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编辑:寂静之音 识别码:24-82046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2 12:26: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专题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4、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说明(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变化发展)的观点

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1、“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12、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13、“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14、“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的这句诗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15、“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这首诗从哲学上告诉我们(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16、“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17、“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18、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19、“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2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字一苦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草”的“枯荣”表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蕴含的哲理是(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4、“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5、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第二篇:高中政治格言蕴含的哲学道理

高中政治格言名句俗语蕴涵的哲学道理分类讲解

一、哲学基本常识

1.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3.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4.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5.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古代朴素唯物。

6.神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物是观念的集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观唯心。

7.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黑格尔“绝对精神”:客观唯心。

二、唯物论

1.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物质运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要体现的哲理是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8.9.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0.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1.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2.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14.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1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三、认识论

1.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3.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4.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钓多识鱼性,樵多知树名;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⑴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精神;⑵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6.四、辩证法

1.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4.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5.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6.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7.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1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1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1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15.好事多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来凯歌出艰难: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6.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17.治大国如烹小鲜;过犹不及:这说明做事情要注意火候。要坚持适度原则。18.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事物都是一为二的,(矛盾具有普遍性)。20.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2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22.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23.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26.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万事如意;讳疾忌医: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7.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2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这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9.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兵来将挡,火来水挡,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没有看到事物包含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31.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3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要求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3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35.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6.天不变,道亦不变(静止,否认运动)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浅尝辄止、固步自封(静止,忽视发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巢覆卵破;唇亡齿寒(片面,割裂联系)——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五、历史唯物主义

1.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六、人生观价值观

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练》;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意志品质影响着其奋斗方向和最终成就。

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确阐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说明了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第三篇:日常俗语及古诗中的哲学(完整版)

俗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1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的内容根源于客观事物。

3人贵有自知之明;无巧不成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心隔肚皮——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5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鬼容易画人难——意识要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识对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推动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

7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8闭着眼睛捉麻雀;高不成,低不就——不从从实际出发,主客观相分离。

9生死由命,宝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10烧钱化纸一堆灰,披麻戴孝假慈悲——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思想是错误的。

11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树下面好乘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瑞雪兆丰年;人看自小,马看蹄爪;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睛带雨伞,饱带军粮;磨刀不误砍柴工;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上梁不正下梁歪;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2水有源,树有根——事物存在时间上的联系。

13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话就有因,是草就有根;无风不起浪,无鱼水不深;无利不起三分早;无事不登三宝殿;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

1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根据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16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部分离不开整体。

17小不忍则乱大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重视部分,以大局为重。

18站得高,看得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好汉不吃眼前亏——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对部分起统率作用。因此,我们要立足整体,综观全局,从长远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19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颗耗子屡搅坏一锅汤;一失足成千古恨——事物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0火烧眉毛顾眼前——从实际出发解决目前急需问题;只顾局部和现在,不能顾全大局和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2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树挪死,人挪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3山不转水转;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是三截草,三穷三富不到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光阴四季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再返;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丹桂有种,富贵无根;一朝天子一朝臣;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好汉不提当年勇——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性。

24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事物发展的普遍性。

25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乌云遮不住太阳;时势造英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黄泉路上无老少——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6不依规矩,不成方圆;顺藤摸瓜,顺水求源;因风吹火,用力不多;量力而行——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7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强扭的瓜不甜;逼犊牛下崽——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8读书不想,隔靴挠痒;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怕学不好,就怕不用脑——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9趁水和泥,趁热打铁;艺高人胆大;拾到也要弯一下腰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3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31多行不义必自毙——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必然受到历史的惩罚。

32一个巴掌拍不响;山有高低,水有深浅;河有两岸,事有两面——事物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

3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两点论”认识对处理问题,反对“一点论”。

34丑媳妇总要见公婆;长痛不如短痛;纸包不住火——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3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破罐子破摔——害怕矛盾、掩盖矛盾,最终不能解决矛盾。

36一俊遮百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一点论”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7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蜜多不甜,油多不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河中淹死“水鸭子”;牙硬磨不过舌头——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8要将有日当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贤妻——用矛盾相互转化观点,认识和预见到矛盾双方的转化,居安思危。

39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一羊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丁是丁,卯是卯;桥归桥,路归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猪往前拱,鸡朝后扒;隔行如隔山;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各人皮肉各人疼;水火不相容;春风不入驴耳朵——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40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哪坐山头唱哪首歌;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过河卒子扫千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1“一风吹”,“一刀切”;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照葫芦画瓢;药不医假病,酒难解真愁;病急乱投医——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就不可能认清事物性质和找到解决矛盾的关键。

