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赵州桥说课稿(推荐)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15-1075546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3 11:16: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赵州桥说课稿(推荐)

《赵州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赵州桥。

课文从雄伟、坚固、和美观三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二、教学目标的设置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及相关解读 依据一:语文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在课程标准中,与本节课相对应的目标是: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依据二:单元教学目标相关内容

在单元教学目标中,与本节课相对应的目标是: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我把“了解”分解为知道赵州桥是由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和四个拱形的小桥洞构成,并能说出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依据三: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课文的。教学时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生字词、第一自然段的知识要点)来导入新课的,接着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来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同时,通过本节

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依据四: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上一节课在生字词方面已经掌握住了,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学时应针对一些重点语句来分析课文,通过学生分组交流或教师的引导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要把“总—分”的写作顺序作为重中之重,通过阅读课文体会。

教学时我确立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课文。难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根据对新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三、评价方案的制定

1、通过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等方式检测目标1,达标率96%。

2、通过观看赵州桥的图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

检测目标2,达标率90%。

3、通过评价样题检,检测目标3,达标率80%。评价样题:

围绕一句话来写一篇小短文(可以写自己最熟悉,最常见的景物,比如: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等,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事物。)

四、教学目标的实施途径及措施

上课伊始,我先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来导入新课,通过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整体感知课文后用课文中的词来说说这是一座怎样的桥。通过学生的反馈板书关键词:世界闻明、雄伟、坚固、美观等等,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些词的相关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完成教学目标1。

对于教学目标2,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熟读课文找出重点词

二、围绕重点词理解课文

三、小组合作探究

四、总结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每段的重点词, 再结合重点词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小组的力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为了使学生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能够发自内心的更爱我们这个文化古国,我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其它桥的图片(如:北京的十七孔桥、颐和园的玉带桥、圆明园的会心桥)与赵州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以赵州桥为话题展开讨论,从而引出”创举”这个词。让学生知道赵州桥之所以能够世界闻名不只是雄伟坚固和美观,更因为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对于教学目标3,我采用的方法是出示评价样题,围绕一句话来写一篇小短文(可以写自己最熟悉,最常见的景物,比如: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等,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事物。)在教学中先进行段式练习:

(1)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让学生练习口头说分述句。

操场外有一排挺拔的小白杨。_______;________;我爱校园里的小白杨,我愿和它一起成长。

(2)给总结句,说分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爱美丽的校园。

(3)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让学生说分述句。

校园里的操场上可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不仅让我们锻炼了,而且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乐趣。

然后结合练习再进行小练笔。

第二篇:赵州桥说课稿(精选)

《赵州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第三小学的刘建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第9课《赵州桥》,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作以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用了短短的几百个字,既交代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又介绍了赵州桥的外形特点,凸显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本篇课文虽是说明文,但是它并不是纯客观的介绍,字里行间,作者都是带着感情来说明的。另外,本文的语言有其独到之处:用长句子说明时,有的明白准确,有的全面周密,有的细致入微。短句子则有的简练,有的生动,有的承上启下,使全文各段珠联璧合。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①认知目标:知道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②技能目标: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优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谈话法

以欣赏图片为话题引出课题。

②“以读代讲”法

新课改提倡: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③“直观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配合使用,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启发孩子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四大环节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第二环节、以读促悟,理解文意。

第三环节、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第四环节、拓展思维,激情结课

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想夸夸它吗?你想对以李春为首的这些桥梁建筑师们说些什么吗?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内容的完善美,语言的精炼美,构图的和谐美,字体的规范美。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图画很直观的表现了赵州桥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雄伟”、“坚固”、“美观”是文章的关键词,它们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言以蔽之,在《赵州桥》这篇课文教学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方法为依托,积极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理念,同时通过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练练等手段,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详见我的课堂教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说明文。它从美观和坚固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认知目标: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及它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②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

