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公务员遴选考试案例分析典型真题解析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14-1101290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2 17:59: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公务员遴选考试案例分析典型真题解析

公务员遴选考试案例分析典型真题解析

近两年来,公务员遴选已经成为选拔优秀年轻管理干部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从中央机关、全国各省公务员遴选历年考试试卷分析,目前公务员遴选笔试题型通常分为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等)和主观性试题(包括案例分析题、材料分析、文章写作题等)。从命题角度而言,每一种考查形式涉及题型大有不同。在这其中,案例分析题型几乎是近年遴选笔试考试中必考的题型,本文主要探讨案例分析这种形式。

案例分析题是让考生根据给出的案例情节,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对某一专题进行诊断和剖析,以达到检测考生的公共管理和领导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案例分析题型的考查方式目前的普及性,以下是对四川省遴选笔试案例分析真题所做的解析,以给广大考生以清晰的感知。

案例一:

【案情简介】

某县月亮湾风景区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自202_年以来,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建设,增加旅游接待设施,先后开发了水上漂流、游艇冲浪,沙滩滑沙等特色旅游项目,备受旅客亲睐,202_年,风景区先后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风景区每天接待量最多为1200人左右,在旅游高峰期最高达2500人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同时,旅客投诉接连不断,反映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景区到处脏乱差,住宿休憩设施明显不足,工作人员服务水平较低,水上没有合格救生员等,对此,202_年,风景区管理处处长力排众议,决定投入大量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一边规划设计,一边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是景区环境和旅游秩序有所改善,只是时值旺季,水上项目备受欢迎,为了保持经济效益大幅上升的势头,8名救生员本来人手不足,尚未受到专业培训和考核,仍处于无证上岗状态,结果发生了三名游客溺水身亡的特大旅游安全事故。

【问题一】分析案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解题思路】

一、该处处长错误的政绩观。将经济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二、干部考核制度的不合理。单纯以“GDP”增长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考核标准。

三、决策违背科学性、民主性原则。忽视旅客反应的问题,并且未经过科学论证就边规划边建设,使景区建设带有一定随意性。

【问题二】如果你是当地旅游部门的领导,将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解题思路】

一、坚持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景区的开发要本着以人为本和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打造游览舒适、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

二、景区的开发要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提出建设方案,同时进行民主评议选择出最优方案。

三、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景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尤其是像救生员这种专业性强的岗位。

案例二:

【案情简介】:

某市探索拆迁农民集中居住和零星自然村庄归并,加快农村城镇化转型,坚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刮风运动,不损害农民利益”积极推进农村集中居住,推进新农村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首先,选择了若干个小区作为全市农村居住区规划建设示范和试点区,高标准建设农民拆迁安置小区进行示范,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农民进入集中居住区的积极性,其次,为确保农民平稳拆迁,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第三,为解决集中居住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推出全面的纯农民养老保险,将全市18岁以上的纯农民全部纳入农村保险范畴,保险费由市、镇和个人三方面承担,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第四,在解决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上,着手解决农民医疗难题,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

【问题一】对于该市推行的农村集中居住的农村城镇化实践,你如何评价?

【解题思路】

该市推行的农村集中居住的农村城镇化实践,是切实推进当地农村城镇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但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该市坚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刮风运动,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工作原则,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以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农民生活和医疗难题,这说明该市在城镇化转型的工作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充分考虑到了农民的疾苦,从这一点出发,该市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该市的农村城镇化实践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城镇化之后农民的就业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问题二】请结合实际,提出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解题思路】

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

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通过以上两道真题解析示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考生在回答案例分析类试题时,应当从现实出发,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案例、明确问题、探讨成因,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及找出最优化方案等多个具体的分析步骤。在答卷过程中,考生还应当注重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考虑问题思路上的逻辑性和清晰性,文章层次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等,把握以上要素,最终完成答题。

共2

第二篇:安徽公务员遴选真题及解析

安徽省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调研通知

真题: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深入调查全省人才工作的实际状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十二五”人才工作规划真正落到实处,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近期将组织力量开展人才工作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范围为省直有关单位、各市及部分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了解“十二五”人才工作规划落实的基本情况、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工作典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意见建议。调研分5个小组,分别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每组两名工作人员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处室抽调。整个调研工作于202_年11月底结束。省级新闻媒体将配合这次调研,及时宣传人才工作典型事例。

某同志起草的调研工作通知中缺少调研方式和调研具体要求等内容,处长请你补充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问题:请你根据背景资料,草拟调研通知需要补充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要点。(不超过300个字)

测评要素:办文办事办会能力 文字综合能力

公选王梅教授答题参考:

1、调研方式:采取听(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看(实地走访)、查(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调研具体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准备汇报材料。汇报材料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重点反映本地、本单位落实“十二五”人才规划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二是周密部署,认真总结和广泛征集本地、本部门人才工作的经验、典型和意见建议。各市要至少确定2个典型单位,各省直单位、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1个典型单位,届时调研组将深入典型单位实地查看。

三是积极配合,确保调研顺利进行。各地、各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搞好沟通协调,全力做好准备,确保调研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安徽省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近日,省文物局接某市文物局报告:接群众举报,在该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发现未经批准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但对文物本体未造成破坏;市文物局已协调当地政府责令停工。省文物局主要领导批示,要求主管业务处室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此事。

问题:你作为承办业务处室的工作人员,处长要求你提出妥善处理此事的初步设想,(不超过300字,10分)

测评要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选王王老师答案解析:

一、认真开展调查。组织工作组实地勘察地貌被毁情况,查明建筑工程性质;

二、分类解决问题。

(一)如果该工程属于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

1、责令市文物局抓好**工程建设整改方案,并按照要求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2、向国家文物局书面报告,提出对该工程建设的倾向性意见;

3、督促市文物局对造成文物破坏的人员和单位追责处理。

(二)如果该工程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

1、督促市文物局责令**工程建设单位恢复原貌;

2、督促市文物局对造成文物破坏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3、就此事向国家文物局写出书面报告,并开展专项检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202_年9月安徽省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

试题材料:9月7日,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金岚岚同志学习活动,以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金岚岚同志生前任合肥市审计局经贸审计处副处长。今年5月,作为省委第五批选派干部,任长丰县罗塘乡叶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8月14日,金岚岚在为任职村2名贫困学生申请“希望工程”助学金途中,突发交通事故,不幸牺牲,年仅30岁。

金岚岚同志参加工作8年来,金岚岚同志始终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乐于奉献,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昂扬乐观,追求卓越,不怕吃苦,踏实肯干,是“80”后年轻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沈浩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是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广大群众亲切称她为“最美女支书”。她先后3次被评为合肥市直机关、市审计局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3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荣获合肥市优秀审计主审和审计能手称号。

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她忠诚于党、热爱事业的政治品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做出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要学习她服务人民、乐于奉献的崇高思想,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心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学习她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学习她昂扬乐观、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积极心态,始终做到先进和优秀。要学习她不怕吃苦、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不计个人得失,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

问题:写份市委市政府表彰金岚岚的决定,500 字以内(20分)。

测评要素:公文写作能力

公选王网站成老师答案解析:

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追授金岚岚同志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金岚岚同志生前是合肥市审计局经贸审计处副处长,被省委选派到长丰县罗塘乡叶集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8月14日,在为任职村贫困学生申请“希望工程”助学金途中,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0岁。

金岚岚同志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获得合肥市直机关和审计系统表彰。在叶集村任职期间,她扎根基层,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是80后年轻干部的先进代表。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把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政府决定联合追授金岚岚同志为“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金岚岚同志为榜样,要学习她忠诚于党、热爱事业的政治品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学习她服务人民、乐于奉献的崇高思想,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心系群众;要学习她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气节和品质;学习她昂扬乐观、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始终做到先进和优秀;学习她不怕吃苦、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为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

201*年*月*日

安徽省直遴选笔试真题:202_年9月21日安徽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全)

时间:8:30--11:30

材料一

A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集团公司是龙头企业,与A县达成投资合作意向,即将来A县考察。

问题:如果你是A县负责联系该集团考察事宜的联络员,为做好接待工作,在考察组到来之前,你需要了解对方那些信息?(分条列出,100字以内,9分)

此题考查沟通协调能力。公选王一对一培训对此有重点练习。

拟定工作思路

材料二

习总书记在视察中共中央办公厅时提出“五个坚持”的要求:

一、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决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歪了,更不能走错了。

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精神上补“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常补、不断补,筑牢思想之基,使对党绝对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二、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

要围绕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做“千里眼、顺风耳”,把各方面新情况新问题、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及时收集上来,归纳综合,分析研判,第一时间报送党中央,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要围绕大局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主动对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对党中央抓的重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多出大主意、好主意。

三、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

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不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甚至说假话、报假情、瞒上瞒下。要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

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尽可能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想透,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善,确保安全、顺畅、可靠、稳固。

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的道理,无论办文办会办事,都要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

四、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现在,有些人觉得自己当公务员收入不高,约束又多,同在企业工作或下海经商相比牺牲了很多,认为这就是奉献了。客观地说,这也是奉献,但这种奉献只是站在个人角度来认识的。

要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苦和乐、得和失的关系,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五、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我刚当干部时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

要注重防微杜渐,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小利,时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同中办的形象联系起来,时刻以肩负的责任警醒和鞭策自己。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

有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原因就是交友不慎。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用金箍棒划一个圈,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自己要给自己划一个圈。

你单位准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专题学习总书记的“五个坚持”要求。

问题:如果领导让你起草“专题学习会议方案”,请介绍一下方案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保证学习效果的具体措施。(分条列出,150字以内,10分)

此题考查办事办会能力。

拟定解决方案

材料三

随着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政策出台,“农场主”式的“新农民”出现,“新农民”有资金、有文化、有科技知识,希望经营现代农业。某县为此开展专题培训,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是“种什么”,帮助“新农民”解决投资方向问题„„

问题:请参照第一模块的表达形式,完成其他三个模块的内容。(分条列出,100字以内,9分)

材料四

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规划纲要202_-202_年》,省规划纲要正在编制中,今年有望出台。

问题:你认为充酝酿起草到规划纲要出台,需要经过哪些工作程序,并作简要说明。(分条列出,200字以内,12分)

此题考察办事能力。

安徽省直遴选笔试真题解析

材料五(详见202_年7月31日《新闻1+1》栏目城市的“户口”和农民的“土地”)

解说:昨天,国务院公布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在昨天这份意见发布之后,也有不少疑虑的声音,就是改革不仅是改变个称呼这么简单。去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在网友在线交流时透露,在户籍制度上有60多种城乡之间不平等福利。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人口统计是一个基本制度,我们其它各相关领域的统计,也将配套跟进。这标志着我们将加快实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居民将逐步的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解说:配套跟进能否跟上?基本公共服务能否均等化?这的确是此次改革的关键。事实上,这次公布的意见也充分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困难。对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落户政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黄明:就是根据我们的国家的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预期,不急躁、不冒进,防止不切实际,一哄而上。

解说:改革已从改变名称开始,然而更多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论员:其实对于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和农民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通过这份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的意见就能感受得出来。我翻了一下,一共打印出来的是三页半纸,但是其中谈到土地这一块用了整整十行,这个分量是相当不轻的,在这十行里头,主要强调这几个意思。

第一,农民的土地承包全还要确权,进一步确权。

第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

第三,进城落户农民是否有偿退出三权,也就是跟土地割开了。应当根据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开展试点,还仅仅是试点,足球有一个硬约束,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不可以。就是这十行在这整个的三页半纸里面占的分量还是是相当重,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改革的一个重点。„„

某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户籍制度改革,更好地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请结合材料,以县政府名义草拟一份《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500字以内。(只写标题和正文;内容具体,中心明确;针对性强,有说服力;思路清晰,语言得体,20分)

此题考查文字综合能力。

某县推广某镇特色经济宣传稿

永乐村宣传稿:千年古村,“永乐”故园

材料六

在(202_年)11月1日召开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上,省委、省政府就以“三线三边”(即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为突破口开展综合治理,做出了动员部署和周密安排。主要任务是“四治理一提升”,包括垃圾污水治理、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绿化改造提升。根据安排,用1年时间,基本消除“三线三边”垃圾污染;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省域范围内城乡环境治理全覆盖,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202_年9月2日,全省“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调度会在金寨召开,为持续改善城乡人居和发展环境,建设美好安徽,治理工作将向乡镇村延伸,全域覆盖不留死角。会议要求,下一步要坚持先易后难,向重点突破、均衡推进上发力。垃圾污水治理要突出巩固提升,建筑治理要突出堵疏结合,广告标牌治理要突出条块协作,矿山治理要突出两手发力,绿化提升要突出种养并重;要坚持由表及里,向拓展延伸、全域覆盖上发力;要逐步向集镇所在地、中心村、自然村延伸;要逐步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延伸,要逐步向交叉区域、薄弱地段、死角盲区延伸;要坚持治标固本,向维护成果、长效管理上发力;要坚持建设与管护并行、治理与预防并举、宣传与发动并重;要坚持以上率下,向加强领导、合力推进上发力;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投入保障、督查调度和作风建设,全力推动“三线三边”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某媒体专题报道了ABCD四个市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的有关情况(做法、群众反映、成效,等等)

问题:请结合背景材料,围绕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工作情况综合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主题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得体,表达流畅,40分)

此题考查文字综合能力,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第三篇:历年公开选拔、遴选案例分析、真题解析大汇总

202_中央公选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我们在多年的考试命题、阅卷及辅导实践中,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大多数公选笔试胜出者普遍有这样一种现象:考生能不能入围,一般取决于能不能把主观题答好;但能不能成为第一名或第二名则要看其能不能把客观题答好。由于处级以上干部公选,主观题占到了70%左右的份量,对于整个考试成败影响至关重要,所以这里重点讲一讲主观题的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思考问题“四步曲”。

提醒广大考生,我们在思考问题和回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步骤去答,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环环紧扣。四步曲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这是赢得高分的不二法门。因为,一是从辩证法、两点论等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类型的题目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和处理,这样才能全面透彻地说清楚楚,也符合我们的辩证思维技巧;二是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便于掌握。所以在平时的训练和答题过程中,首先要找准“题眼”,即问题的症结和实质、核心,也就是“考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四步曲”回答,会达到“八九不离十”的效果。在此,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别人都只强调“三步曲”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忽视了“怎么看”的问题,而这正是你区别于别人,能表达出你的理论和政策水平的亮点和关键所在。以题为例:

例如问:现在一些部门和领导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联系领导多、联系群众少;听取汇报多、深入基层少;发文件多、抓落实少。你认为其原因何在?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答题思路】

1、(是什么)题目中所反映的这三种现象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一定程度的存在,反映了我们部分干部在工作作风、思想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错误的群众观、不正确的政绩观、浮躁的工作观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贻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对我们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百害无一利,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为什么)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有:第一、执政理念发生严重偏差,没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第二、党性修养严重不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第三、干部考评体系的不科学不合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提拔任用干部时是上面说了算,群众的话语权十分有限。第四、干部监督、问责不到位也是产生这一原因的关键因素。第五、干部作风漂浮。

3、(怎么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我们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工作观,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4、(怎么办)解决办法:

第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第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要热衷于“密切联系领导”。

第三、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调研时效,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彻底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

第四、依法建立健全官员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

第五、改革和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评体系,让作风漂浮、不负责任、形式主义的干部提拔重用没机会、工作没舞台,创造一个注重实效、关注民生、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二)回答问题重“五性”。

答题时应把握四度:一要有哲学的“高度”;二要有理论的“深度”;三要有结合实际的“紧密度”;四观点和遣词造句要有“亮度”。突出五性:“全面性”、“条理性”、“深刻性”、逻辑性、“创新性”。

(四)材料分析找准“点”。公选主观题作为可信度好、区分度高、能力考查效果明显的题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特点。但很多考生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却往往由于答题方法不当,导致做主观题时出现“下笔千言,跑题万里”的现象,令分数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除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外,主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很强的解题能力。

