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乡土文化在校园生根5篇
编辑:枫叶飘零 识别码:12-110658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7 00:59: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土文化在校园生根

乡土文化在校园生根、开花、结果

天峨县民族中学王顺东

“几番耕耘,几经浇灌,到如今,乡土文化的艺术之树已经在河池市202_多所中小学播种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天峨县民族中学是我们河池市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一朵奇葩,他们积极探索、生动实践,为传承民族文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河池市树立了榜样!”——摘自河池市文化局局长蒋学鹏《在河池市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现场会天峨县民族中学文艺汇报晚会上的讲话》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找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途径,河池市文化局、教育局决定自202_年5月起,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当年4月6日,天峨县文体局、教育局将天峨县民族中学定为县“乡土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由县文化馆具体指导活动的开展。三年来,民族中学先后三次承办了乡土文化进校园文艺汇报晚会,得到了与会的县、市、区领导、专家的肯定。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明确优秀乡土文化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强烈的走出大山的愿望,使我们的学生做梦都在想着外面的月光是如何的明亮而失落了“月是故乡明”的情结!1

他们缺乏乡土意识,不了解家乡的资源和文化,不理解父老乡亲创业的艰辛,更不明白自己的将来植根何处、情系何方!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就是“乡土教育抛荒。”这种“抛荒”,使许多山里的孩子因为找不到具体的寄托而迷失了方向。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乡土文化进校园”就成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认知乡土、写我乡土、唱我乡土,从而爱我乡土、爱我祖国,为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而努力学习!”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我们试图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育目标。

二、制订学校“乡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方案”以“学习、传承乡土文化,培养爱国爱乡的情怀”为主题,以“素质教育多彩多姿,艺教领先全面发展”为办学特色,围绕县文体局编印的《乡土文化知识》的内容,安排乡土文化教育课程,采取读、写、画、唱、跳、参观、摄影等形式,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实现活动目标。

第一阶段:通过读书、参观、访问、写作、写生摄影等途径,了解家乡文化

1、通读《乡土文化知识》读本,整体感悟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天峨是一个由14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祖祖辈辈团结和睦、热情好客、勤劳淳朴、崇尚文明,创造了民歌山歌、图腾舞蹈、琐呐铜鼓吹打、剪纸刺绣、织布蜡染等等优秀的乡土文化,这些文化促进了学生对祖辈的敬佩之情。

2、都楼烈士塔、杨家堡烈士陵园既是乡土胜迹,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陵园、瞻仰先烈,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参观林朵林场的林海、雄伟壮观的龙滩水电站,既让学生了解了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感受到了祖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铿锵。

4、深入“见石森林风景区”写生、摄影,感受家乡的壮美。

5、以“家乡在我心中”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要求以真挚的感情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

第二阶段:开展乡土文体活动,举办文艺晚会

1、聘请文体局文化馆的艺术工作者及民间艺人进入学校指导乡土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

2、组织图、音、体老师、班主任接受培训。

3、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工进行节目排练、校团委组织学校文艺队和书画兴趣小组、各班主任组织班级开展美术、摄影、节目排练工作。

4、文化长廊出版班级乡土文化在校园黑板报。

5、号召全体师生员工每人为家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激励师生为家乡建设服务。

6、学校网站设立“乡土文化在校园专栏”,选登师生作品。

7、举办乡土文化进校园书画摄影展览。

8、举办乡土文化进校园文艺晚会。

第三阶段:认真总结,建立乡土文化在校园的长效机制

1、获奖情况: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活动以来,师生的读、写、画、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收集到作品1000多份。散文《龙虎崖游记》、《心之旅》,诗歌《龙虎崖——天峨的图腾》、《钻天还看后来人》等相继在《侨苑》上发表;书画作品《幸福万年长》获第二届国际少儿艺术大展金奖,《牧》等三份作品获银奖;参加第四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儿艺术教育成果展,《家乡美》等作品共获12名金奖、7名银奖、2名铜奖;莫茉等老师创作的民歌《悠悠红水河》、《乡土文化进校园》在《歌海》上发表;学校先后承办“河池市乡土文化进校园文艺汇演”、“河池市乡土文化现场会文艺晚会”、“广西市级文化馆长联席会文艺晚会”,师生创作作品、演出节目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的好评;相关的奖项纷至沓来——创作歌曲获奖情况:

