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宪法学辅导资料一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3-750023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5 08:22: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宪法学辅导资料一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mmq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定义

※ 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很本法,是有关国家权利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基本政策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及现存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反映。

二、宪法的形式特征

1,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共性:

1)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2)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3)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4)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2,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

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国家除外)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起他法律严格。

A,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非普通立方机关。

B,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一般要制定机关或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3/4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

3,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1)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章程,根本法。

2)宪法所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之所以为总章程也)

A,国家的主权归属和政治统治的形态和基础。(根本制度层面)

B,有关国家生活中的基本体制和原则。(国家和社会运作层面)

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权利的范围界限和具体内容。(操作约束层面)4,宪法效力的最高性及其表现。

1)对法的最高效力。

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制定依据和基础,为普通立法提供立法原则。

◎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B,普通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 普通法是将宪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为可操作规则,目的是促成宪法规范的落实和实现。

◎ 宪法是整个国家的法制体系的构建和运作的核心和原则。

2)对人的效力。

--第1页--

A,“人”,一切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都主体的概括和统称。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无人有权超越宪法。5,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1)是由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特点决定。

2)表现为:

A,制定程度与普通法律不同:

◎ 制定机关不同,由专门制宪机构指定,非普通立法机关。

◎ 草案的通过程序不同,宪草是2/3或3/4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普通法律是半数。B,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 修宪提案权主体有特别的限制。中国: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 宪法修改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 有的国家还规定有修宪内容的限制。

三、宪法的本质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最本质、核心的价值)。

◎ 保障人权的功能,凸现着宪法的本质属性。

◎ 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权力的基本运行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其中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是首要的、核心的价值。

2,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 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的三大任务:(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动因)

— 反对封建复辟,— 防止工农革命,— 培养本阶级管理国家的人才

◎ 在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这一点,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一致。◎ 民主主体的普遍化,即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

3,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宪法确认各社会阶级的政治地位。

A,宪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其以根本法形式确 认阶级斗争成果、巩固本阶级统治地位的法律武器。

B,宪法的内容和形式受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决定和影响,是各阶级社会政治地位的动态反映。

◎ 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宪法也随之完全变化,宪法类型更替。

◎ 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在同一类型的民主政治内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只发生量的变化时,宪法内容和形式随之作出部分调整、修正和补充。

◎ 确认同一类型民主政治的宪法,在不同国家现实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影响,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不同的特点。

C,宪法与其他法律在表现统治阶级意志过程中的特点:宪法比起他法律更集中、更全面的表现统治阶级意志。

-第2页-

第二节 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

1,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

1)宪法是近代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宪法时资产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的形成,为近代宪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3)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契约论”,继而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学说,为近代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英美法三国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1)英国宪法(最早宪政、柔性、不成文)

A,标志英国宪政制度逐步确立的宪法性文件:

1628《权利请愿书》;1679《人身保护法》;1689《权利法案》; 1701《王位继承法》B,后续的宪法性文件:

1832《改革法》;1911《国会法》; 1918《国民参政法》; 1972《共同体法》

C,英国宪政的确立是逐步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权力实现的,体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

D,英国没有宪法典,是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宪法的效力和普通法效力相同。

2)美国宪法。(第一部成文宪法、稳定性适应性、确立三权分立联邦制等宪法原则)A,时间:1787制定,1789生效。

B,结构:由宪法正文和宪法修正案构成:

◎ 正文:

—全名《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所有条文都是国家政权组织和国家机构活动的内容。(没有公民权利)

—1、2、3,规定三权行使;4,规定联邦和各州的权限与关系;5,规定修宪程序;6,规定宪法的地位和效力;7,规定宪法的批准和生效◎ 修正案,共27条。

C,美国宪法正文体现的原则:

◎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主权原则。

◎权利分立和制约与平衡原则。

◎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

◎对军队的文职控制原则。

D,美国宪法正文规定三权分立的内容:

◎ 立法权在国会,参议院(6年任期,各州两各名额)和众议院(2年任期,人口比例选)

◎ 行政权在总统,选举4年一次,间接选举。

◎ 司法权,联邦最高法院,有违宪审查权。

--第3页--E,美国宪法修正案:

◎ 宪法修正案为美国民主宪政独创,已有27条。

◎ 前10条,规定公民权利,即“权利法案”

