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全面推进我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结合我区普通高中实际情况,特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二、课程理念和目标
(一)课程基本理念
关于课程基本理念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实施中应当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要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在教学中应当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使学生理解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两者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注意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融入教学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课程内容要注重基础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注意从学生现实生活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向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延伸,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和未来走向,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充满探究、生动活泼、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学习通用技术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 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落实总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以下五方面能力的培养: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构建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目标,在这三个纬度的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贯穿过程始终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安排建议
通用技术课程由9个模块构成,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7个。1.必修模块
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技术的基础内容,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它对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技术素养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必修内容集中反映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学生未来生活必备、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内容,也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2.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着眼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其内容是必修模块在不同具体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技术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技术经历,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修习要求
所有高中学生必须修习“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修完必修的2个模块可获得4个学分,达到高中毕业在通用技术学科方面的最低要求。
学生在修学必修模块之后可根据兴趣和条件自由选择选修模块学习,选修模块有7个,模块之间为并列关系。
① 对于理工科、农科发展倾向的学生,应至少修习2个选修模块,再获得4个学分,即共获得8个学分。
② 学生可以结合“绿色证书”教育或其他技术培训选择修习相应选修模快,获得“双证”.③ 学校要创造条件设置齐全选修模快,选修1 “电子控制技术”与选修5“家政与生活技术”2个模块可以优先设置;农村中学应设置选修模块4“现代农业技术”。
4.课程安排方案
通用技术课程安排指导方案,见表一。通用技术课程安排表,见表二。
通用技术课程安排指导方案 表一
学习科目领域技术通用技术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技术与设计1/2-2第二学期技术与设计2/2-2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选修/2-2选修/2-2选修总复习说明:表中“技术与设计1/2-2”表示“通用技术必修模块1/每周2课时,获得2学分”。
通用技术课程安排表 表二
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类别学分必修必修选修选修222222222教学时数***636开设学年(建议)高一上学期高一下学期高二高二或高三高二或高三高二或高三高二高二或高三高二或高三简要说明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技术与设计1基础上的必修模块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选修模块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建筑技术为内容的选修模块。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的平台,将机械传动与单片机的应用有机组合的选修模块。以较为先进的、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现代农业技术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农业技术实验为主要内容的选修模块以家政与技术的联系为基点,旨在提高学生未来生活质量的选修模块旨在通过学生对服装的认识、欣赏、设计及简单制作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增强审美和造美能力的选修模块。侧重于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选修模块。简易机器人制作选修现代农业技术选修家政与生活技术选修服装及其设计选修汽车驾驶与保养选修
(二)课程教学建议
1.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本盟市选定的教材为主,参考其它版本的教材并有效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实施教学。教师应深刻地理解本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理解教材设计和呈现方式的涵义和优点,要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以课程内容的自主创造为前提,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之一加以利用,并在开发更具适合性、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上有所开拓和创新。
2.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并加以实施,进而进行评价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法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要注意“目标”与“目的”的区别,目标的表述应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是全面、完整;明确、具体;学生知道本堂课的目标。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方式的设计,明确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注重探究实践教学。3.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
设计是技术活动中的核心过程。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亲历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设计活动。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全员性参与,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愿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使其主动、有效地参与设计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其次,要强调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即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为此,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注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各种技术交流和评价手段丰富设计过程,以促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4.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技术思想和方法是从宏观的理论层面上提供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和处理技术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挑选一些体现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技术设计实例,引导学生应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去体验、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真谛。
5.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试验是属于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一条基本途径。技术试验有多种作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如对比试验法、析因试验法、性能试验法等;要加强对试验过程中目的的确定、任务的安排、方法的使用、仪器的选配和校准、数据的观察和处理等方面进行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要密切注意个中细节和意外情况的发生,引导学生做好观测记录,抓住有价值的资料,力求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和负责的科学态度;鼓励和培养学生在试验中进行合作性学习,积极培养团队精神和分工协作的意识。技术试验往往会有失败,要积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意志。
在教学中进行某些规定的技术试验时,若因仪器设备等不足原因而在实施上造成困难时,应依据学校的实际条件,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因地制宜的自行设计类似的试验项目来替代,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试验。
6.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模仿方式适用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等技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全体成员的作用,注重分工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培养学生协作、沟通的能力及共同奋进的团队精神;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技术探究能力。