1、《库区人民哩啦咧》获河池市第六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声乐比赛作品演出三等奖。

2、《壮乡歌乡鼓乡》分别获河池市第七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声乐比赛作品演出二等奖、河池市首届民营企业文艺汇演一等奖、河池市总工会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参加202_年市“乡土文化进校园”文艺汇演演出(录像)获奖情况:

1、61班:壮族民歌《昂来咧 哩啦嘿》,荣获一等奖;

2、61班:壮族民歌《乡土文化进校园》,荣获一等奖;

3、校舞蹈队:舞蹈《扁担谣》,荣获一等奖;

4、63班:侗族民歌《五月蝉虫唱的好》,荣获二等奖;

5、64班:《渔鼓表演》,荣获三等奖;

6、57班:壮族民歌《敬酒歌》,荣获三等奖;

7、57班:山歌联唱《河池山歌联唱》,荣获二等奖;

8、罗仕忠、韦丹梅老师:传统彩调剧选段《四门摘花》,荣获三等奖;

9、莫茉老师:独唱《悠悠红水河》,荣获二等奖;

10、冉莹莹同学:侗族民歌《五月蝉虫唱的好》,荣获

二等奖.。

2、三年来,12首优秀歌曲、6首本地民歌、3首三姐山歌、4首河池山歌(联唱)、1段传统彩调剧《四门摘花》、一个渔鼓演唱等,相继在民族中学校园里嘹亮起来,3个民族舞蹈在优美的旋律中跳起来。师生们课余时间唱,晚会登场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也唱,唱出了家乡历史的沧桑,唱出了家乡的和谐和幸福,唱出了“我为家乡作奉献”的信念和决心!

3、民族中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知道这一切应归功于市局领导、县领导的精心呵护和县文体局、教育局尤其是县文化馆领导、同志的悉心指导。三次汇报演出,规格一次比一次高。5月18号晚上,自治区文化厅、群众艺术馆、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区各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等领导、贵宾一行40多人,莅临指导了汇报晚会,整个会场形成了欢乐的海洋,把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推上了高潮。晚会过后,市文化局将一台电脑赠给了民族中学。我们深深的知道,领导的关心和爱护,这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鞭策。

4、我校在认真总结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把乡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五年发展纲要》,建立了乡土文化在校园的长效机制,让乡土文化更好地扎根校园,开花、结果。

三、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活动的收获体会

1、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陶冶了师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操,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加强了民族团结,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3、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纷纷立志为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而努力学习,教学质量连年提高。

4、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鲜活的乡土文化内容,充实了教材,活跃了课堂内外,快乐了师生。

总之,乡土文化进校园以来,民族中学的面貌焕然一新。我校继中国教育学会授予“艺术教育特色单位”之后,又被评为县“常规管理优秀学校”,逐步形成了“素质教育多彩多姿,艺教领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我们相信,民族中学一定能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_年11月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知识》天峨县文化体育局编印202_年5月

第二篇:让廉洁文化在企业生根

让廉洁文化在企业生根

让廉洁文化在企业生根

“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经营者不采用非法手段生产经营,不使用贿赂手段进行不当竞争,使企业活动诚信廉洁、依法经营,教育广大职工养成诚实守信好作风”。这是市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让廉洁文化根植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生活,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经委、市工商局和市中小企业局等责任单位共同深入企业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就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工作达成共识。出台了《市推进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制定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重要

工作协调制度,加强责任部门的横向联系和沟通,形成经委牵头、纪委组织协调、各责任单位密切配合、各企业协会广泛参与的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市经委领导高度重视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积极做好牵头组织和试点建设工作。

市工商局把工作切入点放在企业诚信体系建立上,充分发挥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把诚信教育纳入协会重要工作日程。该市目前正在筹建企业信誉信用数据库,该数据库录入企业身份信息、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违章违法信息、注销退出信息和获得的荣誉信息等。

市中小企业局选择东金集团、新中新集团等2—3家文化底蕴好的企业进行试点。他们在做法上,突出重点,抓好廉洁文化建设;利用中小企业家协会,开展廉洁文化活动;借助培训职能,把廉洁文化教育作为教学内容,对企业职工

