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礼待人从我做起班会教案
以礼待人,从我做起
——“践行八礼四仪”主题班会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认识到尊敬师长和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生活中待人接物有礼貌。情感态度:
1、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尊敬师长、待人以礼,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羞耻。
二、学习重点
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尊敬师长、待人以礼。
三、学习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学习过程
(一)活动开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掌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备的素养。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主动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
下面我宣布,802班,待人之礼,从我做起。践行八礼四仪的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投影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请全班同学读一遍。
待人之礼的主要内容有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二)诗朗诵《文明礼仪伴我行》
下面请听我们班李新妍同学的诗朗诵《文明礼仪伴我行》,大家欢迎!
(三)体验游戏“照镜子”
首先,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照镜子”。从刚刚那个小游戏中,同学们有何感悟呢?
自己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你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大喊大叫。正如一句话所说:“若要人敬已,先要己敬人!”
(四)开放式对话
1.下面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请大家来评一评,对还是错,为什么。(1)赵明明听说张林有一本《水浒传》,于是中午便私自到他的课桌里翻出来看。(2)上自习课时,刘红做完作业,大声地背诵英语单词。
(3)小方和小刘是一对最要好的朋友,所以有时小刘的信件小方就先帮他拆了。2.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受尊重的行为?
同学们说得很好。
当你跋涉在崎岖的山路,朋友鼓励的目光推动着你,那是尊重;当你遭遇到人生的挫折,老师温暖的双手紧握着你,那是尊重;当你拾起马路上的垃圾,路人赞许的微笑感染着你,那是尊重;当你懊悔曾经的过失,父母的宽厚与理解包容着你,那是尊重!
(五)分享故事《女王敲门》
女王也有吃闭门羹的时候,原因就在于门里头的人要的是平等和尊重。女王第一次敲门时是以尊贵者的姿态出现,居高临下,当然只能收获静默。女王第二次敲门,虽然语气有所缓和,但仍然是高高在上,所以阿尔贝托的心门依然紧闭。第三次女王终于找到了开启心门的钥匙——平等尊重。可见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不是身份的高贵,而是人格的平等。
是啊,尊重在生活的点滴中。
(六)辩论赛
学生分为两组辩论拥挤的公交车上年轻人该不该给老人让座 ?
对于公交车上拒给老人让座的行为,其实它并不需要江湖侠义精神的拔刀相助,它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社会和谐氛围的理性回归。试想,如果在女孩拒不让座的情况下,车内有其他人主动站起来,为老人让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化解身边不道德的尴尬,我觉得这才是对社会公德最好的秉承,也是对不道德行为最有力的嘲讽。
尊重是一缕春风,驱除寒冬,带来花草的芬芳;尊重是一把火炬,照亮黑夜,给人前进的勇气,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传递着信任与爱;尊重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所有上锁的灵魂,并驱使着自己为集体争光添彩。让我们在沐浴春风,享受光明的同时也尊重他人,传递温暖。
(七)结束语
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我们的主题班会接近尾声。在即将结束之前,我们有请班主任为我们总结一下,有请班主任!
(班主任语)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舒心的微笑,一个得体的举止,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什么,却在内心洋溢起一种美的享受。谨以此语与大家共勉: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请同学们从点滴小事做起,让文明之花播撒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相信所有的一切都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待人以礼
待人以礼
一个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贫,都少不了与人打照面、打交道。这就有一个如何待人的问题。
或说,待人以实。实,才能结实果。即便不认识,也能心相印。反之,与人以虚,虽说相识久,未必同路人。
或说,待人以诚。诚,才能动心弦。即便当时无动,终会冰消春来。反之,与人不诚,则丧德增怨。
或说,待人以善。善,才能得好报。即便一时委屈,终会峰回路转。反之,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社会,是人的社会。活力,是人的活力。正活力,是人的“和力”。而“礼之用,和为贵”。故而,要保持社会正活力的持续,待人以礼,须臾不可离。
待人以礼,人心所向。生活中,谁也不愿与人相处或相交,是找气受、找罪遭,更不是要去垒一堵墙、树一个对立面,让自己无路可走,使自己成孤家寡人。
