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24-114276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7 20:04: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学习目标:、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诵读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安排:两时

第一时

一、导入新:

以猜谜语导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谜底:雪花)

二、检查学生前准备情况。、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1)介绍刘义庆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逸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2)介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初读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把握重点字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空中撒盐差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结果。五、三读文,探究问题。、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

飞扬之态形似

柳絮因风起轻盈之雅神似

文化内蕴韵味

六、拓展延伸、欣赏古人对飞雪的描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

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

-------------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有韵味。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七、布置作业:背诵文。

第二时

一、导人新: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一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二、初读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把握重点字词:

A、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放弃;离开 去后乃至:才;到

相委而去:丢弃

则是无信:信用

下车引之:拉

入门不顾:回头看

尊君在不:通“否”,表疑问

B、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尊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我的父亲,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教师补充:平时遇到的一些尊称有: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谦称有:家父、家母、家姊、舍妹、犬子。

2、把握重点语句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没有到来。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三、再读文,复述故事。

复述时注意以下问题:1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是谁?

2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通过有关语句确定。

四、三读文,探究人物性格。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文中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通过有关语句确定。

A、陈太丘

诚实守信

B、友人

言而无信

言语无礼

知错能改

、元方

懂礼识义

义正词严

童真无邪

2、结尾处,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五、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墨子

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顾炎武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谚语

2假如你是友人,或者是元方,在本的特定情境中,你在言谈和举止方面应该怎样做?

A友人:)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家的父亲。

4)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B元方:)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4)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六、布置作业:背诵文

第二篇:《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1、准确诵读文章并背诵。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短文。

3、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

4、掌握倒装句和判断句及短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5、了解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

6、感受古人浓重的道德伦常观念。教学重点

诵读、翻译、重点字词(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感悟古人的道德伦常观念。教学策略

由题解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

小组探究

诵读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拿出课本,放在自己正前方,翻到第29页;拿出字词典,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拿出《教材1+1》,放在课桌右上角;拿出双色笔,放在笔槽里。今天,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两则》。

二、检查预习

1、《世说新语》(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为我们介绍一下,《世说新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志人小说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哪些人编写的?第„„组,有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做介绍。)

刘义庆及其门客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人,时任临川王。

3、字词

(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说一说第一篇短文《咏雪》中,有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并板书。)

字音:讲论可拟chā

即 .lùn

差..jí字形:雪骤 xù .zhòu

柳絮.(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说一说第二篇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有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并板书。)

字音:舍去shě

家君在不而去wěi ..fŏu

相委.字形:友人惭.căn

全班诵读短文

4、讲故事理文句(1)(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为我们讲讲《咏雪》这篇短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古今异义词:儿女(泛指小辈/儿子和女儿)

因(趁、乘/因为)虚词:俄而(与“俄”连用,表示时间短促,不久。).倒装句:何所似(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于>空中撒盐差可拟)省略句:寒雪日内集(<于>寒雪日内集)

撒盐空中(撒盐<于>空中)判断句:„„也(„„者/„„者也/„„者,„„也)省略句:(其女)即公大兄无奕女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安在家中召集小辈讲解文义,以雪为考题检测子侄辈的才学,只有谢道韫的回答让谢安大笑乐。

分角色(谢安、小谢朗、小谢道韫、编者)诵读短文+全班诵读短文

(2)(第„„组,请你们的小组发言人为我们讲讲《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短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古今异义词:去

顾 虚词: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然后、就)

下车引之(连词,指元方)..通假字:尊君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感到惭愧。).敬辞:君(对他人的尊称,您。)

尊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令尊。)谦辞:家君(对他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

省略句:过中不至(<友人>乃至)

门外戏(<于>门外戏)

太丘长陈寔曾和朋友相约出行,由于朋友迟到,陈寔先走了。朋友知道后大怒,当着陈寔儿子元方的面骂陈寔不是人。年仅七岁的元方抓住友人“无信、无礼”的过失,机智地对其进行驳斥。

分角色(元方、友人、编者)诵读短文+全班诵读短文

三、解题理文义

咏雪

1、“咏”,指用诗词等描述、抒发感情。由标题可知,本文的描述对象是什么?

2、文章中是如何描述雪的?(原文回答再翻译)哪一个比喻带入了对雪的喜爱之情?

