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睡在炊烟里的母亲阅读答案
睡在炊烟里的母亲阅读答案
1.文章围绕“炊烟”,写了母亲在四季的哪些活动?请按四季的顺序逐一概括。(4分)
2.炊烟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3.第①自然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4.第⑥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2分)
5.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农村妇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性格。(3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春天母亲用柴火焖土豆。②夏天母亲给我们烧豆角、南瓜和青椒。
③秋天母亲为父亲蒸老酒。④冬天母亲为我们烧肉、温酒(或者母亲为我们准备丰盛的饭菜)。
2.(4分)炊烟象征着母亲(母爱)。(2分,只答出“象征故乡和农村生活”得1分);炊烟是行文的线索(2分)。
3.(3分)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炊烟与母亲联系起来写,为下文描写母亲做了铺垫。(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
4.(2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尊敬、感激、惋惜之情。(答对任意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5.(3分)勤劳、富有爱心、能干、聪明、贤惠。(意思对即可,答对任三点即可得满分
第二篇:炊烟阅读题答案(定稿)
考试就要来临了,面对考试考生们是否都做好复习了呢?尤其语文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所以我们在总复习的时候,要记得把语文作一个重点复习。下面是是小考网为广大考生们提供的关于语文复习的资料。
?①炊烟总是喜欢站在瓦棱上向远处眺望,并且学母亲的样子,以手加额,温和地叫着我们的乳名,喊我们回家。有时,我们玩疯了,或者根本没听见,它们就会像蛇一样,一扭腰爬到云的上面,撒开两腿追赶我们失落在山坳里的脚印。我想,那一定是母亲叫它们来的,否则,它们怎么知道我们在哪座山哪条谷哪块坡地上砍柴扯草翻跟斗呢。在这个世界上,能给你这种感觉的,一定是你的母亲。
②像母亲身上的衣裳,炊烟总是随了季节的更替而变换着颜色。暮春,当雨季刚刚开始,炊烟就把自己染成乳白色,且总是贴着瓦檐不肯升高,远远地看,就像给村庄浸上了一层淡淡的水墨。这时候的村庄,宁静,恬淡,有着小女孩一样的幻想。但炊烟里一定有煨土豆浓郁的芳香。农家四月,青黄不接,土豆却在此时懂事似的把自己奉献出来。金黄的土豆粉甜可口,无论是煮了蒸了煎了炒了煨了,都好吃。但我们最喜欢的还是母亲用红红的柴火灰慢慢焖熟的土豆,香气四溢,一层焦黄的皮逗得你直想掉口水,且顾不上吃相,一边撮了嘴吹土豆上的灰,一边在两个手中倒腾,恨不得一口把它吞入腹中。
③到了盛夏,炊烟就把自己弄成蔚蓝色,带着几分神秘与骄傲,直直地往上升,好像邻家初长成的女孩,把心事写在脸上,却又故作沉静,目不斜视,待升到半空后,遇到了久盼的风,便脸红红地顾不得害羞,头也不回地跟人跑了。夏天是成熟的季节,炊烟里弥漫的一定是豆角、南瓜和青椒的甜香。这些带点土味儿的食物,总是在你最想念它们的时候,款款地待在那里,等着你去摘。母亲清早起来提一只空篮去菜园,大约半小时后,便带回一篮子水灵灵的蔬菜,且随手扔给你一条嫩生生的黄瓜。你也顾不上洗,在衣角上胡乱擦一下,便迫不及待地塞进口中,然后心满意足地拿了书本,赶了牛儿,一边高声念叨,一边晃着牛铃,悠然地走向绿茵深处。
④秋天,稻子进了仓,红薯发了胀,母亲不再心慌。重阳节,母亲用清早打的井水淘了糯米,她要为父亲蒸一坛过年的老酒。酒是喜庆之物,当然得在重阳这天蒸好,取吉祥长寿之意。在家里,母亲是遮阳的房子,父亲便是那顶梁的柱,而酒则是一个乡下男人的精气神。因此,故乡秋天的炊烟里混合着米酒和烤红薯的醇香,也有着父亲的豪爽之气,因为父亲喝醉了酒,就会扯开破嗓,唱起那火辣辣的山歌。
⑤四季炊烟,最本色的还数冬天。时间刚过早上六点,谁家的屋顶上便开始冒出了一缕淡淡的炊烟,接着是第二家,然后是一村子的瓦灰色。它们开始是悄悄地从窗棂上的气孔里溜出来的,慢慢地就在屋顶的积雪中钻了个孔,然后向两边扩散。母亲总能把生活安排得那样熨帖。想象一下,一家人围炉向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声吹牛,是不是应了古人那句话——其喜洋洋者也?炊烟在某种意义上是村庄高高扬起的一面写满母爱的旗帜!