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市总工会把廉洁文化纳入《职工素质工程五年规划实施意见》中,把廉洁自律、诚实守信作为该市评选“双十佳”的条件之一。

在廉洁文化进企业工作中,针对企业性质杂、户数多、分布广等特点,该市确定了分类指导、抓点带面的原则,并在集团、药业进行了试点创建工作,喜闻乐见的形式已经被企业接受,得到了职工的认可。

集团在廉洁文化建设中,坚持每季组织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开展廉政教育日活动;发挥内部刊物《》和《政工简报》阵地作用,开辟勤政廉政典型专栏;将廉洁文化教育纳入党校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八项制度,56个部门与公司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先后对部分重点单位、重点岗位120余人进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在创建企业文化过程中,建立健全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依托各级组织进行理念的植入、推广,把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和谐”的建设之中,提高从业人员的廉洁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市纪委、监察局、经委等部门和企业、职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必将根植于企业发展之中,彰显其独特的魅力。

第三篇:乡土文化

学乡土文化 建精神家园

山东省嘉祥县第四中学 张忠先

摘 要:挖掘乡土人文故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游览乡土人文景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收集地方俗语、谚语等,丰富语言材料。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适时、适量、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从而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同时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乡土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乡土文化 人文素质 课程改革 精神家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乡土文化蕴含丰富,包罗万象,从根源上讲它是传统文化滋生繁衍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它反过来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浸润着乡土文化,使之愈加丰实醇厚。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彼此呼应,相交相融,可以说,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千百年的乡土文化,有它独特的风格 ,课堂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从而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

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乡土文化资源,大胆尝试,灵活渗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挖掘乡土人文故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内容和悠久的历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乡土文化。如我们家乡处于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曾子故里,宗圣曾子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课堂上可以寻找有关材料,让学生与古代对话,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嘉祥《麒麟的传说》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现在已由传说衍化为一种文化。《麒麟的传说》是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劳动人民朴实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和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学生亲身经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是吉祥、团圆的象征;寒食节(清明节)、十月一俗称鬼节,是对已故家人的怀念;七月七是对美好爱情与婚姻的期盼等等,在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里面不乏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却都负载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同时也是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教学中,不断地把乡土间的人文故事贯穿于课堂,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游览乡土人文景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学生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嘉祥地处孔孟之乡,是孔、孟、颜、曾四大古代圣人之一的曾子的诞生地。让学生游览曾子故里,能体验与感受到曾子把学业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的崇高情操。曾子以孝著称,特别是在行动上注重实践孝道,曾子行孝主要体现在:奉养父母、尊敬父母、取悦父母、思念父母四个方面。结合嘉祥县打造中国孝城这一主题,深深挖掘曾子的孝道文化。让学生在一些具体的曾子的行孝故事中去体会孝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把我们的“百事孝为先”的理念贯彻的更彻底、更完善。嘉祥是远近著名的唢呐之乡,嘉祥唢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唢呐演奏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2_年,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上,千人唢呐合奏《麒麟呈祥》,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给人力量,令人振奋,创造了群体唢呐合奏的新纪录,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2_年2月,嘉祥唢呐入选文化部公布的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祥是石雕之乡,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千年以来,嘉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嘉祥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得以一直屹立在中国石雕文化的巅峰。202_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祥是鲁锦之乡,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农村妇女采用传统的纺织工具和天然颜料与娴熟的技艺所组成图样花色品种繁多逾越千种,而布局设计、纹路构图严密,绚丽多彩,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这些传统文化内涵,倾心倾力,让学生感同身受,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收集地方俗语、谚语等,丰富语言材料

新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所传递的情感,所表达的观念,无不源于自然、生活和社会,将其放到乡土文化的背景下去解读,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回味无穷。

比如“不怕天旱,就怕人懒”,“地不翻不长,苗缺水不旺”,“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桃”,“春种一颗籽,秋收万颗粮”,“光犁不耙,枉把力下”,“麦熟八成收十成,麦熟十成收八成”,“随收随犁有三好,肥田灭虫又除草”,“人靠米养,田靠水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这些农事谚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经验的沉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实际的指导作用,是知识,更是文化。又如“身正不怕影子斜”,“人怕伤心,树怕伤根”,“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人心要实,火心要空”,“能在人前作揖,不在人后磕头”,“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怕人老,就怕心老”等这些思想品德谚语既是学生做人的标准,对学生的启发、教育和影响,比一篇课文要深远得多。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乡间流传的谚语、俗语并适当引用这些谚语、俗语,既活跃了课堂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增加了学生语言材料。

