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星星变奏曲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15-1070053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8 17:54: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星星变奏曲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学段:初

年级: 九年级

学科:语

文 单元:第一单元

课题:《星星变奏曲》

课型:新授课 主备学校:坪塬初级中学

主备人:孙国军

初审人:胡林 终审人:石军章

合作团队:坪塬初中语文教研组

3.《星星变奏曲》

江河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5.激发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教学重点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1.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2.激发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一、导入

二、学习目标(呈现)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5.激发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三、自主学习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课文,掌握字词。2.自查关于作者江河及朦胧诗、意象意境、“变奏曲”的资料。

3.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交流展示、互助释疑

所展示疑难之处研究讨论,共同解决(教师适当补充)。

四、合作探究

1.读课文,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疑问。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自由朗读、美读并思考: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五、组间展示 研读共品 精讲点拨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六、作业当堂清

试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旨。

七、课后提升

1.课后阅读其他朦胧诗人如舒婷、顾城、北岛等的代表诗作,深入体会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第二篇:星星变奏曲

师:走进初三,无形的压力就向同学们袭来,那一节连着一节的课,那一张接着一张的作业纸,那一句紧跟一句的老师的叮咛,让同学们感到窒息。作为你们的语文老师,我想对同学们说的是:只有经历六月中考的洗礼,你们的人生才会笑靥如花。请同学们勇敢地承受这段生命能够承受之重吧!只是老师希望,在你们苦乐交织的初三生活的天空中,永远闪耀着一颗烂漫之星——语文,让你们的初三生活能因语文而浪漫!

今天,让我们继续踏上初三语文的烂漫之旅,去聆听朦胧派代表诗人江河为我们弹奏的一曲《星星变奏曲》。

一、听读诗歌,走进朦胧。师:让我们静心聆听配乐朗读。(播放朗读录音。)

师: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靠近了诗歌,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走进诗歌的意境。在我们朗读之前,请看课后练习一,看著名播音员丁建华在朗诵这首诗之前做了怎样的准备。(齐读课后练习一中的小短文)

师:丁建华说:我要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着走进诗人的心境。他告诉我们:朗诵要用心、用情。让我们用心用情地朗诵这首诗歌吧。

(一起朗诵诗歌。)

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读诗后的初步感受。

杨江城:我感到了一丝甜蜜,但又感到作者的一点无奈。全诗透露的是浓浓的情,还有一种看到希望的感动。

董星:我觉得这首诗给我一种对急切光明追求的感觉。虽然感情基调显得有些悲伤,但是它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

武洁:我觉得作者是一个十分懂得浪漫的人,在一个一望无垠的草地上,作者抬头仰望深邃的天空,寻找点点星光,柔软的夜晚,澄澈的心。

何雨田:当我读第一遍的时候,只觉得这文章很美,漆黑的夜晚还有星星做伴,使黑夜不觉得孤独。

潘婷:这首诗给我一种悲凉之感。

向卓:这首诗意境很美,但太朦胧,难以捉摸。…… 师:同学们畅所欲言,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真好。老师发现你们的共同感受是:朦胧,似懂非懂,是吗?是的,要走进诗歌,还得了解诗歌的背景。

二、研读诗歌,体会朦胧。

师: 本诗写于1982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苦闷与迷惘。

刚才老师用口语介绍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追求,而诗人则是用诗的语言表达的。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找出诗人是用哪些诗句分别再现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追求的。

(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罗远哲:我认为:“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再现了当时的背景。

罗一帆:“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也是表现当时的背景。

何雨晴:“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峰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以上诗句都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师:同学们把诗的内容都梳理了出来,让我们看清了诗的结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诗,找出体现美好和苦难的词,也就是将意象找出来。(自由读诗)

邓亚双:表现美好的词有:蜜峰、萤火虫、睡莲、春天、鸟儿、白丁香…… 杨鹏:表现苦难的词有:苦难的诗、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老师板书)

三、品读诗歌,感受朦胧。

师:下面让我们分组品读诗歌,深入体会诗的内容与思想感情。第一组:结合具体词句感受现实的世界。第二组:结合具体词句感受理想的世界。第三组:结合具体词句感受诗人的追求。第四组:感受“朦胧”与“变奏”。(全班同学分组讨论)

周忆莲作为第一组同学代表发言:从“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可以感受到现实的世界是冷酷无情的,“瘦小的星”比喻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而现实是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风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

何鹏:“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中,“苦难的诗”实喻现实的苦难,“颤抖的星星”实指现实中人心灵的颤抖。

黄锦艺作为第二小组代表发言: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理想的境界。第一幅:“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峰在心头颤动”是第一幅,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理想世界;“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是第二幅,这是一个夏夜般柔美的理想境界;“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是第三幅,这是一个春天般温馨迷人的理想世界。

何雨晴作为第三组代表发言:“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通过诗人对星星的凝望与寻找可见诗人对光明的追求与渴望。“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地希望”,可见诗人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宁愿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胡潘婷代表第四小组发言: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相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旋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

陈睿补充:因为这首诗歌不是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暗示或间接表现出来的,因而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师:同学们的品析太棒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于1979年写下了这一首《一代人》,它表达出了那个时期许多诗人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他们就是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为先驱者的一代青年诗人,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这就是朦胧诗。

