捷)
5.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6.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后注意
7.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作到眼、耳、手并用,这表现出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配)
二、辨析题
1.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正确。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总是和各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2.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错误。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不可能的。
错误。注意分配是人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这是一种效率方面的特征。实践和实验证明,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
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效率上的特征。
错误。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能较长实践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
三、简答题
1.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客体
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能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它使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与活动,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对象与活动上,并对其他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
2.注意有哪些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大拿跟前活动相一致的影响,避开(抑制排除)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影响。
2)保持功能。即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较长时间在意识中指向并保持在一定方向上,这种保持一直要使心理与行为活动达到目的为止
3)调节与监督功能。这种心理机制有利于心理和行为活动准确和精确地进行,也有利于对错误活动进行及时调节和矫正。
3.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1)刺激物本很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不易被人注意,新异的刺激或熟悉内容的刺激物的不寻常结合易为人们所注意
②刺激物的强度大小。如强光、巨响、奇香等都会引起人的注意
③刺激物对比的差异性。对象与背景对比差异越答,越易被注意。
④刺激物突然出现与统治,增强与减弱,空间位置变化和运动等都易引起不随意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
①主体的需要、兴趣与期待。凡适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直接兴趣的刺激,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例如,儿童对玩具的注意;学生对书籍的注意等。
②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激发情感活动引起的刺激都能引起不随意注意。过分忧愁与疲倦则会降低人的好奇心。
③知识经验的影响。例如对一个正在专心学习的人,外界无关的刺激往往不会被他注意,而和他的经验有关的刺激(如有人用很小的声音叫他的名字),则可能被他注意。
4.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在随意注意的产生中,间接兴趣有重要作用。
3)对活动的合力组织:
①智力活动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②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4)个性特点:随意注意也叫“意志的注意”,它体现了人的意志的特点。因此,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一个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日呢,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5.注意的品质特征有哪些?
1)注意广度(范围)。注意广度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
2)注意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较长时间地保持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注意的特征
3)注意分配是指根据人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
4)注意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主动把注意从一种活动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注意特性。
四、论述题
1.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
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作到以下几点:
1)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合力的要求。
2)正确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师要正确运用随意注意的规律,使教学活动本身变得有趣味,以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在教学环境方面,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只考虑不随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方向。如果只考虑随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应多样化,把听、看、读、写、做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适当的工作速度也是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湿度,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
202_年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部分模拟试题
(一)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反射根据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___与___ 2. 高级神经活动的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与___ 3.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
4. 神经元传导冲动的功能是依靠___来完成的。5. 注意的基本特征有:稳定性、广度、分配和___
6. 人能从纷繁的刺激物中主观地选择某些刺激物进行知觉,说明知觉具有___
7. 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为内容的记忆称为___记忆
8. 大脑特定的神经中枢专司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现象,叫___ 9. 记忆的量变主要表现在___和___两方面。
10. ___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11. ___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2. 在记忆课文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常常不太好,其原因之一是由于___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13.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___和执行决定的阶段。14. ___和独断性都是一直薄弱的表现。
15. 语言是一种以词为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社会约定俗成的___ 16. 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___。17. 我国较多心理学家认为___是智力的核心。18. 智力发展显著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的儿童被称为___。
六、选择题(2×10=2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注意 B.思维 C.理想 D.能力 2.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
A.某人去一个旅游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 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
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 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像进了迷宫
3.根据研究,下列哪种学习程度的记忆效果较好 A.78% B.100% C.150% D.200% 4.小王去年去过长城,至今长城的映像还留在他的脑海中。请问,这种映像属于()
A.知觉 B.表象 C.想象 D.思维 5.下列关于情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情绪的发展要早于情感 B.情绪比情感稳定 C.情绪表现外显性 D.情绪的生理性
6.“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分别是()A.个性的整体性和可塑性B.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C.个性的稳定性和独特性D.个性的社会性和独特性
7.下列是我国小学生的一些需要,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哪项的层次最高()
A.家庭的现代化 B.安静的学习环境 C.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 D.搞小发明
8.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
A.有意安排各种困难,培养其克服困难的精神 B.培养其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C.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 D.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他们,经常鼓舞他们,积极引导 9.给一篇文章加上“a.诙谐d的 b.沉重的 c.轻松的”等不同的结尾是要培养学生的()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能力()A.智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注意力 七.简答题(24分)
1. 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5分)2. 简述遗忘及影响遗忘的因素。(6分)3. 简述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分)4.联想的种类有哪些?(4分)
5、什么是智力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5分)八.论述题(11分)
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表演、制作、辩论、演讲,在社区生活中展开学习,有利于产生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景和道德感的发展。试用从情绪和情感分析上面材料的心理学原理。
202_年专升本入学考试心理学部分内容提纲(1-4章)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一般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部分。
1、心理过程: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包括知、情、意三过程。
(1)知——认识过程:是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情感过程:人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3)意——意志过程: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知、情、意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认识过程是情感、意志的基础。反过来,情感、意志过程又能巩固和深化人的认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静态形式。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人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动力结构。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个性心理的具体表现,体现着人的心理鲜明的差异性。
