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
教学内容: 演唱《光荣少年》。
音乐知识: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五线谱识读
(一)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激励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
引导学生初识五线谱,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教学重点:有情感的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教学难点:歌曲演唱难点,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音乐知识难点,熟悉各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设问引导、主动参与。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教师自我介绍 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文明守纪、养成良好习惯。爱护书本、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新课教学
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问题)变声期要注意哪些问题?(生):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嗓音,不要大声喊叫,不模仿成年人说话或者压低嗓音唱歌。同时要做到适当用嗓,避免嗓音疲劳。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你对五线谱有何认识?
(生):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符号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形式。
请说出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有关的上加线与下加线。(学生随教师所指的位置回答问题)请写出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 什么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什么?
(生)音乐的名称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C、D、E、F、G、A、B。什么叫唱名?
(生):将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duo re mi fa sol la si叫做唱名。请唱一唱五线谱C调音阶
播放多媒体课件《光荣少年》
课件展示: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年儿童歌曲。歌曲激越、节奏铿锵,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兴中华的崭新面貌。
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师弹奏,学生唱词,体验其情绪。合作探究
这首歌曲在演唱时,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快地速度)这首歌演唱的情绪应该做到?(振奋、激昂、向上)这些音乐记号分别表示?
>(强音)0(四分休止符)00(二分休止符)-(保持音)展示点评
教师弹奏钢琴或者电子琴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师等学生唱后,指出优缺点。)
分组与个人演唱(指出优缺点,再次提高。)
光荣少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五线谱知识,熟记C调各音位置,并能够将各音唱准确。
2、培养学生演唱歌曲与表现歌曲的能力。
3、演唱《年少的味道》,培养学生用自然轻松地声音骄傲自豪的演唱。教学内容:合唱练习《八月桂花遍地开》。唱音阶、唱音组、写唱名。演唱歌曲《年少的味道》 教学重点: 演唱与表现歌曲。教学难点: 音准及音乐的表现。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探讨交流、实践练习、表现创作。教学课时: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音乐综合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演唱《光荣少年》稳定学生情绪。(从而又可以达到巩固学唱的目的)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刚才唱的这首《光荣少年》同学们演唱的都很认真。在这里老师想问一问:做一名光荣的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学生可以参考《光荣少年》的歌词及P7“八荣八耻”内容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一单元中的有关音乐内容。新课教学 自主学习(P12)1合唱练习《八月桂花遍地开》 学生听琴轻声视唱一声部与二声部曲谱。分两声部轻声合唱曲谱。要求:和谐、均衡。分组练习演唱歌词。两组有表情地合唱歌曲。
随琴唱一唱下列音阶,熟记各音位置。(要求唱准确、记熟练)
唱一唱下列音组。
写出下列各音的音名。
播放多媒体课件《年少的味道》 学生随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学生了解曲谱(随琴轻唱曲谱一声部后,再练习二声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合唱。)
了解歌词(引导学生朗读歌词。)思考并回答: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新时代的少年崭新的精神风貌及自信、自强、追逐人生理想的决心。)
学生随音乐演唱歌曲。合作探究
你觉得在演唱《年少的味道》这首歌曲时,应当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轻松自然、活 泼热情)你能够拍一拍下面的节奏吗?
(1)× × × × × || (节奏选自《年少的味道》拍手部分。)
(2)× × × × × × ||(节奏选自《年少的味道》拍手部分。)
第二单元:美妙的人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声分类的知识,并能够正确区分其音色特点。
2、懂得常见的音符,学会视唱以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组成的曲调。
3、通过欣赏《美妙的人声》体验不同人声演唱的特点及演唱者的情感。教学内容:
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
五线谱识读
(二)音符、五线谱与简谱时值对照。视唱练习、合唱练习。
声乐欣赏:我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我爱你,中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重点:欣赏不同人声的演唱,体验歌曲演唱情感。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不同人声演唱的声音特征。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练习、设问、探究。教学课时: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音乐综合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演唱《年少的味道》稳定学生情绪。(从而又可以达到巩固学唱的目的)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说什么声音最美? 生:(人的声音最美。)师:人声可以分类吗? 生:(可以的。)
师: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美妙的人声》。新课教学
自主学习(P18)(学生看书学习。)
1、人声的分类
人声可分为哪些?如果细分它还可以分为?
生:(人声可分为童声、男声、女声。如果细分又可以分为: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不同人声有什么特点?
生:(高音比较高亢、明亮、悠扬;中音比较宽厚、结实;低音则比较低沉、浑厚。)
在男高音和女高音中还能够分出什么类型的高音?
生:(女高音可分为戏剧女高音、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男高音可分为戏剧男高音、抒情男高音。)男女童声有什么特点?
生:(音色近似、声音明亮、清脆、甜美。)五线谱识读(P18)音符
(1)什么叫音符?音符是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生:(乐谱中用来记录音的符号叫音符。音符由符头、符干、符尾组成。)(2)五线谱中的音符是以什么在谱表上的位置来表示音的高低的?(符头)(3)五线谱以什么来表示音的长短?(不同音符的形状)
(4)学生认真看五线谱与简谱音符时值照对表以五线谱第二线为例分别写出一个、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来。
3、视唱练习P19(1)
a、师:这条视唱练习是由哪几种音符组成的?
生:(这条视唱练习,是由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所组成的。)b、读一读、拍一拍这条旋律的节奏音型。
生: × × | × × | × × | × — ||(“×”读:哒 “×—”读:哒啊)C、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d、学生击拍视唱曲谱。
欣赏《我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我爱你中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了解歌唱家帕瓦罗蒂。P13(学生看书后,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师:帕瓦罗蒂是哪国歌唱家?他有什么样的美称?
生:(帕瓦罗蒂是意大利著名歌唱家,他有“高音C之王”的美称。)依次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我爱你中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合作探究
《我的太阳》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内涵? 生:(这首歌曲旋律爽朗、豪放,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赞美之情。)这首歌曲是男高音演唱的,请问男高音演唱的特点是什么? 生:(高亢、明亮,声音有穿透力。)
你能够跟随音乐唱一唱吗?(教师可以播放中文演唱的这首歌曲,让学生好唱一些。)
生: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轻声跟唱。《伏尔加船夫曲》演唱者的声音有何特点? 第三单元八音和鸣
教学目标与要求:
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一只鸟仔〉,学唱第二段 先听一遍歌曲,有节奏地读一遍两段的歌词。特别是第二段歌词。跟随伴奏演唱第二段。两段一起演唱。
二、欣赏〈空山鸟语〉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2、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B、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补充:
(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二胡,(多媒体),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5、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多媒体)
(补充: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
第四单元 班级演唱组合
课题:《洗衣歌》 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
2、《洗衣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洗衣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藏族民歌及藏族舞蹈特点,并学跳藏族舞。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学生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一个教学课件,上面有藏族风光、藏族风情以及藏族歌曲《青藏高原》和藏族舞蹈片断。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品:
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
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歌曲《青藏高原》
3、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
4、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可眼见为实,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吧„„(大屏幕)藏族的风土人情
5、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师:藏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
二、初听歌曲《洗衣歌》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2、听完以后,师生畅谈听后感。
三、教师介绍作品:
歌曲《洗衣歌》作于1964年,是藏族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舞蹈特色。歌曲歌唱了人民解放军和藏族人民之间的深厚的鱼水情谊。歌曲以藏族民间音乐朴实健康的音调为素材,既保留了风格,又有所创造。曲调起伏跌宕,充满欢乐与激情。
四、复听作品:
1、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下歌曲带给我们的这种美丽宽广、幸福自由的感觉。(复听歌曲)
2、舞蹈片段欣赏《洗衣歌》,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并欣赏藏族美丽的舞蹈。
《班级演唱组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本课的歌曲
2、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与风格,采用组合的形式创适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当众演唱所学歌曲;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克服心理恐惧,有表情地演唱所学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播放组合演唱片断,自由欣赏(教师准备资料——后街男孩MTV)师:刚才给大家播放的这段MTV大家觉得好不好看? 生:好看
2、指名答问,组织交流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组合?
