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合集]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24-86113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5 13:21: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呢?

一、精心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上每一节课前,有些材料可以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再由教师收集。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一些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且有实用价值的教具。

二、组建小组,科学搭配探究的伙伴。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不同的合作伙伴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师要在科学探究前先组建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

学生实验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习、验证、探究科学规律,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操做,提高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正确、规范的操作并非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可边演示操作,边讲解要领,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直观刺激,形成一个感性认识。在学生熟悉操作流程之后,再进行亲身的体验,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如,在“如何使用酒精灯“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学生一开始就被教师的一举一动所吸引,并随着教师的操作进程产生种种疑问:为什么用火柴,而不用打火机点灯芯呢?为什么用塑料灯罩灭火,而不像吹蜡烛那样吹灭酒精灯?为什么塑料做的灯罩不会被烧坏?为什么灭完了火还要将罩掀开一次呢?等等。随着老师的讲解,这些疑问一一得以解决,学生在接下来的亲自操作中就能够按部就班,通过实践掌握这些操作技能。

四、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自主探索

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不一定完全符合学生思维,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想出一些新办法,这些办法有的需要进一步改善,有的则可能较为合理。因此,要充分地让学生“玩”,不要怕“乱”。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这些实验之前,可以将实验原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依照有关原理设计实验,然后交流汇报;也可以先让学生探索,遇到疑难时,教师再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应怎样继续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把该怎么实验布置得一清二楚,而是发挥集体的力量,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如,在上《种植我们的植物》那节课时,让学生准备了足够的材料,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播种。有些小组直接仿照家人的做法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动手操作。也有的小组先在书上查找相关资料,明确播种的步骤,再开始操作。还有的小组还不知如何下手,操作过程七拼八凑的。实验时教师要随时巡视,适当引导。

五、切勿忽视实验时的个别指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高低不同的智力水平,在同年龄的学生中也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如在《种植我们的植物》的实验教学中,有的小组仅用几分钟就播种成功,有的小组却要在教师的启发下或观看别的小组实验后才能完成实验,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允许的。教师巡视指导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启发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就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帮助那些进展较慢的小组,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在活动中学有所得,缩小与其他小组的差距。

六、及时反馈,适时评价

学生分组实验要及时组织汇报反馈、总结。反馈时,既要让优秀的实验小组作典型发言或操作示范,也要尽量让各小组多发言,共同讨论,互相交流实验的收获和经验,共同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的反馈讨论在有充分的事实条件下进行,由浅入深,由精到细,由不准确到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总结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或师生共同总结,并说一说部分小组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这样课堂就不再是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进行实验后,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好。

对于科学课,教师要精心策划实验活动,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合理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既主动又规范,既积极合作又感到愉悦,从而全面提高实验质量。

第二篇: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

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

贵州盘县保基乡中心小学 叶春梅

电话:***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科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是致关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教师能掌握探究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是否具有利用开发身边教学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只有科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了,才能在教学仪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实验教学,否则谈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起任何作用。而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我们应当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利用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自制教具、器材,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设计,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的技能,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实验教学 有效开展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学生学好科学最有效的手段。科学教学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和实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加手脑并用的探究和实验活动,体验活动的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方法,从而获得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获取科学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实验器材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很多实验教学没有得到正常和有效的开展,有的农村小学甚至没有开展过实验教学,只是教师在讲实验,讲探究,学生是云里来,雾里去,满头雾水,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完全没有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为说,怎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好实验教学呢?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和完善:

一、完善和提高科学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好教师的思想和认识问题。在目前大多少数农村小学来说,由于受到学科考试与评比等因素的影响,各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和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都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如一些学校是把科学课作为负科来排的,所安排的教师都是一些教学业务能力较差的,或者是科学教师更换频繁,几乎是年年在换科学老师,而所安排到上科学的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科学课随便上上就可以了,负责点的,讲一讲,说一说,不负责的就一句“自己看书”了事。有的科学教师也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对科学课的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困难,有的科学教师则干脆说学校的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都比较差,没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科学课上得好与不好无关紧要等等。从以上现象我们不难看出:现行大多数农村小学和科学教学教师结构安排、思想认识、知识和能力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然而,小学科学课在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好科学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同时,科学课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和物理学科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能否进行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看教师能否熟练掌握科学课程的课标和教材,掌握科学课程的特点,熟悉科学教材每一册,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和活动,能否熟练掌握科学探究和实验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是否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材料的筛选、组织和开发能力。而这一切都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村小学,要有效的开展好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最最重要的还是要突破科学教师建设这一关,学科领导和科学教师要统一思想,提高对小学科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完善和提高科学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水平、提高科学教学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能力去驾驭科学教材,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任务,才愿意也有能力去克服农村小学的种种困难,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去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二、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小学,尤其是和乡镇的村级小学,在科学课讲实验、讲探究的课堂现象非常普遍,他们的说法也大致相同:学校的实验和教学仪器设备都比较差,没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只能“讲”,只能进行粉笔式实验、探究。诚然,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条件的好坏对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不能成为能否有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决定因素,相反,农村学校却有着城里学校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只要我们勤思考、巧动手,就能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和开发、整合与利用,使科学实验教学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1、利用农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栽培、饲养等科学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教师应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辟实验场所,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如在教学《植物在成长》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实验,栽培一棵玉米,进行观察和记录,看看种子是怎么萌发的,需要什么条件,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根有哪些作用,种子是怎样变成幼苗的,植物茎的作用和怎样开花结果、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种植,并把每天的生长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具体数据。此外,象饲养蝌蚪、小鱼,观察小鸡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或田间地头去完成,只要教师稍指导就可以,这样既有效的完成了实验教学,也合理的利用了农村学校特有的教学资源。

2、在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的同时,开发学校内外的教学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鲜明的课程意识为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教材,而不是照教材教”。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新的教材观指出: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对于目前实验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来说,开发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是解决实验教学困难,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解决了学校条件不好对实验教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因此,在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只要我们做到勤收集,巧利用,寻找实验替代品,开展低成本实验教学,就一定能使科学实验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对于缺仪小药的农村小学来说,身边的很多废弃物都是很好的实验教学资源,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师生注意留心和主动收集、勤收集,许多实验材料都可以可通过师生主动收集而得到,有的可直接应用,有的则需要加以修改,就能很好的利用。如:收集一些废旧的投影片,可以用来制作盖玻片,不仅透光度比较好,而且不会折断,破裂;利用废弃塑料袋,可以用来做植物蒸腾散失水份的实验;制作小降落伞;利用废弃的注射器,可怜制成滴管和吸管;用报纸做吸水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等等,象这样巧妙的利用身边的瓶瓶罐罐等废弃物来做实验,不但解决了实验教学仪器不足的问题,节省了实验开支,而且煅炼、提高了师生开发课程资源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

三、改进现有实验设计和方法,促进科学探究实验的有效开展。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可操作的、成功的、现象明显的实验则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在方法设计和材料选择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有的实验可操作性不强,实验的设计复杂难以实施;从而导致实验不容易成功,效果与不明显;有的重复实验,浪费材料、器材和时间,有的实验材料在农村小学难以准备等等。因此,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而如何改变现有条件下的实验教学是促进科学探究实验有效开展的关键。如: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的《观察种子的萌发》实验,课本中该实验的设计是用花盆来栽培种子,六个花盆分成两组,第一组是自然气温,阳光充足,控制条件是:1号盆干土,不浇水;2号盆适量浇水;3号盆一直淹在水中。第二组是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潮湿,4号盆覆盖塑料薄膜,放在充足的地方;5号盆自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6号盆放在阴冷的地方,然后隔段时间从土里取出种子来观察。从整个实验设计来看,这个实验其实就是让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课本的设计过于复杂,难以操作,效果不明显,而且学生分析起来难度较大,实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但如果我们对它稍作改变,实验情况和效果就会明显的不同:

1、用玻璃杯或罐头瓶代替花盆,就使得实验现象变得容易观察而不用刨土观察。

2、用纸巾代替土壤,清洁易观察。

3、学生只用3个玻璃杯或罐头瓶,把一定数量的种子放在纸巾上,1号瓶不浇水盖好,2号瓶用冷开水淹没盖好,3号瓶浇适量的水盖好,1号和2号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3号瓶放在阴冷的地方;教师做一个瓶(浇适量的水,保持纸巾潮湿,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学生每隔几天观察一次,并与教师的进行比较,很容易就得出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或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这样不但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好,而且易于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科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是致关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教师能掌握探究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是否具有利用开发身边教学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只有科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了,才能在教学仪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实验教学,否则谈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起任何作用。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我们应当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利用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自制教具、器材,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设计,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的技能,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

《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

第三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卢国浩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225001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改标准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重大的突破和改革。本文试图结合新课改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相关要求,对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进行探讨。【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引言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开发小学生智力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改变教学策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摆在小学科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应认真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

一、新课改中科学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不同点

首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传统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演示实验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过程。教师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课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对实验进行演示,学会从实验的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新的知识。这一过程强化了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实验中出现的误差以及对误差的处理分析等等。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从生活中挖掘实验资源,让学生能够从身边事实中领悟科学原理,进而由小见大。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强调教师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有效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利用学习的知识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进而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其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传统小学实验教学相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实验教学在内容、呈现形式、参与主体以及实验要求上都有很大不同,它更注重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转 变,要求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我创造能力和主体精神,积极创设实验步骤并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具有探究性的实验结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1、注重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是一本淳朴而又深奥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善加利用,自然能够为实验教学增添新的渠道和亮点。教师要做好科学实验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善于观察,随时发现在学校及学生周围存在的许多实验教学的良好教学实例和有待探究现象。如在教学淀粉的相关知识中,需要通过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在上课之前,教师可布置任务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少量的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栗子、玉米、南瓜等,教师也可自己搜集,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所带的食物中哪些是含有淀粉的。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过程中,学生对淀粉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淀粉的能力,比如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大部分小学生对动植物有特别的好奇和兴趣,在讲授动植物的相关知识时,可让学生自行观察标本。如在讲授《蜗牛和蝗虫》中,可以给学生发放相关的实验器材,如放大镜、蚊香、火柴、水杯、树叶等,让学生结合需要进行实验。这种实验课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课的乐趣。

2、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积极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自主解决实验问题。如在讲授导体和绝缘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创设老鼠咬断导线的动漫情境,这时,小灯泡不发亮,那可以用什么来替代使小灯泡重新发亮呢?学生纷纷进行思索和讨论,各抒己见,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自行设计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从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探究实验过程之中,通过动手、观察、分析和实验论证,检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不断的尝试,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

3、适当应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多媒体应用在小学科 2 学和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多媒体投影仪在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教学花的构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进行实验演示解剖一朵桃花。解剖的过程即可通过投影仪进行放大,这有助于班里所有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甚至看到了放大20倍的胚珠。通过投影仪辅助实验教学,远比教师在讲台前演示,学生凑过来看的实验效果要好,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材料损耗。其次,对于一些学校没有条件做,或者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的实验,教师还可利用电脑动画来演示实验操作过程,以加深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印象。如自然科学中的很多动态教学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表现的,如《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光怎样行进》等课文中的相关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却能够打破这一障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同学展示太阳运动的动态图以及光行进的方式和路径表现出来(去掉,不通),把抽象的空间知识以形象、生动又简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直观真实,又充满无穷乐趣,显得情趣盎然。

三、结论

实验课程是小学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通过开展实验演示和实验操作,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理论教学。因此,教师应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注重从周围的事物着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J].青年文学家202_年06期

[2] 许萍萍.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有效整合的几点建议[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2_年01期

姓名:卢国浩 性别:男 学历:大学本科 出生年月:1966.11 籍贯:江苏扬州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及小学科学实验研究 工作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邮编:225001 收件人:卢国浩 手机号码:*** 收信人详细地址:江苏扬州观潮路701号东关小学文昌分校