(3)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人我关系的态度和认识,是个性心理的调控结构,体现着一个人的成熟度,决定着人的个性心理的发展水平。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三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以个性倾向性为方向,以个性心理特征为表现,以自我意识为调控的有机的个性心理的整体。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联系: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表现时总局由个人的特点,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心理要通过人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并制约着心理过程的发展。
3、注意:不属于某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而存在的特殊的心理特征。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略
(四)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结构体系 普通心理学:
(五)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贝克莱、休谟、赫尔巴特、培因、费希纳、韦伯等。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六)心理学在中国
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在中国:孔子、荀况、王充、范缜、王夫之、《黄帝内经》、李时珍、王清任《医林改错》、颜永京、陈大齐等。
(七)西方近代主要的心理学派别
1、构造主义学派:冯特、铁钦纳;内省法;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2、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卡特尔等人;强调意识作用与功能。意识是流动的,与环境互相作用的。意识使人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等人;实验法;主张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学习和经验决定你是怎样的人。
4、格式塔心理学(完型):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5、策动心理学:麦独孤;强调行为的目的性,本能是其理论的核心。
6、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强调无意识;个案法
7、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恩之过程的科学。
8、人本主义(第三势力):马斯洛、罗杰斯;人之初性本善,追求自我实现和潜能发挥。
(八)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系统性: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处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从不同层次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系统与各要素的关系
发展性: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和发展变化之中,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任何心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 2.具体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对被试的外部表现及其发生条件有目的的观察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已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研究其规律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条件下进行; 自然实验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中(日常生活条件下)进行。谈话法: 问卷法: 测验法: 个案法: 活动产品分析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
一、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二、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低级中枢
高级中枢 12对脑神经
植物性神经
脊髓
小脑
网状结构 31对脊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大脑 间脑
脑干
延脑
桥脑 中脑 丘脑 下丘脑
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
1、神经元定义: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的功能:
2、突触定义: 功能:
3、大脑皮层的回、沟或裂:
4、大脑的叶区: 各叶区的功能:a、b、c、d、大脑机能定位: 左右半球的分工:
5、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三、大脑的机能
1、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的规律:
2、人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 反射: 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反射的种类: 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于联系: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
四、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第三章:注意与组织教学
一、注意概述
1、注意的定义:
2、注意的特点:
3、注意的功能:
4、注意的生理机制: 从产生方式来说:
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注意与、、有密切关系。
5、注意的外部表现:a.b.c.二、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a.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b.人的主观状态:
2、有意注意:
唤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3、有意后注意:
4、三种注意的关系: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2、注意的稳定性: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分散:
3、注意的分配: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4、注意的转移:
影响和制约注意转移的条件:
注意转移、注意分散与注意分配: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两种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感觉、知觉与教学
一、感知觉概述
1、感觉定义: 知觉定义:
感觉、知觉的关系: 感觉、知觉的作用:
2、感觉的种类
根据分析器和适宜刺激的特点可分为: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3、知觉的种类
根据其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分: 根据知觉对象分: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错觉的种类:对物的错觉: 对人的错觉: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版印象
二、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感受性: 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关系: 韦伯定律:
2、感受性的变化定义: a.感觉的相互作用: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对比 d.联觉
3、影响感受性的发展条件;
三、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2、知觉的整体性: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3、知觉的理解性: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4、知觉的恒常性: 常见的知觉恒常现象:
四、感觉、知觉规律在教学中应用
1、感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参见大书(234页)
2、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参见大书(234页)
3、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a.直观教学的形式:
三种直观教学的优缺点:
b.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4、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如何培养?
第五章:记忆及知识的巩固
一、记忆概述
1、定义:
2、记忆的基本过程:
3、信息加工理论的记忆过程:
4、记忆的意义:
二、记忆表象
1、定义:
2、记忆表象的特点:
3、记忆表象的意义:
三、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4类:
2、根据记忆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3类:
瞬时记忆定义:
瞬时记忆特点:
短时记忆定义:
时记忆特点:
长时记忆定义:
长时记忆特点:
四、识记
1、定义:
2、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分类: 根据对材料是否理解分类:
五、保持和遗忘
1、保持的定义: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量变和质变。
质变的表现:
量变的表现:
记忆的回涨:
2、遗忘:
为什么说遗忘是合理的?
遗忘原因的解释(遗忘的理论):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产生抑制的原因:
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的特点及规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六、再认和回忆
1、再认定义:
影响再认的因素:
2、回忆:
回忆的分类:
七、记忆的品质:
八、知识的巩固
1、科学的识记:
2、合理的再现:
3、科学的复习: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概述:
1、定义:
2、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思维特征的意义:
二、思维与感知觉得关系:
区别:
联系:
三、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发展和内容分3类:
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
根据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分类:
根据逻辑性和意识分类:
根据指导思想分类:
四、思维和预言:
语言:
言语:
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区别:
五、思维的过程
六、问题解决
1、定义:
2、问题解决的过程: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识表征:
迁移:
原型启发:
定式:
动机和情绪:
个性特征:
七、想象
1、定义:
特征:
2、功能:
3、想象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梦与睡眠:
有意想象有根据创造性分为再造和创造想象
形成再造想象的条件:
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
幻想:
幻想与再造、创造想象的区别:
八、思维的品质即思维品质的对立面:
九、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见大书276页)
十、创造性思维
1、定义:
2、特点:
3、过程:
4、如何培养? 第七章:情感
一、情感概述
1、定义:
特点或性质(参见大书300页简答题1):
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区别: 联系:
3、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区别: 联系:
三、情感的生理变化:
四、情感的外部表现
五、情感的功能:
六、情感的分类
1、按情绪状态分类:
2、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
七、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
1、情感与教学:
2、情感与育人:
3、情感与学习
4、怎样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解和控制?(参见大书301页答案)
八、情感的调控方法: 第八章:意志
一、意志概述:
1、定义
2、意志行动定义: 意志行动的特征:
3、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4、意志与情感的关系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哪个阶段重要?)