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教学难点分析

关于桥历史特点、建筑特点、艺术特色,学生平时接触少,很陌生。在课堂学习中,调动好学习兴趣,使学生用心读书、积极探究,理解赵州桥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1)质疑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孩子们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所以在全文教学的处理上,我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孩子们就文中赵州桥的三个特点,及“为什么赵州桥世界闻名”“为什么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为什么赵州桥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等,然后通过学习、探索得到答案,而孩子们这节课的收获,也正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

(2)扶放结合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②“以读代讲”法

新课改提倡: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③“直观教学”法

通过投影、录音、录象的配合使用,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启发孩子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问——读——画——想——议——说”的学习方法,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程序

1.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大胆质疑,对文中的“定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与现代桥相比赵州桥既不宽也不长,为什么作者却说它很雄伟”等很有研究价值的六个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解决疑问“为什么说赵州桥雄伟”。

引导孩子们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了解赵州桥,我在这里选择了使用信息技术,通过让孩子们观察与赵州桥同时代的其他石拱桥,来发现这些桥与赵州桥的差别,从而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地位,理解它的雄伟。在孩子们理解的基础上,我通过朗读引导孩子们领悟文章中作者是怎样围绕“雄伟”这个特点把它写清楚的。此外还给孩子们介绍了用数字来具体描写的描写方法。

3.自主探究,解决疑问“为什么说它坚固”。

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通过上一问题的铺垫,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读中

4.运用学法,自学第三段。

任何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反复训练方能形成。为使学生初步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根据教材特点,第三段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自学。①学生自学第三段。

a.学生找出重点词——美观。

b.学生根据重点词提出问题,总结出示:赵州桥什么地方美观?怎样美观?c.学生同桌讨论。

②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抓住具体描写龙的句子,深入理解本段内容。

a.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龙的句子,标出写了几种龙。

b.投影出示三种龙,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图案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并结合理解“缠绕、前爪、抵着、回首遥望”的意思。

c.理解“有的”与“所有的”的区别。教师反导;老师觉得书上不只写三种龙,还写了一种“游动的龙”,你们说呢?以此激发学生讨论辨析。

d.反复朗读,体会美感。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人人参与,个个实践。在感情朗读中品味出那龙“活”的感觉。

e.发现写法特点,实施迁移训练。通过刚才的学习,具体写龙的这两句话是什么关系?(分、总)你能换成总分的写法来说吗?今天,我们学“桥”,如果老师要你们围绕“桥”这个词,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句式说一段话,你行吗?进行迁移训练。这样的设计,学生学以致用,不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说话能力的发展,可谓有“一石三鸟”之效。

③学习过渡句。

让学生找出把“坚固”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句子,认识过渡句,讨论归纳出它“承上启下”的作用。

5.感情朗读,学习第四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第四段的内容已心领神会,因此,采用以读代讲法,读出自豪、骄傲的感情。

6.引向课外,总结深化。

①除了赵州桥,你知道我们还有哪些闻名的古代建筑吗?

②我国有这么多闻名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想法?

总之,让学生在谈感情体会上,达到情动而辞发,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web.5ykj.com/san/36597.htm

第三篇:赵州桥说课稿

《赵州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赵州桥》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并对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放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淀语感,积累

3、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标》和学生现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拱形桥洞结构和大小桥洞这些建筑上的特点,明白这样设计的好处。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等因素,我在本课主要选择了以下教法:

1、激趣导入法

运用儿歌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对赵州桥的兴趣。

2、图文结合法

为了突破学生在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难点,因此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法,将课文中的插图与文本进行对照讲解,这样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并且有图为证,使得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3、“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赵州桥坚固和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二)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想想——问问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赵州桥

开课伊始,将图片和民歌结合播放,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导入课题(板书:赵州桥

并提示州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初知赵州桥

通过看谁读的棒、比一比和朗读检查这三个环节分别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语和课文的预习情况,在检查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存在问题的地方加以指导。

(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1、品悟悠久历史: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赵州桥基本信息。

课件出示问题:默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从第一自然段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老师结合学生回答依次出示课件。抓住赵州桥的悠久历史(板书:历史悠久)