生答:回答形式自由,可集体回答,也可单独发言,学生讲出所熟悉演咱组合的名称,师生共同探讨这些演唱组合的风格,营造民主的学习气氛。由教师补充、完善。要求:探讨话题围绕组合演唱的特点是几个人一组演唱,一般采用边唱边舞的形式以及各组合的特色。
3、简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种充满青春活力的演唱形式,也很了解它的演唱特点,班上有没有同学采用这种形式演唱过,想不想试一试呢?今天就让同学们过一把“歌星瘾”我们也采用组合演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大家有没有勇气上台来表演?(生答)好,有你们自信的回答,我就放心了。同学们都知道.组合演唱的第一大特点是几个人用时上台演唱,那我们首先得准备能共同演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节奏强、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歌曲《青春舞曲》。
三、学唱歌曲
(一)学唱《青春舞曲》
1、教师范唱歌曲,整体感受。
2、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3、播放音乐,学唱歌曲
4、听赏全曲,按照自己的创意拍击节奏。
5、边拍击节奏边唱歌曲。
6、教师播放新疆舞蹈片段,激发学生设计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师:平常同学们都很活泼好动,还有些同学会跳现代舞,刚才我们看了一段新疆的舞蹈,大家可以模仿其中的动作,用《青春舞曲》做伴奏,现在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起来。要求人人都动,动作多样,气氛热烈融洽)
(二)学唱《踏浪》
1、播放音乐 学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整体感受。
3、根据伴奏边激打节奏,边学歌曲,要求学生尽量背词
(三)学唱《同一首歌》
1、教师播放《同一首歌》晚会片段
2、播放音乐,学唱歌曲
3、背唱歌词
四、复习歌曲
五、尝试组合
1、提出组合演唱的要求
2、学生尝试组合演唱
3、学生分组上台演唱
八、课堂小结
下节课我们举行一场班级演唱会,大家课后去搜集你们喜欢的组合,你们可以一人或几人准备一首歌,最好自己在编排一些动作,到时候登台演出。《班级演唱组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演唱会全过程的设计与演出
2、能独自或与同学大方自信地表演节目
3、能在演唱活动中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歌曲表现并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
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控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演唱组合,并且学唱了几首歌曲,大家还记得是哪几首歌吗?
生:《青春舞曲》、《踏浪》、《同一首歌》
师:没错,在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这三首歌,并且还组织了一部分同学上台演唱,不知道你们课后有没有去搜集你们所熟悉的组合,并且去学唱歌曲呢? 生:有
师:那么这节课就让你们做主,我们来组织一场班级演唱会,今天就让同学们过一把“歌星瘾”我们也采用组合演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大家有没有勇气上台来表演? 生:有
师:有你们自信的回答,我就放心了。同学们都知道.组合演唱的第一大特点是几个人用时上台演唱,在我们的演唱会开始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热热身,唱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青春舞曲》,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
二、新课教学
1、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说明班级演唱会秩序
2、组织学生报名,并安排好演出顺序
3、教师做音响师,帮学生播放音乐
4、学生按顺序登台表演
5、教师小结师生欣赏
6、教师准备一首歌曲,为学生演唱
三、课堂小结
1、肯定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和创新之处
2、分析其中不足,总结经验学生齐唱《青春舞曲》并随音乐自由舞蹈学生报名 学生分组演唱
通过演唱,调动大家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带动大家一起打击节奏或者跟随台上演出同学一起演唱,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带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和《脚夫调》欣赏《槐花几时开》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和《脚夫调》欣赏《槐花几时开》,比较和发现三地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能用自然正确的演唱方法,独立自信地演唱其中一首歌曲。
教学过程:
1、看地图,复习民歌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家乡在哪个省?那里有什么民歌?
2、听音乐、了解民俗
播放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和黎族民族《脚夫调》。设问:两首歌曲的风格、情绪、速度有何不同呢?
3、唱民歌,表现风格
1)先教会学生吆喝,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完成 2)比较谁的吆喝好,又能听会老师唱的其中一句或几句。
3)请会唱的学生取代老师来唱歌词,不会的学生继续吆喝,并尽快听会赶上其他同学。完全放手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歌唱全曲。
4、学唱《脚夫调》
1)让学生和着老师的歌声用手画旋律线,设问:你感受到哪些旋律音是很长的?接着启发学生轻轻哼唱那些地方。讲解延长记号,并提示学生唱好单双倚音。
2)这是一首问答歌。可以采用师生问答、学生问答来学唱。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设计几种演唱形式。如一人问众人答,女生问男生答。
5、复习课、分析比较
1)复习演唱这两首歌曲,引出歌曲比较的环节。2)让学生分析讨论、比较发现这两首歌的异同点。内容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3)要求他们在自己的歌声中融进体验到的情感,演唱得更出色。
歌名 拍号 节奏 速度 力度 调式 风格 情绪
6、赏乐曲、谈谈感受
观看芭蕾舞剧《槐花几时开》,在学生情感上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后,再欣赏《斗笠舞》的音乐,引导学生与歌曲《脚夫调》的旋律进行比较。
第六单元 《七彩的管弦》
教学目标
1.复习对常见乐器的音色听辨。
2.通过欣赏乐曲片断感受对管弦乐的音乐塑造力。通过演唱乐曲主题感受体验乐曲的特点。
3.让学生能对交响音乐感兴趣,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获得审美体验,对交响乐能产生一定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音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走进管弦乐
课件:播放电影《猫和老鼠》片断。
教师:认真观看下面这段视频,有没有你熟悉的乐器,请举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音乐切入主题,与学生拉近距离)
二、新课教学
(一)初步了解管弦乐队
1、学生举例,教师将乐器图片贴在黑板上。
2、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并说出声音特点
3、学生分组活动 将黑板上的乐器图片归类
老师问:西洋管弦乐器一共分为4类,你能根据他们的形状、演奏形式等特点归类吗?
