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小记者培训会材料
中学小记者培训会材料
一、新闻采访时提问的三种方式
一般说来,提问可分为三种形式:开门见山、启发引导和激将法。
(一)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就是单刀直入地提出想要问的问题,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的要求。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外事人员等。前者因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过于客套、寒暄反而显得见外;后者则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社会经历,顺应性比较强,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
(二)启发引导
不同的采访对象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如果遇上因口才、性格等原因采访时常卡壳时,记者可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侃侃而谈。它不从正面直接发问,而是从侧面或其他方面绕一下,然后再回到中心上来。这种形式适合三种不同的人,一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二是不习惯于接受采访的采访对象,三是有特殊隐衷不便谈的采访对象。
(三)激将法
激将法顾名思义,就是记者提出刺激性问题引起采访对象重视,并且让对方无法回避,非要你马上说出清楚不可的方法。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等采访对象。这个提问方式,在校庆采访中最好不用,因为一旦把握不住分寸,容易招来校友反感。
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创建良好的氛围
气氛融洽的采访,对双方来说是一种乐趣。因此,和访谈对象沟通前,记者应当准备一些幽默开心的事情,问些你知道采访对象很喜欢谈的问题——提问时从对方的兴趣着手,能更快打开话匣子。另外,提问尽量适应采访对象的职业特征,不说外行话。
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杨淑英有一次去采访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李健吾先生。李老却以“我这个人不求名,不要人宣传”的冷漠态度拒绝了她。尴尬中杨淑英猛想起李老是法国文学的研究专家,当时北京正举办的法国电影周里恰恰有部传记片《莫里哀》,她马上转变话题,向李老请教莫里哀的有关问题。李老的兴趣顿时来了,从而谈起了他的译注、工作等情况,在和谐的环境和愉快的氛围中,使采访圆满完成。
(二)作好充分的准备
在采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要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和不同的被采访对象,事先想好有哪些问题要问,哪些问题必须问,哪些问题可问可不问,该如何问,事先设想好采访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准备好应对的预案。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始终以我为主。
有一定采访经验的人都知道,不管你事先准备有多充分,到真正采访时,还是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善于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新线索、新疑问,继续提问。有人说,好记者都是穷追不舍的人,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三)简洁、通俗、具体
记者对每个要提问的问题,事先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宜短不宜长,宜通俗不要复杂艰涩。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的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你怎样处理生活和事业的关系?”敬一丹听后回应说:“你的问题太大了,恐怕我回答不了。”结果好不容易获得的提问机会就此溜走。
提问要做到具体,有逻辑性。具体是指问题要“小”,有细节,可答复;逻辑性是指问题都要说到点子上,提问的前后要有连贯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在采访过程中,最忌说套话、空话、大话,问题切忌笼统、含糊、无思考价值。
二、如何拍出高质量的图片
一、保持相机的稳定
刚学拍摄的朋友常会遇到所拍图片模糊的问题,这是由相机的晃动引起的,所以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晃动。一般左手持机,将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让身体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按动快门的手法要稳定轻柔,整个人要放松,屏息凝气进行拍摄。低视点拍摄时可采用坐姿或单膝跪姿持机,以增强稳定性。
二、使太阳在你的身后
摄影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身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偏移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体的质地和立体感。但应注意,取景时一般不要让自己的影子进入画面。
好些同学会发现自己拍摄的图片太黑了,而当时拍的时候感觉天色还是挺亮的,这是怎么回事情?因为你逆光了!同样是逆光,你也可以拍出相对明亮的照片来——只要你转一个角度就可以了。有些时候,拍摄穿白衣服的人像时,人物脸部也会变成黑人,这主要是因为测光点没集中在脸上,你可以尝试调整一下。
三、拍摄样式的选定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竖拍或横拍),拍摄出来的图像效果也不相同。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度,而横拍则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宽度。仰拍可以突出对方的伟岸,俯拍可以突出对方的平易近人。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应注意,别让手指遮挡了闪光灯或者镜头。
四、变换拍摄风格
应该在拍摄中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在拍人时,可以拍全身加上风景,也可以拍半身,甚至是面部特写。切分时也有讲究,切分线通常应当是脚底、指尖(成像时不能只切去脚与手掌),膝盖、腰部与第二个钮扣处。
