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学与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
数学教学与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
八字桥中心小学
卓
苹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也说过:“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可见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键就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尝试,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自身还应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带动学生的探究,这样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谈谈数学教学与小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培养问题。
一、在学习中鼓励学生的敢想、敢问、敢说。
我们国家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和接受的关系,再加上传统的“严师出高徒”影响下师生难以形成互动关系。这些年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放下了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理解,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只做单纯的传播者,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教态亲切、快乐教学,表扬鼓励、及时指导,因材施教。事实证明,这些宽松的教学气氛,很有助于小学生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很好的培养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上如果能够创设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学生就会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课堂就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小学生对一切知识都感到新鲜,求知欲强,利用这一特点,教师要根据上课内容及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学 “小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3、30、300”,然后提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上来了,心想:300、30、3这些大小不等的数字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陷入深思.最后他们得出了“3元=30角=300分“”3米=30分米=300厘米”等结果.此时教师顺势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们一听好奇心更强了,思维也更加活跃了,都争先恐后地说“:3元和3.0元、3.00元相等.”教师继续追问“:
2、2.0、2.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并出示课题“小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课始,就很有目的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探索出了新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学生探索未知的愿望和意向。好奇心是驱使人类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儿童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极浅,他们对外界了解极少,他们的理解能力很弱,所以,初知事理的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这是最宝贵的。有些人不懂得这一点,往往讥笑学生不谙世事,这样就严重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我们要着重保护并努力培养的。只有对未知充满好奇,充满期盼,才会使孩子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拿出了一个大萝卜和一把雕刻刀,并且说:众所周知,中华美食名扬天下。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厨当中,有一种叫食品雕刻的技法,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同学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些名厨大师们的精心之做(指大屏幕出示几个漂亮的雕刻品),漂亮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上来了,想学习数学怎么和大萝卜扯上关系了呀。
教师接着说:谁来摸摸看,它的面是平的吗?生:(用手摸过之后)不是。师:它的表面是个曲面,谁能说说它的形状?
生:圆形,球形„„师:它的形状占有一定的空间,叫做球体。好,现在老师就把刀工的最基本的技法演示给同学们看,千万别眨眼啊,这几招可是有名堂的。
师演示:第一刀叫“一刀两断”;你发现了什么?
生:出现了一个平面。师继续:接下来这几刀叫“各奔东西”;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有两个平面。师:两个平面相交的这条边谁知道叫什么?生:叫做棱。师继续切:现在呢,你又有什么发现?生: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师:最后一刀叫“天涯海角”,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什么?生:正方体。师:是啊,近似一个正方体。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老师几刀下去,先后出现了什么?生:面,棱,顶点。(板书:面棱顶点)师:如果让你来切,你想切个什么样的造型?
生:我想切个长方体。师:你来切一下吧,注意安全。(生从中间位置竖切一刀,把刚才的正方体变成了两个长方体。)师:同学们看,是长方体吗?生:是。
师:看来,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定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板书:长方体正方体)
这样的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课堂气氛也异常的活跃,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一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时,教师出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告诉学生这张纸是一个图形的,原来这个图形是什么样子呢一?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摆出原来图形的形状,然后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的摆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万形可以是不同图形的,从而体会分数的抽象性,并且对于将来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有了一个感性的基础。
再如,我在教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后,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实践、探究、讨论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汲引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去交流,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这样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第二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齐 雅
东关小学
摘 要:目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整合三维目标。方法: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创设情景,注重知识储备。结果:好奇心是智慧的火花,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结论: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如何去爱护、激发、诱导、培养学生。
关键词: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质疑;创设情景 好奇心的重要性