这里主要对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进行详细阐述。

一、案例分析的内涵

案例分析类试题是根据不同层级的领导对应等级的领导能力要求提出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是让应考者根据给出的案例情节,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对某一专题进行诊断和剖析,以达到检测应考者的公共管理和领导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道案例分析题可能包含着某个特定范围内的若干个知识和技能鉴定点。案例分析类试题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领导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然后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请应考者回答。应考者需要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当前领导和管理中的“要点”“热点”“疑点”“焦点”或者是“难点”。

应考者在回答试题时,应当从现实出发,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案例、明确问题、探讨成因,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及找出最优化方案等多个具体的分析步骤,才能最终完成答题。

二、案例分析题的特点。案例分析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或职业技能有直接的联系。(1)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较难解决的工作问题;(2)领导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3)采取必要的措施和策略,今后尽可能避免使其不能再次发生的问题;(4)对领导管理活动具有指导、借鉴或引起人们思考,给大家带来某些启示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题的类型。

案例分析题一般分单一案例分析和复合案例分析。下面分别阐述 ①单一案例分析题。一般科级以下干部公选居多。案例分析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描述评价型。即案例分析试题只描述解决某种问题的全过程,包括其实际后果,不论其成功或失败。这样的试题是要求应考者做“事后诸葛亮”,留给应考者的分析任务只是对案例中的具体做法进行事后剖析,要求应考者提出具体的分析意见和改进的建议,以测试应考者对现存问题进行判断和剖析的能力。

②分析决策型。即案例分析试题只介绍某一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考者去分析并提出对策。这类试题能有效地检测应考者对公共管理原理的认知度以及领导决策的能力。

③方案设计型。即通过案例所给出的环境、条件和可供使用的资源,要求应考者运用自身的才智,提出具体的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者实施方案,以检测应考者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案例分析题的解答

首先,审阅案例的内容和情节。为了弄清案例发生背景和来龙去脉,可以采用5W2H的方法。即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ich(何物),How(如何做),How much(费用)等一连串的疑问,即从时间、空间、人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多维度、多视角提出问题,然后再认真思考,只有对提问逐一地做出正确的回答,才能真正把握案例实情。在分析案例发生的背景和隐含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文中的细节,认真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应考者应当实现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扮演,设身处地进入案例的情节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掌握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透过错综复杂的案情,“一进门”就抓住事件的关键,认清事物的本质。

其次,应考者应当根据正确的判断,提出具体的评析意见或者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已经解决问题的事件,应考者应当对事件做出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即需要对“从事件的发生到问题的解决的全部过程”进行剖析;对“事件解决的途径、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工具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事件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做出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在这里,应考者应当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以展示自己专业的能力和水平。

对尚未解决问题的事件,应考者不但要解析事件,指出事件的症结所在,还要针对事件的未来走向和趋势做出必要的推断和预测。要求应考者提出计划或实施方案的试题,应考者应根据题意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要求应考者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试题,应考者应依据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阐明自己的见解,提出详实的对策建议。

最后,阐述自己从本案例中引发了什么样的思考,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获得了什么样的教益;如何将这些经验、收获和体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好结合自身所在单位的实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撰写案例分析的答卷时,应考者还应当注重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考虑问题思路上的逻辑性和清晰性,文章层次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等。

②复合案例题。

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中,案例分析是考查干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特定题型。近年来,在县处级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公共科目或专业科目笔试中,出现了一种在形式上与案例分析题相似的复合型案例分析题(或叫做复杂的案例分析题)。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和解答方法有别于常见的单一案例分析题,准备参加副厅级级副厅以上公选考试的干部对此应予以关注。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复合案例又称综合案例,顾名思义,就是这种案例在形式上不止个,而由3--5个300字左右的单案例组成。下面以近年县处级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中的个案例题为例,对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予以说明。

【案例分析】

事例一:1998年春,某县主要领导决定在该县通向市里的主要公路沿线建设 “食用菌百里长廊”,要求沿路 7个乡镇铲除公路两边正在生长的小麦,把香菇架、椴木节堆放在公路沿线搞食用菌栽培,以便上级领导参观。次年5月,该领导加大了建设 “食用菌百里长廊”的工作力度,多次主持召开现场会,宣布哪个乡镇行动不力、完不成任务,书记、乡长就地免职,并明确表态,老百姓不搞,可以采取拉家具、牵耕牛的办法对付,这叫“逼民致富”。

事例二:某地有个县委书记为了提高该地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出要召开一个全国性黄牛工作会议。他把会场布置在贯通三县的公路边上,下令村民们几天之内在,公路两旁搭建很多牛棚,且每户必须牵一头牛到指定的牛棚里以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观考察。很村 3 民因为家中没有养牛,不得不花钱从外地租,每头牛每天租金10元。该书记曾说:“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要让领导看到政绩。”靠着这种做法,该县委书记先升任市委领导,后来又当上了省级干部。

事例三:某地一镇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 中期一再充当投资主体先后办了8个公司。由于缺乏市场论证、技术管理人才和产品营销手段,没几年,众多项目仓促上马又半途而废,8个公司只运行了3年就被迫停办。该镇因大举借债办企业搞开发,欠下了1亿多元的“政绩债”。据测算,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该镇每年只能挤出近百万元用于还债,还清这些债务大约需要100年。

事例四:由财政投资近30亿元兴建的南方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客运量和货运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累计亏损 已达 11亿元。如果停止营运肯定会影响到政府形象而 继续营运则必然加大亏损,有关部门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例五:为美化城市,东部某市有关部门在市中心广场修建了6座高大的雕塑。然而,雕塑建成后,专家和市民都批评这些雕塑设计水准不高,没有艺术性,缺少美感。于是政府便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决定将 6座雕塑拆掉重建。这时群众又批评有关部门:才建成就拆毁,根本不心疼纳税人的钱,你们当初干什么来着!

根据上述事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评析)

2、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启示)

从上面这个复合案例分析题可以看出,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是在试题类型上,虽然由数个小案例构成,但试卷上仍标示为“案例分析”。在考查目的上,重在考查应考者的战略思维、宏观决策、解决全局性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内容上,多以领导工作或管理活动中的问题为主。

在设问和解答上,一般不是针对某个单一案例设问,不是要求提出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要求把几个单一案例涉及的问题当做某类大的共性问题,从领导工作的基本原则或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的层面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分值上,由于复合案例分析题的题量和难度较单一案例略大,其分值相应也高,通常在 20分左右。比如202_年9月湖北厅考笔试两个材料论述题都与上面这个例子类似,都占了25分。

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解答复合案例分析题时,既要借助单一案例分析题的解答方法又不能将每个单一案例分析题的答案组合叠加,而应根据命题人拟制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针对案例后面提出的问题,从领导工作和管理活动的宏观层面出发,进行深度解读。因为不需要提出具体的操作性方法,所以复合案例分析题最后形成的答案与单一案例分析题的答案具有显著区别。具体来说,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答案颇似一道较大的论述题,甚至像一篇对策性论文。如同单一案例分析题一样,解答复合案例分析题也没有排他的最佳方法,只要应考者所答符合命题意图和考查期望,就是相对较好的答案。根据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及其答题的客观要求,笔者建议尝试运用以下思路和方法。

首先,把每个材料或事件视为一个单一案例,对其反映的问题予以定性,初步判断它是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中的什么问题。其次,把各个小案例综合起来看它们的共性是什么,找出它们反映了领导工作或管理领域中的哪类问题,一般要看是否能与领导职能中的某项职能联系起来,如决策、用人、协调、监督等职能;或是看能否与管理中的某个方面联系起来,如职能、机制、规则、方法、环境等。

再次,联系案例后面提出的问题,结合当前干部工作、政府工作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宏观层面上对该问题的背景、成因、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不要对每个具体的小案例分 4 别去分析解答。

最后,依据有关理论或法律法规,站在较高的领导层次,联系实际工作,提出怎样才能做好这类工作的设想,或提出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下面是关于上述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简略分析解答。

这组材料反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分析题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领导的决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其一,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干部任期较短,调动频繁,对干部一些政绩的考核尚无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一些干部急于制造“政绩”,以利升迁。这种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错误政绩观,导致一些干部草率决策、脱离实际决策。

其二,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干部不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去做,决策前没有设计三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对唯一的方案也没有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试点就强行实施。

其三,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但有些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决策时抛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违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规定,盲目自信,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特别是听不进反对意见,致使决策存在先天不足。

其四,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先拍脑门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普通群众采用强制措施。

其五,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决策失误并造成巨大损失后,对决策者缺乏党纪、政纪乃至法律层面上的处理,只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了“学费”,以后再用公共财政去填补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把这些损失留给后任领导来承担,使得一些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要做到正确决策,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党的十六大把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都要了解科学决策的机制。

第二,广开言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民主是最好的纠错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主要领导要遵守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规定;决策时要发扬民主、博采众议、集中民智,不搞“一言堂”;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三,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决策效益,做好长远规划,不草率行事,切实珍惜民力,把公共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用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四,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拍脑门子,不摆花架子,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

第五,依法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

总之,领导决策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决定领导工作成败的关键。要通过建立健全决策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使决策者在决策时不想失误、不能失误、不敢失误。

这个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答案有1500余字,超过了干部考试中一般作文要求的写作字数,相当于干部考试中申论的最后论证部分,或策论的多半文字,足见做好复合案例分析题之不易。在实际考试中,囿于时间限制、思维差异、专业局限、经验多寡、基础强弱,多数应考者分析不到这个程度,答不这么全面,写不了这么多,表达上做不到如此专业,可以不必强求这样的答案。但通过上面的介绍,准备参加较高层级公选的应考者,至少应该了解复合案例分析试题需要这样做,尽量这样做。应试者要认知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思路,揣摩复合案例分析题的回答方法,纠正对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认识误区,提高解答复合案例分析题的技巧,增强信心,从而在公选考试中胜出。三)提出对策“八方面”。

申论或者策论是考试的重点,今年湖北的厅考就把它作为单独考试的内容放下在下午用户150分钟的时间作答,占笔试成绩的50%比例。而其他地方的考试,申论至少也在总分的30%以上,可见其重要性。如何作答关系整个考试的成败。申论考试一般分策论、政论和公文写作三个种类,而以策论考得最多。下面,就以策论为例,讲讲写策论的一点建议和技巧。

1、策论文章结构安排。一是标题。一般我们考申论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命试标题;一种是自命试标题。当提示中要求我们自命文章题目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自己最有话可说的角度来立题,标题的形式有以下三种:(1)直接表明主题;(2)指明内容范围;(3)由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或者判断句组成。一般采用第一种形式比较稳妥,能够简洁明了地把文章主题点明,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二是正文。通常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提出主要问题。这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至关重要。我们要运用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千万不要说空话说套话。例如: “近年来,助学贷款成为了贫困学生顺利走进大学校园的一剂‘救急药,许多贫苦学生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正当人们对‘助学贷款’赞不绝口,大声叫好之时,助学贷款却出人意料地亮起了红牌——叫停了。一时间,贫困学生如履薄冰,陷入了无边的彷徨当中。许多学生又面临了失学、辍学的危机,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这一部分一般在资料中会有所提示,可以从资料中找出要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切忌长篇大论。把原因、影响交代完毕之后,我们要用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来进行过渡。例如: “量体裁衣,对症下葯。因此,要改善助学贷款我们应该要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来进行。”

第三部分,引入你所要提出的措施。这一部分是文中的的重点部分。我们在提出对策的时候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如运用“首先,其次,再次”等的表达方式效果会更好。在提出对策的时候最好采用总—分的写法,开头的第一句是中心句,后面再展开叙述。这样就能给评卷老师一种一目了然,水到渠成的感觉。例如:“首先,改善助学贷款,学生是关键。其次,改善助学贷款,学校重任在肩。

再次,改善助学贷款,政府责任如山。

最后,改善助学贷款,银行也应该有所表示。” 另外,我们在提出对策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思路。如果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只涉及到社会的某一个方面(如机关、企业、团体等),那我们通常从“观念、体制、管理、法制、服务等”几个方面考虑,提出相应措施。如果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那我们通常采取从各方面着手去进行改善(如个人、团体、政府、相关机构)。

最后一部分,要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同样非常重要。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名言或成语,语言要简洁,中心要明确,讲究辩证法,照应开头。例如:“有付出就要收获。只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群力群策,齐力改善助学贷款,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助学贷款一定会重新‘粉墨登场’,贫困大学生们头上笼罩的愁云也会随着烟消云散,我们期待着,期待着助学贷款的改善,期待着贷款危机的解除---” 提醒广大考友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评卷老师批改一张试卷用三十秒左右的时间,所以他们很难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仔细看完。一般就是看一下开头,浏览一下中间,再看一下结尾。因此,开头和结尾我们要多用点功夫,中间要体现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明了我们的思路。看到我们的文字优势,阅完我们的文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 第一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找出问题根源。先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根据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采用的方法包括:

1、因果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辨证思维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多项求异分析)。

2、内外因分析,要注意内外因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和转化。

3、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4、多角度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现实,内在,外在,尽可能全面到位。

5、SWOT分析:优势,劣势(政府能够做到的),机遇,威胁(政府可能做到的)。

第二步: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借鉴万能八条。这是内外因分析和多角度分析的写照: 一是领导重视、提高认识。一个组织中的领袖和权威在团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灵魂作用。领袖和权威对事件的态度对于事件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在我国,政府中主要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对于某件事情的关注程度更是直接关系到此事解决的速度。温总理为农民工讨薪,以及由此产生的“清欠风暴”就是最好的社会例证。实际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在任何时候,解决某项具体问题或某重大社会问题,领导重视都是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思想是源头”,解决问题不但需要领导重视,更加需要组织中所有人对该问题提高认识,密切关注。具体措施举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把„„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增强„„的意识;倡导„„的理念;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关注„„问题。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俗话说,“雄笔一支抵万军”,枪杆子和笔竿子都是政府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记者通常被称为“无冕之王”,正是由于媒体和舆论蕴含了无穷力量。媒体不但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孙志刚事件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就不会有我国救助制度的彻底改革;如果非典发生时,没有《南方周末》关于钟南山院士坦承非典真相的报道,非典造成的后果可能更加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共同关注》栏目对多名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可能就没有今年这么浓烈的关注贫困大学生、帮助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氛围。因此,要想使某个社会问题尽快的被解决,迅速的引起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除了依靠媒体,依靠各种形式的宣传之外,可能别无他法。党和政府历来也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力求牢牢地把握大众媒体和宣传工具的主动权。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媒体传播面广、迅速及时、强大的影响力来宣传自己的宗旨、方针,通过媒体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以便于统一群众思想,提高认识,从而有利于迅速推动工作。具体措施举例。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舆论关注;实行典型示范;社会示范;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是教育培训、提高素质。人是各类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各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所从事的各类社会活动的成功与否。要想有效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就必须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 7 技术素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要想有效提高各级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广大领导干部公共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业日益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对相关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素质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必由之路。具体措施举例: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等等。四是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制度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好的规则和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协调和整合;能够界定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能够促进经济效率和实现资源分配;能够为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提供保障;制度还有利于人们在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下,形成稳定的预期和特定的认知模式,从而有利于指导个人和组织行为。因此,依靠制度和规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规则的确至关紧要,它比技术更重要。具体措施举例: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激励制度;利益相关制度;分工制度;规则制度;惩罚制度;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五是组织协调、形成机制。政府的管理就是要通过组织协调,对各种资源进行分配与整合,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进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的城管工作需要依靠公安、工商、税务、城管、市政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文明办网工作则需要依靠公安、文化、通信、工商等部门的齐抓共管。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我们不但需要组织协调,更加需要形成机制。我们常说的与“机制”相近的含义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等,但又不等同于这个意思。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为什么要形成机制呢?首先,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所谓有章可循,机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例如,党建的工作机制,不因党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据个人主观意愿随意改变的。其次,机制本身含有制度的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遵守,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体现为个人做事的一种偏好或经验。所谓万众之法,机制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例如监督机制,它既指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也应该包括各种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第三,机制是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的,而方式、方法往往只是做事的一种形式和思路。机制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并进行一定的加工,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而单纯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则因人而异,并不要求上升到理论高度。第四,机制一般是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来起作用的,而方式、方法可以是单一起作用的。例如,建立起各种工作机制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工作的落实、推动、纠错、评价等。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使党的建设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具体措施举例: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等;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形成信息的反馈机制。六是增加投入、依靠技术。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可见,物质上的满足是民心和社会秩序得到保证的基础。相反,资源的有限性,物质条件的不足都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当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入不足。对于环境治理、节约能源等一些具体的、不可抗拒的技术性问题来说,依靠技术层面的具体措施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具体措施举例: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七是加强监管、全面落实。卢梭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之所以走向腐败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在很多情况下,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无法可依,而是因 8 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由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往往在执行过程出现走形的情况,往往是“一个重点班倒下了,千百个‘特长班’、‘实验班’站起来”。因此,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称为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必备措施。具体措施举例: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媒体监督(舆论监督);领导(上级)监管;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加大整顿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八是总结反思、借鉴经验。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自何处?无外乎来自自身或者外部。来自自身就是靠平时的积累、靠总结反思,正所谓人不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理性的人总是具有反思和忧患意识的,通过不断的试错积累最终获得成功;来自外部的经验就是借鉴他人长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具体措施举例:总结„„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四)掌握语言的技巧。

