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道士塔教案(最终版)5篇
编辑:梦里寻梅 识别码:24-1098517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0 13:36: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道士塔教案(最终版)

《道士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余秋雨,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2.“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教学重难点】

理解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和赏析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获得思想的启示,鉴赏高妙的艺术性。

【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记得在中国入世谈判的时候,美国的谈判代表说,你们中国人全是贼,看看你们中国的盗版现象多严重,我国谈判代表吴仪反唇相讥,你们美国人全是小偷,看看你们的博物馆里有多少中国的文物。这个小插曲在报纸上报道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目前,除了中国各地外,世界上至少有1 3 个国家存有敦煌藏经洞文物。在伦敦拍一张敦煌文物的照片要付2 0 0 0 美金,本是中国的文物,已成别人国宝。余秋雨先生用他的笔再现了这一段文物流失的耻辱历史。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曾说过:“我把我能想明白的交给了学术;我把我能想明白的交给了课堂;我把我想不明白的交给了散文。”从这里我们知道余秋雨的身份:不仅仅是学者,教师,也是作家。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他从小就喜欢读外国作家雨果的作品,所以对人生的悲剧性、人生中的苦难有深刻的认识;但他又喜欢苏东坡,颇受其达观个性的影响,有追求隐于田园的理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主要散文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三)分析文本

一、了解敦煌。

⑴神奇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是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至今,敦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墙上和窟顶的壁画、窟里的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有彩塑像2100多尊,壁画总面积45000平方米。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正音以及研析课文内容

注意字音:

一溜空地(liù)坍弛(tān)朔风(shuò)呆滞(zhì)拎来石灰(līn)筹划(chóu)关卡(qiǎ)官邸(dǐ)偌大(ruò)尴尬(gān gà)凛冽(lǐn liè)蹊跷(qī qiāo)婀娜(ē nuó)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本文的体裁是散文。我们学习过大量的散文,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等,我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散文有什么特点?

明确:散文除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外,还特别要求“以情动人”,表达感情是散文的基本要求,每篇散文都是要有感情的。那么,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些感情你认同吗?

明确:悲愤,痛恨„„。

三、作业布置:

1、将文章内容划分部分,并归纳每一部分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2、将归纳文章的主旨内容。

教学反思:余秋雨的散文在当代学者文人作品中影响极大,学生喜欢,我也喜欢。在《文化苦旅》里边,我尤其喜欢这篇《道士塔》。当初在教读这篇作品时,我读的慷慨悲愤,学生听的义愤填膺。在品味语言时,学生的发言更是积极踊跃,很有见地。

第二课时

一、教学设想:

完成全文的主旨分析,并教会学生懂得归纳总结。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请同学分析全文的内容。【提问】本文的主旨

明确:全文描写了作者站在王圆箓的塔前,在想象中重现了这个道士愚昧无知地毁坏,并贱价出卖国家文物,而当时政府对此不闻不问的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因愚昧的道士和不作为的政府而丢失的文物的的痛心与憎恨。

(二)、分析课文

【提问】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 僧人圆寂是哪个宗教的说法?

明确:僧人圆寂塔;佛教。

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他们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二是棺葬。我们知道,佛教徒,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提问】大家想一下,这篇课文题为《道士塔》,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在里面的塔是怎样的?作者有特别写了哪一个?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明确:几座僧人圆寂塔:坍弛、木桩、黄泥、青砖——贫苦(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王道士的塔:保存的较为完整,有碑文——富裕

从“坍弛”和“完整”,“历代僧人的贫苦”和“王道士的富裕”相对比,来表现道士生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得富裕,保存了自己的塔,也留下了耻辱,颇含讽刺意味。

【提问】为什么说王道士是富裕的?依据是什么?下面给五分钟给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本文有四个部分,思考一下各个部分各讲了些什么,请同学起来回答。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练的笔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剧:一个普通农民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点出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之一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三、作业布置

找出文中具有深刻意味的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进行赏析

教学反思:这篇散文,文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俱佳。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和复杂的情感,成了这一课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案中,我增强了朗读的分量。

