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的捕捉
捕捉,是指教师捕捉创作中的闪光诗句,继而让孩子领会如何到生活中,到情感世界中去捕捉美的可以入诗的素材。
(1)及时捕捉跃动的诗心
儿童是一个最富有想像力的群体,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我们老师就要及时进行捕捉,提醒学生及时地记录下来。如一次晚饭后,一年级的吕嘉俊同学走进办公室,对程老师说:“我吃得太饱了,我的肚子要生宝宝了。”程老师一听,马上说:“我帮你记下来好不好,你可以把这句话变成一首诗。”有了老师的及时捕捉,吕嘉俊的作品中又多了一首《生宝宝》:晚饭/吃得太饱了/我的肚子/要生宝宝了。
雨后,叶片上的水珠在阳光下亮晶晶的。张老师带着班里的孩子在操场散步,章紫昱说:“老师,我想把叶子上的水珠摘下来,把它种在土里。”张老师听了心里乐了,把这个有趣的想法记住,在诗教课上引导章紫昱写出了一首《种雨》我在一片树叶上/小心地取下/一颗雨滴/把它种在地上/它会不会/和小草一起发芽/和小花一起开放/我等着雨种子/慢慢长出夏日清凉的雨。、老师除了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当孩子有奇思妙想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提醒孩子记录。诗教课上老师更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在孩子们一次次的发言中捕捉到孩子的诗心。比如在一次诗教课上,老师带领着孩子赏析完《梦想》,老师问孩子们:“假如老师现在让你写,你脑海里会出现什么画面?”胡宇晨站起来说:“我想让梦等等我。”老师马上捕捉到有趣的诗心:“梦/请你等一等/等我铺好床/等我„„”“等我躺进被窝/等我闭上眼睛/等我做好准备”宇晨马上接上说道。“你再来到我的身边。”老师引领学生当堂创作出一首《梦,请你等一等》梦/请你等一等/等我铺好床/等我躺进被窝/等我闭上眼睛/等我做好准备/你再来到我的身边。
(2)及时肯定创作中的个性
诗歌创作,最忌雷同。这就要求孩子必须说真话,必须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能人云亦云,具有独立性的孩子才能有个性的思考。在教学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时常会冒出闪光的诗句,老师需要敏锐地抓住。去秋游的时候,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赏风景,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这过程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孩子感受到的风景是不同的,如王薇茜看中的是带刺的叶子、陈昊留意的是摇来晃去的小树、邵一洲喜欢的是机灵的小鱼、叶剑滨发现的是害羞的含羞草等。面对学生截然不同的选择,胡老师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发现和独特的感受。学生的诗作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每年我们都会上以“春”为主题的诗教课,写春的诗歌也很多,多到有点像春天的草一样到处都是。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肯定表扬孩子们创作中个性的东西。王薇茜写了一首《糊涂的春》,看到这题目的时候,我们就眼前一亮。春是个糊涂的园丁/把各种颜料当成水/天天浇花又浇草/树绿了/花红了/他还奇怪地问/花儿为什么红了/叶儿为什么绿了/人们喜欢花红柳绿的春天/舍不得告诉他/糊涂的春至今还不知道/错把颜料当水浇。看到内容感觉就更好了。这首诗好在哪里呢,好在它想象的角度和任何孩子都不一样,但像她这样写的孩子没有,很多都是直接描绘春天的美,草的绿,花的红,这种角度的比较多。而且它很别致,印的资料里也有。这就是个性的创作,这就是我们诗歌所追求的诗心。
(3)敏锐捕捉美好的情感瞬间
儿童诗教学是施加于儿童心灵的教学,是一群最纯真的人对世界万物万象的生存状态作最本真的关怀与感悟。学生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语言,也积累了美好的情感,这美好的情感往往会在课堂中、生活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老师也需要紧紧抓住。如早春的一个下午,学生都在花园里玩。徐珮珊在茶花树旁捡了一片片凋落的花瓣,走到胡老师面前说:“你看,多像花瓣船啊!我真想变成拇指姑娘,去漂流,漂到外公外婆家,送去甜甜的笑。”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难得的爱心!胡老师听了后,连忙说:“送去甜甜的笑,多么美好的心意!把这份美好的情意写下来!”对这份情感赞赏之后,徐珮珊就满心欢喜地写下了这首小诗。