待人以礼,源远流长。202_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荀子更是提出:“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到西汉时,戴圣在《礼记·曲礼上》中告诫:“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正因为如此,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对人恭敬,高看一眼;礼在“礼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不亮高声;礼在“礼节”:相敬如宾,彬彬有礼,乃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等。而礼,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不息的长河,有势有态有容。待人以礼,就要讲礼之姿势、姿态与姿容。
礼之姿势,因动而就。安徽凤阳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其新办公室有个“老板桌椅”,但村民们说,谁也没见过他坐在“老板桌椅”前是啥模样。沈浩说:“要是坐在老板椅上,隔个老板桌,拉开了和村民的距离,这样不好。”正因为如此,凡村民来访,他就坐在新办公室沙发中间的小凳上与村民拉家常、解难题。这就是沈浩的礼之姿势:不仅与村民平起平坐,而且与百姓接近没有了最后的一厘米。
礼之姿态,因事而成。在小岗村,村民们这样讲述他们的沈书记:“他去村民家里,端起茶杯就喝。递给他很便宜的烟,拿起就抽”;“再穷的人家留他吃饭都不嫌,舀碗菜稀饭就吃。”这就是沈浩的礼之姿态:不仅深入到村民中,而且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地道的村民。
礼之姿容,因情而铸。小岗村的村民谈起沈浩,曾这样描述:“不管你说话轻,说话重,他都笑着听”;“眼睛不向上,哪家越穷,就越爱去哪家”。这就是沈浩的礼之姿容:和颜对村民,悦色走穷家。
待人以礼,往往不在待地位比自己高、家境比自己富、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而是相反。尤其是,当遇见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是俯视,或是俯首;是施恩,或是施礼;是争强,或是争让,很能见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境界。事实就是这样:待上、待富、待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下、待穷、待弱,不难有恩,而难有礼。这就要,时时修身,不以同异为喜怒;事事省身,不以喜怒为用舍,力求使志动有仁,智用有义,力事有忠,口言有信,礼入骨髓,情洒人间。
第三篇:302班会:尊敬师长、待人以礼
主题:尊敬师长、待人以礼
目标:
1、能够认识到尊敬师长和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3、尊敬师长、待人以礼,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羞耻。准备:
故事《程门立雪》、图片、视频。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是尊敬师长、待人以礼。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扬名海外的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显著里程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故事。
活动板块一:尊敬师长
老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师:听完古今中外的尊师故事,我们再联系身边的事: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孕妇艰难地上了车,一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对她叫了一声“老师好!”却并没有给老师让座,老师站得很累不停地在擦汗,而那位学生依然没有反应,只是胸前的“三好学生”佩章很刺眼。
师:从我们听到的故事,你想到了些什么? 师:你是如何去尊敬老师的?
师:我们大家都说了如何去做,概括而言,有两个方面即行动和语言,对于这两个方面哪一个更重要?
师:其实,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的。(简要概括学生的发言。)
小结:两个方面都重要,语言是行动的向导,行动是语言的实践,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到:见到老师和长辈应该主动问好,交谈时,语气要温和,语调要平稳,说话时不要指手划脚,从语言做起;另外,行动上我们应该首先尊重老师和长辈的劳动,我们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在家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尊敬师长的表现。
活动板块二:待人以礼
师:讲文明,懂礼貌,不仅仅只是尊敬师长,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地球失去了阳光。而我想说,当一个人不知文明礼貌为何物时,就犹如鸟儿失去了翅膀,这个人空得一副身躯,却缺少了一点内在的东西。在与他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对待自己有礼貌。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我们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那什么是待人以礼?待人以礼,是指在待人接物时的言谈举止合乎必要的礼节和规矩,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与人交往必备的素养: 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1、语言文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礼貌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下面我们先来看两段不同的说话方式,对比一下,不同的语气,你用什么不同的感受,你平时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方式跟同学交流的?日常礼貌用语:面语、感谢语、致歉语谅、很抱歉、告别语;
2、态度亲和,能使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如果我们态度真诚、待人和气,就会给对方一种亲切感、受尊重感,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对方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图片: “微笑的魅力”情景再现:餐厅服务员如何面对不讲理的客人?
