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局十二五工作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我市建成全省“首善之区”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以适应建设“首善之区”为引领,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将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领导班子为重点的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绩效审计新路子,不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和民生审计,着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审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审计排头兵。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的时间,基本建立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审计理念的科学转变,增强“首善”意识,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初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勇于开拓、团结和谐的审计队伍。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审计、文明审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贯彻我市深入实施依法治市的战略,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审计、文明审计,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强化审计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不断完善审计规范。
――实现审计理念的科学转变。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树立现代审计理念,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的审计监督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公平性审计并重的审计监督转变,从重处理、处罚向完善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转变,促进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和政府专项资金绩效考评体制,推动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层面解决存在问题,促进审计工作更好地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审计监督的广度、深度取得新成果。以促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对关系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的审计监督;以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加大绩效审计、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度;以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目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大力开展以审计应用为核心、以手段创新为主线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OA和AO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和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审计工作方式、审计工作手段的根本转变,切实提高审计技术水平,争取在五年内实现“金审工程”与市政务网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推进现代审计的进程。
――审计工作质量和效能有新提高。将行政执法“主体合格、程序合法、内容合理、方式合情”的基本要求贯穿到审计工作中,稳步实行审计项目质量全过程电子化管理和控制,努力形成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法,完善项目质量控制环节,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稳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效能。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实现整体提升。建立完善干部培训机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组织学习和鼓励自学,切实提升文化、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水平,发挥党、团、工、妇组织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拓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整体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三、主要任务
(一)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
要
建设成全省“首善之区”,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审计工作必须为党委、政府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审计理念必须创新,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变。
1.实现从偏重微观审计监督向更加关注宏观的审计监督转变,向宏观审计与微观审计相结合转变,扩大审计视野,增强战略思维,促
进解决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问题;
2.实现从着重关注资金向关注资金与关注政策并重转变,加强对制度的研究分析,重点关注制度和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制度完善;
3.实现从手工查账为主的审计手段向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审计手段转变,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4.实现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加强经济活动发生问题前的预防性监督和对经济活动的实时监督;
5.实现从注重发现和揭露问题向在发现和揭露问题的基础上促进整改转变,促进被审计单位认真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
6.实现从真实、合法审计向真实、合法、效益并重的审计监督转变。
(二)积极推进绩效审计,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积极围绕政府性资金支出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开展绩效审计,在未来五年内,审计资源向绩效审计方面倾斜,大幅提高绩效审计项目的比例,达到促进提高政府行政绩效,推进国家审计从传统审计逐步向现代审计转型。
7.围绕保障民生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审计,促进建设和谐型社会。随着市委、市政府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政府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大,审计机关要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望、新愿望,对涉及民生的政府性资金开支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公平性积极开展绩效审计,重点揭露和纠正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效益低下和侵害群众权益等问题,分析评价资金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提出改进建议,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8.加强对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的绩效审计,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以人为本宜居城市”的决策,对市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开展绩效审计,除继续查处工程预决算中高估冒算、虚报投资、侵占国家权益等行为外,更要关注评价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环保性,重点揭露严重损失浪费、工程质量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等问题,提出改善管理、节约资源的建议。
9.注重绩效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相结合,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要按照政府加强绩效管理的要求,注重把绩效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紧密结合起来,关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财政资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保性和公平性,完善财政资金的管理,保障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促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预算执行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永恒的主题,我们应围绕“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以服务地方经济工作中心为己任,强化对公共资金流转过程及使用效果的审计监督与评价,在今后五年内实现从微观、单纯监督型审计向宏观、监督服务型审计转变,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推动财政绩效预算改革。