⑥而现在正值黄昏,年迈的母亲在灶屋里忙碌。袅娜的炊烟又一次升起来了,它多像母亲年轻时水蛇一样曼妙的身姿啊!
1.文章围绕“炊烟”,写了母亲在四季的哪些活动?请按四季的顺序逐一概括。(4分)
2.炊烟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3.第①自然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4.第⑥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2分)
5.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农村妇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性格。(3分)
答案:
1.(4分)①春天母亲用柴火焖土豆。
②夏天母亲给我们烧豆角、南瓜和青椒。
③秋天母亲为父亲蒸老酒。
④冬天母亲为我们烧肉、温酒(或者母亲为我们准备丰盛的饭菜)。
2.(4分)炊烟象征着母亲(母爱)。(2分,只答出“象征故乡和农村生活”得1分);炊烟是行文的线索(2分)。
3.(3分)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炊烟与母亲联系起来写,为下文描写母亲做了铺垫。(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
4.(2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尊敬、感激、惋惜之情。(答对任意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5.(3分)勤劳、富有爱心、能干、聪明、贤惠。(意思对即可,答对任三点即可得满分)
第三篇:炊烟阅读答案参考
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书就是一艘船,它载着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炊烟阅读答案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炊烟
赵丰
①许久,没有见过乡下的炊烟了,不免有些思念。
②乡下不会没有炊烟,少了炊烟的乡好就缺乏生气。清晨,东方显出鱼肚白,鸟儿从窝里飞出,露珠在庄稼的叶子或草尖颇动,欢烟散淡在一座座老及的上空,拥抢那乳白色的展雾。农人们扛着锄、吹着牛走出村庄,伴看鸡鸣、构吠、虫啼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正午的阳光下,炊烟似有似无,农人顶着阳光回村庄,一埃缕淡淡的炊烟牵动着他们的饥肠。“老婆晌午给咱做啥好吃的?干面?搅团?有没有油波辣子?”这时,炊烟就成为他们生活的渴望。黄昏,在玫瑰色晚霞的映衬下,炊烟有了色彩,牧歌晚唱,牛羊欢叫,鸟儿归粱,农人们荷锄而归。
③土墙、木门、青瓦、杨树、炊烟。那时如果在村子里,我的目光里就呈现出这么几样东西。把这些东西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记忆中乡村的影像。如果远离村子,就只剩下炊烟了。我在孤坐,仰躺,眺望炊烟和风的游戏。炊烟离开烟囱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炊烟在哪儿落脚,这是我所挂念的。我不知道诗人、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歼生活,不然《桃花源记》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缺失了炊烟的桃花源,该是何等的落寞。
④炊烟在城市是一种污染,在乡下却成为一种风景。城市的风景虽然时于现代人类有着巨大的诱惑,但城市给人类以现代生活享受的同时又有着诸多的弊端,噪音、污染、交通拥挤、人情淡漠… … 让城里人厌烦和无奈。无怪乎在乡村生活得久了的人过不惯城里的生活,他们嗅· 质了鸡鸭畜禽的尿尿味,听惯了牛羊虫鸟的鸣叫声,看惯了村舍炊烟的缭绕,两只脚板走在泥土上才觉得绪实和舒适。