第三课时

一、教学设想:

对文章的句子进行分析鉴赏

二、深入思考,品味内涵

【提问】正是在王道士的手中,大量的文物流失异国他乡。多么可恨!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余秋雨先生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悲剧,这段悲剧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情感。那么,这场文化的悲剧,该谁来负责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王道士,当朝官员,外国强盗 【提问】:他是那里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审判他?(同学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1)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我们来看他的长相,在课文里有句对他外貌的描写,大家把他找出来.明确: 第一部分第四段: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注意,作者特别说明,他原是一个农民,是想强调什么?没文化。)

呆滞, 畏缩,这样的一个人来掌管文化之窗,后果不言而喻(2)那他做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为什么粉刷壁画? 明确:“不满,暗乎乎,有点眼花”面对这么灿烂的佛教文化,他考虑的不是符不符合自己的宗教信仰,只因环境暗,影响自己的视觉,从这里我们看出这个人是多么的愚昧和无知,是完全没有品位的人.接下来他还做了什么呢? 【提问】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明确:反语。“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

2、砸碎雕像(第二节第4段)为什么要砸碎雕像? “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明确:从这里我们看出他完全没有办法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而是把艺术看成了低俗的东西,就如断臂的维纳斯,有人要在她的身上加上一件衣服,认为她穿着过于暴露,却无法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从这里体现了他的无知.3、送文物(第三节第4段)

“只有一次次随手取出一点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随手”就是随意,根本不认识到文物的价值.4、廉卖文物(第三节第8、9、11段)怎么个廉卖呢? 明确:“原先设想好的„..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只是”是什么呢??一点俄国商品换一大批文书经卷„„在这里,作者用犀利,尖锐的语言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愚昧.无知的完全没有品 位的,低俗的人物形象。

【提问】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为是什么态度?分析“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齐读第5自然段)

怎样理解“小丑”和“错步”?

明确:他无知、愚昧,他对我国灿烂文化的言行滑稽、可笑,像一个小丑。他只是一个农民,却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是无知对文明的亵渎,所以他又是错步上前。

三、课堂小结

王道士出卖敦煌宝物已经是百年前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和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余秋雨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活络。作者把王道士作为本文的一个线索,他是这个悲剧的直接造成者,他该为这一悲剧负责任,可是,他能负责吗?他负得起吗?他不能负责,那么,又该谁来负责呢?

四、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到该为这一悲剧负责任的人的依据,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反思:在分析语言时,我着重围绕一个“恨”字设疑,较好地实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在分析探讨时,我不但组织、参与,而且结合文本描写的历史事实和作者情感自然引导,激发同学们的忧患意识和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

第四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并分析了王道士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再来分析造成这一悲剧的其他因素,感受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强烈的抒情意味。

二、深入思考,品味内涵 针对腐败的中国官僚、政府:

【提问】课本里怎么描述他们?

(1)建议把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

明确:为什么“犹豫”?因为他们不愿承担保护文物的责任.如果诺大的中国当时有一个人敢站起来,敢于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那么敦煌文物就不会沦为今日的命运,敦煌在中国,研究敦煌学去在外国,这是多么让人悲哀呀.犹豫,两个字,让我们看到当时中国官员腐败和自私的嘴脸.(2)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

明确:文雅不过是附庸风雅,或者看看自己收藏的价值.“再送几件来”,只是把文物想占为自有,他们根本没有侠骨热肠去挽救自己国家、民族的宝贵文化艺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们非常自私的一面。

(3)当外国冒险家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正茶香缕缕。这三句话形成了什么呢? 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让我们更深刻的看了中国官员的”不作为”

明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官僚腐败、无能到了什么程度,正因为他们的“不作为”,让我们的敦煌文化更快,更多地流向了国外。要不是他们,王道士也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啊,他们也确实是历史的罪人,他们也确实该负责。针对外国学者:

请同学找出外国学者欺骗掠夺文物的段落,分析鉴赏并集体朗读。

【提问】作者对外国学者的所为是什么态度?(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明确:反语。这个“基本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得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 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

【提问】你们从历史上分析一下, 如果当时不是掌管这个佛教文化不是王道士,而是李道士,李和尚。那是否会改变这种局面呢?