“表达能力”是公选考试的一项考核和评分的要求。而考生在表达时往往出现层次混乱、说理不清、言不及意、用语不当等毛病。这就要在语言上掌握技巧,要突出做到: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所谓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即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观点与材料的统一。首先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答题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这是共性,也就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所要论证的实际问题是个性,也就是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要把二者相结合。否则离开个性谈共性,再好的理论也是空洞的;离开共性谈个性,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没有说服力。

其次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分析论证是必要的,但要增强说服力,还必须从实践上加以说明。如考试中的材料式论述题一般是应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型试题,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忌不要只答理论或只复述材料,以免形成理论与实际“两张皮”。

再次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要正确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联系题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把观点和材料结合起来,要巧妙、准确地把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事理交融,论点、论据、论证有机统一。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切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切忌将材料中提供的实际内容抛在一边,一味的罗列观点,或一味重复材料,不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评价,使观念与材料油水不分离。

2、要有时代气息,反映现实问题。材料式论述题的材料,全部是国际国内生活的重点热点问题,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从国际国内大事、生活周围的小事出发,使语言能符合时代要求,准确反映现实问题。

3、准确用语。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提法的严谨性、政治术语的准确性,克服随心所欲、东拉西扯的答题方式。要尽量使用政治学科术语,语言表达要准确、通畅、流畅。如回答报考职位的动因时可以运用“三个情结、四个优势”等句式来作答,注意真诚、可信、简练以及引用数据的准确性。

四、保持良好心态确保公选胜利

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确保公选取得胜利的前提。关于这一点,这既有大量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

考生越到临考越要尽量保持好的状态,简单说来,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首先是身体准备,一定要保证最基本的睡眠时间,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其二是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9 公选不仅仅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同时更考验一个人的信心和毅力。准备、报名、备考、笔试、面试、考察等等,都需要我们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就公选本身而言,与其说是在跟别人竞争,还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挑战。很多情况下,考生往往是被自己吓倒的。因此,不论自己站在什么样的起跑线上,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要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其三是知识准备,包括应试技巧。

这里重点讲讲面试前的心理调节。心理紧张是公选面试的最大障碍。面试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首先抑制紧张情绪,过好心理素质这一关。那么,如何有效克服面试时的紧张心理,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呢?笔者根据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观察,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要有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看淡公选考试,把参加公选当成一次检阅、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看淡,并非放弃、不积极进取,而是要对公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重在参与,不过分计较成败。将公选看得太重,心理压力太大,势必造成情绪紧张。竞争总会有胜者和败者,胜败都无所谓,只有以这种心态投入面试,才能思想放松,轻装上阵。的些干部紧张,一方面是因为他把公试看得过重,另一方面是面子思想作怪,害怕考砸了被周围人嘲笑,怕给人留下能力不行的印象,心理负担过重,导致面试时过度紧张,影响自己水平的发挥。

2、事前要精心准备。这种准备不只是知识、面试技巧和形象设计方面的准备,还应有心理上的准备:

一是自信心的准备。自信是建立在足够的实力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反映。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挑战,充满信心,佣有强烈的进取心,这是成功的基础。

二是精神状态的准备。沉着、冷静、放松,休息好,心情舒畅,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这是成功的保证。

三是胆量的准备。怯场是应该失败者的通病。对此,事先可进行一些必要的模拟演练,以强化自己对考试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从笔试到面试间隔三五天时间,面面俱到地复习不仅耗神费力,还会导致头昏脑胀,状态不佳,诱发紧张情绪。再说,面试中,评委打分,不光看你问题回答得怎样,还会关注你在考场上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场上如果表现得慌乱、紧张、缺乏理智,会给评委留下不好的印象,问题回答得更好,得分也不会很高。

3、平时要多加锻炼。怯场与平时锻炼少有关。据笔者对众多面试者的临场表现的观察来看,论面试的心理状态,市级机关干部不如县里的局长们沉着,县里的局长们又不如乡镇书记、镇长们沉着,原因就在于乡镇干部平时锻炼多,而机关干部平时锻炼机会少,因此,遇到面试这种场合就会很紧张。人的心理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慢慢成熟起来的。作为领导,要多给年轻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如让他们主持会议、发表见解等;作为年轻干部,平时自己要有意识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胆量,利用一切场合来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怕出丑,不怕被人耻笑。

4、要学会自我调节。面试紧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刚上场时因对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心理紧张。二是抽到偏题、冷题时因不知如何应答而引发心理紧张。三是演讲过程中因跑题、逻辑混乱而引起心理紧张。对不同原因引发的心理紧张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第一种紧张,要学会“目中无人”,两眼平视,用眼神与面对评委,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紧张程度。对第二种紧张,要沉着冷静,认真审题,在短暂的准备间内,迅速揣摩出出题的意图,列出简要的答题提纲,千万不能冷场,一冷场,评委和观众盯着你,会使你越发紧张。不管是否准确,只要是自己了解的,认为与该题有关的,一定要讲出来。不少评委打分时并非死扣标准答案,只要应试者说话顺畅,即使有时答跑了题,也会手下留情。根治第三种紧张的妙方是,答题时要适当放慢节奏,稳定情绪,在思考中使思维重新回到题目上来,不能急躁,更不能流露出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绪。

我们常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值此关键时刻,让我们以自己一往无悔的青春之力,用今天的辛苦和努力,去创造美好未来。

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一、案例分析的内涵

案例分析类试题是根据不同层级的领导对应等级的领导能力要求提出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是让应考者根据给出的案例情节,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对某一专题进行诊断和剖析,以达到检测应考者的公共管理和领导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道案例分析题可能包含着某个特定范围内的若干个知识和技能鉴定点。案例分析类试题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领导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然后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请应考者回答。应考者需要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当前领导和管理中的“要点”“热点”“疑点”“焦点”或者是“难点”。

应考者在回答试题时,应当从现实出发,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案例、明确问题、探讨成因,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及找出最优化方案等多个具体的分析步骤,才能最终完成答题。

二、案例分析题的特点。案例分析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或职业技能有直接的联系。(1)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较难解决的工作问题;(2)领导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3)采取必要的措施和策略,今后尽可能避免使其不能再次发生的问题;(4)对领导管理活动具有指导、借鉴或引起人们思考,给大家带来某些启示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题的类型。

案例分析题一般分单一案例分析和复合案例分析。下面分别阐述 ①单一案例分析题。一般科级以下干部公选居多。案例分析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描述评价型。即案例分析试题只描述解决某种问题的全过程,包括其实际后果,不论其成功或失败。这样的试题是要求应考者做“事后诸葛亮”,留给应考者的分析任务只是对案例中的具体做法进行事后剖析,要求应考者提出具体的分析意见和改进的建议,以测试应考者对现存问题进行判断和剖析的能力。

②分析决策型。即案例分析试题只介绍某一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考者去分析并提出对策。这类试题能有效地检测应考者对公共管理原理的认知度以及领导决策的能力。

③方案设计型。即通过案例所给出的环境、条件和可供使用的资源,要求应考者运用自身的才智,提出具体的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者实施方案,以检测应考者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案例分析题的解答

首先,审阅案例的内容和情节。为了弄清案例发生背景和来龙去脉,可以采用5W2H的方法。即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ich(何物),How(如何做),How much(费用)等一连串的疑问,即从时间、空间、人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多维度、多视角提出问题,然后再认真思考,只有对提问逐一地做出正确的回答,才能真正把握案例实情。在分析案例发生的背景和隐含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文中的细节,认真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应考者应当实现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扮演,设身处地进入案例的情节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掌握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透过错综复杂的案情,“一进门”就抓住事件的关键,认清事物的本质。

其次,应考者应当根据正确的判断,提出具体的评析意见或者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已经解决问题的事件,应考者应当对事件做出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即需要对“从 事件的发生到问题的解决的全部过程”进行剖析;对“事件解决的途径、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工具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事件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做出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在这里,应考者应当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以展示自己专业的能力和水平。

对尚未解决问题的事件,应考者不但要解析事件,指出事件的症结所在,还要针对事件的未来走向和趋势做出必要的推断和预测。要求应考者提出计划或实施方案的试题,应考者应根据题意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要求应考者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试题,应考者应依据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阐明自己的见解,提出详实的对策建议。

最后,阐述自己从本案例中引发了什么样的思考,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获得了什么样的教益;如何将这些经验、收获和体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好结合自身所在单位的实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撰写案例分析的答卷时,应考者还应当注重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考虑问题思路上的逻辑性和清晰性,文章层次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等。

②复合案例题。

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中,案例分析是考查干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特定题型。近年来,在县处级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公共科目或专业科目笔试中,出现了一种在形式上与案例分析题相似的复合型案例分析题(或叫做复杂的案例分析题)。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和解答方法有别于常见的单一案例分析题,准备参加副厅级级副厅以上公选考试的干部对此应予以关注。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复合案例又称综合案例,顾名思义,就是这种案例在形式上不止个,而由3--5个300字左右的单案例组成。下面以近年县处级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中的个案例题为例,对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予以说明。

【案例分析】

事例一:1998年春,某县主要领导决定在该县通向市里的主要公路沿线建设 “食用菌百里长廊”,要求沿路 7个乡镇铲除公路两边正在生长的小麦,把香菇架、椴木节堆放在公路沿线搞食用菌栽培,以便上级领导参观。次年5月,该领导加大了建设 “食用菌百里长廊”的工作力度,多次主持召开现场会,宣布哪个乡镇行动不力、完不成任务,书记、乡长就地免职,并明确表态,老百姓不搞,可以采取拉家具、牵耕牛的办法对付,这叫“逼民致富”。

事例二:某地有个县委书记为了提高该地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出要召开一个全国性黄牛工作会议。他把会场布置在贯通三县的公路边上,下令村民们几天之内在,公路两旁搭建很多牛棚,且每户必须牵一头牛到指定的牛棚里以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观考察。很村民因为家中没有养牛,不得不花钱从外地租,每头牛每天租金10元。该书记曾说:“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要让领导看到政绩。”靠着这种做法,该县委书记先升任市委领导,后来又当上了省级干部。

事例三:某地一镇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 中期一再充当投资主体先后办了8个公司。由于缺乏市场论证、技术管理人才和产品营销手段,没几年,众多项目仓促上马又半途而废,8个公司只运行了3年就被迫停办。该镇因大举借债办企业搞开发,欠下了1亿多元的“政绩债”。据测算,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该镇每年只能挤出近百万元用于还债,还清这些债务大约需要100年。

事例四:由财政投资近30亿元兴建的南方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客运量和货运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累计亏损 已达 11亿元。如果停止营运肯定会影响到政府形象而

继续营运则必然加大亏损,有关部门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例五:为美化城市,东部某市有关部门在市中心广场修建了6座高大的雕塑。然而,雕塑建成后,专家和市民都批评这些雕塑设计水准不高,没有艺术性,缺少美感。于是政府便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决定将 6座雕塑拆掉重建。这时群众又批评有关部门:才建成就拆毁,根本不心疼纳税人的钱,你们当初干什么来着!

根据上述事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评析)

2、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启示)

从上面这个复合案例分析题可以看出,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是在试题类型上,虽然由数个小案例构成,但试卷上仍标示为“案例分析”。在考查目的上,重在考查应考者的战略思维、宏观决策、解决全局性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内容上,多以领导工作或管理活动中的问题为主。

在设问和解答上,一般不是针对某个单一案例设问,不是要求提出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要求把几个单一案例涉及的问题当做某类大的共性问题,从领导工作的基本原则或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的层面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分值上,由于复合案例分析题的题量和难度较单一案例略大,其分值相应也高,通常在 20分左右。比如202_年9月湖北厅考笔试两个材料论述题都与上面这个例子类似,都占了25分。

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解答复合案例分析题时,既要借助单一案例分析题的解答方法又不能将每个单一案例分析题的答案组合叠加,而应根据命题人拟制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针对案例后面提出的问题,从领导工作和管理活动的宏观层面出发,进行深度解读。因为不需要提出具体的操作性方法,所以复合案例分析题最后形成的答案与单一案例分析题的答案具有显著区别。具体来说,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答案颇似一道较大的论述题,甚至像一篇对策性论文。如同单一案例分析题一样,解答复合案例分析题也没有排他的最佳方法,只要应考者所答符合命题意图和考查期望,就是相对较好的答案。根据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及其答题的客观要求,笔者建议尝试运用以下思路和方法。

首先,把每个材料或事件视为一个单一案例,对其反映的问题予以定性,初步判断它是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中的什么问题。其次,把各个小案例综合起来看它们的共性是什么,找出它们反映了领导工作或管理领域中的哪类问题,一般要看是否能与领导职能中的某项职能联系起来,如决策、用人、协调、监督等职能;或是看能否与管理中的某个方面联系起来,如职能、机制、规则、方法、环境等。

再次,联系案例后面提出的问题,结合当前干部工作、政府工作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宏观层面上对该问题的背景、成因、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不要对每个具体的小案例分别去分析解答。

最后,依据有关理论或法律法规,站在较高的领导层次,联系实际工作,提出怎样才能做好这类工作的设想,或提出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下面是关于上述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简略分析解答。

这组材料反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分析题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领导的决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其一,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干部任期较短,调动频繁,对干部一些政绩的考核尚无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一些干部急于制造“政绩”,13 以利升迁。这种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错误政绩观,导致一些干部草率决策、脱离实际决策。

其二,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干部不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去做,决策前没有设计三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对唯一的方案也没有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试点就强行实施。

其三,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但有些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决策时抛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违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规定,盲目自信,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特别是听不进反对意见,致使决策存在先天不足。

其四,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先拍脑门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普通群众采用强制措施。

其五,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决策失误并造成巨大损失后,对决策者缺乏党纪、政纪乃至法律层面上的处理,只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了“学费”,以后再用公共财政去填补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把这些损失留给后任领导来承担,使得一些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要做到正确决策,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党的十六大把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都要了解科学决策的机制。

第二,广开言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民主是最好的纠错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主要领导要遵守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规定;决策时要发扬民主、博采众议、集中民智,不搞“一言堂”;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三,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决策效益,做好长远规划,不草率行事,切实珍惜民力,把公共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用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四,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拍脑门子,不摆花架子,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

第五,依法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

总之,领导决策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决定领导工作成败的关键。要通过建立健全决策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使决策者在决策时不想失误、不能失误、不敢失误。

