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宏观环境分析y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发展机遇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
技术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竞争者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在一个学校的发展中经济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 2000年10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与珠海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教育园区的协议。• 2003年3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作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支持北师大在珠海办学。
• 北师大与珠海政府合作,并获得珠海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北师大珠海校区总占地面积7800余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目前投资已逾15亿元,建成的教学与生活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堪称国内外一流。目前已完成校区建设的前六期,包括UIC文化小镇。
• 计划在未来的8~10年间,珠海分校将形成3万人左右的在校生规模。
政治法律环境
珠海市政府为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城市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实力,制定了一些发展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
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也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 第一条 以兴建“大学园区”为目标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到我市兴办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或校区。
• 第十条 我市为教学及管理人员赴港澳国外交流学习提供方便。
第十一条 鼓励高等院校创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每年从市的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资金用于资助高等院校及其师生进行高新技术成果、项目转化和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究开发的贷款贴息。•
第十四条 根据高等院校的类别及在我市办学的规模,在高新区等经济功他区内为每家高等院校免费提供5000平方米左右的用地,用于兴办高等院校独资或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
第十五条 积极支持高等院校探索联合办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教学资源共享等新模式。
第十六条 鼓励高等院校开办附属学校。• 国家支持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
•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4月发布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对试办独立学院的基本原则、办学模式和运作机制等作了具体规定。这也为我校发展指明道路,提供保障。
• 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部分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北师大珠海分校作为独立院校只有加快体制改革,“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才是根本出路。
技术环境分析
在科技竞争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今时代竞争中,技术环境对我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大到国家、世界的技术要求,还是小到珠海地区的发展趋势,我校在技术方面面临的机遇都是显而易见的。
• 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迅速,为我校尤其是工程技术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发展教育又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国家在科技上有强烈需求并给予教育事业和科技工作大力支持。• 珠海地处珠三角地带,是众多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研发单位云集的地方(如珠海的南方软件园),等等,我校抓住这一机遇,为高新产业输送各行各业拥有创新头脑和研发经验与技术的人才。
行业竞争者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虽然只有不足十年的建校历史,但是始终坚持教育创新,在与同行业竞争者的比较中,珠海分校凭借专业设置、教学特色、学期安排等众多优势脱颖而出,这些优势也成为我校不断发展进步的奠基石。一 与同类型的学校(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我校依靠北师大本部,并掌握相对自主的选择和决定权,继承本部传统,享有其优质学科和教师资源,校本部的支持为我校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此外,良好的生源是我校发展面临的又一机遇。建校以来,生源遍及全国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的新生全部来自各省普通本科二批。现有在校生已逾20000人。
二 与新兴的网络学校,网络的普及使教育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珠海分校积极利用网络信息与资源,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方便和指导。三 与新建的大学(如华南科技大学),北师大珠海分校基础设施齐全,软硬件兼备,并已拥有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当前,发展新专业和学院改革成为我校进一步提升所要抓住的机会。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结构、就业状况、人口与地理分布、社会风俗和习惯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严重影响社会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改变着企业的战略。于北师大珠海分校而言,在制定未来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珠海毗邻香港澳门,生活方式及价值观比较开放,东西方文化交织体现的也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抓住其他蕴藏的机遇加速发展。1珠海的留学事业起步较早,现珠海有意建立“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将珠海打造成留学生之城。这就为珠海分校发展中外合作专业创造了机遇,例如国际商学部中的2+2专业,可趁这个时机一举成为学校的黄牌专业。
2珠海现处于全新出发的时期,需要高新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的鼎力支持。北师大珠海分校以现有的优势,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努力成为珠海经济腾飞的后备力量,为珠海的发展输送大批人才,树立在珠海独一无二的学术地位。
3北师大珠海分校坐落在美丽的广东海滨城市珠海市历史文化古镇唐家湾,有“亚洲最美丽校园”之称。良好的环境和优良的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而值得称赞的师资和优秀的毕业生也为珠海分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第二篇: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
人口环境:
(1)人口年龄结构: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第六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