明确: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国家腐朽、国力衰退。

【提问】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明确:这两句话是对当年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馈赠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假如当时的国力有现在这么强,怎么会出现如此腐朽的官员?怎么会让一个无知愚昧的小丑来掌管文化之窗,怎么能给外国强盗骑在我们头上撒野?

讲到这里,那么全篇文章的主旨便出来了,本文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蹋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这种感情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恨”。【提问】怎样理解“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明确:“没有太大激动”,是因为在中国学者心中,敦煌是中国的,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里很平静。“默默地”是因为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羞愧,他们的心情是压抑的。

【提问】整个事件和作者的观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上洋洋洒洒三大部分的文字?另外三个部分跟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强调?深化?事件上是否重复?)

明确:这种叙事模式,叫“链环式结构”,也就是说,他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彼此独立,随叙事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的心在随着祖国的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的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的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

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

三、课堂小结

道士塔是我国敦煌文化一个可怜、凄楚的缩影,因看守它的是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而得名,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沉重的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的一个章节。作者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的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的痛恨,对文物遗失的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的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1949年解放后,我国一度告别文物大量外流的历史。然而,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文物走私又沉渣泛起,国家文物大量流失的“灾难史”又开始重新上演。“要致富,先挖墓,一夜能成万元户”,这是流行于八九十年代的一句顺口溜,从中可见盗墓风气的猖獗。由此可见,这种责任不仅仅落在那个时候的年轻人,在今天的我,今天的你们,也落在将来一代代的年轻人的肩上。

四、布置作业

“主权回归与文物回归” 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随笔。

五、板书设计

敦煌文物流失的原因

直接原因 王道士: 愚昧无知 当朝官员:腐败自私 外国强盗:卑鄙无耻 根本原因 国家腐朽 国力衰退

教学反思:实践经验一再证明:要想让学生喜欢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重要,选材更重要。语文课本里面的文本,文学性应该是第一的。文章的文学性不强,文采不佳,不值得玩味,别说学生不爱学,老师也不爱教。看来,喜欢是硬道理;要喜欢,就得有魅力。

第二篇:道士塔教案

课题:道士塔

淮阳县第一中学 袁 琳

三维目标:了解作者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及敦煌文化的常识,淮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培养涌读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散文中向我形象鉴赏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重点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把握史实,领会思想内容和作者激情,体会本文内蕴丰富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

教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课时:二课时

一、导语: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是关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文物浩劫的。按我的理解,近代中国遭受了两次文化遗产的大浩劫,一次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是1905-1914年外国探险家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这两次浩劫对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灾难性的。当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船船运进国外的博物馆的时候,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不在流血?第一次浩劫让我们记住了咸丰皇帝的腐朽,第二次浩劫让我们记住的却是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今天学习的课题便与王道士有关。请大家打开课本第53页,《道士塔》。(板书)

二、解题: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朗诵课文

四、研读课文内容 1.学生概括各部分内容

(一):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二):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三):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四):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小结: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2.分析理解课文

这篇散文细述了敦煌文物被盗掠的经过,字里行间蕴涵着强烈的抒情意味。可以说,文句蕴涵内容十分丰富,每一个句子都浓缩了作者的深情。

提问1:作者对王道士、对敦煌文化艺术的遭遇的态度是什么? 王道士是敦煌文化的罪人,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莫高窟被掠,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提问2:偌大的莫高窟,前后十几年,在王道士的手里被卖掉了,其间的王道士、满清官员、外国冒险家各自充当了什么角色?请结合文句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提问3:作者最这三种人的不同行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板书] 王道士:涂壁画、毁雕塑、塑怪像:惋惜与痛苦 受愚弄、贪小利、卖国宝:痛恨与无奈

满清官员:了无赤肠、不负责任、中饱私囊:哀痛

外国冒险家:餐风宿露,冒着危险,愿意吃苦,欺骗掠夺:谴责 提问4:“我好恨!”恨的是谁?