7.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学和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小组辅导、个别辅导和学生之间互帮互学等多种方式,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辅导过程中,要对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给予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导,防止出现教师代替学生操作的现象。
8.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现代技术,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交和学的方式,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要积极创设条 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仿真试验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绘图、模拟试验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技术合作与交互式技术学习,以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9.注重校本研究
实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人员的作用,重视学校和校际技术教研组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研究、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学校要为技术教师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
10.重视技术文化的教学
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技术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课程中蕴含的鲜活的技术文化,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悟,获得对技术的完整和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技术文化教育应有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技术素养。
11.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在进行观察、调查、设计、制作、实习、试验等活动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尤其在操作时,注意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伤害等。
(三)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的原则和内容
评价应遵循“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等评价原则。评价的内容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
① 知识与技能
对学生学习技术知识的评价,应根据技术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类别进行评价。对于陈述性知识通常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于程序性知识则要求学生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融会贯通,在问题的解决和实践操作中正确运用。
对技能学习的评价主要从学生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能、试验技能、交流技能、评价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应从某一技能本身的操作要点和规范出发,依据课程目标进行,倡导和鼓励有新意的技能、方法。
② 过程与方法
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的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不同的技术学习内容,学生经历技术学习过程的感受也不同,要根据内容特点确定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重点。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应着重从学生参与技术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在技术学习中,是否具有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否具有不屈不挠、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信心和意志,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技术作品能否体现关爱自然、珍视生命等积极向上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技术学习过程中,对于技术文化的理解是体现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评价者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并记录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的精神内涵、独特的美学视角和富 有魅力的个性展示,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并及时给出描述性的评价意见。
需要强调的是,在对学生的技术学习进行评价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不是孤立的、机械分割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将三个方面有机融合起来,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2.评价的方法
评价方法应是开放、灵活、多种多样的,如书面测试、方案及作品评析、过程记录卡、访谈、活动报告等。评价者要根据具体的评价目标、内容,客观分析并灵活运用这些评价方法。
① 书面测试
选取来自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问题分析、案例分析、产品设计和产品分析等题型,考察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将技能方法迁移到新问题情境中的能力。
② 方案及作品分析
对学生制作的产品、产品模型、设计方案和技术图样、说明书、设计制作报告等进行评价。
在对方案及作品等进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成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对于成功(达到设计要求)的方案作品,要从其创意是否新颖,各种指标是否合理,制作是否精益求精,以及设计、制作报告是否找出了成功的原因与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不成功的方案和作品,要着重评价设计中的合理之处和有价值的地方,看其是否有自主的新思路,设计、制作是否认真,特别要看其是否找出了不成功的原因及教训,要允许学生重新设计或制作,并重新进行评价。
③ 技术活动报告
技术活动报告由教师和学生分别纪录。教师记录全体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有价值或有意义的信息;学生记录技术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技术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设计与制作中的独到或有创意之处、对作品或方案的评价等过程性资料,从而形成学生的技术活动档案袋。家长和校外技术指导也可以记录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有关信息。
3.评价的管理
通用技术课程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等级可以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参与技术课程中某一模块的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技术活动档案袋记录基本完整,方案、作品和书面测试达标,并能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应视为合格。参加某一模块学习的全过程,取得合格或合格以上成绩者,获2学分。对有特别优秀的设计、制作成果,或有所创新、发明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充分利用文本资源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是通用技术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文本资源。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始终把《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及其解读,作为重要的和必须充分利用的通用技术课程文本资源。文本资源还包括教材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等。学校应为教师和学生有计划地配置技术课程文本资源,并使它们得到合理管理和充分利用。
2.积极建设和有效利用物质资源 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应配备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备。在规划和配置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设备工具与教学材料时,应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提倡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和生活 中常见的用品或废弃物等,制作可替代的简易仪器、教学设备、教具、学具等,要注意所用材料要对环境无污染,对学生身体无毒无害并安全可靠。
学校要充分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及信息技术等学科实验室的场地、设施、工具、仪器等,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服务,还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可使用的土地或劳动实践基地,开辟通用技术课程实践园地,如种植园、饲养基地、农艺园地或新技术试验基地等。
3.广泛开发人力资源 实施通用技术课程,师资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应依据有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配备的文件精神,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并注意开发与利用其它人力资源。
4.努力做到资源共享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为通用技术课程服务,引导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和教师要注意开发和利用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设备、器材、基地等的课程资源,努力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
四、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合格的师资队伍是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学校应依据文件精神,统筹规划,落实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当地社会的资源,聘请兼职教师。学校要为通用技术教师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使教师不断充实专业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资源
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加强通用技术基地的建设。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各具特长的教职员工、实验室、计算机房等场地和设备等;要建立通用技术试验室;要努力发挥各种教育基地及大学、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等资源的作用。
