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水的饱和温度受空气分压力的影响
编辑:静谧旋律 识别码:24-29944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3 10:39: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水的饱和温度受空气分压力的影响

盖·吕萨克定律

当压强P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V与绝对温度T成正比:(V1/V2=T1/T2=常数)

当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P降低)1℃,则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或缩小)1/273。

3、查理定律

当气体的体积V保持不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P与其他绝对温度T成正比,即:P1/P2=T1/T2 在一定的体积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它的压强比原来增加(或减少)1/273。

高温蒸煮试验如何消除空气分压

高温蒸煮食品由于有可在常温下保存食品,保存期比较长,既可以包装冷食,也可以包装熟食,食用方便,便于携带,可用作旅游食品等优点,因而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其专用的包装―――耐蒸煮复合膜、袋也随之就成为软包装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蒸煮袋以温度等级分可分为:(1)耐100℃沸水;(2)耐121℃蒸煮杀菌(121℃下杀菌40min。);(3)耐135℃高温蒸煮杀菌(135℃下杀菌30~40min。)。由于后者可以基本上杀灭所有细菌,可达到非冷藏条件下长期保存食品的目的。在耐蒸煮袋的生产厂家中,如何对上述温度状态的包装进行检测,一直是业界比较重视的问题。

一、误差形成的原因

目前,市面上的高温(反压)蒸煮锅,大都是由医用高温灭菌容器为基础开发的。而医用灭菌容器,多数由最早英国的现代医学提出的,其基础理论为:物品在密闭的高温水蒸气作用下杀灭沙门氏菌等对外科手术器械进行消毒。根据热工学原理,标准状态下,密闭空间物质的绝对温度(K,-273.15℃)与该物质蒸汽的绝对压力可视为线形正比关系,如下图所示,温度越高,该系统压力越大。高温(反压)蒸煮锅显示的温度与饱和水蒸气的压力相对应。医用一般按英制设定以下4个压力等级进行消毒:

相对压力为Psi10磅/英寸时,对应温度为115℃; 相对压力为Psi15.6453磅/英寸时,对应温度为121℃; 相对压力为Psi20磅/英寸时,对应温度为126℃; 相对压力为Psi30磅/英寸时,对应温度为135℃。

可以看出,工作中的高温(反压)蒸煮锅内的气体必须是饱和的水蒸气,以形成饱和蒸汽压。

再说实验室中进行蒸煮袋试验时的实际操作,我们在拿取试样时必然要开关高温(反压)蒸煮锅的工作仓门,这样检测前关门时有一部分空气就留在工作仓内,加热后仓内形成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物,此时压力(温度)表测定的压力是分子量不同的混合物压力―――其中有高压状态下空气形成的分压力,与水蒸气分压共同的压力,其显示的温度结果出现了必然的误差。

如果把空气看成平均分子量为29的理想气体,根据道尔顿定律,混合理想气体的绝对压力(P)等于水分绝对分压力(P水)之与空气绝对分压力(P空)之和: P=P水+P空

对于高温(反压)蒸煮锅工作仓内的绝对压力,其包含0.1013MPa的空气分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P和P水也升高,而P气保持不变,空气对总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小。

这样的问题,对于外科普通消毒,通过消毒时间的延长同样可以达到灭菌目的,医用规定的消毒时间就大大超过细菌死亡时间。但对于软包装蒸煮袋的精密温度检测,这成为致命的问题,无论外置的温度表显示多么精确,表上显示温度与实际的误差,实际检测条件完全低于标准规定值,可能会对企业产生误导,所检测的油墨、粘合剂、薄膜的耐热温度产生一系列误差。

上述温差,据权威部门检测表明,在135℃时,实际温度最高只有133.9℃,温差达到1.1℃。

二、方案一通过气体置换消除空气影响

其实,通过有效的气体置换就可以基本消除这种温差。

北京兰德梅克公司是这样解决该问题的的,他们在高温(反压)蒸煮锅从室温加热到135℃的过程中,随着工作仓内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进行气体置换,95℃以前属于敞口设计,充分利用水蒸气将空气赶出,在95℃开始封闭升温。以后设计了4次的放气过程,分别在108℃、112℃、116℃、120℃时进行放气,利用水蒸气的压力把空气赶出来。经过几次的有效的气体置换,最后,当压力为0.2192MPa时,留在仓内的空气不足1%了,基本消除了空气分压对温度的影响。他们开发的有气体置换的高温(反压)蒸煮锅,经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实验室的检测,在135℃时,实际温度为134.98℃,完全达到了规定的设计标准。