四、仿写诗歌,走出朦胧。

师:同学们,一节课可能很难让大家将这首诗完全理解到位,不要紧,我们可以不那么到位地懂这首诗,但我们不会不懂祈盼,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本诗的句式,大声地说出你心中的祈盼。

冯子蔚: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微笑,谁愿意,天天都紧张,紧张得像大战前夜。„„

师:听了同学们的期盼,老师觉得对你们又多了一份了解。老师也常想: 如果不是因为爱你们 谁还会日思夜想,谁还会 为你们的语文学习寻找诗意和烂漫 谁不愿意 每天

看到小儿快乐的笑脸 听到他一声声美妙的呼唤

师:同学们,世界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世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正视现实的不完美,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在自己陷入黑暗的痛苦时,有勇气给自己的星星点灯。

(播放歌曲《星星点灯》,下课。)

《星星变奏曲》教后反思

教学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语言储蓄,诗意幽邃。这是朦胧诗的特点。往往是学生读了好几遍也不知所云。在预习课文时,有几个学生就提出来:这写的是什么意思呀? 的确,一直以来,诗歌教学特别是现代诗歌中的朦胧抒情诗歌的教学是难点中的难点:怎样激起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和兴趣?怎样设计教学流程?怎样感悟诗歌的优美意境?是一系列有待探讨的问题。

那么,具体怎样教学这首诗呢?我想到了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我追求的目标是,把每一堂课上好,既一清如水,又情趣盎然。”这节课我要在“一清如水”和“情趣盎然”上下功夫。“一清如水”是要以朗读诗歌带动思维、讨论、感悟,一线贯之,清楚明了。“情趣盎然”是尽量要在教学语言上幽默,在课堂上起波澜。

我反复诵读课文《星星变奏曲》想以优美的示范朗诵带动学生的朗读。没有看教学参考书,课本上也不着一字,没有对字字句句的详细分析,只从整体上感情,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和学生站在一齐(认识上)学习课文,作为平等中的一员。有些教师备课实际上是在课本画画写写,把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搬运到书上去,在课堂上也是做教学参考书的搬运工,唯恐漏一字,差一字。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当然无从谈起创新思维品质的养成。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教学成了为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

课堂开始了,朗读《仰望星空》很顺利,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引来了学生的一片赞叹声。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进入朗读环节。自由读,教师范读,默读,带着思考读,个别读,齐读,反反复复,把课文读了七八遍。占去了课堂时间的一大半。我想,有了读这个坚实的基础,学习课文就不难了。同时也为课堂增添了活跃的气氛。一节课只有教师的声音是一件令人悲衰的事情。只有漾起学生的读书声=欢笑声,才是成功的课堂。读还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加深了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永远都不过时。在个别读时,我针对每一个学生读的情况作了幽默的点评,激起了一些笑声,课堂变得轻松活泼起来。

第三个环节是讨论展示。讨论的是课后“研计与练习”的五个题。分组讨论,每组任选一题,然后每组推荐一至二人到讲台上讲解。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始至终是掌声不断,笑声不断。由于时间仓促,讨论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就会更深入一些。从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选择前两题的学生较多,而后三个题几乎没有学生选择。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前两个题回答时容易,而后三个题,相对较难。如果在讨论之前,我对后三个题略点拔,情况就会好些。或者采用分配的方式:把较难的题分给学习基础好的组,这样,力量达到了均衡,就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状况了。

我新买了mp3,把课堂教学的录了音,第一次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挺新鲜的,有利于品味、改进教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充满希望之歌。该诗是运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派的代表作。

《星星变奏曲》是九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它是上个世纪朦胧诗的代表作品之一。有人说,“星星”在诗里象征着黑夜里的有限光明。对朦胧诗的解读,历来说法不一。

诗人徐敬亚认为“诗,诗飞翔着的东西。读诗,要自己先飞起来”。他说的是读诗要有怀疑精神,不必轻信现有的名家解说。在徐敬亚看来,诗是没有固定的解释通道。无论从创作心理学或者接收美学的角度,一首诗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生命个体,也就具备了内在的多义性与空间的歧路性。任何阐释都不会绝对的正确或错误。阅读时展开的空间越大越好。

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解读这首诗,是本设计的起点与归宿。

本诗的学习,着重在于理解诗歌意象的内涵,引导学生从诗题“星星”和诗眼“变奏曲”两点整体感知全诗。

为了推动教学的深入进行,并拓展学生的视野,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描写星星的诗句等,了解朦胧诗派的基本情况,阅读二至三首代表作品并推荐给其他同学,可以板报、墙报的形式,也可结合综合性学习展开。

朦胧与变奏

——评刘丹《星星变奏曲》教学

史绍典

诗难“教”,新诗更难“教”,当代朦胧诗尤其难“教”。选在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星星变奏曲》,就是这尤其难“教”的一首朦胧诗,更何况它还有朦胧之外的“变奏”!