这个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答案有1500余字,超过了干部考试中一般作文要求的写作字数,相当于干部考试中申论的最后论证部分,或策论的多半文字,足见做好复合案例分析题之不易。在实际考试中,囿于时间限制、思维差异、专业局限、经验多寡、基础强弱,多数应考者分析不到这个程度,答不这么全面,写不了这么多,表达上做不到如此专业,可以不必强求这样的答案。但通过上面的介绍,准备参加较高层级公选的应考者,至少应该了解复合案例分析试题需要这样做,尽量这样做。应试者要认知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思路,揣摩复合案例分析题的回答方法,纠正对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认识误区,提高解答复合案例分析题的技巧,增强信心,从而在公选考试中胜出。案例分析题是让很多应考者望而生畏的题型,很多应考者在答题时往往感觉茫无边际,不知从何下手,因而丢分的可能性最大。在作者看来,案例分析题实际上是律师资格考试中最简单的题型,只要抓住规律,就非常容易作答。

首先我们来看案例分析题的特征。第一,就其命题的方法来看,这种题目一般是从法条到案例,而不是像实践中的案例,是先有案例再找法条,也就是说,比起实践中的案例,这类题目要容易得多,因此,应考者可以相信,这类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或法规一定是复习过的,只要能明白它究竟是考什么的,就为理请解题思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第二,这类题目同实践中的案例相比,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考试的科目范围很容易确定,而不像实践中的案例,法律关系复杂,因此,根据这一点,又大大缩小了思考的范围。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本科目最重要的内容,即最基本的概念或法律规定,只要把概念和法律规定理解透彻,做起题来就会十拿九稳。总之,案例分析题的命题规律就是就重要的内容“因法设题”,所以,考试的时候,应考者唯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因题找法”,完全没有必要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去分析什么复杂的法律关系。

如何“因题找法”?我们的方法是,在答题时,首先要阅读一下问题,看其究竟要考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工作,一定要认真完成。其次,在阅读案例内容时,要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阅读,看该案例有几个基本的内容,然后考虑每一个内容涉及的概念或法规,将这些概念或法规明确地回忆起来;最后,根据试题的要求,将考到的内容和法规做一个三段论的推理,即法规作为大前提,内容作为小前提,然后得出正确的答案。我们先来看一个程序法案例分析题:

1997年试卷四第十题(本题9分):(1)张某、王某、李某共同诈骗一案,县人民法院在庭前初步审查过程中,认为起诉书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2)检察机关补充侦查后再起诉。(3)一审法院经过审理,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8年,王某有期徒刑5年,李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4)一审宣判后,张某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王某、李某表示不上诉。(5)于是一审法院在将判决书送达给三被告的次日,将被告王某、李某交付执行,张某由市中级法院进行二审。(6)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一审适用法律不当,裁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7)一审法院由原合议庭成员对案件重新审理后,改判张某有期徒刑5年,并宣布改判后的判决为终审判决,被告人不得上诉。

问: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此案在处理上,存在哪些诉讼程序上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我们通过阅读问题,知道该题考案例中哪些地方违反刑事诉讼法,因此要对每一个具体程序都要注意。再阅读案例,我们发现,该案例共有7句话,其中第(1)句涉及庭前审查的规定,那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进行庭前审查是不能退回补充侦查的;第(2)句话涉及检察机关补充侦查的规定,那么检察机关进行补充侦查的条件是自己发现需要补充侦查才可以进行,但本题可以看作检察机关自己认为需要补充侦查;第(3)句话没有具体的程序问题,只涉及实体法,不予考虑;第(4)句话涉及上诉,被告人有选择是否上诉的权利,没有问题;第(5)句话涉及交付执行和二审范围,交付执行的条件必须是生效裁判,因此一审法院的做法错误。二审实行全面审查原则,但二审法院只对张某一人进行审判,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6)句话涉及二审判决,对适用法律不当的一审判决只能改判,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是不对的;第(7)句话涉及一审案件的重审程序,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按照一审程序审理,所做的判决,可以上诉、抗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况有:

1、法院进行庭前审查退回补充侦查,2、将未生效裁判交付执行;

3、二审法院只对张某一人审判;

4、二审法院对一审案件发回重审;

5、原一审法院由原合议庭进行重审;

6、宣布一审重审判决不得上诉。最 15 后对照该题分数,共9分,则答对一点得1.5分,可以认为该题要答的内容已完全找对,再整理成完整的答案即可。

从以上做题过程来看,确实可以认为案例分析题考的都是重点,也是最简单的题型,因为只要找准考试内容,就比判断题、选择题还好答。

下面我们再分析一道比较困难的实体法试题,这是1993年试卷(三)的一道民法试题,答对的人很少。

(1)甲将乙所有的房屋一幢冒充自己的房屋出租给丙。(2)丙对甲无权出租的事实并不知情。(3)该房交付后,丙鉴于房屋简陋破旧,但面积颇大,院落宽敞,而且地理位置好,有改造价值,便征得甲的同意,投入大量资金,将房屋改造成高档花园住宅。(4)乙对房屋却另有规划,决定拆除而在原址建造写字楼。当其请技术专家赴现场勘察时,发现房屋焕然一新,丙的一家住在其内。乙在问明原委之后,便请丙无条件迁出。

(一)请针对下文A到K给出了乙丙之间法律关系内容的解说,而从1到5则将有关解说编为组合。请选出你认为其中所合解说均为正确的组合,而在题后表格的相应编号栏目内用“V”标出。如果你认为不存在这样的组合,则在“无”字栏目内用“V”标出。本题“二”、“三”、“四”部分(本文略)的回答规则亦同。(本题满分为15分).

A(5)乙基于所有权,可以请求丙迁出而返还房屋。

B(6)设乙对于甲擅自出租房屋的行为予以承认(下文简称“承认”),那么,乙便当然取代甲的出租人地位,与丙形成出租关系。

C(7)设乙承认,只须同甲订立转让债权债务的合同,即约定由乙取代甲在甲丙租赁关系当中的出租人地位,乙丙便形成租赁关系。

D(8)设乙承认,便有义务同甲订立转让债权债务的合同,以取代甲的出租入地位,而直接与丙形成租赁关系。

E(9)设乙承认,便有权但无义务同甲订立转让债权债务的合同,以取代甲的出租人地位,而直接与丙形成租赁关系。

F(10)设乙承认,并同丙订立租赁合同,便与丙形成租赁关系。

G(11)乙基于所有权,可也就无权请求丙恢复房屋的原状。

H(12)丙既不知甲系擅自出租他人房屋,在改造房屋时又征得了甲的同意,因而其改造房屋的行为并无过错,乙也就无权请求丙恢复房屋的原状。

I(13)丙改造他人房屋,属于无因管理。设其将房屋返还给乙,那么,就其改造费用,在扣除其居住期间应付的租金之后,有权请求乙予以偿还。

J(14)丙改造他人房屋,超出了事物管理的范围,不能认为其为无因管理。乙没有返还丙改造费用的义务。

K(15)鉴于乙早已计划拆除房屋,丙的改造对于乙无意义,因而没有返还丙改造费用的义务。

1、ACElCK

2、KJdG

3、AFGJ

4、BHI

5.ADGf

因为本题比较特殊,我们直接从阅读题目开始。第(1)句话,甲的行为系侵权行为,因而是无效民事行为;第(2)句话,丙是善意第三人,其租赁行为系合法行为;第(3)句话,丙的改造行为系合法行为;第(4)句话,乙系房屋所有人,当然可以主张所有权,请丙迁出房屋(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清楚,该题考无效民事行为、善意第三人、所有权的权能,必须严 16 格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和概念要求作答);第(5)句话,同第四句,因而是正确的;第(6)句话,乙承认,则乙作为房屋所有人,自然成为出租人,但不等于承认甲为出租人(甲在法律上也不可能成为出租人),因而亦无取代之说,该句错误;第(7)句,乙承认,则不等于甲就是出租人,因而没有必要与甲订立转让债权债务的合同,因而不正确;第(8)、(9)句同上5第(10)句,乙承认甲的出租行为,并不等于承认自己与丙形成租赁关系,因而须订立合同,租赁关系才告成立,该句正确;第(11)句,乙请求丙恢复房屋原状系主张所有权的内容,正确;第(12)句,丙的改造行为无过错,但不等于乙不能行使所有权,该句错误;第(13)句,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丙的行为不属无因管理,该句错误;第(14)句,丙改造房屋并非征得乙的同意或租赁关系存续期间所为,乙没有返还丙改造费用的义务,该句正确3第(15)句,乙不返还丙费用并非因为丙的改造对乙无利益,而应从法律上寻找原因,该句错误。因此,题中A、F、G、J叙述正确。最后在相应的地方打“V”就行了。

做这样的题,首先必须明白,它究竟考什么内容,然后紧紧围绕有关的法律规定和概念作答,在不清楚的地方,尤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推理,不能想当然,实际上,上题仅仅考了无效民事行为、善意第三人、所有权的权能(实际上还有无因管理)这几个最基本的知识,只要基本知识掌握了,思路清晰,还是很容易作答的。

总之,案例分析题并不可怕,只要应考者掌握“因案找法”的思路,再加上严格的三段论推理,从案例分析题上拿高分,非常轻松。

对于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本书每一学科还有具体介绍,应考者在作题和复习时,可以结合每一学科,继续领会和掌握。

案例分析题4乡政府的决定是否有效?

王某为某县铜山乡谢庄村民。1998年5月,王某因为其儿子娶亲需建一住宅房。因村里已无可供盖房的闲地,王某想把村头自家的一小块耕地作为宅基地盖房。为此,王某向铜山乡人民政府递交了申请。铜山乡人民政府接到王某申请后,派人到谢庄实地勘察了地形,发现王庄的确已无可供盖房的闲地,而王某村头那块地处于背阴面,庄稼长得并不好且面积不大。考虑到王某家及谢庄的实际情况,遂批准了王某的申请。王某于1997年9月破土动工,建造新房。

请问:

(1)铜山乡人民政府这个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

(2)谢某若想盖房,应向何机关办理申请手续?

【参考答案】

(1)铜山乡人民政府的这一决定是无效的,是超越职权的。根据《土管法》的规定,农村居民使用耕地建造住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铜山乡人民政府无此权力。

(2)王某应向该县人民政府土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其批准后方可盖房

案例分析题5B工商局违反了行政许可法哪些规定?

公民A欲在其居住的社区内开办一个面向社区居民经营日常用品的零售店,向该社区所在的B工商局依法提交了相应的申请材料,但过了一个月,A仍未收到B工商局的任何书面答复。在此期间,A曾多次通过熟人到B工商局及其上级行政机关多次询问此事,但均未提出正式的书面材料,也没有收到B工商局及其上级行政机关的正式书面答复。为此,A欲寻求法律救济。

结合本案的案情,运用行政许可法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中,A要求法律救济有哪些途径?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B工商局违反了行政许可法哪些规定?

(3)本案中,A如果提起行政诉讼,应对哪些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

(1)享有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法律依据是《行政许可法》第38条规定。

(2)一是否受理申请,没有出具书面;二是时间超过期限的问题。违反《行政许可法》第32条和第42条规定。

(3)一是材料的完整、合法性;二是材料递送的时间;三是B工商局提供是否受理的凭证。

案例分析题6乡政府作出的行政拘留处罚合法吗?

某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其县境内的某村进行整体搬迁,该村村民对此并不赞同,并以各种形式表示反对。后来,该村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以处罚抵制县人民政府决定的组织者为由,分别对该村村民甲、村民乙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决定,并自行执行。

请问:

(1)某县人民政府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请说明理由。

(2)该乡人民政府作出并实施的行政拘留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某县人民政府做出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所谓的抽象行政行为定义为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为。其区别有以下三点标准:首先看这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是不是特定的;其次,其适用效力是“一次性消费”还是反复使用;最后,看是否直接进入执行过程。该县的决定是针对特定人的,并非反复使用,并且直接进入执行阶段,因此是具体行政行为。

(2)不合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拘留一般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规范的行为人,并且只有在用警告、罚款处罚不足惩戒违法者时才适用。并且人身罚的行使仅限于公安机关,以防止人身罚的滥用而影响公民的最基本权利。该乡违反程序,未进行警告和罚款程序,并且本身不具有对行政相对人处以人身罚的职权。

案例分析题7本案的当事人有哪些?

某居民区共有居民480户;1999年共发生入室盗窃案30余起。202_年1月20日县公安局决定向户居民征收治安费100元,由居委会代收。因绝大部分居民不服县公安局的决定,遂委托居委会主任于202_年3月5日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经复议,市公安局将县公安局的决定改为治安费按每月每人1元的标准收取。之后仍有350户居民不服复议决定,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他居民认为掏点钱保平安也值得,居委会主任考虑到同公安局的关系,不再出面。

请问:

(1)上述复议申请是否超过复议期限?为什么?

(2)如何确定本案的管辖法院?

(3)如何确定本案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对人数众多的行政诉讼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1)未超过。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申请复议的期限为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日内。

(2)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案可以由县公安局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市公安局所在地人 18 民法院管辖。

(3)原告为350户居民,被告为市公安局,第三人为余下的130户居民。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人数众多的当事人诉讼应通过推选诉讼代表人方式进行。

案例分析题8赖某能申请行政复议吗?

赖某是市教委的职员,因不服市教委关于其工资和职称问题的处理,多次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上访。根据上级的要求,市教委对赖某反映的问题进行复查,将复查材料呈报给省教委和国家教委。该报告载明:“关于赖某反映的问题,我委对此非常重视,经再次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关于赖某反映问题及处理情况》的材料,现特将此材料报请你委阅示”。赖某对此材料不服,就市教委的报告向市政府申请复议。市政府以赖某“要求复议的事项属于教育行政机关对职工的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复议的范围”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赖某遂向市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请问:

(1)本案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为什么?

(2)被告裁定不予受理申请复议的理由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本案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因其属行政机关的内部行为或称内部行政管理行为。

确定行政复议范围一般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和不当、合法权益”三项标准。只要符合这三项标准都属于行政复议受案的范围。行政复议法明确列举了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具体行政行为共11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许可证管理、行政确权、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农业承包合同、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行政许可、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给付、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权引发的争议。明确排除的案件有两类: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和其他处理的。本案,赖某不服单位的人事处理决定,属于行政复议法明确排除的受案范围。

(2)被告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复议申请的理由是正确的。因为市教委向上级请示报告的行为属尚未成熟的行为。所谓尚未成熟的行为,主要是指尚处于行政系统内部、未最终形成的行为。由于本案市教委的“报告”需待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其内容尚未最终确定,就该行为本身对赖的权利义务并未产生实际影响,故该行为属尚未成熟的行为。因此,不可复议也不可诉。

案例分析题10乡政府能否强制黄某履行兵役?

黄某,男,19岁,农民。1998年10月经体检、政审合格后,县征兵办公室确定该青年到某军区炮兵师服现役。但是,黄某突然隐匿,逃避征兵。事情发生后,县征兵办公室找到他的父母,进行说服教育。他父母始终不说出儿子的去向。后经查找,发现黄某藏在其姑母家。县征兵办公室把黄某找回,进行了批评教育。黄某拒不答话。后来了解到他逃避征集的原因主要是其未婚妻扯他的后腿,就又做他未婚妻的工作,仍未做通。根据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某乡人民政府依法强制黄某履行了兵役义务。

问:某乡人民政府强制黄某履行兵役的宪法根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国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我国兵役法对此作了具体规定。黄某被确定为应征公民,经体检、政审合格,应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依法服兵役。而他却逃避征集,屡教不改。因而某乡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强制其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案例分析题1市地质矿产局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202_年3月15日,某市地质矿产局为某村联办矿批准颁发采矿许可证,在原批准申请登记表中说明,该矿隶属该镇经委,企业性质为集体,负责人为王某。同年9月,陈某伙同该矿承包人李某一同填写《某市乡镇矿山采矿许可证变更换发申请登记表》,仿造王某签字骗取了村委会、镇政府盖章后,申请变更该企业法定代表为刘某,并逐级上报。经查实,该表中“申请单位或个人”一栏空白,无申请人。在“变更原因”一栏中谎称:“因原法定代表人已调离其他岗位”。202_年9月26日,该市地质矿产局局长签署意见同意,并换发采矿许可证。请问:

(1)该变更许可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效吗?为什么?