◎ 后17条,补充宪法制度的内容或修正,包括司法管辖、总统选举、禁止蓄奴或强迫劳役、国会选举、公民选举权、总统任何与补缺、男女平等权、议员增薪等。◎ 28条待批者是哥伦比亚特区享有州一级法定权利、地位。

F,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G,1776《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H,美国宪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3)法国宪法。(欧洲大陆第一成文、宪法数量多、内容变化大)

A,1791,第一部宪法(君主立宪制),至今已有十几部宪法。

B,法国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

C,1789,《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确立以下资产阶级法治原则:

◎ 主权在民 ◎ 权利分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罪刑法定◎ 无罪推定D,法国宪法,成文宪法传统,数量多,内容变化大。

3,宪法的发展趋势。

1)基本权利范围扩大。

◎近代,只限于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等

◎ 《魏玛宪法》后,公民基本权利扩大到了社会权、经济和文化权利领域。

2)人权保障方式的转变。

◎ 传统宪法强调通过限制政府权力来保障人权。

◎ 现代,从消极防范政府干涉变为积极要求政府致力调和社会贫富不均,谋求人民福利

3)违宪审查制度强化。

◎ 违宪审查,源于英美法系司法审查制度,是通过司法程度来审查和裁决法律和国家行为是否违宪的一项基本制度。

◎ 战后,大陆法系国家设立特设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

4)宪法国际化趋势。

◎ 一方面,人权问题日益国际化:《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家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家公约》

◎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区域组织的出现对成员国宪法产生重大影响。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1)1949,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954,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共同纲领》基础上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

--第4页--3)1975,颁布第二部《宪法》,内容很不完善有很多错误。

4)1978,颁布第三部《宪法》,1979、1980两次修改,不能适应需要。

5)1982,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即现行1982《宪法》

2,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1)现行宪法,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修改。

2)结构上:

A,序言;

B,4章:总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C,共138条。

3)主要内容和特点:(DETAILED)

A,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总的指导思想。

B,明确国家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

C,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国家机构设置。

◎ 加强人大制度建设,扩大人大常委会职权;

◎ 恢复国家主席建制,并调整其职权;

◎ 增设中央军事委员会,加强对军队的领导和监督;

◎ 实行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的个人负责制;

◎ 规定国家领导人的任职限任制。

D,规定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内容的文化制度。(1982《宪法》首创)

E,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F,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 重新确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确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确认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

◎ 确认公民的取得赔偿权。

G,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一国两制,设立特别行政区。

◎ 健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宪法修正案。

1)1982年宪法:

A,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B,土地不得出租。

2)1988年,七大第一次会议第一次修改,内容:

A,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

B,删去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增加“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3)1993年,八大第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改,内容:

--第5页--

A,“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坚持改革开放”

D,增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E,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F,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

G,将县级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乡级仍然为3年)

4)1999年第三次修改内容: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作用初级阶段”

B,“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邓小平理论指引下”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E,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F,“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G,“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H,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政策:“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I,将“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5)2004,十届二次,第四次修改:

A,“三个代表”入宪。B,“政治文明”入宪。

C,爱国统一战线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区分“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并规定了“补偿”

E,将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F,将原有的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依照法律对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和征用并予以补偿。G,“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入宪。

H,“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入宪。

I,全国人大的组成上规定增加包括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

J,将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K,增加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

L,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

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入宪。

--第6页--

4,宪法修正案内容归类:

1)对非公有制经济:

A,1982年宪法:

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

B,1988年第一修正案:

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

C,1999年第三修正案: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D,2004年第四修正案: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2)对家庭承包责任制:

A,1982年宪法:

土地不得出租。

B,1988年第一修正案:

删去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增加“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C,1993年第二修正案:

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D,1999年第三修正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对地方人大任期:

A,1982年宪法:县、乡一级任期3年

B,1993第二修正案:县一级人大任期改为5年

C,2004第四修正案:乡一级人大任期改为5年

第二篇:北航《宪法学》在线作业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宪法学》在线作业一

久爱奥鹏网:www.teniu.cc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11秋作业答案,奥鹏离线作业答案,奥鹏毕业论文 单选题

1.根据宪法,如果有一定比例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临时会议。这个比例是()。A.五分之一以上 B.三分之一以上 C.二分之一以上 D.三分之二以上 答案:A 2.依照我国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家副主席 B.国务院副总理 C.中央军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答案:A 3.间接选举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A.1/3至1倍 B.1/5至1/2 C.1倍以上 D.1/2至1倍 答案:B 4.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A.公共所有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D.国家所有 答案:B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A.1个月 B.3个月 C.2个月 D.半个月 答案:C 6.我国出生国籍采取()。A.血统主义原则