三、方案二将温度表与压力表分开,设置单独的温控显示

要彻底消除空气压力的影响,应该把温度显示与压力表显示分开,在工作仓内设置单独的温度传感器,连接到设备外的温度显示表上,这样显示的温度就不受空气分压的影响了。

对于反压蒸煮锅的工作程序,在升温和保持温度过程中控制部分的依据参数是温度,降温过程中,启动外接气源,进行压力补充(反压)的参数是压力。以兰德梅克公司的TS-19C型反压蒸煮锅为例,其135℃反压蒸煮电脑程序是这样设置的:

试样放入工作仓内,升温至135℃(期间有充分气体置换),保温30分钟,在自然降温至40℃过程中,稳定系统的压力为0.215-0.22 MPa之间(自设区间,压力低于0.215 MPa补充气源启动,到达0.22 MPa补充停止),直至降到40℃。

对于单独温控的高温(反压)蒸煮锅,是否需要进行气体置换呢?我们认为应该进行置换。如果不设置气体置换,在135℃时,工作仓内的混合气体压力将额外升高,容易造成压力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第二篇:受金融危机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传统能源煤炭、石油等行业存在的问题愈益突显,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经济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太阳能行业的春天已来到。中国目前已成为太阳能利用第一大国,这一美誉该如何保持下去?

湖北秭归县通过禁止单位使用燃煤锅炉,积极引导移民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截至目前,该县1.8万户居民共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近万台,家庭太阳能使用率达到50%以上。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已经逐渐成为促进能源生态体系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2008年我国的太阳能产业仍保持了30%的增长,在整个新能源领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从2009年2月1日起,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在内的一系列产品将被补充到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

资料显示,中国正影响着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程,改变着人类能源替代的时间表。从2001年以来,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出口总额在不断增长,2007年出口额达6500万美元,出口到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力推实现产品出口的圣能王子太阳能,成为印度的太阳能供应商,成为西班牙工程市场中市场的真空管集热器,太阳能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生产和利用大国的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量占世界76%,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太阳能热水器总量和太阳能节能环保第一大国。

国家对太阳能行业的扶持力度日益加大,太阳能“强装令”可以说是2008年国家政策扶持的重头戏,表现出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更体现出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大趋势下,在国家大力推动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正面临着难得的行业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产业前景令人期待。

第三篇:实习一 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观测

实习一 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观测

报告人:成绩:

一、实习目的理解各种气温观测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气温观测的方法。

二、实习说明

1.用水银或酒精温度计。注意应在没有辐射热情况下使用。挂于测量地点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

2.配备若干套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曲管地温表、温度计等仪器。

3.进行定时的气温和地温观测。

三、实习与作业

1.常用的温标有哪几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答: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热力学温标(K)。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关系 :T = 1.8t + 32(t为摄氏温度数,T为华氏温度数)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 K=t+273.15

2.玻璃液体温度表的测温原理是什么?比较水银与酒精温度表的优缺点。答:玻璃液体温度表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表,温度升高,液体膨胀,指示的刻度(温度)就高,反之就低。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为78℃。因为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其沸点是78℃。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通常会使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测量房间内的室温,这是因为水银的融点是-39℃,在寒冷地区可能会因为气温太低而使水银凝固,无法进行正常的温度测量。而酒精的融点是-114℃,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3.最高与最低温度表构造与性能是哪些? 答:最高温度表中的感应液是水银,感应部分内有一玻璃针,伸入毛细管,使感应部分与毛细管之间形成一窄道。当温度升高时,感应部分水银体积膨胀,挤入毛细管;而温度下降时,由于通道窄,毛细管内的水银却不能缩回,因而能指示出上次调整后这段时间内的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表中的感应液是酒精,它的毛细管内有一哑铃形游标。当温度下降时,酒精柱便相应下降,由于酒精柱顶端张力作用,带动游标下降;当温度上升膨胀时,酒精柱经过游标周围慢慢上升,而游标仍停在原来位置上,因此它能指示上次调整以来这段时间内的最低温度。