⑤炊烟标志着平民意识。起码,它带给我是淡泊的心境,还有远古的想像。原始人发明了火,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这“文明”却滞留在了乡下。城里人早已开始用电取暖,做饭。液化气和煤气虽然也产生火,只是没有炊烟。乡野庄稼收获之后的桔杆、枯柴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成为生活在乡野之人烧火的原料。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炊烟在乡好仍然继续充当着风景的角色。既然这样,乡下人对炊烟的感情还会旷日持久。
⑥留恋着乡野炊烟的人,自然无法摆脱禁锢在身上的平民意识。如今,我生活在小城,眼中迷失了炊烟的影子,偶尔会感到失魂落魄。到了假日,我会兴致勃勃地去乡下欣赏炊烟的景致,清洗被站污了的灵魂。这种感情,既有对曾经被炊烟弥漫过的少儿时代的怀恋,更有一种对返攻归真的人生态度的守望。
⑦我知道,留恋着乡下的欢烟,就是在坚守着一种精神。
(选自《长安》 2008 年第4 期,有侧改)
1.作者在第(3)段中为什么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3 分)
2.本文主要是写乡下的炊烟,为什么在第(4)段中还要写城里人的生活?(3 分)
3.作者为什么说“留恋着乡下的炊烟,就是在坚守着一种精神”?(3 分)
4.在第(2)段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正午、黄昏三幅优美的画面,请选择其中一幅,从描写内容及表达作用两方面作简明的赏析。(4 分)
答案:
1.作者提到《桃花源记》是为了强调炊烟是乡村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了炊烟,乡村才会有生气。(意思对即可)
2.通过写城里人的厌烦和无奈,衬托乡村生活的踏实和舒适,表达作者对炊烟和自然淳朴生活的喜爱。(意思对即可)
3.因为作者对乡下炊烟的留恋,就是对少儿时代的怀恋,更是对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的守望。(意思对即可)
4.答案要点:紧扣景物描写或人物活动进行赏析,突出炊烟给乡野带来的生气,表现出作者对乡野生活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示例:作者通过对清晨飞鸟、露珠、炊烟、晨雾以及农人开始劳作时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优美恬静、充满生机、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第四篇:炊烟里的河流的优美散文
起初,因为谋生于吉水,我一直未能关注那条流经水南镇的泷江河。彼时,国家建设不象当今钢筋混泥遍布,需要大量的林木自然资源消耗,我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林区的大山森林:伐木造林、护木育林。
通常是上午时间,我和其他林业工人一道,肩扛铁锄或斧锯,从工棚出发,沿着布满荆棘的山路小径,或翻山越岭或淌水跨溪,抵达密林深处作业。
那是一个人声鼎沸的时代,遥见一队溜的伐木工人渐渐没入山坳、隐身林木之中,斧锯下处,一棵棵参天大树“吱吱呀呀”地唱着挽歌,轰轰隆隆被扑簌放倒在地,震天动地的声响此起彼伏,在山谷、沟壑回声荡漾。抚育工人则沿山场等高线状环形排开,刀锄落地,幼树周边的杂草、灌木齐刷刷地排伏在山上,规整而有序,隔山远望,状如山梯。而伐木山场则显杂乱、忧伤和无奈,景象满目疮痍,有“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响应,绕山谷十日而不绝。每到停下手中活时,工人们就会席地而坐,或静静地观赏劳作之下的场景,或静听风打林木穿树叶的声音,或向天发出“呦……嗬……嗬”号子声,有善打(唱)客家山歌者,唱着《十八妹子》《十里相送》,歌词虽带黄,但情感很柔美。歌声落入山谷,犹如天籁。我有时会一个人选择独卧山冈之上,仰望白云在蓝天里飘幻成各种形状,静听山谷潺潺溪流传来缓缓的水声,偶尔也有云雀从芦萁丛里窜出,“唧唧”云霄间,心境安详到寂然入梦。有时我会想,这些溪流绝尘山谷,究竟汇于何处,终归往何处而去?