好奇心是万能之力,他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自我和理解世界之门。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对新鲜事物和现实,人有着去了解和探究的本能。爱因斯坦说过:“我内心深信科学探索的发展主要在于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朱棣文教授说:“要成为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首先要有好奇心,对自然的好奇,对普通事物的好奇。”
对于学生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神秘,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好奇,在心灵中充溢了探索、求知的欲望。好奇心不仅是探索性学习的推动力,而且还是创造力及思想变通性的前提条件。匈牙利籍美国机动研究学者哈米﹒克赛克斯赞特美哈利在90年代初研究了人类的创造力,他总共采访了91位富有创造力的人物,其中不乏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诗人、音乐家、历史学家、以及艺术家。在所有具有如此创造力的人士当中,克塞克斯赞特美哈利发现了两个倾向:狂热的、近乎着魔的坚韧毅力与鲜明突出的好奇心。1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索未知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好奇心就像是性能优秀的赛车引擎,保证赛车勇往直前,在激烈的竞争中遥遥领先”。2 2 传统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为了读书,提倡“头悬梁,锥刺股”,为今生今世建功立业而奋斗。有兴趣要学,没兴趣也要学。传统教育强调背诵,模仿记忆“熟能生巧”。如果学生陷入“死记硬背”,则虽然掌握了一些知识,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这种循规蹈矩式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枯燥、乏味的条文,抽象、难解的公式、概念等,若不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仅以说教为主的传教方法教育。于是在课堂上便会经常出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学生没有开放的心态就没有好奇心。两千年期古希腊学者普鲁塔克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1935年爱因斯坦在纽约州立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指出旧学校给学生太多的“好胜心”。李政道教授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过,我们的传统总是把学生称作“学问”,为什么学生老师在做“问答”。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大胆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学习中,学生应积极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大胆猜想,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从而产生持久的强烈求知欲,表现为“我要问,我要学,我爱学。” 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学生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的神秘,新鲜和美妙,在他们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一种内心需要,应受到足够的呵护和重视。
好奇是知识的萌芽。童年时,达尔文捡到一块儿奇形怪状的石头,会说,“这是一枚价值连城的宝石”,同学们哄堂大笑。他曾认为能用一种“神奇的液体”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西洋樱草和报春花,老师说他在“撒谎”。然而父亲听了,却认为这是达尔文的好奇心,是在想象。达尔文十岁时,父亲让他跟着老师和同学到威尔士海岸去度假。达尔文在那里大开眼界,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海生动物标本,由此激发了他采集植物标本的爱好和兴趣。没有好奇心,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而达尔文的父亲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特别注意爱护儿子的好奇心,激发儿子的求知欲。3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渴望知道更多的东西,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实这种归根结底的精神,正是潜力开发的体现。学生在主动探究新事物时,常有强力的热情和冲动,他们有对事物的好奇达到了入迷的程度,此时,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千万不能采取讽刺的态度,这样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完成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进行对比。4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使其保持觉醒的状态,教师应时时关注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关注令他们吃惊的事,关注他们的想法和发现。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浓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对知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能长久。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甚至还有些平庸和低能。他长到5岁时,有一天,爸爸送他一个罗盘。他接过罗盘,心花怒放,爱不释手的摆弄起来。不管怎样转动,他发现罗盘中间那根涂有红色的一端始终指向北方。为什么指针的红端总指向北方?是不是周围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他玩罗盘入了迷,认真地思索着一连串的问题。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使爱因斯坦走上了成功之路。他留给人们的名言是‘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典型事例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激趣’。很多老师从中受到启发。研究‘快乐教学法’,寓教于乐,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表现为‘我要学’。” 5
在课堂教学中,应设法使学生课上得有趣,对所学知识感到好奇,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是说使学生拥有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撼,从而体验到认识的快乐,意识并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4.2 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开启学生的求知欲 知识是求知的基础,质疑是求知的源头。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求知欲。马赫认为,科学工作者应该怀“坚不可摧的怀疑态度”。恩格斯说过:“怀疑—批判的头脑是科学家另一个重要的仪器。”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恩曼认为:“科学家们成天经历的就是无知、疑惑、不确定,这种经历是极其重要的。当科学家不知道答案时,他是无知的;当他心中大概有了猜测时,他是不确定的;即使他满有把握时,他也会永远留下质疑的余地。”
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挖掘学习的潜力和求知欲。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扬教学民主,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质疑。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一般说来,在点明课题处、知识内在联系处、知识的关键处、揭示知识本质处,设问置疑,引起学生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寻找促人深思的发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充满了奇思异想甚至有些荒谬。比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先发展经济,有了钱可以制造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等,环境破坏了没关系。”曾有人说,学生的问题是世界上最难解答的问题。当学生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这也许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开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讲究一些技巧,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开启学生的求知欲。