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五、写作特点赏析

提问:这篇散文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外,在写法上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之所以被文章打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你们认为这篇文章最有特色的地方在哪里?请讨论。

参考答案:1.穿越时空的想象;散文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2.强烈的抒情意味。诗化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悲怆苍凉。

六、延伸扩展

1.如果你是王圆箓,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

2.有人说,如果不是外国探险家从莫高窟运走了绝大多数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那么这些资料最终的命运将不可预料,但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决不会比现在保存的完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道士在无意中为保全这笔人类共同的财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这种意见,你怎么看?

3.中国现在有许多盗墓者,疯狂盗挖地下文物,然后倒卖出国,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和王圆箓相比有什么异同?(附材料:安徽省公安厅最近侦破了一起特大盗掘古墓葬、走私、倒卖文物系列案(“3•25”案),抓获境内外犯罪嫌疑人30多名,追缴各类文物400多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就有128件,捣毁了6条文物走私通道。在此案中,境内外犯罪分子倒卖走私国家珍贵文物之多、作案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获利之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

七、教学反思:

1、本课在于查找重要信息,让学生在找那些令人痛心的史实。

2、诵读体会味道,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八、布置作业:(略)

第三篇: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学案

一、考点回顾

提高散文阅读的备考效率,首先应明了高考散文阅读命题“考什么”、“怎么考”,进而才能明了“怎么办”。唯有如此,才能不陷入茫茫题海,难以自拔。

• 本考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设题: •(1)作品浓烈的情感分析。

•(2)作品如何进行真实自然富于美感的抒写。

•(3)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 •(4)作者是如何写……

•(5)……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应试对策 :鉴赏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是怎样写的?

二、复习上节课文内容

本文有四个部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各个部分各讲了些什么。(要求学生起来回答)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三、人物及情感分析: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A、B、C、D、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4、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5.对于这一文化悲剧,作者究竟恨的是哪此些人?(讨论)

设问:(多媒体)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6.作者是怎样来写这种“恨”的?(举例)

7.文中“恨”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

四、写法探究: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五: 合作探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祖先留下的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选做)

1.敦煌文化在王道士手中被盗掠,他是不是真正的历史罪人,如果你是王圆箓,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围绕主题)

2.有人说,如果不是外国探险家从莫高窟运走了绝大多数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那么这些资料最终的命运将不可预料,但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决不会比现在保存的完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道士在无意中为保全这笔人类共同的财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这种意见,你怎么看?

3.中国现在有许多盗墓者,疯狂盗挖地下文物,然后倒卖出国,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和王圆箓相比有什么异同?

4.文革时,大陆大量的古迹文物等被红卫兵和造反派所毁,从这个角度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场浩劫。

六、巩固练习:

七、拓展阅读

第四篇: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学情分析

关于这课,学生的预习工作不会差,文章字面意思通俗易懂,全文没有生僻字词音。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让同学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近几年来,《道士塔》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个突出难点,这要求老师在梳理文中的文化知识点时结合学生兴趣和理解能力讲清楚文化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化的价值,并体悟作者对文化遭到劫掠的感情。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内容,举一反三,开展一堂文本与现实相结合的研讨课.本文共四部分,结构比较好 把握,所以首先把握整体,再进一步分析各部分的内容从而挖掘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方式或关键词句的理解,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加深同学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思想

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和思想性

余秋雨作为的这篇散文文化底蕴深厚,需要深度解析,同时在把握文化的同时了解其思想。

二、以语言感悟和品味为切入点,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文章有多处句子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在把握全文结构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深入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余秋雨及其“学者散文”“文化散文”。了解敦煌学。2.“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教学难点:本文中作者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一、二部分。第2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三、四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语: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是关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文物浩劫的。按我的理解,近代中国遭受了两次文化遗产的大浩劫,一次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是1905-1914年外国探险家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这两次浩劫对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灾难性的。当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船船运进国外的博物馆的时候,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不在流血?第一次浩劫让我们记住了咸丰皇帝的腐朽,第二次浩劫让我们记住的却是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今天学习的课题便与王道士有关。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2页,《道士塔》。