刘丹教学以细腻见长,我曾经评点过她的《山中访友》的教学(载《中学语文》202_年11期),对其教学风格有过评说。《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一以贯之其做派,同样有种新鲜的感觉。

刘丹的导入:

“我们说: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也不同程度地会遭受心灵的劫难。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站在现实的苦难中,遥望幸福的彼岸,痴心不改。有人说,愈是痛苦中的人,愈是幻想幸福,愈是向往幸福,这是人性的本能。而我说,愈是痛苦中的人,愈是以自己的行动去追求幸福,寻觅美好,则是人性的高贵。

今天,我们学的《星星变奏曲》,就是一首高贵的诗。„„”

这一段“开场白”,“抒情,细腻,有浓浓的感情色彩”(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刘丹细腻地提示了,人生难免“不幸”,现实难免“苦难”;而面对种种的“不幸”与“苦难”,惟有企盼与追求。刘丹以这一“开场白”,预示了《星星变奏曲》中的两种意象、情境,提示着为人必须坚守“人性的本能”与“人性的高贵”。

刘丹用了人人都能领悟的话语,作了直观的引入。这一引入,隐去了寓意,隐去了朦胧,隐去了晦涩,但仍然以系联两端的语词架构(“苦难”与“幸福”),引领学生,接近《星星变奏曲》的朦胧。

导语,它的作用,就是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向文本。

问题是,《星星变奏曲》的意象,是隠喻着“黑暗”与“光明”,刘丹的导语,诉说的是“苦难”与“幸福”。“黑暗”中有“苦难”,但“苦难”不等于“黑暗”,“幸福”中有“光明”,但“幸福”不等于“光明”。摆脱“苦难”追求“幸福”,跟扫除“黑暗”追求“光明”,是两种意义。刘丹或许是要廓大《星星变奏曲》的文本义,以指向更为深邃的认识价值,引向广泛意义的追寻。此可进一步探讨。

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刘丹《星星变奏曲》的教学。

教学的定位

《星星变奏曲》的教学,是定位在教师引领下的学生“研读”,或者叫着教师引领下的学生“鉴赏”,亦即老师引领学生尝试研究着读书。

看看对“自己读诗的初步感觉”把握的教学环节:

师:刚才大家听读和跟读了这首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读诗的初步感觉,请:

说说这是一首的诗。(板书)

生(男):这是一首立志的诗。

生(女):这是一首抒情咏物的诗。

生(女):这是一首说星星的诗。

生(男):这是一首追求幸福的诗。

师:我同意最后一位同学的意见。那么,你们知道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幸福,这种幸福与我们坐在教室里所体会的幸福有什么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初步的感觉”应该多样,诗无达诂嘛。

问题是,以一个肯定判断“这是一首的诗”,能否准确地谈出这“初步的感觉”?“初步的感觉”,或然或否,或有然有否,或不论然否,都会存在的。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感觉了、或没有感觉、或有点朦胧感觉等等,都是“感觉”。“感觉”这东西,尤其不好拿来填空(因为一个小小的空格里,完全不存在感觉的空间)。从学生的回答来看,“立志”、“抒情吟物”、“说星星”、“追求幸福”云云,只是一些空泛的套话,只是凭空“挤”出来的一个语词,只是学生力图靠近老师“标答”的一种猜想。不能说是真感受。只有用自己的语言真切地表达出来的,才是真感受。学生们似乎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星星变奏曲》的朦胧,一下子就拿一个词填进了那个空,这会是真感受?真感受要学生们自己去感知、去感悟、去感动,要学生们敞开来、放开来谈。

还有,老师为什么要“同意最后一位同学的意见”?总共四位同学的发言,只是四个词语替换,为什么最后一个同学填进去的词,就成了“标答”?同意与不同意,似乎都只在老师的一句话而已。

实际上,学生在听读和跟读过后,对《星星变奏曲》还是不甚了了(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只在于,为什么“初步的感觉”要在教师的“规范”下,指向“追求幸福”?

内容的把握

《星星变奏曲》的教学,关键是其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其内容,一是对朦胧诗的理解,二是对《星星变奏曲》的解悟。

朦胧诗(或称“胧诗”),是特定年代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是当代的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一种新诗潮。有论者称,朦胧诗,是“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刘丹引导学生,通过“知时论诗”、“知人论诗”,在解读诗意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即通常所谓读书应该做到的知人论世。

简单的必要的背景介绍。同时例举顾城写于1979年的小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短短的两行诗,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自明的。而类似的意象组合在其它“朦胧诗”作品中也常可见到,比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从而顺势引导学生,“找出诗人是用什么诗句再现时代的背景和诗人的追求”的。

这里是化繁为简,有点意思。

师:刚才大家把诗的内容理出来了,让我们看清了诗的结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诗,找出体现美好和苦难的词,也就是将意象找出来。

全体同学:自由朗读。

生:表现美好的有: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儿、白丁香„„表现苦难的有:寒冷、寂寞、苦难、冰雪、僵硬、瘦小„„

同类的诗人同类的作品同类的朦胧,同类的朦胧同类的隠喻引发同类的联想。在暗夜里寻找光明,在苦难中寻找美好。像顾城、江河和其他“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然而苦难却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寻中战胜苦难。

这一些,正是要读透的内容。

语感的培养

好诗不厌百回读。诗,是在读中品、读中味的。

而读诗的过程,同样也是语感培养的过程。整个《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伴着各式各样的吟诵:“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是营造氛围、酝酿情绪、唤起期待;“大家跟读”——这是模仿借鉴、尝试诵读、初步感悟;“同学们再次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这是深入思考、认真品味、仔细咂摸;“全体同学,自由朗读”——这是亲近文本、揣摩文意、整体把握;“师,配乐朗读”——这是诵读引领、方法示范、尝试体验、;“生,配乐,分角色朗读”——这是深层品读、个性感悟、积累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说,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各种范式的诵读,正是“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

