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公开课生活中的节奏 教案
编辑:情深意重 识别码:24-114417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8 19:41: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公开课生活中的节奏 教案

节奏 教案

樊 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节奏训练、掌握基本节奏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各种发声方法,按一定节奏模拟各种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旋律与节奏的结合,使学生了解节奏在表达音乐情感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基本节奏型的掌握。教学难点:

创编节奏 教学准备:

游戏卡、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问好

二、导课:《小兔和大灰狼》

师:在上课前老师先来讲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小兔和大灰狼》

清晨,兔妈妈对小白兔说:乖乖、妈妈要去拔萝卜,你在家千万不要出门,听到“咚、咚咚,咚、咚咚”的敲门声就开,说明是妈妈回来了,否则就不要开门,记住了吗?小兔说“记住了,是咚、咚咚,咚、咚咚”兔妈妈刚走,一只大灰狼鬼鬼祟祟地从屋外的树林钻出来,来到小兔家的门口,伸出爪子敲门“咚咚、咚,咚咚、咚”还尖声尖气的说“乖乖,妈妈回来了”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说一说小兔可以开门吗?为什么?

学:节奏不同,兔妈妈的敲门声是咚、咚咚,咚、咚咚,大灰狼的敲门声是咚咚、咚,咚咚、咚。

师:聪明的小兔想起了妈妈的敲门声,没有开门,所以我们今天就一同来学习《生活中的节奏》。

三、新课

师:聪明的兔妈妈巧妙地利用不同节奏的敲门声,战胜了大灰狼,保护了自己的孩子,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千变万化的节奏,你们能举例吗? 学:均匀的脚步声、火车咔嚓咔嚓、钟表秒数、动物的叫声、踢正步、朗诵课文·······

师:出示三字经图片、并让学生一一模仿举例的节奏。师:举例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是节奏呢?

节奏:是指音乐中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符(休止符),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成为节奏。

那从前我们都学过哪些音符,他们的时值是多少呢?

学:

师:能不能用这些音符将生活中的节奏记录下来呢?

1、踢正步

2、火车声

3、打呼声

4、小鸭

5、小猫

6、小狗

(先分组再同时进行)师:上面的每个小节里有几拍?

一系列长短不同的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节奏,通常这个节奏会在一定的节拍内重复。节奏存在于节拍之中,节拍也离不开节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音乐的骨架来支撑音乐的律动。

师:说到节奏,那么构成节奏的就要有节奏型,拿出你们手中的卡片,看看都有哪些节奏型。

(以小组为单位,组合出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节奏,并打节奏)学:·······

师:同学们给出的节奏都非常帮、但对与全体同学来说有点难,老师给出几组简单的节奏,我们一起做“声势”练习。

1、跺脚

2、拍手

3、拍腿、拍手

师:用这些声势能否试着给歌曲加声势伴奏呢?、跺脚

跺脚

弹舌(播放《数鸭子》打节奏,有感情的用节奏朗诵)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节奏练习,感受到节奏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不同节奏在不同歌曲里表达的不同情感,希望同学们多留意身边的节奏,用节奏装扮我们多彩的生活。

教学反思:

《节奏》是一节创新课,选取和创编的内容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体现音乐性、人文性这几方面入手。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了解,二是创作,三是表现,了解是创作表现的前提,创作表现是了解掌握的提升,这个关系是本节课教学的主线。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篇:发现生活中的节奏

发现生活中的节奏

音乐节奏源于生活,比如人的心跳,它就是最好的节拍器:紧张的时候,它“节奏”加快;舒心的时候,它“节奏”放缓。生活中,并不缺乏音乐节奏,只是缺乏一双发现它的耳朵。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感,应该还音乐节奏本来的面目,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节奏,感受节奏。

《猜猜我是谁》,让学生掌握:× —、×

×、×× ××三种节奏是这一课的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三条节奏时,就可以让学生用回忆、听录音或看录像的方式,让他们自己从生活中发现这些节奏:老虎、牛、猫、羊等动物的叫声的节奏是

×

狗、青蛙、鸟、鸭子等的动物叫声的节奏是

×

×

小鸡、老鼠、鸽子、蜜蜂等动物叫声的节奏是

×× ××。

学生在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中很自然地学会了这三条节奏。再如生活中的火车鸣叫声也是很典型的几条节奏: × — — —∣× — — —‖ 呜

× — × —∣× — × —‖ 嘶

嘶 × × × ×∣× × × ×‖

轰 隆 轰 隆

轰 隆 轰 隆 × ×

× ×∣× ×

× ×‖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打开学生心灵中那扇“生活”的窗,里面会传出令人惊奇的节奏来。

第三篇:生活中的负数(公开课教案

《生活中的负数》

双阳中心小学 谢淑婉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识负数

1、玩游戏:

师生互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记录输赢。

2、引发知识冲突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生汇报:我赢2次,输2次„„ 板书(2 2)

师:输和赢它们的意思正好相反,老师这样记录能表示出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吗?