在诗教的路上,我们老师在要善于捕捉美好的情感的同时,还要培养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捕捉美好的情感。五年级的方璐琪写的《叶》,蹲下来/细细端详/小小的叶/淡淡的黄晕/是阳光/吻过的痕迹。这首诗歌语言干净,虽短小,但流露着浓浓的情感。孩子善于捕捉美的瞬间,“蹲下来/细细端详/小小的叶”,她在用心倾听叶子的心跳,“淡淡的黄晕/是阳光/吻过的痕迹”,一个“吻“字把所有浓浓的情感喷发而出,叶子上回味着曾经的甜蜜。读着诗歌,我们仿佛听到孩子那颗渴望爱的心灵,呼唤诗歌里流露着对那份亲情的无限留恋和淡淡的忧伤。
(4)巧妙点化有趣的移情手法。
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物的身上去,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在孩子的眼里,世间万物都是与人一样具有情感,会说话,能交流,可以说他们与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草木心灵相通。儿童诗教学只是迎合了孩子的这个天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而已。徐凡真写的《小树的眼睛》:散步的时候/看见树上长出了许多小芽芽/那是小树的眼睛/在看春天的风景。(曾获得全国小诗人夏令营诗歌比赛一等奖,发表在《红蜻蜓》2004、10上)让学生欣赏这首诗后,学生认为最有趣的地方是小芽芽像眼睛,还会看风景,小树就像可爱的小娃娃。胡晓芳老师趁机引导学生回家观察,也像徐凡真一样写出有趣的诗来。把“移情”这个写法隐含在其中,把点化的工作藏在里面。
移情不仅仅是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物的身上去,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更应该是以点化面的情感迁移,比如在一次诗教课上,老师问孩子们:“有许多的田鼠,他们到了冬天之前就会挖一个洞,到了冬天就躲到里面,寒冷没有了,什么也没了?”孩子们说没有了朋友,没有了阳光、没有了快乐。接着老师又问孩子:“如果你是小田鼠,你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孩子们纷纷想办法给小田鼠送温暖,送快乐。老师最后小结说:“对,这就是爱,如果你会去爱别人,你一定也是一个可爱的人。世界上还有什么需要我们付出关爱?需要你的关怀,你的陪伴„„”马上就有孩子说:“落叶需要关爱,我们踩上去,就把他的梦给踩碎了。”孩子们还说小羊、小兔子、小草、路上的小石子。课堂上老师巧妙地设计,把学生在小田鼠身上的关爱迁移到了世间的万物身上。这不是最好的情感迁移,最好的思想熏陶吗?
第二篇:捕捉瞬间
给你的情人写一封情书,让爱情升华成最美的烟火!
“你终于要走了。”拿了包烟随意抽了根。他从西装内袋里那出打火机。我凑过去,深深吸了口,然后慢慢吐出。
“是的,我想以后不会再来了。”他收起打火机。
我抬头看了看他,然后快速的踮起脚,轻轻地吻了一下他的唇。微笑着在他的耳边说:“你打算留下些什么?”
他爽快地那出两把钥匙,一把是这幢别墅的,而另一把则是那辆红色跑车的。最后,又开了张支票。我接过支票,贪婪地端详着它。“怎么?准备回去当你的好丈夫,好爸爸了?”
“这是你该得的,期于的你别管。”他似乎有点犹豫,“还有,少抽点烟。”
我把烟蒂重重地在烟灰缸里按了下:“走之前,对这场游戏总结一下吧?”我狐媚地笑了笑。
他毫不犹豫地吻上了我的唇,我突然咬破了他的唇。顿时,嘴里充满了血腥味。“这是我的烙印。再见。”
从窗口望着他开车离去,我兴奋地看着手中的支票,嘴角满意的微笑。可是,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响起:你又孤独了。我猛然一惊,努力压下这种想法。虽然知道这是种自欺的想法,但是我仍然不愿想起那埋藏心底已久的孤独感。从小就知道这世界的残酷和现实,也学会了伪装。善于演示自己,使我长期以来能够立足于这个社会。懂得如何利用自己,是我赖于的生存之道。
闹钟提醒我该上网了,听着那“叽叽呱呱”的连接声,心理仿佛刹那又充实起来。也许是因为这里的人和我有一个共同点:寂寞。只有在这张虚幻的网络里,才能扮演一切向往的角色。
说穿了,都是些骗子。
不知第几次遇见夜了。他已久是这里最冷漠最诚实的一个。因为我能一下子就看穿他的伪装。
我想他不是不会作个骗子,而是不愿受骗。我喜欢把集资的故事作成秀,到处乱贴。也因此,才认识了夜。他说他很喜欢我的文章,因为能从中感受到生活,一切都如此真切。他说想知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天,我的心情不怎么好。于是就邀他出去,想打发时间。坐在酒吧最阴暗的角落里,默默等待着命运的安排。不断抽着烟,庸懒地看着眼前一个个陌生的男子走过。却没有一个停留,大约半小时后,正当我打算放弃时,突然有人犹豫地问:“你是颜雨么?”