而“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本诗句式,大声说出你心中的企盼”,则既是深入理解文意的需要,更是积累言语样式、培养语感的有益训练。刘丹的引导是值得赞许的。她说,“我们可以不那么到位地懂这首诗,但我们不会不懂企盼,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痛苦,有痛苦就有企盼,就有追求„„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本诗的句式,大声说出你心中的企盼。”

刘丹引导的价值在于,读“懂”一首诗,是有一个过程的(暂时不懂无伤大雅),它需要人生历练、社会积累、素养经营,所谓“事世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是,从诗中所体味出来的追求与企盼,却应该知晓。同时,更强调了痛苦和磨难,是人所皆然。而面对痛苦和磨难,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追求与企盼。这应该是读诗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就是,它不仅仅是一种句式的简单模仿,而是诉诸一种生活理念的关照、生存价值的追求。

学生的“企盼”或许是稚嫩的,甚至有着某些“刻意”或“做着”,但他们至少懂得了,人在什么时候,是应该“如果„„谁不愿意”或“如果„„谁愿意”的。这样一种表达企盼意念的言语样式,将保守在他们的心中。

过程的推进

“过程”,一是教学过程,一是读诗过程。个体单独“读诗”,跟在教学情境下师生共同“读诗”,其过程是有所不同的。

这里,我们只讨论教学情境下师生的共同“读诗”。

《星星变奏曲》的教学,其过程的推进,大致是这样的:

理清背景。前已论及,朦胧诗,是特定年代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这样的几个“特定”,跟学生都很遥远。那么,这一种“特定”,必须由老师“教”给学生,或者由老师指导学生去获取这种“特定”的信息。刘丹是她自己“教”给学生的。因为这是告诉学生,这样的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写出了这样的诗;你才能明确,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他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刘丹做到了这一点。

分清内容。除了上面所说“知人论世”以外,主要是对诗意的整体把握。整体把握诗意,也包括对“朦胧诗”的一般认识。关于这一点,在“教学的定位”的讨论中,已有论及。《星星变奏曲》,初读之后,较难把握其内容,这应该是很正常的。对学生来讲,懂与不懂,知与不知,知什么与不知什么,知之甚少与知之较多,在教学的“整体把握”环节中,不甚明了,而且这一的环节,也显得太过潦草。我们说,语文教学,不论怎么说(是“教课文”,还是“用课文教”),教学内容,都是不容忽略的。我们就是要通过《星星变奏曲》的教学,让学生认识朦胧诗,认识朦胧诗的意象所寄寓的意义,认识其意义的价值,并通过其价值取向来认识人生。

在后面教学的推进中,终究找到了把握内容的钥匙,即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并分析其所代表的苦难与美好。这才理清了《星星变奏曲》朦胧之所在,及其朦胧的意象所指向的事物。

延伸拓展。这个环节,主要是由《星星变奏曲》所产生的联想,这一联想,如教材提示说的一样,是也要让我们的学生“勾起‘柔软’的温情与朦胧的憧憬”,引导学生正视苦难,追求光明,善待人生。

对于《星星变奏曲》的独特句式(“如果„„谁不愿意”,“如果„„谁愿意”)的把握,也是一种延伸拓展,我觉得很有意义。它是在学生的心灵上,构建起了一个面对心灵劫难、面对人生苦难、面对艰难挫折、面对社会不公„„的“公式”。

刘丹《星星变奏曲》的教学,留下许多的思考。我无意说这是一堂“好课”或“不好的课”,这种肯否的评价,没有丝毫价值。能够给人以思考,能够让人产生争鸣,这种课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评课,可否也要一点“朦胧与变奏”?

附:

《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

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刘丹

地点:南昌八一中学初二年级

师:我们说: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也不同程度地会遭受心灵的劫难。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站在现实的苦难中,遥望幸福的彼岸,痴心不改。有人说,愈是痛苦中的人,愈是幻想幸福,愈是向往幸福,这是人性的本能。而我说,愈是痛苦中的人,愈是以自己的行动去追求幸福,寻觅美好,则是人性的高贵。

今天,我们学的《星星变奏曲》就是一首高贵的诗。现在就请同学们初读这首诗。

一、初读(感知)(板书)

1、听读(板书)【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读(录音)】

师: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靠近了诗歌,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走进诗歌的意境。那么请大家跟读一遍。

2、跟读(板书)

师:刚才大家听读和跟读了这首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读诗的初步感觉,请:

说说这是一首的诗。(板书)

生(男):这是一首立志的诗。

生(女):这是一首抒情咏物的诗。

生(女):这是一首说星星的诗。

生(男):这是一首追求幸福的诗。

师:我同意最后一位同学的意见。那么,你们知道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幸福,这种幸福与我们坐在教室里所体会的幸福有什么不同?

