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论文浅谈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15-1117591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6 12:26: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文浅谈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据了解,国家正在制定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政策,积极探索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对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参照大专毕业生待遇确定。这个信息告诉我们,国家对技工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对我们技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教好学生,使学生符合用工条件,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达到高级技能人才的标准。现实的技校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有的在春季就分流到了技校。有一部分是高中高考无望的高中生。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差,对自己缺少自信,大多数人心理不是很健康,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不懂得怎样与他人相处,对现实也不能正确认识,更不知道怎样学习,如何规划人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很多技工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任是放在班主任的肩上,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师的教学工作,熟不知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以外,还是担当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灵魂,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从教师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笔者在20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做了很多的试验和调查研究,也充分体会到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性,要靠很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的今天,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年轻的高级技能人才更为重要。我们是高级技工学校,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应具有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道德。现在的技校生普遍 缺乏的就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常言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标志。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教师对学生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 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在学生身上往往可以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的思想行为,都要接受自己学生的检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言教,而且还取决于他的身教,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教师必须带头遵守”这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经验,并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共同格言。不仅如此,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表现出的一切,都同他的教育活动一样,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我们教师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贯始终穿在教学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如何将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方面都可以渗入德育教育,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介绍:

一、在教学中用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

人格是指人的气质、性情、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蔡元培所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既:体育、智育、德育、美育。”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和引导。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其次,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再次,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

最后,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教师的气质形象和多才多艺方面。多年的教学观察中发现,气质形象好、有亲和力、教学方法好的教师深受学生喜欢。气质形象好,学生羡慕你、喜欢你,以你为榜样,甚至模仿你,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审美观;有亲和力,学生愿意和你交谈,甚至交朋友,学生也愿意听你的话,便于与学生交流沟通,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才多艺,能融入学生的很多活动中,是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渠道,通过组织活动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增强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锻炼一些学生的组织能力等。通过教师的影响和开展活动,无形的把德育教育渗透进来,使得德育教育的过程不是空洞的,而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基础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空洞的说教对学生已不再奏效,要有效地向学生注入灵魂和精神的力量,就必须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教师法也明确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热爱尊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在爱心指引下,与学生交心,交朋友,才能成功的教育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倾注爱,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传授知识。众所周知,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课堂管理较难,教学效果不佳。如何在教学中用爱感化学生,改变这种状况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因人施教,要把教材里的知识嚼碎了,融会贯通,很浅显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学习并不难,这就是教师爱学生的一种表现。当教师真正关爱学生,他就会在教学中想尽一切办法教会学生。比如:在讲《液压传动》中液体压力建立的条件时,压力看不到,摸不到,什么时候有压力,什么时候没有压力,很多学生不理解,比较抽象,笔者就以游戏的形式讲解,让学生参与进来,跟我一起想像:假设前后门打开,每一个学生就是油液的小分子,流动起来(绕前后门循环),突然有一个胖子把门堵住了,后面的学生往前涌,这时候就让学生体会油液中的每一个小分子的感受,再总结压力建立的条件“前阻后推”,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这个知识点了。其次教师要有耐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的解答学生所提的问题,哪怕是很简单的1+1=?的问题,教师都应该耐心的回答,这是对学生的尊重,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多提问题,这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表现;与学生讨论问题,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果,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有成就感,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慢慢的建立起来。通过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耐心细致的辅导,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提高。德育工作无形之中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总之,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助于把教师提出的要求,灌输的思想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因为实现这种转化,需要有情感的过滤和催化,也就是说,一种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出于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就会事半功倍。故热爱尊重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也是德育工作很重要的环节。

三、让学生在表扬中成长

每个人都是一本经典的书,都值得我们认真一读。学生也是一样,作为教师应读懂每个学生,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一些缺乏自制能力,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相对教差的学生,他们听得更多的是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批评,总是觉得他们什么都没做好,时间长了,他们对自己也有了差生的定位,对自己不再自信,上进心也渐渐被消耗。显然,依然对他喋喋不休的批评,教他怎么做怎么做是收效不大的。“一个微笑,如明媚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一句赞美,如不灭的火炬点燃孩子自信之光;一次鼓励,如春风扬起孩子远航的风帆„„”所以我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中尽量少用批评,就是要批评也先给他一些肯定,用微笑的方式批评教育,这样收效更佳。比如:在与后进生谈话时,一般可以先说一下学生这段时间的进步情况,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要肯定他,表扬他,再让学生自己说出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让学生自信,有成就感;让学生自己说出不足的地方,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学生能够认识自己了,就在健康成长中前进了一步。让我们用科学的、艺术的批评教育方法,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四、考核机制激励学生