一作者介绍:【板书】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二释题:【板书】

(一)王道士,甘肃敦煌莫高窟与我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但这并不矛盾,文章介绍了王道士的来历。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二)圆寂塔

1.(请同学们看到彩页最后一幅图)通过看塔,对塔进行描述,了解塔的形制。2知识迁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即佛塔。

3圆寂的解释,佛教神职人员的去世用词,知识迁移,羽化,驾崩等。4道士塔

(三)莫高窟

1. 莫高窟介绍: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2. 莫高窟与道士塔的关系,道士塔的位置与莫高窟的联系,又引出王道士。

三整体把握(一)结构梳理

本文有四节,下面先给大家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同学们通过小标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稍后的朗读中自己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每部分的小标题【板书】

1罪人塔(1-6)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7-11)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

a.请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b.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c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对学生提出来的概括语言进行评价,给予意见。

(过渡语言)通过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整体感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道士塔》还包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凝练的语言。接下来让我们细细品味。

(2)探索品味

第一节设问

设问: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答案: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体现了悲凉的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答案: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他出卖了中国文物。

因为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答案:一箱箱,一车车的被国外冒险家运往国外。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答案:愤懑,痛心,气愤

第二节设问

设问: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创作走下坡路,歆羡;享受生活,贪图安逸;中国社会的衰落。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答案:破坏壁画和雕塑。真实,出发点是由其身份和他当家莫高窟的现实出发的。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一是写壁画的白,另外是写作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王道士的痛恨和对壁画的惋惜。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答案:置身历史场景,还原历史事件;白描的写作手法。

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这趟课的学习,同学们把握了余秋雨这篇散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也了解了敦煌文化及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王道士也有自己的看法。

据史料记载,王道士对敦煌的保护也做过自己的贡献,他曾冒死上书慈禧,要求政府保护敦煌文物,但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作者以文人自身的喜好,将王道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了一个历史罪人。在整篇文章当中,我们被作者带动了情绪,对王道士也恨之入骨。但是,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四、作业

《我眼中的王圆箓》不少于800字。

五、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作者介绍

二释题

三整体理解课文

1罪人塔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参见教学目标1 重点难点 参见教学目标1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作者,莫高窟,及文的第一、二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道士塔》共四部分,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后面两部分,第三、第四部分。

一整体把握

(一)结构梳理

下面先给大家第三、四的小标题,同学们通过小标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稍后的朗读中自己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板书】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4牢记耻辱,保护文物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

a.请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三、四部分。

b.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过渡语言)通过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整体感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学习,首先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2)探索品味 1.感情色彩

第三节设问

设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答案:置之不闻,缺少资金。形成鲜明对比,外国冒险家路途艰难,中国文官生活安逸。对文物的态度也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歆羡,一个是漠然。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答案:突出了文物遭受了灾难式的劫掠;还突出了外国冒险家得到文物之易,和中国文官和王道士对文物的漠然。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答案:欺骗,购买等手段; 开脱之辞:取经说,保护说。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答案:中国的文物应该留在中国,中国人也有能力保护和研究自己的文物。作者充满了满腔的爱国之情和对外国掠夺者的愤恨之情,对文物流失的深深惋惜。

明确: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中国官员: 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道士: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设问

设问:

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心情沉重,只是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

当日本友人承认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因为文物还在国外。

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说明敦煌学被国际化,敦煌学是否在中国还得让国外专家承认,目的是说明敦煌学的现状。敦煌学任然需要专家们继续默默的屈辱的研究下去。

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 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2.写作特色:

1.穿越时空的想象;散文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2.强烈的抒情意味。诗化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悲怆苍凉提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3两难境地。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为什么两难?