(三)教学管理
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指导、检查,要把学校开课情况和教学质量作为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盟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努力解决好通用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职称的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等问题。
(四)教学研究
各盟市教研部门具有指导本地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职能,要配备通用技术专职教研员。教研员要通过讨论、听课、公开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评比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学校、教师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加强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并及时推广,要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2011.1.9 7
第二篇: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为保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结合实际,现就我省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的领导与管理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工作,选派专人负责检查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准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2.各普通高中应有一名校长具体负责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工作,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做好实践活动的安全工作。各普通高中必须开设通用技术的两个必修模块,每周2课时(建议连排),共72课时;至少为2006级学生在高三开设一个选修模块,并逐年增加选修模块的开设数量。
二、高度重视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建设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的调整,督促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通用技术教师。通用技术必修课按每5-6个平行班配备1位专职教师,选修课可配专职教师,也可聘请固定的兼职教师。
4.各普通高中应安排原教学能力较强的劳动技术教师、科技发明教师或动手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理科教师任教通用技术,应鼓励和吸收青年教师充实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支持学校招聘工科院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来担任通用技术课程教师,支持学校聘请职业高中、职业技校的专业教师担任通用技术兼职教师。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做好通用技术教师的培训工作,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6.各高等师范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技术教育专业或设置有关的选修课程,及早开办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培训班或函授班,解决教师的培养途径和专业技术培训问题。
三、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抓紧专用场地建设
7.省教研室应统筹规划、组织开发通用技术教学资源,编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案例集,建立浙江省通用技术教研网页。
8.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建设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各普通高中应在2007年至少配有一个专用教室,并在3年内达到每6个班级配有一个专用教室的标准。专用教室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装备配备目录》配备器材,各普通高中应在3年内达到标准。建设专用教室时应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的劳动与技术教室的作用,根据通用技术实施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并利用好已有的器材。专用教室应配有通用技术实验员进行管理。
9.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选修模块教学场地的建设,除利用已有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心、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基地、职业高中实践场地以及学校自建实践基地外,还可统一建设技术教育基地(中心),或由临近的几所学校分别建选修模块的专用教室,实行学生跨校选课制度。
10.各普通高中应积极开发和利用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建立有特色的通用技术资源库,并鼓励通用技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
四、充分重视通用技术课程评价工作
1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教研部门和高中学校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研究工作加强指导,监督各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学分认定工作,监控和评估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通用技术项目测评的质量。
为确保各普通高中按规定开好通用技术课程,在课改刚实施的现阶段,通用技术课程会考暂不执行免考制度。各地各校要组织做好通用技术课程的会考工作。
12.各普通高中要加强通用技术课程的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五、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13.各市和规模较大的县(市、区)必须配备通用技术专职教研员,其他各县(市、区)必须配备专职或以通用技术为主的兼职教研员。各市、县(市、区)应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负责指导通用技术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14.各级教科研规划部门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通用技术课程方面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本课程推进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教学问题,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
15.各普通高中应成立通用技术教研组,或跨校联合成立通用技术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六、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16.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通用技术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及评先评优等相关政策。可参照理科教师的标准确定通用技术教师工作量,职称评审时对通用技术教师可单独设置学科评议组,并给予适当倾斜。加大通用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以引领学科的持续发展。
1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为通用技术课程专用教室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开设与实施。各普通高中应设立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相应的配套经费。
18.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通用技术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争取社会和家长理解、支持通用技术课程实施。
19.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每年对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把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围内,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复评以及市县高中学校评估的评判依据。
第三篇: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美术课程标准》,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理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能够传承美术文化,弘扬人文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能够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还能够拓宽学生发展空间,助益学生人生规划。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2.培养民族审美意识,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二)目标
高中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描述,通过这几个方面目标的整体推进,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我省各实验学校及美术教师要深刻理解、领会和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目标要求,同时结合我省高中美术教学实际,在教学实施中加以贯彻和落实。
(三)主要任务
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取得适合我省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课程改革推进经验。
2.探索符合高中美术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研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提高素养,形成一支课程改革的骨干教师和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
4.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美术课程资源,建设符合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具有我省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体系。
5.建立与高中美术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课程实施评价体系、教师与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6.改善美术教育的条件和环境。
7.通过实验验证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为国家修订课程标准和修订教材提供依据和经验。
8.建立高中美术课程推进的长效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确保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课程内容:
高中新课程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实行选修和学分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学生在完成基本学分的前提下,可进一步通过选修课程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高中美术新课程设置五个内容系列和九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五个内容系列的“成就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便于老师们比较、理解和把握,使课程实施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五个系列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九个模块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一)实施步骤与阶段任务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
(1)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2)召开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座谈会。
(3)组织河北省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
(4)对目前师资、设备、开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到先行实验区考察。
(5)因地制宜,做好美术课程开设的师资、设备、模块和教材选择等准备工作。
2.推进阶段(2009年9月-2012年8月)
实验从2009年9月开始,预定三年。
第一年(2009年9月-2010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启动课改实验,在高一年级优先开设基础性模块《美术鉴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其他模块的实验。
(2)各市确定高中美术课改重点学校,着重进行选修模块多样组合的可行性探索。
(3)跟踪调查实验情况,及时发现和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组织选修模块多样组合可行性探索的经验交流。
(4)组织美术相关领域和内容的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或拓展教师的专业特长,使他们能基本胜任选修模块的教学任务。
第二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都要开设至少三个模块,各市要求总体至少开设六个模块。
(2)继续跟踪调查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跨校跨区域资源共享的机制。继续开展专题研讨、听课交流等活动,组织已开设模块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以及教师评价、课程管理评价研究。
(3)继续组织能够提高各模块教学能力的教师培训。
(4)省市协作,对全省课改情况进行调研、阶段总结。
第三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都要开设至少五个模块,每位美术教师能胜任两个以上模块的教学,各市要求总体开齐所有九个模块。
(2)继续跟踪调查实施情况,加强对不同层次学校的分类指导。继续开展专题研讨、听课交流等活动,深入进行各模块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以及教师评价、课程管理评价研究,对实施中的先进典型、经验给予表彰和推广。
(3)总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经验,形成促进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4)通过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高中美术课改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反思、总结,对各模块教学情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法。省、市、县、校分级总结,对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提出具体建议。
(二)模块选择与学生选课指导
1.模块选择方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学分管理,通过设定必修学分,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1)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必须修习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学分。
(2)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
(3)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其它学分。所选模块不加规定。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选修模块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发展需要进行自主选择。但由于我省目前高中美术师资的短缺,一些模块的内容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实施,因此,在开始实施阶段,模块的选择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情况择优选择。学校要做好规划,逐年扩大和完善模块的选择范围。
2.模块选择建议
(1)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根据《标准》的建议,可在3个基本学分中采取“1+2”的选课策略,即学生先选修(必选)“美术鉴赏”获得1个学分,再在其它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获得另外2个学分。
(2)模块的开设方式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的实际进行灵活的设置。下表是高中美术课程各模块组合可考虑在54个学时中留出9个为学生自修学时,学生的自修学时计算在54个学时之内。这样既便于学校排课,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的自修必须在总体教学计划之下根据课程进度及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对学生自修的内容及其成效应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和评估方法。
(3)鉴于高中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建议学校在排课时除美术鉴赏外,其它模块尽可能地做到两节课连排,以方便教学的实施和确保教学实效。
3.学生选课指导
(1)各校应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认真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
(2)提供多种模块供学生选择。学校要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尽可能地多提供学习模块,扩大选择的范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学习模块。
(3)学校可通过举办美术展览、讲座、座谈、出宣传栏、宣传手册等方式和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不同美术模块的特征,增强模块选择的兴趣和积极性。
(4)可通过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发现学生不同门类的美术特长,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模块选择。
(二)教学实施建议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方向,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核心,美术教师应重视每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合理、准确、具体。
2.合理安排美术鉴赏与美术实践教学内容。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教学中要将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不能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因此,在教学中要兼顾二者的关系,以确保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美术教学活动要贯穿课改的要求和美术教学的原则。美术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规律和特征,诸如审美性、直观性、形象性、示范性、实践性、情感性、创造性等,都是美术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律与原则去进行教学,才能体现美术学科的特征和以美术的方式实现高中新课程设定的各项目标。
4.美术教学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鼓励学生在美术鉴赏、技法练习和创作实践中,运用美术术语思考、交流、讨论,加深对美术术语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5.注重情景创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美术、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文化氛围,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也应当创设能激发学生艺术想象力的情景,鼓励学生创作出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作品。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计算机艺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要重视对学生鉴别、筛选、处理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艺术视野。
(三)各模块教学建议
《标准》根据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选择和发展的需要,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设置了5个系列9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5个系列分别为:
系列1: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包括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两部分,主要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高中美术课堂信息量大,教师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体验,进行美术资料的搜集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用口头或文字描述、肢体语言等形式表达美术鉴赏的心得与体验。此外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还可以采用办美术墙报或召开专题美术班会等形式,交流鉴赏体验。
系列2:绘画·雕塑
“绘画·雕塑”系列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提高与拓展,绘画、雕塑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该系列的教学也应结合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欣赏中可以模仿借鉴,使学生在造型能力上得到启示和帮助。在该系列教学中,造型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技能的学习应融于造型实践活动过程中,并应在表现思想、表达情感上下功夫,将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列3:设计·工艺