10.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合理整合审计资源,确保预算执行审计有效运行。审计计划的制定应从长期、全面监督的角度出发,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指引下,结合当年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年预算执行审计计划,建立审计机关上下联动机制,争取主动提早开展,为深化审计和更加充分地准备审计工作报告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市、区(县)审计机关应共同建设预算执行审计的资料库,定期更新、专人维护,做好各方数据衔接,资料共享;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扫除审计盲点,突出审计重点;同时,实现预算执行审计与其它专业审计相结合,“同级审”和“上审下”相结合,形成全市一盘棋。
11.以财政收支审计为基础,向预算编制追溯。配合推进绩效预算,关注从预算到决算的全过程,努力探索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开展审计的方法,将预算编制不完善带来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督促财政部门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为市人大审查批准预算提供依据。
12.加强对重点部门的审计,扩大对二级和基层预算单位的延伸审计面。对使用财政资金数额大、下属单位多或有二次分配权的部门进行重点审计,关注和分析与其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结余以及绩效情况;针对部门违反财经法规问题向所属单位转移和“下沉”的趋势以及管理薄弱的实际,加强对各部门所属单位和使用财政资金项目的审计。
13.关注政府债务情况,拓展远期财政资金审计。关注政府负债的总体规模、结构、投向及监控机制;关注政府性投资融资公司的资本构成、资产质量和可变现能力以及公司的融资渠道、担保方式、债务的总体规模、资金投向、项目管理运作、偿债能力及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等;关注国资公司的营运状况、经营管理和监督管理机制;专项跟踪审计政府调度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控制制度建设和使用效益。
14.加快预算执行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步伐。提出尽快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建议,以明确预算执行审计在预算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明确审计与被审计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探索对预算执行与预算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促进政府和部门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四)探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新方法,加强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
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我市建成全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这是我市城市化发展的新目标、新定位,必将推动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审计工作要适应建设“首善之区”的需要,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和亚运会等重大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力度。
15.扩大审计覆盖面,拓展投资审计内容。要树立民本审计理念,加强对惠及民生福利、关乎公众利益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围绕党委、人大、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用于工程建设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强化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从偏重于竣工决算审计、侧重于审核工程造价向项目效益审计、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
16.多方联动,强化投资审计监督。通过建立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门监督机制,多方联动监督,理顺我局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为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提供互动、联系、沟通的平台,使各监督部门之间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共享监督成果,积极有效地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17.建章立制,推进投资审计工作。为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从202_年起,积极做好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法规的筹备工作,争取在一至两年内制定《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意见》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监督办法》,明确审计监督的原则、方式、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将重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招投标、施工、资金拨付及使用、竣工决算、项目后评估等各个重要环节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争取在五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政府投资项目库》,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从立项始就建立档案,掌握全市范围内的项目建设情况,为政府投资决策和科学安排审计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五)完善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水平
完善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度,形成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组织监督的合力,配合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18.加强计划管理,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和审计力量实际情况,按照“突出重点、量力而为、确保质量、规范风险”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于每年年底前,会同组织部门提出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数量和审计对象名单的建议,提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讨论、审定后,列入审计机关的年度工作计划。在安排计划任务时,应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管理监督的实际,重点对财政财务收支数额较大、财政资金分配权和行政审批权较大、地方经济产业的支柱企业、社会关注以及群众反映意见较多的单位领导干部(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19.根据审计对象,确定审计重点。根据《市市本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单位领导干部(人员)的经济管理权限及其所在单位的工作性质、经济规模、财政资金流量、业务量大小、下属单位多少等因素,对市本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确定重点审计对象和一般审计对象,并根据不同的领导干部(人员)履行的经济职责,确定不同的审计重点和审计内容,确定抽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明确界定责任,客观公正准确评价经济责任。借鉴同行先进的审计经验,推进区(县级市)党委书记、区(市)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20.转变工作思路,扩大成果运用。从过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什么,评价什么”转变为“评价什么,审计什么”,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继续做好《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市区、县级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市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等法规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以利于客观反映领导干部(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准确公正评价领导干部(人员)的经济业绩和经济责任,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探索在“问效”的基础上“问责”和制定审计结果情况通报制度,使审计情况通报工作制度化,为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和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到202_年,市审计局将会同市纪检监察、市委组织部共同建立领导干部违反财经法纪问责制度的实施细则,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
