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要点
关于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要点
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加强对各单位、职能部门和直属公司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些负责人在其管理的职责范围内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业绩以及其对存在的问题应负的责任。真正树立起“依法
行政观”、“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廉洁自律观”;切实发挥出作为内审部门经济卫士、反腐勇士、领导谋士的作用。根据《xx镇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深化干部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责任分工要求,结合我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际情况,特拟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年度经济审计(即年终分配复查审计)
注重年度财务处理状况及分配执行情况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凡设有独立财务核算机构和开设独立银行帐户的单位都应作为年终分配复查审计对象,在查是否严格执行镇审批方案和财务资产管理若干规定的同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领导干部在这一年内对所在单位财经管理工作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应负有的责任,包括领导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干部离任审计
1、注重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一个单位、部门的指标,就是其领导者的责任指标,将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首要把握的重点。
2、注重对任职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查证。财务状况可以反映领导人经营决策能力,经营业绩的优劣,需重点分析处理:各项资金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情况,查是否纳入财务统一核算,有无隐瞒、截留、私设“小金库行为;各项支出及分配发放的合规性与真实性情况,查有无超标准、超范围支出、虚列支出、滥发钱物、不公开透明和不合规等问题。
3、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审计。应重点放在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上,结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债务增减变化情况、经费收支平衡情况,评价内部管理有效性。
4、注重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支出结构分析,查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等问题。
5、注重投资项目及重大经济决策和效益情况。查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监管和执行效果情况,结合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重大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重大债务偿还能力分析,评价经济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效益性。
6、注重个人廉洁自律、遵守财经法规情况。查是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无违规违纪和不廉洁等问题。
7、注重逐步开展效益审计。效益审计要重在揭露问题,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要站在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8、注重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岗位干部的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
9、注重加大整改力度。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一查到底,查深查透。
三、集体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注重第一责任人对工程项目合同签订、监督和签证的职责与干部责任审计相结合。对合同文本要细审阅,对工程签证单价要慎重,更要加强对监理单位和监管人员的管理与监督,使其切实履行监理职责,严把工程签证。将审计核减率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之一。
通过离任审计、任中审计和重点审计,要在促进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出特殊的作用。并坚持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结合起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核评价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成为科学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审计整改工作结合起来,督促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落实审计意见和决定,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切实纠正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综合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特别是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注意研究解决和预防的措施;把经济责任审计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结合起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第二篇:关于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要点
关于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要点
一、经济审计(即年终分配复查审计)
注重财务处理状况及分配执行情况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凡设有独立财务核算机构和开设独立银行帐户的单位都应作为年终分配复查审计对象,在查是否严格执行镇审批方案和财务资产管理若干规定的同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领导干部在这一年内对所在单位财经管理工作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应负有的责任,包括领导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干部离任审计
1、注重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一个单位、部门的指标,就是其领导者的责任指标,将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首要把握的重点。
2、注重对任职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查证。财务状况可以反映领导人经营决策能力,经营业绩的优劣,需重点分析处理:各项资金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情况,查是否纳入财务统一核算,有无隐瞒、截留、私设“小金库行为;各项支出及分配发放的合规性与真实性情况,查有无超标准、超范围支出、虚列支出、滥发钱物、不公开透明和不合规等问题。
3、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审计。应重点放在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上,结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债务增减变化情况、经费收支平衡情况,评价内部管理有效性。
4、注重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支出结构分析,查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等问题。
5、注重投资项目及重大经济决策和效益情况。查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监管和执行效果情况,结合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重大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重大债务偿还能力分析,评价经济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效益性。
6、注重个人廉洁自律、遵守财经法规情况。查是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无违规违纪和不廉洁等问题。
7、注重逐步开展效益审计。效益审计要重在揭露问题,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要站在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8、注重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岗位干部的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
9、注重加大整改力度。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一查到底,查深查透。
三、集体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注重第一责任人对工程项目合同签订、监督和签证的职责与干部责任审计相结合。对合同文本要细审阅,对工程签证单价要慎重,更要加强对监理单位和监管人员的管理与监督,使其切实履行监理职责,严把工程签证。将审计核减率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之一。
通过离任审计、任中审计和重点审计,要在促进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出特殊的作用。并坚持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结合起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核评价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成为科学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审计整改工作结合起来,督促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落实审计意见和决定,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切实纠正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综合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特别是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注意研究解决和预防的措施;把经济责任审计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结合起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第三篇:审计署印发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审计署印发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时间:202_年07月20日】 【来源:审计署经责司】 【字号:大 中 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2_〕32号,以下简称《规定》)及其贯彻实施意见,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发展,近日,审计署制定出台了《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发挥联席会议和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计划管理和组织实施、把握审计内容、做好审计评价、促进结果运用、推进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等八个方面,对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意见》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认真学习贯彻《规定》及其贯彻实施意见,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切实依法履行经济职责,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全力服务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同时,为适应新形势对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将工作思路调整为“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
