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24-98954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6 21:48: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1.连续进位的加减法和连续退位的加减法。

2.培养并使学生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教 具:算卡片,投影

复习流程:

一、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说结果。

二、基本复习

1.120页第一题。

学生先估计再计算。

出示黑板上的题,错在哪里。

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如何进行计算?

2.课本第120页第2题。

3.课本第120页第3题。

4.学校回收废电池,三年级四个班共回收废电池38节,平均每个班回收几节?还剩几节?

5.课本第121页第4题。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有余数除法,大家要注意在做加减法列竖式时,数为要对齐。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乘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能熟练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具:口算卡片,投影片

复习流程:

一、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得数。

二、基本练习

1、课本121页第5题。

学生估算后连线。

计算后验证。

2、课本第121页6题。

3、买两个书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4、三年二班组织羽毛球比赛,买6副,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什么是周长?怎样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

6、课本121页第7题。

7、小丽家的餐桌布是正方形的,边长1米,桌布的四周缝着一圈金线,请你算算这圈金线的长度。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大家要养成估算的好习惯。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算。

2.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及进率,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重点难点:加强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钟表

复习流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时间、长度和质量单位?

二、基本练习

1.2时=()分 180秒=()分

3千米=()米 300分=()时

7米=()分米 7吨=()千克

2.出示课本第122页的第10题。

(1)独立在书上完成。

(2)全体交流,轮流说正确答案。

3.填上合适的单位。

4.列式计算

(1)5吨比3000千克多多少吨?

(2)2千米比3000米少多少千米?

(3)1时与90分相差多少分?

5.早晨8点到中午11点30分,经过()时()分。

6.一辆小货车的载重量是500千克,10辆这样的小货车共能装货多少吨?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含义,并能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能应用分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彩笔

复习流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读、写分数

比较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3、比较大小

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

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 8/10 6/10 ②1/5 1/10 1/7 ③1/8 3/8 1/16

4、加减法

1/4+2/4= 8/10-1/10= 2/5+3/5= 1-8/10= 1/8+3/8+2/8= 8/9-2/9-5/9=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23页第12、11题

指导第11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 练习并校对

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①(见课件)

②完成123页动脑筋

3、爬山坡比赛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时、分、秒 复习内容: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1、师:第一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板书:时分秒的复习)

2、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二、知识结构: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3、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4、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9点整)、(3点整)。

5、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6、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7、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9、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二、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或” “=” 9分()90秒

3时()100分 5时()500分

150秒()2分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40().(2)看一场电影要2().(3)小明跑100米要用16().(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6)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

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A.6 B。5

C. 30

(三)解决问题

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

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

四、小结: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内容:

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教学目标:

1、复习万以内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4、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2、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笔算加减法

复习内容:复习笔算加减法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联系生活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复习重点、难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

1、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好吗?师:谁能告诉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内容?生:描述。师:对了,本单元一共学习了三部分的知识,分别是: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以及加减法的验算。

2、首先,我们来复习第一部分的知识:

3、笔算加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

③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5、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例:603-329 67、估算:结合实际,把试题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二、随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24+9= 17+8=

88+2=

15+65= 9+58=

15+55=

23+17= 66+32= 50+60= 40+56=

18+45=

56+23=

2、列竖式计算

467+354 563+761 158+280 365+918 816-347 400-109

3、估

98+25≈

376+284≈

517—348≈

500—185≈

4、解决问题(1)、电影院一共有406个座位。一年级有197个学生,二年级有208个学生。他们要一起看电影,能坐下吗?(2)、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一共来了多少游(3)、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补充练习: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桌面约长7()。大楼约高()。

小汽车每小时行驶()。数学课本封面长20()

公交车大约长7()一个鸡蛋大约重50()

小方的体重大约是25()5吨=()千克 3000克=()千克

5米=()米

140厘米=()分米

13千米=()米

40毫米=()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 375+250○375+270 465-340○465-380 582+106○106+582 522-220○500-220

3、用竖式计算(后面两题要验算)738-359 345+789

506-179 383+268 950-589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

2.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

3.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

三、(一)加法的验算步骤::(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二)减法的验算步骤::

1、用差加减数,看和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2、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减数。

三.解决问题。

1、张大爷养了两头大猪,其中有一头重189千克,另一头重174千克,这两头猪一共重多少千克?

2、商店买来上午运来1048袋面粉。下午运来2809袋,下午比上午多运了多少袋?

