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15-1070067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8 18:00: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

摘 要:比较,是人类认知领域中普遍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映射到语言中,便形成了“比较”这一语法意义。比较句,又称比较结构,是语言中广泛存在的句子类型。壮语中比较句分为三类,即:等比句、差比句、极比句。本文以壮语比较句为研究对象,对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进行客观详实的分析。

关键词:壮语 比较句 结构

《马氏文通》:“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象静为比有三:曰平比,曰差比,曰极比。”①马建忠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的概念,将其分为三类,并对这三类逐一加以分析、解释。本文沿用马氏的分类,将壮语比较句分为等比句、差比句、极比句三种类型,进而对其进行分析、阐释。

一、等比句

等比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之间,在程度、数量或性状等方面存在异同,并且由相关的比较参项构成的有一定格式的句子,最终目的是区别异同。壮语等比句的结构类型分为四种。

(一)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

(1)gonj bit de doengz gonj duh gou.枝 笔 他 同 枝 的 我(他的笔跟我的完全一样。)

(2)aen ranz de lumj aen ranz neix.个 屋 那 像 个 屋 这

(那个屋子跟这个屋子一样。)

此结构类型的等比句是壮语中特有的,句中没有谓词,直接用比较词作谓语,一般在两种比较对象完全相同(即大小、高低、宽窄、厚薄等各个方面皆相同)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比较格式,而比较词只能用“doengz”“lumj”等。如上述例句中的比较项分别是“bit de(他的笔)”和“bit gou(我的笔)”“aen ranz de(那个屋子)”和“aen ranz neix(这个屋子)”,比较词分别是“doengz”“lumj”。

(二)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标记+比较基准

(3)duz mou neix hung ha vaiz.头 猪 这 大 如 牛

(这头猪跟牛一样大。)

(4)duz gaeq neix biz lumj duz gaeq de.只 鸡 这 肥 如 只 鸡 那

(这只鸡和那只鸡一样肥。)

此种类型的等比句是壮语中最常见的,也是运用范围最广的,其特点是比较结果先于比较基准。如上述例句中的比较主体分别是“duz mou neix(这只猪)”“duz gaeq de(那只鸡)”,比较标记“lumj”“doengz”引入比较基准“vaiz(牛)”“duz gaeq neix(那只鸡)”,比较结果“hung(大)”“biz(肥)”相对于比较基准的位置是靠前的。上述例句中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是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比较的,整个句子表现出来的是静态的相同比较。此外,壮语中常在句末加“lo”或“gvaq”,以表示动态的相同比较。所谓动态的相同比较是先确定比较基准,继而以比较基准为参照点,把比较主体逐渐向着这一参照点移动,最终两者重合并达到相同的水平。例如:

(5)duz gaeq neix biz lumj duz gaeq de lo/gvaq.只 鸡 这 肥 如 只 鸡 那 了/过

(这只鸡和那只鸡一样肥了。)

“lo”对应汉语中的“了”,为完成状态标记。“gvaq”含“完成”义,也可表示完成状态,两者用在等比句中皆表示动态的相同比较。如例(5)中,以比较基准“那只鸡”的重量为标准,比较主体“这只鸡”先前并不具有与比较主体相同的重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化,才和后者达到相同水平。动态的相同比较的过程,实际上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起点是比较主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的水平,而终点则是比较基准所具有的水平,超出这个终点,就变成差比句了。

(三)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结果+比较标记

(6)go faex neix caeuq go faex de sang doxlumj.棵 树 这 和 棵 树 那 高 相似

(这棵树和那棵树一样高。)

②mou hau caeuq mou ndaem biz doxha.猪 白 和 猪 黑 肥 相似

(白猪和黑猪一样肥。)

此类型等比句的特点是以连词“caeuq”连接两个比较对象,比较标记则位于比较结果之后,与汉语的“和„„一样”相对应。如例(6)中两个比较对象为“这棵树”和“那棵树”,分别位于连词“caeuq”的两侧,而比较标记“doxlumj”则位于比较结果“高”的后面。同样,此类型的等比句也可在句末加“lo”或“gvaq”表示动态的相同比较,上文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四)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结果

他 和 你 一样 高

(他和你一样高。)

(9)ngoenzneix caeuq ngoenzneix ityiengh nit.今天 和 昨天 一样 冷

(今天和昨天一样冷。)

韦茂繁指出,这是一种借自于汉语比较标记的语法格式②,语序与汉语“和„„一样”完全一致。此种格式进入壮语等比句,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但相对来讲,此种等比类型的运用范围比较有限。

二、差比句

差比句指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之间,在程度、数量或性状等方面存在差比,并且由相关的比较参项构成的有一定格式的句子,最终目的是表现差别。壮语差比句结构类型可分为五种,即:

(一)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基准

壮语此类型缺少语法标记,比较结果由形容词充当,依靠语序表达差比含义,也叫意会型差比句。例如:

(10)gou laux/oiq de sam bi.我 老/嫩 他 三 年

(我比他大(小)三岁。)

“laux/oiq”是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专用于年龄差距间的比较,充当差比句的比较结果。壮语中此结构类型中除了形容词外,亲属称谓词“beix/nuengx”也可以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充当比较结果。例如:

我 大/小 他 两 月

(我比他大(小)两个月。)

(二)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标记+比较基准

这种类型的差比句主要是“gvaq(过)”型差比句。例如:

(12)saenzcingz bengz gvaq gim.人情 贵 过 金

(人情贵过金。)

(13)dungxcaiz ak gvaq doih.才能 强 过 伙伴

(才华赛过人。)

上述壮语“gvaq”型差比句中形容词“bengz”“daeuz”和“ak”充当比较句的谓语,也是差比句的比较结果。壮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gvaq”型差比句,这种差比句中的谓语是由动词来充当的,它所进行的是一种行为能力的比较。例如:

我 跑 过 你

(我跑得比你快。)

(15)de rap gvaq daxmeh de.他 挑 过 母亲 他

(他挑的比他母亲挑的重。)

例(14)中比较的是奔跑的能力,句子的谓语由动词“buet”充当。而例(15)中比较的是挑担的能力,句子的谓语由动词“rap”充当。这种“gvaq”型差比句是壮语中特有的,泰语中没有。

(三)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比较结果

此种类型不仅比较标记借自于汉语的“比”,语序也和汉语“比”字句一致。

壮家 生活 比 蜂蜜 甜

(壮家生活比蜜甜)

(17)lauxdaih beij lauxngeih saeqsim.老大 比 老二 细心

(老大比老二细心。)

(四)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结果+比较基准

你 多 瘦 我(你比我瘦。)

(19)haeuxsan lai bengz haeuxgok.白米 多 贵 谷子

(白米的价钱比谷子贵。)

(五)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结果+比较标记+比较基准

这种类型也是壮语差比句的一大特点,句中表“超过”义的“lai”和表“多于”义的“gvaq”同时存在,属于双标记差比句。例如:

(20)ma lai biz gvaq meuz.狗 多 肥 过 猫

(狗比猫肥。)

(21)yiuh mbin lai sang gvaq roegenq mbin.鹞鹰 飞 多 高 过 燕 飞

(鹞鹰飞得比燕子高。)

三、极比句

所谓极比句,即某一事物与同类事物相比,在数量、程度等方面达到最高值。极比句通常有限定比较的范围,在句中由表示处所或范围的介词短语或名词性词组来充当。比较标记是极比句中必不可少的,壮语极比句中以程度副词“最(ceiq)”为比较标记。

(一)比较范围+比较主体+比较点+比较标记+比较结果

全 班 他 打 扑克 最 猛烈(全班算他最会打扑克。)

家 黄 咱们 就 算 你 辈 最 高(咱们黄家就数你辈分最高。)

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比较范围和比较点可以隐含。例如:(24)faenj duhheu ceiq nyangq.米粉 绿豆 最 韧(绿豆粉丝最韧。)

(25)huq siu neix ceiq siu.货 销 这 最 销(这种货最畅销。)

(二)比较范围+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结果 里 班 我 算 他 最 高(我们班里,就算他最高。

第二篇:短语结构类型

“短语结构类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短语的五种结构类型、概念及结构层次关系。

2、能正确划分短语的种类。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母语的情感。教学重点:根据所学概念,正确划分短语类型。教学难点:短语的概念及结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

 练习(课前测试)

指出下列词语的合成方式。多媒体展示:

树木 手脚 牛马 大树 红花 火车 砍树 浇菜 洗车 花开 树倒 血流 火红 碧绿 很高 掉了 翻出 吃了 吃的 用的

通过对词的组合方式的复习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新课教学

1、并列短语: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多媒体展示)海口和三亚 老师和同学 花草树木 珠光宝气 改革开放 唱歌和跳舞 团结互助 雄伟壮丽 讨论并通过 继承和发展 聪明美丽 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 万紫千红 风和日丽

2、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的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例如:(多媒体展示)我的老师 恭敬地鞠躬 小心观察 世外桃源 突然发现 清晰的字迹 小心地翻阅 一个顾客 完全相信

3、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一起组合成的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例如:(多媒体展示)敬畏生命 开阔眼界 热爱生活 夸奖同学 爱好文学 撰写文章 欢度节日 维修汽车 安排工作 布置舞台

4、后补短语: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的成分是补语。

例如:(多媒体展示): 开心极了 热死了 牵回去 大得多

5、主谓短语: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的词组成的短语,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多媒体展示): 老师讲课 阳光灿烂 精力充沛 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通俗易懂 我们学习斗志昂扬 意志坚定 身心愉悦

6、介宾短语: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

例如:在教室里 从海口来 在上面按了两下 往南边 对同学说

7、的字短语: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加“的”组成的短语。的字短语可以用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功能。