B.出生地主义原则

C.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原则

D.依其父母 答案:C 7.依照我国现行《选举法》之规定,选民或代表()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A.5 B.8 C.10 D.15 答案:C 8.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日以前公布。A.10 B.3 C.5 D.20 答案:D 9.在中国,言论自由属于()。A.政治自由权 B.文化自由权 C.思想自由权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 10.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是国家的审判机关。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县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 11.村民委员会是()。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基层群众性组织 C.基层政权机关

D.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答案:A 12.提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答案:B 1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民主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重大信条》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 14.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A.出生在我国的人 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D.年满18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答案:B 15.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须报()备案。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16.我国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D.委托与被委托关系

答案:B 17.根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答案:B 18.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A.主导力量 B.领导力量 C.依靠力量 D.基础 答案:A 19.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的是()。A.国务院 B.外交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答案:D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的是()。A.科学研究自由 B.出版自由 C.文艺创作自由 D.欣赏自由 答案:B 21.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A.1/3至1倍 B.1/5至1/2 C.1倍以上 D.1/2至1倍

答案:A 22.以下哪项表述不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所具有的特点?()A.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 B.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C.权利和义务的无限性 D.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答案:C 23.以下关于我国公民与人民两个概念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B.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C.人民的范围比公民的范围更广

D.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 答案:C 24.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A.常设机关 B.代表机关 C.下属机关 D.分支机构 答案:A 25.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中,依法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A.精神病患者

B.被判处徒刑的 C.被监视居住的

D.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D 久爱奥鹏网:www.teniu.cc

第三篇:2017成人高考教育综合辅导资料一

http://www.teniu.cc

2017成人高考教育综合辅导材料一

情绪

要求:

1、了解情绪的含义、分类,情绪的产生与表达。

2、理解情绪的性质、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的主要理论。

3、联系实际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一)情绪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的分类

(1)基本的情绪分类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2)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

心境、激情、应激。

3、情绪的性质

(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3)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4)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

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1)情绪与认知的联系

①认知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②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

(2)情绪与认知的区别

①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③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5、情绪的产生与表达

(1)情绪的产生

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脑电和皮肤电变化。

(2)情绪的表达

①面部表情;②身段表情与手势;③言语表情。

(二)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外周神经)

2、康侬——巴德的情绪理论(中枢神经)

3、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知中介)

(三)压力、情绪与健康

1、压力的性质与来源

(1)压力的性质

(2)压力的来源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2、压力与身心健康

(1)压力与生理的应激

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2)压力与心理的反应

抑郁、焦虑、恐惧、情感淡漠、躁狂。

http://www.teniu.cc

(3)压力与心身疾病

3、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社会态度与行为

要求:

1、了解社会态度的实质、结构与作用,印象形成的实质、影响因素,印象管理的实质与自我表现策略。

2、理解社会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社会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机制,依从、顺从和服从的实质、原因与技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实质、原因与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促进社会态度的改变,如何促进助人行为的出现,如何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

(一)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1、社会态度及其作用

(1)什么是社会态度

(2)社会态度的结构

(3)社会态度的作用

认知、行为、记忆过渡、自我价值保护、激励。

2、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

(1)经验的情绪后果

(2)需要的满足

(3)知识水平

(4)家庭背景

(5)参照群体

(6)文化因素

3、社会态度的改变

(1)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卫

抗拒反应、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

(2)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

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二)印象形成与管理

1、印象形成

(1)什么是印象形成(2)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心理特征。

(3)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印象管理

(1)什么是印象管理

(2)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http://www.teniu.cc

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

(三)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服务

(1)从众(性质、原因)

(2)依从(性质、技术)

(3)服从(原因、影响因素)

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性质、方法)

(2)社会惰化(性质、原因)

3、助人与侵犯行为

(1)助人行为及其促进

①助人行为与旁观者效应;②助人行为的促进与培养(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运用社会影响策略;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2)侵犯行为及其控制

①侵犯的实质;②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宣汇,运用社会制约,提高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等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

2、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

3、运用心理咨询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

1、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15条)

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情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随波逐流。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①自我意识正确;②人际关系协调;③性别角色分化;④社会适应良好;⑤情绪积极稳定;⑥人格结构完整。