4.百叶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双金属温度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下垫面不同条件、不同高度进行气温观测,结果发现湿润地的最高气温_______干燥地, 最低气温_______干燥地,气温日较差湿润地_______干燥地;高地的最高气温_______低地, 最低气温_______低地,气温日较差高地_______低地。

7.气温的日变化幅度_________地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课题:水和水蒸气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第6课《水和水蒸气》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第一部分,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第二部分,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第三部分“空气中的水”,通过观察活动,了解凝结,解释第5课“小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蒸发和凝结,本人安排两课时学习《水和水蒸气》,第一课时学习关于蒸发的内容,第二课时学习关于凝结的内容。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学习“水到哪里去了”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两部分内容。

学情分析:现在三年级的学生基本是经过幼儿园的学习进入小学的,关于“水和水蒸气”,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活动中有了解过相关的内容。学生基本上有关于“蒸发”的生活经验。但三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学生上科学课,往往玩兴较大,科学探究意识、能力比较弱。对比实验的方法,学生刚刚接触过,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思维还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尤其实验的细节还是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

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1小杯热水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过程与方法:

1、观察浅盘子中的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准备: 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1小杯热水。

四、教学过程

(一)水到哪里去了

1、谈话:下雨之后我们常常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些积水。天晴了,这些积水就会很快干掉的,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

2、学生推测。

3、这些水去哪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如何做呢?在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4、学生实验观察

浅碟子中的水减少一部分;碟子外没有水漏出来。

5、提问:水既没有流出去,也没有渗入碟子中,它怎么会减少了呢?(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6、指导学生看书P54看漫画和文字。

7、解释:水洼里的水是怎么样干掉的?试试用图画的方式把你的解释展示出来。

(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1、讨论:水在什么条件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的更快些?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

3、小组讨论一下(参考P55)。

4、学生讨论后汇报

5、实验: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另一勺水则放在蜡烛或者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6、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1、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还要注意避免烫伤身体——不要用皮肤直接接触加热过的勺子;

2、远离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气。

7、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8、小结: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三)空气中的水

1、提问:水会蒸发,在阳光照射下,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那么如果不断的蒸发,河流和海里的水岂不是越来越少了啊,最终会没有,是这样的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2、学生讨论后汇报

3、演示: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

4、提问:有什么发现吗?你能解释吗?

5、学生交流、教师讲解。

第五篇:哪杯水的温度高

哪杯水的温度高

2---1教材说明

热和温度之间的区别许多人可能不十分清晰。“一个盛着温水的容器能够比另一个盛着热水的容器有更多的热能”对于许多人来说更是不容易理解。这课教材试图引导学生混合不同温度的水,让他们观测其温度变化,帮助他们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教材让学生经历三个活动:“两杯体积一样,温度不一样的水进行混合”“两杯温度一样,体积不一样的水与同样多的凉水进行混合”的推测思考。其中第一个活动比较简单,教师让学生回顾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后,只要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教材上的提示自主进行活动。细致的学生还会发现,混合后的水温基本上都是低于它们的平均数,为什么呢?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出解释,原来是因为一部分热散发到别的物体中了。

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空间较大,学生要同时考虑到水的温度与水的体积两个因素,实验方案的制定可以参照教材上的表格,但选择多少体积与温度的热水和凉水进行混合可以让学生讨论,并说说理由。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如不让水洒在桌面上,所倒的水量是否正确,是否节约用水等。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在这些细节中培养起来的。

第三个活动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教材希望学生从温度与质量两个因素思考。

实验前,教师要亲自动手做做有关实验,检测一下实验室的量杯及温度表计量是否精确,以减少实验的误差。

2---2学习对象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热与温度”方面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其中的科学知识,还缺乏严格的实验和探究,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假设--实验验证(量化、精确化)--结论”的模式进行探究活动。