《意见》强调,各级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同时,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在计划制定、组织实施、信息共享、结果利用等关键环节的职能作用,形成审前共商、审中协作、审后运用的整体合力。同时,要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包括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加大任中审计比重。
根据《规定》要求,《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审计内容,提出了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重点审计内容。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可以侧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制定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以及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可以侧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贯彻执行中央、上级党委和政府、本级党委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本地区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以及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同时,鼓励各级审计机关按照《规定》的要求,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同类别、不同级次、不同岗位性质、不同地域特点领导干部的具体审计内容。
《意见》指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坚持依法评价的原则、客观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责任制考核目标、行业标准等进行;要与审计内容相统一,既要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业绩,又要反映存在的问题,评价结论要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
该《意见》是对《规定》及其贯彻实施意见有关规定的具体化,它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化发展,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免疫系统”功能。
第四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职责
1.研究和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规章制度。
2.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3.对各省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4.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技术和方法的跟踪和研究。
5.其他相关事务。
第五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
为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的开展,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委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审计计划、立项
(一)每年年底,根据教委纪检部门提出下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初步意见,列入下一审计工作计划。
(二)审计科根据纪检部门下达的经济责任审计度计划进行立项。
二、审计准备阶段
(一)成立审计组
根据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量和实际工作需要,组成2人以上的审计组,指定审计组长,明确审计人员分工。审计项目实行主审负责制。
(二)进行审前调查
审计组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前,应当进行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审前调查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查阅档案、收集材料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工作方案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作出的详细安排,由项目主审在审计实施前编制完成,并报审计处负责人审批。批准后,应严格执行审计方案内容,无特殊原因不得修改。审计方案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审计项目名称、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以及审计内容和重点、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
2.预定审计工作起止日期;
3.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成员及分工; 4.编制日期及其他内容。
(四)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科在实施审计5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抄送相关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审计通知同时进行网上公示。审计通知送达后,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及其本人应按照审计部门要求,及时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并于审计工作开始后5日内送达审计科。具体包括:
1.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书及任职期间履行经济管理职责情况书面材料;
2.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称学历结构、学校建设、学生构成等;
3.审计期间有关的会计资料、统计资料; 4.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 5.重要财务收支和经济决策会议记录;
6.纪检、监察、审计、组织等部门对本单位检查后提出的检查报告和处理意见; 7.资产清查资料和债权、债务清理的资料; 8.审计部门认为需要的其他资料;
9.承诺书,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及其本人应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书面承诺。
(五)召开进点会
审计进场会一般由经济责任审计委托部门和审计部门联合召开,通报审计工作具体安排和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进场会议一般由下列人员参加:
1.经济责任审计委托部门的有关人员和审计组成员; 2.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相关的领导班子成员。如果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已经离职,被审计单位的现任领导干部应参加进点会;
3.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内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财务人员;
4.审计组或被审计领导干部认为需要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员;进场会上被审计领导干部要进行述职,述职内容详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管理责任情况书面材料的主要内容说明。
三、审计实施阶段
(一)财务数据采集及使用管理
1.财务数据的采集工作由审计组专人负责。2.考虑到财务数据的保密性及重要性,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按程序分析、整理审计项目的有关数据,对与审计项目无关的财务数据严禁查看。审计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后,应及时取下加密软件,将审计资料保管妥当,严防财务数据的泄密。
(二)内部控制制度评审
审计部门通过对被审计领导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了解、符合性测试,评价该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并以此确定实质性审计的范围、审计重点及采取的审计方法。
(三)实质性审计
实质性审计是指审计部门采取查账等手段,对被审单位的资产、负债、权益及财务收支情况等所开展的审计,以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结合财务收支审计进行。
(四)审计调查
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部门可以以书面、座谈等形式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就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有关问题进行审计调查。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1.审计底稿的编制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以下记录:审计程序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获取的各种类型审计证据的记录;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求,认真填写,做到审计事项清晰,审计依据明确,审计结论准确、到位。
2.审计底稿的复核
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复核人员如发现审计工作底稿存在问题,应在复核意见中加以说明,并要求相关人员补充或重编工作底稿。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加强对工作底稿的现场复核。复核完毕,复核人员应签字确认。
四、审计报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