21.推进任中审计,及时促进整改。为了将监督关口前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纠正,防止领导干部(人员)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到离任时已无法挽回的情况发生,同时便于组织部门及时掌握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从202_年起,对纳入重点审计监督对象的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试行“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结合起来,研究制定有效的审计组织方式,从任期满三年以上的领导干部(人员)中适当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任中审计,减轻领导干部(人员)离任时集中审计的工作压力。从202_年起,对纳入重点审计监督对象的领导干部,试行增加评价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内容。
(六)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高依法审计水平
深刻认识依法审计对推进依法治国的作用,加深对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依法、程序、质量、文明”和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推进审计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审计执法水平。
22.完善项目质量控制环节,提高质量控制水平。遵循“全面审计,重点突出”原则,加强对审计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分析,提升审计计划管理的科学水平,从源头上控制审计质量。利用“金审工程”AO与OA系统,发挥其质量控制和现场指导的作用,形成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法,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控”转变。改革和完善三级复核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复核的职责和重点,提高复核质量和复核效率。
23.抓好成果利用和宣传,促进审计整改到位。结合审计交换意见和利用媒体、舆论效应,加强审计执法宣传力度。及时进行审计回访,促进审计决定的执行。做好审计决定执行、审计移送、通报和审计建议的跟踪落实,增强审计整改力度。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工作制度,提高审计信息的运用效率和效果,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不断加大结果公告力度,提升审计成果层次,发挥审计威慑作用,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24.完善审计法规,为推进依法审计提供规范性保障。不断完善和规范审计业务文书、各项审计规章和审计程序。按照审计法的要求,研究制定绩效审计通知书、绩效审计报告等相关审计业务文书格式,适应绩效审计发展的需要,促进绩效审计的规范化。贯彻落实《市审计局经济责任授权审计管理办法》,规范授权审计行为,促进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贯彻落实《市审计局审计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规范审计执法责任追究,推进审计执法责任制,防范审计风险。贯彻落实《市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试行)》,规范优秀项目评选工作,提高审计项目评优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定基层审计机关小规模单位审计程序,作为审计程序体系的必要补充,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规范小规模项目审计行为,有效防范审计质量风险,保证审计机关高质、高效开展工作。做好审计地方性立法工作,完成《市内部审计条例》的修改工作。加强与市人大法工委、市法制办等法制工作部门的沟通,推动《市内部审计条例》修改工作尽早完成,确保审计地方性法规建设顺利进行。
(七)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效能
以数字化为基础,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总结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争取在五年内实现财政、地税、社保等重要行业的联网审计。
25.不断完善我局审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审计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集中力量加快建立完善审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从制订年初计划开始,覆盖审计项目建立、现场审计跟踪、审计报告编写、审计情况统计到最后审计项目归档等一系列审计过程的综合管理。
26.积极推进现场审计辅助软件应用,建立审计项目和成果数据库。大力推动全市审计机关普及应用现场审计辅助软件,全面促进审计效率和水平的提高。要抓紧建立审计项目和成果数据库,存储审计项目和计划,对审计项目实现动态跟踪,对审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存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7.逐步完善我市审计专网建设,实现全市审计资源充分共享和协同作业。要以“金审工程”的建设思想为指导,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络逐步完善我市审计专网建设,在积极部署、应用“金审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特点,开发适合我市审计工作实际需要的审计信息化系统,以提高我市审计信息化的总体水平。
28.学习和探索联网审计的技术、方法,适时实施联网审计。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联网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开发预算执行联网审计系统,同步推进财政、地税、社保等重要行业的联网审计,五年内逐步提高联网审计财政资金的覆盖面。
(八)加强队伍建设,为建设“首善之区”提供组织保障
要按照温总理“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经得起考验、高素质的审计队伍”的指示和审计署关于文明审计的要求,大力弘扬“依法、公正、务实、廉洁、敬业、创新”的审计人精神,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提高审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道德素质。
29.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群众路线,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要严于律己,勤政、廉政;要善于调动广大审计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执行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总结、交流和推广基层审计机关的新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广泛听取基层审计干部和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五年内把局领导班子建设成为领导全市审计工作、保障和促进审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30.加强审计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以适应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强化对审计骨干的培养,不断优化审计队伍人才结构和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逐步提高法律、工程、投资、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人员的比例,五年内将我局各层级干部轮训一遍,着力培养一大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
31.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文明审计水平。坚持从严治理审计队伍,抓好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文明审计八个总体要求:秉公执法、正确用权,遵纪守法、自尊自重,工作细致、一丝不苟,尊重事实、以理服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态度诚恳、情真意切,忠于职守、讲求效率,仪表庄重、语言礼貌。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道德素质和文明审计水平。
32.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转变观念。要教育干部始终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修身之本、从政之要,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清正廉洁、高效服务的优良作风,确立审计机关监督与服务的标准规范,明确其职责、任务和措施,建立健全权责明晰、行为规范、办事公开、依法高效、运转协调的机关运作机制,强化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不断提升机关服务意识,增强机关效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
3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以服务中心、推进改革、发展民主、加强基层为重点,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制度建设,教育和督促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党内关怀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健全互帮互助机制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党员干部,积极帮助老党员和生活贫困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4.抓好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打造纪律严明的审计队伍。认真贯彻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审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切实加强机关的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拒腐防变的思想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坚持廉政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常抓不懈,坚决把各项廉政纪律和廉政规定落到实处。