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形似(白)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形神俱备(白而轻盈)——给人想象和美感——喜爱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歌咏雪花洁白美丽吗?还是借“咏雪”咏“人”?(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咏人——谢道韫——冰雪聪明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结:

文章通过写谢安家的一次家庭小聚会,表现了东晋才女谢道韫儿时的聪慧和才气,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赏之情。同时,体现了古代士族家长的向心力作用和对后辈文化教养的重视。

陈太丘与友期行

1、“期行”,相约同行。由标题可知,谁和谁相约同行?他们约定在什么时候?一起出行了吗?

陈太丘和朋友、日中、(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哪一个字最能表现友人对“太丘舍去”的态度?

3、陈太丘的儿子元方是如何评价友人的?

无信、无礼(直接指责)

4、你如何评价友人?如何评价元方?

友人便怒(脱口而出)

友人惭(知错)

下车引之(欲改)....友人——知错能改

心直口快

胸怀坦荡

答曰(脱口而出、条理清晰、据理指责)

入门不顾(傲慢失礼)...元方——机智聪慧

不卑不亢

性傲心直

小结:

文章通过对元方与友人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机智聪慧,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赏和喜爱。同时,体现了古人对礼仪廉耻的重视。

第三篇: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古人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高雅、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描景状物的写法,体会寓理于景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长在北国的你们,喜欢雪吗?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同学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与古人一比高低。(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学生读书下注解,教师强调重点并补充。)

三、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提名读,师生正音及停顿。

4、齐读。

四、翻译课文

1、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读。

2、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学生疏通文意,圈点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并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精讲点拨,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五、合作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欣、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各有千秋,前者形似,后者有深刻的意蕴。)(板书)

3、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学生讨论分析后,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可让学生拓展思维。)

六、小结

平凡的事物会因描绘的词语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魅力,我们在运用语言时是否也应注意一些。

七、作业

学生背诵课文,熟记重点词义。

八、板书设计

咏雪

雪: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比喻:重形似,更重意蕴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陈太丘与友期》,元方会教我们做一个诚信守礼的人。(板书课题)

二、检测预习

1、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读。指读,齐读。

三、梳理文章大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圈点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如重点词语:“委、去、引、舍、顾、乃至、期行”等,在班级讨论解决。

四:质疑解惑,解读文本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下问题:

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您。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无信、无礼)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成理即可。)。

4、元方性格特点如何?(有良好的家教,懂礼识义,直率外露。)

五、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诚信相伴一生。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同桌互译文章,注意重点词语的考察。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友

无信

无礼 元

懂礼

识义

七、课堂反思

第四篇: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过程与方法

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重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文中人物性格特点,领会为人之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对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交流课文大意。

3、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重点词语:内集、儿女、俄而、骤、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

重点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句子停顿。

三、质疑探究,鉴赏品味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你认为哪句对雪花的描述最为贴切、生动、新颖? 理由是什么?

3、小组交流解决其它疑问,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同学互相解答。

4、背诵课文。

四、拓展阅读,知识迁移

1、交流自己日常学习中积累的写雪的句子。

2、课外阅读:

王戎早慧,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译文:王戎小时候就很聪明。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压弯了枝条,许多小孩争着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那人)摘取果实(品尝后)确实是这样的。

注释:王戎:本文选自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王戎,字冲,晋初任荆州刺史,因平吴有功,封安丰侯。本文又名“王戎不取道旁李”。

游:游玩。

唯:只有。

此:这。

然 :如此,这样。

诸:许多。

游:漫步、闲逛。

竞走:争相奔跑。信:确实、真的。

之:代词,表示李子

寓意:此文赞扬王戎早慧。王戎幼年就善于观察、推理,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冷眼观物,当众人蜂拥趋之,迷失了平和心去思考时,都以为会获利,最后得到的却是苦果启发我们应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入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3、交流这两篇短文的启示。

五、畅谈收获,感悟提升。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必做:默写《咏雪》。

2、选做:选读《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美德。【重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文中人物性格特点,领会为人之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生答)师: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好客。可有一位少年却把客人拒之门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认识一下这位少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评判一下谁是谁非。(板书课题)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对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交流课文大意。(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重点词语:期、日中、至、舍去、乃、门外、尊君、不、委、而、去、家君、则、引、顾。

重点句子: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②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③尊君在不(fǒu)?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句子停顿。