暗淡的光线下,我无法看清他的脸,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他就是夜。
我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来。他说,其实已经注意了我很久,只是一直都犹豫不定。
他还问我,我的小说是否出自与我的生活与经历。我吐出一个烟圈,我知道他皱了皱眉。抬眼看着他那在黑暗中显得更为明亮的双眸,悠然地说:“是啊!这就是我的生活,永远沉浸在游戏中。”
我讶异地在他眼中看到一丝怜惜。在当今社会中,像他这样富有同情心的人已列为珍惜动物了。
“我……养你。”我想他说这话时,脸一定很红,因为他把头底地很低很低。“哦?你凭什么?”我反问。
“别墅、跑车和支票。或者是其他你要的一切。”
“是么?”我笑了,多年来几乎让我忘却的真诚的笑,此时苏醒了,“你能保证么?”
“我发誓。”
和他一起走出酒吧,一阵凉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个冷颤。于是习惯性地拿出烟,熟练的点燃。
身子顿时暖和了许多。
“你少抽点烟,对身体不好。”
“改不了了,我想这辈子都离不开尼古丁了。”已经是深夜了,马路上只剩我们,看着路灯的灯光照射在我身上,把我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第一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第三篇:捕捉瞬间
捕捉瞬间 动态生成
迎霞 发表于 2005-11-19 13:35:14
一、设计理念
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远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面对学生自由感悟的挑战,遭遇了始料不及的问题,这正是课堂教学极富生成性的体现。然而,教师凭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教育专业水平临场应变,就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因此,生成的课堂教学更让人期待,让人渴盼。
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曾遭遇一次生成的精彩,现描述如下:
二、案例呈现
(一)突如一问 灵机一动
师:小朋友们,风娃娃把你们的风筝吹得无影无踪,你们想对他说什么? 生:风娃娃,我不和你玩了。生;风娃娃,我不和你交朋友了。
生:风娃娃,你这样做我们就没有风筝玩了。
师:风娃娃这样做真让人伤心!可是他又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小树。人们怎么责怪他? 生:风娃娃,你太不应该了,吹跑了我们的衣服,我们穿什么。生:风娃娃,你折断小树,谁来美化环境? 生:风娃娃,你折断小树,树妈妈该多伤心。
学生正按我所设想的方案去畅所欲言,接下来就让学生说说风娃娃该怎么做?这一课的教学差不多大功告成了。忽然一个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有意见。我们不应该责怪风娃娃。”我一愣,请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应该怪风妈妈?因为她没有告诉风娃娃该怎么做,就把风娃娃放到田野里去。”我还没转过弯来,又有学生附和:“对,风娃娃根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风妈妈没有教育好他。”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一时不知所措,昨晚备课时,我把教学用书仔细地看了好几遍,没有说要引导指责风妈妈的教育问题。而本文价值取向的理解是要让生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想也没想到什么风妈妈也有错。这时,我是避开这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责怪风娃娃呢,还是把“矛头”对准风妈妈?我略一沉思,灵机一动,何不把问题抛给风妈妈,于是我说:“小朋友们说得很对,那我们就去找风妈妈。当风娃娃伤心地回到家,风妈妈会怎么告诉他?请小朋友展开想象,同桌两个一个演风娃娃,一个演风妈妈。”孩子们兴致高昂,一时教室象烧开的水沸腾起来。
(二)顺水推舟 演中明理
我又请孩子们上台来演。
生(饰风娃娃):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生(饰风妈妈):怎么了,我的孩子。(生笑)
生(饰风娃娃):为什么我帮人们做事他们还责怪我呢? 生(饰风妈妈):那你都做什么,告诉妈妈。
生(饰风娃娃):我吹转大风车,吹动帆船,吹跑风筝,吹走衣服,吹折小树。
生(饰风妈妈):孩子,吹转大风车,吹动帆船你做对了,但吹跑风筝,吹走衣服,吹折小树做得不对。孩子,帮人们做事,光靠力气还不行,还要动脑筋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别人有用才做。生(饰风娃娃):我明白了,妈妈。
可以说这一演,本文要让学生明白的道理就在演中,加上我的适时点拨,已经迎刃而解。
(三)趁热打铁 趣中写话
但我觉得还不能就此罢休,何不“乘胜追击”,“趁热打铁”让学生续写风娃娃的故事?