第四篇: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基础教育,担负着儿童科学启蒙的重任。小学科学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不仅能使儿童有效的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而且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爱好,使儿童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品质。下面仅就自己的实验教学工作谈几点心得:

一、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环境对人的意识、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在实验室管理工作方面,注意到了环境育人这一因素,把实验室布置的就如同科学的殿堂:黑板上也贴着:“探究、发现、创新”六个大字,墙上挂着中外科学家的巨幅画像,及实验规则和方法。后面的墙上挂着巨大的展板,上面有我国两弹一星成功的画面,有神州六号飞船发射成功的巨幅画像。四壁洁白如雪,实验器材摆放整齐,一尘不染-----,这样的环境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发着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加强仪器管理,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

只有把教具分类清楚的摆放在教学仪器柜里,才能用时快速地找到,高效地服务于实验教学,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我把我校的数学、科学类教具按照《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顺序从一号柜往后依次摆放,同一柜教具按“小件在前、大件在后、左低右高”,上下层教具按“小件在上,大件在下,轻件在上,重件在下”的规则作近距离的调整,再填写标签贴在仪器柜的每一个层次的左上角。教具这样摆放,既美观大方,又可以快速地找到。

三、做好实验教学的资料建立保存工作,为课程改革打基础。建立好各个实验教学的资料,把以往实验教学中的各种表册保存起来,作为今后实验教学的参考资料,不断改进实验教学,为课程改革铺路搭桥。

为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每学期初我都及时制定《小学科学实验计划》、《各年级实验目录》、《实验室工作计划》等十几种计划和安排,然后实验教师、科学教师共同研究,填写实验准备报告,科学教师填写周实验计划并提前一周交给我,我根据以上表册做各项准

备工作。做分组实验的时候,每个小组有一名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课后实验教师、科学教师共同填写实验登记表。

以上各种资料学习终结时装入档案盒中,放在资料柜里,妥善保管,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四、自制教具,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受经济条件制约,现有教具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动手,自制教具。

多年来我自制了“风的形成演示箱”,“液体热胀冷缩实验瓶”,“空气热胀冷缩演示瓶”,“二氧化碳制取瓶”等40多种教具,发动学生自制“反冲现象实验器”200多件,弥补了学校现有教具的不足。

五、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实验教学更上一层楼。

小学自然教材十二册第十四课《日食和月食》,由于所介绍的知识和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难涉及,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虽然“三球仪”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但是它很难反映其现象。我在教学中运用Flash6.0制作了一个CA1课件,清晰、动态地展示了日食和月食的过程及成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做好每一个科学实验

1、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1)填好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两天,将通知单交给实验员准备仪器用品;分组实验提前一周,将实验通知单交给实验员准备仪器用品。

(2)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与用品。有的实验用品仪器室里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因地制宜选取或自制。例如,“风的形成演示箱”,就可以用饮料瓶自制。

(3)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只有恰当的方法,才会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例如,日食和月食的实验,利用三球仪来演示,就没有利用Flash6.0CA1课件演示的效果好。

(4)每一个实验在课前都要试做,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倒二氧化碳蜡烛即熄的现象,这就要找出原因,反复实验,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再如,“氧气助燃”的实验。烧红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实验很难成功,这就要向学生说明原因。以免临堂失措。

2、实验之中要正确引导启发

(1)实验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组织学生探究实验的结论,使科学结论形成书面语言。

(3)指导学生填好实验报告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4)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单,搞好点评,按年级保存。

3、每次实验后,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制定出改进方案,以便提高以后的实验水平。并将反思形成书面材料保存起来,以备后用。

七、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在我们农村小学,近几年实验教学虽有所发展,但在一些小学,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实验条件还很差,实验室和仪器室形同虚设,完全没有利用起来,造成了有的小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实验课。另外有的科学教师的素质也不高,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职的自然教师。这势必给实验教学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使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培训科学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施实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之,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要我们有竞业精神,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就能把实验教学搞好。