生:(满脸茫然,摇头。)

师:大家知道?哦,不知道——不能怪你们,不知道是正常的,因为你们太小,因为你们没有经历过诗人经历的那个年代。那是40年前,中国的“文革”时期。那时,星星其实还是那颗星星,星星没有变,变的是诗人的感觉,是诗人的想像,使星星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诗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和想像呢?要懂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诗歌的背景。

二、研读(研读)

1、知时论诗2、知人论诗(板书)

师:四十年前的中国,由于领袖错误地发动了一场运动,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度的匮乏,人们非常痛苦。

就连影星刘晓庆在回忆起当年那段生活时,都不无感慨地说:那时,如果有人每天帮我锄地,我就嫁给他。可见,人是需要市俗生活的,如果连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的话,人性就会扭曲。

人是精神的动物,会思考,会交流,会宣泄。像大学生遇罗克、公民张志新,就是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不同政见的人,于是被处以极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像作者江河这样的年轻人,如:舒婷、顾城、芒克、北岛,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以黑暗作为背景,以追求光明为主线,写下了如《星星变奏曲》一样的诗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诗委婉含蓄,用了大量的意象重叠,但追求光明的指向是相当鲜明的。像顾城在《一代人》这首诗中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另一首诗中,他也写到:“我在大地上画满了窗子,我要让习惯黑夜的眼睛也习惯光明。”有人说,他们是朦胧派诗人,这是有争议的,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研究。

三、品读(深入)

师:刚才老师用口语介绍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追求,而诗人则来是用诗的语言表达这些。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找出诗人是用什么诗句再现时代的背景和诗人的追求。

全体同学:自由朗读。

生:我认为:“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是再现当时的背景。

生:以刚才李若芃同学找出来的,我类推诗的第二段中句式、格式相同的诗句“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也是表现当时的背景。

师:我同意两位同学的意见,因为人们只会在黑夜里需要星星,不会在白天寻找星星。还有找到了不同的吗?

生:诗中“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诗句,表现当时的存在。

生:诗中“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师:刚才大家把诗的内容理出来了,让我们看清了诗的结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诗,找出体现美好和苦难的词,也就是将意象找出来(简介什么是意象)。

全体同学:自由朗读。

生:表现美好的有: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儿、白丁香„„表现苦难的有:寒冷、寂寞、苦难、冰雪、僵硬、瘦小„„

师:我把刚才同学们说的意思,用不同颜色板书出来,请同学们结合诗的题目,体会诗歌写作上的特点。

星星变奏曲(板书)

江河

如果„„如果„„

谁不愿意„„谁还需要„„,谁不愿意„„谁还会„„

谁不喜欢„„谁愿意„„

谁不喜欢„„谁愿意„„

蜜蜂萤火虫睡莲寒冷寂寞苦难

春天鸟儿白丁香冰雪僵硬瘦小

师:我举个例子:这首诗分二段,每段分四个层次,每层都有相同的语言标志,与我们的乐曲有相似的形式,这些特点使本诗正像题目所示是一首变奏曲。

生:我看到诗中那些意象选取的事物正好相反,结合诗的标题,我觉得由此发生变奏。

师:对的。

生:诗人用“蜜蜂”既可以代表他心中向往甜蜜,又是一种很巧妙的用法,蜜蜂翅膀会颤抖正像天上的星星。

师:对,这就有点像我们学过的《山中访友》中树枝向我们打着青翠的手式,露珠向我使着眼色一样,比喻得既神似又形似。

生:诗中“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句把怡人的春色写得舒服极了。

师:是,读来使我们不知身在何处,天上,人间。

四、研读(欣赏)(板书)

师:刚才我们侧重对诗意,诗的写作与结构的把握,现在我们带着这些“把握”大声地读诗。是你们先读,还是我先读?

生:你先读。

师:配乐朗读。

生:(鼓掌。)

生:(配乐,分角色朗读。)

师:这首诗在初中教材中是较难懂的一篇课文。一节课也很难让大家完全理解到位。不要紧,我们可以不那么到位地懂这首诗,但我们不会不懂祈盼,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痛苦,有痛苦就有祈盼,就有追求„„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本诗的句式,大声说出你心中的祈盼。

生:如果我们的校园到处都是宁静祥和,谁还需防备,谁还会在学习时,想些与学习无关是事。

生:如果我妈妈没有生病,谁还需要四处求医,去寻找那些苦涩的药方。

师:你们心中都有痛苦,你们都用了假设句,有假设就有期待,请接着往下说出心中的期待。

生:谁不愿意,人人都平安,家家都幸福。

生:谁愿意,天天都紧张,紧张得像大战前夜。

师:听了同学们的期盼,我很感动。其实在生活中我也是个苦恼,甚至是痛苦的母亲。我想说:如果我的女儿能快乐

谁还需要去搞笑

谁还会四处奔忙寻找遥远的妙方

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幅画

女儿像天使般快乐地在花丛中

走来走去

生:„„

师:世界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世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正视现实的不完美,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在自己陷黑暗的痛苦时,有勇气给自己的星星点灯。

着重从意象的变奏上来领会诗歌跳跃的特点

《星星变奏曲》

目标:

1、诗歌的结构跳跃特点

2、了解“朦胧诗”句子的隐喻教学过程:两课时

一、导入板书:中国传统节日

老师问:你知道哪些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学生抢答出的有:春节,中秋节,儿童节(我提示大家注意传统两字有学生就说儿童节不应该是我们过节传统节日),重阳节,建军节(学生大笑,都告诉他不是),元宵节,情人节(我有时候对这类回答是苦笑)

