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孔孟与后士人格
编辑:雾花翩跹 识别码:24-84745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5 13:12: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孔孟与后士人格

孔孟人格及其对历代士人格的塑造论略

简介:

[内容提要]儒家先师孔子和孟子的人格有独特的魅力,他们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知识分子的人格构建。历来儒家知识分子一直努力做一个“仁者”,以仁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养浩然正气、成宠辱不惊、杀身成仁的“大丈夫”;安贫乐道,待价而沽;积极入世,当仁不让;进退有致,行...作者:叶明春

来源:孔子202_ 编辑:feno

时间:202_-10-25 00:25:48 阅读:30次 | 评论:0条

[内容提要]儒家先师孔子和孟子的人格有独特的魅力,他们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知识分子的人格构建。历来儒家知识分子一直努力做一个“仁者”,以仁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养浩然正气、成宠辱不惊、杀身成仁的“大丈夫”;安贫乐道,待价而沽;积极入世,当仁不让;进退有致,行为中庸;乐天知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本文认为孔孟人格刻划的思想精髓就是“礼乐”思想、“仁”的思想和“中庸”思想。本文还对孔孟文化思想及人格的进行评价。希望有助于学界对此问题展开更为深入地探讨。[关键词]孔孟人格;理想人格;士人格;礼乐思想;仁的思想;中庸思想

一、孔孟对理想人格的设计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孔孟的人格可以说是非常自律的。孔子学说之所以不被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认可,在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动荡不安,连年征战,诸侯称霸的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周天子威严下降,各诸侯国利益纷争未定,互谋吞噬,“人欲横流”。而孔子的社会理想便是要回到刚刚被各诸侯国所唾弃的传统“礼乐”制度,以此来打消各诸侯君主、贵族享受只有周王朝的天子才能享受到的某些待遇,怎么能够得到各诸侯国君主的欢迎呢?此外,孔子人格的自律还表现在他对礼乐制度为定国安邦原则的重视程度,这就是孔子在看到鲁国的贵族季氏在自己的家中享用八八六十四人(一说128人)的乐舞时,孔子发出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愤慨。可见,孔子力图严格遵循周公旦以来礼乐制度等级分化的忠实程度。从另个角度来说,这也说明了孔子要求自律的客观表现。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的人格和他的社会理想似乎不太适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周游各诸侯国,到处谋官以实施他对当时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礼坏乐崩”的治病良方。终归“如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无功而返,转而专心设坛授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社会理想传授给他的追随者。据说,孔子弟子三千而有功名者七十有二,后世读书人为求取功名无不受孔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所谓至理名言之影响。孟子承袭了孔子人格理想和治国安邦的理论而有所发展,历史上有所谓“亚圣”的评价。本文不打算对孔孟的教育思想展开论述,单就孔孟的人格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

孔子飞诺网FENOCN

众所周知,孔孟的人生哲学就是“中庸”哲学,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极力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认为“过犹不及”,否定过与不及。强调从“我”——个体人格出发,要求“我”这个主体在处理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关系做到“仁”、“义”、“礼”、“智”、“信”,主张“安贫乐道”、“克己复礼”。在孔孟的人生哲学中,儒家士人格的模型浓缩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途径。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孟人生哲学思想在对儒者个体“修身”的行为规范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模型来逐渐完成对历代士人格的塑造过程。本文拟就这一塑造过程作如下归纳:

孔子飞诺网FENOCN

(一)努力做一个“仁者”,以仁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

孔子飞诺网FENOCN孔孟都没有对“仁者”下过准确的定义,但是通过他们的言论,以及后来《中庸》一书的描述,可知“仁者”或“仁人”就是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的理想人格或完全人格类型。

1、仁者的内省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儒家的仁者是基于对“仁”的自觉,孔子说:“仁者,爱人”,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也”(《论语·述而》)。只要“我”愿意为“仁”,“仁”就会出现。之所以要作一个“仁”者,是因为“仁”者能做到宽宏大量,所谓“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宽宏大量能够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给别人施惠就能让别人为你办事。说不定中国历代贪官污吏盛行是不是可以在这里找到思想根源。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孟的“仁”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服从“礼”,就是要求忍受“礼”的束缚。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要做到“仁”就必须克制自己遵循“礼”的规范,在“礼”的规范下不能乱说乱动。否则不能称为“仁”者。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孟的“仁”者是自省的,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为人要讲忠信。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如果“仁”者的德行得到修练,“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仁”者天天思过,“内省”无过,就没有什么可以忧愁畏惧的了。所以,孔孟对“仁”者的行为规范是非常具体的,其思想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孟子几乎完全继承孔子对“仁”的看法和态度,但不是没有发挥的,孟子说“仁”者就应该“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反观自己的言行,诚其所为将具有巨大的快乐。如果不加思索强行施为,“仁”会离你远去的。

2、仁为己任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孔子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真正的“仁者”是要使自己立得住,也必须使人立得住;要使自己事事行得通,也必须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这是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真正的“仁者”不会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或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强加给别人,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孟的“仁者”的人格是应该有亲和力的,这就是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的行为“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事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这种思想一直成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家庭主要男性劳动力作为家庭支柱的生活信念之依据所在。

3、以天下为己任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仁者”虽具有那么多的优秀品质而终归属于个人的行为,充其量这个“仁者”只作到了“修身”、“齐家”的任务,孔孟的理想人格是要“以天下为己任”的,因为,儒家“大同”的社会理想社会还必须要求“仁者”来肩负。所以孔子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为己任,不亦重乎。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论语·泰伯》)。读书人不能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路程遥远,因为“仁者”以实现仁德归于天下为己任。孔子飞诺网FENOCN

(二)养浩然正气、成宠辱不惊、杀身成仁的“大丈夫”

孔子飞诺网FENOCN

在孔孟的理想中儒式的人格是具有凛然正气的,因为儒式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志向宏远不可侵犯。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所谓志士仁人为了以礼乐安邦的社会理想的实现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是不惜牺牲自己而保全仁德。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孔子的性格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在孟子的言论中,多言刚毅,具浩然正气的“大丈夫”人格,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又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孟子看到一人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其成才的过程是一个辛劳艰苦的历程。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这段语录人们都能颂其详。自古以来曾对读书人“十年寒窗”的苦读生活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孔子飞诺网FENOCN