3、李老板买来500条金鱼,送给员工236条,还剩下多少条金鱼?板书设计:

口算、列竖式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

估算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

复习测量

复习内容: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二、复习质量单位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

检测1、3厘米=()毫米

6千米=()米 9000千克=()吨 1米-3分米=()分米

6吨-202_千克=()千克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机场跑道长约3()课桌高85()大头针长约22()卡车载重8()一个鸡蛋约重60()

3、判断对错(1)一支铅笔长18米。()(2)数学书宽约17厘米。()(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8千米()(5)小玲体重31千克。()(6)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铁重()

2、在()里填上“=”、“<”、“>”。2吨()960千克 4千米()4200米 100毫米()1分米 202_克()202_千克 15吨()15千克板书设计:

1000 10 10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1000

千克

第五课时三单元 四边形

复习内容:复习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

2、通过对四边形周长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知识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复习重点:对周长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复习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二、复习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三、随堂练习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四边形有几个边(),几个()角,四个边是怎样的()。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条边,()个角。

3、四边形有哪三个特点()。

4.长方形()边相等,四个角都是()。5.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6 你认识的四边形有()、()、()等图形。

一、回忆梳理

1、问: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什么?就是它的周长吗?。

2、复习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二、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条边,()个角。

3、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

4、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5、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有()、()。

(二)、判断:(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2)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大。()(4)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围法。()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个图形中,()不是四边形。【①

2、教室里黑板长大约是4()。【①厘米

②分米

③米】

3、平行四边形的()相等。【①四条边

②四个角 ③对边和对角】

4、长8厘米,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① 12厘米

② 2厘米 ③ 4厘米】

5、左图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比,()。【①甲>乙

②甲=乙

③无法比较】

6、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图形的周长最长。【①

(四)、算一算下列每个图形的周长。

(五)、解决问题:

1、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长是6米,宽4米,这个喷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2、妈妈买回来一块方形的桌布,边长是10分米,现在要给这块桌布缝上一圈花边,请问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3、一张方桌的边长是2米,用一条90分米长的彩带能够围一圈吗?

4、用两个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5、用四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边长

7米

正方形的周长

24分米

32厘米

6、一个正方形的鸡舍,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1)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2)如果现有篱笆长是12米,能围成边长是几米的正方形鸡舍?

5、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解决问题

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第六课时复习六单第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复习复习内容:第六单元

复习目标: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及难点: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复习过程:

一 整理知识点:我们学习多位数乘一位这个单元具体包括那些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板书:整理和复习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点,回答交流后归纳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及估算。

二 查漏补缺,突破重点你认为本单元那些较难?或易出错?请学生指出并说出有什么好办法避免错误。

三 学习小结:(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什么?(2)一个因数中间有0怎么办?(3)一个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 四 巩固练习

(一)一填一填 1、3×5×7×9×1×0=()2、398×3时这样想:第一个因数约等于(),所以398×3 ≈()3每只小兔吃9个萝卜,69只小兔,630个萝卜够不够?(填够或不够)

4一部电话816元,买7部一共大约花()元。

(二)判断。(打“√”,错的打“×”)1、1×2×3×4×5×0 的积比0+1+2+3+4+5的和大。……………………()2、0×9 +8=17 ………………………………………………………………()

3、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二位数或三位数。…………()

4、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1。……………………………………()

5、0与任何数相加都得0。………………………………()6、300×5的积的末尾有3个0。…………………………()

7、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一个因数大。………………()

9、400×8的积的末尾有3个0。…………………………()

10、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四、估算(6分)

69×3 309×5 901×2

615×8

7×23

497×4

(三)竖

算482×7

4×77

506×6

830×5(四玩具

机器人

汽车

洋娃娃

玩具狗单价

32元

21元

13元

23元(1)

买4个机器人需要多少钱?(2)买3只玩具狗需要多少钱?(3)老师带了80元钱,够买4辆玩具汽车吗? 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口算、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估算、解决问题

第八课时: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含义,并能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重、难点:能应用分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个单元的知识加以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梳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随堂练习:

一、填空:

1、里面有()个。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3、5个

是(),是()个。

4、一个分数的分子是9,分母是15,这个分数是()。

5、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

6、一瓶可乐,喝了它的,还剩下()。

7、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8、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

9、根据图形计算:

12、数一数,填一填。补充练习:

一.判断对错.(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2)任何分数都比1小。

()(3)有一张纸,剪去它的25,还剩下这张纸的35。

()(4)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根,其中的4根是它的七分之四.()

(9)有两个杯子,各装了12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二、根据分数涂颜色。

三、1、卫生大扫除,明明负责擦玻璃,他已经擦了。请问:他还要擦几分之几才能全部擦完?