学生归类,老师总结弦乐组、管乐组、打击乐组的特点。
4、简介什么是管弦乐队 管弦乐队是由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大型器乐合奏乐队。由于演奏不同体裁的器乐作品以及演出场地、功用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大型管弦乐队称“交响乐队”;而演奏室内乐作品、乐队编制较小的称“室内管弦乐队”等。
(二)欣赏乐曲
1、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片段
让学生熟悉不同乐器组的音色特点
2、听辨乐曲片段,分辨是由哪种乐组演奏的,并说出特点
3、管弦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欣赏管弦乐曲《两个犹太人》
简介:《两个犹太人》是《图画展览会》中的一段,是俄国作曲家莫索尔斯基根据好友画展中的图画而创作的作品。全曲共分为十段,每段乐曲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景物。
4、管弦乐对场景氛围的塑造 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
1)欣赏《卡门序曲》,感受音乐情绪,并随音乐展开想象。2)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及《卡门序曲》。
第七单元 《在灿烂的阳光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
2、在学习〈在灿烂的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感知音乐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2、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图片。
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图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庆典图片,看到这些让我感到祖国的日趋繁荣富强,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2、听音乐〈红旗颂〉情感感受一下
二、欣赏体验
1、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祖国的日趋富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印青作曲的歌曲。
2、出示课题:音乐欣赏〈在灿烂的阳光下〉,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1)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三、演唱感受
1、再次播放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2、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师范唱,学生随哼唱主旋律。
4、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在灿烂的阳光下〉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
四、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B段的节拍变为4|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歌中充满了为祖国的自豪和赞美。A1部分重复A部,激情的把音乐推向高潮。
五、复听乐曲的A部分,请学生跟着唱主题,感受新时期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有感情地齐唱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六、小结:
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第八单元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1、学唱并掌握《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感受歌曲的真挚情感;
2、读懂歌词内藏的蕴意,挖掘“隐形的翅膀”的寓意;
3、通过电影《隐形的翅膀》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信念的力量,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挫折。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隐形的翅膀”的力量。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走近信念这双隐形翅膀
课件出现一对大翅膀的图片,并轻声播放背景音乐
师: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一点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你们想有一对翅膀吗?.................其实你们、我、我们大家都有一对翅膀。不信是吗?是真的。它是一双隐形的翅膀。揭题——隐形的翅膀 听一听下面这首歌你就明白了。
二、学唱歌曲,感受信念这双隐形翅膀 课件出示歌曲。
1、初听歌曲。
2、朗读歌词。
3、轻声跟琴学唱歌曲。
4、解决难点句。
5、表演唱歌曲。
三、故事讲述,领悟信念这双隐形翅膀
1、课件出示电影图片,配背景音乐(《隐形的翅膀》伴奏。师: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发生在壮美的内蒙古草原上。15岁的花季少女志华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医院奋力抢救,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双臂。志华的母亲经受不住这惨剧的打击,患上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失去双手的志华,连吃饭、穿衣、上厕所都需要别人照料,原来一切需要用手来做的事,她都不能自己做了,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志华想回到学校上学,可是无法写字做作业,学校没法接收她。面对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艰难处境,志华非常痛苦,想自杀了结一切,是爸爸妈妈的爱唤醒了她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为了重返校园,她在家刻苦练习,脚趾磨烂了,结出厚厚的血痂。终于,她学会了用脚流利地写字,争取到了重新上学的机会。学校离家太远,为避免迟到,最好的办法是住校。她必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才符合住校的条件。为此,她白天黑夜地苦练脚上功夫。终于用脚学会了洗脸、漱口、穿衣、做饭、打电脑、练书法,甚至学会了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一切用手才能做的事她用脚基本做到了。每当她坚持不下去了,她就唱到: 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她妈妈的间歇性精神分裂症越来越重。一次意外刺激后,被幻觉误导,走进一个水泡子里,差一点被水淹死。志华及时发现了妈妈,但是她没有手,又不会游泳,只能拼命地跳进水里,呼喊救命。就在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辆拖拉机开过来,才把奄奄一息的志华和她妈妈救了上来。当市残联的教练来学校挑选运动员时,志华担心妈妈再次掉到水泡子里发生意外,就选择了游泳项目。她向妈妈保证一定考上大学,不再让妈妈着急。志华参加了高考,虽然她的考分过了线,但因为没有双手又报的是医学专业,她没有被录取。想学医为妈妈治病的愿望破灭了。就在她迎战全国残运会刻苦训练的时候,她妈妈无意中知道了志华没有被录取的消息,经受不住打击,精神分裂症发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没有回来。志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好成绩,取得了进军残奥会的资格。未来的路在志华脚下伸向远方。
(歌声响起: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实现、、、、、、、)这些残疾人,让人最不能忘记的,不是他们残疾的身体,而是他们惊人的毅力、淡定的姿态与灿烂的笑容。他们的身体因精神的完整而美丽。
2、师生一起进行歌表演。
四、讨论并讲述,通用音乐的手段来分析《隐形的翅膀》
1、讨论
师:“隐形的翅膀”到底指的是什么?、、、、、、、、生: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灿烂的笑容、、、、2、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挫折,可以选用歌曲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挫折。通过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心理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加深对挫折含义的理解。)
第二篇:202_湘艺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4)
怀化市武陵中学 初中高效课堂新课改教案
202_湘艺版七年级上
音乐
学科
第四周 总第四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备课组长:罗振华
备课人:罗振华
第二单元:美妙的人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中速、优美、抒情和谐的声音演唱《雪绒花》这首歌曲。
2、通过练习合唱,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聆听不同歌曲片段,巩固人声分类的知识。
教学内容:
1、合唱练习P19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选编。
2、视唱练习P19(2)西藏民歌《我的家乡日喀则》。
3、学习演唱《雪绒花》。教学重点:
学习演唱《雪绒花》这首歌曲。教学难点:
二声部和谐、均衡地演唱。教学方法:
自学、讲解、练习、设问、探究。教学课时: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音乐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文艺委员发一首歌曲,稳定学生情绪,从而进入学习音乐的状态。、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妙的人声,懂得了不少人声分类的音乐知识。现在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现在你们的声音处在人声中的哪一类? 生:(童声)
师:对,不过同学们的声音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你们知道这个时期你们的声音处在一个什么时期吗? 生:(变声期)。师:变声期应该注意的事项我们都应该了解了,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爱护自己的嗓音。好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单元《美妙的人声》。
三、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P19
1、合唱练习
选自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
(1)学生先唱一唱人声声部,再练习其他声部。(教师可以弹琴帮助学生迅速学会。)
(2)整体练习。提示学生注意音乐记号“P" 休止符以及反复记号。
(3)分组先进行两部轮唱,再三部轮唱,最后四部轮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教师可以指挥学生练习演唱。)
2、学生视唱P19西藏民歌《我们的家乡日喀则》。(1)学生初步识谱随琴轻唱。(2)学生击拍视唱曲谱。
(3)请说一声这首视唱曲是由哪几种音符组成的? 生:(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
(4)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唱一唱这首曲谱的歌词。“我们美丽的家乡,就是日喀则
怀化市武陵中学 初中高效课堂新课改教案
202_湘艺版七年级上
音乐
学科
第四周 总第四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备课组长:罗振华
备课人:罗振华
呀,埃索埃索马里拉就是日喀则呀。”(以此提高学生对这条视唱曲的喜爱。)
3、学唱歌曲《雪绒花》。
(1)学生自学了解歌曲《雪绒花》(P9音乐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2)设问:《雪绒花》是哪部音乐剧的一首插曲?其中还有另外的两首歌曲广为传唱,请问另外的两首歌曲歌名是什么? 生:(《雪绒花》是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另外广为传唱的两首歌曲名称分别是《孤独的牧羊人》《Do Re Mi》。)