(2)人口城乡结构: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3)全国大学生人数:据预测,2009-2010,中国全国高考人数仍将近一千万。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稿)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4)全国白领人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白领人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是现代高强度的个人竞争以及在大中城市居住所要支付的成本高等原因所导致的压力太大。所以说,这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庞大市场。
2、政治法律环境
企业只有顺应国家的政治大环境,才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食品工业是与实现国家“三农”政策息息相关的产业,饮料行业被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之一,其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我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重点发展饮料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提高饮料生产总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挥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
3、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软饮料市场的发展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时至今日,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成熟的市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促使饮料消费需求始终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中国软饮料年产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
近几年人们日益关注健康和环境,不喜欢糖和添加剂含量高的食品。人们更加关注科学饮食,如何通过使用食品打到养生调理、滋体美容等功效也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新兴饮食时尚。人们对饮料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喝饮料不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希望饮料能提供降火、美容、补充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健身等附加的一些保健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碳酸饮料的主导地位已受到了挑战,瓶装饮用水、果汁和茶饮料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保健功能饮料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居民饮料消费习惯: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是选择在口渴时及运动后喝饮料,这也是解决人们最根本的生理需求。
4、经济环境
在2009年中国经济数据中,GDP增速达到8.7%,全国GDP总量达到33.5万亿元。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5.5%。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
温家宝总理在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将达到8%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5.5,比上季度提高7.8点,为2008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期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2.9,比上季度提高2.3点,为连续第四个季度走升.各行业企业景气连续四个季度位于景气区间.一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30.1,比上季度上升2.0点,39个工业大类企业景气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
同时,在健康饮品方面,统计表明,我国功能饮料的销售额2000年达到8.4亿元人民币,2005年攀升至30亿元人民币,2008年突破50亿元人民币。2008年中国饮料市场报告表明,保健饮料的市场份额已占到了中国饮料市场的22.2%,保健饮品已成为人们的主流饮品,人们对保健饮品的消费呈日益增长趋势。
5、校园环境
人口统计: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约有12000多名学生,目标市场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男女比例为3:4,因此银鹭花生牛奶市场广阔。另外还有300人左右的教职工及保安人员等,他们是潜在的消费目标群。
价值观念:学生虽没有自身的收入来源,但是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投入从来都是不吝啬的。同时这两类人乐于追求时尚新潮的事物。新一代学生与以往的学生相比,他们在性格方面没有受到过多得压抑,经济方面又有强大的后盾,喜欢标新立异,容易接受新事物。
经济状况:在三水校区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珠三角地区,调查数据显示三水校区学生月平均消费额约为600元,普遍处于中等消费水平。而教职工消费水平则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作为潜在的消费目标群。
第三篇: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
据内江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内江市总人口425万人,其中城区常住人口为52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研究相关指标,内江城区有42%寻求专业皮革品清洗点进行清洁护理;有62%的消费者的皮革品弄脏后,愿意送往专业清洗店清洗。
2.经济
内江是承接成都与重庆的中心地带,简称成渝之心,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地理优势且发展势头强劲,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2011年上半年,内江市服务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完善体制机制,做大总量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加强措施,狠抓落实,全市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国家的大力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为内江服务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契机,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也为本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3.政治法律
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得到提高,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环境显著提升,都是服务业发展的优势。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得到突破: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稳步提升,仅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达到了43%左右,且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在逐渐上升。内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这显示内江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层次提高,对消费的需求也就随之提高,奢侈品也在生活中的地步逐步提升。
4科学技术
内江市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有内江师范学院和内江职业技术学校,这都为内江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内江市市委市政府指出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还提出了一些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例如:评选内江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人员和内江市外智人才;内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人才等。这就提高了公民的技术创新的热情,使他们踊跃的投入到科学技术创新的行列中。
