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5篇)
编辑:花开彼岸 识别码:24-53912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2 22:31: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数词,分数,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整数,十一。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同寻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治学的人,泛指一切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对于这种情况。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到达。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词类活用

1、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3、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5、由山以上五六里 上:名词作动词,上行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10、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12、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13、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

1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惑:使动,使„„迷乱。

16、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一)实词 1.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2.观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兽(动词,观察)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直观(名词,景象)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夫

①夫夷以近(句首发语词,不译)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代词,那)5.然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谬

①盖音谬也(错,错误)

②后世之谬其传也(使动,使„„ 错,弄错)7.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二)虚词 1.以

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介词,因为)⑵无物以相之(介词,来,用来)⑶险以远(连词,而且,表并列。)

⑷由山以上五六里(介词,表示方位的界限,从)⑸拥火以入(连词,表修饰。)2.得

⑴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动词,能够)⑵往往有得(名词,收获,心得)⑶此余之所得也(动词,得到)3.之

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代词,它,指褒禅山)⑵褒之庐冢也(结构助词,的)

⑶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4.于

⑴始舍于其址(介词,在)⑵于是余有叹焉(介词,对于)5.而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连词,表并列)

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连词,表并列)

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连词,表转折)

⑷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并列)

⑸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因果)

⑹而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连词,表转折)

⑺而人之所罕至焉(连词,表因而)⑻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连词,表转折)⑼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连词,表并列)

6.乃

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⑵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⑶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⑷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7.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五、句式

(一)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表示判断)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表示判断)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表示判断)4.此余之所得也(“„„也”表示判断)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二)省略句 1.而卒葬(于)之 2.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5.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六)状语后置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

二、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今义:数词,整数,十一。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词类活用

1、有泉侧出。

2、始舍于其址。

3、名之曰褒禅。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5、由山以上五六里

6、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往往有得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0、问其深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2、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13、火尚足以明也。

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

16、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四、一词多义

(一)实词 1.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2.观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兽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直观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夫

①夫夷以近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5.然

②吴广以为然 ③有穴窈然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6.谬

①盖音谬也

②后世之谬其传也 7.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二)虚词 1.以

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无物以相之 ⑶险以远

⑷由山以上五六里 ⑸拥火以入 2.得

⑴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⑵往往有得 ⑶此余之所得也 3.之

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⑵褒之庐冢也

⑶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4.于

⑴始舍于其址 ⑵于是余有叹焉 5.而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⑷来而记之者已少

⑸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⑹而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

⑺而人之所罕至焉

⑻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⑼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6.乃

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⑶良乃入,具告沛公

⑷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7.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五、句式

(一)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此余之所得也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省略句 1.而卒葬(于)之 2.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5.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六)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第二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记‛实为杂记,有许多文章因事因感而发,或叙或议,或抒情或说明,不拘一格,不便归类,于是称为‚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等。

2、学生疏通字词,教师补充:

庐冢(lú zhǒng、卒(zú)、仆(pū)

独其为文犹可识(shí)

瑰(guī)怪、褒禅(bāo chán)山、窈(yǎo)然

咎(jiù)、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庐陵箫君圭(gūi)君玉

余弟安国平父(fǔ)

3、学生自读,并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记游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三、研读第一、二段

(一)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

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明确: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碑文)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

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第三篇:游褒禅山记2016

游褒禅山记 一.导入

你们都游历过名山大川吧,你们的旅游style大概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去啥也不知道.游后亦有所得,往往先是感觉很累,回头再想想挺好,写出的游记,内容往往是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也许,这就是世间平凡者为什么那么多,而伟大者却很少。

名家怎么写游记?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的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按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什么值得写,然而王安石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二.作家作品

1.解题:“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分为四类:记游、记事、记亭台楼阁、记物。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山水游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杂物书画记:《核舟记》。《游褒禅山记》属于游记。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2.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原意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同时透露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祖宗不足法”: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这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自宋以降,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三.整体感知:

1.这篇游记和我们平常学过的游记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

2.哪些段落记游(山的见闻和经过),哪些段落抒发感慨?最后一段写什么?