(1)对知道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如实告诉学生。
(2)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教师也不是百科全书。对不知道的问题,教师可以坦白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让我查查有关资料后再告诉你”。
(3)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对于学生的一些问题,教师不必当时急于解答,可以启发引导他们,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上网、询问、观察、思考,寻找答案。过一段时间后,教师与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解答。通过收集、讨论、质疑等方法,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4.3 设置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1)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常常表现出较强的情绪化,不是理智支配情感,而是以情感影响理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学生精神的重要部分,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欢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赞可夫说过:“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惑,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教师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就应当直接地依靠一直利用这些情绪体验,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巧。”6现在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情对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组织和瓦解作用,它能直接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其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对上课是要学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是学生求知欲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和交流,包括两个方面即认识和情感。认识是指师生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相互间产生信任等。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产生积极肯定的关系,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7有时,老师的一次鼓励,一句赞美之词,会给学生产生神奇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表现出巨大的热情,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欢乐愉快的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重大作用。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激发好奇心,培养求知欲。教学成效往往决定于是否能增强学生的知识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堂教学中内容应丰富多彩,形式应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和新奇感。比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典型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浮沉条件的演示,摩擦起电的静电现象,学生注意力集中,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个话剧。由学生扮演其中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围绕主题展开激烈讨论。在政治教学中,针对某一争议的辩题,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中心发言人陈词,营造一种生动地学习氛围。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具体形象的模具,直接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抽象、深奥的概念、性质、定义等,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实验、表演、游戏、观察、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产生悬念,引起学生注意,或适时地给予热情的褒奖,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之乐、参与之乐、创造之乐、成功之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运用现在教学手段增强实效如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4.4 储备知识,认识知识力量,奠定学生的求知欲
注意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更为强烈。”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的阅读,那么课堂上所讲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帮助他们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当他们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教师)是事实和现实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这种力量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8学生认识活动的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不可熄灭的、最令人赞叹和惊奇的奇异过程。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掌握了某些具体的事实和现实,那么他们心灵深处得到的这种成功感像催化剂一样将会更加强烈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当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甘甜’‘成功’的滋味,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其次,通过一些科学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瓦特从观察壶盖被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牛顿从发现苹果落地的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法拉第研究闭合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能产生电流,制成了发电机。最后,强调知识的有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介绍现代科技发展的状况。如航天技术、超导技术、海洋资源的开发、宇宙开发、飞船对接、天外飞行体、电子计算机的昨天、今天、明天等。5 结束语
好奇心是探索未知事物的一种强烈愿望。无论谁都应该用新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用纯真的心灵来感应周围的事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真正的主人。如果教师能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精通的专业知识、妙趣横生的教育方式感染和教育学生,促使学生更加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学生会尊敬我们,敬佩我们,信任我们,喜欢我们。参考文献:
[1] [瑞士]薇蕾娜.施坦纳,车云.10倍速学习法[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2_.112.[2] 陈虹珍.视孩子的好奇心[EB].http://.[4] 叶立军.新课程中学数学应用数学80法[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2_.20.[5] 刘城杰.物理教师专业技能[M].西安:西安出版社,202_.33-34.[6] 征兆顺.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_.45-47.[7] 茹宗志,李军靠.教育学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_.72.[8] [苏]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_.59.