乡土文化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从古流到今,并奔向未来。教师应努力开发与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

总之,乡土文化走进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乡土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将乡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辛勤培育,使其尽快萌发,迅速成长,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乡土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郭瑞林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202_年3月

江心悦 《心灵的启迪》 202_年3月 江新民等《亲近传统文化》 202_年8月

第四篇:乡土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孩子拥有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但是农村小孩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他们的美术课不被受重视,从而导致他们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农村虽然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他们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农村拥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都是历史的见证,它能为农村美术教育者提供丰富而有形象的史料。因此,作为21世界新型的农村美术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乡土文化,优化农村美术的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美术课堂,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表现美,从而创作美。研究乡土文化到研究乡土美术,让同学们知道农村也有宝贵的资源和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保护自然资源和自己的家园,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历史中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各个地区仍存有大量的名族个性、区域风格、乡土气息的美术资源。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灿烂的乡土文化。丰富的乡土文化为当地乡土美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地群众创作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些在美术教育中都发挥着很大作用,作为美术教育者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自身所处的良好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等等。美术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这对当地学生审美认识、家乡情感和思维活动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乡土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乡土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教学与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三、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育的开发

乡土文化对发展、传承自身名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例如,安徽凤阳的民间剪纸、徽州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等等传统文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同时在挖掘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开拓、探索。

动手又动脑,是美术课的一大特点,也区其他学科优势所在。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的同时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给学生自我发挥想象的自由空间,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的个性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创作自己的作品。

作为美术教育者,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范画,说尽作画的要求何创作思路。在这种方法下,虽然学生作业整齐划一,也体现了一种水平,但是这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水品,极大的压制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挥。美术教学过程,不应该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的扩展,而更要看到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扩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21世纪的现代农村美术教育应该结合所处的地理优势,灵活运用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来的劳动成果,积极的运用到美术课堂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使农村美术课堂也能统一起来,能够使乡土文化特色能够更贴近现在美术教育课程。例如:作为安徽凤阳农村的美术教育者,应该分析该地所拥有的地理优势,把这些特有的文化特色带入课堂,引导学生们主动去学习。美术课堂上,完全可以利用当地的民间剪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性。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乡土美术中的文物古迹用于欣赏教学中,也可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乡土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农村学生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以往的美术欣赏课中,由于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加上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在教学方法上多由教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学生听了反应漠然,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在欣赏课中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而把乡土文化与美术欣赏的内容直接联系起来,并创设美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五篇: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在职高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乡土文化在职高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予以分析,为其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土文化、职高政治、教学

乡土文化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总和的一种意识形态。乡土文化中不仅民族智慧和民族情感,又兼又人文性、知识性和伦理性。新大纲中指出“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人文性教育的要求,通过教学中的乡土文化熏染,培养学生对家乡上虞和的热爱,唤起国家的政治自豪感。乡土文化实际也是职高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

一、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1)上虞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的国家,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之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虞是中华孝德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孝贤辈出。乡土文化与职高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实际是对上虞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继承,对上虞传统的语言文化、乡土的亲和感,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和价值。

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同时,接触自然、历史、艺术等等方面,有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政治素养。发扬乡土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发展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实现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传承发扬传统乡土文化的双赢。

(2)职高教育现状的需要 现阶段,大多数职高学生是由中学毕业后上职高。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双差生,成绩和品行较差。政治课堂教学往往单一地依赖于教材,忽略乡土文化,偏离实际,学生久而久之会有厌学、叛逆情绪。政治科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将上虞乡土文化中孝德文化渗透到教育中,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让学生带有家乡文化中灵气与“地气”,对家乡产生的热爱之情和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3)塑造学生世界观、提高实践能力的契机

学生生活在“德孝“的文化之乡,通过乡土文化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利用乡土对学生“近、熟、亲”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自身周围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生通过政治课堂教学对家乡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使学生培养关注家乡、周围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进一步政治教学目标中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和采访,加强学校、学生和社会环境的接触,开拓了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在调查、采访中,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这些实践经验都是书本、教材中的理论获取不到的。