常言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有一些特殊的考核制度,一方面要合理合法,另一方面要有激励作用,比如说平时成绩的考核,原来是给分制,笔者认为应改成挣分制。给分制:如果你扣学生的分,学生心里肯定不高兴;挣分制就是让学生每一节课认真学习,累加得分,这样既培养学生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持之以恒,同时期末也会收到好的成绩,两全其美。还有就是改作业的问题,传统的习惯都是:学生交来作业,老师批改对错,然后把作业再返给学生,殊不知,技工学校的学生有几个会看批改过的作业。我的方法是:作业必须按时交,教师只是看作业量的情况,布置三道题,可完成三道以上的题,记录题量,多做的加分,在上课前讲评作业,错的部分学生自己用红笔改正,下次交作业时,教师要看作业更正的情况,若及时更正,累加平时分,若未及时更正,不加分,连续出现不更正错误的,要严厉批评,及时改正。这种措施,是教育学生要不断的总结自己,发现错误及时改正,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虽然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整体素质比较差,但是他们都比较好表现,讲义气,只要教师不歧视他们,尊重他们,晓知以理,动之以情,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合理合法的制度,正确的引导他们,激励他们,我们会将能成才的培养成才,不能成才的培养成人。还有很多灵活多变的教学管理方法,这里就不再多讲了,有一点要说明:制定考核办法之前,一定要了解被考核对象的情况,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 :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尽心尽职的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我们一定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技术性人才。

祝文颖

202_-9-13

第二篇:“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韩建华 山东省栖霞市翠屏中心小学 2653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人们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班主任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作,无疑已敏锐地感触到了这一时代气息。市场经济不断冲击着学校的德育工作,毫无疑问,班主任工作也将接受这一改革的洗礼。担任小学多年班主任的我,对此感受颇深,现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阐述一下:

一、寓品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因而在教学中我坚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利用知识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实践证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以学习领会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奠定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基础都极为重要。“无知则不会形成道德观念”,不少教育家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低,犯罪率就越高。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校时就是学习和品德不好的“双差生”。因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那种单纯地传授知识、争取好成绩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做法应该休矣,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必须融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强化阵地,充实德育教育内容

为了更好地搞好德育工作,我运用班会、少先队活动、演讲会、班报、墙报等形式,全方位地强化德育工作,针对少年儿童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我在正面教育中从不回避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我在班上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学雷锋献爱心,心中有他人”等活动,全班学生捐款几百余元,向贫困学生献出了真诚的爱心;在“雏鹰”活动中倡导学生争做文明少年,树立“五自”精神。在此基础上,我还组织学生在“雏鹰”活动中建立起了“红领巾卫生街”、“雏鹰护林区”,开展了“我与小树比高低”等健康向上的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我还利用听讲座、看录像、看电影等形式,重点进行改革前后的国情对比教育。我帮助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使其了解未来社会对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并使学生的努力方向与未来需要联系起来,培养与祖国休戚相关的情感,以及振兴中华、荣我栖霞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树立、发展学生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人生观、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意识。

三、发挥体育和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文以载道”、“寓教于乐”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学生对文体活动大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因而以体育、艺术为德育的载体,将思想性、娱乐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可使德育工作成为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如美术课可通过图片、实物、剪贴、刻字等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从而对真善美、假恶丑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美和追求美的热情。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比其他学科艺术更直接地诉之于人们的情感。从内容上看,与其他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音乐是依靠自身所特有魅力来感染人,从而达到净化人们心灵的目的。

四、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抓好德育

学生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成果,应该承认,“学校教育的力量既巨大又有限”。只有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才能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才能不断地调控自己、更新自己、教育自己。为达此目的,我利用清明节的时间组织学生去英灵山烈士陵园扫墓,让学生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应该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一切。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烈士遗志,好好学习,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勇于创新,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把革命前辈打下来的江山建设得更加富绕美丽。我还组织学生参观了牟氏庄园,以饱览栖霞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精华,使学生受益匪浅。