(3)美国故事片《音乐之声》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说的是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修女玛利亚到退役军官特拉普少校家任家庭教师。能歌善舞的玛利亚十分爱护特拉普亡妻留下的七个儿女,用动人的歌声和各种有益的游戏熏陶、教育孩子们,使他们得到慈母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慢慢地少校和玛利亚建立起了真挚的感情。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以后,他们组织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主义者歌曲。)(4)雪绒花是一种开在什么地方长什么颜色的花?它象征着什么?(参考音乐教材P17)生:(雪绒花是开在雪山上的白色小野花,它象征着勇敢、坚强。)(5)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随乐轻唱。(6)教师弹奏学生学唱一、二声部曲调。(7)分二声部练习。
(二)合作探究
(1)四三拍子的含义?它的强弱规律? 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它的强弱规律:强弱弱。)(2)歌曲中出现的“5--”是几分音符? 生:(实际它就是附点二分音符。目前在简谱中附点二分音符常写成这种形式。)(3)这首歌曲应当用什么速度和情绪来演唱? 生:(中速、抒情优美。)
(4)歌曲中出现了一个音乐记号“#”是什么记号?表示什么? 生:(这个记号是升记号;表示升高半音。)
(三)展示点评
1、学生集体合唱。条件不成熟的班级,可以选择齐唱形式。
2、分小组、个人演唱,师生点评。
3、分男、女声分别演唱,体会其声音特点。
(四)教师精讲
同学们,唱歌是要用情感来表达的。只有把握了歌曲演唱的情感,你们才能够将歌曲唱得声情并茂,希望你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五)拓展延伸P19
1、聆听歌曲片段,分别说出他们的人声类型及声音特点?(1)《当兵的人》《打起手鼓唱起歌》《党啊,亲爱的妈妈》《我为祖国献石油》(2)生:它们的人声类型分别是:《当兵的人》(男高音)《打起手鼓唱起歌》(女中音)《党啊,亲爱的妈妈》(女高音)《我为祖国献石油》(男中音)。声音特点分别是:《当兵的人》(高亢、明亮)《打起手鼓唱起歌》(宽厚、低沉)《党啊,亲爱的妈妈》(高亢、悠扬)《我为祖国献石油》(浑厚、结实。)
四、课堂检测:
1、抽查演唱《雪绒花》
2、视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五、课后训练
完成202_湘艺版音乐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P6-P7中的作业。课后记:
第三篇:七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七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篇一: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套教案
篇二: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套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2、演唱《光荣少年》。
3、音乐知识: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五线谱识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激励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初识五线谱,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教学重点:
有情感的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演唱难点,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
2、音乐知识难点,熟悉各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设问引导、主动参与。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教师自我介绍
二、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1、文明守纪、养成良好习惯。
2、爱护书本、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三、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问题)
1、变声期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嗓音,不要大声喊叫,不模仿成年人说话或者压低嗓音唱歌。同时要做到适当用嗓,避免嗓音疲劳。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少吃或 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2、你对五线谱有何认识?
(生):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符号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形式。
3、请说出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有关的上加线与下加线。
(学生随教师所指的位置回答问题)请写出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
4、什么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什么?
(生)音乐的名称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C、D、E、F、G、A、B。
5、什么叫唱名?
(生):将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duo re mi fa sol la si叫做唱名。
6、请唱一唱五线谱C调音阶
7、播放多媒体课件《光荣少年》
(1)课件展示: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年儿童歌曲。歌曲激越、节奏铿锵,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兴中华的崭新面貌。
(2)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
(3)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教师弹奏,学生唱词,体验其情绪。
(二)合作探究
1、这首歌曲在演唱时,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快地速度)
2、这首歌演唱的情绪应该做到?(振奋、激昂、向上)
3、这些音乐记号分别表示?
>(强音)
0(四分休止符)00(二分休止符)
-(保持音)
(三)展示点评
1、教师弹奏钢琴或者电子琴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师等学生唱后,指出优缺点。)
分组与个人演唱(指出优缺点,再次提高。)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五线谱知识,熟记C调各音位置,并能够将各音唱准确。
2、培养学生演唱歌曲与表现歌曲的能力。
3、演唱《年少的味道》,培养学生用自然轻松地声音骄傲自豪的演唱。
教学内容:
3、合唱练习《八月桂花遍地开》。
4、唱音阶、唱音组、写唱名。
5、演唱歌曲《年少的味道》
教学重点:
演唱与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音准及音乐的表现。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探讨交流、实践练习、表现创作。
教学课时: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
教学课型:音乐综合课
教学过程:
8、组织教学
(6)演唱《光荣少年》稳定学生情绪。(从而又可以达到巩固学唱的目的)
(7)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刚才唱的这首《光荣少年》同学们演唱的都很认真。在这里老师想问一问:做一名光荣的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学生可以参考《光荣少年》的歌词及P7“八荣八耻”内容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一单元中的有关音乐内容。
篇三: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案上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课题: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
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以有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1.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认证阅读材料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的聆听,感受作品的情绪;
(3)教师在为学生播放几段音乐,用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课题:欣赏《飞来的花瓣》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认真聆听两首欣赏去,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给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 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寻声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和变化。学会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学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赵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在让学生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情感的共鸣,第一课时注重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是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得到美的熏陶,同时受到美的感染。第二课时进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在音乐中受到启迪,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运用让学生也感到演唱形式的不同也会给学生带来愉悦。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课题:歌曲《歌唱祖国》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会背唱的目的。
难点:在学唱这首歌曲时,要与唱谱联系。第一,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第二,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
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歌曲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行进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较好,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D大调)和唱名;(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3)典型节奏型;(4)旋律进行特点;(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6)词曲关系。
4、教师引导学生唱乐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
5、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6、按照讨论出的音乐演唱风格,以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
课题: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欣赏《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难点:(1)本课音乐材料比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画旋律线,填写表格,制作小插图。
教学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欣赏4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或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2、请听第一首歌曲《祖国颂》。简单介绍作曲家刘炽、词作家乔羽。
3、提问:(1)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它们是如何表现的?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歌颂的、辉煌灿烂的、欢跃的、抒情的、热烈的、流畅的、气势宏伟的等等。感知歌曲各段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与音乐表情的关系。)
(2)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什么演唱形式?