1、采取决定阶段: 动机斗争:
双趋(接近-接近): 双避(回避-回避): 趋避(接近-回避):
多重趋避(多重接近-回避): 动机斗争的分类: 确定目的:
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三、意志品质机器培养
1、意志品质
2、如何培养?
第九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一、个性概述
1、个性定义:
2、个性的基本特征:
3、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谁是最活跃的因素?谁是基本动力?……(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意义)
4、个性与因材施教:
5、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个性倾向性
1、需要定义: 需要的种类: 根据起源分类:
根据需要的对象性质分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研究学生的需要有何意义?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理、良好的需要?(参见大书305页)
2、动机的定义: 动机与目的的关系: 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动机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种类划分: 根据动机追求的对象分: 根据社会意义分:
根据动机所起的社会作用分: 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来划分: 动机的功能: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参见大书308页)动机理论:(参见大书307页)成就动机理论: 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3、兴趣:
动机与兴趣的关系: 兴趣的分类: 根据社会意义划分: 根据兴趣的内容划分: 兴趣的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章: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定义:
2、能力、才能、天才三者间的关系:
3、能力与活动的关系:
二、能力的分类:
1、斯皮尔曼的能力两因素分类法: 一般因素(一般能力): 特殊因素(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
2、根据创造性大小分类: 再造能力: 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特点:
3、卡特尔对能力的分类: 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
三、能力、知识、技能三者的关系:
四、个体间能力的差异: 低常儿童: 超常儿童:
怎样培养超常儿童?
五、群体间能力的差异:性别差异、种族差异、职业差异
六、能力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参见大书348页简答题1)
七、智力测验: 第一个智力测验:
第一个科学编制的智力测验: 智商: 离差智商:
第一个使用离差智商的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内容:
八、特殊能力测验既创造能力测验:
九、智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效度: 信度:
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常模: 标准化:
十、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十一章: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
1、定义:
2、气质的特点:
3、气质的类型(传统分类):
4、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谁的类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根据什莫的什莫特性进行分类? 传统气质分类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之间的对应关系: 气质与职业活动: 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二、性格
1、定义
2、性格的特点:
三、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四、性格与气质 区别: 联系:
五、性格类型:
1、以心理机能来划分:谁的理论?
2、按心理倾向划分:谁的理论?
3、以典型的性格特征划分:谁的理论? 一时间匆忙感等划分:
4、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
六、性格的结构:
七、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八、人格测量
1、自陈量表法: MMPI: 16PF:
2、投射法: 主题统觉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
3、实施人格测验应注意的问题: 202_-202_年心理学专升本真题分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
202_ 55简述人心理的实质。4分 第三章 感知觉
202_ 63简析感觉与知觉的关系。5分 202_ 57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5分 202_ 5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4分 第四章 记忆
202_ 55如何科学的组织复习?5分 202_ 64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5分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202_ 5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哪些?4分 202_ 65简述思维的过程。4分
202_ 60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2分
202_ 53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分 第六章 注意
202_ 53如何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4分 202_ 66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4分 202_ 56什么是注意?注意有那些基本功能?4分 202_ 51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原因有哪些?4分
第七章 情感
第八章 意志
202_ 58什么是意志?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10分 202_ 67什么是意志?分析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5分 第九章 需要、动机与兴趣
第十章 能力
202_ 56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02_ 68联系实际分析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2分 202_ 55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5分
第十一章 气质与性格
202_ 58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5分 202_ 54什么是性格?简述其心理结构。6分
202_ 56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根据气质类型特征对学生进行教育。12分
第十二章 技能
202_ 59简述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5分
第十三章 学生心理发展
202_ 57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4分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反射根据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___与___ 2. 高级神经活动的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与___ 3.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
4. 神经元传导冲动的功能是依靠___来完成的。5. 注意的基本特征有:稳定性、广度、分配和___
6. 人能从纷繁的刺激物中主观地选择某些刺激物进行知觉,说明知觉具有___
7. 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为内容的记忆称为___记忆
8. 大脑特定的神经中枢专司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现象,叫___ 9. 记忆的量变主要表现在___和___两方面。
10. ___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11. ___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12. 在记忆课文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常常不太好,其原因之一是由于___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13.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___和执行决定的阶段。14. ___和独断性都是一直薄弱的表现。
15. 语言是一种以词为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社会约定俗成的___ 16. 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___。17. 我国较多心理学家认为___是智力的核心。
18. 智力发展显著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的儿童被称为___。
六、选择题(2×10=2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注意 B.思维 C.理想 D.能力 2.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
A.某人去一个旅游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 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
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 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像进了迷宫
3.根据研究,下列哪种学习程度的记忆效果较好 A.78% B.100% C.150% D.200% 4.小王去年去过长城,至今长城的映像还留在他的脑海中。请问,这种映像属于()
A.知觉 B.表象 C.想象 D.思维 5.下列关于情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情绪的发展要早于情感 B.情绪比情感稳定 C.情绪表现外显性 D.情绪的生理性
6.“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分别是()A.个性的整体性和可塑性B.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C.个性的稳定性和独特性D.个性的社会性和独特性
7.下列是我国小学生的一些需要,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哪项的层次最高()A.家庭的现代化 B.安静的学习环境 C.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 D.搞小发明
8.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
A.有意安排各种困难,培养其克服困难的精神 B.培养其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C.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 D.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他们,经常鼓舞他们,积极引导
9.给一篇文章加上“a.诙谐d的 b.沉重的 c.轻松的”等不同的结尾是要培养学生的()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能力()A.智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注意力 七.简答题(24分)
1. 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5分)2. 简述遗忘及影响遗忘的因素。(6分)3. 简述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分)4.联想的种类有哪些?(4分)
5、什么是智力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5分)八.论述题(11分)
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表演、制作、辩论、演讲,在社区生活中展开学习,有利于产生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景和道德感的发展。试用从情绪和情感分析上面材料的心理学原理。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35.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写字、体操、游泳等属于_________ 技能;阅读、写作、解题等属于_________技能。
36.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含两个分两表,分别为_________ 量表和_________量表。37.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_______ 除以_________再乘以_________。