孟子对于理想人格在对待“道义”的问题方面,和在生与义,生与死的取舍态度方面是十分明确的,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孟子的理想人格是独立而不惧的,在他的眼里,什么大人先生,你不要看其高傲难犯,实际上,他和你一样。孟子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又说:“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公孙丑》)你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为什么要畏惧你呢?他又说:“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以位则君子也,而况召与”(《孟子·万章下》)君子的人格是不需要对别人低三下四的,你如果求贤若渴为什么不“礼贤下士”呢?如果你“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孟子·尽心上》)。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有意回避刘备两次,其心理动因在此。孔子飞诺网FENOCN

事实上,孟子并不盲目“忠君”,他把老百姓的生死看的非常的重,这也是孔孟思想中主张“施仁政”的一个表现。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为心腹;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三)安贫乐道,待价而沽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所谓安贫乐道是指古代读书人为谋求功名和为其宏大的社会理想“道”的实现,尽管生活贫穷也乐此不疲。这也是孔孟人格一个主要的特征。基于此,孔子说:“学而时习知,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以学为乐。此外还强调以道为乐,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为了这个“道”(理想的实现)儒者的为人就是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甘愿清茶淡饭,曲肱而枕乐在其中。那种通过获得不义之财而富的人对“仁者”来说如浮云柳絮,不值眷念。以刻苦学习为乐。这是孔孟人格中较为乐观向上的一种品格。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的这种精神在他的学生中,颜回表现得最好,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对颜回的行为大为赞赏。

孔子飞诺网FENOCN 此外,孔子还是一个以理想为乐的人。孔子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o)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这“三乐”足见其理想人格对传统士人格津津“乐”道所谓“事父事君”之乐;不愧于天地人之“三才”;和为天下英才之师之乐。这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理想士人格的行为规范。孔子飞诺网FENOCN

在孔孟理想人格中,还有为实现人生追求而恭行不倦的警世格言,孔子说: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也;学也,禄在其中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相信“学而优则士”也是孔孟人格中作为支撑读书人安贫乐道的理想之所在。孔子弟子子贡说:“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待价而沽”也是孔孟的人格也是塑造后世文人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动因。

(四)积极入世,当仁不让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孔孟塑造的儒家士人格从总体上来说都是积极入世的,在如上所述基本做到“修身”“、齐家”、“治国”之后,便是以“平天下”之为己任。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这就是所谓“当仁不让”。也是驱动儒家士人格为实现儒家理想所依托的理想报负。

(五)进退有致,行为中庸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应对时世变迁在孔孟思想深处为雕刻传统士人格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又说:“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也就是说,如果社会稳定,天下太平就可以出来做官,如果适逢乱世就应隐居山林。孟子进一步发挥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孟人格理想在处理时世变迁是是有其行为准则的。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道行“中庸”“无过之而不及”。与上述对儒家理想人格的雕塑形成一个统一的设计理念,形成一个“理想”-“行为”-“终结目标”相对封闭的人格理想之环。

(六)乐天知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因此要求儒家人格理想还应具备“乐天知命”(“乐天知命,故不忧”)的乐观态度。孔子的一生处处碰壁,致使他不得不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定数”。他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可见孔子是一个宿命论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孔子因为“知天命”,所以他的心态能“坦荡荡”。可见孔子晚年受《周易》的影响比较大。他说:“加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虽然“乐天知命”,但是他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这就是孔子人格中看似矛盾,但确实有其积极的一面,其思想动因一方面来自其积极入世的主张,另外一方面去表现出孔子人格理想中面对实际困难时的意志力。子路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已经)知之矣。”(《论语·微子》)也都说明孔孟人格对儒家传统士人格刻划的深深笔力。

孔子飞诺网FENOCN

二、孔孟的文化思想特征

孔子飞诺网FENOCN

从如上表述可以说明孔孟人格刻划的基本思想就是“礼乐”思想、“仁”的思想和“中庸”思想。这三大思想就是孔孟文化思想的精髓。

(一)礼与仁的关系

1、用“礼”来规定“仁”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

《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孔子的话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昭公十二年》又说:“仲尼曰:古之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志”在这里是记载的意思,是说“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记载的了,与《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那一段话是一致的。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仁”的本质就是“克己复礼”。孔子把“仁”引入“礼”,将“乐”“约制以礼”,提出成熟意义的礼乐思想。

2、“礼”的作用和“仁”的作用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的“仁”,在政治上实际上是强调上对下的施惠,下对上的服从。因此孔子说“苛政猛于虎”,反对暴政,孟子继承孔子的“仁”说并有所发挥,孟子说“行仁政,省刑薄赋”,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子飞诺网FENOCN孔孔子宣扬矛盾调和,他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意思是“礼”的作用在于调和矛盾,矛盾的调和在于用礼来加以节制。后来荀子为了说明礼如何用来调和矛盾的问题,便引入“中庸”的“中”字,这就是“中和”,“中”就是一方能维持对方存在的界线。“礼”“仁”通过“中庸”合而为一。

(二)中庸思想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孔子继承史伯、晏婴关于“和”的思想而有所发展的,反对同而不和,主张和而不同,否定过与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太过了和不及是一回事。主张“道中庸”,“中庸”就是“无过之而不及”。孔子学说贯穿了中庸思想,“中庸”主张“和而不同”就不是调和,也不是折中,而是“执两取中”,有主次之分,追求和谐统一,恰到好处。其哲学意义就是承认矛盾对立双方的存在,也承认矛盾对立的统一,但是所不同的是“中庸”哲学不强调矛盾对立的双方通过斗争及矛盾转化而取得一致的统一,而是“淡化”矛盾双方的斗争与转化,主张“和而不同”,使这两个互为对立的矛盾共同合成一个“不同的不同”的统一体中。

孔子飞诺网FENOCN

三、对孔孟文化思想及人格的评价

孔子飞诺网FENOCN在离孔孟活动的年代202_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据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孔孟思想和人格呢?这可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学术界对孔孟思想和人格评价从20世纪初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原因就在于评判的标准不一:一派认为孔子人格是圣人人格,其光照永远不可动摇,这一派常引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名言:“天不生孔子,万古常如夜。”一派认为孔孟的人格和他们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毒瘤,应当彻底的铲除,主张“扎烂孔家店”(“五四”口号之一);另一派认为,孔孟的思想及人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和人格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应当继承他们合理的一面,批判不合理的一面。但什么才是合理的,合理的是什么,不合理的又是什么,继承什么和批判什么并没有明确的交待。