五、思想品德教育与学英雄模范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的行为教育青少年,可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形象化、具体化。如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时,应从实际出发,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典范形象,使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要求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把自觉参加劳动做为一种美德,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很小就跟随哥哥姐姐捡破烂,长大又勤工俭学,十六岁就能独立工作,是劳动给了他实践的机会,培养了他坚韧的意志,增长了他的知识和才干,从而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用雷锋、孔繁森的伟大事迹,用上海的徐虎、北京的售票员李素丽、大庆油田新时代的王铁人的劳动观教育启发学生,使同学们明确了劳动光荣的深刻含义。同学们通过学习模范英雄的事迹,个个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无论干什么都能正确对待,无论什么困难都能独立克服。

实践充分证明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相信,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不断优化,我们会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教育学生全面观察社会,提高思想的免疫能力、是非辨别能力,使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三篇:浅谈教师德育的重要性

浅谈教师德育的重要性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下面,谈谈师德师风失范的原因和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管理制度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师德师风失范的原因:

1、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主流是好的,但改革也不免泥沙俱下,负面的、消极的社会沉渣泛起,在一些领域中道德失范、诚信丧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问题也日益突出;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卷土重来;一些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西方没落腐朽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碟片、电影等各种途径对我国公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教师免疫力差,导致自己精神空虚,欲念扩?

2、学校管理出现盲区,其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重智轻德。有的学校仍然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素质教育。忽视了师德师风管理工作,少数学校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存在热一阵冷一阵的问题,造成管理环节不衔接,监控过程出现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失范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

二是不能坚持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规行为,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有的学校学生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了,从而滋长了少部分师德败坏的教师。各校购置的师德师风举报箱,有的锁都锈死了,劳命伤财,根本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是对违纪教师姑息迁就。有的学校明知个别教师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教师,不及时批评教育,不严格按师德师风管理制度进行处罚,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违纪教师的一种放纵,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不负责任。

四是师德评议弄虚作假。个别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议时,不一针见血,不真枪实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详细调查,胡编乱造,以假当真。

3、教职工忽视了学习、反思、修身。有些教师鼠目寸光,以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十分了得,先进学不进,后进不改正,看不清教育发展形势,思想信仰开始动摇,教育教学行为开始滑坡,甚至出现师德失范的违法违纪法规的人和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心理失衡。由于缺乏学习,抵制不住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因素的诱惑,整天心术不正,恨天怨命。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当了大官,发了横财,盖了洋楼,就按奈不住教师职业的清贫、寂寞,心理上出现了严重扭曲和失衡,价值观和事业观被抛得九霄云外。

二是小视小节。有的教师存在说得多、做得少,计划多、落实少,讲客观困难多、谈主观原因少,讲宏观问题多、谈具体细节少等现象。片面地认为课堂上接打手机、酒后上课、课外打打麻将等等,都是生活小节,不损形象,无伤大雅。这样必然会导致少部分教师仪表不整,举止不文明,出言不逊或肮脏,与为人师表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是工作不敬业。有的教师“身在学校心在商”,搞第二职业时全身心投入,干教育工作时马马虎虎,无精打采;有的教师学新教材、新教法、新课程标准一再畏缩,学歪门邪道跃跃欲试;有的老师知识贫乏,教法陈旧,教学成绩年年倒数,误人子弟。四是法律意识淡溥。有的教师不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权,恶语伤害学生,甚至采取罚跪罚站,反复抄写作业和打手掌、屁股等手段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搞负面宣传,管不住自己的嘴,胡说八道;有的老师参与社会赌博,在社会上臭名远扬,被学生及学生家长看不起,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二、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管理制度。

1、抓好机制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建立机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一是要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从教行为,对师德不合格的教师实行“教师聘任一票否决制”。二是建立教师学习体系。使广大教师扎实持久地接受继续教育,充实、更新知识和技能,在继续教育中,更要把师德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强化教育。三是建立师德评价评估体系。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个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的路子。同时,还要建立学生评价教师、家长评价?