42千口之家,主事一人;秤砣虽小压千斤;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和支配作用。

43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力气使在节骨眼上;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44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45扬汤止沸,不如斧低抽薪——抓住和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46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不住中心和关键。

○抓住芝麻,丢了西瓜;一脸的好粉打在后颈窝——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颠倒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7十个指头有长短;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48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49万变不离其宗;天下乌鸦一般黑;狗走千里,改不了吃屎的本性;豆芽菜长齐天,也不过是小菜一碟;放之四海而皆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普遍性,包含着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50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摸着石头过河——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正确认识事物,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

51打铁先得本身硬推;推猴子上树,推狗上不了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风生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心中无冷病,哪怕吃西瓜;身正不怕影子歪;好酒不怕巷子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重要作用。

52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名师出高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5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54伟大出于平凡;万丈高平地起;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一锄挖不成一口井;性急吃不成热豆腐;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懒人一担担,勤人搬倒山;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事物的量变。

55欲速则不达;人心不足蛇吞象——事物飞跃条件未成熟,应保持适当发展速度,不能操之过急。

5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断不断,其祸自乱——把握机遇,促成事物的质变,否则就坐失良机。

57十磨九难成好人;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胜败乃兵家常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8劝人喝酒,心中有意——实践是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

59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百闻不如一见;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吃饭才知道牛辛苦,养子方知父母恩;久病成良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出真知。

60心动不如行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1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6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重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

63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事物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64拉大旗,作虎皮——企图以假象掩盖事物的本质。

6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66英雄所见略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7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部分形成合理、科学的结构时,整体功能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的价值取向。

68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69各人打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错误的个人主义思想,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7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们应树立科学的、远大的理想。没有理想就失去了人生前进的动力。

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孕育出来的。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观点。

3“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诗《泾溪》

哲理是: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4“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代阮元《吴兴杂诗》

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6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一是另具风貌的秋江晚景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9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虽然不如雪花那样洁白,而雪花则缺少梅花那种扑鼻的芳香,却深刻说明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矛盾,人们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

10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1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联系的观点

1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的普遍性

14古歌新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

1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16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17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清)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18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唐)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1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揭示了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无不受主客观的制约,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高瞻远瞩,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如果我们对待一个人或一件事,从主客观的不同角度去评价人,就能全面的解读一个人,如果能从不同的途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从中找出最佳捷径。

2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明办事要抓住重点,寻找到突破口,使问题迎刃而解。解决矛盾要分清主次,主要矛盾解决好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篇:古诗中的节令

古诗中的节令

1.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例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中“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2.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如辛弃疾在《青玉案》中是这样描写元宵景色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

4.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大致在当春二月,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因介之推抱树就焚致死,故定于此日禁火吃冷食。寒食节禁火三日,换新火种。例如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脍炙人口的《清明》。

6.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如杜甫《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7.端午。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后来人们就在此日龙舟竞渡,以纪念屈原。

8.七夕。七月七日,传说在这一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如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9.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10.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11.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是古人认为的阴极阳生之时。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2.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

在有些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节令名字,我们应该首先抓住诗歌中的细节,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物候,诗中记了哪些景物、哪些事情,再结合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推究诗歌中反映的节令。

第五篇:古诗中咏雪诗句

古诗中,有很多是咏雪的诗句,大家一起看看下面小编整理的诗句吧!

古诗中咏雪诗句

怒风吹雪急鞭马,匪兕匪虎率旷野

《督粮宿盐州东》 宋·李复

闻道朝来雪又下,老人今岁未应饥

《上元前雪三绝句》 宋·苏辙

灯前看宝剑,雪里按苍鹰

《刘生》 宋·曹勋

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征君读书》 唐·卢纶

夭夭风前花,纤纤日中雪

《携手曲》 唐·李咸用

玉杯春酌春盘食,曾忆雪香同醉色

《和张尉食字韵》 宋·赵善括

冻云垂地风栗冽,万里江天暮飞雪

《江天暮雪》 宋·王之道

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宋·仇远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满江红·再和诸人元夕新赋》 宋·何澹