孔子飞诺网FENOCN

在我看来,对孔孟思想和人格的评判,应当看到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过的积极的影响,把中国不如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发达完全归罪于孔孟思想,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此,本文认为,我们今天来评判孔孟的思想和人格,其态度是看看他们那些符合社会的实际,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改善中国人的道德水准和是否能改善中国人的生存条件等。就评判思想而言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就是宣扬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强调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人创造文化,文化是为人服务的,要强调人创造文化是要满足于自身的需要。“人本主义”是“礼本主义”的天敌,要彻底的改造孔孟的“礼本主义”思潮,就必须引进“人本主义”的思想。因此,“人本主义”思想是评判孔孟哲学思想和人格的基本标准。孔子飞诺网FENOCN

确立这一标准之后,可以就传统士人格研究所依循的评判标准——孔孟思想及人格进行归纳了。就这个意义而言,孔孟的思想和人格对传统士人格的塑造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积极的一面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1、强调“修身”,注重养成一身浩然正气、宠辱不惊、杀身成仁的“大丈夫”人格,积极入世,当仁不让,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干预精神”;

孔子飞诺网FENOCN2、以仁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超越个人、超越物质利益、超越文化的精神;

孔子飞诺网FENOCN3、坚信“道高于政,德高于位”,不畏权势,不为“五斗米”折腰,对后世儒者人格影响深远;

孔子飞诺网FENOCN4、乐在其中,终身好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愿为文化创造、为实现理想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具有献身精神。孔子飞诺网FENOCN

(二)消极的一面孔子飞诺网FENOCN1、“学而优则仕”,守株待兔,待价而沽。为后世创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

孔子飞诺网FENOCN2、清高,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很容易造成为读书而读书,不过问现实政治,藐视工商,甘于穷困,安贫乐道,使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不积极发展经济的落后状况;

孔子飞诺网FENOCN3、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乱世隐,盛世出,养成逃避现实,不参与社会变革,不问世事,明哲保身;孔子飞诺网FENOCN

4、“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养成审时度势的投机心理,“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养成传统知识分子不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及其学术探讨,不敢说真话的传统。结语: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孟离我们有202_多年的历史,他们生活的年代与今天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的人格以及他们的人格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孔孟思想和人格积极的一面对历代知识分子精英的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形成如屈原、司马迁、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看重文化的创造与对理想追求,对人与文化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批评现实,运筹帷幄,廷争面折,具有反抗侵略传统。

孔子飞诺网FENOCN

其消极的一面就是,强调“忠君”就是“爱国”,把“家”“国”混为一谈。养成唯君命是从的奴才性格,不利于中国社会整体上具有追求自我解放和对民主政治的需要。

孔子飞诺网FENOCN

强调“和而不同”对世界哲学虽有贡献,但是正因为追求和而不同,消解矛盾的对立斗争及其相互转化,追求“天人合一”,消解主客二分,强调各种矛盾的同时存在——“和乐如一”,致使中国不曾有西方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严格分类,在总体上落后于西方。追求“中庸”精神,藐视商贸,只求风调雨顺,具保守的小农经济思想,在文化创造方面使中国社会长期停留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前现代时期,而不能在文化创造及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方面摆脱“礼”的束缚。形成多数士人格养成主动“应帝王”,甘愿为现实政治效劳。不利于中国社会迎头追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孔子飞诺网FENOCN

我们来讨论孔孟的思想和他们的人格,可以知道孔孟的理想人格对历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在他们的人格理想中的积极方面对于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也不能说过时了。我们在比较研究孔孟的人生哲学和他们的人格理想的同时应当学习他们的长处,扬弃他们的短处。【参考书目】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1、蔡仲德 202_:《“士人格研究”授课提纲》(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研讨课教材)【A】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内部教材孔子飞诺网FENOCN

2、蔡仲德 202_/9:《中国音乐美学史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杨伯峻译注 1980/12:《论语译注》【C】北京,中华书局。

孔子飞诺网FENOCN

孔子飞诺网FENOCN4、郝大维、安东哲[美] 蒋弋为、李志林译 1996/8:《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孔子飞诺网FENOCN

第二篇:孔孟思想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

《论语》共分二十篇,每篇由若干章节组成,篇名因每篇篇首字句而命名,并无特殊意义。如首篇《学而篇》,取篇首“学而时习之”的“学而”命名;次篇《为政篇》,取篇首“为政以德”的“为政”命名。二十篇中,除《乡党篇》集中记载孔子的日常生活,从侧面反映孔子的为人;《微子篇》记载孔子及古代圣贤在仕途中的选择与进退;《子张篇》记载孔子的几位著名弟子子张、子夏、子游、子贡等的言行;《尧日篇》记载尧、舜、禹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外,其余十六篇均无统一明确的主题,并且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也无内在联系。但为了相对全面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我们必须对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做简单的归纳梳理。

1、《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仁”

“仁”在《论语》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恭、宽、信、敏、惠”(《阳货篇》),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仁”是为人的最高准则,仁人要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别人无所要求。孔子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提出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颜渊篇》)“爱人”是仁的第一要义,是仁的实践中的理论基础。“爱人”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此,孔子还提出:“克已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篇》)

“孝”即爱自己的父母,“悌”即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然后广泛地爱其他一般的人,这是对“仁”进一步作出的补充。强调实行仁德必须从“孝悌”开始。

(3)从道德修养着眼,提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仁者安仁”是说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建立于内心信念的基础上。

(4)从道德完成,坚持真理着眼,提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作为仁者,必须勇敢地实践仁,坚持仁,要经得住考验,甚至不惜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论语》中“仁”与“礼”是紧密结合的,要彻底地研究“仁”,就必须研究“仁”与“礼”的关系。

“礼”,是我国古代的社会行为规范、仪式的总称。它的内容包括:制度(指官制)、刑法、仪文(指各种仪式和车服、器具的文饰)、伦理、道德规范等。

“仁”与“礼”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是“核”,礼是“表”。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2)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也就是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 不要做。并且,礼早已有之,要尽量遵循。“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卫灵公篇》)即历法要遵行夏历,所乘之车按照殷代的样式,戴帽要戴周代的礼帽,娱乐当奏是舜时的《韶》乐。

(3)仁是统帅方面,而礼是被统帅方面,仁是改造方面,礼是被改造方面。

孔子着力强调了“礼”作为行为规范,对建构道德品质的“仁”,将起到重要作用,指出遵“礼”是学习和培养“仁”的重要途径。他曾评论“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公治长篇》)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竟然不顾周礼的规定,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在孔子看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也就是说,君子通过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才可以不离经叛道,实现“仁”的要求。