师:怎样记录才能让人一眼就分清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

3、师生共同交流比较,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在数学中就规定了这种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板书:

十、一)

4、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2怎么读?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

师板书:负数 正数

读作负2 读作:正2 写作:-2 写作: +2

5、快速抢答,说说下面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100、+

15、-15、36、0并读出来。(课件出示集合)

师:正数的“+”可能省略,负数“-”不可以省略。那么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

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

1、出示某日气象预报数据:哈尔滨-12℃~3℃、北京-2℃~5℃、拉萨-20~-3℃、昆明6~15℃、青岛0~6℃

⑴、这几个温度哪些是负数温度?谁能用负数的读法读一读?(-12℃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12摄氏度,也可以读成负12摄氏度)板书:读作:零下12摄氏度 读作: 零上3摄氏度

写作:-12℃ 写作:3℃ ⑵、生活中用什么测量温度?(出示温度计模型)⑶(课件)介绍温度计的知识

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0℃)

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2、巧用温度计,深入认识负数 ⑴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操作温度计,观察温度上升,体会零上及零下温度的高低。师: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1:每格代表1℃

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生3:温度越往上数越大,越往下越小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 ⑵认识数轴 假如老师把温度计横着放了,这就像一条数轴,中间是0(板书:0)0左边的是什么数?负数会有多少个?越往左这个数就越小(板书:负数)0右边的是什么数?正数也有无数个,越往右这个数就越大(板书:正数)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讲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初步渗透集合、数轴、区间、无限的思想,⑶课件出示一组温度,比较大小

三、生活中的应用。

1、给下面的温度由高到低排排队。

2、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量。

(1)王叔叔做生意,九月份赚了6000元,可以记作()元,十月份亏了202_元,可以记作()元。(2)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可以记作 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8名同学,可以记作()名同学。⑶王叔叔从5楼乘电梯,电梯显示()层;到地下1层去取车,电梯显示()层。

3、下面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数轴)

(1)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向西行3米,表示为

(2)如果小华的位置到了+7米,说明他向()行()米

(3)如果小华的位置到了-8米,说明他向()行()米

四、总结延伸

1、调查身边哪儿也用到了下负数表示的相反意义的量。

第四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公开课教案

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时间:202_.12.4 班级:三年级

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材简析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已初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为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故在本组综合性学习之后安排了这次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了解生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汇报交流中,学会整理搜集到的信息,学会有条理,有感情地向他人介绍“传统佳节”,细说“春节”、“端午”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佳节的丰富多彩。

3、能主动参与交际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搜集有关“传统佳节”的资料,并学会整理,有条理、清楚地向他人介绍,说出自己的快乐,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课外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搜集传统佳节的资料。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板书课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畅谈交流

1、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传统文化吗?请你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说你了解的传统文化?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

2、同学们说得很好,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中我们最熟悉、最喜欢的莫过于传统节日了。我编了一首对对歌,我问你答,我们一起试试吧!

我来问,你来答,几月几日是春节?几月几日是元宵?几月几日是清明节?几月几日是端午节?几月几日是中秋节?几月几日是重阳?

3、我国节日办公室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老百姓更好地过节,取消“五一”长假,而在清明、端午、中秋节时各放假一天。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这样改呢?让我们更深刻地去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吧!

三、走进佳节

1、师:课前,老师让小朋友去了解传统佳节,并搜集资料,都准备好了吗?

2、各组汇报佳节。

3、请小朋友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组里汇报整理,待会儿看看哪些组是“优秀学习小组”。那我们先来看看评选“优秀学习小组”的条件是什么呢?(出示要求)(1)小组成员都要大胆讲,认真倾听,提出见解;(2)小组推选 “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发言;

(3)其余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疑问时可以举手提问; 同组或其他组同学可以补充;(4)其他小组对“发言人”的汇报作评价。

4、小组交流

5、班内交流

(一)春节组

(1)交流汇报(可出示春联,读春联,了解春联,贴春联;述说关于过年的美丽神话传说,出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点评,补充。

(3)小结: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有这么一首歌就传递着春节的快乐与幸福!齐唱《过新年》,唱出快乐来吧!

