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屈原列传》.示例之一.-教学教案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24-98501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3 00:53: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屈原列传》.示例之一.-教学教案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设想 利用“预习提示”设计导读题,引导学生圈点勾划,提要勾玄,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时教 四教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二、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利用“预习提示”习问练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 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 哪些事迹?

② 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词。

③ 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 给课文分段,编写各段提纲。

按:①③两题以后结合研读课文讨论。

三、讨论②④两题,分段。

板书:

三、吟答渔父,自沉汨罗(11)

四、屈原既死,赋存国亡(12)

四、布置作业:

给黑体的字注音:

惨怛()商于()温蠖()

濯淖()啜其醨()()帝喾()

皭然()汶汶()汨罗()

屈匄()随属()唐眛()完成“思考和练习”

二、三。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明确:两层: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结合分析板书:

一、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甚任之

怒而疏

作《离骚》:

词句提示点拔: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这是两个并列的判断句。古人认为上天是人类的起源,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③“谗人间之”:间,读jiàn,离间。之:代词,他们,指屈平与其君。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是“明”的宾词。靡:无。见:现。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已经告诉我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课文第二部分记叙了“屈平既绌”以后楚国的命运和他的政治遭遇,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下面我们研读这部分内容。

二、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讨论:

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并板书:

4.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5.④复释张仪

6.⑤诸侯击楚

7.⑥赴秦身死

提示: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三、研读课文中第8—10自然段: 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

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提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四、词语提示点拔:

“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双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复之秦”:之:动词,到。“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第四教时

教学要点

第二篇:《屈原列传》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秦锁利

授课人 黄永红

教学目的

情感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设想 利用“预习提示”设计导读题,引导学生圈点勾划,提要勾玄,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运用“相关联系,想似比较”的方法,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给黑体的字注音:

惨怛()商于()温蠖()

濯淖()啜其醨()()帝喾()皭然()汶汶()汨罗()

屈匄()随属()唐眛()

三、研习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2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

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 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结合分析板书:

一、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1 甚任之 2 怒而疏 作《离骚》: 5 词句提示点拔: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这是两个并列的判断句。古人认为上天是人类的起源,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③“谗人间之”:间,读jiàn,离间。之:代词,他们,指屈平与其君。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是“明”的宾词。靡:无。见:现。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已经告诉我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课文第二部分记叙了“屈平既绌”以后楚国的命运和他的政治遭遇,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下面我们研读这部分内容。

二、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讨论: 1 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并板书: 4.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5.④复释张仪 6.⑤诸侯击楚 7.⑥赴秦身死 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提示: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三、研读课文中第8—10自然段: 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提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四、词语提示点拔: “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双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4 “奈何绝秦欢”:欢:友好。“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复之秦”:之:动词,到。“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归纳课文,理解写作特点。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蒙谗见疏,楚国祸患相属。怀王身死,顷襄王仍然不辨忠臣。“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怒而“迁”屈原,使屈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屈原愤而自沉汨罗,与邪恶势力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 指名串讲课文。讨论: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词语提示点拔:

①“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枯槁”:样子消瘦。形容:形体容貌,样子。枯槁:干枯,形容消瘦。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物之汶汶:即汶汶之物。都是定语后置。

三、研读课文最后一段:屈原既死,赋存国亡。“屈原辞赋悬日月”,他创造的楚辞诗体后继有人,但“终莫敢直谏”。楚国日以削,为秦所灭。这一段将楚辞的后来者与屈原相对照,将楚之灭亡与屈原相联系,写出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四、总结课文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求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义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教学反思:

学生对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能深入领会;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效果不是很好。

第三篇:《屈原列传》教案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四、[自学检测]

(一)通假字

离,通“罹”;反,通“返”;见,通“现”;指,通“旨”;绌,通“黜”;内,通“纳”;从:同“纵”,合纵;“质”通“贽”,见面礼。

(二)重点实词

属:①连缀,引申为写作②通“嘱”,嘱咐

③隶属,属于④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①夸耀,自夸 ②动词,声讨 ③动词,战胜,打败 ④名词,功业 志:①名词,意愿 ②记。③名词,志趣 ④记。⑤动词,记述 害:①动词,嫉妒。②损害。③名词,祸害。

(三)词类活用

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力。

⑵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⑶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⑷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之人。

....⑸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⑹蝉蜕于浊秽

蝉:名作状。

..⑺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语,用厚币„„„ ⑻泥而不滓

名作动,涅niè,染黑。

...⑼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一天天地。

⑽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烟。..⑾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

⑿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作名。....⒀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⒁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使动用法。..

(四)句式特点

五、[精讲点拨]

(一)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3节)

1、课文一二两节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2、第一节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这段介绍,十分清楚,重点突出,但也非常概括,为什么?

明确: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情况写得如此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作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情况。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第三节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下文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4、概括段意: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4—10节)

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教案

明确: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2、有关史实:

据《史记〃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3、第九节的议论体现了屈原的什么精神?