(3)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几个段落?各表现什么?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结构,说出歌曲的音乐段落;简单表述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包括节拍、速度、力度、调式、旋律线、音色等)。
第一段:四句,男高、女高、男声、女声音领唱接合唱,表现朝阳普照大地的灿烂。
第二段:合唱“啊”为背景,男声朗诵,表现祖国江山美如画和人民的号脉。
第三段:合唱,表现祖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段:分为三段词。第1、2、3段词分别为女高音领唱接合唱;男高音领唱接合唱;男、女高音领唱接合唱,以抒情性和叙述性表现对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歌颂和赞美。
第五、六段:合唱,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烈的赞颂和祖国的光辉前景。
4、再听一遍《祖国颂》,同时要求学生画出旋律线,并思考上述问题。
5、课堂讨论上述问题,并填写表格。
6、请听《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7、提问:(1)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祖国颂》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祝福祖国》抒情的、叙述性的、歌唱性;《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欢快的、热烈的、充满想象的。感知并简述每一首歌曲及其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不同段落的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与音乐表情的关系。)
(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为几段?(《祝福祖国》女声独唱,分为两段;《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女声领唱和混声合唱,分为两段。)
(3)这两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祝福祖国》为民族风格或民歌风,bE宫调;四四拍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通俗风格,E宫调;四四拍子。而《祖国颂》为美声风格,以F大调为主,变化拍子,包括四四拍子、四二拍子、八六拍子。)
(4)在歌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以歌词为线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这两首歌曲制作小插图。如《祝福祖国》有民歌风格,可结合我国农村的景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可与“国庆”的主题相结合。
8、再分别听一遍这两首歌曲,同时画出旋律线。
9、请听《祖国颂》。
10、介绍这首歌曲的产生背景和民间乐曲《老八板》,调式(A调式)、节拍(四二拍子)、分句。强调这是前辈们唱过的歌,前辈们在这首歌的激励下,努力学习,许多人成为国家的栋梁,我们同样要有前辈们的这种精神。
11、小结:我们已经学唱和欣赏了5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它们各有不同的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各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祖国颂》为领唱、合唱包括朗诵形式,气势宏伟,是一首歌颂祖国的颂歌;《祝福祖国》为女声独唱,音乐更加富于时代感,接近青年的生活;《祖国歌》自20世纪20年代广泛传唱于校园,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入了另一意境,由于曲调取自民间乐曲《老八板》,形成了特殊的音乐风格,词曲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请学生们想一想还有那些歌唱祖国的歌曲?
课题: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课时:第三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1、导入: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 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2、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出示地图)
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大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
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
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1 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
(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乐队全奏。
5、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6、小结:
通过今天的欣赏课,我们了解了“捷克及其境内的伏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及其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和“交响套曲”。在听辨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作曲家通汇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深情。请同学们列举其他中外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我爱你,中国》、《芬兰颂》等。)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唱了歌曲《歌唱祖国》,欣赏了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交响乐作品《伏尔塔瓦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交响乐,体验了不同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唤起同学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热情。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受到教育,不是让学生去说,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表现形式的变化是学生在不同程度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一课时注重用歌声的美赞颂祖国,让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升华。第二课时通过欣赏不同的歌曲再次让学生受到染,通过线条的勾画让学生也得到锻炼,实践中感受乐曲的感染。第三课时又一次感受民族的不同风采,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受到爱过主义教育。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
课题:唱歌《西风的话》、欣赏《金色的秋天》、《四季――秋》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学会演唱《西风的话》。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和协奏曲《四季――秋》的区别和不同感受。
教学方法:讲解法、体验、欣赏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钢琴等。
教学内容:
一、歌曲《西风的话》
(1)黄自的这首儿童抒情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
(2)G大调:四四拍;音域为d1――e2。
(3)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第一乐句以属音为基础,经过主和弦的分解,旋律的先扬后抑,奠定了全曲舒展、宽广的风格;第二乐句曲调的级进上行,渐强处理,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第三乐句在高音区展开,完成了全曲的转折,式全曲力度最强的乐句;结束句以下行的旋律结束于主音,作渐强渐慢的处理,表现了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
二、协奏曲《四季――秋》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四季》是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每首乐曲均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乐章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乎一应,绕有情趣。每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合奏组所奏出的粗犷的舞曲(3 3 3 4 3 3 3 │3 3 3 4 3 3 3 │3 2 3 4 3 2 0 ∣)与独奏小提琴活跃快速的旋律、颤音交替出现。第二乐章独奏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绘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乐队奏出附点音符为特征的曲调表现猎人狩猎的情景。教学过程:
1、采用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与之间相关的主题词。如“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
第四篇: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参考
七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第一课
课题: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7.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8.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9.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0.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1.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以有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12.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认证阅读材料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的聆听,感受作品的情绪;
(3)教师在为学生播放几段音乐,用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第二课
课题:欣赏《飞来的花瓣》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认真聆听两首欣赏去,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遗精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给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寻声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和变化。学会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学生活动:展示猜疑,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
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赵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在让学生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情感的共鸣,第一课时注重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是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得到美的熏陶,同时受到美的感染。第二课时进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在音乐中受到启迪,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运用让学生也感到演唱形式的不同也会给学生带来愉悦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第一课
课题:歌曲《歌唱祖国》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
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会背唱的目的。
难点:在学唱这首歌曲时,要与唱谱联系。第一,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第二,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歌曲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行进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3、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较好,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D大调)和唱名;(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3)典型节奏型;(4)旋律进行特点;(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6)词曲关系。
4、教师引导学生唱乐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
5、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6、按照讨论出的音乐演唱风格,以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
第二课
课题: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欣赏《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难点:(1)本课音乐材料比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画旋律线,填写表格,制作小插图。教学过程:
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欣赏4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或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2、请听第一首歌曲《祖国颂》。简单介绍作曲家刘炽、词作家乔羽。
3、提问:(1)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它们是如何表现的?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歌颂的、辉煌灿烂的、欢跃的、抒情的、热烈的、流畅的、气势宏伟的等等。感知歌曲各段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与音乐表情的关系。)
(2)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什么演唱形式?
(3)在这首歌曲中我们听到了几个段落?各表现什么?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结构,说出歌曲的音乐段落;简单表述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包括节拍、速度、力度、调式、旋律线、音色等)。
第一段:四句,男高、女高、男声、女声音领唱接合唱,表现朝阳普照大地的灿烂。
第二段:合唱“啊”为背景,男声朗诵,表现祖国江山美如画和人民 的号脉。
第三段:合唱,表现祖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段:分为三段词。第1、2、3段词分别为女高音领唱接合唱;男高音领唱接合唱;男、女高音领唱接合唱,以抒情性和叙述性表现对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歌颂和赞美。
第五、六段:合唱,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烈的赞颂和祖国的光辉前景。
4、再听一遍《祖国颂》,同时要求学生画出旋律线,并思考上述问题。
5、课堂讨论上述问题,并填写表格。
6、请听《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7、提问:(1)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祖国颂》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祝福祖国》抒情的、叙述性的、歌唱性;《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欢快的、热烈的、充满想象的。感知并简述每一首歌曲及其各不同段落音乐的对比与变化;不同段落的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表现要素,及其与音乐表情的关系。)
(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为几段?(《祝福祖国》女声独唱,分为两段;《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女声领唱和混声合唱,分为两段。)
(3)这两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祝福祖国》为民族风格或民歌风,bE宫调;四四拍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通俗风格,E宫调;四四拍子。而《祖国颂》为美声风格,以F大调为主,变化拍子,包括四四拍子、四二拍子、八六拍子。)
(4)在歌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以歌词为线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这两首歌曲制作小插图。如《祝福祖国》有民歌风格,可结合我国农村的景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可与“国庆”的主题相结合。
8、再分别听一遍这两首歌曲,同时画出旋律线。
9、请听《祖国颂》。
10、介绍这首歌曲的产生背景和民间乐曲《老八板》,调式(A调式)、节拍(四二拍子)、分句。强调这是前辈们唱过的歌,前辈们在这首歌的激励下,努力学习,许多人成为国家的栋梁,我们同样要有前辈们的这种精神。
11、小结:我们已经学唱和欣赏了5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它们各有不同的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各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祖国颂》为领唱、合唱包括朗诵形式,气势宏伟,是一首歌颂祖国的颂歌;《祝福祖国》为女声独唱,音乐更加富于时代感,接近青年的生活;《祖国歌》自
20世纪20年代广泛传唱于校园,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入了另一意境,由于曲调取自民间乐曲《老八板》,形成了特殊的音乐风格,词曲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请学生们想一想还有那些歌唱祖国的歌曲?