2、感悟设计之雄伟: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

这一段的教学,我已找出中心句——抓住关键词——围绕关键词理解的思路设计,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解决重难点。(1)朗读课文让学生找中心句,抓关键词。

(2)图文结合展示赵州桥的雄伟,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

(3)品词析句,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在读中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4)针对桥洞设计提出问题,并交流这样设计的好处。(5)教师予以总结并板书:雄伟、设计奇特。

3、欣赏图案之美观: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之精美。教学本段还是采用了找中心句,抓关键词从而导入本段的学习。(1)让学生找出中心句,抓住关键词。(2)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3)提出问题: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图案?结合课件图片让学生感受图案的美观,并做到图文结合。

(4)指导个性化朗读。让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所喜欢的图案,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出来。

(四)回归整体,夸夸赵州桥

让学生说说自己喜不喜欢赵州桥,喜欢它的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夸夸赵州桥,从而引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并且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建赵州桥的不易,从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布置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阶段的实际学习情况将作业布置为摘抄优美句子从而增加学生的积累,动手画画赵州桥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

《赵州桥》这篇课文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学过程中我用音乐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找中心句和抓关键词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去体会和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和美观,采用图文结合、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现了赵州桥奇特的设计和美观的图案便于学生更好的感悟理解。通过提问循序渐进引入下面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课堂结构还应更加紧凑,课堂气氛略显沉闷,需与学生沟通,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不足,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第四篇:赵州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19课《赵州桥》。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结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说学情

我班学生的拼音、字词基础比较好,而且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字词的学习相对轻松。但学生处于三年级的上学期,年龄小,阅历浅,就本课来说,他们对赵州桥的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浅表的形式上,要激发孩子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设计的妙处是一个难点。因此我在教学时会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把“总——分”的写作顺序作为重中之重。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第一自然段比较简单,第三自然段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直观教学”法:通过投影配合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1400多年来经受住无数次洪水的冲击, 八次大地震的摇撼,以及车辆的重压,千年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吗?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今天要学的《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后说说你搜集了赵州桥及其设计者的哪些资料。2.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认读,然后重点讲解易错难懂的生字词。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带着问题: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以读代讲,学习第一段。

这段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自由读,找出第一段写了哪几个内容?(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理解“世界闻名”。再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四)教给学法,学习第二段。(这一段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我以找出中心句→围绕重点词理解→总结学习方法的思路设计。)

1、这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赵州桥的雄伟,我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名说出中心句,请学生读1、2句,问: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预设生答: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我针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出示投影片并采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赵州桥五十多米长,就是我们操场的跑道那么长;九米多宽,比我们课室的长还要多一米,我们可以想象、感受一下,赵州桥的雄伟。引导学生明白第一句是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具体的描写。今后,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再通过指导朗读感受赵州桥的雄伟。(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有效地把阅读与写作进行整合)。

2、体会赵州桥的坚固,理解赵州桥巧妙的设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我让学生默读4——6句,找出设计巧妙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然后议一议这种设计的巧妙和好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我由浅入深地设计以下问题:

(1)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2)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板书四个好处:减重量、省石料、冲击小、承重大)

(3)这种设计有什么作用?(重点理解“创举”)。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让学生齐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

(设计意图:避免讲语法术语,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利用投影片将“既”和“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真正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

3、画一画赵州桥,然后指名上台展示并介绍桥的形状、特点,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

4、填空练习: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主要特点是:(),这种设计的主要优点是:()。这种设计在()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是一个()。

5、总结学法:先找出中心句,再围绕重点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让学生乐学、会学。)

(五)运用学法,学生自学第三段。(1)自由读后,小组合作讨论,找出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认识过渡句,讨论归纳出它“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找出重点词——美观。(板书:美观)(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讨论交流后指名答。

预设答:生A:我读懂了这段话写赵州桥的美观。生B:我读懂了这段话是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写的。生C:我读懂了这段话写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板书:精美的图案)。生D:我读懂了这段话写了龙的三种姿态。(投影出示三种龙的图片,欣赏。)设计意图: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3)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

(4)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体会美感,再次感悟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5)训练迁移。(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把它写具体)