第九节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4、概括段意: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三)研习课文第三部分(11—12节)

1、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再次强调屈原高洁的人品、决不向世俗妥协的意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精神。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2、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明确:第11节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12节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3、概括段意: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四)研习课文第四部分(13节)

从传文来看,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段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他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六、[突破难点]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教案

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大致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其

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七、[课文小结]

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八、[达标检测]

1.C 2.C 3.A 4.B 5.C 6.C 7.D 8.参考答案: ①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②用一个张仪抵汉中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③(怀王)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楚国割让土地。

第四篇:《屈原列传》原创精品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志、属、夺、致、从容等;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了解屈原的政治遭遇,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茫茫人世间,生命是一件大自然最伟大的艺术品,纵观历史长河,行吟汨罗江畔的诗人那忧思怀国之情,世界音乐史上贝多芬的伟功伟绩,爱国史册上文天祥的刚烈、坚贞„„无不为我们奏响着一曲曲永恒的赞歌,于是我们慨叹,世间短暂的是生命,永恒的也是生命。那么正值青春妙龄的你们会怎样谱写自己的生命赞歌呢?相信你定会从吟唱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代“爱国诗人”——屈原身上,收获很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屈原列传》

二、自读课文:

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并编写内容提要。

① 请你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述屈原的主要事迹。

② 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词。

③请你勾画圈点出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语段,给课文分段,编写结构提纲。

④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三、品析课文

(一)本文题为“列传”,请找出记叙性质的段落,速读这些段落,用5个字概括屈原生平。

提示:除3、8、9、11四个小节外,其他均为记叙性段落。屈原一生遭际可用“任、疏、黜、迁、死”5个字来概括。(板书)

(1)由“任”而“疏”(1—2自然段)

(2)见“黜”见“迁”(3—10自然段)

(3)吟答渔父,自沉汨罗(11自然段)(4)屈原既死,赋存国亡(12自然段)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学过的《廉蔺列传》、《管仲列传》、《鸿门宴》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拔、提示。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

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谥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芈(mǐ),屈原先祖瑕,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平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疏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让学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币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币”,是指丰厚的礼物,“币”,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贽”,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史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恕“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汨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汨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汨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拔: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请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所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三)、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这一段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关于简介《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 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媭,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索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合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小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诤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謇謇(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小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溘(kè,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通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贴。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 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上“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蕙茝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秦不很协调。所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 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关于这段的行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四)、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的段节;重点研读与渔父对话的段节;三处议论的小结。

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外”。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沅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关于两段和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板书:

(五)、研读与渔父对话一段。(已学,故研读可简)

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1)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2)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六)、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讨论)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拔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采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四、课堂练习

通假字

①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②治国累世而不见者(“见”通“现”)

词类活用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

②其后楚日以削(“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名词意动,“以„„为祖先”即“效法”。)

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名词作动词,“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广崇(“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⑧正道直行(“正”“直”,形容词使动,“使„„正”、“使„„直”)

一词多义

【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写)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个接一个)

【伐】

①平伐其功(夸耀)

②大兴师伐秦(讨伐、攻打)

【微】

①其文约,其辞微(含蓄)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屈平既绌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判断句

①天者,人之始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古今异义 ①人穷则反本(“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③颜色憔悴(“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第五篇:《屈原列传》教案最终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文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词;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教学重难点】掌握本文的文言现象。

【学法指导】圈点勾画、小组讨论、互相提问相结合 【课时安排】二课时 【知识链接】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屈原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导入课文】

朗读《太史公自序》中的第11段中间部分,导入新课。“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太史公自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预习检查】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相随属(zhǔ)惨怛(dá)濯(zhuï)淖(nào)举类迩(ěr)皭(jiào)然 ......鱼父(fǔ)靳(jìn)尚 汶汶(mén)枯槁(gǎo)哀郢(yíng)......汨(mì)罗 三闾(lǚ)大夫 何不餔(bū)其糟而啜(chuî)其醨(lí)