38.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39.不能稳定而集中地指向应该注意的对象,称为注意的 _________ ;能够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对象,称为注意的 _________。
40.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果断等属于性格的_________ 特征;在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观、片面等属于性格的_________特征。
41.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42.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 及其_________的科学。
43.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为_________ 差异、_________差异、年龄差异和特殊能力差异。
44、注意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有机体对外界的一种_________。
45、大脑有很多褶皱,其中主要的沟和裂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六.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46.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A.见风流泪 B.画饼充饥 C.睹物思人 D.望而生畏
47.待人直率热情,但较急躁、易冲动,与这个人的气质类型相匹配的神经活动类型属于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48.表现和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A.动作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面部表情
49.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50.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51.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联想
52.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53.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目标结构类型是
A.竞争型 B.合作型 C.个体化型 D.放任型
54.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动机 C.性格 D.能力
55.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的阈限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56、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 A.知觉 B.感觉 C.识记 D.思维
57、人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58、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联想 C.注意 D.复述
59、“自由联想”和“触景生情” 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直接回忆 D.追忆 60、面对考试,有些人心里很紧张,这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5分。
44.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5分)45.简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6分)46.简要说明人类遗忘的规律与特点。(5分)47.思维的品质有哪些?(5分)
48、如何评价气质在人们实践活动中的作用?(4分)
八、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0分。49.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培养对学生创造能力。202_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部分模拟题
(三)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36.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_________,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传出神经、效应器和反馈等构成的。
37.一题多解是_________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_________。
38.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的定向、_________、以及操作的熟练。39.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并表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的_________、强度,_________及_________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强而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_________。
40、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化与具体化。
41.人的情绪是以_________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_________。
42.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_________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_________的。
4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_________、归属和爱的需要、_________ 的需要和_________的需要。
44、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_________和_________。
45、大脑皮层特定的神经中枢专司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现象,叫_________。
46、智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47.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48.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4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50.年龄智商(IQ)的公式是
A.IQ=(MA/CA)×100% B.IQ=(CA / MA)×100% C.IQ=(MA/CA)×100 D.IQ=(CA / MA)×100
51.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52.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 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5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54.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55.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6.“英国人保守,德国人认真,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开放,日本人变态”,这句话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社会性
57.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心理学家是()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阿尔波特 D.高尔顿 58.情绪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59.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60、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61、“活泼好动、敏捷善感、灵活多变”是那种气质类型人的特点? A.抑郁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多血质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3分)6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方法(5分)63.是简述科学的心理观(4分)
64.产生对人的错觉的原因有哪些?(4分)
65.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及其三者的关系。(6分)66.记忆的品质有哪些?(4分)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2分)
44.试结合实际,论述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气质不仅仅是影响活动的动力,而且还可以影响活动的____。2.兴趣的品质有广阔性、____、稳定性和____。
3.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____过程被统称为____过程。4.情绪、情感具有____功能、信号功能、____功能。
5.德国心理学家____,以他自己为被试,以他制作的____为识记材料,最早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
6.技能是通过____而获得的巩固的、____了的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7.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意注意具有目的性和____ 的特征。
8.____和____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9.神经元具有____、传递信息和____的功能。
10、某人有多余的钱,在选择“储蓄”“炒股”时举棋不定,由此产生的动机冲突是____冲突。
11、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知觉特性中的____性。
12、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____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____。
13、人们通过研究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复现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情景,这反映了思维具有____性;人们发现气温与季节有密切关系,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超过25度”来作为夏天来临的标志,这反映了思维具有____性。
14、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____来衡量。
15、想象是人脑对已有____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____的心理过程。
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A、机能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行为心理学 2.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A、额叶中央前回 B、顶叶中央后回 C、枕叶后端 D、颞叶 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4.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5.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觉性
6.克光茨基廷之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A、瞬时记忆 B、形象记忆 C、短时记忆 D、情绪记忆
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A.前摄抑制
B.正迁移
C.倒摄抑制
D.负迁移 8.在创造性测量中,常用()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
9.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上的()特征。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10.心理学是一门()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人文科学 D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
11、“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指人的()特性的表现。A、能力 B、兴趣 C、性格 D、气质
12、某个年龄组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85,标准差是10,A得了95分,他的离差智商是()
A、100 B、130 C、125 D、115
13、强烈的闪电可以降低人的听觉感受性,这是由于()A、错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代偿 D、感觉相互作用
14、人格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性格 D、气质
15、“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种情感体验是()A、热情 B、理智感 C、道德感 D、应激