五、缩小拍摄距离
并非要把整个人或物全部拍摄下来就是好照片,有时候对特定细节的聚焦,一下子就能传递出整体的精神——靠近拍摄,只抓局部,反而会更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
六、增强景深的视觉效果
景深对于拍摄非常重要,每个摄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没有立体感,看起来就像是个平面。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增加景深。比如要拍远处的山脉,可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一棵树。(风景照片角上的几片树叶)
七、正确的构图
摄影构图中突出主体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但总是将被摄物体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摄影中较常见的就是黄金分割构图,即画面被均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等分线上或是交汇处。所以不妨用用黄金分割来构图,使拍摄多样性。
八、捕捉细节
在拍摄人物时,可守株待兔,在确定拍摄位置和角度后,预先调节曝光量及焦距。力争在短时间内拍摄完毕,减少被摄者的紧张情绪,得到表情自然的照片。在拍摄图片故事时,我们必须蹑手蹑脚地靠近目的物,轻软的双手、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我们必须拥有。
第二篇:小记者培训材料
小记者培训材料
一
为什么要开设小记者班级?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与传播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资源,有效地收集、利用、制作、加工、处理和传播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于提高信息时代的我国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开展小记者的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活动,是一项深入推选素质教育的独特途径和形式。
小记者在新闻活动中,需特别关心国家大事,要赞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可以逐步形成爱国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记者在新闻实践中,要综合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因此,能获取许多新鲜知识,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同时,还能培养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交际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
当前小记者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 容易将小记者班和作文补习班混为一谈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对孩子自身的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孩子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更成为家长们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于是各种补习班便应声而起,但许多所谓的小记者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却忽视对学生实践和综合能力的多项发展需求,最后,即使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也只学会了一项教学技能。缺乏必须的实战经验
培训班级的老师往往缺乏当记者的实战经验,对学生的授课情况往往只停留在课本上,或者自己的理解上,常常缺乏实践性和实战性,学生在学到老师所教授的技能的同时,却很难真正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三
我个人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我能胜任这个职位? 1
有着一定的教学教育基础
本人虽从事非教师专业,但有着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对学生知识需求、心理需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感知。并且自己在大学期间创建会员达到1000多人的爱心助学团并担任团长职务,并先后担任过嘉善第一幼儿园、宁波市横街小学、宁波市高桥中学、上海杉达大学嘉善光彪学院的兼职老师(现在还担任嘉善光彪学院记者团指导老师)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从事媒体行业,略有小成 本人从事记者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民情版和时政版的记者,有着一定的采访经验。自己的作品先后被人民网、中华网、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录用。3 热爱教育事业,心系学生
一直以来自己都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当老师一直是自己的梦想。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但对教育事业仍然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崇敬之情,这也促使了自己对自己的学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四
小记者班教学记者 1)培训目标:
1、了解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办报及摄影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孩子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能力;
5、培养孩子策划、组织能力和责任感;
6、培养孩子对科学技术、社会调查的兴趣与能力。2)培训计划 自我介绍,用互相采访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老师和学生;做小记者的光荣;介绍课时安排。课堂采访(采访本,笔)小记者的快乐和好处,介绍小记者的‘工作任务’,小记者班的纪律。认识媒体各种媒体。课堂采访(采访本,笔)每人带上一份报纸,了解什么是新闻。新闻和作文的不同。判断哪些是新闻,哪些不是新闻。课堂授课(报纸、采访本、笔)