?终于,在一个梅雨季节里,我看到伐木工人们身着雨衣裤、肩扛铁捥子赶往深山伐木场,将已截枝打顶、躺在山上年久的伐倒木,力甩铁捥子钉劳树身,把树木托往山谷溪流。借雨季山水天力,将树木水漂运出深山,工人们将这种最原始的运木活称之为“赶羊”。
“树木出山,人面见天”,这是伐木工人的真实写照。
?我是追随着树木出山的,树木被漂移汇集到水南的泷江河岸边。泷江河很热闹,各处“赶羊”出山的树木,又被一伙林业工人于河里集中归楞,用篾工专门织就的“篾毡子(篾绳)”绞索、捆绑,扎成木排群,在放排工人手中飞舞的篙竹驱使下,串着长长的队伍顺流下赣江。
通常,泷江的河水很清澈,蓝天里的云朵倒浸在河里,河水透明生色。我站在河边的木排上,看着检尺(量木)工人唱码簿,“三等七米幺零”“幺幺幺丝”“加一根,添一根,又一根”,拖着长音的调子就像唱山歌。
?岸上、水下的扎排工人光着膀子,穿着裤衩,形象粗鲁,不时夹杂谩骂声,忙碌的样子像河里聒噪觅食的中华秋沙鸭群。两岸各处的水流交织赴向泷江,泛起汩汩白浪花,哗啦哗啦地响。这时,泷江河面漂来两根粗大的杉条木,朝下游方向浮去,我立住篙竹顶住脚下木排,脱下衣裤猛扎下水,游向河中,将杉木拢住靠岸。
“你个叫花子,水淹死了,不要问我们索命?!”远处一声断喝,着实吓了我一跳。说实话,我的水性的确不是很好。
?泷江里的河水莫非也像他一样粗鲁?但我想,更多的应该是豪爽的一种表征吧!泷江最初的印象,就像我的初恋,是美好的。
多年来,由于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破坏,引起了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2006年林业政策转向,开始森林实行分类经营,将森林划分公益林、商品林两大类,注重森林产生的生态效益。将占当地林地总面积一定比例的森林面积(包括天然林)划定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并禁止采伐,禁伐的公益林由国家和省两级财政资金补偿给权属单位或个人。刀斧下了山,禁伐;锄头要上山,造林。森林逐渐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山生木,木涵水,山林休养生息,山要长高了,水就会流长了。
与泷江河的亲近,得益于我走出山林,工作转向水南街镇。每到端午前后涨水时节,是水南泷江河最热闹的时候,沿河两岸有附近村民用扳罾打鱼,鱼篓里白花花地满载而归。水南泷江大桥上,有许多居民用自制木钩,拢着长绳将木钩抛甩在河中,打捞上游漂来的物什。我惊叹居民们那纯熟的抛钩技巧,各类漂物无一例外能成为他们的探囊之物。我懂得,这些人并非贪恋漂物的价值,他们得意的样子,是想收聚众人投来的艳羡目光。
有一年,水南镇政府安排去泷江河下游的新居、沧头村委会做计生工作,两地不通陆路,要走水路。当地干部租请到街上居民机帆船,我得机会乘船顺水下泷江见识她的整体面貌。此后,因为工作缘故,我无数次地乘船往返泷江河,聆听当地发生在泷江河岸“五里三状元”故事、“龙王庙”的传说,才知道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原来与这条河流有关,才知道王艮、刘俨、彭教从泷江河出发一直到了大明朝廷,才知道不到龙王庙就不知道河流之湍急、暗礁之凶险,不知多少水客被龙王收为“臣民”。我赏阅泷江河的四季景色,感觉泷江河是一条人文底蕴厚实、风光四季美好的河流。春季水涨,江河澎湃,两岸连山,万木向荣,春花尽染,鹭鸟翩飞,水草鱼拍,鸣蛙动响,这就是泷江河的春色;繁花落尽,草木生色,蛙鸣鼓息,鸠鹭鸣嘤,这就是泷江河的夏景;山静水平,翠烟四起,江映彩霞,渔网遍撒,金稻照岸,牧歌落沙,这就是泷江河的秋画;迷雾锁江,山隠红日,落木萧下,渔船游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就是泷江河的冬韵。泷江河的美艳逊色甲天下的漓江么?我想,《泷冈阡表》为证,她的美景“五里三状元”有知,水南人民有知,你知我知,不久,所有的人都将会知。记得《诗画吉安》有一首描绘泷江河的诗文:
雾起壑峰秀,水涨河岸宽。
白鹭织斜雨,山涧飞瀑泉。
田野飘炊烟,门舍闻鸡犬。
霞落山色黛,江际有归船。
山禁了,泷江河不再有往日的闹腾,河流生息,依旧不言不语,默默地哺育着它的子孙,无怨无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涵水,水养人,人间烟火,人水共生。而今,当地政府已将泷江河作为旅游景观资源全力打造,吸引八方游客,人间烟火又将茂盛。泷江河就像当年大山里伐木的我一样,一定会走出大山,得见天面。我相信,这条在炊烟里生活的河流,是一条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河流,就像坚守正道的炎黄子孙,激情澎湃,生生不息。
第五篇:炊烟
炊烟
在这个稍显炎热的午后,我坐在窗前,看着西安的天空,很蓝。这让我想起了我故乡的天空,江南的天空。还有那个尘封已久的故事。
当我还是一个流着鼻涕的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居住的村庄的名字:烟家村。我不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就像我不知道那个住在不远山边的那个女人一样。
五六岁的时候,我喜欢上了夏季。那时候的我喜欢在湿热难耐的夏天里懒洋洋地坐在我家大门的门槛上,身体贴着凉凉的门槛,看着太阳从东边使劲儿地往山的那边跑,太阳奔忙一天,到头了,地里农忙的人也要结束这一天的劳作。地里锄草的,拣棉花的,收拾收拾,回家准备晚饭,于是村子里的烟囱,一个一个,冒出浓浓的炊烟,渐渐地,淡了,淡了。最后,一溜烟儿,就不见了。
远处山边的那个女人家的烟囱也冒出淡淡的烟,渐渐地隐没在黄昏与夜色之间······
入夜稍许,村里的人三三两两就聚在道场上,一把凳子,一把蒲扇,扯着农活,拉着家常里短,宁静的夏夜充满了温馨。隔壁的杨妈生怕错过村里的新闻,搬着板凳,穿着拖鞋端着凉粥就出来了。“那个,大家在扯什么呢?”在旁的几个就打趣:“今天杨婆子收拾得快当,晚饭都在外头解决啊,呵呵······”“这叫享受,凉粥可是好东西哩,呵呵······”众人一边笑一边应“是”,大家都感叹这样乘凉的日子美,邻里聚在一起,谈谈天说说地,挺好的。“只是可怜山边的杨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什么时候死了,估计也没个人知道吧。”有人感叹。说着这话,周围的人也是长长的叹息,那样子就像是用手拍去沉淀已久的灰尘,沉重无比。那时的我猜测住在山边的女人应该有一段故事,一段被遗忘的故事。
五六岁童稚的心就这样被好奇所填满,就像是接受了去发现惊天秘密,来一段奇妙旅行的光荣任务,感觉妙不可言。
我还记得,夏天,大概下午五六点钟,我和放羊的伙伴们,一边讨论着远处山边的房子,一边牵着羊朝那边走去。“你说,那房子里还有人不?”“当然有,听杨妈说过。再说,有时候它那烟囱不是还冒烟么?”“那怎么知道,说不定是鬼屋!”说着伸出舌头,翻白眼。其他人嫌恶地撇撇嘴,使了个眼色,继续走。讨论着,牵着羊,走过不熟悉的田埂,山坡,走近那山边的房子。
走近才知道那是石头砌成的房子,只是那石头又破又旧,露在外面的石头已经一层层破开,附在上面。那薄薄的一层就像是曾在商店里见过的薄饼干,感觉上要是咬在嘴里肯定脆脆的。房子周围的树很茂盛,甚至是异常地茂盛。杂草已经长得很高了,都要淹没我的膝盖了。房子的门是朝南的,说是门,其实也只有石头门框,门板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门槛看上去也是出奇地低,都快和地面平齐了。我和伙伴们就轻轻倚在门边,慢慢地朝门里张望,我首先看到的是满布油渍和灰尘的灶台,还有站在灶台边的一个女人,心里猜想:这就是杨妈和大伙儿说的女人吧。