第二篇:“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增强全乡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消防安全状况根本好转,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使消防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厅《贵州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精神,党委、政府决定启动全乡“十二五”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规划如下:
一、xx乡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1.我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消防事业随之调整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从当前义务消防队所担负的职能来看,我乡义务消防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消防工作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消防队伍的任务要从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向以处置抢险救灾、突发事故等抢险救援为主进行职能转变。同时,对消防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关的设施。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乡消防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我乡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乡消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城镇,对农村重视不够,这也是近几年农村消防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乡未来几年的消防工作要着重加强农村的消防事业,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消防队和专兼职消防队员的数量,加强农村消防设备的更新换代,真正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消防防护体系。
3.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乡消防工作积极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建设“平安xx”的口号,其主旨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然而,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乡的火灾形势也十分严峻。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我乡消防安全责任不够落实,消防基础落后,消防装备不能够适应现代火灾扑救需要等深层次问题。
这就要求乡的社会消防工作要快速发展,加大配备救援装备的力度,提高救援装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将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防患有力、救援有效的队伍,真正使之成为一支集灭火战斗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群众救援、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二、“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乡消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统一布置,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按照乡党委建设“平安xx”的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建立健全我乡综合防灾救援体系和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我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消防事业的发展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xx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林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公共消防政府负责、企业消防企业负责、区域消防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体系和消防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注重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
一方面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统筹排布全乡的消防力量,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另一方面要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综合保障能力。
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原则
按照政府为主导,其他投资方式为辅的融资模式来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政府、企业、区域、社会各方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工作到位的消防建设推进体制,形成公共消防政府分级负责,积极探索消防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建设的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十二五”消防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建立健全包括水上、陆地、空中于一体的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火灾防御体系,全社会对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抗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具体目标
——坚持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人员的增加、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消防规划相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增加设备、人员、公共设施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节约利用水、电、土地等自然资源。高度重视消防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实现软件无线调动、网络调度、统一指挥、互相配合,调度指挥系统最终达到“一体化设计、多信息融合、多部门联动”实战管理目标,着力提高火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在人员训练、设备配备、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上为建设“平安xx”奠定坚实基础。xx各地产业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异必然要求消防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切实建设一个平安的xx。
——从灭火救援的实战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重点解决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装备量少质差以及消防队点稀少等影响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要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派出所要加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形成灭火、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
——消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快消防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灾害的监督管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为队伍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构筑一个突发灾害救助体系。
三、“十二五”消防事业规划的重点领域
(一)促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消防水源的建设
随着小城镇建设开发和通乡通村油路的建设,各类建筑会随之增多,应同步建设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鼓励农村地区建设消火栓。消火栓不足的,要充分利用水库、河道修建消防取水口。供水部门应结合管道的扩建、改建或更新,保证消防给水管道水量足、压力足,满足消防供水要求。乡政府所在地应修建公共消防蓄水池,水井等消防设施;建筑施工单位也应积极修建本单位消防蓄水池、水井等储水设施。突出加强消火栓的建设,城乡道路按国家要求每120米设置1只消火栓;住宅区道路每80米设置1只乡政消火栓;道路十字路口在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消火栓。对于新建设(改建)的住宅区,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建设。
2.加快义务消防队建设
要根据xx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把消防队建设纳入城乡(镇)总体建设规划,使消防队建设辐射至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消防救援格局,形成消防救援网络体系。消防队建设应按照街道5分钟、50户以上自然寨8分钟、其他农村地区15分钟的要求,进行建设。根据不同村寨的规模确定消防队伍人数,保证救援力度。