第四篇:服装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服装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作为衣食住行之首,毫无疑问,服装行业是个永远的朝阳产业,因为人类对服饰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如今,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服装服饰类产品已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服装不仅仅是要求能蔽体保温。谁都会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漂亮、健康、个性化的衣裳,而且由于服装类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又比较快,所以服装市场的蛋糕将会越来越大。到生产力足够发达的时代,人均拥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服装产品将不再是梦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而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这片领域诞生了杉杉、雅戈尔、波司登、雪中飞等众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他们品牌实力较强,规模和竞争力都处于服装行业前列。而女装、童装、睡衣等市场则相对发展还不成熟,强势领导品牌还很缺乏。
中国服装业发展的困惑:
1、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
有人说:如果现在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中国人不用担心没
有衣穿。现在各企业所有的库存加起来还都够在市面上卖个两年的。服装企业做大了,往往是伴随着仓库急剧增大的代价。企业的销售翻了好几倍,帐上的现金却没见增长多少。难怪很多老板说,自己辛苦一年赚来的,都跑仓库里去了。由于服装季节性明显,且服装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库存问题成为最令服装企业头痛的问题之一。不处理吧,积压只会导致更加库存品的更加贬值甚至一文不值。进行低价抛售处理吧,一来那些过季的产品不见得有人要,二来低价抛出去对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又是个很大的打击,很容易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体系产生怀疑。另外,库存数与企业缺货数量又往往是成反比的,因为服装产品从采购面料到生产都有一定的周期,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旺季时候有足够的数量可供销售,往往不得不储备大量的货品,这就为库存埋下了隐患。而有些较保守的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往往限制货品的生产数量,但一旦该货品畅销起来,却又因为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缺货而错失销售良机。
2、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
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中国服装设计水准还远较国
际上落后,中国还没有诞生具有世界影响的服装设计师。众多企业还是以抄袭仿版为主,这样很难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国内的服装企业一来缺乏完善的设计师培养机制,而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则更习惯于自己创品牌或开设计工作室创业,而不愿意在企业发挥才华,使得中国的服装设计水准很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国际主流时装周上甚至根本看不到中国设计师的身影。
3、行业专业人才匮乏。
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才会清楚的意识到,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非常贫乏。无论是从生产管理还是设计、营销、广告等。因为服装行业多属民营企业,很多是从夫妻店起步,家族企业色彩往往比较浓厚。很多企业根本不能给人才提供宽阔的舞台,因而吸引不了人才加盟,即使加盟了也留不住人才。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年代,缺乏专才,对服装行业的发展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4、产业链的不健全。
谁都清楚,面料是服装产品的关键,但目前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国内
面料供应商较国外的面料商还有比较大的距离,面料研发能力不足,高品质的面料大多还依靠进口,这也直接制约着整个产业水平的提升。而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经销商队伍则整体经营水平不高。由于服装经营门槛低,很多有点资本的人都愿意选择服装来投资经营,服装经销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很多经销商还不具备品牌经营意识,根本不能和企业一同成长。而我们最终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欠成熟,对服装的文化了解不深,很多消费者一味崇洋媚外,导致一些服装企业无法坚持自己的品牌风格,而只能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做一些媚俗的产品。
5、品牌含金量还不够。
服装品牌含金量普遍还不高,还无法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很多企
业对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识还不强,太注重目前利益,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市场上总是充斥着一些急功近利的品牌运作手法,比如泛滥成灾的打擦边球的假洋鬼子品牌,堂而皇之的占据着中高档商场的位置,倒是形成了中国特色服装产业的发展之路,虽然一系列问题在制约着中国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毕竟,这是一个很有前途和生命力的行业。
如果地方政府和企业能意识到这些并引起重视,困难并非不可克服的。
1、政府、协会引导,形成产业群,创建地域品牌。
中国服装产业如今已经形成众多的地方产业群,这是一种很好的趋
势。比如宁波的男装、福建的休闲服、深圳的女装、南海的内衣、增城的牛仔等等。产业群的出现有利于通过地域整体的影响,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同时促进技术、人才、面料等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以实现共同发展。而且,形成地方产业群更有利于品牌联合起来集中优势向国外推广,比如温州服装行业协会就经常组织服装企业集体赴国外参展,扩大温州服装在国际上的影响。这就需要有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牵头作为纽带,来指导并带动各个地方产业群体的发展。
2、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这需要服装院校和企业通力合作,来培养服装行业真正需要的人
才。毕竟,人才才是最大的生产力。现在,一些实力企业已经开始向高等院校“订制”人才,要求高等院校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而企业则支付一定的培养费用。这也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同时,企业内部也应该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给人才成长发挥的空间。
3、向产业链的上游渗透。
面料在服装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最新潮的面料就相当于
拥有了潮流,服装企业应该加强与面料厂商的合作,甚至主动参与到面料的开发、设计中去,以占据竞争的主动权。
4、强化品牌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不被淘汰,做品牌永远是正确的选择。众多的服装企业应该尽快从家庭作坊式生产中解脱出来,重视品牌的建设,树立长远的品牌目标。
4、让品牌走向国际。
有条件的企业,则应该把眼光放眼国际,学习国外的先进生产、设
计、管理经验,同时大胆走出去,树立国际品牌形象,把外汇赚回来。中国服装有丰富的国际品牌加工经验,说明我们的生产工艺质量已经不具备问题,缺的只是战略,缺的只是眼光和实际操作能力。
商机无限,如何掘金? 整体说来,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不高,经营风险亦不是很大,通常只要手上有一定资金就可以介入这个行业。巨大的市场衍生着无数商机,行业竞争虽然已经比较激烈,但还远没到白热化的程度。而且,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形成垄断的行业,所以,只要你想脱颖而出,就永远有机会。在进入这个行业以后,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商机呢?