a当时中国社会环境动荡,没有条件保护好文物。

b敦煌文物虽然得到了保存,但是敦煌文物却永远流失海外。

二、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与文本展开第三轮对话

所谓读文就是读人,学完了《道士塔》后,学生会对余秋雨其人其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当代散文的发展史上,余秋雨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创意义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独创的“文化散文”不仅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而且在国内掀起一股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他的《文化苦旅》,也成为当时全国各大书城最抢手的热门书目,那么余秋雨当初创作“文化散文”的动机是什么?《文化苦旅》到底是凭借什么魅力,燃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的热情?这些问题,如果能组织学生展开一些研究和探讨,不仅能从更深层意义上加深对《道士塔》一文的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我们民族深远、博大的文明、文化,关照当代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索,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三、作业 《余秋雨的散文艺术》

四、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段落大意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4牢记耻辱,保护文物

二写作特色

1穿越时空的想象

2强烈的抒情意味

3两难境地

第五篇: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敦煌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增强对中国

文化遗产的认识。

2、了解余秋雨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和了解新中国

散文的题材、形式和风格。

能力目标:

1、通过鉴赏散文,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形式,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2、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理解课文中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保护文化

遗产的高度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

2、深入思考造成这场浩劫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悟。

教学重点1、2、3、散文中叙事与议论有机结合的写作特色。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他在文中所抒发的愤懑情感。学习余秋雨的散文风格。

教学难点1、2、深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诵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2、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

1个课时

课型:自读课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1、简介余秋雨及其作品、敦煌莫高窟和敦煌文化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整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理解某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悲怆苍凉的情感。

3、叙述余秋雨的散文风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我们所熟悉的反弹琵琶的壁画就是在这个石窟里。敦煌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交融与撞击的交叉点,是艺术的殿堂,是文献的宝库。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敦煌莫高窟里的文物被肆意破坏和被外国侵略者一批批地运走,造成不可估算的损失。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走近这个神圣的地方。

二、介绍作者余秋雨和《道士塔》的写作背景

出示投影:

1、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市桥头镇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

2.敦煌莫高窟简介及写作背景

中国有四大石窟,这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沙鸣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光绪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走5箱写本,两次共掠走遗书、写本1万余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朗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又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损失。

而所有这些损失,大部分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关。王道士,即王圆箓,原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好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当时的情形是,王道士对于敦煌的一切毫不珍惜。庚子年(1900)农历五月二十六日清晨,他发现了藏经洞!但他对于藏经洞中宝物的价值一无所知。随意拣来送人。后来,外国人知道了,用了很少的钱就从王道士手中盗买走了其中的大量宝物。

作者对于这些宝物的损失深感痛心!从中深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出示课文,让学生朗读或默读重点段落和句子

四、研析课文内容

1、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课文各部分的内容

让学生思考3分钟,提问几个学生。在学生回答后给出答案。

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篆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练的笔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剧:一个普通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他从外国冒险家的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特别写出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破坏性行为,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在作者的“恨”之中,给读者出了作者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还给世人以警醒。

2、从课文中找出重要的段落和句子,体会作者悲愤苍凉的情感

在读完一段文章后提问学生有什么感想,对某些人物和事情有什么看法,是否能体验到作者悲愤苍凉的情感。和学生一起讨论。

1、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作者对文物

被损坏时的痛心。

提问:王道士为什么要损坏莫高窟里的壁画和雕塑?

2、重点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中国文物的损坏和流失是不是只是王道士的错。

提问:(1)王道士为什么能那么轻易地将文物卖给外国人?(2)文物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3)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3、朗读第三部分的那首诗,细细体会作者对文物流失的痛心疾首。

提问: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恨之外,还能体会到什么情感?

4、在整体把握课文后,了解余秋雨的散文形式、题材和风格。

五、课堂小结

文章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践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王道士出卖敦煌宝物已经是百年前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和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余秋雨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活络。文中生动地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枯骨生肉”,使人读起来如置身其中。同时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使文章具有凝练的表意内涵,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

道士塔教案(最终版)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