第三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好奇心的重要性
好奇心是万能之力,他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自我和理解世界之门。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对新鲜事物和现实,人有着去了解和探究的本能。爱因斯坦说过:“我内心深信科学探索的发展主要在于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朱棣文教授说:“要成为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首先要有好奇心,对自然的好奇,对普通事物的好奇。”
对于学生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神秘,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好奇,在心灵中充溢了探索、求知的欲望。好奇心不仅是探索性学习的推动力,而且还是创造力及思想变通性的前提条件。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索未知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好奇心就像是性能优秀的赛车引擎,保证赛车勇往直前,在激烈的竞争中遥遥领先”。
二、传统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大胆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学习中,学生应积极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大胆猜想,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从而产生持久的强烈求知欲,表现为“我要问,我要学,我爱学。”
三、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学生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的神秘,新鲜和美妙,在他们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一种内心需要,应受到足够的呵护和重视。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渴望知道更多的东西,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实这种归根结底的精神,正是潜力开发的体现。学生在主动探究新事物时,常有强力的热情和冲动,他们有对事物的好奇达到了入迷的程度,此时,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千万不能采取讽刺的态度,这样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完成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使其保持觉醒的状态,教师应时时关注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关注令他们吃惊的事,关注他们的想法和发现。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浓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对知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能长久。
在课堂教学中,应设法使学生课上得有趣,对所学知识感到好奇,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是说使学生拥有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撼,从而体验到认识的快乐,意识并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好奇心是探索未知事物的一种强烈愿望。无论谁都应该用新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用纯真的心灵来感应周围的事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真正的主人。如果教师能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精通的专业知识、妙趣横生的教育方式感染和教育学生,促使学生更加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学生会尊敬我们,敬佩我们,信任我们,喜欢我们。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倾向,是推动学习的潜在动力,小学数学教育应强化儿童对各种问题的好奇心。学生对问题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地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数学老师应鼓励儿童去了解他们周围世界中的数学。
1、好奇心是一个趋于无限的宝藏
好奇可能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如果父母每天都要把他带到郊外去,让他接触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有时,父母摘一朵花,把花剖开并讲解,有时捉一些昆虫,然后教给他昆虫方面的知识,当然,父母讲解要极为浅显易懂,如遇到他自己也不懂的问题,父母便老老实实告诉儿子:这个问题我不懂,让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一般说来,当孩子的好奇心发生以后,便会提出各样的问题,而许多爸爸妈妈虽然不会拒绝,却常常是随便敷衍,更不可能象会做教师的父亲那样,不懂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敷衍,实际上是在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而直到上学以后,他们发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好,才开始着急。可是他们又怎么回忆得起自己最初的举动呢?
为了孩子我们应该有很好的耐心和责任。当我上街时,千万不要怕麻烦而把孩子留在家中,我们可以利用上街购物办事的机会把孩子带上街,让孩子去观察并会注意事物的奇妙之处。
数学是最为神奇的世界,面对数学世界,孩子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好奇。在中小学学科中,数学是最富有魅力的,其原始的吸引力几乎是无以复加的。特别是数学对问题解决的巨大功能,使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最为神奇的世界。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并没有很好地珍惜这一宝贵财富,自从孩子学习数学的那一天起,数学就变成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把最为神奇的数学世界变成折磨孩子的简单的重复劳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重复是最容易疲劳的,简单的重复劳动最容易伤害成长中孩子好奇的天性。
人类是自然的孩子,好奇心是一个趋于无限的宝藏,好奇心是人类宝贵财富。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好奇,人类欣赏自然需要好奇,人类与自然和谐需要好奇。
2、好奇心的培养
(1)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