①操场上真热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园真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说、读、写的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地把阅读与写作进行整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六)以读代讲,学习第四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第四段的内容已心领神会,因此,采用以读代讲法,读出自豪、骄傲的感情,让学生领悟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板书:宝贵遗产)

(七)总结

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它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出示投影片),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我的板书简洁、重点突出,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赵州桥》说课稿

《赵州桥》说课稿

正安二小

王敏

说教材:

教材分析:《赵州桥》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共4个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而且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本课教学为第二课时。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美观一段。

2、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重点)

3、理解“创举”,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难点)

学情分析:中年级的学生已对字词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仍然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说教学流程:

作为中年级的学生,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本课紧紧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读课文,找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这样引导:大家都知道,聪明的孩子爱提问题,又会提问题,这节课咱们就比比谁最聪明,下面咱们就自由读课文,在你仍然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看谁提出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

(生读课文,找问题)

2、同位交流。

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属于浅层次的问题,如一一解决,肯定会浪费大量时间,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找问题找得非常认真,而且在课本上圈画了不少的小问号,那么我们这些问题里面,到底谁的问题最有价值呢?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把你的问题与同位交流,如果他帮你解决了问题,那么他就是你的老师,如果你帮他解决了问题,那么你就是他的老师,如果你提的问题谁都解答不出来,那么这个问题很可能就是有价值的问题了。

这样,浅层次的问题会在同位交流中迎刃而解。剩余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的问题。

3、班内交流。

预设问题: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作者是如何写出赵州桥的美观的?

泡泡鱼里提到的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说赵州桥的建造是一个创举?

……

三、深入课文,解决问题

1、理解雄伟、坚固

幻灯出示,初步学习作者利用列数字的表达方式,读出雄伟。既初步学习了说明文中列数字的表达方式,又借助这些数字读出赵州桥的雄伟。

幻灯演示拱形设计及桥洞的作用,理解坚固,并读出坚固。

2、理解美观

幻灯出示龙的不同姿态,想象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读出“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想活了一样”,并做同位动作演示,反复读,读出美观。

借助幻灯填空,达到背诵的程度。

3、理解过渡句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学习其好处,并知道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4、理解创举,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换词,“创造”行不行?出示现代大桥作比较。

四、总结

1、填空:()的赵州桥()的李春()的古代劳动人民

2、带着自豪、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正安二小

王敏

说教材:

(一)、课题课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描绘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全文共有7 个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及是个可爱的地方,这是全文的总括;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决心把西沙群岛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课文开头的呼应。全文按照“总结——具体——总结”的结构来安排材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重视语言的积累”。语言是一种财富,积累丰富了,说话时,好词佳句就会脱口而出,作文时,语言就会丰富生动。而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表达感情强烈,教学中只有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才能把学生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及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通过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定为教学的重点,将“为什么西沙群岛是祖国的南大门?”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因为中年级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往往依赖于字面的意思,却不能十分有把握地挖掘句子包含的深度。

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制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辅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意思,抄写喜欢的语句。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这个教学目标的确定,既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有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同时又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及单元的训练重点。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因此既要体现教师的“精讲”,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凭借教师的精讲,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教学中我将渗透“诱思教学思想”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采用“体验——探究——发现”的思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通过诵读感悟,实现语感积淀,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铺设阶梯,辅以课件、录音等教学手段品析词句、研读、质疑、探究,反馈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图、声、乐、境中自主学习。教学中为学生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建立亲密、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心灵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

2、学法。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我准备让学生用“看看、读读、想想、说说、演演”的学习方法学习本课。说教具准备:

西沙群岛风景如画,物产丰富。教学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图片。我截取了几段西沙群岛的音像资料,引导学生以形象资料进行形象思维活动,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为浓厚。

说教学程序:

合理设置教学程序,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第一课时)

(二)展示资料、丰富感知;(第一课时)

(三)品词赏句、理解课文;(第二课时)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第二课时)