(二)元宵组(1)汇报交流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习俗有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踩高跷,舞狮子。(2)点评,补充

(三)端午组(1)汇报交流。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着菖蒲、艾草,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还会洒些雄黄酒,听说是用来驱灾避邪的。最高兴的是吃粽子了!(出示图片:粽子)生介绍粽子(2)点评,补充:

吃着粽子,我们还会想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讲述端午节的由来。

赛龙舟。端午那天,河道锣鼓喧天,数条或数十条龙舟展旗竞先。岸上观客呐喊助威,场面十分壮观。缝香袋。

(四)中秋组(1)汇报交流

中秋的由来,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习俗有赏月,吃月饼,观潮,燃灯,赏桂花,饮桂花酒……

(2)点评,补充:苏轼《水调歌头》

6、略说其他的传统节日

7、评选“优秀学习小组”

8、小结:《传统节日歌》

春节鞭炮彻夜响,元宵汤圆个个圆;清明时节雨纷纷,端午家家粽子甜;七夕鹊桥来相会,中秋游子把家还;重阳佳节敬老人,除夕全家人美满。

四、总结

刚才聊的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佳节,它只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沧海一粟!小朋友们,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它不是短短的几十分钟就能研究透彻的,它甚至需要我们用今后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去领悟。那就让我们在传统文化这座巨大宝库里继续探索、遨游,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它源远流长!(板书)

五、拓展延伸:

1、继续搜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编写一份手抄报。

2、把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告诉家人 板书设计

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光辉灿烂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端午、清明、中秋、除夕……

第五篇:音乐教案-《节奏与生活》-教学教案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陈玲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节奏与生活》是一节创新课,选取和创编的内容主要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体现音乐性、人文性这几方面入手。在教学设计上力求延展和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关注对人的教育,活化教材,从文本向人本转化,创设更多学生参与音乐体验,表现和创作的空间和机会,追求课的逻辑关系,提高密度,时效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了解,二是创作,三是表现,了解是创作表现的前提,创作表现是了解掌握的提升,这个关系是本课教学的主线。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关注学生行为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真情投入和创新参与。教学一开始在复习掌握各种节奏型之后,教师不做任何讲解,提出问题“为什会有这些节奏型,他们从哪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去想、去体验、去思考,经过体验思考后向教师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通过从生活中提炼节奏,用节奏来表现生活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节奏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产生新的理解和体验,并产生自己创作创新的愿望,自然引入创作阶段。接着教师提供多种参与情景、条件使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的生活形象创作表现节奏。使学生对节奏有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2.技能目标:能根据生活中的不同形象来创编并表现节奏,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创新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生活形象创编并表现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书写纸、口琴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组织学生按节奏进行 “请你跟我一起动”的游戏按节奏模仿教师的动作调动情绪,拉近距离,引出节奏

复习所学节奏,了解节奏是音乐的骨架(1)请学生例举并复习所学节奏

(2)渗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这一知识点回忆.例举所学节奏,进一步享受节奏复习.掌握节奏,为节奏提炼和创编打下基础

从教师的言行入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形象中去寻找提炼节奏从教师言行中提炼节奏,积极讨论,自主地从身边的形象中寻找提炼节奏 播放录像,引导 学生从大自然的各种形象中提炼节奏投入地欣赏,积极地从大自然中去寻找节奏

街头录像,引导学生提炼节奏,表现节奏大胆想象街头情景,从中去寻找节奏,提炼节奏。根据创设的情景,用身体语言表现节奏,并为节奏取名为命题节奏创编作好铺垫

出示四条不同特点的节奏,引导学生想象分别表现怎样的生活形象学生分组讨论

根据节奏特点,大胆想象生活形象,并用身体语言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索与学习,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节奏表现不同的生活形象 出命题,让学生运用节奏表现命题,用身体语言来表现节奏学生齐心协力的创编节奏,尝试用节奏来表现命题,同时用表演的形式充分表现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形象创编节奏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作的时间空间,培养合作精神,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1)出示节奏(2)出示旋律

(3)引导学生领略音乐带来的美(1)想象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用口琴吹奏旋律,领略音乐带来的美进一步了解节奏是音乐的组成要素之一 小结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节奏,创编节奏

公开课生活中的节奏 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