七、简答题(共23分)
1.什么是注意?它有哪些心理功能?(5分)
2.人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有哪些阶段和环节?(5分)3.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在表现有哪些?(4分)4.简析思维与感知的关系。(4分)
5、如何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再现?(5分)
八、论述题(共12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心理学部分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2.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其机能是()。
A.绝对对称 B.相对对称 C.绝对不对称 D.相对不对称 3.产生心理的物质基础是()。
A.心脏 B.脑 C.语词 D.客观环境 4.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A.17世纪笛卡尔提出“反射”思想
B.1900年巴甫洛夫创立条件反射学说 C.1879年冯特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D.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语言运动中枢 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 6.人类的听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的()。A.顶叶 B.额叶 C.枕叶 D.颞叶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事实说明人的心理是()。A.脑的机能 B.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现实形成的主观映象 D.在实践中发生发展 8.人类最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是()。A.感觉 B.知觉 C.思维 D.想象 9.人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映 B.感知 C.反射 D.反射弧 10.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物是()。
A.客观刺激物 B.人与人的关系 C.语词 D.人 11.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活动是()。A.无条件反射 B.有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反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反射活动
12.以下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是()。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望梅止渴 D.望而生畏 13.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 C.反射活动 D.技能活动 14.以词和语言为信号的条件反射是()的条件反射。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神经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 15.一种神经活动过程的产生导致另一种相反神经活动过程的增强,叫()。A.扩散与集中 B.无条件反射 C.相互诱导 D.反射弧 16.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是()。
A.第一信号系统 B.反射 C.反射弧 D.第二信号系统(A; D; B; C; C; D; C; C; C; C; D; B; C; B; C; B;)
二、辨析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科学。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3.马戏团里的动物能够根据训兽员的指令做出各种动作,这说明动物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4.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行为主义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错; 对; 错; 对; 错;)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这是()。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补偿 2.()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感知觉
3.人们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知觉的必备条件是()。A.能力 B.经验 C.注意 D.动机
4.人们在知觉事物时能优先地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有经验的医生能从X光片上看到病灶,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叫()。A.偏见 B.错觉 C.运动觉 D.误解 7.军事上进行伪装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概念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9.听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说明知觉具有()。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0.绿光照明下听觉感受性提高,红光照明下听觉感受性降低,这是()。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生活条件和实践影响
11.“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属于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2.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见,这是感觉的()。
A.暗适应 B.对比 C.明适应 D.疲劳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2.注意是一种()。
A.心理活动过程 B.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个性动力特征
3.注意的广度是指在一瞬间所能把握客体的数量,这一瞬间是指()。A.1秒 B.1/10秒 C.1/4秒 D.1/5秒
4.个体根据新任务的要求,将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向另一种活动或对象,这是()。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5.学生在熟练地解数学题中的注意属于()。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引起()的重要作用。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7.“一心二用”指的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8.注意强度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是注意()的品质。A.广度 B.分配 C.稳定性 D.转移 9.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注意转移 D.随意后注意 10.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指向性和集中性 B.指向性和紧张性 C.指向性和选择性 D.选择性和紧张性
11.如果客体较复杂,活动任务又多,则注意的范围就()。A.较广 B.狭窄 C.不变 D.极大
(C; B; B; D; D; B; B; C; D; A; B;)
二、辨析题:
1.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错)2.注意稳定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对)3.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错)4.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是一回事。(错)4.物体运动的速度在每秒10~300之间,肉眼看到的该物体是不动的(错)
三、简答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客观因素。3.简述观察的品质,以及观察力的培养。
四、论述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遵循感知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手段? 第三章 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上课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有时看黑板,有时读书,有时写生字,这是注意的(C)。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2.注意是一种(B)。
A.心理活动过程B.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C.个性心理特征D.个性动力特征 4 3.注意的广度是指在一瞬间所能把握客体的数量,这一瞬间是指(B)A.1秒 B.1/10秒 C.1/4秒 D.1/5秒
4.个体根据新任务的要求,将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向另一种活动或对象,这是(D)。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转移 5.学生在熟练地解数学题中的注意属于(D)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引起(B)的重要作用。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7“一心二用”指的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B)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转移
8.注意强度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是注意(C)的品质。
A.广度 B.分配 C.稳定性 D.转移 9.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D)。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注意转移D随意后注意 10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
A指向性和集中性B指向性和紧张性C指向性和选择性D选择性和紧张性11.如果客体较复杂,活动任务又多,则注意的范围就(B)。
A.较广B.狭窄C.不变 D.极大
二、辨析题:
1.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错)2.注意稳定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对)3.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错)4.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是一回事(错)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因素。2.简述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4.简述注意的特点与功能。
四、论述题:
1.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
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第四章 记忆
一、单项选择题:
1.以思想观念、定理法则等为内容,借助语词进行的记忆是(B)。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2.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为内容的记忆是(C)。
A.形象记忆 B. 逻辑记忆 C.情景记忆 D. 运动记忆 3.人们游览过西湖,留下对西湖的美好印象,这是(A)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4.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头脑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是(A)。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记忆表象 5.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主要特点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很慢D很快 6.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是(A)。
A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B编码、储存、提取
C保持、再认、回忆D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7.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C)。A.思维B.注意 C.复述D.想象 8.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重现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B)。
A. 想象 B. 表象 C.联想 D. 后象 9.根据事物的内部联系进行的识记是(C)。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记忆品质的是(B)
A记忆的敏捷性B记忆的规律性C记忆的准确性D记忆的持久性 11.短时记忆主要是以(B)形式为信息编码。A语意B言语听觉C.物理特性D.视像