2、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学校要充分发挥“一室三处”的作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注重过程管理,逐一落实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奖惩等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遵循教学管理的原则和教学规律,形成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常规。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等基本环节,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基本环节,要严格要求,形成制度,使师生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同时,制订出课堂常规、教学组织常规等,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让极少部分误人子弟的教师无处藏身、末位淘汰。

3、强化领导、宣传和监督。各校在抓师德师风这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中,要明确分工,严明纪律,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以墙报、宣传栏、宣传资料、座谈会、知识讲座、师德师风培训等多种形式,认真宣传、学习、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忌语100条》、《教师八项承诺》等内容。各学校要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并对违规违纪人员及时曝光,典型引路,以点促面,积极引导和教育广大教师,特别是有前科的教师、有心理障碍的教师和青年教师,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4、建立监管监控机制。各学校要成立“校长--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寝室管理员--学生--家长”等人员组成的师德师风监控网络,将每个教师的师德行为纳入有效监控之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揭发检举师德失范的教师,对重点人物安排专人进行布防、布控,将师德失范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各学校在师德师风管理上必须做到七禁止:一要禁止男教师与女生单独接触,若因工作需要确需与女生谈话,必须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必须有第三者在场,男教师与女生单独接触一律视为违规违纪行为,必须从严查处;二要禁止男教师借个别辅导和面批面改之机单独接触女生;三要禁止有两个教师以上的教学点和村小单人独班的开展教学工作,必须交叉任课;四是禁止选派师德有问题的教师到只需一个教师的教学点担任教学工作;五是禁止下晚自习的女生夜间单独回家,必须结伴而行;六是禁止男教师在没有女生管理人员的陪同下进入女生寝室;七是禁止男教师一人护校,不给师德可疑人员造成单独接触女生的机会。学校每学期必须召开

学生会、家长会,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师德师风举报内容、举报电话及《男女生管理制度》、《男女教师管理制度》、《教师谈话制度》等,并要定期开展跟踪督办检查工作。

5、切实开展“十查”活动。

(一)、查理想信念。是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查依法执教。是否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三)、查爱岗敬业。是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四)、查热爱学生。是否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五)、查严谨笃学。是否勤奋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

(六)、查团结协作。是否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关心集体。

(七)、查尊重家长。是否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并努力改进工作。

(八)、查廉洁从教。是否坚守高尚情操、无私奉献、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私利。

(九)、查为人师表。是否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十)、查服务观念。是否满腔热情地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众所周知,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如精心地准备了每一堂课,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样学、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有了主动积极性。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鼓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三、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特别是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教师的知识不但要渊博还要宽阔。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探究个明白知道,并期待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循序渐进引导,而不能扼杀学生个性发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知识层面要学而精,精而广,广而深,指导学生探究神秘的世界。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五、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这个工程师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和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对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发展的历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第四篇:高职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他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就业;就业指导

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历层次的原因,其面临的就业挑战和压力更大。因此,作好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其尽快走出“毕业等于失业”的迷茫困境,显得尤为重要。

1、高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实行专职辅导员管理。他们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处于学校与学生中间的特殊地位,这决定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

(1)辅导员与学生的特殊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前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最近,关系最为密切,辅导员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结构及性情脾气等比较熟悉,能给予比较客观的意见。学生对辅导员比较信任,一旦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首先会找辅导员咨询,解除心理困惑。

(2)辅导员的自身阅历,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目前,辅导员队伍呈年轻化。虽然他们社会阅历较少,但经历了几年的大学生活和择业就业的过程,他们熟悉就业政策,能正确分析就业形势,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能给学生比较中肯的建议。

(3)目前,多数院校专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许多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其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要落实到个人,还得靠辅导员。高职学生依耐性较强,辅导员显得更为重要。

(4)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助于就业工作的开展。

①有助于就业推荐工作。辅导员见证了学生入学后的成长过程,熟悉学生情况(优秀生、特长生、特困生、特殊生的个人兴趣、就业意向、家庭状况等),推荐时能做到有的放矢。

②有利于就业率的统计和提升就业率。

辅导员掌握了学生详细的就业情况,有利于就业率的统计和催收就业材料,提升就业率。

2、高职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2.1通过分析当年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定位,服从社会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

(2)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等就业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竞争上岗的思想,主动参与竞争。

(4)引导学生树立就业中的诚信意识,不要频繁跳槽。

2.2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中的相关安全问题。

一方面,辅导员比较熟悉相关就业政策和法律知识,让学生用法规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学生还未踏入社会,思想比较单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2.3为学生提供最新就业需求信息,全程辅导。

辅导员对于学院的提供的就业信息,能够认真组织,参与学生从面试到录用,以及录用后跟踪调查的全过程。

2.4通过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求职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走出迷茫。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前途感到渺茫而不知所措,对投出简历没有回音而苦恼,或因面试多次失败而信心不足,辅导员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及时排解学生的困惑。