“设计·工艺”系列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运用”学习领域的提高与拓展,设计、工艺活动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材料,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创造意识。
该系列的教学也应结合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艺术创作。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创作的计划性和专注度。
在民间工艺丰富的地区,可安排较多学时组织学生采风,深入民间学习,有益于学生直接向民间艺人或民族工作者学习传统工艺,掌握民间工艺的独特风格,了解美术文化的历史沿革,理解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系列4:书法·篆刻
文字是书法、篆刻创作的根据。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文字”的研究,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汉字的产生、形态衍变的时间脉络。以便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字进行书法和篆刻创作。要重视学生对于优秀书法、篆刻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以临习历代碑、帖、印谱为学习技法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法形成与变革的原因,寻求自己能够适应的学习方法,确立自己追求的方向。
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这一系列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现代媒体艺术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体验现代媒体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要有硬件设备如照相机、摄影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录像编辑机、扫描仪、彩色打印机以及必要的软件等作为教学保证。教师要注意积累图形图像资料,可以通过扫描自己拍摄的照片逐步积累起来;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图像、声像和文字资源,以备教学使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恰当地使用美术术语,从观念、创意、拍摄与制作技巧等方面,用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优秀现代媒体作品;通过实践和动手操作了解媒体设备的特点,学会独立操作和使用软件,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有创意地完成自己的现代媒体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评价建议
《标准》要求,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高中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我省各实验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建立健全与高中美术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
1.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多主体性评价要注重民主性、开放性和广泛性。
2.注重表现性评价。采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要注意做到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完整性、长期性、方式多样性和真实公正性。
3.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评定的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文字或图像等美术信息、自我反思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教师能通过学生的成长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评语与等级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5.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可采取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6.遵循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评价。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目的性、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价指标的设定必须科学、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不同模块的内容标准。评价方法应当简明,做到既科学又便于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评价。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各校要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校的图书馆要配备美术书籍和教师参考书、画册、学生参考书、美术及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录像带等美术资源,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进行合理调配,共享美术教师资源。学校之间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师资需求,互通有无,充分利用优秀美术教师资源;还可聘请社会上具有美术专业专长,又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员来校兼职或进行专题讲座;还可利用跨班,跨年级上大课等办法,作为解决当前师资匮乏的过渡办法之一。
4.要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地方美术教学资源。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要充分利用地方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吸收本地区优秀的美术文物资源及自然环境资源,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如蔚县的剪纸艺术、曲阳的石雕艺术、衡水的内画、武强的年画、乐亭的皮影等艺术;还有许多具有民间特色的陶泥、根雕、石刻、编织、刺绣艺术等都是身边存在的资源。教师要注意收集、整理、汇编成册,有选择地引进课堂,作为校本教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6.要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挖掘美术课程网络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还可通过网络开展班级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以及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六、实施保障措施
(一)各级教育部门和实验学校要根据我省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课改工作。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和制度,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要尽最大努力,改善美术师资缺乏的状况。要通过培训、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教学设计、论文、案例交流评比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要保障教师的待遇和教学条件。要配备专职美术教研员,尽快建立和完善教研网络,提高教学指导的力度。教育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管,保证高中美术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尽力解决相关困难,为新课程实验实施提供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各实验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标准》的要求和教学需要,配置专用美术教室、美术教师工作室、学生手工活动室以及教师、学生所需美术教学器材。学校图书馆应配备美术教师用书、美术书籍、美术教育杂志、美术光盘、幻灯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三)校本教研是开展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的有力保障。高中美术教研活动提倡以校为本,围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将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校本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水平,推进我省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和发展。
第四篇:普通高中 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 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精神,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第二批试点省市(北京市、海南省、山东省、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针对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新高考方案等诸方面要求,结合试点省市现行教材及教学等实际情况,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上篇:必修课程
一、概述
必修课程包括地理 1 和地理 2 两个模块。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共计 4 学分,72 课时。
必修课程为全体高中学生必学内容,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
(一)地理 1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 1 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1 地理 1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自然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教学中应贯穿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在地貌、大气、水循环、自然灾害等内容的学习中,应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常见自然灾害”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馆等,开展针对某种自然灾害的避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在“地貌”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识别家乡的常见地貌等。
(3)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利用地理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模型,帮助学生在无法实地接触的条件下去认识真实的地理事物。例如:在“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太阳系构成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观察模型形成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直观认识。