活动课,记录身边的事情,发现新闻,判断新闻。(采访本、笔、帽子、相机等)
第一次当小记者的体会,怎么培养新闻的敏感性,培养新闻鼻。课堂习作(作文本)采访篇:采访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制定采访计划 课堂授课(采访本、笔)怎样进行采访(安排采访顺序);设计问题技巧,怎么样记采访笔记,具体新闻事件设计采访计划。课堂授课、整理采访稿(报纸、采访本、笔)人物专访典型范文选析,人物专访问题设计,第一次与人交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堂授课(采访本、笔)准备大型人物专访活动,做好采访准备,罗列问题。课堂授课(采访本、笔)采访你的亲人或朋友
用笔端记录被采访者的回答;交流采访体验。活动课(采访本、笔)写作篇:整理采访稿,提炼主题,写出有个性的人,写出人物专访 课堂习作(作文本)新闻六要素(5W1H),各类体裁的了解和写作(消息、通讯、专访、新闻综述等)课堂授课(采访本、笔)
摄影技巧训练,照片和新闻图片的不同 课堂授课(相机)
社会调查累新闻如何写作,做好相应准备,设计调查问卷。课堂授课(采访本、笔)
活动课:社会调查(3—4人一组)(针对当前具体社会问题)活动课(采访本、笔、帽子、相机等)
分组形成调查报告 课堂习作(作文本)
了解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准备新闻发布会内容。课堂授课(采访本、笔)
模拟新闻发布会,为汇报演出做准备 活动课 复习总结,谈当小记者的体会,“当小记者的苦与乐” 体会习作(作文本)汇报演出,发优秀记者证 汇报演出
第三篇:小记者培训材料
记者,很多同学都很羡慕的职业,自己也想当个记者,好让自己的文章、拍的照片登在报纸上,让自己的同学、老师、家长看到,那该多神气啊。可是要当个小记者并不简单,除了日常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社会活动、发现和报到新闻的责任,而且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写得文章要经得起千百万读者的审阅,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所以,你如果有这个美好的愿望,从现在就要努力,了解当一名记者的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培养自己的新闻意识,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你才能从今天的小记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记者。今天主要介绍一些基本知识,什么是新闻,新闻的体裁、基本要素和如何积累写作材料、选材等。新闻:
1、新闻就是新鲜事:人们最想知道的事就是新闻:被报纸报到出去的就是新闻;西方人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对新闻下过定义,拒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但最简洁概括普遍认可使用的是陆定一下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新+事实+报道)
新闻一定要是新鲜事,新鲜事一定要新奇,要是过去大家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如果都发生过许多次了,人家再听起来就不会感到新鲜了。看看下面的例子:
1、上学路上我看到了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
2、昨晚的月亮格外亮。
3、今天上午学校来了许多记者,来采访一个36岁还来补小学课程的阿姨。
4、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
5、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第一件事不是新闻,如果老爷爷领着一只老虎那就是新鲜事啦;第二件事也不是,除非连续数个月人们都看不到月亮,此时月亮出来格外亮就是新闻,第三件事是新鲜事,因为36岁的爱意还来补习小学的课程,又吸引了那么多的记者来采访,肯定不一般;第四件事也不是新闻,爬树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新现实的,除非他爷爷现在还每天爬树;第五件事应该是,因为据我们小蜜蜂侦查道德情况,过去小学生课间能喝上热水就不简单了。
2、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新近发生”,是说新闻发生的时间,表现在事实发生或被发现的时间上要新,而不是历史,一般来讲,新闻越新越好。新闻还掩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记住,越是新鲜的事情,越是早一点告诉读者或是听众、观众,越能吸引他们。举几个例子:
1、天上正在下雨,并且还伴随着5级的风。
2、路上的车跑的飞快。
3、昨天我们班得了8面流动红旗。
4、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跑道。
5、去年的这个月我家买了小汽车。
1、不是新鲜事;
2、只要是正常时速,就不是新鲜事;
3、虽然是昨天发生的但据今天不是很远,也可以看作是新近发生的事;
4、是正在发生的新鲜事;
5、如果发生在最近,在一定范围内应该算是新闻,在更大的范围内就不是了。新闻是事实,不是我们写作文,更不是自己随意编纂的故事,它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且不能都是鸡毛蒜皮,应该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新闻工作最大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3、最近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是新闻,必须经过报到出来的才能称之为新闻,既:“报道”。,指选用恰当的新闻体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
以上三个方面是构成新闻定义的基本内容,缺一则不能构成新闻。作为一名小记者,因为受到年龄和校园环境的限制,所以报道的内容常常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新闻,是大多数同学都关注的新闻,也就是校园新闻。新闻的几种体裁:
消息,通讯,来信来电,特写,综述,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
新闻包含“五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此外还有“一个H”——How(如何),
第四篇:小记者培训教案
第一课时
小记者应具备的条件
一、什么是记者?什么是小记者?