第五篇:如何有效指导以促进科学实验教学

如何有效指导以促进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实验是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技能和知识,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无法真正理解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优势,使科学课变为动手、动脑课,变为实践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检验真理”的深刻含义。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当前科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重视不够; 二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差; 三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

四是忽视操作技能的改进或教师本身的操作技能差。

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下面本人就实验教学的具体操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的要求和一般的授课不同,而且科学教学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

期初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实验教学计划》,并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负责老师等项目一一列入表内,季节性强的实验要打好时间差。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推迟或提前。如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需要配合气温进行穿插教学。2.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而在物质方面要给学生提供材料和时间,保证其活动的可能性。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解决科学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实验室材料,二是教师收集材料,三是发动学生收集。发动学生参与收集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材料的感性认识。科学不是神秘的,它应是离学生很近的。因此材料要选择从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去取得。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精心准备有关的教学器材,器材必须充足和典型,避免两手空空进入教室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观察、实验活动顺利进行。3.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

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无论材料、活动、交流、都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师在设计前要逐字逐句研读本课教材文本,了解教材中活动设计安排的意图,并与教师用书

结合起来研读,确定本课的核心探究活动;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

二、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小学生知觉的无意识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注意往往与喜好联系在一起,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先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把现象看得更加清楚等等。使学生懂得做科学实验很有趣,但它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如:小学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时,教师拿出一把尺子,说:“尺子与音高有关系吗?”,一生说:“有,尺子长声音大,尺子短声音小”。另一生说:“尺子伸出多,声音强,尺子伸出短,声音弱”。显然,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实验时,学生把握不住观察重点,汇报时众说纷纭。如果教师能在开始前让学生仔细审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探究的重点是什么?什么是音高变化?尺子怎样发出的音算是高的,怎样的音是低的?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才能依设计顺利展开。

三、加强课堂的组织管理

科学课上,教师对学生常规必须要有严格要求,如:在老师允许开始实验前学生自己不得自行摆弄实验器材,实验中注意爱护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把器材整理干净等。教师要不时不时的让学生学习这些实验规则,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动手的愿望。老师可以给学生分配角色或任务。指定某同学担任实验小组长或小组同学轮流担任小组长;给实验桌旁的凳子编号,即给学生编号;按编号分别规定每个学生做什么,如:1号同学是组长,取屉子里的器具,2号同学倒开水,3号是记录员等。

四、正确指导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教育学生对实验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眼、耳、口、鼻、手等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再次,教师要教育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不要照搬照套教材上的现象和结论,要亲自观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异常的现象,要积极思考,找出原因。2.指导学生规范化操作 实验中操作的规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去规范地操作,如温度计、量筒、量杯的使用和读数。再如酒精灯的使用,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具体的使用规则,怎样点火,怎样加热,怎样熄灭酒精灯等等。3.指导实验过程,因材施教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由始至终地从旁观察、检查、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指导时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注意检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否都能手脑并用,认真细致地完成实验;要注意巡视并了解各个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启发他们思考,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要指点实验操作技巧,使学生在实验时十分注意实验的准确性;要培养好实验助手或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协助教师指导好本组的其他学生,使教师能集中精力辅导后进生。

4.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已学得的科学知识去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客观事实,仔细地、如实地记录数据;要教育学生珍惜每一个原始数据,不能随意更改;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要引导生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五、拓展课外探究性实验

课外实验是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课中的实验为根源,探索一些来自生活的创新实验来替代书本同类实验,可使实验生活化、趣味化、多样化。比如:选取学生身边的物质作为实验材料,选取生活和社会中的科学现象或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实验内容。课后布置些家庭小实验,如探究我们日常吃的食物哪些含有脂肪,哪些含有淀粉;如探究磁铁有哪些性质,尝试利用性质进行小发明。如此拓宽了实验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外也能过把探究瘾,提高探究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不容缺失的内容。只要每位教师对科学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不断用心思考实验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调整、改进教学策略,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科学教学质量和实用型的科技人才,将会大面积丰收。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