2、《论语》的政治思想

《论语》的政治思想,基本点是贯彻“仁者爱人”这个总的纲领的。其内容主要为,统治者要关心人民,减轻剥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克制私欲,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准则;要减轻刑罚,加强对人民的教育。

(1)关于仁德政治的思想:

第一,为政以德,关心人民。这主要表现在爱惜民力,减轻剥削,施惠于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篇》)

第二,克已正身,以身作则。孔子强调国家统治集团,从君主到一般官吏,要克制私欲,恪守礼法,为人民作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在孔子看来,要使政权巩固,要使统治者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最能长久起作用的办法,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治国。因此,统治者必须以德修身。孔子认为,作为统治者,道德修养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而是“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

第三,“齐之以礼”,重在教育。孔子认为对待人民,教育为主,刑罚为辅。为政不能不用刑罚,但可以通过教育,减少刑罚的使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

(2)关于举贤任能的思想:

孔子不但强调仁德政治,而且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贤人,即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他曾打比方说“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雍也篇》)意思是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必须突破门第界限,选拔出身贫寒而又很有才德的人作政府官吏,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政治主张。同时,孔子提出选拔贤能是“民服”的重要条件,强调管理人才不要总是揪住小过错不放,必须“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篇》)并且“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颜渊篇》)通过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从而使邪者归正。

3、《论语》的伦理思想

(1)认识天命伦理在社会中的作用 孔子重视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而对一切与现实较远的自然宇宙或鬼神问题,则采取不加深究的办法。对鬼神“敬而远之”,对鬼神问题“存而不论”。对祭祀也不否定,但也不采取宗教的狂热态度;只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人事,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篇》)同时,也要承认命定论,尽人事,知天命。孔子指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篇》),认为人的生死富贵都是由命运决定的。孔子承认命定论,又提出“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篇》)

(2)认识名分以及人伦纲常的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篇》)孔子的正名,就是从原两周政治结构(亦即宗法等级结构)的观点出发,来纠正当时政治领域中天子、诸侯、大夫这一等级序列中名实不符的情况,以保持他所希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篇》)的政治稳定秩序。其目的是希望在保持旧的政治结构的前提下,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条件下,进行封建性的社会变革,从而达到天下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3)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

仁,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原则,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廉、耻、勇”等。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但这种“忠”是有条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并非“愚忠”。孔子所谈论的“忠”,更多的是指交友、择友、待友的方法,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篇》)。此外,“孝”即“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政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篇》),“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罕篇》)等,都是“仁”的思想在处理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具体体现。

4、《论语》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与“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人不分类别,不分阶级出身,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卫灵公篇》)。在教育实践中,孔于还提出了—个影响深远的原则,即“诲人不倦”(《述而篇》)。孔子曾经认为很难与互乡(一个地方)的人沟通,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对此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篇》),意思是“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应该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孔子提出做人要重视全面发展,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即立志要高远,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努力学习知识,那就会有缺点,甚至犯错误;他还经常和学生探讨诗文,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季氏篇》),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3)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很注意对自己弟子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篇》),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

(4)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在教学中,不使用灌注式,而充分使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孔子认识到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孔子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积极状态,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5)慎言慎行,学以致用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篇》)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与“从政”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思想。他曾鼓励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认为“吾斯之未能信。”(《公治长篇》)即对自己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自认为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要继续学礼,晚点做官,所以孔子听后很高兴。学诗时,孔子也要求学生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否则“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意思是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5、《论语》的学习思想(1)学习态度上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篇》),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篇》),并且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篇》),就是说读书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个人吃穿等生活俗事所拖累。甚至要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篇》)的精神。

(2)学习方法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思学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学习上还要精益求精,如诗经所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篇》),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6、《论语》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可以说是孔子“仁”的方法论,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主要有:

(1)“过犹不及”思想。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讲过头和“不及”一样有害,处理—切事情既要反对过大,也要反对“不及”。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提倡“居敬而行简”,但又反对“居简而行简”;经济上,提倡“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文艺上,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道德伦理上、反对“以德报怨”,提倡“以直报怨”;教育上,提倡学思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和而不同思想。所谓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所谓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或人为地去掉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强求简单的同—。这种思想,政治上,强调缓和矛盾,既要求人们不“犯上作乱”,又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强调 君臣之间交换意见,臣子对君主要“勿欺也,而犯之”。经济上,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时代,诸侯黯武,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紊乱。再加上处士横议,异端并起,信伪驰骋。孟子眼见圣道衰微,正途塞蔽,于是在继承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础上,宣扬“仁政学说”。他首先主张人性本善,欲以此拯救人心之陷溺。进而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希望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巨大。宋以后,孟子学说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一)“性善”学说 “性善”学说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人性本质,同具“善端”。譬如说:一个无知的幼儿,将要掉到水井里去 , 不论什么人看到了,都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种“怵惕恻隐”之心完全出于天性,没有其他任何因素掺杂其中, 这就是所谓的“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善端”。因此孟子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并且“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就是著名的“四端”学说,也是孟子对其“性善”论的最直接的表述。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比喻道:“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

孟子在强调人性本善之同时,认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外界影响。他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二是人自身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尽心上》)他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为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展,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的方法,如:

1、存心养性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孟子以为,人性既然有善端就必须加以存养,否则极易为后天之物欲所断丧。

2、顺性而为

“子能顺祀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祀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祀柳而以为桮棬, 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告子上》)孟子以“祀柳”(柳树)编制成“桮棬”(器具)为喻 ,质问告子:人性就像祀柳,仁义就像桮棬,你是顺着祀柳的性状编制呢?还是破坏其性状而为呢?借此论证只有顺着性之本然,才可以成为善人。

3、扩充善端

“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之善端,犹如萌蘖初生,极为细弱,存养固然重要,但若不能扩充,则徒然存养也无济于事。因此,推己及人才是呵护“善端”的正确途径,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4、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告子上》)孟子认为,为了保持“善端”,一切惟义是从,至其终极,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二)“仁政”思想 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他指出,“仁政”源于“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由此,提出如下“为政”主张。

1、民贵君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他认为,一个国家组成的要素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民,有人民才有国家,有国家才有君主,所以人民最为尊贵。当齐宣王问孟子对“臣弑其君”的看法时,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在那个君权至上的年代,有如此民本思想,足见孟子思想之开明,见识之卓越。