(2)如果确需要变更该许可,那么申请主体是谁?程序怎样?

(3)市地质矿产局应承担法律责任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无效。根据《行政许可法》第49条的规定:被许可人要求变更行政许可事项的,应当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才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2)申请主体是被许可人,根据《行政许可法》第50条规定,应当提出申请;由行政机关进行审查,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予以变更。

(3)应承担责任,依据《行政许可法》第74条规定,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承担责任。

案例分析题2颁发食品卫生许可证属于哪类许可?

1996年3月1日,某县卫生局在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中发现个体户陈××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不宜从事饮食业。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26条,决定吊销其卫生许可证,责令陈某停止营业。1998年6月县卫生局发现陈某仍然从事饮食业且非法经营入口食品,县卫生局经调查发现陈某的肺结核仍未治愈且继续从事食品生产,于1998年7月2日作出决定再次吊销其卫生许可证,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对陈某颁发卫生许可证的责任。陈某学习了《食品卫生法》,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于是停止营业,去外地求医求诊。

202_年9月陈某病已治愈便返回县城,9月6日向县卫生局申请卫生许可证。县卫生局依据该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调查认为陈某曾两次因肺结核被吊销卫生许可证,不宜再颁发,于是在9月17日作出不予发放许可证的决定。

请问:

(1)颁发食品卫生许可证属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哪类许可?

(2)如果该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规定:被吊销2次以上(含2次)卫生许可证的,以后不准申请卫生许可证,而《食品卫生法》未对“被吊销2次”的事项作出规定。对于此种情形,《行政许可法》如何规定?

(3)如果陈某第二次被吊销的许可证是以欺骗手段取得,该县卫生局依据《行政许可法》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属于《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四款: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的许可。

(2)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4条,对《行政许可法》第12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所以应该依据该省制定的行政法 20 规进行行政许可。

(3)根据《行政许可法》第69条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根据《行政许可法》第79条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题3对撤销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需要赔偿吗?

某省甲、乙、丙三名律师决定出资合伙成立“新华夏律师事务所”,于是向该省司法厅提出口头申请成立律师事务所并提供了律师事务所章程、发起人名单、简历、身份证明、律师资格证书、能够专职从事律师业务的保证书、资金证明、办公场所的使用证明、合伙协议。但被告知根据该省地方政府规章相关规定,设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必须有一名以上律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且需要填写省司法厅专门设计的申请书格式文本。刚好乙为法学博士,于是三人交了50元工本费后领取了专用申请书,带回补正。次日,三人带了补正后的材料前来申请,工作人员A受理了申请,并出具了法律规定的书面凭证。后司法厅指派工作人员B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发现申请人提供的资金证明系伪造,但其碍于与甲三人是好朋友,隐瞒了真实情况,在法定期限内作出了准予设立律师事务所的决定并颁发了《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1个月后,资金证明被司法厅发现系伪造,遂撤销了“新华夏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此间,甲乙丙三人已付办公场所租金2万元,装修费3万元。

请结合《行政许可法》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1)该省地方政府规章规定“设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必须有一名以上律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条件是否合法?为什么?

(2)该省地方规章规定“设立律师事务所,需要填写省司法厅专门设计的申请书格式文本”是否合法?能否收取50元工本费?为什么?

(3)司法厅对撤销“新华夏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需要赔偿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不合法。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4、15条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应该用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而对律师事务所的成立,已经有国家法律规定,地方法规是不能再加限制条件的。因为行政许可法中明确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2)合法。但不能收取工本费,因为行政许可法第58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

(3)不需要。因为本案中造成利益损失的是由于申请人提供的资金证明系伪造,而不是由于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造成的。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七十六条规定只有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因此是不需要赔偿的。

案例分析题9二审法院能否依据新证据直接改判本案?

县卫生局以经营发霉变质食品为由对蒋某处以罚款3000元,蒋某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后,蒋某仍不服,又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被告拒不举证,也不出 21 庭应诉。至一审法院审结前,被告始终未能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和事实证据。一审法院遂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作出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上诉期间,上诉人向二审法院提供了作出处罚决定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和事实依据。

请问:

(1)本案的复议机关是谁?如果复议机关审查处罚决定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的,应如何处理?

(2)一审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为什么?

(3)二审法院能否接受上诉人在二审期间提供的新证据?二审法院能否依据新证据直接改判本案?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条第1款规定,本案的复议机关可以是县人民政府,也可以是市卫生局。

如果复议机关审查处罚决定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的,应依法分别处理,即依《行政复议法》第27条的规定处理。

(2)正确。《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及《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6条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而本案被告在一审法院审结前,始终未能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和事实证据,因此,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以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为由作出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无疑是合法、正确的。

(3)不能。被告履行举证责任的最后期限是第一审庭审结束前。《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1条第3款规定,被告(本案中是被上诉人)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新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裁判的根据。因此本案中,虽然在二审期间,上诉人向二审法院提供了作出处罚决定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和事实依据,而且即使这些证据是上诉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收集的合法真实的证据,法院仍不能将其作为定案的根据,法院仍不能依据这些证据直接改判,而应当判决维持一审判决。

案例分析题10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要停止执行吗?

张某在某市工业专科学校附近开了一家个体餐厅。202_年6月5日,卫生防疫站对张某的餐厅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餐厅没有202_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两名从业人员原系乙型肝炎病携妻带者;餐厅的灶间卫生不洁、生熟不分,餐厅不消毒,大米生虫,且有少许鼠蝼。卫生防疫站根据张某的上述违法事实,作出责令停业和罚款300元的决定。张某对此处罚决定不服,提出复议。在复议期间,张某向卫生防疫站提出:现在是学校毕业生毕业前夕,客源充足,生意很好,暂时停止执行“责令停业”的处罚,以免造成本餐厅更大的损失。卫生防疫站对此予以拒绝。张某又以现在正在复议,谁对谁错还不清楚为由,不执行卫生防疫站“责令停业”的决定,继续经营。卫生防疫站发现后,对张某再次作出了处罚。请问:

(1)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要停止执行吗?

(2)张某的做法正确吗?

【参考答案】

(1)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b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裁决停止执行的;d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

22(2)本案复议期间,卫生防疫站和复议机关都未允许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张某不执行该具体行政行为是错误的。

202_年山西公选副厅级干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对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面1分,共20分)

1.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总路线

C.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

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

B.列宁的合作化理论

C.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

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

3.代理企业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是()

A.公司制

B.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

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D.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4.法的实施包括()

A.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

B.立法、执法和司法

C.立法、执法和守法

D.立法、执法和普法

5.世界第一座核电站是()

A.1958年由美国建成的B 1954年由美国建成的 C.1958年由原苏联建成的D.1954年由原苏联建成的6.下列哪个选项应当是直接选举()

A.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B.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C.乡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D.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7.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实行改革和法治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苟子

D.韩非子8.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陈炯明

B.张作霖

C.吴佩罕

D.孙传芳

9.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A.企业

B.政府

C.公民个人

D.市场

10.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规章

D.政府制定的文件

11.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内容()

A.动力机制和奖励机制

B.动力机制和分配机制

C.约束机制和分配机制

D.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1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的要求,企业应有()

A.资产所有权

B.法人财产权

C.宏观调控权

D.行业管理权

13.我国各民主党派,有的直呼党,多数称“会、盟、社、团”,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有的是政党,有的不是政党

B.称呼虽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政党

C.绝大多数不是政党

D.有的是政党,有的正演变为政党

14.西方的多党制是适应着()

A.西方众多政治家权力欲望的产物

B.西方不同政党之间相互倾轧的产物

C.资本主义私有制需要的产物

D.资本主义民主发展要求的产物

15.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全国不断进行“扫黄打非”工作,与此同时还广泛开展文化。文艺、科学技术下乡活动。我国之所以搞这些活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科学理论能够指导实践,错误思想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16.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对公司的全部法人财产负责经营的是()A.董事长

B.公司总经理

C.董事会

D.股东大会或者股东代表大会

17.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是()

A.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领导作用

B.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保证作用

C.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督作用

D.政治核心作用

18.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

A.终生及其死后50年

B.终生

C.终生及其死后20年

D.终生及其死后70年

19.“楚汉战争”的性质是()

A、反抗封建统冶的农民战争

B.争夺帝位的战争

C、刘邦反对项羽残酷统治的战争

D.项羽为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同刘邦的战争

20.当经济发展缓慢或处于低潮时,增加社会保障开支()

A.会减缓社会总需求的过快增长

B.会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相应增加

C.对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没有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增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安史之乱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转折点,下面所分析其对于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哪几点是正确的()

A.唐朝由盛而衰

B.从此出现了落镇割据的局面

C.人民从此处于混战的痛苦中

D.我国封建社会从此走向衰亡

2.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建都于此,下列各朝中,有哪几个朝代的都城在黄河流域()

A.东汉

B.东晋

C.北宋

D.西夏

3.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A.创办近代工业

B.改革官制

C.兴办银行

D.创办近代海军

E.创办一批近代学校

4.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除强占香港外,在中国摄取的权益还有()A.协定关税

B.投资设厂

C.设置租界

D.驻扎军队

E.领事裁判权

5.太阳活动会5;起生物圈的一系列效应。下面哪些现象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A.树木年轮的增长

B.粮食的收获量

C.蝗虫的飞行

D.鱼类的繁殖和回游

6,知识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

A.商标权

B.版权

C.地理标志权

D.专利权

7.构成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部分有()

A.创新资源

B.创新机构

C.创新机制

D.创新环境

8.国家公务员定期增资的途径有()

A.晋升职务工资

B.晋升级别工资

C.增加工龄工资

D.提高工资标准

9.由该级、该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都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A.县政府组成人员

B.省政府组成人员

C.国务院的组成人员

D.国务院总理

10.依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对以下哪些部门负责()

A.中央人民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特别行政区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1、下列行为中,属于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有()

A.核发居民身份证

B.发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

C.接受专利申请

D.调整存。贷款利率

E.安排职工“双休日”的活动

12.行政法制监督分两类()

A.内部监督

B.外部监督C.党的监督

D.专门监督

13.关于审判公开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案件不能公开审理

B.公开审判的不仅限于公诉案件,自诉案件也应该依法公开审判

C.公开审判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旁听

D.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14.下列关于行政裁决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刑事纠纷

B.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

C.行政裁决在形式上具有准司法性

D.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转变阶段,这就是()

A.由个体农业向集体农业转变

B.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

C.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D.由单一性农业向综合性农业转变

E.由自然农业向社会化农业转变1

16.“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成为国际货币的是()

A,德国马克

B.日元

C.美元

D.欧元

E.英镑

17.马克思在讲到货币起源时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表明()

A.金银是惟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金银是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金银成为货币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结果

D.金银货币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结果

18.国家民政部和公安部之所以下发文件要坚决取缔“法轮功”,是因为()

A.“法轮功”是打着宗教旗号进行非法活动的组织,理应取缔

B.“法轮功”是封建迷信组织,不是宗教,取缔它与我国的宗教政策无关

C.“法轮功”组织围攻党政机关,破坏社会稳定,违反宪法与法律,当然应取缔

D.“法轮功”组织的参与者都触犯了国家的法律,理所当然被取缔

19.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

A.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D.我国的国情决定的20.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

A.感性认识有直接性

B.感性认识有片面性、表面性

C.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不可靠上一页 2 3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每题1分,共20分)

1.“三个代表”之间不是一个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孤立的、自成体系的。()2.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4.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统一的标志是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5.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发布文件,行政机关不能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

6.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经济合同等。()

7.各国的行政法一般都有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8.根据我国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县以上人民政府有行政规章的制定权。()

9.凡是金融机构都能从事存款和贷款业务。()

10、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应将公平和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11.我国的首长负责制与一般的首长负责制没有大的区别。()

12.委员会制是民主精神的一种体现。()

13.首长制和委员会制是依据行政组织拥有最终的决策权承担责任人数的多少来划分的。()

14.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

15.电子计算机(电脑)出现的哲学意义在于进一步证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的观点。()

16.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为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和资源种类多。()

17.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18.戊戌变法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9.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农民反封建运动。()

20.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是兴中会。()

四、简答题(每回6分,共24分)

1.我国如何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为什么说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单位,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3.“三讲”教育的意义,总的要求和原则是什么?

4.为什么说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五、论述题(16分)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六、作文题(40分)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要求党的领导干部重读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请以《重读(纪念白求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2_年浙江省级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职位公选笔试题(真题仅供参考,不完整或不含答案)

浙江省级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职位公选试卷共有视听问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策论题4道题,分值分别为30分、20分、20分、30分,要求3个小时完成。

1、视听问答题

考生先观看一段时长15分钟的视频短片,内容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等,要求观后用300字的篇幅概括短片反映的基本观点,再结合观点与报考岗位实际,谈谈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这道题主要是考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测试考生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掌握情况以及自己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消化’成果。新东方刘源老师认为,“科学发展观”问题在类似考试或者公务员录用考试中都是热点,尤其是《申论》,在此,提醒各位考生注意。)

2、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

考察考生运用平时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有的还是真实案例。

(1)省级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职位试题之一:某市的自来水突然变混、发臭,一时间人心惶惶,各种传言在民间开始悄悄流传,却一直没有得到官方证实,市民开始抢购纯净水,省里决定派出工作组帮助研究解决问题,如果你是工作组组长该如何开展工作?应总结哪些经验教训?中华考试网

(2)本科高校副职领导干部职位试题之一:如果你是某大学的副校长,有人反映学校里一位知名教授从来不备课,学期结束时课时只上了一半,但是他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你如何看待、处理这个问题?

(3)省属企业副职领导人员职位试题之一:一家药品企业销售的产品遭遇质量问题,人命关天,社会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如何应对?