(4)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如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霜冻、飞机高空飞行的一般高度等现象。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循环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合理描述和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说明某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说明某些常见自然灾害成灾的原因及安全防范措施(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野外考察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测量等,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观察、测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制定的野外考察方案、实地考察过程及撰写的考察报告等,从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地理 2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 2 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二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2 地理 2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所学的相关原理和规律与具体的地域相结合,发现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解释形成这些特点的特殊原因,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和辩证思维品质。
(2)提倡案例学习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发展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概括相关原理和规律,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3)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并尝试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4)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供必要的、充分的资料,在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特点的形成原因和提出合理措施的过程中,提升其综合思维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具备收集和处理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的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特征及其变化,说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解释不同区域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初步形成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关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鼓励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还可以使用学习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变化进行过程性评价。
下篇:选修课程
一、概述
选修课程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
选修Ⅰ包括 3 个模块,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选修Ⅰ-2 区域发展、选修Ⅰ-3 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注:新课标中的选修Ⅰ-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是全新的模块,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因此试点省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中的一个模块代替)。选修Ⅰ的 3 个模块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共计 6 学分,108 课时。
选修Ⅰ是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的内容。计划将地理等级性考试成绩用于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需要修齐选修Ⅰ的 3 个模块。其他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Ⅱ包括 6 个模块,即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学习成绩有可能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参考用。选修Ⅱ中的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各试点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中未在选修Ⅰ-3 学习的模块,作为此选修内容。
二、具体内容
(一)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修 I-1 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3 自然地理基础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初步形成系统、全面、动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提倡采用“任务驱动”等方法教学。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学生的体验,设计任务。如在“地球运动”的任务学习中,首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反映地球运动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发现观察中的问题和困惑,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第二,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所设置的具体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天气系统”的任务学习中,学生首先在天气图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再学习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最后结合所学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天气图作为工具,结合天气系统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体现了由学习基本知识到迁移应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提出问题,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现象和认识地理环境的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球运动等知识,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说明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够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的意义(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成因地制宜基本地理思想(区域认知)。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连续观测并记录竹竿、旗杆等正午的影长,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
(二)选修Ⅰ-2 区域发展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修 I-2 区域发展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三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4 区域发展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若干途径的素材,引导学生分类思考区域发展问题。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及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利用区域调查资料,引导学生确立从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区域动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区域的思维方式。
(2)采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图表、数据及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探究区域地理条件、地理特点和发展方向,分析不同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异同等。
(3)建议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例选取的典型性。选择的案例需要包括典型的地理事件、典型的地理问题解决方法,能够体现特定的地理原理,便于学生学习时理解地理原理,归纳方法,迁移应用。
第二,案例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多样。强调图表、数据、文字与音视频等结合的形式,形成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突出获取图文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有条理、有规范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第三,突出案例教学的本质。注意探究活动的设计,体现案例教学的本质,即利用案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小组探究活动→课堂展示成果、交流→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和方法→迁移应用。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能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说明区域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出现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调查、讨论和探究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可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学生查阅资料,制定方案,交流展示,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过程进行评价。