2.5对特殊学生及时进行就业援助,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2.6通过耐心的服务,帮助学生完善顺利毕业的手续,使学生能够安心工作。

3、高职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要等到毕业的时候才进行,如果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才开始着手进行就业指导,为时已晚。就业指导提倡全程化,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应从新生入学抓起,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新生入学阶段即第一学期(适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辅导员首先应该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向学生介绍大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进行学校规章制度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其次是向新生介绍专业前景和就业形势,引导新生树立就业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奋斗目标。

第二阶段,从第二学期到第三学期(综合素质提高阶段)

从第二学期开始,新生已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由于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阶段,辅导员除了强化学校纪律和学习的重要性以外,还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学生传授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并通过参与学校社团组织的管理、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参加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进一步发挥优势,改善弱点,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意识、策划组织能力、责任心、吃苦精神、组织纪律性等,为以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应开展就业讲座(如企业用人观、优秀毕业生汇报会等),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第三阶段,第四学期(知识强化阶段)

从高职学生的特点看,学生活动参与热情减弱,而学习积极性更高,注意力开始向就业转移,开始关注高年级同学的就业去向。辅导员应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更重要的是,强化所学知识,因为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对口就业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四阶段,即第五学期到第六学期(学生就业阶段)

辅导员首先要进一步梳理所管学生的情况,明确哪些是优秀生、特长生、特困生、特殊生等,尤其要关注就业困难的学生。其次,做好就业意向调查,做到推荐时有的放矢。再次,做好就业动员工作。一方面指导学生制作精美的个人简历,掌握自荐方法,求职技巧,增强求职自信心;另一方面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此外,还应做好就业服务(如拓展就业市场;及时传达就业信息;妥善安排面试;就业推荐等)和就业率的统计。

4、如何进一步发挥高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优势

要进一步发挥高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优势,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经常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建立健全就业奖励和考核制度,提高辅导员的积极性。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使辅导员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了解学生就业后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实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和质量,使更多的学生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学院圆满地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辅导员的作用不容忽视。

第五篇:论家庭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论家庭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正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正逐步代替那种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基层组织,成为我国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因而探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统一,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虽然儿童进入学校以后接受学校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他们的成长仍然离不开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仍然需要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学生入学后,家庭仍是他们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仍然对他们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家庭方面和学校方面两个部分。表现在家庭方面,主要由以下两点:

1.只养不教或养教失调。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自已责无旁贷。只要能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费,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要么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而忽视孩子的学业品德,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要么是对孩子的事情不热心,只顾忙自己的事。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爱理不理,不和孩子谈论问题,对孩子的学习不督不促,更谈不上帮助。甚至在孩子要求帮助时,也总是随意推脱。只有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酿成大错时,才没头没脑地加以训斥,而平时只要看孩子表面没事,就撒手不管。

2.教不得法。教不得法有四种表现类型:一是过份溺爱。这种类型的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宠爱孩子为小皇帝、小太阳、小霸王,明知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批评教育。二是过高期望。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进行管理不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客观地顾及孩子智力的差异、基础的好坏,而是单纯以考试分数来确定孩子的优劣。对孩子的要求是每次考试都得100分,而不能低于95分。事实上,有时学生的成绩80分就可能在班里是头名,但这还要受到家长的责骂,甚至殴打。三是过度激励。这种类型的家长把许愿作为对孩子的最佳激励措施,作为实现愿望的筹码。许多本该孩子自己干的事情,经家长一许愿,便成了等价交换,每事必先讲条件而后做。做道题,写页字都要伸手要钱,考试得60分也要缠着买东西。结果孩子走入误区,养成任性和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毛病。四是过多干涉。这种类型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处处以成人标准要求他们。在对待孩子学习上,不是耐心引导,而是动辄呵斥打骂,使孩子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自尊心深受伤害,结果抑制了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一些性格憨厚而内向的孩子因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忧郁寡欢,惶惶不可终日,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引起多种疾病发生。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因家长那凶暴的形象和粗俗的语言,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从而自卑自弃,或犟拗抗争,或破罐破摔。