1、记者就是从事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专业人员。——记录真实的事情。
2、小记者就是专门为市少儿报刊、少儿电台或电视台、校黑板报、校广播站、校电视台、小记者网等进行采访报道的学生记者。
二、小记者的基本素质
第一,是非分明。小记者是做舆论宣传工作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该十分鲜明。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现象,小记者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大力提倡积极的东西。
第二,知识丰富。小记者所写的新闻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收集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小记者对各方面知识不求专与深,但一定要了解,以免在写稿中 出现知识性错误。
第三,高度敏感。当今社会的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不一定都能够构成新闻。小记者要能敏锐地发现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及时发现那些重要的、新鲜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紧追不舍,这样,才能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如有位小记者采写的《小白露打赢了官司》,就是从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这一角度写出的新闻稿件。
第四,吃苦耐劳。当小记者也是非常辛苦的,一分辛苦,才能有一分收获。因为好新闻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而需要小记者自己去挖掘。有时需要白天、周末采访,晚上写稿,非常辛苦。
第五,广交朋友。小记者要广交朋友,因为朋友越多,新闻窗口就越多。这些朋友有你的同学、小伙伴,也有老师、家长,还有大记者。有许多新闻线索,朋友会及时、主动提供给你的,缺少朋友是当不好小记者的。
第六,勤奋写作。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小记者写出的报道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写作基本功不一样所造成的。小记者要勤奋学习,坚持写作,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小记者应注意事项
一如每个人的容貌不一样,每个人的声音也不尽相同。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唯有一点点地去学习,去领悟,去享受其中的乐趣,才能真正地发现自己声音的奇妙,展现自己的魅力。其实,声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颗永不倦怠的满怀追求的心灵。用心去阅读,去吟咏,去交流,去发现世界,我们将找到快乐的源泉„„
实际上,作为小广播员、小主持人或者小记者,自己的观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能够为大家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呢?应该是大家想听、想看的,能够对大家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的,或开阔视野,或启迪心智,或增进情感,或鼓舞人心,或催人警醒„„这或许不是价值的概念,但这就是价值的意义,也是我们学习朗诵,学做广播员、主持人和小记者的意义。
第二课时
当好小记者
一、小记者的好处
第一,做小记者可以培养能力
1、培养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创业精神;
2、培养的理性思考能力;
3、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培养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5、培养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6、培养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能力;
7、培养策划、组织能力和责任感;
8、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当小记者有什么好处
学会当小记者,对于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学当小记者,至少能提高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这些都是当代少年儿童应当具备的才能。
先说观察能力。当小记者一要敏感,二要善于观察,否则,就当不好小记者。因为,不敏感便抓不住新闻,而不善于观察,即使抓住了新闻,也难以发展其真正的价值和特点。
再说交际能力。当小记者必须善于与人交往。而且要经历各种场面。如果见了陌生人不敢讲话,到了一个大场面就紧张得心跳,那是无法完成采访任务的。
再说分析能力。小记者一般知道的事情比较多,但要采写新闻,就必须学会迅速地分析判断问题:当前的形势特点是什么?哪件事是最重要的新闻?应该怎样采写这条新闻?等等。
还有写作能力。写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必须学会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最重要的事实表达清楚。这种锻炼,是其它作文形式得不到的。
其实,当小记者能得到的锻炼和收获,还不止以上四个方面。但是,这四个方面,不就是非常重要的吗?
二,做小记者的快乐。
采访和写作是件辛苦的事儿,不过做小记者也很快乐。首先,写新闻不用像写作文那样“构思”,不用冥思苦想在议我们身边经常有好人好事.比如说.课余时间,同学们去慰问社会上的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屋子、洗衣服.送去温暖和热情;休息日,同学们拿着课外读物看望残疾人。与他们谈心、交流,送去缕缕暖风;放学回家,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打扫社区花园,绿地、给小树、小草挂“护绿卡片”,清除社区死角里的垃圾,给社区送去了片片新绿„„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把这些事写成一般的好人好事表扬稿?