三、质疑探究,鉴赏品味

1、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元方义正词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2、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3、小组交流解决其它疑问,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同学互相解答。

4、背诵课文。

四、拓展阅读,知识迁移

1、交流收集的有关诚信的成语或格言警句。如:一诺千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课外阅读:阅读《杨氏之子》,思考:杨氏之子的聪慧体现在哪里?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词句与词语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设:摆放,摆设。甚:非常。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曰:说

(3)对题目的理解杨氏之子杨氏:姓杨的 之:助词,相当于“的” 子:儿子 把它连接起来.整个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字义:甚:很 惠:同慧 智慧的意思 指:拜见 乃:就,于是 示 :给 看 曰:说 未:没有孩子的回答很妙,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了这两个故事,你在为人处事上受到哪些启发呢?

五、畅谈收获,感悟提升。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古希腊的伊索也曾说过“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所以,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诚信来相伴,人生路才宽。”

1、必做:默写《陈太丘与友期》。

2、选做:选读《世说新语》。

第五篇:世说新语 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文学院 0706 林丰 20071110199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学会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本文以叙为主的特点。

2、对文言文产生兴趣。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同学们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2、导入新课:今天呢,我们来讲讲童年的故事。不知道同学们在童年发生过什么趣事没有?

可能大家都不会记得童年的事,只是在和长辈聊天的时候会被无意中提起,然后自己才会惊觉,哇原来我做过这样的事。大家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呢?或者我先说一个。

在我小时候,发生过两件事,这两件事被妈妈无数次地提起,我现在都倒背如流了。不害臊地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刚刚会走路的时候,南方喜欢喝茶,奶奶在家里喝下午茶,那时我还没有茶几高呢,然后也没有人和我说,我就摇摇晃晃地走到奶奶跟前,看奶奶的茶杯空了没有,当时那个高度还需要掂脚尖才看得清,然后就捧着奶奶的茶杯到妈妈那里,盛满了之后再摇摇晃晃地拿回去给奶奶,一滴都没有撒呢。妈妈说都没有人教我这些,语气里都是骄傲,弄得我也骄傲起来。

还有一件应该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事,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夜住在奶奶家,半夜十一点突然想妈妈了,可是也不哭也不闹,就从床上坐起来,然后径自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奶奶当然知道我想家了,于是只好半夜把我背回家去,还好奶奶家离我家不远。

这便是我小时候的故事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回忆起什么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元方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3、作品、作家介绍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其中《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4、问: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想必对本文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遍。问:(纠正读音)大家觉得这位同学朗读的语气怎么样?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来进行角色扮演,一位扮演小元方,一位扮演那个没有诚信又无礼的客人。然后两位同学只要抽取对话部分,进行演绎就可以了。

问:大家觉得两位同学的诠释到位吗?还有同学想要试一试吗?

5、问:接下来,我们来理解一下,本文到底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通过预习,有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括一下这个故事吗? 答案:与陈太丘约定好同行的人迟到,于是陈太丘不再等候便走了,那人来了之后很生气,便问元方,并在他面前责骂他的父亲。元方陈述事实并且训斥了那人一番,随即掉头走了,丝毫不理感到惭愧的那个人。译文: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一同出门,约定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却不见相约的朋友来,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到。陈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当时年方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尊父在家否?”元方回答说:“等您好久却不见来,他已经走了。”友人就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家父约好在正午。您正午不到,这就是不守信用;对儿子面前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无礼。”友人听后十分惭愧,便走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可元方却转身进了自家大门,不再回头看来客一眼。

重点分段讲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介词,和,跟。友:朋友。古代“朋”和“友”有区别:同出一位老师之门称朋,和现在“同学”意思相近。志趣相同称友,和现在“同志”意思相近。期行:定好时间一同上路。期:约会。行:这里意思是往某处去。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期日中:约定在中午。日中:正午、中午。过中不至:意思是时间超过中午,那位朋友还没有赶到。主语“友”承前省。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自己走掉了。舍:舍弃。去:离开。