..... 1

第一课时

【文本研习】

研习课文1-6节

一、文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博闻强志

同“记”,记忆力

(2)明于治乱

安定 ..(3)娴于辞令

熟练,熟悉

(4)图议国事

谋划商议 ...(5)接遇宾客

接待

(6)应对诸侯

应酬 ....(7)王甚任之

信任

(8)与之同列

同等位次 ...(9)心害其能

忌妒

(10)造为宪令

制定 ...(11)属草稿

写作

(12)见而欲夺之

改变,更改 ..(13)屈平不与

允许,同意

(14)众莫不知

没有谁 ..(15)平伐其功

自夸,炫耀

(16)王怒而疏屈平

疏远 ..(17)疾王听之不聪

恨、痛心;明

(18)臣请往如楚

请求 ...(19)馋谄之蔽明

说好人的坏话,谄媚国君(20)谗人间之

离间 ...(21)方正之不容

端方正直的人

(22)犹离忧也

遭遇 ...(23)人穷则反本

处境困难;返回

(24)劳苦倦极

疲困 ...(25)疾痛惨怛

内心悲痛

(26)邪曲之害公

邪恶的小人 ....(27)上称帝喾

称颂

(28)好色而不淫

过分而失当 ..(29)若《离骚》者

(30)盖自怨生也

大概;从;怨愤;引起 .....(31)以刺世事

指责

(32)明道德之广崇

阐明;广大崇高 ....(33)治乱之条贯

规律

(34)靡不毕见

无 ...(35)其文约

简约

(36)其辞微

含蓄精深 ..(37)其行廉

正直廉洁

(38)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描述;旨趣 ...(39)举类迩而见义远

近;表现

(40)故其称物芳

称许 ...(41)故死而不容

不被容纳

(4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疏远;混浊;泥浆 .....(43)蝉蜕于浊秽

像蝉脱壳;污秽环境

(44)不获世之滋垢

污浊 .....(45)皭然

洁净

(46)泥而不滓

染黑;污浊 ...(47)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即使

(48)屈平既绌

被罢免

..(49)厚币委质事楚

献礼

(50)楚诚能绝齐

如果真的;绝交 ....(51)使使如秦受地

派使者到秦国

(52)张仪诈之曰

欺骗 .....(53)明年

第二年

(54)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抵得上

...

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博闻强志

同“记”,记忆力 ②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罹”,遭遇 ③人穷则反本

同“返”,返回 ④靡不毕见

同“现”,显现 ⑤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同“旨”,旨趣 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同“浊”,混浊 ⑦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同“涅”,染黑 ⑧屈平既绌

同“黜”,罢免

⑨厚币委质事楚

同“贽”,见面礼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谗谄,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说坏话谄媚国君的人,邪恶的小人)

②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③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④蝉蜕于浊秽

(“浊秽”,污秽的环境)⑤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染黑”)

⑥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诡辩”,骗人的假话)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①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②夫天者,人之始也(判断句)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④屈平既绌(被动句)

⑤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置句)

⑥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状语后置句)⑦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状语后置句)5.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①人穷则反本(“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翻译: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

2.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翻译:人处境困难,就会追念本源,所以人在操劳、辛苦、困倦、疲困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疼痛、内心悲痛时,没有不喊父母的。

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翻译:他的文笔简约,他的用辞含蓄精深,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正直廉洁,他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但是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第二课时

【文本研习】

研习课文7-13节

一、文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时秦昭王与楚婚

通婚

(2)奈何绝秦欢

友好关系 ..(3)秦伏兵绝其后

切断

(4)赵不内

接纳 ..(5)复之秦

(6)竟死于秦而归葬

最终 ..(7)屈平既嫉之

嫉恨

(8)眷顾楚国

眷念

...(9)不忘欲反

返回

(10)冀幸君之一悟

希望

...(11)三致志焉

表达

(1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无论

没有才能 ....(1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辅佐自己

(14)举贤以自佐

推举

辅佐 ....(15)亡国破家相随属

跟随

(16)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

太平的国家 ....(17)不知忠臣之分

资质

(18)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说坏话 ..(19)怒而迁之

放逐

(20)被发行吟泽畔

江边

...(21)颜色憔悴

脸色

(22)形容枯槁

形体容貌 ....(23)是以见放

被放逐

(24)不凝滞于物

停滞,拘泥 ....(25)而能与世推移

转移,改变

(26)举世混浊

整个 ...(27)餔其糟而啜其醨

淡酒

(28)怀瑾握瑜

美玉,比喻美德

.....(29)自令见放为

被流放

(30)身之察察

洁净的样子 ....(31)物之汶汶

玷辱

(32)宁赴常流

宁可;长流,指江水

.....(33)皓皓之白

皎洁的样子

(34)蒙世俗之温蠖乎

尘垢 ....(35)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怀抱;而,表修饰(36)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效法 ...(37)楚日以削

一天天的(38)竟为秦所灭

最终 ...(39)悲其志

痛惜,悲痛

(40)适长沙

..(41)及见贾生吊之

悼念

(42)而自令若是

让自己

像这样

.....(43)同死生

认为是同样的(44)轻去就

看轻

..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亡走赵,赵不内

同“纳” 接纳

②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同“返” 返回 ③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 披散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兴”,使动用法,使„„振兴)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④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⑤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祖先,效法。)⑥同死生,轻去就

(“同”、“轻”,意动用法,认为是同样的、轻的)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①秦虎狼之国

(判断句)②屈平既嫉之,虽放流

(被动句)

③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宾语前置句)

④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动句,状语后置句)⑤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被动句)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被动句)

⑦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状语后置句)⑧是以见放

(被动句)⑨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被动句)⑩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被动句)

⑪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句)5.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②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翻译:国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哪个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可是亡国破家总是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太平的国家多少代也不出现,这是因为国君所任用的忠臣并不是真正的忠臣,所任用的贤臣并不是真正的贤臣。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翻译:聪明通达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改变。整个社会浑浊,为什么不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昏醉,为什么不跟着吃点酒渣、喝点薄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才美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翻译: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净的身体受脏物的玷辱呢?我宁可跳进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怎能让高尚纯洁的品德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屈原列传》.示例之一.-教学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