人类周围的环境刺激是丰富多彩的。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去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这实际上就是孩子探索他们生活中奥秘的过程。对于幼儿,可以让他们看色彩鲜艳的或者能活动、能发声的玩具,如各种娃娃、带动力的小汽车、飞机及小铃裆、玩具乐器等等,从一开始认识世界就丰富他们的眼界。对于小学生,可以让他们玩七巧板、骑小自行车、荡室外秋千、坐跷跷板,以及看各种小人书。在节假日还可以带他们去看电影、戏剧,参观学生活动中心。动物园、博物馆等。从而增长其见识;认识到周围世界之博之大。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培养学习兴趣。特别是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青山绿水等都充满了知识的奥秘,对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可利用散步机会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
在数学教育中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主要是教育观念问题。因为数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问题——现实问题和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问题是好奇的心脏,只要数学教育工作者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作为数学教育的追求,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的空间是巨大的。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只要教师少作一些分析,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发出来,其思路的多样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
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它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孩子们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孩子的视野,而且还能起到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从而激发好奇心的作用。如一位父亲将图书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告诉他:“你要是认识字的话,就可以自己编故事了。”借以激发孩子学认字的欲望。有位教育家建议;当孩子刚满6个月,可以坐在大人膝盖上的时候,就应当给他读小人书或根据书、画讲故事给他听,这种抚爱和温馨的气氛能培养孩子对书籍的感情。
小学数学中的故事是很多的,而且更多的是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数学教师不失时机地讲讲这些故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知道,成人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寻找答案。积极鼓励自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抓住时机进行启发诱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既教育了孩子又培养了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如,一个孩子玩滚铁环的游戏,突然发现:“直着滚比绕着弯滚早到终点,”然后提出:“这是为什么?”这时,老师就拿着尺子和孩子一起量了直线的长度,再量曲线的长度,使孩子明白: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有的孩子会立刻悟道:“老师,我到学校应该走那条直道,而不应该绕弯走附近那条道,因为那条不是直线,自然要绕远了。”老师应及时表扬、鼓励孩子的积极思维。而在孩子想知道又不十分明确,想说又说不清楚时,要及时、耐心,热情地启发孩子,回答孩子的疑问,这样就不但满足、强化和鼓励了孩子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特点和“亮点”,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时机,对孩子的认识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
(4)提供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
根据孩子模仿性强、爱动的特点,可以让他们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如,通过小实验和日常观察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还可让学生自由制作简单的玩具,自己设计一种游戏等。他们对于自己动脑想出来的东西,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和特殊的兴趣,因而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她在讲圆周率之前。常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量大小圆周的直径和周长,然后再分别用周长除以直径,这样就让学生自己发现所有圆周长和直径的比都是3.1416,这样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在憧憬的气氛里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
第五篇:好奇心与成才
(202_·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好奇心与成才
①狼是一种好奇心极强的动物,它们总是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②由此可见,好奇心是一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
③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很小的时候便是一个想象力奇特,对待事物总是想着“为什么”的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他总是想着“鸟为什么能飞到天空去?”“母鸡为什么可以孵出小鸡?”等问题。这些在常人看来都只是一种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的自然现象,可在他的眼里,却又是一个个神奇而又美妙的大问号。为了解开这些疑问,他不断追求,努力探索,在那些未知的科学领域利用他充满热情的好奇心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迷雾在他的探索下一次次散开,他的成果越来越多,他发明的电灯泡照亮了黑暗的20世纪,从此,一个明亮崭新的世界出现了,他由此也被授予“发明大王”的荣誉称号。
④如果当初爱迪生只是一个和平常人一样只会按部就班地接受自然规律的人的话,那么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还停留在落后保守的中世纪。
⑤好奇心是促进一个人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原动力,它可以催促梦想生根发芽,而且会开出美丽的花。上帝让我们来到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像一群迷途的羔羊,在未知的旅途中茫然不知所措。有的人因此就只随着社会的大流,渐渐泯灭了自己的个性,平庸的如一粒不起眼的尘埃一般。但有的人因为有一颗上进的心,他们总对这个美妙的世界充满幻想,总想着要了解这个世界的种种神奇,所以,好奇心促进梦想开花,那些不愿面对未知旅途的人,他们闪烁着灿烂星光的梦想,在努力探索之后,更加熠熠生辉了。
⑥好奇心是成长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奇心,那么他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失去好奇心,人们大脑就会像生锈的机器一样停止运转。与其做一个不会思考的机器,不如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事物,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在任何时候都不忘思考,那么,你就会发现,奇妙的世界在你的探索下会变得更加有趣!
⑦努力奋斗!让好奇心促进梦想开花吧!