(二)完善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
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乡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抓好城乡(镇)消防规划并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并根据总体规划一并实施,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新城镇(街道)建设在抓好总体规划的同时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同步抓好《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做到一步到位。农村的消防规划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抓好消防水源、消防道路、消防安全布局等规划建设。
(三)进一步提高消防装备现代化程度
要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十二五”期间的消防装备,按照“种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配备。具体应根据我乡的产业结构和火灾特点有侧重地落实配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消防责任体系建设
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2_]15号)和《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公发〔202_〕4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把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单位的消防责任制和各重点协作区的联防联建共享消防体系的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切实可靠、不留死角、高效运作的责任体系。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义务消防队力量的建设。
乡人民政府对不符合城乡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派出所要加强本地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研究本地区火灾特点,掌握火灾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和意见,要充分发挥义务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保障消防资金投入,确保消防事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区域消防建设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保障有力的责任体系。乡人民政府按照我乡“十二五”期间的消防总体建设情况,加大对公共消防的投入,将公共消防投入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消防投入渠道,城乡消防维护费,根据城乡发展需要逐步增加消防正常维护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经费、消防装备经费、义务消防队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有效支撑消防事业发展。
(三)加强消防法制建设
1.完善地方消防法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依据,分步制订符合xx实际、便于操作的相关地方消防法规。202_年制订《xx乡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02_年制订《xx乡消防监督简易检查规定》;202_年制订《xx乡村居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2.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
积极开展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工作,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严厉打击消防违法犯罪活动,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完善消防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切实加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
以消除火灾隐患和查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为重点,严格落实公安派出所对农村、居民区和辖区授权列管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严防失控漏管。
(四)加强消防事业发展研究工作,落实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xx将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xx”。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消防事业应该更加注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好地理顺“十二五”期间xx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切实抓好我乡的消防工作。
(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应多渠道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救生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要积极推动消防工作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工作,大力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消防队开放力度,扩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涉及本行业的消防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继续将消防知识纳入到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单位要在辖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
第三篇:“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文
章来源http://www.teniu.cc文档大全
w
ww.chazidian.com来源
“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增强全乡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消防安全状况根本好转,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使消防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厅《贵州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精神,党委、政府决定启动全乡“十二五”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规划如下:
一、xx乡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我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消防事业随之调整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从当前义务消防队所担负的职能来看,我乡义务消防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消防工作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消防队伍的任务要从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向以处置抢险救灾、突发事故等抢险救援为主进行职能转变。同时,对消防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关的设施。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乡消防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我乡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乡消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城镇,对农村重视不够,这也是近几年农村消防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乡未来几年的消防工作要着重加强农村的消防事业,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消防队和专兼职消防队员的数量,加强农村消防设备的更新换代,真正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消防防护体系。3.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乡消防工作积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建设“平安xx”的口号,其主旨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然而,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乡的火灾形势也十分严峻。