3、策论题

既考理论,又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不同于案例分析的“就事论事”,它既要求从宏观层面去分析,又需要通过具体的个案提出具体思路和对策,要求比较高。

以省级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职位的试卷为例,题目要求联系报考职位特点,写一篇以如何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省级机关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1500字左右的对策性论文。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认为,策论古已有之,题目的作答正类似于刘源课堂所讲《申论》之策论文,仅仅是更加宏观;就本题而言,不但要求考生具有公共服务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问题,用具体的举措来解决问题。

另外,省级机关处级领导职位笔试试卷单独设置了“案例撰写”题,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所见所闻,撰写一个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案由、处理过程及结果、收获和体会。

(这个题目就是考虑到其报考对象主要是现任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他们长年在基层工作,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处理过的“案例”都非常丰富。“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基层干部,案例肯定是‘信手拈来’,并且有其‘独到’的体会和经验;如果没有太多具体工作经历,答题可能就比较困难。这也体现了政策上希望‘干部出基层、基层出干部’的用人导向。”)

四川公选副厅级干部真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

C.思想教育手段D.经济手段

2.消费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

A.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B.吃、穿、用、住、烧

C.红色消费、白色消费、灰色消费和黑色消费D.个人消费和社会集团消费

3.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目标B.总量平衡目标

C.结构优化目标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标

4.对于经济预警来说,最具根本意义同时也比较重要的是()

A.分析警兆B.寻找警源

C.确定各类警限D.定量描述警情

5.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中,作为战略灵魂的是()

A.战略目标B.战略重点

C.战略对策D.战略步骤

6.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

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7.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投资系数B十生产能力形成率

C.在建总投资规模D.投资率

8.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是()

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

C.转移收支D.国际组织收支

9.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是()

A.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不平衡B.总量平衡了,结构一定平衡

C.结构平衡了,总量必定平衡D.结构平衡,总量必定不平衡

10.按照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第一产业指()

A.农业B.工业

C.建筑业D.商业

11.经济效益好,意味着()

A.投入量大于产出量B.投入少而产出多

C.投入多而产出少D.劳动占用多而产出少

12.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

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D.精简的原则

13.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是()

A.以吃、穿为主的结构B.以文化用品消费为主的结构 C.以服务消费为主的结构D.以穿、用为主的结构

14.承担统一协调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

A.财政部B.国家统计局

C.国家计划委员会D.中央银行

15.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关键问题是()

A.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B.企业留利的确定

C.工资总额的确定D.利润分配

16.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

A.因素分析法B.综合平衡法

C.系数法D.定额法

17.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称之为()

A.实施性失效B.自动性失效

C.环境性失效D.规模性失效

18.凡是大于国力承受能力的投资规模,叫做()

A.适度投资规模B.在建投资规模

C.投资需求膨胀D.投资需求萎缩

19.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

A.具有强制性B.具有固定性

C.具有转嫁性D.具有偿还性

20.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D.社会总产值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各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用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l.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

A.前者以后者为前提和外在条件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

C.二者没有矛盾,完全一致D.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E.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

2.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A.能够促使生产适应市场需要B.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节约

C.可以保证宏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D.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E.可以在微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

3.行政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A.灵活性B.统一性

C.强制性D.纵向性

E.持久性

4.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

A.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B.农村基尼系数低于城市

C.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D.城市基尼系数有降低的趋势

E.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以下方面考察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

A.通货膨胀率B.资金利税率

C.商品供求差率D.经济增长率

E.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

6.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中间环节的是()

A.交换B.积累

C.生产D.消费

E.分配

7.乙类警情的指标有()

A.投资率B.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率

C.通货膨胀率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价格B.财政

C.金融D.法律

E.计划

9.产业政策具有以下特色()

A.开放性B.预见性

C.连贯性D.诱导性

E.强制性

10.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A.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B.经营管理简单

C.比较灵活,风险较小D.适用范围广

E.可利用外商的名牌商标和市场

11.投资结构有()之分。

A.投资类别结构B.投资来源结构

C.投资额结构D.投资使用结构

12.管理方法现代化就是按照()的客观要求,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A.现代生产技术B.生产经营管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消费者

13.现代管理体制由()构成。

A.以利润为目标的激励体制B.以经理负责制为核心的决策体制

C.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动力体制D.以经济核算制为主的监控体制

14.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包含着()。

A.质与量的规定性B.时间规定性

C.目的性D.方法规定性

15.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包括()。

A.管理人才现代化B.管理思想现代化

C.管理组织现代化D.管理方法与手段现代化

16.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包括有()。

A.统一的原则B.效能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E.精简的原则

17.社会总供给包括()。

A.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B.国内生产的服务

C.商品出口D.商品进口

E.服务进口

18.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有()。

A.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使用B.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

C.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

E.价格水平

19.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总成果的综合性指标是()。

A.财政收入总额B.出口总额

C.社会总供给D.社会总需求

E.投资总额

20.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三大支往是()。

A.计划B.价格

C.财政D.金融

E.法律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同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产结构现代化是相互矛盾的。

2.一般认为,引进硬件,引进成套设备,属于比较低级的引进方式。

3.属于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只是计划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等属于微观管理

4.我国的“大跃进”发展战略大体属于协作型战略模式。

5.一定时期内在建未完工程的数量越大,则投资需要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6.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最灵敏的调节手段。

7.消费结构是生产结构得以形成的物质基础。

8.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也就是按比例发展。

9.重置投资是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10.政策性投资也叫竞争性投资。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设某年各常住单位的营业盈余为8300亿元,劳动者报酬为15200亿元,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为2998亿元,生产税净额为3100亿元。试计算该年国内生产总值。

2.已知:×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上期为6000亿元。在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中有75%是由实现投资而带来的,本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000亿元。

求:该年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l.消费水平2.国际储备

3.需求弹性4.法律手段

六、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应遵循什么原则?

2.我国应该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3.我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4.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哪些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七、论述题(16分)

试论述宏观调控政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调节手段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D.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消费性质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33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D.4.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预警种类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5.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发展战略最核心要素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A.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各种要素的分析,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C.7.D[解析] 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投资率。

8.B[解析]根据我国国际贸易的有关情况,我国国际收支主要是贸易收支。

9.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结构平衡了,总量必定平衡,这是经济结构中各种关系平衡的基点。10.A[解析] 第一产业指农业。

11.B[解析] 根据经济效益与投入的反比例关系经济效益好,意味着投入少而产出多。12.B[解析]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13.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消费结构的分析。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是以吃、穿为主的结构。

14.C[解析] 承担统一协调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国家计划委员会

15.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分析,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关键问题是利润分配。

16.B[解析]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是综合平衡法。

17.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管理活动的失效的分析。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是实施性失效。

18.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投资规模的分析。凡是大于国力承受能力的投资规模是投资需求膨胀。

19.D[解析] 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偿还性。

20.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二、多项选择题

1.BD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的分析。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实现条件,二者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外在条件。

2.ABDE[解析] 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表现在能够促使生产适应市场需要,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节约,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可以在微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但无法保证宏观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

3.BCD[解析]行政手段的特点主要有统一性、强制性、纵向性。

4.AC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基尼系数特点的分析。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5.ACE[解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通货膨胀率、商品供求差率、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率等方面考察社会总供求是否平衡。

6.AE[解析]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中间环节的是交换和分配

7.AC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乙类警情各种指标的分类。乙类警情的指标有投资率、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BCE[解析]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三大支柱是财政、金融和计划。

9.ABC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产业政策具有以下特色的分析。产业政策具有的特色是开放性、预见性、连贯性、诱导性

10.AD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外合资经营方优点的分析。中外合资经营方式的优点是

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适用范围广,可利用外商的名牌商标和市场。11.B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投资结构的分析。投资结构有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使用结构。12.CD[解析] 管理方法现代化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消费者 的客观要求,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13.ABCD[解析] 现代管理体制由以利润为目标的激励体制、以经理负责制为核心的决策体制、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动力体制和以经济核算制为主的监控体制四部分构成。

I4.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的分析。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包质与量的规定性、时间规定性、目的性和方法规定性四种特性。

15.CD[解析]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管理组织现代化和管理方法与手段现代化。

16.ABDE[解析] 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有统一的原则、效能的原则、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精简的原则。

17.ABD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社会总供给各种构成要素的分析。社会总供给包括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国内生产的服务、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

18.ABCDE[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依题意所得正确选项是ABCDE.19.BCDE[解析] 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总成果的综合性指标是出口总额、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和投资总额四项指标。

20.ACD[解析] 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三大支往是计划、财政和金融。

三、判断题

正确有:2,6,8。其余错。

1、[解析]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产结构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两者并不矛盾。

3、[解析] 属于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是计划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等也属于微观管理

4、[解析] 我国的“大跃进”发展战略大体不属于协作型战略模式。

5、[解析] 一定时期内在建未完工程的数量越大,则投资需要量就越大;反之亦然。

7、[解析] 生产结构是消费结构得以形成的物质基础。

9、[解析] 重置投资不是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是重新开始进行新的投资。

10、[解析] 政策性投资不叫竞争性投资。政策性投资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质,不具有竞争性。

四、计算题

1.国内生产总值= 2998+8300+15200+3100=29598(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6000 × 10%× 75%/1000=0.45

五、名词解释

1.消费水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每个成员平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它着重从平均水平方面反映人们的消费状况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衡量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人均实物消费量、人均服务消费量、人均消费额等。

2.国际储备:一国中央政府直接或通过金融管理机构间接拥有的对外金融资产。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其它提款权等。若一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加长期资本项目出现不平衡,均可通过国际储备的增减达到平衡。

3.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指在产品价格变动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动和引起这个变动的价格水平变动之比率。用来衡量价格水平变化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程度。由于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需求弹性取负值。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4.法律手段: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等来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以调控经济活动的手段。其主要工具是全国人大颁布并贯彻执行的各种经济法以及政府法令、条例、规定、规章制度等。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责任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为了正确确定宏观收入分配政策,保证宏观收人分配的顺利运行,在我国条件下,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2)坚持总收入和总支出之间基本平衡、略有节余,不搞超分配的原则。

(3)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4)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5)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帮未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答案要求:经济增长模式转换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其逐渐实现。我国当前的主要措施是:

(1)加速科学技术进步。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3)加快企业制度改革。

3.宏观调控目标是政府最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全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政府制定各种宏观政策和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的依据。一般来说,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保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增长;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等。

4.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可以归纳为: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我国政府这方面职能的任务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消除导致市场机制扭曲的体制原因,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这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现实相适应。具体来说,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承担以下社会经济管理职能:(1)调控国民经济总量。(2)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区域政策。(3)提供公共服务。(4)培育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5)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6)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七、论述题

宏观调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我国特殊国情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l)“市场失灵”需要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即“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是导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周期性经济衰退和其他社会经济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这些国家逐渐实行和完善政府干预的重要原因。市场的这些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法律的指导来解决。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反对垄断和保护公平竞争,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经济发展中保护自然与社会环境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脱胎于计划经济,本身就有一套完整的宏观管理系统。但长期以来,宏观管理系统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分钱、分物、定指标、批项目,而对总量平衡、重大比例协调、经济发展战略等宏观问题重视不够,因此形成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调控乏力。我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重视加强宏观调控,这不仅是弥补和纠正市场经济缺陷的要求,也是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绝不是要取消或代替市场机制的作用,而 36 是创造条件,保证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脱离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必然会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也就很难真正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北京公选副厅级干部真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情况属于环保部门应依据《环保法》的规定,结合情况处以罚款或者警告:

A.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拆除防治污染的设施

B.拒绝环保部门进行现场检查

C.不按规定交纳排污费

D.引进不符合我国环保规定的产品和设备

答案:AB

解析:只要不交纳超标排污费才属于,所以C错;引进不合规定的技术和设备才属于,所以D错。

2、某风景名胜区内已建某非工业生产设施多年,环保部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污水排放超标,同级政府责令其3个月限制治理,但逾期未完成。则:

A.环保部门可以责令该企业限期迁出

B.该单位应当缴纳超标排污费

C.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危害情况处以罚款

D.环保部门可以责令停业关闭

答案:BC

解析:只有建设在核心景区内,不符合规划的才会责令限期迁出。所以A错;只有作出责令限期治理的政府才能责令停业关闭,所以D错。

3、某单位擅自拆除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后被环保部门检查发现。该单位应受到的处罚是:

A.责令限期治理 B.责令重新安装

C.责令重新安装并处罚款 D.处以罚款

答案:C

解析:擅自拆除防治污染设施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重新安装并处罚款。

4、某单位引进了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技术,以致于造成当地大面积农田的重大污染事故,损失重大。则追究该单位的法律责任的方式是:

A.由环保部门根据危害后果处以罚款

B.由环保部门责令停产

C.受害农民追究该企业的民事赔偿责任

D.对该单位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ACD

解析:根据环保法第38条规定,A对,但B错;根据环保法第41条规定,C对;根据环保法第43条规定,D对。

5、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是由()颁发的。

A.国务院环保部门

B.各级地方政府环保部门

C.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区内的人民政府

D.酸雨控制区内的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答案:C 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5条规定。

6、下列对采用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优先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

B.对污染环境的工艺和设备,国家实行淘汰制度

C.国务院公布限制进制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名录

D.依法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答案:AD

解析: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才实行淘汰制度,所以B错;名录的制定公布是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所以C错。

7、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制使用()。

A.天然气 B.液化石油气 C.电

D.清洁能源

答案:ABCD 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9条。

8、对未划定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大中城市市区的其他民用炉灶,限期改用()。

A.清洁能源 B.电 C.型煤

D.固硫型煤

答案:AD 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9条

9、对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防尘措施

B.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然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

C.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的,应当经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D.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单位,必须公告当地居民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答案:BC

解析:根据《气防法》的规定,排放粉尘的,应采取除尘措施所以A错;排放恶臭气体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10、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进口消耗臭氧层的单位必须按照()进行生产、进口。

A.国务院规定 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师 B.国家环保主管部门

C.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定的配额 D.国务院核定的配额

答案:C 解析:《气防法》第45条

11、()可以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A.省级政府

B.国务院环保部门 C.县级政府

D.省级政府环保部门

答案:A 解析:《水防法》第20条

12、某省内跨县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中,相关县市之间发生争议,协商不成,则对此保护区的划定方案应()批准。

A.由省级政府环保部门审批

B.由省级环保部门会同水利等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政府审批

C.由省级政府水行政部门 D.有省级政府协调处理

答案:B 解析:《水防法实施细则》第20条

13、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

A.一级和二级保护区 B.核心区和缓冲区 C.一级和外围区 D.一类和二类

答案:A 解析:《水防法实施细则》第20条

14、在生活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

A.排放污水 B.新建排污口 C.从事旅游开发

D.建设各类水运码头

答案:ABCD 解析:《水防法》第20条和《水防法细则》第23条

15、在()内不得新建排污口。

A.生活饮用水源地 B.风景名胜区 C.重要渔业水体

D.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保护区

答案:ACD 解析:《水防法》第27条,风景名胜区水体才是,所以B错。

16、依据《水防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

A.油类

B.酸液

C.碱液

D.剧毒废液 E.放射性废液

答案:ABCD 解析:《水防法》第34条不得排放高、中放射性废水。

17、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的水质,适用()。

A.《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标准

B.《地下水质标准》二类标准

C.《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标准 D.《地下水质标准》三类标准

答案:B

解析:注意区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质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水质标准。

18、关于地表水体纳污禁止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B.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

C.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D.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答案:ABCD 解析:《水防法》第29-34条

19、关于船舶污染物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必须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B.船舶的残油、废油必须回收,禁止排入水体

C.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

D.在内河航行的150总吨以上的油轮和400总吨以上的非油轮,必须持有油类记录本

答案:ABCD 解析:《水防法》第40条《水防法细则》第26条

20、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从事下列()活动

A.利用污水灌溉

B.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作肥料

C.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D.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

答案:ABCD 解析:《水防法》第33条

21、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能源合理利用的有关规定包括:()

A.鼓励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

B.通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

C.逐步提高城市用电、燃气等清洁能源比例,清洁能源应优先供应民用燃烧设施和小型工业燃烧设施

D.城镇民用炊事炉灶、茶浴炉以及产热量在0.7MW以下采暖炉应禁止燃用原煤

答案:ABCD

解析:了解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能源合理利用的有关规定

22、已建的火电机组,若SO2排放未达排放标准或未达到排放总量许可要求、剩余寿命(按照设计寿命计算)低于10年的,可采取(),实现达标排放,并满足SO2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A.低硫煤替代

B.具有SO2减排效果的措施

C.补建烟气脱硫设施 D.原煤散烧

答案:AB

解析:熟悉电厂锅炉烟气脱硫的规定

23、燃用含硫量≥2%煤的机组、或大容量机组(200MW)的电厂锅炉建设烟气脱硫设施时,宜优先考虑采用()工艺,脱硫率应保证在90%以上,投运率应保证在电厂正常发电时间的95%以上

A.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B.湿式石灰石

C.石膏法

D.半干法加布袋

答案:A

解析:了解电厂锅炉烟气脱硫的技术路线

24、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可分期分批实施。

A.二级污水处理设施 B.一级污水强化处理

C.二级污水强化处理设施 D.一级污水处理设施

答案:A

解析:了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原则

25、对于新城区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应优先考虑采用()。

A.完全分流制 B.完全合流制 C.分流制 D.合流制

答案:A

解析:注意对新旧城区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区别

26、二级强化处理工艺是指除有效去除碳源污染物外,且具备较强的除磷脱氮功能的处理工艺。在对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选用()等技术。

A.A/0法 B.A/A/0法 C.氧化沟法 D.SBR法

答案:AB

解析:注意二极强化处理的有关规定

27、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水体自净能力要求的条件下,可审慎采用城市污水()的处置方法