[考场三类文]
让梦想之花开在好奇心的枝头
①有人说,成才需要广阔的空间;有人说,成才需要不断的体验;还有人说,成才需要他人的期望。这些观点说的都对。不过,这里我要强调,在实现梦想、成功成才的旅途中,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童心。
②好奇心与人才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很小的时候便是一个善于思考,对待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的人,那些在常人看来只是一种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的自然现象,在他眼里却是一个个神奇而美妙的大问号。为了解开这些疑问,他不断追求,努力探索,科学的迷雾在他的探索下一次次散开,他发明的电灯泡照亮了黑暗的20世纪,他由此也被授予“发明大王”的称号。
③古往今来,像这样因好奇而获得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鲁班因好奇叶子伤手而发明了木工锯,张衡因好奇茫茫苍穹而发明了浑天仪,瓦特因好奇壶盖被水汽顶起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因好奇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达芬奇因好奇动物身体结构而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人体解剖图„„可见,好奇心是成功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
④好奇心是促使一个人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原动力,它可以促使梦想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幸福的果。上帝让我们来到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世界,并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成长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探索与体验的过程。可是,有的人面对社会的压力而不知所措,随波逐流,渐渐泯灭了自己的好奇心,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如一粒不起眼的尘埃,一生平淡无奇;相反,有的人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童心,就像那无畏的蒲公英一样心怀远方,充满希望,追寻梦想,经过一番不懈探索,梦想之花绽开,生命更加精彩!
⑤好奇心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好奇心,那么他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失去了好奇心,人的大脑就会像生锈的机器一样停止运转。与其做一个不会思考的机器,不如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事物,就像动物界的狼一样,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在任何时候都勇于探索,不断体验,那么,你就会发现,奇妙的世界在你的探索下会变得更加有趣和精彩!
⑥“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永远保持你的好奇心吧,到远方旅行,让生命绚烂,让梦想开花!
【病因剖析及修改方案】
1.原文标题比较直白,修改后文学色彩较浓郁,更有吸引力。
2.原文第①②段,直接引述命题材料并得出结论,往往流于一般,缺乏吸引力。升格文用几个“有人说”扣合了材料,又用“不过”“最重要的”等词语强化了自己的观点,语言准确严密,突出了立意所在。
3.升格文将原文第②段修改后作为段落首句统领全段,承上启下,合理自然,衔接紧密。
4.议论文应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举例应概括。而原文第③段对爱迪生的事例的叙述过于具体,加之爱迪生的事例为人所熟知,故应概叙。
5.原文第④段,在叙例结束后进行分析议论,便于点题。但是“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还停留在落后保守的中世纪”表述绝对化。可改为一组概括事例,然后一并分析,归结到观点上来,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6.原文第⑤段是全文重要的议论说理段落。整体来说,说理生动而形象。但中间“上帝让我们„„尘埃一般”这些语句论述偏离了“好奇心”这一立意所在,可将“泯灭了自己的个性”改为“泯灭了自己的好奇心”。另外,原文有的语句如“那些不愿面对未知旅途的人„„”表达含混,不易理解。升格文用“相反”连接有没有“好奇心”的两类人,通过对比,文章的立意更加鲜明,说服力也更强。
7.原文第⑥段运用比喻句,使议论形象化,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要注意行文始终不要偏离立意,如“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应改为“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另外,升格文适时运用命题材料,不着痕迹,又自然切题。
8.原文第⑦段,结尾“梦想开花”不忘立意,照应标题,应予保留。但“努力奋斗”与作者立意并不协调,宜删去。升格文引用汪国真的诗句,使文章更具文采,形象化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
【总评】原文最大的问题是忽视立意所在,如原文有的论述偏离文章终极立意目标,修改后使其紧扣立意,让立意之魂统摄全文;在适当地方联系命题材料,突出立意与材料的关系;在结构上,开头提出观点,第④段首尾点题,并与“好奇心”密切联系,结尾照应题目,反复提示自己也是提醒阅卷老师文章始终围绕立意在行文,始终围绕中心在论述。另外,为增强说服力,升格文丰富了论据素材。原文中只有爱迪生一个事例,而且这个事例人们比较熟悉。为使文章材料更丰富,内容更充实,升格文又增加了一组事例,这样点面结合,使立意表达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