下面我针对每一步进行详细说明: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荡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新课开始老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一阵微风,让学生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在课始我首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向同学们介绍: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处处风景如画、物产丰富。在我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被人们誉为富饶的西沙群岛。(板书课题),现在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到去西沙群岛浏览一下。(观看录象听范读),这之后请学生说说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通过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并通过声像的播放,产生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初步印象。

(二)展示资料、丰富感知

《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提出:“要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关于阅读”里再次提到:“要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学习本课一周前我将布置学生动手查阅有关的资料、图片或文章。这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课堂上我请学生们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图片或介绍查阅的文章。此时我指导学生理解:①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②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设计这一环节,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同时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三)品词赏句、理解课文

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课文,交流质疑。

我准备先让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不懂的字词,并利用字典等工具书,结合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句,实在不理解的作上记号,准备举手质疑。并要求学生读后想想弄懂了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在学生读后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学生一般会明白课文主要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分别是从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的,并抓住每一个方面中的几种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并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理清课文的层次,对于尚未读懂的问题,学生一般会提出以下问题:(出示)

①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②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③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对于个别的简单的问题当场指导解决或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面上的、有价值的问题放在后面进行重点探究,这样设计培养了学生善思、善问的习惯,激励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同时,将学生印象深刻的地方及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这是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体现了教师的导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以学定教。

第二步:再读课文,重点探究

让学生探究问题,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此我鼓励学生说: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弄明白了很多问题,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这样通过赏识教育,运用赞赏性语言、眼神、体态和学生交流,达到心有灵犀的激励效果。接下来便重点探究以上三个问题。

在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一句时,我主要通过先让学生读读、想想海水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进而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和“瑰丽无比”,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笔画画出海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最后通过动画演示“相互交错”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趣,入画思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画画再现了意境,调动了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动眼,身心愉悦。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在指导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时,我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依据是什么?(即从哪里可以看出鱼多?)然后抓住第4段的第2个长句子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即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读一读,要求说出喜欢的理由,读出喜爱之情,并想办法读得让大家也喜欢。(比如通过加动作,边读边演的形式)。这是披文入情以声传情的过程,也是消化吸收课文语言的积累过程。同时有机的进行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把课文写得比较简略的部分,如:“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也用比喻句的形式,写具体、写生动。而后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进一步感受鱼多,并用“有的——像”写一段话,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这样使感知、理解、积累、运用交融,听说读写一体。积累和吸收是表达的基础,表达又促进了积累和吸收,获得互动效应。在吸收表达的综合训练过程中,学生情感和美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指导理解“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时,我采用先听课文录音看录像,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抓典型语例,进行言语品析和语感训练,体现先讲后练的体验性学习方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

第三步:指导感情朗读全文

《大纲》中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想想这一篇课文你打算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接着让学生自主定向,选最喜欢的那一部分重点练习,最后指名给大家朗读后学生评议,老师指导,以此体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个体读书心理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鼓励同学们说: 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西沙群岛只是一个缩影,我们的家乡也不例外,也有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课后请同学们用搜集到的家乡风光或物产的图片、资料办一期小报,下节语文实践活动课展示。这样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紧密结合,把语文学习引向纵深。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说板书设计:

请大家看我的板书,课堂教学中,老师简洁明快,设计新颖,重点突出的板书,犹如一幅艺术珍品,会激起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联想,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示本课的主要内容,简明完整,直观形象,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既增加了美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板书附后)

说诱思探究理论、新课改精神的体现:

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较好地体现了诱思探究理论和新课改的精神,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1、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渠道,课前先搜集资料,课中利用搜集的资料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课后延伸,利用搜集的资料办小报,把语文学习引向纵深。

2、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如:在学生初读课文质疑问难的基础上,直抓重点句进行品析,打破了传统的逐段讲解的模式。

3、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如:指导学生理解海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时,让学生用简笔画画;指导朗读出西沙群岛鱼多时,让学生边表演边读,加深理解。

4、本课设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较好的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指导、点拨作用。在教学中努力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使课堂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启发了学生思维,启迪了智慧,培养了学生感悟、理解、欣赏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赵州桥说课稿(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