2、保民而王

孟子既然主张“民为贵”, 那么一切政治措施,都应该以“保民”为首务。倘若能够做到“保民而王”,则天下“莫之能御”。而保民之实,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富足;富足之道,则在于“制民之产”,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至于赋税,在郊门内不是井田的,采取“什一,去关市之征”(《滕文公下》);在郊门外井田制度中,“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即八家共耕的公田收入即作为赋税。人民有了恒产,生活安定了,还要进一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使百姓明人伦,知礼让。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现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3、因袭先王

孟子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离娄上》)孟子认为,只有遵循先王的法则治理国家,人民才能蒙受恩浑。所谓先王,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 历代圣王所实施的典章制度,正是他们从事经世济民之政治经验的结晶,顺之而行,治理国家便能达到完善的境界。与此相反,“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离娄上》)

4、尊贤使能

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离娄上》),又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尽心下》)他认为“仁者”应当被提拔到“高位”,而“尊贤使能”关系到国力之强大;他还主张“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尽心上》),“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公孙丑下》),即要罗致贤能之士,国君首失必须忘掉自己的权势,而且必须对贤能之士致敬尽礼,否则贤能之士不会为之所用。大多贤能之士有其气骨,不会为权势所屈,所以国君不仅要对他致敬尽礼,还得要优遇重用之。

5、反对战争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以坚决反对一切攻城掠地的残酷战争。孟子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豁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他认为,为政者要想统治天下,绝不是靠着兵革的坚利,而是要获得民心的支持。如果昏庸无道,失去人民的支持,乃至亲戚都叛离他,即使兵革再坚利也是无用的。并且,孟子最厌恶那些自以为善于战阵的人,也最不喜欢那些自谓能为君主开疆辟土,充实府库,能为君主结交盟国,战无不克的人。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尽心下》)又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告子下》)如此鲜明的态度可以看出孟子是极力反对武力和战争的。

(三)教育思想

和孔子一样,孟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在“性善学说”中,孟子主张人性皆有善端,仁、义、礼、智都根植于心,所以教育也要顺着人的本性,使“善端”自动扩充,从而到达圣贤的境界。这样便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孟子的教育主张有:

1、循序渐进 孟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而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下》)他认为学习就如走山间的小路一样,不断地行走使用,自然就会成为一条大路;倘若隔一段时间不走, 茅草就又会把它塞起来了。他还用宋国人“揠苗助长”的生动比喻,告诫学生学习的过程一定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徒劳无益。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德业才能日进有功。

2、教有准则 孟子提倡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准则。他打比方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意思是:羿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彀和规矩都代表一种抵达目标的准则,教育也应当如此讲究原则。并且教育的准则一旦确立,就不要因人而异。孟子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标准既定,就不宜因学者的能力不足而降低,道有定体,教有定法,只要师者“中道而立”,做好示范,有能力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效仿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学贵质疑

在孟子的教育理念中,教有定法,但学贵质疑。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轻信、不盲从,应该通过积极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发表独立的见解。

4、环境造人

孟子认为,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巨大。除了我们熟悉的“孟母三迁”外,他对因出身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人的善良的本性会被扭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富岁收成好,青年人因为富裕而变得游手好闲;凶年收成坏,青年人因为穷困而变得残暴,这都是环境造成的变化。他还进一步用播种五谷作比喻:撒的种子一样,播的方法一样,种的时间也一样,但是到了收成的时候,收获量却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雨露的滋润程度、耕作的勤劳程度都不一样的缘故。人的教育亦是如此,外界的力量影响巨大。但同时,孟子也认为困逆的环境塑造人才,往往有德行、有才智的人都成长在忧患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告子下》)这段熟悉的文字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能够激励斗志,激发潜能。环境的改变,无论对个人的进德修业,还是对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孟子》一书还体现出主张中用,不偏不倚,羞恶明耻,责己恕人等行为哲学。总之,作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思想对于人心之振靡、国家之治乱、社稷之兴衰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倘能多加了解,相信无论律己治学,还是经世济民,都将受益匪浅。

第三篇:孔孟对比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内容提要:孔子孟子同为圣人,但精神人格却不尽相同,孔子温文尔雅,孟子血性刚烈。孔子的风格适用于官场职场,孟子的精神适用于内在修养。结论:继承孟子遗产应当坚持“内孟外孔”。

(1)只有扬弃孟子精神人格,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气质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既以后天习得为主,也受遗传基因的先天影响。孟子后裔有两点与始祖密不可分。其一,血管里流动着孟子的热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物质无限可分,基因代代相传,无论经过多少次重组与整合,孟子的基因在其后裔的身体里永远像一江春水那样剪切不断;其二,举凡孟子后裔,无论是否识字,都会真心向往孟子的精神人格,自愿接受孟子思想文化的熏陶。前者归为基因影响,后者化入后天习得,久而久之,孟子的的精气神,渐次充盈在每个孟子后裔身心之中,成为无形的孟家族徽。

然而,自然地接受孟子的基因遗传和后天影响,不如自觉地扬弃孟子的精神人格,更能把始祖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如何扬弃和发扬光大,值得广大宗亲深入思考和研究,现将我对孔孟思想比较研究的断想写在下面,就教于大方之家,并以期引起讨论。

(2)孟子是儒学的传人和“终结”者。

据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春秋以降,儒者宗师仲尼。战国时期,儒学一分为八,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而后学多以孟子的传道派为正宗。孟子之少也,其舍近墓,后孟母迁其舍至市旁,再迁至学宫之侧。孟子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及长乃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唐代鸿儒韩愈断言:儒学之道始于孔子,传于孟子,其后不得传。窃以为此言不虚。

孟子是世人公认的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家学者。他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那么孟子所“私淑”的“诸人”是何许人呢?《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汉书.艺文志》本注则说孟子是“子思弟子”。有人以为《汉书.艺文志》是对的,《史记》错在“门”字之后衍一“人”字。而据考证和推论,即使子思活到八十岁,距孟子出生还有三十多年,孟子不可能直接受业于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学歧路亡羊,邹鲁学者大多只对孔子学说中的“礼容末节”感兴趣,而“不见其大”者;只有子思“上探本与天道,下及经纶天下之大经”,继承弘大了孔子学说。孟子受其影响而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儒学面目一新。可见子思是孟子所私淑的诸人中对他影响最大的。除子思外,他还研究借鉴了许多其他学者的言论和学说,所以才说“私淑诸人”。