2、有两杯同样多的果汁,方方和贝贝一人喝一杯。他们谁喝得多?谁剩得多?

方方

贝贝

5.一张长方形纸的 27 涂蓝色, 37 涂红色,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6、某小区的绿化带,39的地种了柏树,剩下的种松树,种松树的地占整个绿化带的几分之几?

第三篇:202_三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doc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准确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准确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提高计算能力.

(三)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四)巩固和深化本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法则.

难点: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启发谈话: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复习课)本单元主要内容为计算部分和应用题部分.下面我们共同进行复习,自己哪一部分掌握得不够好,就要多下一点工夫.

1.集体进行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30×40

20×50

18×50 40×60

200×30

24×20 35×

2140×6

300×10 500×7×80

50×70 2.笔算.

请同学回忆一下,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法则.然后在作业本上计算下面各题.(同时请几名同学分别写在玻璃片或胶片上,以备订正时用)

同学做完后,集体订正.(投影出示)下面同学同座位互相交换.在订正过程中,要讲清自己怎样思考、怎样计算的,要达到练习的目的.

(1)193×27本题重点放在复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法则,强调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以及竖式的格式.

(2)182×54本题重点放在复习用乘数的十位5乘被乘数的个位2,乘得10个十,0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1.

(3)506×43本题重点放在复习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强调用乘数的个位、十位分别去乘被乘数时,被乘数中间的“0”都要乘.

(4)240×60本题重点放在复习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强调“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判断正误,并说明错误原因.

以上四小题,小组讨论,并说明原因,然后在本上写出正确算式.

复习近平似数

师:请同学回忆一下什么叫近似数?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86≈300

729≈700

4090≈4000

2705≈3000

2.判断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是否正确.

(学生用手势或反馈牌判断)(1)495≈500()

(2)828≈900()(3)3498≈4000()

(4)4501≈5000()3.在下面的方框内可以填哪些数字.

(1)3□5×7≈2800

(2)5□95×3≈15000

小组讨论后,共同研究,老师小结.

第(1)小题方框内填5,6,7,8,9.

第(2)小题方框内填0,1,2,3,4. 复习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解答.(投影逐题出示)(1)每个篮球32元,买5个篮球一共用多少元?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2)每棵梨树平均产梨40千克,8棵梨树共收梨多少千克?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4)修一条路,每天修 250米,4天修完,这条路长多少米?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以上几个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2.编题练习.

可以请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指定任意一个关系式,让同学根据指定的关系式编题.采取不同的形式,个人编、小组编,请同学分别说出每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量,求的是哪一种量.

3.把下面相关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线连起来.

(投影出示)先由同学独立思考.

作业:第34页第7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是对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与过去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注意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在备课时,首先摸清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做到查漏补缺.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辅导班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一.位置与方向

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绘制的。路线图是根据绘制地图所用的方式绘制的。生活中常见的示意图一般都是按照“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可以用八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重点难点:

(一)口算除法

1.口算方法:

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把整百数看作几个百来计算。口算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时,要将几百几十数看作是几个十来计算。

2.估算方法:

进行估算时,要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也可以将被除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除数的倍数。

(二)笔算除法

1.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是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以下五个词来帮助记忆:一商、二乘、三减、四比、五落。也就是说首先根据除数想商;在将商与除数相乘;第三步用被除数减去乘得的数;第四步如果有余数,要与除数比大小,余数要小于除数;第五步把下一位上的数落下来,与余数合起来继续除。(0除以不为0的任何数都得0,0不能作为除数。)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出示一道题,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三.统计

(一)简单的数据分析

常见的有横向、纵向条形统计图,统计图中的一格可以代表1个单位,也可以代表若干个单位。(统计数据比较大时,起始格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

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前,必须弄清楚统计图中所包含的数据情况,再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

(二)平均数

若干数相加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求平均数分为两步,首先求出若干数的和,再用所求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

四.年 月 日

(一)年 月 日

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是31日的月份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一个月是30日的月份有四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平年的二月是28日,闰年的二月是29日。(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的全年有366天)

(二)24时计时法

在一日(天)的时间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第一圈从夜里12时(0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第二天的0时)。

在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要注意先弄清楚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将两个时刻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然后相减所得的差就是经过的时间。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

重点难点:1.口算方法:

两个因数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现在学的是整百、整十之间相乘的口算)

2.估算方法:

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可以同时将两个因数都看作是它们最为接近的整十来计算,也可以将其中的某个因数看作它最为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重点难点:

(二)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六.面积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重点难点: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2.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四)公顷、平方千米

1.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

计算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是:平方米、公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0000

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

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时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

2.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来表示,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右面,用圆点隔开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数位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重点难点:3.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八.解决问题

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九.数学广角

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

第五篇:复习课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第一课时

万以内加减法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难点:系统地整理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熟练地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展示:

师: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已经把这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你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

生根据课本目录会回答不同的内容。

师: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 生:万以内的加、减法

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要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⑴ 出示例题1题目:用竖式计算计算下列各题

175+162=

310-207=

259+148=

985-423=

325+464=

806-774= 师:老师先请同学来说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 多种回答:①口算

②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

师:三(1)班有三位同学已经把前面的三题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出示错题:175+62=795 310-207=113 259+148=

5

1 0

9

+ 6 2

□ 7

+ 1 4 □

0 7

4 1

0 3 1 ②

科技书 故事书 连环画 原有 674 907 715 借出 253 416 378 还回 137 245 169 现有

要求独立思考后完成在课本上。题②理解借出又还回。

(二).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展示

师:刚才大家一起回忆了加减法题,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口算题。⑷ 出示口算题 25+10= 36+ 21= 50+50= 69-48= 86-54= 46-20= 6×7= 60×7= 80×3= 54÷9= 36÷6= 38÷8= 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行是加法题,第二行是减法题,第三行是乘法题,第四行是除法题。师:原来这里的口算加减乘除都有了。口算题老师相信肯定难不倒大家的,不过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假如老师要请一个同学做2题,那老师需要请几位同学来做啊?

生:一共有12题口算,每人做2题,12÷2=6(人)所以需要6人来做。开小火车的形式每个同学做两题,检查是不是需要6人。

师:看来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确实是需要6人来完成。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问题解决的? 生:除法。

师: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题挺特殊的? 生:38÷8=4……6,因为它有余数。

师:对,现在我们不光会表内除法还会做有余数的除法了。那你们对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些什么?

生:在竖式计算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⑸ 出示例题3 26÷3=□……□ 35除以4,商,余。

要求独立完成。

⑹ 解决具体问题(区分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出示例题4: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纽扣留作备用?

要求:先与同桌讨论,然后独立完成。

师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有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38里有7个5还多3,所以38÷5=7(件)……3(个).就是说可以钉7件衣服还有3个纽扣留作备用。重点讲解商的单位是“件”,余数的单位是“个”。⑺ 练习

练习二十六第3、4题。

要求独立思考后认真完成,两位同学板演。

(三)、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大家还会把它们给忘了吗?

四、板书设计

总复习(1)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 竖式计算时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写 从个位算起

余数﹤除数 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验算

五、作业设计

1.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0-52= 545+98= △387+143= △900-389= 48÷8= 67÷9= 2.估一估,连一连

289+90 682-79 420-308 624+128

603 802 379 112 3.三(2)班一共有50本课外书,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本?还剩几本?如果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几本?

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爱心小屋”展示图、汇报表。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1、学生自由出题。请全班同学每人出一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分排(或分组)全写在黑板上。[说明:每一位孩子都要出题、做题,突出了“面向全体”参与性强。]

2、计算。算出每题结果并板书。可由第二排学生做第一排学生出的题,其他依次

类推。

3、分类。师:黑板上这么多题,咱们把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好吗?可以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说明:让学生在自己分类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同时也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4、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类。可能的分类有:

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

笔算(不进位;进位;有0的乘法)

②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估算、笔算

5、总结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在做这些题目时,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说明:引导学生总结注意事项,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单纯的总结归纳效果要好。]

可能会这样提醒:我想提醒大家,做估算时要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来计算。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是:在做“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用简便算法来计算。[说明:使学生体会到,只需要知道大略结果的可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尽量用口算,只有自己不会口算,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才用笔算。]

二、发展练习

1、用投影仪出示,书第89页上的三道题及小精灵的提问:“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2、组织学生讨论: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并说明选择理由。

3、学生汇报并解答。

4、师小结:学习知识很重要,可学会运用知识更重要。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吗?