老师:今天是阴历七月初七

学生:乞巧节

老师:对,现在大家更把它当作是中国的情人节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想象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想象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的生活今天就是传说中他们鹊桥相会的日子我想今晚天空中最亮的两颗星就是他们吧

星星可以代表浪漫的爱情,比如大家曾经喜欢唱的《流星雨》,星星也暗含着忧伤和短暂

童年我们看星星,听外婆在乘凉的大树下讲那些美丽的传说,少年我们看星星,把自己的心事说给他们听,那么没有星星的时候,我们看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

二:请两个女生朗诵

翻到课后练习,看丁建华在朗诵这首诗之前做了怎样的准备?大家一起朗读:

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犹疑,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读了两遍还是找到了一些适合女性表达的东西,抒情,细腻,有浓浓的感情色彩,渐渐地深入到诗的里面,会感到其中寓意的深邃,于是,渐渐地喜欢了„„我想我不仅是一个塑造声音的诵者,一个演员,更是一个角色,一个传达思想的哲人或导师„„我站在舞台上,我想不能有演的意识,只想着声音怎么样,表演怎么样,而是发自内心的,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你走进诗人的心境

(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

老师示范朗诵

学生评点:阳刚的段落,阴柔细腻的地方

老师着重解读: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柔软”与“僵硬”两个词在我们舌尖在我们喉咙滑过的不同美感

(学生兴奋的读着这两个词,体悟着发音的变化)

三:请学生一起朗诵,注意品味你一下就喜欢的句子

学生: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诗人把我们的生活想象成诗,构成它的是星星,我觉得很美

老师:对,诗意的人生,谁都愿意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诗意

学生: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很温柔的美丽的夜晚,很安静

老师:对,春天的夜晚,鸟啊,星星啊,丁香花啊,湖水啊,都有了

学生: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我觉得在火光中也能看到星星,是金黄色的 老师:是天上的星星?

学生:是,哦,不是,是在燃起的火光中看到了星星

老师:恩,这种体验不错,即使天上没有星星给我们遥远的安慰,可是在火光中我们也能看到星星,得到温暖

四:再读,说说你看不懂的地方

学生:“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老师:当我们没有温暖没有自由的时候,我们颤抖还是舒畅?颤抖,所以不是星星颤抖而是失意悲观的人在颤抖

学生:“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老师: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孤独寒冷的时候,划燃了火柴,火光中她看到了什么?

喷香的烤鸭,奶奶的笑容,所以孤独中的她想办法找到了支撑她的那些星星点点的希望,也许在我们寻找光明的时候,我们肯定面临寂寞,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燃烧,比如丑小鸭面对同伴的嘲笑还是向往飞翔,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虽经魔法,但是终于等来了希望

学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瘦小怎么形容星星呢?

老师:瘦小本指形体,那么同学们说什么时候你觉得星星形体特别大

学生:很亮的时候

老师:对,很亮的时候可以给我们遥远的安慰,那么微弱的时候呢,星星暗淡了消失了,形体当然是瘦小了,而且还被风给吹落那么需要我们从哪里再寻找星星寻找希望呢?

五:意象的变换,结构的正反,变奏出诗意的跳跃

意象的变换:

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结构的正反: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诗意的跳跃: 一、二两段都采用了假设的句式开头,表达了在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

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朦胧诗用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所以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大量阅读朦胧诗歌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照耀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星星变奏曲教学实录1

知识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能力目标: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教育目标: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策略和方法:引入及讨论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 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教学课后记:

本课时计划可行。要在讲清朦胧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几遍,也可结合目标检测让学生去理解。

星星变奏曲教学实录2

知识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能力目标: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教育目标: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策略和方法:引入及讨论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些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练习:根据练习要求写几句诗。

星星变奏曲教学实录3

学习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具

教 学 过 程

步骤 教 程 设 计 学 程 设 计 时间分配

一二 题解与导入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记录重点内容 5钟5钟

步骤 教 程 设 计 学 程 设 计 时间分配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诗人用“柔软得象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五、拓展延伸: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期盼。自读课文朗读课文,自学理解分组讨论,集中归纳思考、理解学生写诗 10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

板书设计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对理想的向往,对黑暗的否定

练习处理 1.熟读成诵。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星星变奏曲》的教学,关键是其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其内容,一是对朦胧诗的理解,二是对《星星变奏曲》的解悟。朦胧诗是特定年代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是当代的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一种新诗潮。有论者称,朦胧诗,是“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像顾城、江河和其他“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然而苦难却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寻中战胜苦难。这些,正是要读透的内容。

由“朦胧诗”导入,但不够简洁,事实上学生也不见得明白,后来,我干脆直接让学生阅读教辅资料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3分钟后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信息从而获得了对“朦胧诗”和课文的第一认识。这样引入,学生理解更明确,加上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一组闪烁的星星的图片导入后,让学生回忆了马致远的《秋思》,文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那么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呢?学生有了意象的感性认识,知道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星星”。联系当时的背景,诗中的星星这一意象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这两个问题是课后的习题,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由朗读切入,重点引导学生要入情朗读,这节课感觉做得较好。学生朗诵进步很大,在句子的品析“我喜欢„„因为„„”时,学生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发言的人很多。虽然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影响了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但我还是很满意的,因为这个班的学生一向不爱说话,能在学校集中观课时有这样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