(3)孟子为弘扬和发展孔子学说做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做为亚圣和儒家学派的第二把手,其思想和学说主要渊源于孔子,并为弘扬和发展孔子学说做出了两个最大贡献:其一,在儒家思想传统中,辟斥“异端”,弘扬儒道,历来被视作儒者的天职,不如此则不足以成为圣人的门徒。而能够立于儒家道统之本位,视当时充斥天下的杨朱墨翟之言为“违戾正道”之“异端”力加辟斥者,始於孟子。其二,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最高德性。但孔子论仁,往往就事论事,随问而答,缺乏集中而详尽的论述。综观孔子对仁的界定,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二者各有应用的范围,前者是以仁待人,后者是以仁律己,二者合起来涵盖了人类道德生活的全部范围。然而,仁从何来?人为什么必须以仁待人和律己?这些问题,孔子并没有作出回答,更深层面的理论论证,基本是由孟子完成的。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并从心、性、仁三者的关系上对仁进行了论证,视仁为人心的本质属性和人性的基本内容,从而解决了仁的来源和根据问题,把孔子的仁学推进到心性论的深度和本体论的高度,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儒学大师朱熹评价说:“孟子发明四端,乃孔子所未发。人只道孟子有辟杨墨之功,殊不知他就仁心上发明大功如此。”(见《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4)孟子精神人格英气逼人,气贯长虹。

宋儒评价孟子“有英气”。孟子那种以个体人格为中心的倨傲风范,那种“说大人,则藐之”的狂狷人格,那种“圣人与我同类,万物皆备于我”的主体意识,那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那种“民贵君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万古流芳的豪言,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确实英气逼人,气贯长虹!若将古语“儒侠同源”比之孟子,亦可谓信矣哉!

孟子英气逼人,英气迷人,确是难能可贵的大好事,但好事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成坏事。优点与缺点常常是一体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真理再向前走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优点和长处用得不是地方就会变成缺点和短处,遭遇麻烦。孟子的“三不主义”,他的“冻死迎风站,饿死挺肚皮”精神,以之砺志则可,用来指导处世就要作分析。换言之,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做事(包括说话)如果也要这样做,那就难免到处碰壁。

以孟子本人为例试析之。

孟子出道之时,正是“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皆以图存获利为目的的时代;能言善辩的游说之士,仅凭口舌之辩,即可一夜富贵。当其时也,策士如云,无不投人所好,比较著名的就有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甘茂、淳于髡、鲁仲连、范雎、郭隗、公孙龙、虞卿、蔡泽、姚贾等一大批人。他们各持一说,到处游说,而且大都投机取巧,随机应变,苏秦、张仪者流更是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先后博得六国相印。先是,商鞅曾以帝道、王道游说秦孝公不成,然后即以霸道——“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于是商鞅受到秦国重用。商鞅入秦时孟子约十一二 岁,商鞅被杀时,孟子三十四五岁。春秋无义战,战国战无义。孟子目睹连年战乱,痛心疾首,在痛苦的探索中形成了以王政而不以战争安邦治国、统一天下的学说和主张,年逾五十开始游说梁惠王,指望惠王推行其道。然而惠王不能用,三年后孟子离梁返邹入齐,五十四五岁做了齐国的客卿(客卿是给外籍官员的封号),后以母丧归葬于鲁,鲁不能用,复入齐。齐攻占燕国,孟子建议齐王见好就收,为燕国立一傀儡君主而后撤出,齐王以为此议不妥,未予采纳。不到两年齐军就遭到燕人的反抗;各诸侯国也怕齐国因此而更加强大,纷纷反对齐国吞并燕国,齐军在各国压力和燕人反抗之下败退撤回。为此,齐宣王自觉既没面子,又愧对孟子,孟子也觉得再呆下去很没趣,在花甲之年辞官离齐,返邹,过宋,为滕制井田。然滕国地域偏狭,终不能有大作为,遂告老还乡,与弟子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胸怀大志,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不受赏识,在哪个国家都没呆上三年。何耶?除“陈义既高,不为时主所悦,又以道自重,不肯下人”外,也与其言行充满狂狷之气关系极大,是“故难进易退,所至之国,未尝有所终三年焉”!孟子的狂狷人格之不受欢迎,可以从他与孔子的对照中得到说明。

(5)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二圣学说同中有异。

孟子学说源出孔子,又与孔子学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正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进入同一河流,两个人就更不可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他认为志士仁人应当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成全仁德,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而孟子则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义”的学说,所谓孔曰杀身成仁,孟曰舍生取义是也。仁和义有同也有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者爱人,义者助人;仁者博爱(泛爱众),义者广利;仁是尚慈,行仁需要“奉献爱心”;义是豪举,守义需要“见义勇为”,拿来出勇敢精神。孟子的“义”,凝聚着广利天下的高尚情操和政治理想,他把“义”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他坚持正义的信念“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因此,虽然“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认为,有“义”在胸,即可成为奉行“三不主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6)孔子温良恭让,孟子血性刚烈,二圣气质区别明显。

孔子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拿出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都是一丝不苟,准确而稳妥。据《论语》一书记载:孔子在本乡之地,显得温和恭敬,就像不会说话一样。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他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在国君面前,他又表现出恭敬不安的样子,并且仪态适中。国君召他去接待宾客,他的脸色会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整齐不乱。他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他还要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再回头看了。”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时,总是显出一副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那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他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的脸色会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随之加快,说话时好像中气不足一样。当他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就表现出恭敬谨慎的样子,屏住气息,好像不喘气似的。退出来时,走下了台阶,脸色才舒展开来,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又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仍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还表现出恭敬不安的样子。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时,手持圭片,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他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心情更是轻松愉快。

孟子的言谈举止则是谦柔不足,刚强有余,他是一位“抗上”之人。第一,孟子主张君臣关系应以道义为基础,如果君主无道,臣民不仅可以抛弃之,甚至可以推翻之诛灭之。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加犬马,则臣视君如同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是向君主要平等,简直无疑于与虎谋皮;第二,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公然把老百姓置于帝王之上。这样的观点,即使在今天的世界上,也未必能有通约性,何况那个时代!第三,孟子与君主谈话,常常话题尖锐,口气咄咄逼人,他向齐宣王问话时,直问得对方无言以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转头去看其他大臣们,扯些别的话题。这样的下级,会受青睐吗?第四,君主召见孔子时,孔子不等马车驾好就动身出发了。而孟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有一次他正要去见齐王,不料齐王派人对他说:“我本该来看望你的,但是我有怕冷的毛病,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你是否肯来让我见一见?”孟子却回答说:“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其实那天他并没有病。套用一句俏皮嗑:上级说有病就有病,没病也有病;你没病说有病,有病也没病。啊,君主说自己有病你不高兴,让你去见他一面,你却说自己也有病,这不是成心吗!第五,他给别人出主意,别人照他的话去做却丢了官,这样的事也是有的。孟子对一个叫蚔蛙的齐国大臣说:你请求担任法官,已经几个月了,还不可以进谏吗? 蚔蛙向齐王进谏而不被采纳,便辞官而去。齐国有人议论说:“孟子替蚔蛙出的主意倒是很好了,他怎么为自己考虑,就不知道了。”第六,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却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跟大人物谈话要藐视他,别把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放在眼里!呵呵,你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怎么能把乌纱放在你头上啊!