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四.学习第一段 1.读

2.疏通字句

3.这一段主要内容:介绍褒禅山概况。作者怎样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4.思考: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五.学习第二段

1.第二段主要内容:记游华山洞的经过.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 ,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 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 则是北面了.3.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游华山洞的经过(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然后记游后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详略怎样安排的?

记前洞概况:略;概况:详

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详

记前洞和后洞概况:略;记游后洞经过:详

5.作者写游洞经过,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用了哪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⑶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深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思考: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一部分记游山的见闻和经过,后面抒发感慨,写游华山洞的心得。作者游山后都有哪些心得呢?

六.学习第三段

1.怎样由前文的记游过渡到后文写游洞的心得?两部分之间使用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2.作者有哪些“叹”呢?

一叹古人求思深广有得,二叹今人避难就易,三叹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四叹志力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五叹尽吾志而无悔。3.为什么先说古之人?

以古人为标准,使作者立论更有说服了力。4.探讨志力物的关系

(1)作者如何看待志力物三者的关系 志:坚定的志向、主观努力、意志 力:具备一定的能力 物:一定的外在条件 有志而无力,不能至 有志与力,无物,不能至 有力至而不至,可讥可悔 有志尽志,无悔无讥 结论:志是最根本的

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力,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这段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用自己的话概括“得”具体指什么样的道理?

(这五叹,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即事明理,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6.“游山洞”与“做学问”趣比

游山洞

做学问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

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博大精深大学问

随之出者

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 游洞之力

求学之力

物(火把)

求学之客观条件 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志力物的理解

A.1613年,徐霞客27岁那年,观赏完大龙湫瀑布惊心动魄的景观之后,想起《大明统一志》上说,大小龙湫的水都是山顶雁荡(雁湖)流下的,便抱“学务实效,经世致用”的原则,决心弄个究竟。期间遭遇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在山石嶙峋的高峰间攀登,在窄如刀背的山脊上行走,还用仆人的绑腿布连接起来从悬崖上吊下去探路,在攀回崖上时绑腿布被尖利的石头磨断,他几乎坠崖而死!此次探湖他的收获是,发现了《大明统一志》上记载的错误,雁荡山最高峰上非常狭窄,连一双脚都难以容纳,怎能容下一座雁湖?至于大小龙湫的源头和雁湖的确切位置,他此次并没有弄清,但他心中总装着这个问题,直到20年后再攀雁荡山才把它彻底弄清。他的精神勇气和毅力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我们不能不叹服他追求科学的精神,感佩他一往无前的勇气,赞赏他坚忍不拔的毅力。

B.【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德音,道德品行。孔,甚,昭,明也。道德品行十分显著彰明)

【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B.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C.当代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松树在暮色苍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阵阵乱云从容地飞过。天设地造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七.学习第四段

1.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而来的? 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仆 碑 →

其文漫灭→古书之不存 ↓↓

→ 何可胜道也哉

→ 谬 其 传 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2.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此课文是很严谨的递进结构的说理文,也是写好叙议结合文章或一事一议文章的典范文章,我们应仔细揣摩,在平时加以运用。1.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

(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

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宋仁宗登基第一年为至和元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2.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3.《游褒禅山记》,写的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按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什么值得写,然而王安石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 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严密。

第四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问题化生态课堂”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文本,初步感知。疏通全文,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

2.学习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作者有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2.在合作探究中体会文中蕴含丰富的哲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尽吾志”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突破】

1.掌握叙事与议论结合的写作方法; 2.体会“尽吾志”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设计:

【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

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

【设计说明】

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诵读为主,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度不大。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结合注释,读懂文章,以鉴赏为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品味,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将古诗文上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与鉴赏诗歌艺术美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课时计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全文,疏通大意,积累文言知识;第二课时分析写作方法,弄清“志”、“力”、“物”的含义,体会作者文章的中心思想“尽吾志”。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课前完成问题化预习)活动

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面字词注音

重点字:庐冢(zhǒng 仆道(pū)好游者(hào)........)............... 萧君圭(guī)夫夷以近(fú)舍于其址(sh.......................è).. 王回深父(fǔ)有穴窈然(yǎo ................).2.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党领袖。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问世。