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我乡消防安全责任不够落实,消防基础落后,消防装备不能够适应现代火灾扑救需要等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乡的社会消防工作要快速发展,加大配备救援装备的力度,提高救援装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将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防患有力、救援有效的队伍,真正使之成为一支集灭火战斗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群众救援、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二、“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乡消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统一布置,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按照乡党委建设“平安xx”的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建立健全我乡综合防灾救援体系和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我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消防事业的发展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xx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林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公共消防政府负责、企业消防企业负责、区域消防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体系和消防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2.注重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一方面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统筹排布全乡的消防力量,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另一方面要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综合保障能力。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原则按照政府为主导,其他投资方式为辅的融资模式来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政府、企业、区域、社会各方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工作到位的消防建设推进体制,形成公共消防政府分级负责,积极探索消防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建设的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十二五”消防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建立健全包括水上、陆地、空中于一体的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火灾防御体系,全社会对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抗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具体目标——坚持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人员的增加、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消防规划相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增加设备、人员、公共设施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节约利用水、电、土地等自然资源。高度重视消防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实现软件无线调动、网络调度、统一指挥、互相配合,调度指挥系统最终达到“一体化设计、多信息融合、多部门联动”实战管理目标,着力提高火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在人员训练、设备配备、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上为建设“平安xx”奠定坚实基础。xx各地产业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异必然要求消防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切实建设一个平安的xx。——从灭火救援的实战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重点解决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装备量少质差以及消防队点稀少等影响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要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派出所要加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形成灭火、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消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快消防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灾害的监督管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为队伍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构筑一个突发灾害救助体系。
三、“十二五”消防事业规划的重点领域
(一)促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消防水源的建设随着小城镇建设开发和通乡通村油路的建设,各类建筑会随之增多,应同步建设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鼓励农村地区建设消火栓。消火栓不足的,要充分利用水库、河道修建消防取水口。供水部门应结合管道的扩建、改建或更新,保证消防给水管道水量足、压力足,满足消防供水要求。乡政府所在地应修建公共消防蓄水池,水井等消防设施;建筑施工单位也应积极修建本单位消防蓄水池、水井等储水设施。突出加强消火栓的建设,城乡道路按国家要求每120米设置1只消火栓;住宅区道路每80米设置1只乡政消火栓;道路十字路口在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消火栓。对于新建设(改建)的住宅区,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建设。2.加快义务消防队建设要根据xx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把消防队建设纳入城乡(镇)总体建设规划,使消防队建设辐射至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消防救援格局,形成消防救援网络体系。消防队建设应按照街道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计划,纳入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单位的消防责任制和各重点协作区的联防联建共享消防体系的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切实可靠、不留死角、高效运作的责任体系。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义务消防队力量的建设。乡人民政府对不符合城乡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派出所要加强本地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研究本地区火灾特点,掌握火灾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和意见,要充分发挥义务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保障消防资金投入,确保消防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区域消防建设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保障有力的责任体系。乡人民政府按照我乡“十二五”期间的消防总体建设情况,加大对公共消防的投入,将公共消防投入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消防投入渠道,城乡消防维护费,根据城乡发展需要逐步增加消防正常维护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经费、消防装备经费、义务消防队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有效支撑消防事业发展。
(三)加强消防法制建设1.完善地方消防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依据,分步制订符合xx实际、便于操作的相关地方消防法规。202_年制订《xx乡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02_年制订《xx乡消防监督简易检查规定》;202_年制订《xx乡村居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工作,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严厉打击消防违法犯罪活动,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完善消防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切实加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以消除火灾隐患和查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为重点,严格落实公安派出所对农村、居民区和辖区授权列管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严防失控漏管。
(四)加强消防事业发展研究工作,落实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xx将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xx”。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消防事业应该更加注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好地理顺“十二五”期间xx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切实抓好我乡的消防工作。