首先,要从“新”字入手来写。看看现在这件好事和过去那件好事之间有什么区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做的。新闻新闻,从选材上就要求新,别人写过的自己再写,意义就不大了。
其次,要从“高”字入手来写。写好人好事表扬稿,往往机孤立地就事写事,写出来的稿件往往不深刻,没有思想。我们要善于从高度,比如从为社会精神文明做贡献的高度来看待这些事,这样就赋予一般的好人好事以深刻的的思想背景了。
第三,要从“特”字入手来写。新闻文体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要善于运用新闻文体来写好人好事。如果当了小记者依然还不知道什
么叫“导语”,也不知道怎样使用新闻的叙述方法,还用过去写作文的方法来写“新闻”,难免会给人手法陈旧的感觉。
第三课时
小记者培训内容
对小记者进行系统的培训,了解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办报及摄影的基本知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小记者冬、夏令营活动;采访科学家、名人、企业家、政府官员等;与各界成功人士对话;走进军营;征文、演讲、摄影、小主持等比赛。
1、习作天地。主要记录、发表一些小学生的征文,作文。
2、作品展览。学生的一些绘画、书法、摄影作品等等
3、新闻。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记录事实,报道追踪,简短总结,事情的社会意义或价值。
4、一句话新闻、校园好人好事、重大活动,班级新闻等等
5、名人专访。校园名人、校园名师、社会能人、成功人士、学校校长等等。名人专访主要包括:名人专访的这种独特的“专”和“访”,能在读者心中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名人专访指的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名人的解释是:著名的人物。在某种学术或技能方面有特殊贡献的著名人物,人物专访的写作要求具有人物、现场、背景和作者4要素。要注意抓住被访问者的工作特点,思想个性,所谈细节,精采语言和独特的现场景。行文要灵活生动。据此,对名人专访的解释是:就某个名人新近发生的或某种具有新闻价值的问题进行的门访问。
一、专访前的准备专访要求记者、通讯员能够在事前围绕一
个主题,对采访工作做一些专门准备。包括他的生平、性格、兴趣、爱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准备提问要点时,一定要注意针对性。我们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访问这个人物﹖访问的目的是什么﹖访问时应把重点放在哪里﹖对所要访问的人物读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目前还想知道些什么﹖等等。
二、确立专访的采访价值。怎样确立名人专访的价值呢﹖看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没有新的动态,有没有与 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相一致的益社会活动的新鲜事。其次,要同社会焦点紧密联系。第三,作者要时刻掌握当前国家宣传的重点和社会上涌现出的名人新事。
三、如何进入名人专访采写。一旦发现有必要专访名人时,可以马上同名人联系(一)让被访者答应你的采访。让被访者丢掉对采访的顾虑。坦白地亮明你采访的必要性。
(二)注意你的采访表现。让名人对采访者有信任。追求轻松、自然的气氛,或是一种淡淡的感觉。
(三)把握名人专访的写作基调。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客观报道。不能言过其实,吹捧抬高名人不符合本人的学术成果和个人业德、艺德、人德的事实。
第四课时
如何写校园新闻
(一)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校园新闻,就是把学校的发展动态、及时、快速地反映出来,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了解学校的工作开展情况,同时也对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起着积极地作用。新闻它不像散文、小说、诗歌需要多么深厚的文学功底,但是要想写一篇令自己和别人都满意的稿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么如何写好学校新闻报道? 一.选一个新颖的角度
角度,就是文章的立意。同样一项工作、同样一桩事件、同样一个会议,不同的通讯员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关键看你如何选取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
例子:要想找到一个新颖的报道角度,需要有敏锐的新闻观察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也只有平时多读一些好的新闻作品,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并通过采访中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别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才能抓住“活鱼”。其实,“活鱼”就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之中,关键看你如何去发现、如何去采访、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选取一个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
二、要知道新闻的结构:一篇完整的新闻有以下五部分构成: 1.标题 : 标题力求富有吸引力,要吸引读者的眼球,要突出报道最重要的内容,让读者从题目就可以了解到报道的主要内容。因此,题目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读者的地方表现出来,同时语言要简洁。有时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标题往往写得富有
诗意、富有韵味、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如果感觉对报道的主要内容体现得还不够,这就需要在标题下面再加上一条副标题,交代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如主标题是“让爱洒满校园”,提炼并升华了该篇新闻报道的主旨,副标题是“全校师生献爱心捐助患病学生”,则点明了报道的主要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