(2)轶闻趣事 “害”爹挨雨淋

王安石从小聪明伶俐,邻居们都夸他心眼多,脑瓜灵。他爹听了,自然喜上眉梢,甜进心里。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细雨,他爹穿着单衣,坐在屋里,于是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说:“安石啊,大家都说你聪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里,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里去挨雨淋,才算你真聪明。”王安石知道父亲在考自己,就笑着说:“爹,落雨天当然是坐在屋里,我怎么能叫你站到院子里去淋雨呢?”他爹说:“那你不算聪明。”王安石接着说:“爹,你要是站到院子里,我就能把你请到屋里来,你信不信?”他爹连声说着“不信”,就走到院子里去了。王安石在屋里来回走着,就是不喊爹进屋来,让他爹挨淋雨。他爹等了好久好久,实在不耐烦了,催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王安石说:“爹,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里挨雨淋’了吗?”他爹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还真有两下子。”王安石说:“爹,快回屋里来,要不淋雨受凉会生病的。”他爹立即回来了,王安石又说:“爹,又‘把你请到屋里来’了。”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

3.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及时、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

活动

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你画出哪些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根据全文的描写,叙述游历的路线图。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活动

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完成问题 1.再读课文,能否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游山经过。第二部分(3——4):游山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结尾,补叙同游者名字。

2.文章的三部分分别采用何种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记叙,第二部分是议论。

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第2段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段略写前洞,较详细了后洞的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运用了对比手法,前洞的平旷和后动的对比,前洞“记游者甚多”与后动“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余所致之浅”与“好游者所致”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对比。

(2)第四段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3)第五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五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文章的时间,并署名。这是古代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这使行文简洁,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理论上的说服力。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三步:合作探究(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一:学生生成探究问题。

1、在上面的学习中,你发现问题了吗?请写出来,交给小组长

2、学习小组确定采用的探究问题是什么?将你的想法与大家探讨。

活动二:教师补充探究问题 1.分析志、物、力的含义?

(志)是志气,即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力)是精力,即牵引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物)是物质条件,即照亮人类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路。

2.这三个条件的关系?

第一层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而力不足者,也不能至也。”这段话,作者从游山的经历而体会出,欲达目的必须“有志”,而“非有志不能至也”。同时,还强调有了志,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力”。

第二层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通过第一个层次的叙述,进而从反面进行了逻辑推理,认为有力、有物而无志,其结果已为实践证明;那么,有志而力不足,物不备呢?结论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强调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志、力、物”三者是缺一不可的。第三层次:“然力足以至焉”却不能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作者分析了志与力的关系,志是意志,力是精力,两者共同存在于主体之中,但志起着主导作用。同样,以“不能至”,来阐明有力而志不坚,旁人会讥笑,在己会后悔;尽志而力不足,在己既无悔,人亦未能主讥。之所以,作者提醒人们,要争取理想的实现,就必须坚定志向,尽力而为。只有“志”、“力”、“物”三者合一,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功的希望。

第四步:迁移应用 赏析苏轼《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第五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教学难点:

掌握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1、4、5自然段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写游记一般写什么内容?(无非是写游览的时间地点和谁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却不是如此。现在请同学先看一下课后练习一,了解一下课文的行文思路。(板书: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介绍作者

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城东北,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从舒州(现在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此山,同年七月以追忆的形式写下了此文。

记是一种记叙文体。古人将以记名篇的作品称为“杂记体”叫杂记。内容广泛,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写法方面比较自由,构思巧妙。在表达方面上可纯为记叙,可夹叙夹议,有的甚至议多于叙。古代游记类是专门写游记的文章,主要记述旅游所闻,所经之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风俗、风土人情、山川景物、遗闻遗事,但它必须是作者亲身游历的记录,不能虚构想像。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一。北宋四大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之一。(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从课后练习一我们知道本文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说理的,记叙和议论是紧密结合,前后照应的,从表中我们也知道第四自然段议论是由第一自然段的记叙引发的,第四自然段的议论是由第二自然段的记叙引发的。所以我们就把第一跟第四自然段,第二第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

(一)第1、4自然段知识点

1、齐读第一第四段

正音:①华:前四个huā后两个huá,②舍:shè③胜:shēng

2、掌握以下字词:

阳:山南水北(如衡阳在衡山的南面,洛阳在洛河的北面)阴:山北水南(江阴在长江的南面)

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偏义复词:庐冢,庐,房舍。冢,坟墓。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房舍。词类活用:

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称呼——“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一词多义:

卒:①死“死葬之”②终于“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士兵 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残存的文字“独其为文犹可识”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

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授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古今异义: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古义:助词“所”+介词“以”,表示“„„的原因” 学者所以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A„„者„„也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B„„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

4、状语后置: 始舍于其址

(二)第一段课文分析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步:古代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八尺、六尺,历代不一致。这里的步,指脚走的步,举足两次为一步。仆道:倒在路旁。仆,跌倒。

⑤其文漫灭,文:文章,指碑文。漫灭:磨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漫,漫漶,模糊不清。灭,消灭。

⑥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只有从它那些残存的文字中还能够辨认出的,是“花山”。独:只有。其:那,那些。文:文字,指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曰:是。这句话比较费解。“为文”当指额文,刻在石碑上部的碑文题目,字体较大,刻得较深。

⑦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言:说,这里是“念”的意思。盖:副词,这里表示推测性的判断,相当于“原来”的意思。音谬:读音错误。作者认为,“华山”的“华”字,既然碑上写作“花”,就应该读huā,现在读如“华实”的华(huá)是读音错了。从“漫灭”之中识出“花山”,已有“慎取”之意。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小结: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这一段交代所游的地方,介绍褒禅山的来由,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像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可以删掉呢?(学生:不可以)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

(三)第四段课文分析

①余于仆碑。又以悲夫(fú)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ēng)道也哉!仆碑:倒下来的石碑。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悲:叹惜。夫:那些,代词。谬:谬误,用作动词,弄错、使„„弄错的意思。其:代词,代古书。莫:代词,没有谁,只用作主语。名:说出,指识其本名。胜:尽。也哉:语气词连用,“也”表示论断语气,“哉”表示感叹语气,语气的重点在“哉”上。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也:这(就是)„„缘故。学者:研究学问的人。之:指流传的书籍材料。

“仆碑”照应开头,再用“悲”字领起一段议论,强调“深思慎取”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2、小结:

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这样看来作者在第一段写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是别有用意的,它是第四段议论的根据和材料。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四)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2、3自然段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4、5自然段,作者从第一段的记叙引发了第四段的议论,阐发了——治学“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现在我们继续跟随王安石去游褒禅山。请同学们先对照注释看一下课文的第2、3自然段。(板书:游褒禅山记)

(一)课文分析(第2自然段)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其:代词,代华山洞。侧出:从旁边涌出。而:连词,而且。记游者:指在洞壁上题字或题诗文留念的人。前洞夷,略写。(19个字,客观描写)

②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穴:洞。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之:代词,代后洞。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其:代词,代后洞。则:那么,连词,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有相承的关系。好游者:喜欢游览的人。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后洞险,稍详。

③ 以上两句,分写二洞,伏下“夷”“险”二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我。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着。火,火把。以: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⑤ 入之愈深,进洞越深。之:代词,代后洞。愈:越。其进愈难,前进越困难。其进:其所进的路,那向前进的路。而其见愈奇。那见到的景物也就更加奇妙。而:连词,连接的两个部分在时间方面或者在因果方面是前后相承的。其见:其所见者,那见到的景物。奇:奇妙。○“深”“难”“奇”意味深远,为下文的观点提供依据。⑥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而:因而。怠:怠惰,懒于前进。且:将要。遂:就。之:代词,代“欲出者”。○“好游者不能穷”“有怠而欲出者”,都是畏难。

⑦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的意思。所至:走到的地方。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文言表示比数,个位数与十位数并列。⑧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连词,表示转折,然而。其:代词,代后洞。左右:指后洞左右的洞壁。而:连词,连接的两部分是并列关系,而且。之:代词,代到这里游览一事。已:已经。