3、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我们要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师:小结: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是与人友好交往的条件。社会越发展,对我们每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越高。尊重他人,以礼相待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做好工作、办好事情、生活愉快的前提。
搜礼大行动: 反思一下自己在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结束语:
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舒心的微笑,一个得体的举止,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什么,却在内心洋溢起一种美的享受。谨以此语与大家共勉:礼貌是一件漂亮而得体的衣服,穿上它会使你更加美丽。让我们用礼貌装扮我们的生活,那时,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以礼待人,学会尊重》主题班会教案
《以礼待人,学会尊重》主题班会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认识到尊敬师长和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生活中待人接物有礼貌。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以礼待人,学会尊重,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羞耻。
二、学习重点
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以礼待人,学会尊重别人。
三、学习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本节班会课的学习交流,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前期准备
1.全班同学准备,搜集资料。2.诗歌朗诵《文明礼仪伴我行》 3.游戏《照镜子》
4.搜集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例子 5.制定班级文明公约
6,。环境布置:多媒体PPT课件 五.活动形式 时间:202_.3.18 地点:九年四班
参与人员:校领导、老师、九四全体同学 六.学习过程
(一)活动开始(伴着音乐入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前来听课的校领导和老师们。(掌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备的素养。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主动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懂尊重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下面我宣布,九年四班《以礼待人,学会尊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班主任白艳老师。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以礼待人吗?(生回答)
师:是的,就像你们所说,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等等都是是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的良好表现。
(二)诗朗诵《文明礼仪伴我行》
生:老师,我们四位同学准备了一首诵,也是关于文明礼仪的,想朗诵给大家听一听。
诗朗诵《文明礼仪伴我行》。
师:感谢四位同学的深情的朗诵,就像诗歌中所写的,让文明礼仪伴随你们一同成长。
(三)体验游戏“照镜子”
首先,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照镜子”。从刚刚那个小游戏中,同学们有何感悟呢?
自己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你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大喊大叫。正如一句话所说:“若要人敬已,先要己敬人!”
(四)开放式对话
1.下面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请大家来评一评,对还是错,为什么。(1)赵明明听说张林有一本漫画书,于是中午便私自到他的课桌里翻出来看。(2)上自习课时,刘红做完作业,就大声地说话。(3)小东很调皮,他总爱给同学起外号。2.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受尊重的行为? 同学们说得很好。
当你跋涉在崎岖的山路,朋友鼓励的目光推动着你,那是礼貌,也是尊重; 当你遭遇到人生的挫折,老师温暖的双手紧握着你,那是礼貌,也是尊重; 当你拾起马路上的垃圾,路人赞许的微笑感染着你,那是礼貌,也是尊重; 当你懊悔曾经的过失,父母的宽厚与理解包容着你,那是礼貌,也是尊重!
(五)分享故事《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更是是尊重他人的美德。是啊,尊重在生活的点滴中。
(六)班级文明我来夸
夸夸班级同学是怎样尊重别人的。
以礼待人,尊重别人是一缕春风,驱除寒冬,带来花草的芬芳;
以礼待人,尊重别人是一把火炬,照亮黑夜,给人前进的勇气,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传递着信任与爱;
以礼待人,尊重别人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所有上锁的灵魂,并驱使着自己为集体争光添彩。
让我们在沐浴春风,享受光明的同时也以礼待人,尊重他人,传递温暖。
(七)制定文明公约。结束语
(班主任语)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舒心的微笑,一个得体的举止,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什么,你尊重了他人,也获得了他人对你的尊重,我们共同收获了美的享受。最后,谨以此语与大家共勉: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以礼待人,学会尊重,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请同学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以礼待人,学会尊重,让文明之花播撒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每一处。
第五篇:崇德向善 以礼待人
《崇德向善
以礼待人》
柳州市柳城县凤山镇旧县小学五年级学生——邓汝雪
我读了《崇德向善
以礼待人》使我懂得了以礼代人的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观念。
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良好的文明习惯要从小抓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雷锋日记》相信每个人不会不熟悉这句话。雷锋精神像春风一样拂过了同学们的心灵,播下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争做文明使者的种子。
先人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春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式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传承统美德的重任。我们的先贤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这个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古有程门立雪的尊师,有孔融让梨的尊长,有三顾茅庐的恭敬,有负荆请罪的谦让团结等等。其实,做到讲文明、讲礼仪并不难。其中一部分同学身体立行,已经成了我们学校一道明礼的独特风景线。在此,希望所有同学都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约束我们的言行,做一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好学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走,中华美德世代传承明五礼、知五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
以“以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善良的人;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的人;讲秩序,树礼让和谐之风,做遵纪守法的人;讲奉献,树互相互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个人荣辱事关国家兴衰,我们切不可“以耻为荣”,更不可“以荣为耻”,要“耻荣分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不能混淆,我们要知荣明耻。“清官执法,不贪权贵。刚正让谁人都平易近人,洁净让谁人都卓尔不群。这成了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我们学校也一样,同学与同学之间都要时刻做到懂礼貌、讲文明,才能互相尊敬,有了互相尊敬才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我们班在这个学期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希望每个人积极努力,为树立明礼在耻、崇德向善的社会尚作出积极贡献。让我们共造和谐新风范。
邓少安老师评语:本文小作者能围绕崇德向善,以礼待人为中心,写出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思想观念,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德求真,再联系生活实际在工作、学习、人与人之间都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创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表现了小作者扣准中心联系实际的表达方法,文章内容丰富,层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