2----3教学目标

1.经历混合两杯水,推测哪杯水温度高,再进行验证的活动过程。

2.从水温及水的质量两个因素来考虑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3.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4教师准备

小组观察用:不同温度的水、温度计。

小组实验用:实验记录表、温度计、杯子、不同温度的水。

2---5课题有关知识 什么叫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物体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标志着组成物体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增加或减少。但是,用皮肤的感觉去判别温度的高低往往不可*。例如将两手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里浸一会儿,再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所感觉的冷热程度不一样,因此,通常利用水银、酒精等热胀冷缩的性质,做成温度计,去测量物体的温度。

2---6实验介绍

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实验报告:

1.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混合。

第一次实验

200ml第一杯水温度

200ml第二杯水温度

预测混合后的温度

实际温度

第二次实验

200ml第一杯水温度

200ml第二杯水温度

预测混合后的温度

实际温度

我们的发现:

2.同温度不同体积的两杯水分别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混合。项

原来的热水

加入的凉水

混合水的温度(℃)

体积(毫升)

温度(℃)

体积(毫升)

温度(℃)

第一杯

ml

ml

第二杯

ml

第一杯

ml

ml

第二杯 ml

ml

2---7教学提示

1.实验方案要考虑具体操作层面的内容了,如:用多少凉水、热水,要考虑到有多少可用热水、杯子能容纳的水量,还希望学生关注如何精确的量取(包括计量工具)等。

2.实验前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水的量吗?还是别的?)

3.实验后的思考

实验值与预测值是否一至?科学理论值(简单的可以介绍)2---8参考资料

教学设计(见教学光盘)

哪杯水的温度高

(一)教学要求:

1.经历混合两杯水,推测哪杯水温度高,再进行验证的活动过程。

2.从水温及水的质量两个因素来考虑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3.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不同温度的水、温度计、实验记录表、温度计、杯子、不同温度的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桌上两杯水,它们同样多,它们的温度一样吗?

2.哪杯水的温度高?

3.高多少呢?用温度计测量,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

4.用温度计测量出两杯水的不同温度,体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研究两杯水进行混合的问题

1.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2.推测将这两杯水混合后,将会有什么变化?水温将会是多少?

3.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4.讨论实验的注意点:(1)两杯水的体积一样(2)不同温度的水(3)多测几次。5.实验并记录。

6.有什么新发现?有什么新想法?

三、研究两份热水与一份冷水进行混合的问题

1.如果用两份热水与一份冷水进行混合,温度会发生变化吗?

2.会有什么变化?能使你的推测与实际结果的误差控制在 3 ℃以内吗?

3.小组讨论,做出推测结果,并说说推测的理由。

4.实验并记录。

5.结果怎样?有什么新发现?

6.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研究一份热水与两份冷水进行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四、思考延伸

1.看书上最后一个问题,混合后,哪杯水的温度高?

2.做出推测,并说理由。

3.还有什么问题?鼓励课外尝试实验。

哪杯水温高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认表方法。

2.知道如何保管温度计,培养爱护器材的习惯。

3.知道热量可以相互转递。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表方法。

【教学用具】 玻璃杯、温度计、开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桌上有两杯水,它们是同样多的。同学们猜测一下,它们的温度一样吗?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的温度是否相同,得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

(对杯分别编号记下两杯水的温度)

1.产生问题,如果把这两杯水混合,将会有什么变化?水温将是多少呢?

(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并分别写下自己的猜想)

2.实验:把两杯水混合在一起,拿温度计测一测,看结果怎样?

3.两杯同样多的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第一杯所装水是第二杯的两倍。如果在两杯水中加入同样多的凉水,这两杯水的温度还会一样吗?哪杯水的温度高?

5.通过实验进行比较,小组讨论一份详细的实验方案,并按照自己组实验方案,检测一下,混合后哪杯水的温度高?

二、究体积不同的水混合后的水温变化

1.温度相同的两杯水,第一杯中的水是第二杯的两倍。如果在两杯水中加入同样多的凉水,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混合后两杯水水温差异与什么因素有关?

3.做出推测,并说说推测理由。

4.小组议论方案。

5.实验并记录。

6.结果怎样?有什么新发现?