⑧ 盖其又深,盖:大概。其:代词,代“洞”。又:副词,用于谓语前时,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和“更”的意思差不多。则其至又加少矣。则:那么。其至:其至者,那到达的人。加:更加。矣:语气词,相当于现代语的“了”或者“啦”。⑨ 方是时,方:正。是时:这时,指有人提议出洞的时候。

⑩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余:我。力:体力。尚:还。足以:足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的意思。也:语气词,这里表示肯定和感叹的语气。○两个“足以”包孕着无限的懊悔。

既其出,出洞以后。既:动词,尽、结束。其出:那出洞的过程。其,代词,那。

则或咎其欲出者,则:副词,就,便。或:有的人。咎:责怪。其欲出者:那要求退出的人。其,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现代语的“那”。欲,希望,要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fú)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洞来)而不能极尽那游玩的乐趣了。其:代词,代作者自己。得:能。极:尽。夫: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前,起指示作用,这次。○用“悔”结住叙事——议在其中。

具体写游洞。先略写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较详细地叙述游后洞的经过,表达了“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心情。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小结: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二)研读第3自然段

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1、知识点: 词类活用: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见: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色。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古今异义:

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①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是“于”+“是”,“于”是介词,“是”是代词。对于这种情况。“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②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③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④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⑤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⑥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归纳全文的思想内容,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归纳“其”用法。

(一)课文思想内容: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山 ↓ 院

记叙所见

(议论基础)↓前洞:夷以近,游者众。洞

↓后洞:险以远,至者少。碑

游褒禅山记

奇观在险←志、力、物 议论所感(记叙深化)

古书之不存而谬其传→治学应当深思慎取

结论:凡事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治学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本文的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其”字的几种基本用法: “其”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考试说明》规定的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之一。在王安石的佳作名篇《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字出现了20多次,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通过本文,我们对虚词“其”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的用法规律。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⑪址,而卒葬之。以故其⑫后名之曰“褒禅”。距其⑬院东五里„„以其⑭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⑮文漫灭,独其⑯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⑰下平旷,有泉侧出,„„问其⑱深,则其⑲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⑳进愈难,而其⑴见愈奇。然视其⑵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⑶又深,则其⑷至又加少矣。既其⑸出,则或咎其⑹欲出者,而余亦悔其⑺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之乐也。以其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⑼孰能讥之乎?后世之谬其⑽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第一,“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作定语,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上面“其”的⑪⑮⑰⑵都是称代第三人称。⑪始舍于其址:代华山。

⑮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仆碑。⑰其下平旷:代华山。

⑵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后洞。●第二,“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还可以做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或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课文无此)。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⑯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⑻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第三,“其”的称代作用还可以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于第一人称可译为“我”、“我的”或“自己”。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

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代自己。●第四,“其”字用作代词,可以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那个”、“那些”。⑫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代埋葬慧褒的时间,译作“那”。⑬距其院东五里:指代慧褒禅院,译作“那个”。⑱问其深: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⑲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⑳其进愈难:指代进的路,译作“那”。⑴而其见愈奇:指代见的景,也译作“那”。⑶盖其又深:指代后洞,译作“那”。⑷则其至又加少矣:指代那些人。⑹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那”。

⑽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第五,“其”用作虚词,可以充当副词、连词、助词。充当副词的如⑼其孰能讥之乎:“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其”用作助词:最常见的是用作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希望等语 气。

⑸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另一种说法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另外: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例:“其皆出于此乎?” 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例:“吾其还也”

●“其”字除了上述本文的用法外,另外还有一些用法,下面补充说明: ㈠“其”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

㈡“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

㈢“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还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如: ⑪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⑫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⑬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⑭吾其还也。(《崤之战》)⑪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又”。⑫句,“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⑬句,“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⑭句,“其”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㈣“其”作副词,表时间,有“将”、“将要”的意思。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七月》)该句译为:赶紧修理好房子,将要开始播种各种谷物了。“其”解释为“将要”。㈤“其”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如:⑪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狱中杂记》)⑫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⑪句大意是:如果遇到执行凌迟这种刑罚,刽子手便对犯人说:“你依我,给我若干钱,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话,我把你四肢剐尽,,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其”相当于“如果”。

⑫句意思是: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桃园而看不到尽头呢?“其”相当于“是„„还是”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