3、心理健康的促进

(1)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实质

(1)什么是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都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论、方法与原则一致。②区别: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

http://www.teniu.cc

防和促进,心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

(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②区别: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遵循的理论和原则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2、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

(1)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①理解支持原则;②保密性原则;③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④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⑤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⑥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2)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关系:热情接待,讲明性质与原则,建立初步信任关系;②了解问题: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③分析诊断:认识求助者的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帮助方法;④帮助指导:与求助者共商对策,以求解决问题并促进发展;⑤结束咨询:讨论下一步的安排,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追踪了解。

(3)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①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②个别咨询与小组咨询;③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

第四篇: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一

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一

一、新课标下的数学试题研究:

数学试题中的牛吃草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以竞赛数学为背景的牛吃草问题,许多考生因缺乏必要的学习与训练,而无从下手。为此,本文以具体案例分析为切点,诠释牛吃草问题的解题策略。

所谓牛吃草问题,源于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所著的《普通算术》一书中的一道题目:

一个牧场,12头牛4周吃草10/3格尔,21头牛9周吃草10格尔,问24格尔牧草,多少头牛18周吃完?(注:格尔——牧场的面积单位)

例1某玩具工厂有四个车间,某周是质量检查周,现每个车间都原有a(a﹥0)个成品,且每个车间每天都生产b(b﹥0)个成品,质检科派出若干名检验员星期

一、星期二检验其中两个车间原有的和这两天生产的所有的成品,然后,星期三至星期五检验另两个车间原有的和本周生产的所有成品,假定每个检验员每天检验的成品数相同。

⑴这若干名检验员1天检验多少个成品?(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⑵试求出用b表示a的关系式;

⑶若1名质检员1天能检验4b/5个成品,则质检科至少要派出多少名检验员?

练习某企业有九个生产车间,现在每个车间原有的成品一样多,每个车间每天生产的成品也一样多,有A、B两组检验员,其中A组有8名检验员,他们先用两天将第一、第二两个车间的所有成品(指原有的和后来生产的)检验完毕后,再去检验第三、第四两个车间的所有成品,又用去了三天时间;同时,用这五天时间,B组检验员边检验完余下的五个车间的所有成品,如果每个检验员的检验速度一样快,每个车间原有的成品为a件,每个车间每天生产b件成品。

⑴试用a、b表示B组检验员检验的成品总数;⑵求出B组检验员人数。(答案依次为5a+25b件,12人)

二、新课标下的中考数学试题研究

例2在车站开始检票时,有a(a﹥0)名旅客在候车室排队等候检票进站。检票开始后,仍有旅客继续前来排队检票进站。设旅客按固定的速度增加,检票口检票的速度也是固定的。若开放一个检票口,则需30分钟才可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若开放两个检票口,则只需10分钟便可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如果要在5分钟内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以使后来到站的旅客能随到随检,至少要同时开放几个检票口?

例3某地防汛部门为做好当年的防汛工作,根据本地往年汛期特点和当年气象信息分析,利用当地一水库的水量调节功能,制订当年的防汛计划:

从6月10日零时起,开启水库1号入水闸蓄水,每天经过1号水闸流入水库的水量为6万立方米;从6月15日零时起,打开水库的泄水闸泄水,每天从水库流出的水量为4万立方米;从6月20日零时起再开启水库2号入水闸,每天经过2号入水闸流入水库的水量为3万立方米;到6月30日零时起,入水闸和泄水闸全部关闭。根据测量,6月10日零时,该水库的蓄水量为96万立方米。⑴ 设开启2号入水闸后的第x天的零时,水库的蓄水量为y万立方米,写出y(万立方米)与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只要求写出解析式);⑵ 如果该水库的最大蓄水量为200万立方米,该地防汛部门的当年汛期(到6月30日零时)的防汛计划能否保证水库的安全(水库的蓄水量不超过的最大蓄水量)?请说明理由。

[问题]

由于打字员的辞职,一个公司积压了一批需要打印的材料,而且每天还要新增加固定数量需要打印的材料。假设材料以页计数,每个打字员的打字速度是相

同的,固定的(单位可以是页/天)。如果公司聘任5名打字员,24天就恰好打完所有材料;如公司聘任9名打字员,12天就恰好打完所有材料。现在公司聘任了若干名打字员,工作8天之后,由于业务减少,每天新增加的需打印的材料少了一半,结果这些打字员共用40天才恰好完成打字工作。试问公司聘任了多少名打字员?