要想制作好新闻标题,首先是要提高文化素养。平时多读甚至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和名句,认真领悟经典诗词和名句中的动词应用及写作意境,案头备上一些成语、俗语、歇后语、名言名句及诗词辞典,做到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其次是要注意平时积累。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要悉心观察,留心细节,深入实践,切身感受,勤于思考,善于积累。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如遇到有趣的事,或在同别人交流中发现有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的语言时,就要用心去思考和及时捕捉。再次是平时要多翻阅各种报纸,记录下看到的好标题。
标题收集:(主)春风熏得远客醉
直把店家当自家
(副)镇江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
如一篇报道水上个体运输船沿途受刁难的消息,其标题为:
两岸刁难“便民船”
轻舟难过“万重山”
制作消息标题,讲究“一字之妙”,有特殊的感染力。如新华社报道来中国留学的美国人魏莉莎扮演杨贵妃之事,原先的标题是《美国人扮演杨贵妃》,后将题改为《京剧舞台上的“洋”贵妃》,不仅突出了洋人扮演中国古代贵妇的特点,还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回味。2.导语 :导语就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了解所报道事情的情况,捕捉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产生进一步了解事情经过的兴趣,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1)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
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2)提问式。把新闻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3)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4)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5)引用式。引用新闻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3.主体 :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1)主干突出。新闻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2)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3)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5.结语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新闻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新闻,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第五课时
如何写校园新闻
(二)一、要把握住校园新闻的特点
1、用事实说话。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作者的观点不是明白无误的表述出来,而是隐藏在对事实的描写之中。
2、迅速及时,讲求时效。新闻贵在“新”,反映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陈年老账。比如,我们学校现在举行的各类活动,你及时写出来了,就是新闻。明年这个时候再写今年的事,就不是新闻了。
3、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是广大师生关心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我们学校里每天都发生一些事情,但并不是这些都可以写成新闻。我们要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关系到全校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来写。比如,学校里的一些重大决策,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的新气象等等,当然也可以写一点批评类稿件,反映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学校管理的某些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4、新闻有鲜明的文体特点。新闻从体裁上分大致有消息、通讯、专访、报告文学、记(读)者来信、调查报告等类型,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点。校园新闻中最常用的是消息、通讯和记(读)者来信。
消息一般简明扼要,用三言两语,简要的报道新发生的事实。我们学校的多数事件可以写成消息。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在写作手法上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方法。学校的重大活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都可以写成通讯。
记(读)者来信是记者或读者用书信体的形式反映情况,发表意见,以引起有关部门或人士的关注。来信的血发表较灵活,文字较简短,内容可多可少。比如同学们对我们学校的一些不良现象有意见或对学校管理有好的建议,都可以吸取写信的方式。
二、注意事项
1、好新闻是一事一报
一条新闻,只报一件事或一件事情的一个方面。不能够将几件事混在一起写,也不能分成小标题来写,小标题部分也应算作一条新闻的范畴,只不过可能是这件事的不同层次的次第呈现,有小标题的新闻,应该去掉小标题仍然浑一体,层次分明。用上小标题,是速读时代新闻作品形式上的进步,仅仅在于方便读者阅读。