(7)孔子讲究实际,孟子过于清高。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三个月没有君主任命孔子做官,孔子就会遑遑不可终日,每次出境都要随时带上送给其他国君的见面礼。孔子甚至说过:“富而可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果富贵是可求的,那么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而孟子却不同,他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还拿古人说事儿,说君子“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他提出,君子即使出仕,也不可以“钻穴”,不可以“穿”,不可以“诡遇”,不可以“枉尺直寻”,不可以“逆取顺守”。直到无官可做回乡养老时,弟子问他擅长什么,他还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令人在钦佩之余,不免想起一句名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8)孔子中庸,孟子狂狷。

尽管孔子也说过对待父母之仇要“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这样具有阳刚之气的话,但总体来说,“仲尼不为已甚者”,强调“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把握得很好。他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深知“事君数斯辱矣”的道理,所以对君主吃人肉也不置一词。晋文公继位以前曾被迫害,到处流亡,没有吃的,介子推就割自己的肉给他吃。孔子曾赞扬晋文公的政绩,可从没有谴责过晋文公吃人肉。孔子重视修身齐家,不过,他也坚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很是精明,有时他还把伦理放在法制之上,主张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孔子在人际交往上也很善于动脑筋,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他与阳货的交往就很能说明问题。阳货是鲁国一个奸臣,也是孔子的宿敌,他总想和孔子见面套近乎,但孔子始终不愿见他。有一天他去见孔子没有见到,就留下一只火腿送给孔子,给孔了出了一道难题。因为按当时的礼节,孔子收到有这样身份之人的礼物,必须回拜才行。孔子把这件事处理得非常巧妙,他先让学生去搞情报,打听到阳货不在家这一天去回拜。后来出了差子,他没有料到会在路上遇到阳货。阳货是个大政客,他连续提出两个问题让孔子回答,然后又对孔子耍花腔,说,日月每天不停地运转,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人也一天天走向衰老,等年龄大了,想救世救国,精力就不够了,岁月不可能永远停在年轻阶段的。逼得孔子终于说出真话:是啊,我马上就要出来做官了!

鲁昭公娶同姓女子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此事说明孔子是故意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一贯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难免自相矛盾。事后,他还自嘲一样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这说明他自己也明白偏袒鲁昭公是个过错。

还有一件事,更有意味,那就是孟子曾津津乐道的孔子离鲁之事。孟子说:“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以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孔子在鲁国当司寇不被信任,跟随鲁君去祭祀,连祭过的烤肉也没按规矩送来。于是孔子离开鲁国。不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了几块烤肉而闹情绪,了解他的人以为他是由于鲁国君相无礼才出走;只有孔子自己清楚,他是为了不暴露君相的过错,宁可让自己带上一点小罪名离开鲁国。瞧,孔子为上级想得多么周到!

与孔子相比,孟子就大不相同了。梁启超在论及孟子时谈到:孟子以为人所以能宏道者,由其有良知良能,故言性善。此善性当务自得而有诸己,故言存养。此善性当博极其量,故言扩充。其教人在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故与曾子一派专务致谨于容貌辞色之间者有异,与子夏一派专讲进退应对之节传章句之文者亦有异,其示人入道之途有二:曰狂,曰狷。狂者进取,故勇于自任,以圣人为必可学,以天下事为必可为;狷者有所不为,故尚名节峻崖岸,不屑不洁,终未尝枉道以循乎人也。狂狷各得中道之一体,合之即成中道。不狂不狷而欲自托于中道,则为言善行恶、媚世贼德之乡愿而已。凡《孟子》书中教人以发扬志气坚信自力者,皆狂者之言也;凡《孟子》书中教人以砥厉廉隅峻守名节者,皆狷者之言也。故学孟子之学,从狂狷入焉可耳。

狂狷是孟子的重要精神人格特点,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孟子充分体现了他的狂狷品格。

一、他贬斥君主:“不仁哉,梁惠王也!”

二、他责备大将。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意思是说,不经过训练就让老百姓上战场,这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慎子勃然不悦,马上打断孟子的话,说:我搞不懂你什么意思。

三、与人交谈时单刀直入,不留情面。魏国的相国、水利专家白圭对他夸耀自己的治水本领比得过大禹,他就当即反驳说:“你说错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你是把邻国当作大水沟,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了,你怎么能与大禹相比呢?你错了。”

四、他恃“礼”傲物。齐国大臣公行子的长子死了,齐王的宠臣王子敖去吊孝,刚一进门,在场者就纷纷和王子敖攀谈,但孟子却无动于衷。王子敖很不高兴,说:“只有孟子不和我说话,这是故意怠慢我。”孟子知道后,说:“我是按礼节行事”。五,他树敌太多,认为“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杆子打倒一船人。

六、他收了人家的礼品却不回谢:孟子“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理由是储子没有亲自到平陆去看望他,“礼仪配不上礼品,等于没有送礼”。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9)孔子循循循善诱,孟子往往抬杠。

孔子教导弟子,回答提问,也有严厉的时候,如樊迟问稼一节。但他通常常是循循善诱,和风细雨,此类事迹,《论语》、《孔子家语》等典籍中都有很记载。

而孟子有时对学生的态度就显得不近人情。一次,孟子的学生乐正子到齐国,因为没有马上安顿好,未能当天去看孟子。第二天当乐正子去见孟子时,孟子很不高兴,乐正子赶紧解释,说昨天没有及时到老师那里,是因为住所尚未落实好。可孟子一点也不宽容,继续责问:“你难道听说过,一定要住所找好了才来求见长辈吗?”乐正子只好向孟子承认“这个我有过错”。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孟子一直揪住不放,对师道尊严的维护,超过了对学生的宽厚和关心。