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坚信这是语文省时、省力、高效的最佳途径。

3﹡ 星星变奏曲

江 河

教学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

一、简介当时“胧诗”产生的背景,将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写作风格。

二、熟读这首诗,最好能背诵。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这首诗的抒情性很强,很宜于朗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

三、“变奏曲”这一借用的音乐术语,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的。要认真体会“星星”在不同的情景出现和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有哪些不同。

四、诗中多用比喻。理解这些比喻的寓意,把握其中“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旗子”“火”等形象的内涵,借助对这些形象的感悟,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授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如谈到星星的形象的时候,同学们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一)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3.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二)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三)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说明

一、《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全诗的主旨。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二、反复朗读《夜》,完成下列各题。

1.用你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2.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3.这首诗与郭沫若的《静夜》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异同?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诗中所写夜景的特点和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1.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夜景,要注意夜景静谧而美丽的特点。2.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这是同题材诗的比较。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像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对这两首诗,可从具体内容、景物描写、语言特点、感情意蕴等方面进行比较。重在让学生体会

三、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或“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为题,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2.去感受夜色,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此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诗意,并加以表达。

补充资料: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胧诗的思想核心。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船》),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煽动新的背叛”(《神女峰》);梁小斌以一把钥匙的丢失来象征理想的失落(《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在大雁塔的历史中观照人民的命运(《大雁塔》);江河把自己垒进“纪念碑”感受民族的苦难(《纪念碑》)。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节选自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星星变奏曲》教案1 云南省泸水县第四中学 张开芳

一、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黑暗。从而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也是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而这首诗中作者又借助星星来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二、整体感知:

1、导入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

2、分别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两节诗在形式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一):

光明与美好的意境 对比 寒冷和残酷的意境

追求和憧憬 厌弃和憎恶

注:像这样两节诗所表达的内容相反或相近,形式相近,两节诗形成对偶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变奏曲”。(再举例来说明,如音乐。)所以,标题中的“星星”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而“变奏曲”揭示了诗歌的结构。

三、局部品味探讨:

1、分组:分别找出每一节诗所描绘的意象是哪些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从其特点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提示:

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弹

——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

2、重点品味以下诗句的含义:

(1)、为什么说“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提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像蜜蜂一样酿造出来蜜一样的甜。

(2)、“谁不愿一,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验该句的含义)

提示:讨论板书:

晚上 湖

黑暗(残酷)和平(自由、舒畅)

睡莲——象征着人的安闲自在。把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

(3)、“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这个比喻揭示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提示:“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环境一定是无人打搅,十分宁静。“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一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在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从而反衬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形象的揭示了“光明”的美好。

(4)、“闪闪烁烁”是用来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声音呢?

提示:——痛感手法。

A、视觉的;

B、“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和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的“闪闪烁烁”相通。而“朦朦胧胧”的白丁香就像声音一样时断时续,隐隐约约之感。所以,这种用描写听觉的词来写视觉的方法叫做“痛感”。(5)、分析:“寒冷中寂寞的燃烧”、“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夜晚冻僵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粒瘦小的星”、等词句的含义?

提示:(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历来讲解。)

A、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牺牲。(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

B、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

C、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D、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

E、残酷的社会无情的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的陨落。

四、布置作业:

(一)、阅读第一节诗完成:

1、字词略

2、这节诗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它可以分为三层,请具体概括每一层中作者所抒发的美好意象世界。

A、B、C、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答:

3、“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

4、按照例句形式仿写句子:

如:春之生机勃勃;夏之————-——;秋之————-——;冬之————————。

5、每当仰望夏夜灿烂的星空,你一定有不少遐想。请仿照“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诗句抒发你的感受。

《星星变奏曲》教案3 教学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3、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3 星星变奏曲 江河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5.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教学设想

1.《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诗在诗歌主题、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2.教读本文,应简介“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将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为了更好地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的写作风格提供知识平台。课文借用了“变奏曲”这一音乐术语,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教学活动应强化诵读,在熟读过程中,揣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对于形象的丰富内涵的理解,可引导学生合作研究,鼓励有创意的个性化阐发。以提高审美意识。3.重点: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4.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5.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

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 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情。

3.讨论探究法 如对“星星”形象的感悟,可引导学生活跃研讨,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请同学们用心倾听并诗意描述月夜星空的情景。(学生回答)的确,这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便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文题、作者)同学们,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八十年代蔚为大观的朦胧诗潮,无疑填补了那个**的历史年代中诗意的空白。舒婷,顾城等无数富有才情的青年诗人的歌声渲染出时代的色调,建构起一个新的诗学主题。诗人江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作《星星变奏曲》,去体悟朦胧诗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资料助读 1.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 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 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 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三、诵读,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学生听读,整体感知涛歌内容。

提示:《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和浓郁的诗意氛围。朗读时要感情饱满,注意音量、语速和诗歌内趋力的和谐。2.学生参考课本后播音员丁建华所淡的朗读感受。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

思考:

(1)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那么诗中的星星有着怎样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氛围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勾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2)多层次的意象迭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请找出诗中其他的生动意象,并简要分析内涵。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3.学生合作探究: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学生以诗歌体式入手研讨、回答,教师明确:

《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四、研读揣摩

1.指名学生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

(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3.学生听读全诗,深入领悟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

五、课堂练习

1.诗中之象,即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这些是诗的根本,因为作者必须借形象来说活,请分析《帆》的意象。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的弓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1)意象是A 的 的帆。

B 的大海,海风,浪。C 碧流,阳光,异地。

(2)意象组合构成了三幅画面,分别是、、。2.诗之魂,诗人无论怎样塑造人、物、景,都绝不单单是人、物、景,诗的意象是为诗魂服务的,诗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感情等。(1)请找出《帆》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话。

(2)从这些话中你觉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画面象征什么? 3.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个字。

高山 溪流 大海(1)描绘一种情景。(2)表达一种感悟。

参考答案:

1.(1)孤独 不安分 蔚蓝 呼啸 翻卷 清澈 金色的 遥远的(2)离乡远去 挣扎奋斗 享受宁静

2.(1)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

风暴里有宁静之邦!(2)象征有志追寻真理,渴望冒险与斗争的青年,青年进入中年的三个阶段。3.略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敢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朦胧诗潮就是对那场文化浩劫的沉痛反思,作为代表诗人之一的江河的诗作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星星变奏曲》即是真正的对与光明的呼唤,温柔的静穆中让人体验了咸涩的沉重,浓郁的诗情氛围让人轻松中心灵震动。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个体,乃至民族,这种信念永远是鲜亮的。

七、作业

1. 课后阅读其他朦胧诗人如舒婷、顾城、北岛等的代表诗作,深入体会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第三篇:星星变奏曲

3、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 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诵读,体会诗歌的 情景,意蕴和诗人的 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 联想想象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 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一)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 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3、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二)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第四篇: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5.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重点:

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教学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请同学们用心倾听并诗意描述月夜星空的情景。(学生回答)的确,这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

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便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

1、朦胧诗简说: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二、诵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听读,整体感知内容。

提示:《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和浓郁的诗意氛围。朗读时要感情饱满,注意音量、语速和诗歌内趋力的和谐。

2.学生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思考:(1)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那么诗中的星星有着怎样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氛围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勾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2)多层次的意象迭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请找出诗中其他的生动意象,并简要分析内涵。

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3.学生合作探究: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教师明确:《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三、研读揣摩

1.指名学生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

(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3.学生听读全诗,深入领悟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

四、课堂小结

有人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敢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朦胧诗潮就是对那场文化浩劫的沉痛反思,作为代表诗人之一的江河的诗作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星星变奏曲》即是真正的对与光明的呼唤,温柔的静穆中让人体验了咸涩的沉重,浓郁的诗情氛围让人轻松中心灵震动。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个体,乃至民族,这种信念永远是鲜亮的。

五、布置作业

1. 课后阅读其他朦胧诗人如舒婷、顾城、北岛等的代表诗作,深入体会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第五篇:星星变奏曲教案

星星变奏曲

一、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黑暗。从而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也是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而这首诗中作者又借助星星来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二、简介作者和朦胧诗

1、江河:“朦胧诗”运动的主将。原名江友泽,北京人。主要作品有《纪念碑》《祖国啊,祖国》,诗集《从这里开始》。诗歌多蕴含着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现实的思考,创作中多强调主观直觉的感受,是“朦胧诗”。

2、《星星变奏曲》写于1980年,是他的首篇诗作,诗人经历了噩梦般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制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毁灭,因此诗人对文革的黑暗进行了揭露和反抗。寄托自己美好的梦想,也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迷惘。表现了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年轻人对历史的沉思。

3、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于坚等一批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

三、朗读课文

1、节奏划分、语气、语速等进行指导

2、学生自由读诗歌。

3、齐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

1、导入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

2、分别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两节诗在形式有什么关系?

光明与美好的意境 对比 寒冷和残酷的意境

追求和憧憬

厌弃和憎恶

注:像这样两节诗所表达的内容相反或相近,形式相近,两节诗形成对偶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变奏曲”。(再举例来说明,如音乐。)所以,标题中的“星星”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而“变奏曲”揭示了诗歌的结构。

五、局部品味探讨:

1、分组:分别找出每一节诗所描绘的意象是哪些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从其特点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提示:

(1)、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弹 ——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2)、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

2、重点品味以下诗句的含义:

(1)、为什么说“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提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像蜜蜂一样酿造出来蜜一样的甜。

(2)、“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验该句的含义)

提示:

晚上

黑暗(残酷)和平(自由、舒畅)

睡莲——象征着人的安闲自在。

把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

(3)、“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这个比喻揭示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提示:“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环境一定是无人打搅,十分宁静。“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一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在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从而反衬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形象的揭示了“光明”的美好。

(4)、“闪闪烁烁”是用来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声音呢?

提示:痛感手法。

A、视觉的;

B、“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和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的“闪闪烁烁”相通。而“朦朦胧胧”的白丁香就像声音一样时断时续,隐隐约约之感。所以,这种用描写听觉的词来写视觉的方法叫做“痛感”。

(5)、分析:“寒冷中寂寞的燃烧”、“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夜晚冻僵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粒瘦小的星”等词句的含义?

提示:(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历来讲解。)

A、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牺牲。(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

B、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

C、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D、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

E、残酷的社会无情的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的陨落。

六、小结

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 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星星变奏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