2、好新闻篇幅、语句要尽可能简短
在有限的篇幅内说清一件事情,这是好新闻的标准,也是记者水平的体现。一般而言,国内好新闻参评的标准是不得超过800字,字数超过了自动失去参评好新闻的资格。
3、好新闻要有现场感
现场感就是对所发生的事进行真实的描写,使新闻象电影镜头一样,80年代兴起写现场新闻,客观的记录事实、真情实景。现场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如临其境。切忌闭门造车。
4、好新闻是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其实不容易,一不小心说会流露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是评价好新闻与否的硬伤。好新闻是事实组成的,没有观点,即使有某种倾向,也是事实本身。我们在写每一句话的时候,问问自己是不是事实?这事实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某某人说的?权威材料引用的?言语之间能不能看到记者的身影?好新闻要让读者只看到事实,看不到记者的身影。要坚决把非事实的语句删掉,不要可惜它们。
第六课时
如何写校园新闻
(三)一、如何写好校园新闻。
1、多阅读:阅读报刊杂志上的信息、通讯、评论。
2、多思考:比较别人发表的新闻,思考身边有无同类体裁,提高新闻感悟能力。注意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只有留心生活,善于观察,才会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新气象。
3、新闻报道要写深、写活、写透,就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就需要多观察:身边新鲜人,新鲜的事,新鲜的现象,带来了什么影响,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的材料,才能写出新鲜活泼、有事实、有观点、有分析,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启迪思想、指导行动的好新闻作品。深水之中有大鱼啊。
4、多实践:通过写作来提高,多与老师、报刊负责人交流。首先在写稿之前,要想好“我这篇稿子要投给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稿子?怎么样写才会符合他们的要求?”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进行修改,如果是消息,就要尽量简短,多用叙述把事实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如果是通讯,则可以写的生动一些,多让文章中的人物自己“说”、自己“做”,而不是以作者的叙述来代替。最后,我们要有目的的去学习,多看看报纸上发表的新闻作品,对照着自己的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在勤奋练笔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不断的勤奋的练笔,写作能力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5、重视自己给自己修改稿件:检查最精华的部分是否表达出来,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等。任何一个编辑都不喜欢错别字。
二、案例
豆豆为一次全校性的体育比赛——跳绳写了一篇报道,他自己觉得写得不错,就按照时代学习报上面的地址给编辑寄了过去,希望能够发表。他是这样写的:
跳绳比赛
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东城小学举行了跳绳比赛,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了比赛。
参加这次比赛的女同学有24位,分为四小组来赛,每组选出一位冠军,王梓毓便是我们组的冠军。王梓毓同学是一位弹跳能力与协调能力都十分优秀的选手。她在比赛中一直都处于速度较快、平衡能力较好的状态之中,一开始便赢得了同学们的满堂喝彩。
最后,同学们个个都没有坚持下来,不是被绊倒就是因为体力不支,与冠军擦肩而过,只有王梓毓同学坚持了下来,以每分钟206次的好成绩,登上了冠军的宝座。
从此,豆豆就开始盼望着佳音了。没多久,他收到了编辑的回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豆豆同学,写新闻与我们平时的作文是很不相同的。新闻要求具有真实、及时、简明。一般的事实性新闻,采用“头重脚轻”的报道结构:
1.导语。事实中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或事实的关键点,安排在导语中向读者报告。文中可以把跳绳比赛结果作为导语。2.主体。进一步说明或解释导语中谈到的事实的材料。这些材料要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由重而轻地进行叙述,可分为若干段落。3.背景。必要的背景材料,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使新闻的内容充实、饱满。文中结尾可写出体育比赛的意义。
另外,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标题要准确、简明、新颖。可改成“东城小学首届女子跳绳比赛结束
王梓毓同学获得冠军”。二是
尽量不要在新闻中用第一人称。
豆豆按照编辑的要求,把作文改好了重新寄过去。一个月以后,豆豆收到了发表的作文。瞧!他正到处给同学们看呢,好不开心!东城小学首届女子跳绳比赛结束
王梓毓同学获得冠军
东城小学首届女子跳绳比赛,经过了激烈的角逐,在6月1日下午落下了帷幕。五(3)班王梓毓同学以每分钟206次的成绩夺冠。参加这次比赛的女同学有24位,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初赛,每组选出一位冠军参加决赛。初赛中,王梓毓从第二小组奋飞组中脱颖而出。她是一位弹跳能力与协调能力都十分突出的选手。决赛时,王梓毓一直维持速度较快、平衡能力较好的状态,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随着比赛时间一秒秒地推进,其他选手跳得越来越慢了,有的干脆停了下来,遗憾地笑笑。比赛结束的号子响起,王梓毓同学以每分钟206次的好成绩获得第一名。
东城小学女子跳绳比赛,一方面锻炼并提高了同学们的弹跳能力与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课余的生活,增强了体育锻炼意识。因此,这次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