表现在学校方面,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一些学校仍然停留在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下,由此导致了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导向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是: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演变为指挥。学校教学因其学科的多样和考试的复杂,使大部分家长难以涉及。而学校由于突出智育和升学竞争,教师一般会通过作业、上课情况、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除一些特殊学生,不必再向家长了解更多信息。于是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和家庭教育的依附性同时得到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挥机制也逐步完善。

2.学校教育的片面性强化了家庭教育的片面性。有资料显示,在上海全市性的一次抽样调查中,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但问到子女的兴趣、道德品质时,许多家长均以“不清楚”“不太了解”“没有注意”等回答;向家长问及孩子的如自私、任性、逃避劳动、责任心差等方面的情况时,家长的重视程度更是远远不够。学校教育的片面性又对家庭教育的片面性起了强化作用。现在为数不少的学校,在评价、奖励学生时,把智育成绩摆在显要的地位。

3.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单一性。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一般可以分为个别指导和群体指导。以应试为基本指导内容的,其形式往往是群体指导,而且具有学校单向输出信息的特征。其中,家长会是采用最多的一种。与之形成的反差是,家访、与家长个别谈话等个别指导形式日趋减少。

4.工作方法上的简单化、粗暴化。如告状式家访,命令式地约见家长;只讲学生的缺点,不讲学生的优点;当着家长的面讽刺嘲笑学生;与家长交换意见时抱怨指责;甚至用奚落挖苦性的语言训斥家长等。更有甚者,在一些班级举行的考试总结会上,竟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及其家长佩戴红花一起傲坐于讲台之上,而让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及其家长一块儿蹲在教室后面的墙根下,刺伤了家长自尊心,侮辱了家长人格。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在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都应做出自己的努力。

1.学校方面的努力。作为学校,应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思路,真正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多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在传统的观念中,每提到人才,人们总认为那是指科学家、高级工程师`,而熟练工人、技术员就不视为人才。显然,这种旧的人才观必须转变。现代人才观告诉我们,人才是多类型的、多规格的、多层次的,不仅指博士生、研究生和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师,政府高官要员,还包括数以万计的普通熟练工人和技术员。以这种观念来看我们每一个学生,你就会发现学生成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甚至老师眼中的学困生也完全可能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有了以上这种人才观,我们在教学中就会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某个学生,做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严重的传统“三中心”。为教学而教,而不是为教育;“教”的目的没有真正落实为“学”的目的,且把教学生获取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当然,我们并非否认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但就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比,能力培养更重要。因此。我们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把教学观由传统的三中心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教学的模式应向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转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发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素质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目前的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讲得多、细,大多数学生养成被动听、机械练的习惯,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主动性就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性也就没有创造性。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的分水岭。如果缺乏创造力,就只能跟在别人背后行走,甚至失去生存权。所以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适宜地让学生自己讲、自己解、自己小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多样性的人才。

2.家庭方面的努力。作为家庭,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注意养教结合,爱严结合,言传身教结合。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相互了解,沟通情况,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对同步。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不提与学校相矛盾的要求,不当着孩子的面非议学校,埋怨、责怪老师。同时,教育孩子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关心同学。

(1)变分数第一为全面发展。分数的高低不一定能反映出孩子的素质发展状况,分数低不一定智力差,会读书不一定会做人。在分数第一的指挥棒下,现在许多家长都极端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智力开发,执著而盲目地追求孩子早慧,而忽视了头等事情——育人。年轻的父母不应当通过机械的强化训练,让孩子认识几千个生字,记若干个单词,背上上百首唐诗,并觉得是值得炫耀或者骄傲的事情。因为某些知识和某种技能可以速成,但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人生经验的积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却是难以速成的。所以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每位都家长能够转变观念,成为关心孩子全面发展的“人师”。

(2)变期望过高为因材施教。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把它看作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常言道,量体裁衣。所以我们对孩子应因材施教,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揠苗助长,势必会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实际调查表明:大人期望值越高,孩子实现值越低。这种二律相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我认为还是应多给孩子一些主动权,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以使其发展个性,顺势成才。当然,应该是“顺其自然,而又不任其自然”。

(3)变专制管教为民主管理。就学习而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说一不二,不顾孩子的意愿和个性特点,盲目地强迫孩子学这学那,致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从成人对他们的尊重和爱中获得求知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家长应与学生心灵交融,让孩子的成长充满愉快。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如果能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就会推动教育的步伐。愿学校教育与优化的家庭教育携起手来,愿所有家长和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为我们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前程群策群力,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论文浅谈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