去后乃至。去后:(太丘)离开以后,(那位朋友)才赶到。乃:副词,才。主语“友”承前省。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元方:陈实的儿子陈纪,字元方,也是一个以德行高尚著称于世的人,官至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他的事迹也见《后汉书·萄韩钟陈列传》。时年七岁:当时年龄七岁。门外戏:在门外玩耍。句中“门外”是“戏”的状语,并省去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的介词“于”。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客:客人,即与陈太丘约会的那位。尊君:令尊,你父亲。不:同“否”。久不至:好久不来。久: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事情经历了很长时间,可译为“长时间”。已去:已经离开。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非人哉:不是人哪!哉: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委而去:抛弃了人家自个儿走了。相: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谓语所叙述的事情是关连着两个不同的主体,这里有指代“友人”意。委:抛弃。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君与家君期日中:句中前一个“君”是“您”的意思。后面“家君”是“我父亲”的意思。古代敬称对方的父亲为“尊君”或“令尊”,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家君”。则:副词,便。无信:不讲信用,即说话不算数。对子骂父:当着儿子的面骂他的父亲。对:介词,向着。无礼:不知礼仪。

友人惭,下车引之。惭:惭愧。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之:代词,指陈纪。元方入门不顾。

入门:走进家门。不顾:不回头看。○

6、问: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几个问题。(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回答:“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回答:不守时,不守信用,不会反省暴躁易怒,没有礼貌,缺乏教养。但是最后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表现了较为诚恳,知错就改的态度。

一个是不守信用,一个是没有礼貌。(3)元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回答:明白事理,有家教。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耿直,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4)、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回答:A、不失礼。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B、失礼。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5)、文章是怎么刻画陈太丘的形象的? 回答:《世说新语》全书所记故事都不长,但写得生动,常常通过件事或几句话就能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本文赞扬陈太丘守信重礼,全文只有百来字,直接写陈太丘的仅才几句,而对元方和友人的描写却占去大部分篇幅。友人的不守信用和不知礼仪反衬出陈太丘的操守方正的性格特点。儿子的言谈举止折射出父亲平时的行为,读者不难联想到是父亲凡事不苟、重信誉守时间的作风使儿子受到教育和薰陶。这种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突出所描绘的事物的方法叫做烘云托月,值得我们借鉴。

7、问:理解完整篇文章,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的最大感受? 提示:就文章中的某一点来谈就可以,不拘。回答:

A、与人交往要诚信,以诚待人; B、在小孩子面前要做好榜样,要礼貌; C、对小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要教导小孩子从小明是非、懂道理; D、人遇到问题不要一味地责怪别人,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E、人可以犯错,但一定要改正。

F、要有时间观念,不可以养成迟到的坏习惯。

7、问:学习完了本课,我想大家对课文中字词的意思还有表达的中心思想都有了很好的认识,那么让我们最后齐读一遍吧!

五、结语: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短短的篇幅却教导我们许多事情。曾经那么聪颖机智的少年,后来果然成为了东汉名士。可见小时候的教导是非常重要的,我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坏习惯?但是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慢慢地改正它。只要每天改掉一点点,等你们变成大人的时候,就会觉得小时候的自律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东西非常喜欢落东西,经常是回到了家,才发现点心杯落在了学校旁边的公园,爸爸才带着我又急急忙忙地跑回去拿。这样的事总是层出不穷,后来就被妈妈一直念,当时觉得很烦听不进去的,可是竟然真的慢慢改正慢慢改正,就变好了。中间有一段过渡期是我出门前,一定要念“钥匙钱包手机„„”,就把带的东西都回忆一遍再出门。所以我想好习惯的养成虽然很难,但是养成之后却也很不容易丢弃。

古文是很有魅力的,言简意赅却意义深远。《世说新语》里的故事都非常生动,我建议大家可以在课下进行翻阅。无论是对阅读古文能力的提高上,或者在为人处事上,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对重点字词解释进行识记。

七、板书: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1、《世说新语》,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

2、重点字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约同行;期,约定。(2)、期日中

正午时分(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弃;才(4)、尊君在不

不通“否”(5)、相委而去

丢下、舍弃;离开(6)、下车引之

拉(表示好感)(7)、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3、人物性格:

陈太丘:守信重礼、操守方正、凡事不苟、家教严明。

友:不守时、不守信用、不会反省并且暴躁易怒、没有礼貌、缺乏教养。但是在元方一番义正言辞的批评之后,他表现了较为诚恳、知错就改的态度。

元方:明白事理、有家教、性格直率、耿直、情感易外露、刚正不阿。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