A.排入大江 B.排入深海 C.灌溉农田 D.排入大海

答案:AB

解析:熟悉污水的自然净化处理工艺

28、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

A.厌氧消化 B.好氧

C.堆肥

D.综合利用

答案:A

解析:掌握污泥处理的规定

29、应按照()的原则,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

A.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

B.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

C.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

D.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答案:D

解析: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原则

30、卫生填埋场稳定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后,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开发利用,但不宜用作()。

A.农用地

B.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C.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D.工矿用地

答案:BCD

解析:政策规定不宜用作建设用地,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建设用地包括:BCD

31、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中产生的烟气,宜采用()处理

A.加装除尘罩

B.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工艺

C.湿式除尘工艺 D.氧化法

答案:B

解析:掌握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的规定

32、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具体包括:

A.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

B.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减少水的使用量;

C.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D.矿山废物按照先提取有价金属、组分或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它用途,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技术原则。

答案:ABCD

解析:了解矿产资源开发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33、()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A.禁止 B.限制 C.暂停 D.可以

答案:B

解析:熟悉禁止、限制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关规定

3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总原则是危险废物的()。

A.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

B.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

C.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

D.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答案:D

解析:了解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总原则

35、()等一些传染性的、或毒性大、或含持久性有机污染成分的特殊危险废物宜在专门焚烧设施中焚烧。

A.医院临床废物 B.含多氯联苯废物

C.生活垃圾 D.城市污水

答案:AB

解析:了解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的规定

36、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适用于()的危险废物

A.能回收利用 B.不能回收利用

C.不能回收利用其能量 D.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

答案:CD

解析:了解特殊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要求 37、1998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列出了()种危险废物。

A.50 B.47 C.30 D.60 答案:B

解析:了解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种类

38、《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2_年修订)》分为哪些()类型

A.鼓励类 B.限制类 C.禁止类 D.许可类

答案:ABC

解析:掌握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分类

39、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包括:()

A.我国稀有和特有的珍笥帕计分值难场⒅种? B.稀土勘查、开采、选矿 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师 C.我国传统工艺的绿茶及特种茶加工

D.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测绘航空摄影、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图编制中的地形图编制、普通地图编制的导航电子地图编制

答案:ABCD

解析:掌握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

40、对县以上城镇兴办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单位、个人的环保要求是:()

A.饮食企业必须设置收集油烟、异味的装置

B.燃煤锅炉必须使用型煤或其它清洁燃料,烧煤的炉灶必须配装消烟除尘器,禁止原煤散烧

C.在居民楼内,不得兴办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场点

D.对离居民点较近的空调装置,应采取降噪、隔声措施,达到当地环境噪声标准

答案:ABCD

解析:了解在县以上城镇兴办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

二、简答题

1.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3.环境标准与一般法律有什么不同?

答案要点:

4.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有: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

2.答案要点: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二,要实现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同时应当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限制某些行为,不至于因为当代人类的发展而危害满足后代人类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

第三,应当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人类发展的基础——环境、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维持和建立在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污染)物质最小化的条件之上。并且,人类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改善,必须控制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

3.答案要点:

环境标准与一般法律的不同之外在于:它不是通过法律条文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是通过一些定量性的数据、指标、技术规范来表示行为规则的界限,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202_公选案例分析

某局机关因工作需要,新成立了一个行政处,由局原办公室副主任李佳任处长,原办公室的8位后勤服务人员全部转到行政处,李佳上任后便到处物色人才,又从别的单位调进5位工作人员。这样,一个14人的行政处便开始了正常工作。李佳38岁,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在没有配备副手的情况下,他领导其他13人开展工作。开始倒没什么,时间长了,问题也就多了。因为处里不管是工作分配、组织协调还是指导监督、对外联络,都是李佳拍板定案。尽管他工作认真负责,每日起早贪黑,也适应不了如此繁杂的事务,哪个地方照顾不到都会出漏子,行政处内部开始闹矛盾,与其他处室也发生了不少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局领导决定调出李佳,派局办公室另一位副主任王强接任行政处处长。王强上任后,首先,着手组建行政处内部组织机构,处下设置四个二级机构:办公室、行政一科、行政二科、行政三科。其次,选调得力干将,再从原来的局办公室选调两位主任科员任行政处副处长,在业务处选调3位副主任科员任行政一、二、三科的科长,其余科长、副科长在原13名工作人员中产生。王强采取这些做法,目的就是改变处里的沉闷空气,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处的工作效率。

这样,一个19人的行政处在三位正副处长、8位正副科长的领导下,再次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之中。但是过了不久,行政处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更加糟糕了。有些下属认为王强经常越权乱指挥,他们的工作没法开展;有的下属则认为王强到处包办代替,没事找事干,和科长争权;有的人认为行政处官多兵少,没有正经干活的。不到半年,行政处又陷入重重矛盾之中,不但人际关系紧张复杂,而且大家都没干劲。王处长带来的几个人也要求调回原处室。在这种情况下王强只好辞职。但他很困惑:自己工作热情很高,为什么还领导不好行政处的工作?

问:李佳和王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teniu.cc)

【答案要点】:

(1)李佳和王强两次管理上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组织设计时,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也就是说设计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不合理。

(2)李佳失败的原因:其一是管理层次太少,没有体现出分权管理原则;其二是管理幅度过宽,1:13的幅度严重失衡。

(3)王强的问题是:第一,横向部门设置过多;第二,官多兵少,机构头重脚轻;第三,领导方法不当,过于揽权,管得太宽太细,影响中层干部积极性。

(4)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第一,设计组织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一定要适度;第二,确定控制幅度应以管理事务的难易程度为前提;第三,设计控制幅度还要考虑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对象的素质等因素。来源:考试大_公开选 202_公选领导干部考试领导科学案例分析

(一)某区政府领导拟将一长期亏损的国有副食冷库基地改造成一个副食品批发市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包括项目审批、征地拆迁、建筑规划设计等。不曾想,外地一开发商已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率先投资兴建了一个综合市场,而综合市场中就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副食品批发场区,足以满足附近居民和零售商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区政府领导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继续进行副食品批发市场建设,必然亏损;如果就此停建,则前期投入将全部泡汤。请用领导科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答:(1)此案例反映了领导决策中信息原则的重要性。造成这种两难境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坚持领导决策的信息优先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充分、及时、全面、有效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某区政府领导在决定副食品批发市场项目之前,显然缺乏全面细致的市 45 场调查,不了解在建的综合市场特别是其内部的副食品批发场区。因此盲目决策,匆忙上马,陷入困境。

(2)此案例反映了追踪决策的重要性。当原有决策方案实施后,主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决策目标无法实现时,要对原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订,这就是追踪决策。(3)走出两难境地的方案,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比如,一种是迎接挑战,继续兴建。但要调查研究,对原决策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得所建批发市场在规模、设施、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超过竞争对手,以期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另一种是及早决断,对原决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订,重新考察、确立和论证新的项目,实行转向经营。公选领导干部考试领导科学案例分析

(二)刘备的失误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刘备忽视了这一点,派不执行这一原则的关羽去驻守荆州,孙权遣使提出要和关羽结亲,娶关羽的女儿为儿媳,被关羽骂回。关羽自认为兵多将勇可以抵抗孙吴,北伐曹操,致使两面作战,前后受敌,犯了兵家大忌,丢了荆州和自身性命,并且蜀国与孙吴结盟也随之瓦解。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置赵云、诸葛亮等众臣的意见于不顾,执意起军东征,起兵攻打东吴,最终兵败。

请根据领导科学的有关原理,分析本案例 答:(1)刘备的失误在于决策失误。

(2)决策贯穿领导活动的始终过程,决策的正确如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3)科学的决策必须遵循7个原则:客观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程序原则、可行原则、选优原则和“外脑”原则。

(4)本案中刘备严重违背了信息原则、预测原则、选优原则及“外脑”原则,在作决策是未听从“外脑”诸葛亮的意见,也没有依照优先原则而委任并非最佳人选关羽驻守荆州,使得最终的失败。

公选考试领导干部科学案例分析

(三)古巴导弹危机

20世纪60年代初,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制定了六个可供选择的方案:(1)无所作为;(2)施加外交压力;(3)同卡斯特罗谈判;(4)全面入侵;(5)空袭损毁导弹基地;(6)封锁海面。最后,肯尼迪政府选择了第六方案迫使苏联将导弹基地撤出了古巴。请根据领导科学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答:(1)本案例说明了科学决策的择优原则。

(2)决策就是行动目标和方囊的设计和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而只有一种方案就无法对比选择。所以科学决策要求遵循选优原则,要求在各种方案之中对比选择。

(3)多方案选择是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方案的优与劣,要经过比较才能鉴别,必须制订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备选方案,从多种方案中对比选优。

(4)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许多领导者不懂得决策需要选择,往往只有一个方案就轻率地拍板实施,而一个方案是无法对比判断优劣的。公选考试领导干部科学案例分析

(四)克罗克的“走动管理”

麦当劳快餐店的创始人是克罗克,他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下属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抽烟和闲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椅子的靠背锯掉,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一个疯子,但不久大家开始悟出他的一番“苦心”,他们 46 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为盈。

请根据领导科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领导作风)答:(1)克罗克成功的应用改进领导作风的方法取得管理上的成功。

(2)领导活动实践是不断的变化,原有的领导作风变得与环境不相适应,反之,领导作风本身也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而与领导活动实践不相适应。所以,领导者只有经常地、积极主动地培养优良的领导作风,坚决、及时、不断的纠正各种不正之风。领导者应投身实践、从严要求、从我做起,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深入实际,具体指导。

(3)克罗克以身作则,带动管理干部,运用走动管理打击官僚主义,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

公选考试领导干部科学案例分析

(五)周恩来的领导艺术

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台湾国民党中央社驻巴黎记者王家松要求参加,被我新闻联络官拒绝入场,事后,周恩来知道了,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新闻联络官说:要警惕王家松在这里制造“两个中国”的言论。周恩来皱皱眉头对他说,不能无根据地讲警惕,没有事实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就会变成自己制造紧张,给工作造成损失,接着周恩来向他分析了蒋介石的基本政策也是坚持“一个中国”和对美国人又投靠又不信任的矛盾心理。然后说,你把人家拒之门外,这于情不合,也并不利于人家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没有根据的说人家是国民党的官方代表,反而给人家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假象,当新闻联络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周恩来又教给了他补救的办法。

请根据领导科学的原理,谈谈周恩来在处理该问题时候所表现出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答:1.从理事艺术看,周恩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了起来;

2.从待人艺术看,周恩来发现下属工作失误,不是以势压人,采取命令主义,而是进行耐心细致进行说服教育;

3.从用权艺术看,在下属认识工作失误后,周恩来相宜授权,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精心指导。

公选考试领导干部科学案例分析

(六)某局长的困境

由于长期工作效率低下,某县农业局实行了首长负责制,设立了一局长和两副局长。该局长为人正派,思想端正,工作经验丰富,判断决策能力强。他认为,既然是首长负责制,那就应该他一人说了算,因此有什么事也不与两个副局长商量。结果,共事一年,两个副局长对他怨声不断,关系紧张,而且整个局里工作不但不见起色,还更糟糕。请用领导科学的有关原理分析该案例。答:(1)本案中主人公严重违反了我国领导体制改革中的合理划分权限原则。

(2)合理划分权限是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领导体制科学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合理划分权限的实质明确纵向的各级组织和横向上的各级机关的职能,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国实行的是集权式分层领导的体制,合理配置配制各种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建设,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利益。

(3)首长负责制有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由于一个人的知识、智慧、能力和精力有限,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会有失误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借助其他领导体制的类型(如委员长制),正如本案中为正局长设置了两个副手,那么在跟多的情况下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并可以相互监督,避免个人专断和滥用职权。公选考试领导干部科学案例分析

(七)47 天堂与地狱之间

在欧洲有一种诙谐的说法,很富有哲理:什么是天堂——天堂就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当厨师,意大利人谈情说爱,而由德国人来组织一切。

什么是地狱——地域就是法国人当警察,英国人当厨师,德国人谈情说爱,而由意大利人来组织一切。

请根据领导科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答:(1)本案巧妙的说明了人才使用的重要性。

(2)人次使用的原则有: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合理搭配、整体效益的原则、五湖四海、宽以荣才的原则、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原则及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3)本案中的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在于是否将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并使其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形成了人才最佳效能,而无论这些人才来自哪里,坚持任人唯贤的人才路线,广纳贤才,只要有德有才便用。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会 研究部署202_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会议确定了2011年改革重点工作。一是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在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二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试点。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会议明确了责任分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强化协调配合,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8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补助;增加安排123亿元,用于新农保试点补助。增加安排后,2011年新农保覆盖地区范围将从原计划的40%提高至60%,从7月1日起实施,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步推进。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公开选拔之领导工作案例及参考答案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发展中的大国带来很多新的机遇,但是也带来挑战。因为这种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的全球化,是他们在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等等方面占优势下的全球化,所以对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讲压力是很大的。世界上已经有过执政党没有把握好全球化的局势而失去执政地位的先例,例如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所以这些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考验。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和国家新一轮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些对我们执政党来讲也构成了一种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这种状况的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安全等方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冷战结束后,政治向多极化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明显,这个趋势有利于我们发展中的国家,然而在这种状况下虽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发言权,但由于美国新一轮战略扩张,使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道路十分曲折。

所以从国际上发生的新的情况来看,形势对我们执政党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材料2】

我们将长期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我们面临的这个矛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主要矛盾。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发展方面,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忘了,毕竟我们原来的底子比较薄,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面临的发展压力还相当的大。我们虽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小康,但是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还有三千万人没有完全达到温饱水平,还有六千万人刚刚脱离了温饱。这给执政党的压力是明显的。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上长期积累的很多矛盾日益凸现出来,而且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本身就是利益的调整,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这个调整所触动的利益是不一样的。随着改革的深化毕竟要触及到深层次的问题,这样长期积累下来的很多矛盾就日益凸现出来。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所以我们需要在这方面不断地提高推动经济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等等。

国内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国人比较关心的话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体制改革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提劐我们面前。但是大家都知道,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就是有很大风险的改革。因为改革是一种利益调整,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是涉及到更多人的利益。政治体制改革本身要比经济改革风险要大。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的政治改革,西方的敌对势力也是很关心的。他们时刻在听着我们的政治改革,希望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按照他们所设想的方向发展。应该说在这一点上,他们在苏联及东欧的改革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而且最后他们的目的也是达到了。所有这些国内问题、发展的压力、面临的矛盾以及我们下一步将会面对的更加艰巨的任务,对我们执政党来讲都是一种新的考验,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总体来看,关于我们的执政能力,适应面占主要地位。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执政能力方面也有不适应的方面,而且这些方面有些还是比较明显或者严重的。

【材料3】

我们的一些党组织出现脱离群众,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动摇并出现腐败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抑制的话,会影响到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到党的公信力,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

我们党的一些组织及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一些党员和基层组织缺乏应有的战 49 斗力。

从总体来看,认为我们党在当前科学判断形式这方面能力比较弱的占58.1%,驾驭市场经济方面能力比较弱的占66.9%,应对复杂局面方面能力比较弱的占33.5%,认为依法执政方面比较弱的占43.4%,认为总览全局方面比较弱的占19.9%。

问题:

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简述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答案】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02_年3月4日,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在民盟、民进联组会上,胡锦涛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问题: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答案】

广泛开展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一要迅速行动.掀起学习热潮。各地各部门应把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作为当前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座谈、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开展普及教育。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讲师团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活动,编写通俗读本,进行生动形象的宣传,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要区分层次,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立足基层,着眼实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教育和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党政机关要把社会主 50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202_年5月18日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1、现在很多人办事都托熟人,找关系。如去医院看病,孩子上学,公司信贷等,对于这类潜规则现象,你怎么看?

