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课学习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同学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同学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学习过程]
一、导入:思考: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阅读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的国家。
2、河姆渡居民距今约__________年,使用__________石器,用__________耕地,种植__________。住着__________式的房子,过着__________生活,他们饲养__________,会制造__________
3、半坡居民距今约_________年,普遍使用_________石器,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人居住在_________式的房子里,会制造彩陶,还学会了纺织。
三、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思考: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人类应该如何改进?(教师引出:农耕)
过渡:农耕需要工具,我们看他们使用的工具。(投影)
2、观看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比较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一步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工具进行比较,说明其进步性。过渡:除了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也不同。(投影)
3、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活方式上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了哪些大的进步? 过渡:除了这些居民还有其他的,我们来看图。
4、观察《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观察、第2页 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5、动脑筋: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过渡:图上的大汶口居民是怎么回事?
6阅读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生活的内容,讨论:大汶口居民的生产生活比以前有了哪些巨大的进步,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7、总结讨论: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
四、总结:课件中的图表
五、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下列原始人类遗址中,不是处于黄河流域的一处遗址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将不会遇到的情况是()A.种植水稻 B.骨耜耕地C.住半地穴式房子 D.用陶器装粮食
3.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4.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5.在干栏式建筑里居住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6.下列哪项符合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特征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7.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饲养猪、狗等家禽 B.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C.用火把肉烧成熟食食用 D.使用磨制石器
8.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9、《历史新课堂》
第二篇:教案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范文]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板书设计:
一、半坡聚落
时间:距今约6000多年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特点:
1、半地穴式房屋
2、种植粟
3、饲养猪狗等家畜
4、使用磨制石器,而且多为农具
5、陶器为主要生活用具
二、河姆渡聚落
时间:距今7000 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特点:
1、干栏式房屋
2、种植水稻
3、饲养猪狗水牛
4、磨制石器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地点:山东大汶口 特点:
1、农耕文明
2、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2.新课学习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结合书本,讲解“聚落”和“氏族”的概念,让学生对于第2课要学习的人类有总体认识。
(3)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4)展示历史图片:思考半坡的半地穴房屋和 什么地理环境向对应? 学生:比较干燥,土质比较坚硬的地方,比如现在陕北的窑洞,也是类似的情况(5)展示半坡出土的猪牙齿化石,让学生思考,从图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学生:牙齿比较平,没有野猪的尖,说明开始驯养野猪,成为家猪 教师:这些反映出当时半坡人类已经开始养殖业。
(6)展示粟和陶器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又反映了什么?
(7)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8)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3、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第三篇: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具 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3.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4.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课本动脑筋 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教学反思
第四篇: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课标内容
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简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烧制陶器、过着定居生活;半坡人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并有了原始艺术;
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其中所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和实物模型及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感受他们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
③让学生查找有关网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习服务,既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导致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回顾第1课: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里或树上,生产力极为低下,生存问题一直是人类诞生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村
2、时间 约6000多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骨耜(sì){耜:古代跟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
4.农作物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粒
5.定居生活
(1)干栏式房屋(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
(2)学会了打井
(3)原始饲养业 猪、狗、水牛(4)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哪些东西能说明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生产工具、干栏式房屋、学会了打井、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都说明了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2、时间 约5000多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石斧、石锄、石耜冠、石铲、石刀。
石刀蔬菜的国家。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4、农耕作物 粟和蔬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布纹陶钵、人面鱼纹陶盆、人面陶塑、陶鸟头塑像
6、主要家畜:猪、狗 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
7、住房:半穴居房屋 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8、会美化生活 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和装饰等
◆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教材7页的课中题)★半坡人有的在放火烧树林,有的在披荆斩棘、用石斧砍伐树木,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收割。
◆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 ★河姆渡人的房屋,以木桩为基础,在木桩上架设横梁,再在上面铺设楼板,在楼板上立柱、作墙、盖顶。上面主任,下面堆放杂物。这种房屋适应了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两个典型代表,系统地了解了原始的农耕生活状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建房定居、饲养家畜家禽、纺纱织布等。但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都创造了华夏文明。
七、知识巩固
1、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水稻、粟和蔬菜
2、姆渡人的原始农业生活,比北京 人和生活有了哪些进步?
(1)工具 北京人: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石斧、石锄、石耜冠、石铲、石刀
磨制石器
(2)生产 北京人:猎取动物 采集植物
河姆渡人:用耒耜耕地
(3)生活:北京人:赤身露体、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山
洞里
河姆渡人:住上了干栏式的房子 过定居
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
方便干净 还饲养了家畜 会
制造陶器 并能制作简单的玉
器和原始乐器
八、作业:略
九、板书设计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河姆渡遗址
时间:距今6000多年 地点:长江流域
2、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烧制黑陶、饲养家畜、建房定居等 【反思】
第五篇: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主备:徐红明
协助:
一、导入并板书课题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二、出示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讲述:请阅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一)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8页正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划记: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 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 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一)先学
学生读书——划记——讨论——下位探究。教师巡视——参与——诱导——面授机宜
(二)后教
为增加趣味性、直观性,可插入超链接
四、自学指导
(二)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9页正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划记: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 ;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 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一)先学
学生读书——划记——讨论——下位探究。教师巡视——参与——诱导——面授机宜
(二)后教
为增加趣味性、直观性,可插入超链接
五、精讲点拨
1、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2、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3、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乐。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共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
6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六、当堂训练
①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②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A 小麦和玉米 B 小麦和水稻
C 水稻和粟
D 水稻和玉米 ③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知道挖井取水 ④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 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食用磨制石器 ⑤懂得挖掘水井、饮用井水的原始居民是()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⑥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A 生活习惯 B 地理与气候 C 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D 历史传统 ⑦假如你来到原古居民家中做客,下面这个房子住的是()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