1、细分市场,抓住自己的专长切入。在服装行业,要追求产品线的大而全几乎是不可能的,服装产业是可以进行深度细化的产业。产品线可以分为男装、女装、童装、休闲服、内衣、职业装等等多个分支。而这些分支又可以进一步细化,抓住了任一细分市场都将是一片巨大的市场。比如男装内裤、睡衣等分支市场都远没有成熟,机会还很多。福建的九牧王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自己的优势产品西裤打造出品牌,并将西裤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也被业内评为第一个裤子的“中国驰名商标”,如今的九牧王,已凭借强的品牌优势,向休闲服等领域蔓延。
2、提高附加值,做高档品牌。在中低档品牌领域,众多的品牌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和竞争力,但在高端领域,国产品牌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很多世界顶级品牌加工基地就在中国,但为什么我们就只能依靠帮别人加工挣点小钱,而人家却赚取着品牌背后高额的利润呢?一些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应该抓住机遇,逐步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做出中国人自己的阿玛尼,中国人自己的范思哲来。不求其多,但求其精。
3、实现多元化产业扩张。在国外,著名的服装品牌从来就是与化妆品、箱包等产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构筑成一个时尚帝国。服装企业在打造出一定的品牌以后,有效利用品牌资源进行多元化延伸,也是一种迅速做大的方法。4获取国际化品牌授权 国际品牌渴望进入国内,但又不了解国情,所以大多是通过品牌授权寻找合作伙伴来运作的。梦特娇、花花公子、皮尔卡丹等品牌在国内经营的成功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借鉴。做品牌经营毕竟是要一定的周期的,是要付出时间为代价的,通过授权获取一个国际品牌的使用权,能让你享受到一个成熟品牌带来的效益,也能更快地让你的产品走向市场,为消费者所接受。这也不失为一条成长捷径。
第五篇:车展宏观环境分析
《一》 车展宏观环境分析
1. 行业分析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汽车消费的迅速普及,汽车终究会成为一种代步工具进入千家万户,就像冰箱、彩电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一样。随着汽车家庭化,大众化,人、车一体化的生活已经逐渐成为时尚,不仅爱车养车理念渐入人心,而且时尚、个性、新奇又成为有车族的追逐目标。2.人口环境
人口环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年龄分布、区域分布、家庭结构、民族状况等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这些因素对汽车产品的市场规模、产品结构、消费层次、购买行为等有决定性的作用。3.经济环境
任何市场都离不开人和需求,同时也需要购买力。购买力依赖于现实收入、产品价格、居民储蓄、债务、消费信贷等因素。汽车工业是一个典型的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也就是说,随着产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提高,单位成本将有明显的下降。4.政策与法律环境
政策与法律环境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有很大的影响,它包含了影响和限制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制定、执行这些政策的政府机构。5.科技环境
汽车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其新产品的开发必然涉及到新技术的应用 6.自然环境
比如石油价格的变化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7.社会文化环境
人类某种长久的社会生活,逐步会形成对某种特定文化,包括对某一种事物的态度、看法、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等。
《二》 市场环境分析
2012年成都车展在汽车城隆重举行。此次车展,有15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吸引30多家汽车商家、40多个汽车品牌前来参展。同时,包括保时捷、英菲尼迪、宝马、奔驰、法拉利等十余个进口顶级汽车品牌的奢华豪车也将在本次车展中空降成都。此次车展的特点:一是参展商多,品种齐。有51家车商、77个品牌近200种车型参展,基本囊括了国内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让市民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二是进口高档车型参展。纯进口车以及豪华高档车的集中亮相,奔驰、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等名车参展,加速提升了市民的购车档次。此次车展中价值50万元以上的高档车成交量超过30台,其中价值180万元的林肯房车也在此次车展中售出。三是团购吸引众多消费者。车展活动中的电视团购是成都首次,亮点纷呈,团购过程公开透明,市民享受了团队侃价的最大实惠,团购近50台车的成交量也极大的显示了媒体强大号召力 《三》 消费者分析
目前的汽车服务满足不了车主的高标准要求,众多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店——品牌店信誉度高、店面形象好、经营规范、服务意识强;信誉,质量可靠的汽车美容养护店。因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变强,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自我消费的需求,还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心理消费的需求。
《四》 产品分析
1.已确定参展品牌 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雷克萨斯、进口大众、凯迪拉克、VOLVO、捷豹、悍马、路虎等39个品牌 2.待确定参展品牌
英菲尼迪、法拉利、福特、海马、铃木、黄海、长安奔奔等。3.计划参展新车
比亚迪F1
F6、新凯越、日产逍客、标志307两厢、道奇
博酷、宝马1系6系等 参展范围:
1、汽车整车:进口及国产汽车
2、汽车配件:进口及国产汽车配件
3、汽车月用品:汽车装饰件、汽车美容件、改装用具等
4、汽车延伸产品:汽车模型、电子产品、自行车等
5、汽车服务:汽车金融、汽车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