我悄悄看着比我还高两三个头的她就这样静静地在灶边忙活着。她穿着淡棕色的夏季衣衫,衣衫上的花纹已经看不清楚了,应该是穿了很多年,洗多了的缘故吧。本是瘦弱的她穿着宽松衣服,衣服不停地晃荡,有时候真叫人担心会不会被吹到天上去。她的头发花白,凌乱地耷拉在她的耳后,这不由让我想起秋收时候堆起着的干涩的稻草。看着她的侧脸,就像被深铜色浸染一番,她的脸很瘦,下巴尖细,脸颊深深凹进去,只有那眼珠间或转动才有了点生气。我就这样打量着这个神秘的女人,倚在门边。
她在忙着烧饭,虽然动作不像那些年轻的农村女人那样有劲头,但仍然十分利索。她将菜叶什么之类搁在灶上的薄木板上,几刀切断,就往锅里扔,顿时,锅里就传来“滋滋滋”的声响,那声音听起来十分欢乐,满足。这时,她拿着刚刚切菜的刀,在锅里来回翻炒几遍,这时候才瞧见那把菜刀是没有木柄的,纵使是这样,那菜刀也在她手里却使得十分顺当,看上去没有欠缺。她的灶台上摆放的东西很少,一个被揉皱的盐袋看上去十分惹眼,她拿起盐袋,朝锅里倒了少许,继续翻炒,几个来回之后,她拿起她左边地上的瓷碗,用“锅铲”一点点盛起。盛完后,她转身不经意间转身,瞥见了我和我的伙伴们。看见我们,她的脸上没有表情,她也没说一句话,就只是死盯这我们,我如芒刺在身,不由咽了口唾沫。而后,她就转身继续忙她自己的了,刷锅,揩干灶上的水······
我和伙伴们松了一口气,转身跑开,心有余悸。“她好怪,太可怕了,哇,那眼神,看到了没······”“吓死我了!”“嗯,恐怖,我都出冷汗了。”我们就这样一路回家,讨论着,有点害怕,可是见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她,冒险之后的那种兴奋与满足,很奇妙。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个女人,也是最后一次。
大约一年后,我们家搬出了山弯弯,在公路边建了新房。我背上了书包,踏着朝阳去学校,顶着夕阳回家,偶尔也像大人们那样埋怨着这天儿真热,不会在某个时候看着远处山坡上的那所房子,甚至几年过去了,树啊,草啊,越发生长得茂盛,渐渐遮住了,不见了。
时间善于在最不经意间抹去一些东西,让你浑然不知。前几年回家的时候,听村上的人说她死了,死得很凄凉,孤零零的一个人,听杨妈说,好些年前,这个女人从别个很远的村镇搬到烟家村,那时候,跟着的还有两个孩子,大的男孩刚扁担长,女孩儿还在学走路。一个人女人拉扯两个孩子确实不容易,家里的米钱还得靠地里的那点收成,烧火煮饭,棉花地里,玉米田埂上,忙得她一刻也停不住。那时候,村里的人有时候劝她说让她找个男人过,日子也没那么苦,她总是笑笑就过去了,时间久了,村里人只有在茶余饭后说说这女人性子倔,人傻。在那个女人还没死的时候,常常瞧见她挑着一担水,一上一下地走过田埂,朝着山边的小屋。不多会儿,那幢破房子的烟囱就冒出淡淡的烟,一缕一缕的,就入夜了。时间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生活摸样。孩子们长大,成家,搬出了烟家村,留下了她一个人。偶尔干农活的人路过她家门前,和她寒暄几句,“您儿子不是出息了吗?搬出去,跟着儿子住吧。那儿条件好啊。”“我老婆子还是喜欢这儿啊,房子破是破了点儿,能住就行了!这心里啊,还是盼着他们能回来,外面再好,没这老家好啊。这儿有他们的根啊!”听说她死的时候,她的儿女回来了,匆匆办了葬礼,就离开了。后来的好多年,村里人也没见着他们。
原先村里的许多人,家境渐渐变好,陆陆续续搬出山弯弯,还都新修了房子,日子越过越好。燥热的夏夜里有了空调,当初拉家常的情景就很少见了。曾经在夏夜里传出的谈笑声,如今也变得一片空寂,山边的老房子,还有那个房子里的人也淡出人们的记忆,仿佛不曾存在一样。
山那边的太阳照旧奔忙,一天一天,只是夜幕落下的时候,到哪里寻那一缕炊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