附学生习作:
风娃娃的故事(续)
二(3)陈祥祥
风娃娃生气地回到家,他扑在妈妈怀里哭了。妈妈问他怎么了,风娃娃说:“我帮人们做事他们为什么还责怪我?我很伤心,呜„„”风妈妈温柔地说:“你都为人们做了什么事呢?”风娃娃说:“我吹转大风车,使秧苗喝到水;使船飞快行使。”“这些你都做得很对。”
“我还把小朋友的风筝吹得无影无踪,把人们的衣服吹跑,把小树吹折了。”风娃娃又说到。风妈妈严肃地说:“孩子,前两件事对人们有帮助,后三件事你就做得不对。以后做事不能光靠力气,还得想一想是否对人们有用。”风娃娃听了点点头,又来到广场轻轻一吹,小朋友的风筝就高高地在空中飞扬;他来到院子里,用风轻轻地吹把衣服吹干;他又来到风力发电站,使劲吹把电送到千家万户。人们非常感激风娃娃,纷纷夸奖他。风娃娃感到很开心。
三、反思评析
生成课程是指在孩子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中由孩子自发生成的问题而形成的课程内容或主题。看到这段文字,我的思绪却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这堂课我的教学有点生成的味道。学生突如其来的一问改变了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我按照学生提出的意见展开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按部就班预设教案的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如果我囿于自己的教案,不肯放下师道尊严;如果我束缚于教学用书,将自己的思想禁锢在教学用书的标准下;如果我的眼中没有学生,轻易否定他的独特的见解;如果我缺乏捕捉这种课堂即兴生成的信息;我将看不到这美丽生成下的精彩,看不到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兴奋,看不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也会泛发出异样光芒。
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从《风娃娃》课例中,关于课堂教学的生成,我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尊重学生
教师的问题预设意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有时预设的问题会缺乏逻辑性与科学性,而当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上走。是将预设进行到底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答案进一步前进?《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因为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就会觉得不幼稚;许多错的东西,就会觉得往往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尊重,学生思维火花激烈碰撞,课堂在师生心灵交汇的平台上,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许多智慧的灵光就纷至沓来。生成也变得水到渠成,变得灵动而厚重。
在《风娃娃》这一课的教学,虽然风妈妈不是主角,但是学生关注她了。于是有了配角的和谐配合,主角不就更熠熠生辉?我庆幸自己没有断然否定学生的意见,我庆幸自己能尊重学生的看法,我庆幸自己捕捉了这个生成的信息,从而让课堂洋溢起生成的活力和激情。看着学生在表演时那欢呼雀跃的样子,看着他们那认真起劲的神情,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走下讲台和他们一起沉浸在表演之中。(二)超越文本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为生命奠基》中曾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她说应该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这三个超越可以说为我们的教育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全新的挑战。新课程观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续写风娃娃的故事不是教学的预定目标,教参也没有要求,但我们就不能对文本对教参来一次超越?语文课要在学生心里点燃智慧的火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的双手和大脑结合起来,因为智慧在孩子的手指尖上。语文动手实践的重要一环便是写作。“写”是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学生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字外化。(窦桂梅语)更何况他们正“趣”在当头。我没看到学生搔首挠耳,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们是兴致勃勃地将自己所想的所演的很快地描写下来,虽然有长有短,各不相同,但他们是乐意的,高兴的。这样,课堂里生成的不仅仅是语言,学生在语言的演练中,还会自然地进行着人世间最崇高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把握时机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它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教学中,可以说没有一节课是风平浪静的,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预料不到的事,很多问题无法预设。