第七课时
小记者如何采访
1、有了新闻线索,要去采访,事前要有准备。
首先,要掌握背景材料,就是要把与此线索有关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有文字材料的要用心阅读,这样采访时能够多方面地提出问题。其次,要列一个采访提纲,就是要把采访哪些人、对每个人提什么问题、观察哪些现场、索取哪些实物和照片等都力求心中有数。再次,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准备好采访本、录音机、照相机。如果需要当事人签名或寄语,要准备笔和纸。
2、有了准备后,还要选准采访对象。
如果采访一个人物,采访对象就是当事人。如果采访个事件,采访对象可能是几个人。这些人中有主要的,有次要的。
不管是哪一种采访,最好都采用先“外围”后“中心”的办法进行。可以先找那些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再找当事人。这样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比如,采访一位获得科学发明专利的同学,先不采访本人,而是先采访他的辅导老师、好伙伴、家长。评委等。
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谈起别人来比较随便,容易把话题展开。小记者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事情的概貌,了解到当事人更多的情况,更好地丰富自己对当事人的提问。当然,采访外围只是手段,采访当事人才是目的,应当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采访当事人上。
要有高质量的提问,是采访的主要方式。新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问得到的。
3、提问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抓住要害。采访开始,小记者要把自己的采访目的和内容直
截了当地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非常清楚你的采访意图,以便配合。交谈起来,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应当让他广泛地谈。采访当中,小记者仔细听,发现了重要内容,要在脑子里(或采访本上)记住它,谈到一个段落,再对这些重要内容做进一步采访。如果对方离题很远,扯起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小记者可以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第二,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方才好回答,才能讲出细节。比如采访一位数学竞赛冠军,如果你张口就叫:“请问,你得冠军的原因是什么?”他可能一时很难回答。如果改问:“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对数学发生兴趣的吗?”他可能回答:“我小时候老去买酱油、醋,一次算帐时„„”于是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提问中,忌讳问那些”你高兴吗?”“一你有什么感想?”之类的话。
第三,要代读者提问。新闻报道最终是要给读者看的,所以小记者要体会读者想知道什么,站在读者的位置提问。此时,把记者、采访对象、读者三方面交融在一起,仿佛促膝谈心。这是一种“近距离交流”,其境况十分美妙。
第四,深挖细节。细节,是人物思想和品格的生动表现。没有细节,就没有报道。
细节,有时表现在动作上,有时表现在语言上。有时甚至表现在表情上。采访时,要抓住细节多一些提问,甚至请采访对象把当时的情景重新表演一番。
当然,细节不是枝节。不要抓住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叶,当成细节而不厌其烦地提问。
第八课时
小记者如何写作
1、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2、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3、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4、新闻写作遵循“五个W”和“一个H”原则
记得刚开始学写作地时候,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其实写作文跟解数学题目一样,都是有规律可以遵循地。”记叙文的三大要素——
“起因、经过、结果”基本可以撑起一篇完整的作文。其实新闻写作也是这样。
19世纪中期,由于电信技术不够发达完善,发报经常中断,新闻记者为尽早将新闻的基本内容发往报社,于是发明了一种将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集中于导语部分的体裁,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到了1898年,美联社总经理斯通更明确地提出了,新闻包含“五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此外还有“一个H”——How(如何)
第九课时至结束为现场指导课
第五篇:小记者培训简讯
小记者培训简讯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新闻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挖掘发生在身边的新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5月6日下午,后所镇中学小记者站举办了“小记者”培训活动。
七八年级的小记者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得津津有味,认真仔细地做着笔记,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同学们了解到了如何挖掘和采集有意义的新闻,如何撰写采访稿件,如何做好一名小记者。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如何做好“小记者”的本领。能随时了解生活中的热点、亮点、有趣的事情,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努力在“小记者”这个岗位上大显身手,成为一名出色的“小记者”!
杨丽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