第三课
课题: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教学过程:
1、导入: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2、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出示地图)
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大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1 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乐队全奏。
5、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6、小结:通过今天的欣赏课,我们了解了“捷克及其境内的伏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及其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和“交响套曲”。在听辨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作曲家通汇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深情。
请同学们列举其他中外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我爱你,中国》、《芬兰颂》等。)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唱了歌曲《歌唱祖国》,欣赏了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交响乐作品《伏尔塔瓦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交响乐,体验了不同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唤起同学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热情。
课后反思: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受到教育,不是让学生去说,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表现形式的变化是学生在不同程度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一课时注重用歌声的美赞颂祖国,让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升华。第二课时通过欣赏不同的歌曲再次让学生受到染,通过线条的勾画让学生也得到锻炼,实践中感受乐曲的感染。第三课时又一次感受民族的不同风采,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受到爱过主义教育。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
课题:唱歌《西风的话》、欣赏《金色的秋天》、《四季――秋》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学会演唱《西风的话》。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和协奏曲《四季――秋》的区别和不同感受。
教学方法:讲解法、体验、欣赏等。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钢琴等。教学内容:
一、歌曲《西风的话》
(1)黄自的这首儿童抒情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
(2)G大调:四四拍;音域为d1――e2。
(3)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第一乐句以属音为基础,经过主和弦的分解,旋律的先扬后抑,奠定了全曲舒展、宽广的风格;第二乐句曲调的级进上行,渐强处理,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第三乐句在高音区展开,完成了全曲的转折,式全曲力度最强的乐句;结束句以下行的旋律结束于主音,作渐强渐慢的处理,表现了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
二、协奏曲《四季――秋》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四季》是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每首乐曲均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乐章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乎一应,绕有情趣。每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合奏组所奏出的粗犷的舞曲(3 3 3 4 3 3 3 │3 3 3 4 3 3 3 │3 2 3 4 3 2 0 ∣)与独奏小提琴活跃快速的旋律、颤音交替出现。第二乐章独奏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绘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乐队奏出附点音符为特征的曲调表现猎人狩猎的情景。教学过程:
1、采用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与之间相关的主题词。如“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
2、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秋天的?
3、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秋》。出示三个乐章的主题片段谱例并播放乐曲,请同学们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
4、请同学们思考并举出其他描绘大自然和生活场景的音乐作品的例子,调动学生个人的音乐经验,引发其对于音乐具有描绘性功能的认识和兴趣。
5、介绍黄自和《西风的话》。教唱《西风的话》,教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这首抒情歌曲。
6、设计提问:该曲寄予了作曲家对青少年怎样的殷切希望?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力度记号的表情作用是怎样的?
7、经过讨论总结,再次由表情的演唱,可分为男女声轮唱,着重要求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第二课
课题:《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感受、了解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以及表现与之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打击乐合奏、节奏律动训练等活动,实现音乐实践创造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节奏进行打击乐合奏训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的表现特点。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多媒体光盘、相关风景图片等。教学内容:
1、《庆丰收》著名打击乐合奏曲。
2、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彭修文、蔡惠泉编曲,1972年创作。乐曲借鉴了我国民间吹打的鼓点和旋法,充分发挥民族打击乐的表现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乐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G大调,用由慢到快的鼓声,引出雄壮的引子,随之出现的情绪热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缠绵机。主题中音程的大跳,使乐曲形成活跃、明快的风格。
第二部分:C大调转b小调,清亮的竹笛声吹出质朴优美、富有民族风格的旋律,表现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这部分的抒情性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全曲的高潮。打击乐器的演奏气势磅礴,节奏不断加快,高亢明亮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力度与管弦声部形成强烈的对比,乐曲情绪愈益激昂,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乐曲在快速强烈的全奏中结束。
3、笛子独奏曲《扬鞭崔马运粮忙》,魏显忠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乐曲表现丰收后的农民,不忘国家、喜送爱国粮的情景。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引子:用笛子演奏长颤音,模仿马的嘶叫声,表现一队满载粮食的马车在大路上疾驰。
第一乐段:四二拍,快板,模仿马蹄的节奏频繁出现,音乐情绪欢快热烈。
第二乐段:中板,速度上与前后段落形成对比。音乐主题是第一段主题音调的变奏。
旋律富于歌唱性,舒展明朗,表达了送粮群众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第三乐段:为第一乐段的再现,音乐情绪更加欢快热烈。全曲充分发挥了笛子的表现特性,旋律风格鲜明,深受听众喜爱。教学过程:
1、采用提问导入新课。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音乐作品是如何运用多种体裁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呢?
2、播放乐曲《庆丰收》,介绍讲解乐曲;再次欣赏。
分组训练:讲解八分音符;学生与教师合作进行打击乐训练。
3、介绍、欣赏《丰收锣鼓》,注意打击乐主奏乐器的演奏。
再次欣赏,做填空练习。下列乐器作为主奏乐器依次出现的顺序如下:(3)笛子(1)堂鼓(2)唢呐(5)云锣(4)二胡(见教材中的练习)
4、介绍、欣赏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讨论乐曲中反复运用典型节奏模拟、象征什么?(送粮车队的马蹄声)乐曲表达何种音乐情绪?