(三)选修Ⅰ-3 环境保护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旧课标选修六环境保护的“内容标准”确定,与现行教材选修六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等方面,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从资源、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进一步在更宽的视野下认识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措施;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认识实施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是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6 环境保护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积极吸收当代环境教育的新成果、新知识和新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体现环境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尤其在观念上,应将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上升到维护国家资源、生态安全的层面来认识,提高学生保护资源与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2)鼓励、引导学生关注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积极参加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促使其在真实情境中观察、理解、感悟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和实例,注重图表教学、案例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等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收集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开展课题研究,并结合图表数据等资料,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形成原因,针对性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阐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明确国际合作与公民参与的重要性。(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及环境伦理观(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测量、记录学校附近农田农药、地膜、化肥的使用情况;采集河流水样,测试水污染情况;测量、记录学校附近每日 pm2.5 浓度的变化,调查灰霾增多的危害等等。可以从测量、记录、分析和提出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附录 1:选修Ⅱ各模块主要教学建议 “宇宙与地球”这一模块,从远及近,由大至小讲述了“宇宙”“太阳系和地月系”“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四部分内容。
第一是“宇宙”,主要是简介“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并讲述天体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概要的认识。
第二是“太阳系和地月系”,主要讲述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的概貌。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体,其引力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对影响地球自然状况的太阳和月球有一个概要的认识。
第三是“地球的演化”,主要讲述地质史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现今地表的形态、生物群落,都是地球自身长期演化的结果。而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能较好解释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及火山、地震和高大山脉等分布的一种学说。通过这一部分学习,使学生对地球自身演化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表的一些现象。
第四是“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讲述一些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在外力作用下,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类在改造地表形态时,不可忽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选修Ⅱ-2:海洋地理
“海洋地理”分为“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权益”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彼此之间又密切联系。
第一是“海洋和海岸带”,以探究海洋地理基础知识为主,强调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形成原因。
第二是“海洋开发”,结合海洋资源开发实例,强调开发特点、现状及前景。第三是“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侧重理性分析、探究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减灾防灾的对策措施,培养科学方法、科学决策能力,并将地理知识技能升华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环境价值观和珍爱环境的伦理观念。
第四是“海洋权益”,试图从各国普遍关心的海洋维权问题入手,通过关心和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海洋斗争,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
选修Ⅱ-3:旅游地理
本模块供没有将旅游地理作为选修Ⅰ-3 的地区选择。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发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意识,学会欣赏区域环境差异带来的美感,成为热爱自然、尊重文化的人。
本模块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为基础,旅游活动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有反作用,因此,旅游地理与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许多内容有联系。
本模块主要分为四个主题:“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这四个主题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一是从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分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旅游区的景点特点、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学生可以了解“世界遗产”及其价值、旅游景观观赏方法、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等。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中“地”的认识从自然环境扩大到社会环境,形成爱国情感、环境意识和审美情趣,养成综合分析能力。关注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与欣赏方法。
第二是从旅游规划入手,了解旅游景区的要素及其规划,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安全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旅游规划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制定自己的出游计划,了解旅游安全的潜在问题及防范措施。理解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关注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安全。
第三是从旅游与区域发展切入,阐述了旅游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这些内容促进了学生综合分析、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形成。利于学生养成环境保护习惯。关注旅游环境保护。
选修Ⅱ-4:城乡规划
本模块主要阐述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与乡村的地理分布、人类活动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关系。当前,我国城市与乡村都面临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城乡经济建设投入多,涉及范围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该选修模块分四部分,它们之间具有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
第一是“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作为基础和学科背景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城镇、乡村的基本概念,知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对城市化形成初步的印象。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城市问题、乡村聚落和集市贸易分布的情况。
第二是“城乡分布”和“城乡规划”,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城乡分布的一般规律、城乡规划的基本方法。“城乡分布”包括城市与乡镇的地理分布、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等。在学习城乡地理分布的过程中,加深对城市功能分区和中心地理论的理解。城镇体系涵盖城镇等级体系、城镇职能体系和城镇空间体系三个方面。
第三是“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的意义”“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只作一般性的了解即可,但要结合身边的实际。要求了解农业、工业和城市道路的基本布局原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养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科学的环境生态保护观念。
第四是“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认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城乡建设和规划问题。在此,应让学生了解怎样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的关系;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又怎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选修Ⅱ-5:自然灾害与防治
本模块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模块。自然灾害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危害,其是地理 1 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本模块包括“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与减灾”四个主题。
第一是通过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基础知识,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通过资料,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承载量,使得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途径。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二是从空间和时间分布角度,阐述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以及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等内容。本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关注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以及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