(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应多渠道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救生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要积极推动消防工作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工作,大力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消防队开放力度,扩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涉及本行业的消防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继续将消防知识纳入到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单位要在辖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文
章来源http://www.teniu.cc文档大全
w
ww.chazidian.com来源
第四篇:简阳市“十二五”工作规划
简阳市科协
“十二五”工 作 规 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科技资源整合,提升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高我市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紧紧围绕我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发展要求,根据《中化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全会精神,以《202_—202_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纲要》为指导,以科技资源整合共享为主线,以提升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科技进步为目的,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加快建设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科技,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二、总体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普宣传多元化为目标,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围绕“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政策,注重现代科普服务理念,充分发挥科普社会功能,努力做到科普与公众切实需求相结合,科普与城乡文明建设相结合;以科普活动品牌化为重点,切实增强科技传播能力、机制创新能力、科普文化产业能力和科普队伍服务能力;以科普示范标准化为载体,扎实开展科普示范单位建设,创造科普事业政府投入和社会多渠道投入相互补充的格局。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形成我市科普工作特色,奠定科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到202_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
高。
——建立健全科普组织网络。乡镇科协、市级学会、协会要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落实”。科普志愿者队伍、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户、科技带头人能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的作用。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科普投入稳步增长。科普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用于科普事业,并随经济的增长而增加。
三、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是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宣传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并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二是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加强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
(二)巩固和拓展科普工作阵地
一是巩固和拓展青少年科普教育阵地。整合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规划建设简阳市山岔湖综合科普教育试验示范园,利用综合科普教育试验示范园、科普画廓、科技展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创建各级科普示范学校达到35所。二是巩固和拓展城农村科普教育阵地。通过深入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市、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不断完善农村科技、科普示范体系,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广大农民朋友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三是巩固和拓展城市科普教育阵地。以科普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市民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三)发展壮大科普队伍
一是壮大科普讲解员队伍。各教育单位、科研机构要选派一些热爱科普、有责任心的骨干组成科普讲解员队伍,成立简阳市科普协会,负责开展宣传科普活动。二是发展农村科普教育、宣传队伍。发展农技协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三是充分挖掘发挥我市科普人力资源。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我市农技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科普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做好我市科普工作。
(四)做好各类科普教育工作
一是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提高农村青少年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二是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三是做好科普宣传工作。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
110、科技之春、科普试验示范、科普画廊、科普赶场、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普惠农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四、科普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科普工作管理体制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狠抓科普工作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科普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把科普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把手必须亲自抓,要确立大科普思路,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牵头,市科协与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完简阳市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和《纲要》实施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市科普规划和有关科普政策,对各级科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表彰奖励。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科协、社区科协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组
织协调好本区域内的科普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对科普事业的投入
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科普投入中的主导地位,建立长效机制,保证科普经费投入增幅高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幅,“十二五”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1元。建立社会多元化的融资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倡导社会各界和热心科普事业的团体和个人捐赠,建多渠道增加科普经费投入。
(三)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普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发挥表彰奖励对科普工作的推动作用;加强科普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优秀科普工作者、离退休老科普工作者的业绩,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新风尚;把重大科普理论研究成果、科普著作纳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范围。
(四)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发展各级科协、学会、社区及各类专业学术团体,不断壮大科普工作队伍。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群众性、互助性的科普宣传教育机制,做到科普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各级科普作家协会,加强科普作家、影视创作和摄制队伍建设,组织和动员广大会员、科普工作者、文艺创作者进行科普原创工作,繁荣科普文艺,推进科普事业。
简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_年4月21日
第五篇:十二五财务工作规划
十二五财务工作规划
一、关于做好明年预算的问题