三、“用数学”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新的一年快要到了,希望小学准备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购买一些礼物。敬老院里有9位老人,分别住在3个房间里。几位老师到“爱心小屋”去选礼物,不知道买什么好。你愿意帮助他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出示“爱心小屋”展示图。“都有哪些物品?价钱是多少?”“你准备为住在3个房间里的9位老人们买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你买的东西提一个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的提问:买三台VCD需要用多少钱?买9束鲜花大约需要多少钱?…… 根据同学们提问题的情况,适当给予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说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要求:

a、四人商量,选定1—2人问题,由小组长执笔进行记录。b、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用哪种算法最合适。c、列式解答。推出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可能汇报的情况有:我们想为老人们每人买一把舒服的椅子。我们提的问题是:买9把椅子大约需要多少钱?算式是……

我们想为老人们买3台电暖器,分别放在3个房间里。问题是:买3台电暖器需要多少钱?带1000元钱够不够?算式是„„

4、检查黑板上提出的问题是否都解决完了,如果没有解决的,再集体讨论解决。

5、由学生评选出最佳小组,发小红旗。[说明: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师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收获:如果希望小学准备用202_元左右的资金来办这件事,怎样做更合适?

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四边形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122页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会判断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

3、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激发他们对后继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一、引入:省公务员考试题引入,公务员招考这么火爆,而最后录取得人又那么少,考试题目一定很难吧,其实不然,我也摘了一题目,是让我们按规律填图,我发现我们同学真还可能会做

二、展开:(这节课我们要来复习有关图形的知识,刚才这些图形,全部分解后,出示上题中所有的图形,)分类板书(引导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三、回顾、整理:

1、我们学习过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四条边、四个角)

2、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和四个角有什么异同点(板书)根据边和角的特点,小结三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可让学生举例说明)

3、画一画

根据上面说的特点,在点子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4、说一说

出示点子图中画的平行四边行、正方形和长方形,像这样的长方形、正方形在我们教室里很多,平形四边形较少,但他在生活利用它的特性,用处很大,在哪里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还能知道它们的什么?

5、什么是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6、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点子图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样吗?(2)要算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标出各边的长)(3)学生口算算周长的算式

7、根据这个方法求出刚才画在点子图上的两个图形的周长。(做完后同桌互改)

四、实践提炼

1、求老师长方形手机的周长:

(1)出示老师的手机,估计长方形的周长,怎么估计的,(引导先估计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2)要准确求应怎么办,师量出长和宽的厘米数,学生计算

(3)把这个手机翻开求周长(有什么方法)

2、出示一长A4纸,介绍A4纸的长和宽,怎样在这张A4纸中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学生拿生上的练习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电脑也出示这长A4纸的长和宽

3、剩下长方形的周长

4、求剩下的长方形中还可能剪几个最大的正方形,(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答)

五、小结

第四课时

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建立时、分、秒时间观念,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吨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教学过程:

一、重建知识结构

出示一系列不完整的动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请看!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的时间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

2、看完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你们有什么想法?(补充完整)。

3、小结并揭题: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突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复习的概念多、涉及的面广,给知识的系统整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整理:①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分别有哪些?

②怎样整理?

③对刚才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吗?

2、感受大小

①这些时间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呢?说说什么时候用时间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质量单位? ②分别感受1个单位的大小。

③找一找,生活中1个单位大小的实例。④强化:(估计、估测)

1小时、1分钟、1秒钟你能分别做些什么?

什么东西的长度约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1千克、1克?

3、进率 ①填写: 时—→分—→秒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②强化记忆:如妙用左手五个手指“直观法”巧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③单位换算

3千米=()米

2分米=()厘米

8000m=()千米

40毫米=()厘米

5000千克=()吨

2小时=()分

4吨=()千克

7分=()秒

4、应用

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

我的身高是15(),体重是15()茶杯的高是10(),书本的厚约()厘米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

大象的体重约()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

②计算:3千米-200米=()米

7000千克+5000千克=()吨

2分-20秒=()秒

③书本作业

④选几个单位名称,让学生写数学短文。

三、探究生活问题

1、目测指定实物的长度、重量?

2、说说时间单位的应用?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并熟记了它们之间的进率。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课件展示: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读、写分数 比较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3、比较大小

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 8/10 6/10 ②1/5 1/10 1/7 ③1/8 3/8 1/16

4、加减法

1/4+2/4= 8/10-1/10= 2/5+3/5= 1-8/10= 1/8+3/8+2/8= 8/9-2/9-5/9=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23页第12、11题

指导第11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 练习并校对

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①(见课件)

②完成123页动脑筋

3、爬山坡比赛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作业:

板书设计:

10

11

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