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律动动作,扮演角色(如赶车人、送粮人等),全班分组,一组用打击乐模仿马蹄声节奏,为乐曲伴奏;另一组随音乐做律动。(要求调动学生以热烈欢快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课
课题:配乐诗朗诵《秋》、欣赏中国画《深秋》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竖笛吹奏《秋声》、《秋收》两首小曲。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比较、总结音乐与美术、文学等姊妹艺术在表现“秋天”同一题材时艺术特点上的相同与不同。教学重点:用竖笛演奏音乐,注意音乐的表现情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的表现特点。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多媒体光盘、相关风景图片等。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配乐诗朗诵《秋》
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秋的私语》,引导学生默读抒情散文《秋》,体会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意境。
2、以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二者在表现秋天主题时的共性与特点。如艺术范畴:听觉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区别。艺术形式:钢琴与乐队、散文。
表现特征:【文学】以语言为媒体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抒情散文具有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为主的特点,要求作者把浓郁的思想感情融入生动的生活画面中,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常采用托物言志、借镜抒情等手法,运用比喻、象征等技巧,在含蓄蕴籍中启迪读者,引入深思,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音乐】以有组织的声音表现事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通常认为,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由此奠定了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
3、播放背景音乐《秋的私语》,组织集体表演配乐诗朗诵。
4、请有表演基础的学生表演配乐诗朗诵,并组织其他同学观赏中国画《深秋》
(二)欣赏中国画《深秋》(让绘画好的学生做一些作品展示)
1、介绍画家傅抱石简况。
2、组织讨论:观赏《深秋》(作品表现内容、情绪、形象、色彩等)。美术作品的特征:【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具有造型性、空间型、构成性特征的表现手段,创造出直观形象的艺术。绘画借助于线条、明暗、色彩、解剖、透视等造型手段,创造反映事物审美属性的图像,表现其内容和社会意义。中国绘画的特征是融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为一体,强调意境的表现。
3、请同学们讨论、为本单元的各音乐作品构思画面、造型形象、色彩等。
4、讨论完成教科书中的表格。
5、请全班同学以组为单位,写一首咏秋的小诗或散文;画一幅秋景图;选一段背景音乐,在下节课上展示(亦可自选文学作品、美术作品)。
课后反思:本单元主要是以秋为主题,通过歌曲歌词的描述让学生感受歌曲对秋的赞美,赞美秋的美景赞美,秋的收获,同时也隐含了含义:收获的季节我们学生也应该努力学习,让自己有很大的收获。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
第一课
课题: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音响、CD唱片、影碟;钢琴、打击乐器(木鱼、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难点:音乐材料比较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示的。
2.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
1、2小节,于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姐基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3.采用跟随录音(C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巨结肠等方式进行。
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
(二)欣赏 1.《牧歌》
(1)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概念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瞿希贤改变的无伴奏合唱《牧歌》。(2)播放录音。
(3)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族的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他没有伴奏乐器,但有人生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5)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2.《万马奔腾》
(1)向学生介绍:马头琴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2)播放录音
(3)参看教科书第33页的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
第二课
课题:
1、欣赏教学---《我们的新毡房》《北京水草茂盛的家乡》、冬不拉弹唱《金色的阿勒泰》。
2、集体表演《北京的金山上》。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音响、CD唱片、影碟;钢琴、打击乐器(木鱼、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难点是音乐材料比较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哈萨克族,藏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冬不拉乐器的音色。
2.通过排练、表演《北京的金山上》,培养下野生集体合作意识,以及表现音乐的热情和能力。
3.结合中国地图上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区域以及本单元涉及到的几个少数民族(蒙、哈、藏)风土人情方面的文字材料和照片,让学生讨论音乐玉溪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欣赏《我们的新毡房》
(1)让学生结合乐谱,分析这首歌曲的结构。
(2)根据学生分析,总结:这首歌曲旋律节奏自由,音乐情绪活泼、奔放,具有较强的动感。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2.《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
(1)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雪域高原的图片。
(2)让学生讨论:这首歌曲在演唱风格上有什么特点(高亢、嘹亮、装饰音多)?这首歌曲的后三局旋律上有什么异同?
(3)让学生说说以前还听过哪些藏族歌曲?(《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等)这些歌曲于雪域高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联? 3.冬不拉弹唱《金色的阿勒泰》
(1)让学生画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2)提问并分组讨论:看课本上的图,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赞美家乡的歌,对你们有什么触动?你们想去哪儿旅游吗?如果去那里,需要做哪些准备?你们会有哪些准备?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
第一课
课题: 亚洲之声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重点与难点:
1、各国音乐特征。
2、日本及朝鲜音乐。教学过程:
(一)结合本单元开头的图片,简说亚洲和亚洲音乐。导入本课的方法,可以教师说,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二)介绍《樱花》
1、由歌名——花名——名花——日本国花;春日赏樱的民俗,民间名歌、国之名歌;歌词内容与风格。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2、旋律特色。都节调式的特色:五声、两个半音,三种级进:大二度67(76);小二度34(43),71(17);大三度64(46),31(13)。音与音连接的特色:乐句内各音级进的连接;乐句之间连接要么级进式连接,要么大跳连接。C大调,4拍子。
3、一字对一音为主。质朴的语言与简单的词曲结合、从容不迫的节奏。
(三)学唱《樱花》
1、教师播放《樱花》的录音和VCD,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户外活动。
2、学生可边打拍子边听唱,注意句末长音的长度。
3、可以让学生先自由地朗诵诗歌,启发形象,注意情景;而后注意诗歌与旋律对应的长度、念读。
4、可先由女生唱旋律或唱歌,清澈的女声与这首歌的情景更吻合。然后,全体同学合唱。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先后歌唱组合。歌唱熟了,尽量在课内背唱。
(四)听赏《春之声》
(五)欣赏朝鲜半岛音乐
听歌曲《清津浦船歌》。注意这首歌的6/8拍特色,采用这种节拍起到描写行船、渔业劳动的具体形象的作用。歌曲中的衬词模仿锣鼓乐的声响,使歌曲增添了民间生活的情趣,反映了渔人的快乐的劳动生活与乐观精神。
组织学生配合歌曲打出其中的锣鼓乐节奏。让学生听伽倻琴音乐片段。
(六)小结朝鲜音乐。
(七)以“小竞赛”内容做练习,看谁做得更快、更准确。
第二课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
1.播放音乐的设备:影碟机或三用机或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装置等。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以便把地图、图片等投放到屏幕上。3.更具不同学校的情况作相应的准备。重点与难点:1.各国音乐特征。2.印度音乐。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尼西亚音乐会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2.了解印度音乐的主要特征。
3.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的语言形式做不同的表达。教学过程:
(一)间接印度与印尼音乐。听印尼民歌《划船曲》,体会海上行船的情景,并作相应的舞蹈,表演动作。
(二)听甘美兰音乐。
(三)欣赏泰国民间乐曲竹板琴合奏。
(四)欣赏孟加拉民歌《祖**亲让我上前线》,从中体会优美的歌乐
声与上前线的情景之间的联系。
(五)间接印度与印度音乐。
看图听乐。听西塔尔琴音乐、印度古乐。谈印度音乐特色独特的律制、异常丰富的旋律、即兴演奏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弹乐器在乐器与器乐中的突出地位。
(六)小结南亚音乐、亚洲音乐的特点。
(七)组织学生进行“小竞赛”活动,从竞赛中增强对亚洲音乐的进一步了解与记忆。
第六单元 旋转舞台
第一课
教学目标:
(一)、监测与评价本学期学生学习音乐的实际效果
(二)、反馈与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作为调控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三)、为学生展示其艺术才能,参与音乐艺术实践,创设空间和舞台,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组织才能。教学重点:新星擂台
教学难点:新年音乐会的个人准备,音乐会集体节目的组织和编排 教具: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1、向学生说明举办“擂台赛”的目的、意义和参赛办法。组织和指导有关选举及参赛的工作,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竞赛轰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此项活动做好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出节目主持人和评为