7.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三、思考延伸

1.看书上问题,混合后,哪杯水的温度高?

2.做出推测,并说理由。

3.还有什么问题?

哪杯水温度高

(三)一、教学目标:

1、经历混合两杯水,推测哪杯水温度高,再进行验证的活动过程。

2、能在活动中设计较为科学的实验方案,注重实验中的细节问题。

3、能从水温及水的质量两个因素来考虑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能在活动中设计较为科学的实验方案,注重实验中的细节问题。

三、教学难点:

发现水温的变化与水的质量有关。

四、教学准备:

实验记录表 温度计、有热水的热水壶,一水槽冷水、一只有刻度的杯子,两只塑料杯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师:桌上有两杯水(1热水,2冷水),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生:体积相同,温度不同。

师:哪杯水的温度高?高多少呢?

生猜测。

师:如何来验证猜测呢?是的用温度计来测。请你们测一测两杯水的水

温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学生测水温记录。

师:谁来说说测量的结果。

生回答。

2、研究两杯不同温度的水混合的水温变化

(师:分别测完这两杯水的水温,你还想做什么事?

生:混合这两杯水,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师:如果将这两杯水混合,你们猜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水温会发生变化。

师:水温会是几度呢?再表格1中记下你们的猜测。

生记录猜测。

师:来说一说你们猜测的水温和原因。

生答。

师: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所以还是让我们混合这两杯水,并测

一下水温。然后记下结果。那么水怎么混合?是冷水倒入热水中还是热水倒入冷水中 呢?为了方便称呼,我们统一将冷水倒入热水中。记录员注意,请你记录完后,拿着 你的记录单上来让我也记一下。

生:混合两杯水,测水温,记结果。

师:和你们的猜测相近吗?看着这个表格,那么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将两 杯同样多的但是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生:将两杯同样多的但是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接近这两杯水的平均数,且略低于平均数。师板书出示结论

师:噢?会不会是巧合呀?怎么做这个结论才会更可信?

师:好,再做一次实验。请问这个实验该怎么做?

第一步:水怎么取?

(混合后的1号杯不动做热水,在用量杯取相同多的冷水

倒在2号杯。)我们国家水资源紧缺,所以课堂上的水也要循环利用,各尽其用。板书:取水

第二步:取完水后还要不要再分别测水温?板书:测水温

第三步:猜测并记录

板书:猜测、记录

第四步:混合,测量、记录

板书

第五步,将结果给老师。

第六步:分析结果,归纳规律。

第七步:再次实验,分析结果。

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步,以上几步就毫无意义,前功尽弃了哦。

学生实验。汇总数据,并分析。看看我们第二次实验的结果,符不符合刚才得出的这个“将两杯同样多的但是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接近这两杯水的平均数,且略低于平均数”结论呢?

师:通过我们7个小组共14次实验,我们发现将两杯同样多的但是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接近这两杯水的平均数,且略低于平均数。这个结论还是比较可信的。

3、研究质量不同的水混合后的水温变化

师:那么将这两杯温度相同的热水,但是第一杯是第二杯的两倍,在这两杯水中加入同样多的冷水,这两杯水的温度会一样吗?哪杯水的温度高? 生猜测。

师:能通过实验进行比较吗?请你们制定一份详细的实验方案。学生制定方案。交流汇报。

(取水:取多少毫升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合适?怎样取水?)

师:方案交流了,也完善了,请你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尽量按着方案来做。学生实验。汇总结果。

师:看着这个表格,你又有什么发现吗?是的,两杯体积不同温度相同的热水和同样多的冷水混合后,多的水温度高,少的水温低。

也就是说,水温的高低还和水的质量(体积?)有关。

4、思考延伸 师:经过这两个不同的混合水的实验,同学们对于水混合后的水温变化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还想探询水温变化的什么规律呢?

(出示书本41页的图)两只杯子,一只200毫升热水,水温40℃;另一只杯子100毫升热水,水温80℃。如果往这两只杯子同时加入100毫升的20℃的水,混合后哪杯水的温度高? 回家自己可以多实验几次,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想想是为什么。

水的饱和温度受空气分压力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