孟子有时回答问题还喜欢抬杠。任国有个人问孟子的学生屋连:礼和饮食男女哪个重要?屋连说,礼重要。那人又问:如果以礼求食就得饿死,以礼求妻就得不到老婆,而不以礼行事这二者都可以得到,那是不是一定要以礼行事呢?屋连答不上来,去问孟子。孟子讲了一篇道理后,说:“你去问他:扭伤哥哥的胳膊就可以得到食物,跳墙去搂东邻的女孩子就可以得到老婆,不这样做就什么也得不到,那你会这样做吗?”像这样极而言之地回答回答问题,实际上并非以理服人。

(10)孔子懂得潇洒,孟子倾向苦行。

《论语》记载: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陪孔子闲坐,孔子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可以治理千乘之国,冉有说可以治理六七十里的小国,公西华说愿意学做赞成礼人,而曾点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有人说,曾点的话是用这个比方表达他的政治方略,可我觉得不太像哦!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孔子在饮食上也有很高的标准,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他跟学生要的学费是束修,也就是腊肉吧,孔子后裔如果开饭馆,应当把腊肉列入家常菜。

孟子则强调“君子远庖厨”,很少谈到他的饮食爱好。如果非要说说孟子喜欢什么食物,那大概只能举出鱼和熊掌来。他还是一位苦行僧主义者,主张欲当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孔孟之别海了去了,恕不一一赘举。

结论:孟子的精神人格是孟子后裔必须紧记在心,时刻用来约束自己立身做人的无价瑰宝,一定要世代相传,不可丢失;但是人在职场、官场,却不可不借鉴孔子温良恭让风范。一句话:弘扬孟子精神,一定要对孔孟思想兼蓄并收,坚持“内孟外孔”。

第四篇:孔孟论学

《孔孟论学》

一、《论语》四则:

A、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句译: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懂得礼仪),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明白了各种道理,)不受迷惑,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的规律、法则,六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随心所欲,却又不超过规矩、法度。

有:同“又” 志:有志向。立:自立,指立于礼,即做事合于礼。惑:受迷惑 知:懂得。天命:自然规律、法则。耳顺:指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逾:越过。矩:规矩、法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句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罔:迷惑。殆:危险。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句译:孔文子因为什么谥号称为“文”?他勤勉聪明、喜欢学习,不以向学问或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称他(谥号)为“文”。

何以:即“以何”。以:因为,何:什么。谓:称为。之:他(的谥号)。敏:勤勉、聪明。好:喜欢。耻:以……为耻,即认为……是耻辱(把……当作耻辱)。是以:因此。以:因为。是:这。

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句译:好比堆积土山,即使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不干)了,我就停止(不前)了。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我继续干,我就前进了。为:做,此指堆积。篑:土筐。止:停止。平:填平。虽:即使。覆:倾倒。一篑:一筐土。

B、(内容理解)第一则:论述了学习的作用: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第二则: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第三则: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勤勉好学,不耻下问。第四则: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学习必须坚持不懈,不能止步不前。

二、《孟子》二则: A、1.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句译:大王的不聪明并不值得奇怪。(倒装句)(关键字:或:同“惑”,奇怪。乎:相当于“于”)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句译: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

(关键字:虽:即使。生:生长。暴:同“曝”,晒。寒:使……寒冷。)3.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句译: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把大王冷淡到了极点(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大王的身边),我又怎么能帮助大王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关键字:见:进见。罕:少。退:返回(退居在家)。至:极点。萌:萌发。如……何:对……怎么办,能有什么帮助。)

4.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句译:(现在)围棋作为一门技术,只是一门小技术;如果专心致志,也就不能学到这门技术。

(关键字:今夫:发语词(“今”含有“现在”的意思)。弈:围棋。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为:作为。数:技巧,技术。专:专一。致:用尽,竭尽。志:心思,心意。得:得到,这里指学到(这门技术)。)

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句译: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关键字:之:结构助词,的。善:善于。……,……者也:判断句式。)6.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句译:假使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关键字:使:假使。诲:教。惟:只 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虽:虽然。以为:认为。鸿鹄:天鹅。援:拿。缴:系在箭上的绳,此指箭。)

7.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句译:虽然他与那个人一起学习,但肯定比不上那个人。

(关键字:虽:虽然。之:他,代词,指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俱:一起。若:比得上。)

8.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句译:这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比不上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关键字:与:同“欤”,语气词,可解释为“吗”或“呢”。然:这样。)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句译: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关键字:尽:完全。信:相信。《书》:指《尚书》。)2.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句译: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只不过采用它的两三片(竹简)罢了。(关键字:于:对于。取:选取,采用。策:这里作量词,相当于“片”。而已:罢了)

3.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句译:仁道的人在天下是没有敌手的,凭借极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关键字:于:在。以:凭借,依靠。至:极。至仁:极仁道的人,指周武王。至不仁:极不仁道的人,指殷纣王。伐:讨伐。何其:为什么那样,表疑问。血之流杵:血流成河,以至木杵都漂浮其上。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B、(内容理解)第一则: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一暴十寒”:比喻论证 “学弈”故事: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第二则:论述了学习的态度: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精神。(“《尚书》”:举例论证)

三、本文中的成语:三十而立 不耻下问 功亏一篑 一暴十寒 专心致志

第五篇:《孔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孟思想言行的不同以及产生的不同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教学难点]

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孔孟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前者被尊为圣人,后者被尊为亚圣,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常常把他们相提并论,说其中的一个,必然会说另一个;他们的思想就那么一致吗?让我们阅读《孔孟》,看看黄仁宇是怎么看待的。

二、作者

阅读文后补白文字。

三、阅读课文

思考:

1、梳理思路;

2、完成练习一

四、研究课文

(一)梳理思路

文章思路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论述二人思想言行的差异,后部分分析原因。

(二)把握内容

1、完成练习一

2、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个性、书的记载体裁不同的原因,是明显而又容易懂的,文章没有展开论述,而“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是文章分析的重点。作者用自己的研究去观察周边的世界,从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看法、认识中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条分缕析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拓展训练

思考:李杜虽然都生活在唐代,但是诗的题材、风格迥异。运用本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造成二人差异的深层原因。

明确:(1)李白一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有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一方面又具有浓郁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贵,粪土王侯。杜甫只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奉行“医时济世”“仁政爱民”的儒家信条。

(2)李白主要活在盛唐,唐帝国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已经达到昌盛的顶点,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不如杜甫多。杜甫大多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和人民一起流亡,亲身体验到人民的痛苦生活,因此他的诗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3)礼拜出身于富商,轻财好施。杜甫穷困潦倒,政治上的失意,经济上的贫困,把他推向了现实,推向了人民。

五、布置作业

孔孟与后士人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