第五篇:宪法学

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这一政体比较完善地表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即体现国家的统一与人民权利的统一,又保证了各级政府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家事务,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由人民群众创造和发展起来 的,因而是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

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历史,社会变迁等因素也存在着众多的弊端。那么,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一)密切联系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大的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前提。各级人大都是人民选举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提高人民对人大制度的了解有助于人大开展工作,实现其职能。由于封建专制的影响,建国后又加上对社会主义民主宣传的不够,人民群众的民主的意识还是很缺乏的,对人大的工作程序不了解,对于人大的活动并不热心,妨碍人民群众对人大的监督与支持。只有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人民群众能真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调动激发人民群众投身参与这一伟大事业。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做到:第一,广泛的开展教育,使人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参与人大的选举、监督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第二,人大代表应广泛的接触选民,使选民了解最新政策的实施和自己本身的主张,维护选民的利益。第三,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使人民代表大会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橡皮章”。人民代表大会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真心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

(二)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但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必须坚持党政分开原则,理顺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受苏联模式影响加上历史原因,中国长期存在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现在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党政不分的现象正逐步得到改善。但这里仍然存在一个误区,一般所说的“党政不分”,很多人只理解为党委和政府职权不分,其实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是党委和人大职权不分,党委的职权取代了人大的职权。由此造成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实际地位和它应有的法律地位并不相称。邓小平曾说过“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善于不善于党的领导。党要善于领导,不要干预太多。”“干预太多,搞不好会削弱党的领导。”所以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按照党政分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宪法权威,确保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他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制度,也不能以地位的优越为借口放任自己或任何下属胡作非为,而要求免受法律的制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的权力是无限的,党的领导权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限制。党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应强调依法治党。建立健全制度,实现党的职能的转化。针对政治体制中党的职能和国家职能混淆不清的状况,邓小平曾

指出:“党的组织不是政府,不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要认真考虑党在整个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党委不能再包揽、干预一切。党的领导要体现在制定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所以党必须根据党政分开的原则,实现职能转化。党委的领导干部要少兼任政权机关的职务,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党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要精简,该放的就放。在这一职能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健全相应的各项制度加以保证。有了制度上的保证,才能使党委不致超越自身的职权去包揽一切,从而有利于人大独立地开展工作。

(三)明确规定代表候选人的资格条件

从《宪法》、《选举法》的规定来看,我国对代表资格并没有作过多的规定,而是追求选举权、被选举权的绝对平等。但实践中,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任务,选民要使自己的权力得到真正的实现,就必须选举比自己素质更高的代表。因此,应该对代表的基本条件作一些具体的规定。第一,具备良好的品行代表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思想作风,应敢于实事求是,与各种不良倾向和腐败现象斗争;不得利用职权图谋私利。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拥护并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二,提高代表候选人的年龄限制。我国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年龄资格都是18周岁。低年龄资格虽然扩大了享有被选举权的公民范围,但18周岁的公民一般缺乏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缺乏社会活动能力,而这些经验和能力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我国的选举实践中,除极个别情况外,几乎没有18周岁公民当选的情况,从而使这一低年龄资格的规定流于形式。我国法律对公民担任一定的社会公职的年龄曾作出相应的规定,如对担任审判员、检察员的法定年龄下限为23周岁。据此,对公民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年龄下限可提至23周岁,以保证其正确行使代表权力。第三,要有社会活动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代表应具有审议工作报告、议案和参加调查、视察等活动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能身体力行地从事代表工作。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素质有密切的联系。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借鉴世界西方民主国家的先进经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之一,既是一种组织原则,又是一项活动原则。国家在决策过程中,国家机关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意见,然后贯彻下去。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充分发扬民主,不维护集中统一,我们就不可能干好事业,就容易造成独断专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避免独断专行、组织软弱涣散。要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就必须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地关系。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意见,既要少数服从多数,又要认真听取少数的意见,而且要适度的集中意见,注意把握好火候和时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例如以议会为中心的普选制、分权制和多党制等等。虽然以西方的民主理论为典范来讨论中国的民主发展不合适,但是在思考中国民主的问题时关注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实践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民主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普遍适应的。换言之,只要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推进,党内民主逐步扩大,党的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人大选举透明度越来越高,依法治国取得明显成绩。但是,毕竟社会主义民主时间还不长,实践也不多,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它的制度化、法律化,尤其需要一个长期探索、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汲取西方和中国过去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泰国式”的民主政治不稳定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多数暴政。

宪法学辅导资料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