谈明年预算,首先要认真分析形势,十二五财务工作规划。明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低迷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国内仍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总体要求,继续实施“促发展、调结构、防通胀”的政策组合,其中,防通胀对我们将会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应对。过多的流动性引发通胀压力已是一个基本共识。目前大量的流动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贸顺差导致被动超发投放人民币,这种状况随着扩大内需和外贸形势的变化,增速会有所回落,但绝对量依然在增加;二是在4万亿投资拉动及相应的银行贷款投放背景下,减少流动性避免恶性通胀就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取向,其方式有两种,1.大量回收流动性,实施“硬着陆”。这种方法代价过大,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可取;2.适度控制货币投放,一方面避免过量的新增货币投放带来新的通胀压力,同时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新增内需,逐步吸收流动性,把流动性转化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扩大内需的积极资源。这种方式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明年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要在培育新兴产业、扩大内需和货币发行量之间寻求平衡。由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这种货币政策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常态。由此,有几个基本判断需要注意:一是信贷适度从紧,二是加息,三是人民币升值。与此直接相关的还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节能环保成本上升也是必然趋势。总之,宏观形势比较复杂,不容乐观,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特别是要关注本单位所处行业的状况和自身具体情况,早做准备、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就集团公司总体情况而言,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的清晰明确、管控机制的改善以及持续发展的实力积累为我们做好明年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我们的任务就是扎实工作,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深入落实,把正确的理念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成果。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刚刚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此,明年的预算工作首先是要充分遵循“十二五”规划,把预算编制作为系统落实战略规划的具体行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稳中求进。要坚持规模、质量、效益、风险平衡的原则,既要保证适度增长,更要注重提升产业结构,注重提高运行质量,注重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要突出稳、实,要稳中求进,要按企业的发展规律办事,增强发展的理性,不要盲目求快。提升结构是宏观经济突围的基本路径,也是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既定战略,在当前环境下,提升结构就是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选择,以此可降低发展成本,更多地享受宏观政策“结构性取向”的好处。一位领导同志最近在谈政治体制改革时,谈到“稳步前进是最快的前进,关键是要弄清方向,不要折腾”。这种理念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细化边界管控。落实财务管理思路,立足EVA和保军品核心能力这一基本价值目标导向,对资产负债类指标细化结构边界控制标准,对损益类指标以财务增加值为基础,细化比例标准。以此,把财务工作的总体思路具体落实到预算指标之中,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为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各种问题,确保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的保障。这是复杂环境下的应对策略,也是对我们系统谋划和综合驾驭能力的考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主要资产负债类指标制定控制边界,防范系统性财务风险;二是对损益类指标按占财务增加值的比例确定标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体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挖掘内部潜力,把通过结构调整形成的制度优势和基础管理改进的成果充分挖掘出来;三是要把EVA改进的具体安排落实到预算的各个环节,建立EVA的支撑体系,规划方案《十二五财务工作规划》。
第三,注重科技创新。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这是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理财导向,不能含糊。同时,对科技创新投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积极研究。既要积极投入、宽容失败,又要注重机制探索,提高投入效率。这两方面的要求都是由其战略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特征决定的。
第四,注重精细化管理。经济总量迅速增长,要素成本明显呈波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凸显了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从而也使这项工作更容易统一认识。当前是进一步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良好契机,要坚决推动。一是要加强现金流管理,确保财务安全。体制上,要进一步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放大资金集中管理体制形成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功能。资金使用上,要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加强应收款和存货管理。二是要加强物流管理,确保经营效益,要密切关注原材料和商品市场价格走势,加强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管理。三是要安排好职工薪酬,确保职工收入随着企业发展持续得到改善。既要按财务增加值的比例合理确定职工收入水平,又要建立以丰补歉的机制。总的要求是“保总量、调结构、可持续”。四是抓好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费用。
关于预算工作作以上几点提示,总的要求是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前提下,形成比较客观的先进目标,包括提出实现目标的资源保障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形成集团公司总的预算目标,并在集团层面对资源的组织与配置形成方案,进行准备。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的问题
在此主要是想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提升精细化水平。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决算要扎实做好存货盘点、往来清对和子公司清理工作。
二是巩固“小金库”治理的成果。要按专项治理要求在决算中规范反映,同时要对清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办法,固化流程,形成机制,以从根本上铲除“小金库”滋生的土壤,降低经营风险。
三是新组建的子集团要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要求,细致梳理、规范业务流程。要保障包括财务会计在内的各项业务顺利运行,并探索子集团内部的“财务共享”模式,积极应对集团化运作与市场效率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新情况。在此动员大家,要利用年末不多的时间,认真抓好应收款的清理工作。随着金融环境的趋紧,应收款的风险将会加大,其清理工作更应加大力度。希望通过我们的扎实努力,全面高水平地完成好今年的各项预算目标。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十一五”的最末端。五年来,随着集团公司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财务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四大工程”作为集团财务管理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管理思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确立了以“平衡效率风险、实现持续发展”为基本追求的财务工作理念,从而使财务工作从本专业系统的业务建设进一步延伸拓展到直接服务系统价值创造的新阶段,这是财务工作理念的重大进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系统、深入、扎实;资金的组织与配置能力大大提升,方式更加有效,有力推进了集团总体的改革发展;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去年的会计信息工作分别获得国资委、财政部和科工局的通报嘉奖,可以说是全面丰收;服务于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管控的财务绩效评价和全面风险管理稳步实施,各单位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富有价值的创新实践。与此同时,财会队伍的总体结构和综合素质也得到积极改善,从而为集团公司总体经济的增长、质量的改善和结构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座各位总会计师功不可没,没有辜负党组的期望。衷心期望大家以更加坚定的职业信念、更加执着的进取精神、更为高尚的职业操守,为集团公司在“十二五”的发展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