二、在职高政治教学中运用乡土文化(1)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 乡土文化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家乡文化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课堂将更富有亲切感和趣味性。在传授政治知识和素养的同时,有意识地、有目的和乡土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中。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和好奇心往往是求知欲的开始。在课堂教学前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如古迹来历或古老歌谣讲起,能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对政治和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展课堂小活动,如讲述上虞的的轶事、古迹,或者让学生唱一首上虞民歌等等。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在快乐中了解的乡土文化,表达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2)开展乡土文化课外活动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人们也慢慢认识到课外活动实际也是文化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教师引领学生去探究、发现乡土文化的精华,既是新课改的精神,又对构建开放性政治课堂教学和开放式课堂的探索。职高学生精力充沛,对外界的一事一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这类走出校园的课外活动。在快乐中开阔视野,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自然和谐,激发对家乡的热爱,继承和弘扬家乡文化。

“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落户上虞,教师可以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用自身行动行孝,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和父母长辈谈心,崇尚孝德,践行孝道。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上虞历史名胜古迹,了解“孝德”的历史传说,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课堂和书本外的生活知识或采访调查乡土自然生态环境,或研究上虞的饮食文化等等。让同学们亲身感悟和体验乡土文化的灿烂辉煌,写出心得体会。此外,在课外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手抄报、歌舞表演、调查结论分析、演讲等方式来分享和交流自己对家乡历史、政治的认识。

当然,开展课外文化探究活动不仅讲究活动的开放性,也要以当地的环境条件为参考,以实际的客观现实为前提,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从物质文化条件出发,在活动中突出乡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3)研究上虞的特色文化

北大教授钱理群呼吁“认识你的脚下的土地”,正是认识家乡、爱家乡的情感中升华对一个国家的热爱,爱家、爱家乡、爱祖国这是政治教学的目的。上虞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孝德”文化,自虞舜以来,孝德文化代代相传,孝贤人物群星璀璨。上虞有文献史料记载的孝贤名人就有50多位。民间流传“一帝三娥”故事在海内外美誉度都很高。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探究心,引导学生研究家乡历史和文化。上虞的历史名人身上有着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这些伟人贤圣的优秀品质对他们的教育影响也很大。

引导研究上虞的特色文化,用乡土文化培植和熏陶学生的情感,不仅拓宽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注重能激发学生对乡土人文的热爱,了解家乡的大自然和历史,还使学生在研究的上虞文化的同时培养乡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联系当今政治经济感受时代变迁,从而能领悟到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无形中加强自我的道德政治素养。

(4)多手段多角度展现乡土文化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信息无疑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方式。乡土文化也不是单一的历史,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家乡的地理地形、风俗节日、生产生活经验。教育学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我们就生活在乡土

文化中,学生最为熟悉的也是家乡,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环境谈政治理论知识,学生更为容易接受,学到的知识很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现阶段,上虞地区的教学设备水平普遍有多媒体平台,特别是电子教材和多媒体影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平台采用音、影、画全方位的展现,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为乡土文化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很多便利。多媒体平台可以带学生感受远古上虞文化的发源,拉进时空的距离,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会更大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在利用这一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和资源丰富,多角度多层次展现多元的上虞乡土文化风情,打破政治课堂教学沉闷、死板的理论的课堂气氛,创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来,了解家乡、国家的政治文化动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媒体的课堂展现多彩的乡土文化,分享家乡、社会、国家的最新讯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独立思考,有自己正确的政治信仰。

所谓“文史不分家”,其实每个学科都是紧密相连的,乡土文化与政治课堂教学也是同理。源远流长并一直变化的“乡土大世界”为政治课堂教学提供新鲜和活力。因此,作为职高的教师更应长远地立足乡土文化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是德育的形象化,克服空洞的理论传授,带领学生走出教材、校园,走进家乡、社会大课堂,探索新型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康喜明.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政治教育实效[J].甘肃教育,202_(9).[2] 徐水群.融入乡土文化 激活课堂教学[J].福建教学研究,202_(7).[3] 郭子龙.积极运用乡土文化服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师道:教研,202_(10).

乡土文化在校园生根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