3、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每个小组若干人组成
4、全班学生分工合作,布置好“擂台赛”的各项设施
(二)、赛前提示
1、教师参与赛前准备工作
2、主持人宣告竞赛贵俄和具体要求
3、选手按序号入座
4、评为及有关成员入座
5、会场要求做到秩序严明,井然有序,生动活泼
(三)、竞赛开始
1、演唱
① 教师参与组织,观察和评价活动 ② 节目主持人提示演唱要求 ③ 歌曲要完整,由表情的演唱
④ 唱完后,评委评价学生参与,宣告得分 ⑤ 监测评价学生的表现能力
⑥ 分数不得低于80分,满分为100分
2、听音乐写曲目
① 节目主持人提示竞赛内容和要求
② 教师负责播放本册课本中的五首欣赏曲的音像 3 听辨演奏乐器的名称和序号 ① 节目主持人提示竞赛内容和要求
② 参赛队选派一人抢答和填写序号及相应乐器的名称
③ 教师负责不按课本安排的顺序,任意播放五首器乐曲的一首印象,请学生抢答
4、看剧照答表演形式
① 把课本的八幅剧照,制作成软件和图片 ② 提示抢答的项目和要求 ③ 参赛队抽签 ④ 开始答题 ⑤ 宣告得分
4、点平总结
①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和总结活动
② 在点评和总结中肯定成绩,鼓励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进步
③ 对教师自生进行反馈和自我评估
第二课
课题:《新年音乐会》 课型:综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新年音乐会》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群体合作意识 重点:新年音乐会
难点:音乐会集体节目的组织和编排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① 教师向学生说明举办“新年音乐会”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组织办法。主持有关选举活动。
② 学生选举产生“支持人”“组委会”和“评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 ③ 组委会负责节目报告表、节目单编排,排练的组织,以及有关乐器、音响和音响设备,服装、道具、舞美设计、摄影等工作。④ 学生分别排练节目
2、新年音乐会开始
① 组委会、评委、演员按指定座位就座 ② 学生按节目顺序依次登台演出 ③ 摄影师拍摄演出剧照 ④ 评委进行口头评价,等级评定
⑤ 节目形式与内容范围广泛,自选体现特长的内容和形式
3、采访
① 节目主持人面向全体学生采访参加音乐会的感受
② 采访教师,谈音乐会取得的成果,表扬优秀演员和节目,进行活动小结
4、音乐会结束:全体齐唱《新年好》
第五篇: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3、利用文中的空白,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了解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为了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本文介绍的人物,也知道了文章所描写的是一个蒙蒙细雨的早晨发生的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反馈。(妈妈冒雨回家取借给许小燕的蓝_。)
(3)学生自读,读后议一议(四人小组讨论)
A、母女俩有哪些意见分岐,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B、你认为谁的意见对,为什么?
(4)交流。在交流中落实句式训练。
①比较句子。(投影出示)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
(相同点:前后两句话表达的是对妈妈这样做所持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
不同点:句式不同。后一句将两个理由一气说出,缺乏重点和层次,前一句则先说出其中的一个理由和看法,而将要强调的另一个理由“还下着雨”放在后面,以“再说”带出,强调了说话的语势,使该句具有一种理由充足,无可辨驳的意味。)
读句子——比较异同——感情读
②练习:根据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改写句子,并说出句子表达的不同作用。
A、再见了,亲人!
B、家乡杨梅那舐津津酸溜溜的滋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5)教师小结。
(6)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妈妈的品质。)
3、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结尾与课文的开头有什么联系?(出示文章的开头)
(3)比较,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4)比较读,体会写作的特点。(与文章的开头呼应,照应文章的开头,语言优美,且耐人寻味。课文对“细雨”的描写,不但突出了妈妈的忘我精神,而且具有象征意义。运用象征手法用蒙蒙细雨来比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
4、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一对学生位无私奉献,对工作默默无闻的老师。)
5、读写练习。
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_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_后,会怎么对做,怎能么说,其他同学会怎么说,结合自己的想象,续说: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_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_后……
6、课外延伸。
阅读《红色的烈焰》一文,体会的结尾的含义。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
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四、总结全文
大家说的都对!我们尽管还小。但也不能做爱的消费者,还应该主动做爱的生产者,传播员。我们能做的大事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的小事很多。给父母、爷爷奶奶倒杯水、捶捶背……哪怕只怕他们说说话。大家一起来吧,像冬冬一样把爱献给别人吧!
教学反思: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感人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文章在奶奶和冬冬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有问有逗的对话中,将浓浓的亲情浸透其中。文中没有提及“爱”,确处处流淌着“爱”。
当孩子们提笔写和家人之间的小故事时,孩子们记录的那一件件平时生活中“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习以为常”的小事竟感动了我。“亲情需要用心经营”这是作家鲍尔吉.原野说的,确实!就是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的累积下,让那浓浓的亲情不断的流淌。虽然有些同学在描述的时候语言还不够精炼、遣词造句还不够精美简练,但孩子们是真正的融入了文本,在和文本文本对话后,产生了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内在的情感无需包装,孩子们将心中的“亲情”直接展露出来——诚挚而美丽,让爱在课堂流淌。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掌声响起来》。
2.课前搜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如《张海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指导认读和书写,强调“落、调”的读音,指导书写“吞”。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营造气氛,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2.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3.课前你们已经搜集了海迪姐姐的故事,说说你的想法。
4.老师出示课题:掌声
5.提问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
【学生自主的质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读后评价。
4.识记生字:
(1)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症、镇、姿势、落、调”。
(2)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3)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
掌声
文静
愿意
姿势
轮流
情况
慢吞吞
注视
热烈
持久
平息
情绪
讲述
普通话
动听
鼓励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5)检验识字效果:通过“你指我猜”、“开火车”、扩词”的方式进行。
三、再读课文,提问质疑
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我们来个读书比赛,看谁通过读书知道得最多,体会得最深,提出的问题最好。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拿出笔来写写画画。
3.汇报交流。
【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写体会。动口、动手、动脑,有助于中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作业超市
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
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流程
一、渲染过渡
1.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2.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
3.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所以,进入课堂直奔重点,让学生在读中先感受掌声中爱的力量。】
二、表演,深入理解
1.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演员上台试演。
2.评议表演。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犹豫、忧郁”词句进行评议。
这一次掌声,你想对英子说什么?
英子有什么想说的?
【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3.配乐表演第二次掌声。(出示第3段课文)
(1)听到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4.朗读课文第3段。
5.理解两次掌声。
(1)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2)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这两句话。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6.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1)出示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7.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
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她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
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三、品读感悟
1.听课文朗读录音,小声跟读。
2.分角色小组试读,你们认为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3.小组比赛读。
4.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四、作业超市
1.小练笔。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
2.和妈妈比赛读一读这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