第三是通过专题比较、综合比较、中心问题比较、纵向或横向比较等方法,突出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并通过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及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灾减灾技术手段会不断更新,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关注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与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及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此内容有利于学生开展地理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形成地理考察与自我救助的能力,以及运用地图、图表、图像、数据和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选修Ⅱ-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新的分支学科,是地理科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科学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另一方面,GIS、RS、GPS 技术又以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遥测与卫星定位,以及系统论等信息技术和理论为支撑,属于地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本模块主要从“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3S 技术综合应用”五个专题叙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
本模块中地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总体要求是:第一是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状况,这是本模块的基础。第二是分别对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知识有简单认识,并能对遥感图像进行简单判读、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基本操作实践。第三是对“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形成基本的地理信息素养。
第五篇:浙江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要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质;改变普通高中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偏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现就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课程实施的领导和管理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指导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及时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普通高中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教科室、教务处、政教处和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23个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普通高中学校应在高中三年时间里,根据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统筹安排好270课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若干个课题研究;以学年为单位安排社会实践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周,高中三年学时总数不得少于三周;并确保三年中学生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
4.普通高中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分认定等方面工作做好整体规划。要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诚信和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
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的调整,督促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并建立较为稳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队伍。
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主要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理论课教学、指导学生课题研究、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程评价和学分认定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研究。
6.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普通高中学校应认真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性质、目标、过程和评价等,帮助他们科学地开展指导工作。
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带头人,逐步建立起一支能较好地发挥引领作用的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队伍。
三、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
8.普通高中学校应重视家长、专家、高年级学生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学校和社会课程指导力量的建设,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重视案例的积累,逐步实现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管理的网络化。各级教研机构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专题网站,为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9.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情况,支持和帮助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与当地团委、社区、文明办、大型企业、青少年德育基地等单位联合开发和建设活动基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保证。
四、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工作
1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教研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工作加强指导,监督各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认定工作。
11.普通高中学校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要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完成的时间、质量及考评结果,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每学年举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展评,并为学生所获得的成果提供表现的平台。
五、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12.各市和规模较大的县(市、区)必须配备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其他各县(市、区)必须配备专职或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兼职教研员。各市、县(市、区)应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开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工作。
13.各级教研机构应充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工作,要将该课程的教研活动纳入工作计划,通过开展观摩教学、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等多种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水平。
14.各级教科研规划部门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综合实践活动专项课题,发挥课题研究的指导、带动和促进作用,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15.各普通高中学校应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或跨校联合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必须有教研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
16.各级教育学会要支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工作,积极筹备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分会,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提供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六、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1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及评先评优等相关政策,还应制定普通高中教师担任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的相关政策。职称评审时对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可单独设置学科评议组,并给予适当倾斜。同时,其他学科教师在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应有相应担任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教师的经历。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先进以及教坛新秀和特级教师评选等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18.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各普通高中应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相应的配套经费。
19.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争取社会和家长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2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督导评估细则及标准,每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围内,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复评以及市县高中学校评估的评判依据。
2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先进学校的评估和表彰工作,推进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