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面对这些临时出现的情况,我们就要把握时机,加以引导,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对待。因此教育心理学要求教师要具备敏感、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够随机应变,灵活机智地处置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面对学生的突如一问,灵机一动,就使学生多了一次习作的机会,而且在学生看来是那么“顺理成章”,那么不露斧凿痕迹。“灵机”不是别的,说到底就是“有心”,在有心者眼里,随时都能发现中有价值的东西,用来服务于教学。(于永正语)
布卢姆说得好,“我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是呀,就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有师生互动的生成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闪动智慧的灵光。让我们永远追寻生成的美好境界,让我们永远期待生成的精彩时刻。”
第四篇:如何捕捉商机浅谈
文章标题:如何捕捉商机浅谈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需要机遇,商机对于企业十分重要。机遇就是目标,商机就是财富,谁能发现和把握商机,谁就能在商战中制胜。虽然随着当前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商机越来越难觅,但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许多商机就存在于我们眼皮底下和日常生活中,只有用敏锐的“嗅觉”去发现它,去开发
它,去利用它,才不致于使市场机遇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一、从新闻事件中捕捉商机。新闻蕴含商机无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每天播放的大量新闻信息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商机。由于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它不可能从每个人的需求出发,进而分析某某新闻对哪些人可能带来什么好处,并提请人们赶快行动。企业经营者如果能练就一双“新闻眼”,从新闻中看出“门道”来,对新闻产生的原因,对事件的发展趋势等有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做到未雨绸缪,抓住商机,方可捷足先登,来个“赚它没商量”。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之前,美国一家电视台播放了一条新闻:中国的熊猫将去美国“作客”展览。一位有心的商人根据这条信息当机立断联系服装生产厂家,赶制了印有熊猫图案的旅游帽和运动衫。在熊猫馆开馆那天,洛杉矶骤然掀起了一股“熊猫热”,连老太太在看了熊猫之后也要喜孜孜地买一顶“熊猫旅游帽”戴在头上,年轻人以穿“熊猫衫”为时髦,生意格外兴隆。于是,那位商人稳稳当当地发了一笔“熊猫财”。
二、从市场盲点中寻觅商机。市场无热点,不等于市场没有“盲点”。所谓市场盲点就是消费者需要而市场上没有或者很少见到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由于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新的商机最初总以萌芽的形式出现在原有的市场缝隙之中,旧的经济缝隙填补了,新的经济缝隙又出现了,这些经济缝隙就是市场盲点。在广阔的市场上,往往有其众多的“盲点”,隐藏着纵横交错的生财之道,等待着善于从“盲点”中捕捉商机的经营者。只要我们拥有敏锐的眼光,肯动脑筋,“盲点”里蕴含着无尽的商机。如: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商家瞄准城市人在节假日怕麻烦,不愿去菜市场的心理,将蔬菜开发成系列礼品,这种“蔬菜礼品”既价廉物美,投放市场后出现排队订购,预先付款的场面。
三、从解人烦恼中创造商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总会有许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让人生烦恼。从帮助解决人们的烦人恼事出发,去开动机器,潜心研究,虽然谈不上很大的发明创造,但因其生产经营者设身处地地为消费者考虑,时时想着如何让自己的产品达到“零缺陷”,在更大程度上使消费者爱用、好用,因而其产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不用在广告上吹牛也会大大畅销,从而带来无限的商机。日本的许多发明和设计就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之处着眼的,尽管有些困难人们已习以为常,但商品设计师想到并解决了,于是产生了令人大喜过望的效果。比如:日本的城市建筑非常拥挤,道路狭窄,有时汽车开门都困难。对此丰田公司就设计出了拉式的汽车门,减少了占地空间,方便了车主。同时,丰田公司考虑到住宅区内一家挨一家的现状,夜间开车回家噪音不宜太大,就在改进引擎上下功夫。这些解人烦恼的细微改进都是丰田汽车受到欢迎的原因。