12.早晨起床后一段时间内记忆材料效果比较好,重要原因是(A)A前摄抑制弱B倒摄抑制弱C正迁移弱D负迁移弱 13.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 识记B. 保持 C.再认 D. 回忆
14.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B)。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
15.记忆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这种因衰退原因而引起的遗忘属于(C)。
A. 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 存储性障碍 D. 提取性障碍 16.先学习的内容对后继学习的干扰,这是(A)。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17.在一个盛大的社交场合,主人逐一向你介绍在场的客人,当介绍到第七、八位时,你很可能忘记了前面几个人的名字,这是受(B)的影响。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18.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与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B)。A巴夫洛夫B艾宾浩斯C詹金斯D达仑巴赫
19.一篇较长的材料,前后容易记,中间容易忘是受到了(C)的影响。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 20.记忆速度与记忆效率的记忆品质是(C)。
A记忆准确性B记忆准备性C记忆敏捷性D记忆持久性 21.人的记忆由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B)。A.观察B.注意 C.思维 D.复述
22.短时记忆的容量所包含的组块数是(C)。A.4~10个B.5~7个C.5~9个D.7~9个 6
二、辨析题:
1.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是记忆的准确性(错)2.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为视觉编码(错)3.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对)4.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错)
三、简答题:
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分析短时记忆的特性。2.分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3.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有效复习的方法。
四、论述题: 举例说明如何提高记忆效果。第五章 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说明思维具有(C)。A.概括性B.灵活性C.间接性D.直觉性
2.上课时老师举例说明原理,这是思维过程的(D)。A.比较 B.抽象C.概括D.具体化
3.郭沫若形容周恩来思考问题“似雷电行空,如水银漫地”,这是指思维特征中的(B)。
A.广阔性和深刻性 B.灵活性和敏捷性
C.独立性和批判性 D.创造性和逻辑性 4.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C)。A. 记忆B. 知觉 C. 思维 D. 想象 5.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B)。
A.个别属性 B.本质和规律 C.整体属性 D.形象
6.实现人类抽象思维这一理性认识活动的中介物是(B)。A.客观刺激物B.言语C.行为D.表象
7.考古学家能针对一件文物进行历史年代、价值、文化底蕴等方面的鉴定,反映了思维的(A)。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抽象性 D.直观性
8.汽车驾驶员通过开动汽车才知道毛病出在哪儿,这时的思维主要是(A)。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求异思维 9.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活动,其基本单位是(B)。
A.感知 B.记忆表象 C.想象 D.联想 10.思维的基本形式是(C)。7 A.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C.概念、判断、推理 D.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1.思维的一般过程是(C)。
A.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概念、判断、推理
C.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D.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2.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D)。A.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C.概念、判断、推理
D.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3.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是(B)。A.正比B.反比 C.常态分布 D.一一对应 14.在呈现直观教具或直观教学时,能从不同角度、方面和方式变换事物非本质的属性,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的方式是(C)。
A.原型启发B.设置问题情境C.变式D.迁移 15.解决问题的关键是(C)。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16.指向于未来,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幻想叫(A)。A.理想B.空想 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17.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叫(C)。A.表象B.白日梦C.幻想D.联想
18.受过去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叫(A)。A.定势B.变式 C.联想D.迁移 19.直观时使用变式的目的在于(C)。
A.激发兴趣B分化概念C.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D.新颖性
20.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快速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B)。
A.形象思维 B.直觉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21.定势对解决问题的影响(C)。
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没有影响 22.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构思时,主要运用的想象是(D)A记忆表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创造想象
23.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C)。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24.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从各种可能的设想出发,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是(D)。
A.形象思维 B.非逻辑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2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是(A)。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26.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B)。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7.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A)。A概念B归类C抽象D概括
28.分解的思维过程主要是(A)。A.分析 B.综合C.比较D.抽象
二、辨析题:
1.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间接性和创造性(错)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是发散思维(错)3.教学中运用变式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对)4.思维是建立在感知和记忆基础上的、人类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属于理性认识(对)5.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形象的过程(错)6.想象是一种可以超越感性材料、超越生活和过去经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错)
三、简答题:
1.简述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
2.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3.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过程。4.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5.简述想象的功能。
四、论述题:
1.试分析怎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2.试联系实际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结构有哪些特点?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5.怎样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利用想象规律指导教学?)第六章 情绪与意志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D)。A.气质B性格C意志D情绪 2.情绪的反映是以(C)为中介的。A.客观事物 B.脑 C.人的需要 D.心情
3.某下岗职工在人才中心找到称心工作,内心感到平静而高兴,这时的情绪状态是(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4.“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美感
5人在哀愁时,语调低缓,激动时语调激昂,这是(D)A面部表情B内脏器官C体姿表情D言语表情 6.通常将情绪状态分为(B)。
A.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B.心境、激情、应激
C.爱、恨、嫉妒 D.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7.情绪所反映的是(D)。
A.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8.某人欣喜若狂通常是指某人正处在(B)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9.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指(A)。A.激情 B.应激C.狂喜 D.暴怒
10.人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是(C)。A.心境B.激情C.应激 D.应急
1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B)A正U形关系B倒U形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12.某位学生一方面想多做一些班级工作,另一方面又怕影响学习,这时的动机冲突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3.意志行动必然是与(A)想联系的。
A.克服困难B.选择方法C.端正态度 D.实现目标 14.意志行动中表现为能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品质(D)。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力 D.坚持性 15.机敏、迅速、合理地解决问题是意志品质中的(B)。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力D.坚韧性
16.意志行动是以(C)为基础的自觉目的并克服困难的行动。A.本能行动 B.习惯行动 C.随意动作 D.不随意动作 17.“眨眼反射动作”是(B)。
A.随意动作B.不随意动作C.技能动作D.条件反射动作 18.意志行动心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D)。A确定目的B动机冲突C制定计划D执行决定
19.一般来说,当一个人作出决策时,说明他内心的冲突已(C)。A.不存在 B.部分解决 C.基本解决 D.全部解决 20.“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C)。A.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B.情绪对认识的依赖
C.意志对情绪的作用 D.情绪对意志的影响
21.“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B)差的表现。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22.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低年级儿童意志的(C)水平比较低。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23.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A).A.意志 B.理想 C.兴趣 D.气质
二、辨析题:
1.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本身所产生的态度体验(错)2.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激情(错)3.当个人面临两个具有相同吸引力的目标,但又不可兼得,也不知如何选择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双避冲突。(错)4.人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冲突是双避冲突(错)5.当人们面临压力时,会产生生理的应激,也会引起心理的反应(对)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健康情绪的重要途径(对)
三、简答题: 1.简述情绪的功能。
2.个体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3.简述意志与认识过程、意志与情绪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4.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6.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
四、论述题:
1.试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如何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3.联系实际分析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4.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
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它的根据是(D)。A.学习动机的来源 B.动机内部的性质
.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D.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
2.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绩归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D)。
A.内部-稳定-可控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 C.外部-稳定-可控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3.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A)。
A.需要 B.动机 C.能力 D.人格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D)。A.生理和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与自尊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5.动机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
A.需要 B.诱因 C.目标 D.期待 11 6.认为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A)。A.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B.动机的诱因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自我效能理论
7.能最大限度地调节学习的积极性,最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结构是(D)。
A.竞争型结构 B.个体化结构 C.对抗型结构 D.合作型结构 8.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将需要分为(A)。A.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B.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C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与精神需要 9.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学者是(B)。
A.班杜拉 B.马斯洛 C.罗杰斯 D.阿特金森 10.“杀鸡儆猴”是一种(B)。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惩罚 D.自我强化 11.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是(B)。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12.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
二、辨析题:
1.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根据的是动机持续作用时间和与活动目标的关系(错)2.动机是连接需要与行为的中介,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对)3.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对)4.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求知欲、爱好和兴趣等属于外部动机(错)5.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错)
三、简答题: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列举主要的动机理论。
3.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4.如何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 5.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6.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主要观点。
四、论述题:
1.请运用有关动机理论,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联系实际谈谈教育过程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正确归因,以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第八章 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步习惯化了的熟练的活动方式称(B)。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性格 2.技能是(C)。
A.习惯动作 B.一般的随意运动 C.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D.本能行为 3.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A)A智力技能B动作技能C态度D认识 4.熟练地阅读是(C)。
A.能力 B.动作技能 C.智力技能 D.态度 5.动作技能的特点是(A)。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6.智力技能的特点是(B)。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7.动作缓慢、动作形成的正确性、稳定性、灵活性较差;在行动方式的结构方面,表现为动作之间不够协调,不善于把分解动作连成整体;在动作的控制方面,表现为视觉控制占绝对优势,动觉控制作用微弱。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B)。
A.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B.动作的模仿和联系阶段 C.原型定向阶段 D.动作的整合、协调和完善阶段
8.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属于智力技能的(B)。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 D.动作的认知
9.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的阶段是(A)。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动作的认知和定向 10.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智力技能样本,即外化了的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叫(A)。
A.原型 B.原型定向 C.原型启发 D.原型操作
二、辨析题:
1.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和一般的随意运动没区别(错)2.技能就是能力(错)3.动作技能的每一个动作并不一定要执行,可以合并、省略(错)4.技能是通过学习和练习而形成的动作的或智力的活动方式(对)
三、简答题:
1.简述动作技能的特点和形成阶段。2.简述智力技能的特点和形成阶段。3.简述技能的特征。
4.如何进行分阶段练习?
四、论述题:
1.试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要求。)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第九章 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可用智商表示。在全体人口中,智商的分布状态是(A)。
第二篇:成考教育理论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人的心理包括哪两部分()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
C.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D.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2.人的个性心理的结构成分主要包括()
A.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B.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
D.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3.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成分主要包括()
A.认识、情感和意志
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
D.需要、动机、兴趣、爱好
4.下列哪一选项必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望梅止渴
D.尝梅生津
5.植物和单细胞动物反映形式是()
A.反映
B.感应性
C.感受性
D.知觉
6.从动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
A.语言
B.制造工具
C.劳动
D.直立行走
7.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A.眨眼反射
B.吮吸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8.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
A.反映
B.感受性
C.意识
D.感应性
9.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
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
10.“谈虎色变”属于哪类反射活动()
A.无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二、辨析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
三、简答题
1.试分析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心理学科的任务。
3.什么是意识?意识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个性心理特征?其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B
6.C
7.D
8.A
9.B
10.C
二、辨析题
1.错误。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
三、简答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2)个性包括个性心理动力(或称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心理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了解、掌握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并为有效地指导、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与行为提供依据。具体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探讨人类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规律,促进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2)探讨人类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依据;(3)探讨人类情意活动和性格形成的规律,为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依据。
3.意识是心理的高级的、完整的形式,它是人在劳动中,和语言一起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所独有的、凭借语言实现的心理反映。
意识的基本特征是:(1)自觉性——先有正确的动机、明确的目标、周密的计划、具体的方法和手段,然后再行动。(2)能动性——人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反映,有意识的、主动的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3)社会历史制约性——社会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等都受社会因素制约与影响。(4)第二信号与抽象逻辑思维活动特点。