答题思路分析:正如题目中所讲,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潜规则这一现象,而潜规则也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此我想辩证、全面的谈谈我对此的几点看法:第一: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具体办事的过程中,希望能得到熟人的几点关心、特殊的关照。这也国人的一种正常情结,是能够理解的,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熟人好办事”,而且在熟人办事的过程中也能增进友谊和感情,这一点来说,又是值得肯定的;第二:潜规则现象的出现也不可避免的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程序,如题目中所讲找熟人看病,则可能也会破坏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损害了其他需要急需救治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这类潜规则在实际的生活中,又是存在巨大的社会危害性,特别是有的潜规则,如“商业回扣”甚至破坏的是我们社会的经济、社会、法制秩序。因此这类情况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一定要防微杜渐;第三:如何对潜规则进行一种引导,让其能够成为一种良性循环的一种社会规则,这才是我们所要必须关注的,这就需要给潜规则进行一个有效的定性,潜规则应当符合怎么样的标准,其底线应当为: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破坏社会的公共秩序、法律秩序和公序良俗,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系框架内。

2、报纸刊登了一则某记者的暗访,说的是你单位一个部门,打了一天电话无人接听,领导让你负责处理这件事,你会怎么办?

答题思路分析:面对媒体的监督,应当迅速的进行调查,因为这不仅仅是对一次媒体暗访回复,更是对我们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领导安排我处理此事,意义深远。我会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先查阅媒体报道关于我单位的那个部门电话无人接听的具体时间,以及电话号码,同时调取该部门当天的工作记录;

第二:如果媒体公布的电话出现有误,并非我单位的电话号码,产生了误解,我想,会将我单位的通讯电话簿复制好,及时的同媒体进行联系,希望他们能进行更正,避免因此事的报道而造成不好影响;

第三:如果媒体公布的电话正确,但经过核实,当天电信局线路出现故障,造成电话无人接听,此时,我们将电信部门出具的证明送给媒体,希望能够消除误解;

第四:如果经过核实,当天该部门同志外出工作,并且履行了正常的外出工作的报请手续,只是群众和媒体不知情,我想也可以将该部门外出工作的相关手续同媒体进行沟通,以此消除误会‘

第五:如果经过核实,确实存在外出办私事,存在矿工,脱岗的现象,我想也绝不会姑息此事,会将相关的情况调查清楚,汇报给领导,同时对于相关人员的处理也会及时向媒体的进行反馈。

最后,我想群众和媒体对我们工作的监督,是对我们工作最有利的鞭策,更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必须在工作中以更透明、更公开、更阳光的方式来干好工作,这样才能全面构建新时期的服务型政府。

3、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民间组织举行了"光盘行动",你单位为了相应号召,领导让你负责组织策划一个主题宣传活动,你怎么策划?

答题思路分析:“光盘行动”的开展是当前开展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一项民间活

动,对我们全面构建节约型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领导交办组织主题宣传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会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第一:调阅以前类此主题宣传活动的方案,同时结合此次宣传活动的实际,制定好策划方案;

第二:在宣传活动中,要考虑到百姓所能接受的方式,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宣传活动才能达到效果,因此,我想结合我们浙江地方戏曲“越剧”,同当地的越剧团联系,创造一些以此次主题活动为背景的戏曲节目,这样活动的趣味性、群众性就大为增强;

第三:在进行戏曲演出的时间、场地、服装、道具等方面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也要查阅天气预报。在此次宣传活动中,也要本着例行节约的形式,避免浪费,做到低碳宣传;

最后,带此次宣传结束后,进行总结。撰写好工作报告,报领导审阅,同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经验。

202_年浙江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

省监狱系统

4月21日真题(上午)

一、对警力有限人民群众的力量无限的看法

二、组织一次监狱警察文化活动

三、漫画题

漫画是食品安全问题

4月22日真题(上午)

1.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在你执法过程中,有人对你的执法过程并不满意,并且对你扬言:我记住你的工号了,我要去告你。你如何应对?

3.很多机关单位都建立了网络工作日志,要求单位每一位员工都记录日常工作内容。请你谈谈看法

4月21日真题参考答案解析(上午)

1.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202_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之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有关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话题的讨论中。******总理更是高屋建瓴的指出“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让他们逐步融入城市生活”。这引起全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更大关注。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来自农村的年轻人。”他们从学校出来后,直接进入城市工作,因此被称为“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虽然来自农村,但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比较陌生,他们的就

业与生活经历与城市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却无法完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好处;他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因为经济实力较弱,而被“排挤”到城市的边缘。第一代农民工无法在城市立足时,可以选择回乡务农。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缺少农业生产的知识,使他们处于一种更加漂泊不定的状态。

“新生代农民工”往往以“三高一低”的特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具体表述如下:

第一,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因此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高位相对高端,如电子技术、车床加工等。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更加认同城市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更加强烈。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较高的职业期望。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享受,更加注重社会保障,随着维权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诉诸法律和舆论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四,新生代农民工工作耐受力相对较低。因为从小生活在相对优越的条件下(即解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缺少艰苦条件的磨砺,因此其吃苦耐劳的能力,相对上一代农民工来说要低一些。

但是,“新生代农民工”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产业经济的调整和升级,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契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80%。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城务工,可以降低务农人口的数量,以此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改变了产业工人的结构和成分。相对上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所受教育水平较高,改变了产业工人的结构和成分。相对上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所受教育水平较高,思维活跃,眼界辽阔,因此他们活跃在几乎所有的生产领域,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第三,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户籍制度的改革。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更加认同城市文化,因此更加愿意融入城市生活,这就为城市的扩容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同事,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对于他们贡献的认同,也称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中要的动力之一。

“也许有一天,当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这句歌词唱出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心声,也是他们在城市中打拼的生活写照。让人欣慰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在学术和道义层面上,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想想他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2.去企业调研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调研重点是什么?

农民工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企业无疑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途径,我们不仅需要倾听农民工的心声,更有必要到企业调研农民工的就业现状。我们认为其中调研的重点应该是围绕企业对农民工的招聘及对农民工的管理机制问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为确保调研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调研的企业

应该尽可能覆盖大多数行业,大部分地区,比如农民工就业最多的加工制造业、餐饮住宿服务行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经济发达地区。从各行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首先对用人单位近年专门为农民工提供的岗位数量以及农民工的学历情况、年龄阶段等进行调研,了解目前企业和市场对农民工的需求现状以及用人相关要求。

其次,还需要调研企业为农民工提供的薪酬待遇和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障,如五险一金等,了解是否存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企业是否为农民工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以及食宿条件、工作环境等,从而维护农民工的正当合法权益。

第四,调研企业目前对农民工的管理机制及是否通过多种途径为农民工提供长远发展通道,而不仅仅让农民工沦为单纯多的体力,比如企业目前是否经常对农民工提供烹饪、驾驶、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以便了解对农民工的未来发展状况现状。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调研,重点围绕企业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以及对农民工提供的待遇和社会保障现状进行调研,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从而有效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兄弟安居乐业。

3、社区工作人员,如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有什么建议?

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这一难题,作为社区应该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引导社区配合政府和当地企业联合,丰富农民工的业务文化生活,帮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共同打造和谐的社区。

第二,推进社区图书馆和文化馆(站),以及相关的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农民工群体免费开放,或者争取财政补贴,降低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消费门槛。

第三,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软硬件建设,比如加大资金投入开设“职工书屋”,图书阅览室,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的文娱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农民工群体的需求。比如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可以举办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增加劳动技能。针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工群体,可以进行相对高端的知识培训,如管理学知识等,帮助他们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第四,积极发挥社区工会组织的作用。建议社区工会联合社区各企业工会等组织,集中各自资源,联合举办多样化的、适合民工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如“民工法律大讲堂”、“计算机基本知识普及等活动“,在丰富其生活的同时,又能解决其可能面临的问题。

第五,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广场、文体协会、企业艺术节等精神文明载体的作用,在农民工相对集中、人数较多的企业和工地,多举办农民工愿意参与的问题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各种才艺,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增强融入城市的自信心。

第六,建议团区委可以尝试组织社区青年志愿者,定期、不定期的广泛开展以“感受城市-我和民工兄弟心连心”为内容的志愿服务。

第七,积极发挥民工积极性,组建社区或者企业“民工艺术队”,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汇演,设立社区文化奖,通过“以赛促评”的方式促进“民工艺术队”的不断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其走进企业,甚至是其他社区,一次来扩大其社会影响面,吸引跟多人参与。

第五篇:202_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真题及解析

一、试题欣赏

202_年中央遴选笔试真题(主任科员)

两个案例分析:

案例一

背景材料大意:首先列出了教育部某司职责、幼儿教育处职责,该司司长、秦海副司长,幼儿教育处处长刘明、工作年限十年,主任科员李立、工作年限六年,副主任科员张晓磊、工作年限二年。假设你是李立,今天是4月27日,处长出差预计4月30日回来,现有一些文件、电话内容记录及短信等,请你处理。

1、秦海副司长电话记录内容

李立:

近日,我部出台了关于幼教的相关文件,前几天我在书店,看到某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幼儿教育系列丛书”,书上标有“教育部授权”字样,请你处理此事并报处理结果。

请根据内容,写出你的处理思路及步骤。(不超过300字,10分)

2、国务院关于幼教的一个意见,及部里的一个文件,根据文件精神拟举办关于幼教的座谈会。

(1)部领导批示请该司负责;

(2)司领导批示,请幼教处拟调查座谈会的会议方案。

请你列出座谈会方案要点。(不超过200字,10分)

3、刘明转发某省教育厅幼教处夏立伟处长的短信内容

刘明处长:

我处前不久举办的幼儿教师培训班效果良好,尤其是您推荐的专家、园长的讲课收到大家的好评。近期,我处拟举办一个相同的培训班。但是,上次谢老师的讲课内容与培训内容不大符合,有些观点极端,请您给予提醒。谢谢。

夏立伟

刘明:请李立办理此事。(不超过200字,5分)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

第一段大意全国幼师数量的缺乏

第二段大意幼师队伍的素质不高

有关批示,请幼教处办理此提案。

请根据幼教处职责,办理此提案的主要工作。(不超过400字,15分)

5、经部领导研究决定拟于5月中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幼儿办学的摸底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幼儿园规模、数量、类型,幼师队伍,收费情况等。

请写一份调查摸底通知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0字,10分)

案例二

材料内容是关于“农超对接”的案例

要求:根据所给材料写出问题300字,提出对策600字。(50分)

二、试题分析

202_年中央遴选笔试真题共两道案例分析。案例一是一道公务员实务处理,主要是对机关公务的文件、短信内容记录及短信等的处理。本题共五个问题:第一个是根据领导的电话记录内容写出处理思路及步骤并报处理结果,第二道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幼教工作的意见及部里的文件精神写出一个座谈会方案要点,第三个是根据领导转发某省教育厅幼教处处长的短信内容,代表处领导向本次授课老师反馈上次培训班学员的信息,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意见,以保证本次培训班的质量与效果,第四个是根据全国人大的一个关于幼教工作的提案,写出一个办理此提案的主要工作意见,第五个问题是根据部里研究决定拟于5月中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幼儿办学的摸底调查,写一份调查摸底通知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案例是有关农超对接的社会现象,要求是:

一、找出问题;

二、提出对策。纵观202_年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中公教育专家概括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符合“干什么,考什么”的基本精神。命题始终坚持“能力测评要素考能力”,始终坚持岗位匹配与岗位适应度的要求,有机地将中央机关主任科员必备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能力等作为考试的主要测评要素。

2.考试重点放在主观题。笔试主要考两道案例分析题,这种考试既需要考生严格按照202_年中组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去夯实基础,又旨在反对死记硬背,重在对考生处理、解决拟报岗位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测评。

3.尽管是两道案例题,它却涵盖了考生对“时政热点”、“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务员实务”、“综合分析”等能力的全面掌握。考试的内容翔实而有一定难度,很难想象一个对笔试基本理论(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学习不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公文处置能力不高的考生会取得高分的。

三、202_年笔试考试趋势分析

1.考试形式: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各占50%,折合总分为100分。

2.考试时间:笔试时间为202_年4月15日(星期日)上午9:00—12:00。

3.笔试科目与内容。笔试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对报考正处级领导职位、副处级领导职位、主任科员职位的考生采用不同试卷,分别测试报考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正处级领导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科(A类),副处级领导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科(B类),主任科员职位考案例分析一科(C类),满分均为100分。与202_年相比,今年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考试多了一个正处级领导层次,分A、B、C三卷,A、B卷的题型大致相近,C卷重点放在公务员实务、公文写作与处理上。

4.考试重点依然以主观题为主,依次是公文写作与处理题、对策性论文写作题、领导与公务员实务处理题及综合分析论述题等。一般情况下,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会出现。

四、备考策略

1.树立信心,敢打必胜。

202_年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已拉开了帷幕,它不仅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大改革,同时也是干部交流转任制度的新的突破,同时更给了基层公务员实现理想、超越自我新的绝佳契机。中公教育专家期冀广大青年才俊紧紧抓住命运的缰绳,积极报考,潜心复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和人民的挑选。

2.以“纲”为纲,明确方向。

希望广大学员以中组部202_年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和此次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的公告为依据,开展复习。了解复习的范围、内容、重点和难点,把握复习的题型,少走弯路,直通“罗马”。

3.精心准备,夯实内功。

上帝总是青睐那些做好准备的人,备考考生要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弘扬前人“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文章”的精神,挤时间,努力掌握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积累知识,提升能力。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到正规研发机构与书店购买有关资料进行学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引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到权威、正规的培训机构“充电”、“加油”,蓄力遴选。

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主任科员)案例分析(C类)试题

案例分析题一(只能列出给定材料的大意):

一、A市B区基本区情,学校及教育现状;

二、B区实施教师队伍轮岗交流方案(征求意见稿)包括交流原则、交流比例、交流对象、相关政策要求等;

三、C市教师队伍轮岗交流情况:带动了薄弱学校的发展;

四、D市教师队伍轮岗交流情况:整体队伍交流和整个学校交流,带动了薄弱学校整体队伍教育水平的提升,并实现“同城同薪”和“同城同编”。

五、E市教师队伍轮岗交流情况:创立了新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县管校用;

六、F市教师队伍轮岗交流情况:交流出去的教师在现学校没有同编,导致教师收入比原来少得多;有的老师是“被交流、被轮岗”;

七、G市教师队伍轮岗交流:交流比例硬性规定,加大了教师队伍管理难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问题一:结合给定的材料,实施教师队伍轮岗交流的现实意义如何?要求列纲概括,简洁明了,200字以内(5分)。

问题二:其它市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列纲概括,阐述具体,400字以内(15分)。

问题三:对A市B区教师队伍轮岗交流方案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措施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600字以内(20分)

案例分析题二(只能列出给定材料的大意):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等内容描述。

二、A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联络员主要职责。

三、有关简报:

(一)计生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简报内容;

(二)凤凰中学党支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简报内容;

(三)林业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简报内容;

(四)农业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简报内容;

四、水利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主要措施:

1、坚持每周学习一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同时撰写学习笔记;

2、要求所有党员必须参加学习;

3、为各部门和所属11个基层单位建立阅览室,并购买各类图书202_余册、报刊10余种;

4、对获得各种技术职称等给予一定奖励;

5、组织开展县乡水利普查员集中培训交流大会;

6、组织开展学技能比武大赛;

7、对参加函授等在职教育的员工,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

8、党组织成员必须带头参加学习;

9、开展了防汛抗旱、水利建设等业务知识学习;

10、重点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县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问题一:概括A县各部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所取得的主要经验,有字数要求等(大概是5分)。

问题二:就领导指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并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作为联络员,请你提出具体意见和措施,有字数要求等(大概是15分)。

问题三:对给定的材料四,撰写县水利局建设学习党组织活动简报。600-1000字,要求主题突出,格式规范、脉络清晰(30分)。

公务员遴选考试案例分析典型真题解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