四、从与人闲谈中发现商机。人们在生活中免不了要与人交流闲谈,在交流闲谈中有不少值得挖掘的“潜在市场”,只要做有心人,其背后往往隐含着某种市场信息和经营胜机。江苏某公司成功地开发出新型感冒药“白加黑”,就是该公司经理从一次偶然的闲谈中得到的产品开发灵感。一位工程师访美归来,在和总经理的闲谈之中谈到美国的一种白天和晚上服用,组方成分不同的片剂药,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总经理顿时来了灵感:何不开发一种新型的感冒药呢?于是,他和他的智囊团研究决定,迅速开发这一创意产品,仅一年时间,“白加黑”就实现产品产值2亿多元,完成利税2000多万元,创造了我国医药史上的奇迹。
五、从顾客批评中把握商机。生活中有的机遇不仅仅藏在他人带给我们的赞扬和激励中,有时候顾客的批评和指责中也蕴藏着成功的机遇。批评就是宝贵意见,批评就是有用信息,善对批评,就会变批评压力为改进产品和工作的动力,批评就能助你拓宽市场。反之,则会失去顾客,失去市场。明智的企业家应该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光和一颗善于发现并能化解批评的心灵,学会向顾客批评要市场。有位顾客购买了松下电器公司的有线电熨斗,使用一年多后,发现该熨斗电线破皮漏电伤人。于是该顾客以此为由指责松下公司产品有毛病,并要求赔偿。对这一指责,松下公司本可以置之不理,但该公司却耐心地听取了这一指责,并从中敏感地意识到无线电熨斗的潜在市场,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后深受顾客青睐。
六、从“上帝”的创意中寻找商机。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上帝)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创意或“妄想”,而这种创意或妄想其实就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愿望,往往也是市场的晴雨表和企业开发产品、打开销路的信号
第五篇:捕捉闪电
捕捉闪电
在十八世纪中期,人们对闪电有两种观念: 一种观念认为,雷电是上帝发怒;另一种观念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这时,勇敢的富兰克林向自然界、向人们的传统观念做出了挑战。1749年,在富兰克林进行的一次电学试验中,在旁观看的妻子不小心遭到了电击。因为当时人和建筑物遭到雷击的事件经常发生,这使他联想到了那两种观念。“莱顿瓶”现象也引导人们考虑到闪电与人工产生的电可能是同一种东西,在1749年11月的一封信中,富兰克林指出了七点根据:闪电和电火花产生相似的光和声,而且都是瞬时发生的;两者都能燃烧物体;它们都能杀伤生物;两者都有燃烧硫磺的臭味;都能流过导体,并且都集中在物体的尖端;它们都能破坏磁性或使磁体的极性倒过来;电火花和雷电都能熔化金属。并且在1749年底他写了一篇题为《论天空雷电与我们电气相同》的论文。他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论,受到了很多冷酷的批评。
但富兰克林并没有灰心,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狂风漫卷,阴云密布。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躲入一个建筑物内。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的手上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我被电击了!”随即他用一串铜钥匙与风筝线接触,钥匙上立即放射出一串电火花;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从天上捕捉下来的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
富兰克林的捕捉雷电的实验,对当时的近代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风筝实验一方面使人类看到了科学征服自然的伟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看到了自身征服自然的伟力。
当时,西方还普遍流行着雷电是上帝之火和雷击是上帝的惩罚等神学迷信观念。而森林火灾、房舍塌毁、人畜伤亡等雷电引起的灾害时有发生。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即想到要征服雷电。早在1749年,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末闪电也应可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证实了他的推测。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雷击之灾。
在进行风筝实验之后的同年夏天,富兰克林即着手研制避雷装置。同年,富兰克林研制出了这样一个避雷装置: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特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面之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法国的达利巴德(d’Alibard)和彼得堡的里赫曼分别在1752年1753年都进行了相似的实验,里赫曼还因在屋顶装置铁竿引导雷电而被击毙,这证明避雷针必须用导线引入地下很深的地方。
避雷针最初发明与推广应用时,教会曾把它视为不祥之物,说若装上了富兰克林的这种东西,不但不能避雷,反而会引起上帝的震怒而遭到雷击。但是,在费城等地,拒绝安置避雷针的一些高大教堂在大雷中相继遭受雷击,而比教堂更高的建筑物由于已装上避雷针,在大雷雨中却安然无恙。后来那些猛烈攻击避雷针是侵害神意的教会,也在教堂上安装了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