4.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个人身上在心理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其结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特征、气质特征、性格特征等。
第三篇:成考教育理论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后像
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5.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规律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二、辨析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一般说,知觉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三、论述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D
5.D
6.B
二、辨析题
1.错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三、论述题(要点)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专升本试题
QQ 254588358出售小学教学专业课资料
教育心理学(50分)
五、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
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6-12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
2.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结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男性的空间知觉能力明显优于女性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于男性
D.女性的听觉能力明显优于男性
3.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认为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和(A.效果律B.刺激律
C.间隔律D.成功律
4.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B.2-7岁
C.7-11岁D.11-16岁
5.多元智力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腾伯格B.斯皮尔曼
C.吉尔福特D.加德纳
6.下面那种学习策略不属于元认知策略()
A.调节策略B.监视策略)
202_部分教育心理学试题
简答:1.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加涅学习结果的5种分类。
辨析题:1.高智商的人才有创造力。
2.接受学习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等于有意义学习。
202_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10分,0.5×20)()
2.内部不可控稳定因素是能力。
3.4.三元智能/力理论的提出者是斯腾伯格。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
6.7.迁移的分类
8.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9.品德内化的过程:依从、认同、信奉。
10.学习概念的应用
二、填空题(10分, 7小题)
1、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以把技能分为_______。
2、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_______的学习动机为最佳状态,学习效率最高。
4、一个学生行为缓慢,能平稳适应环境,情绪反应慢,它的气质类型是___________。
5、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鼓励,有的学生则害怕老师批评,这是对群体规范的。
6、当想起画中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人们的钦慕之情,这种情感的道德表现形式是。
7、按照成就动力和理论,一个人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越大其成功的诱因价值越。
三、简答题(20分,5×4)男生女生在心理上的差异?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怎样运用方法提出问题?
4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在学习动机的培养方面存在哪些弊端,请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以解决。
四、论述题(10分)
试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位小学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材料大致为:这位小学老师,对作业做的好的同学奖励一朵印章红花(张贴画),连续10次可换一个更好的东西,此物连续得到10次后可得到更大的一个奖励,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此老师的做法。
202_教育心理学(50分)
一. 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简答题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一. 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一下如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
第五篇:成考专升本《教育学理论》试题
202_年成考专升本《教育学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2题单选 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
D、成绩评定
第3题单选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与其他教师处好关系
C、认真执行校长指令
D、教好课
第4题单选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而颁布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第5题单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学制改革在()。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第6题单选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小组活动)。
B、集会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第7题单选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A、1951年
B、1958年
C、1985年
D、1993年
第8题单选 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智育
B、德育
C、教学
D、体育
第9题单选 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
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第10题单选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课程进行这种划分的角度是()。
A、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课程管理制度
C、课程的组织核心
D、课程的存在形式
第11题单选 第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第12题单选 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学校教育制度
B、儿童教育机关
C、成人 文化教育机关
D、国家教育领导体制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13题简答 采用问答式进行教学必然是一种启发式教学。
第14题简答 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第15题简答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16题简答 简述美育的任务。
第17题简答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第18题简答 持“教师中心论”的人把学生比作“船”,把教师比作“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试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简评这个观点。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9题单选 根据新的任务的要求,人主动把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指向另一种活动或对象,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选择
D、注意的转移
第20题单选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爱与隶属需要
D、成就与交往需要
第21题单选 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的事物归到一定的类别中去,是思维过程的哪个环节()。
A、具体化
B、抽象
C、分析与综合 D、系统化
第22题单选 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意志
第23题单选 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A、人本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理性情绪理论
第24题单选 人们对所感知的对象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周围其他的事物只是当作陪衬和背景,这是知觉的哪一种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第26题单选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
A、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C、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D、再造思维、创造思维
第27题单选 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第28题单选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选择
D、注意的分配
第29题单选 某人在面对问题时,善于把握事物方方面面的关系,全面地分析问题,这体现了他思维品质的()。
A、深刻性
B、广阔性
C、逻辑性
D、严谨性
第30题单选 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应变能力
B、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C、想象力
D、直觉思维能力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31题简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第32题简答 人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斗争是双趋冲突。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第33题简答 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
第34题简答 智力技能的培养有哪些要求?
第35题简答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第36题简答 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考试注意事项
一、考前要求
⑴ 考前复习要注重查缺补漏,着眼与自己水平相近知识的复习,减少大量(难度过大)的训练。
⑵ 中午和晚上要注意多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⑶ 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吃的过饱,也不能空腹考试,更不能乱吃乱饮。
⑷ 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的物品(如: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尺子、圆规、小刀等)。
⑸ 要按时到指定考场考试,不能迟到,提前10分钟到考场(第一场提前20分钟)。
⑹ 进入考场,不要说笑,做到心情平静、神情放松,默默回忆老师讲过的知识,尽快进入考试状态。
二、考试要求
⑴ 试卷发下后,先把姓名、考号写好。
⑵ 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做题。先易后难,由前到后,先把会做的做好,不会的,在全部完成后再思考。
⑶ 注意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步骤要规范、齐全、清晰,不要乱涂乱划,确保不丢印象分、情感分。
⑷ 做完后要好好检查试卷,保证不出错、不漏题(不抄错题)、不空卷、答案不写进密封线。
⑸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由时间决定答题速度,严禁提前出考场。
三、考后要求 ⑴不要相互之间对答案,以免因不良情绪影响下场考试。⑵考后不要在考场附近逗留、吵闹,作好休息,调整好状态,适度复习,做好下一场考试的准备。
态度决定一切,付出总有回报,爱拼才会赢,优异的成绩在向你招手,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