雷斧何年翠凿成,老龙吟苦雪涛惊

《观天井》 宋·方岳

柳絮风中雪,芙蓉水上霞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其一》 宋·喻良能

忆昔归田友麋鹿,雪里寻梅踏瑶玉

《韩子温尚书以长句送江梅次韵》 宋·周必大

扣门满衣雪,僵立不得跪

《由竹溪至梅蹊书赠莫云樵》 明·张羽

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 宋·毛滂

白雪侵新鬓,归心逐断鸿

《暮春雨中感怀》 宋·释斯植

卷帘见月形神清,疑是山阴夜雪明

《刘君元晖八月十四日邀余玩月快雪斋中,命余》 元·倪瓒

雪舟不肯半涂回,直到荒林意盛哉

《和曾无疑》 宋·杨长孺

角声未动纸窗白,儿曹报我雪满檐

《冬雪行》 宋·王炎

几点鲈乡莼浦,万里鲸波雪浪,掀舞小渔舟

《水调歌头·雨霁彩虹卧》 宋·赵善括

独羡当年灰袋客,雪埋气宇更充胖

《七八用喜雪韵四首其一》 宋·吴潜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春游二林寺》 唐·白居易

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练花飞

《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宋·杨万里

大鹏风翼起,老骥雪蹄开

《檄往校旁郡艺舟行值董仲修来赴漕试复小舣相》 宋·曾丰

重念雪寒亲麈语,无忘水暖走鸥盟

《清上人持钵求颂》 宋·释正觉

若向庵中觅光禄,雪中履迹镜中真

《光禄庵二首其一》 宋·苏轼

蛟龙拔入盘重渊,雪霜放出参九天

《豫章上游生米市前江中洲上至德观侧柏树甚老》 宋·曾丰

玉骨已无尘俗气,冰姿还耐雪霜威

《观梅偶成二首其一》 宋·吴芾

彩云飘玉砌,绛雪下仙家

《鸟散馀花落》 唐·赵存约

三湘风雨失舟檝,万里路岐多雪霜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其一》 宋·汪元量

织成白灊胜白丝,恰称吴娃冰雪肌

《吴宫白灊辞》 明·张羽

急雪打窗飞砾细,狂风卷野怒涛翻

《冬夜》 宋·陆游

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鹭行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 唐·钱起

月通深夜白,雪压岁寒青

《偃松》 宋·释道章

酒压羔儿雪煮茶,红罗斗帐锦笼花

《绍兴帅相公遗小春新花且折简云对瑞香啜之大》 宋·曾几

园林雪后清孤甚,京洛尘中子细看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一》 宋·刘学箕

笑插落梅花乱鬓,起看城雪筋冰楼

《岁暮夜雪招二王诗人菲果小饮》 明·徐渭

年年望雪待月,漫倚吟矶

《汉宫春·岁尽得巽吾寄溪南梅相忆韵》 宋·刘辰翁

可怜松雪当年笔,不识檀溪写的卢

《题松雪画马》 明·明无名氏

晨瓶得雪乳,暮瓮渟冰湍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盘石石尽乃得泉》 宋·苏轼

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

《暖川(一作征人歌)》 唐·李益

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

《送僧》 宋·释可士

冰池照影何须月,雪岸闻香不见花

《梅》 宋·戴复古

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

《点绛唇·客梦初惊》 元·刘秉忠

晚滩如雪起沙鸥,咫尺姑苏亦胜游

《吴江》 宋·孙何

万里江山谁画得,天开新样雪晴图

《雪后过南坡》 宋·虞俦

乘兴拿舟到雪山,松篁门径望中宽

《雪山院》 宋·汪任

白雪漫漫,降下琼花片

《挂金索·二更里》 宋·无名氏

荠花如雪满中庭,乍出巴蕉一寸青

《出游归卧得杂诗》 宋·陆游

三涧交流,两崖悬瀑,捣雪飞霜落翠屏

《沁园春·西岩三涧》 宋·刘子寰

高秋酒熟雪浮瓮,中夜剑归雷吼空

《闭门》 宋·陆游

轿中举首聊东望,不见花枝见雪城

《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 宋·杨万里

雪添行李重,船逐浪花轻

《送友人别》 宋·林尚仁

涧落烟中磐,岩垂雪里灯

《送僧归天台住国清寺》 明·止庵法师

虽然未尝西湖雪,犹及梅花第一枝

《别西湖》 宋·姚勉

问谁共、绿幄宴群真,皓雪肌肤相亚

《宴琼林·木香》 宋·黄裳

雪里过门多恶客,春阴只恼有情人

《催公静碾茶》 宋·黄庭坚

冻云垂地雪欲落,断雁叫群天尚早

《鹿泉成士王觉民颇有杜子美不彻之恼和东坡忆》 宋·王之道

蜀江雪浪来,棹趁船人把

《梅林分韵赋诗得下字》 宋·施晋卿

马头忽有暗香来,撼雪寻芳识标格

《分题墨梅》 宋·曹勋

旧房山雪在,春草岳阳生

《送僧》 唐·贾岛

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