例如: 八年级(6)班的 语文老师的 大家的 勤奋刻苦的 打篮球的 在操场上锻炼的 在树底下纳凉的

通过对短语类型的学习,可以为今后学习“句子的成分”作准备,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就能为今后学习划分句子成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练习(课后测试)

指出下列短语结构的类型

露珠晶莹()密得不透气()春光明媚()好看极了()工作繁忙()暴跳如雷()翻了一阵()书写作业()

非常美丽()更加坚强()可贵的精神()陶冶情操()多么漂亮()更加坚决()蔚蓝的大海()大家唱歌()我们高兴()爬在树上的()垂涎三尺()洗得干净()

第三篇:基于链接结构理论的句群结构类型的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依据话语链接理论,从八个方面分析了句群的链接结构。旨在为留学生提供有效的句群链接训练形式,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论文关键词:链接理论 结构 句群结构类型

鲁健冀《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曾指出,外国人用中文说话、写作,常给人前言不搭后语之感,即使他们说的或写的每个句子都是合乎语法。主要问题就在话语的衔接、照应和语义连贯上。如:

记得去年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滑冰场,那天早晨下了一场雪,我们还是特别高兴。我们上车,一路上观赏了迷人的白雪,我们对这种生活向往已久,所以我们一路上唱歌、跳舞,心里充满了喜悦。我们终于来到了滑冰场,我终于明白了滑冰场的魅力。

此为一中级班留学生的作文,就单句来看,句子基本正确,可是就整个语段而言却非常拗口。这说明,单纯字词句的训练是不能完全提高话语交际能力的,还需从语篇的角度加以训练,所以有学者提出要重视语篇的研究。基于此,笔者依据《发展汉语——高级汉语》课文,拟结合链接结构的有关理论,对语段内句群的链接结构的类型进行分析。

一、链接结构的理论基础

“链接”一词原指一种程序,《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在电子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递参数和控制命令,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可执行的整体的过程”。语篇的链接结构由节点和链组成,是一种线性的文本结构。节点分为起始节点和被链接点,起始节点是需要被说明的节点,被链接点则对起始节点进行说明;“链”就是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包含着节点和链的篇章结构就叫做链接结构。文本链接是针对话语本体,再度加工话语表达信息的。例如:

(1)上海人有许多可以和北京人相提并论。【比方说,上海生产的服装、鞋帽等产品质量好、款式也好,总是在市场上最受欢迎;上海人素质高,有文化,有教养,讲礼貌。上海人的服装欣赏水平也很高,常常走在全国前头。上海和北京毕竟是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而且是优秀人才集中的地方,不可能逊色于别的城市】。而且上海人还有一些北京人没有的,【例如节俭、勤快、守时、讲效率等等。再说,虽然上海人有看不起外地人的毛病,但他们至少没有看不起北京人】,所以北京人并不能因此就轻视上海人。

李明洁曾指出,每一语篇都有自己要表述的语义核心,并将该核心贯穿于整个文本之中,保证各语句不偏离主方向,这个核心就是“语义主线”。例(1)的划线部分就是语义主线。非划线部分则是对语义主线的说明和解释。为保证主题方向的正确性,作者三次说出了意思相近的三句话,保证本次论述的完整性,而这些划线部分都是语义主线,非划线部分即使删去也不影响作者的意图,这些都是语义支线。语义支线的语言形式就是链接结构。

起始节点都在语义主线上,例(1)中“优点”是一个起始节点,是很明示的,紧接着的一句就是对应它的被链接点,是举例说明它具体的“优点”的。

二、链接结构的分类

为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文本,作者在表达中就要使用各种链接手段,使语句的链接方式最有效。李明洁将链接结构分为八大类。

(一)注释结构

(2)我很喜欢谈天说地,也很喜欢写。【所谓随笔,不过是以笔代嘴的意思,随心所欲,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这篇随笔就说说我的名字吧。

作者有时会担心读者不明白自己的话,于是就暂停话语的行进,先将该概念解释一番,然后再回到语义主线继续论述,这种结构通常会出现以“所谓”为链的话语形式,类似于给某个词语加注解。在例(2)中,被链接点通过“随笔”的重复来实现和起始节点的链接,这是注释结构中常见的链接的方式。

(二)意向结构

意向性指的是具有意识的主体其意识指向外部世界的关系,动词“发现”“听见”“希望”和“说”“宣布”“告诉”等都表现了一种意向行为,这种行为的范围就是意向域。意向行为在某一场景中发生,而意向域涉及的可以是另一个场景。如:

(3)我曾经认识一位女士,她绝对是一个最佳伴侣。当时我们共同乘坐一辆狭小而闷热的汽车,外面烈日如火,我感到很不舒服,而她却安静地看着窗外,有时还有一丝微笑挂在她的嘴边。下了车,我她为什么微笑,她告诉我,她那时正在欣赏马路两边的树,它们在微风中摆动,好像是快乐的舞蹈家,这让她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记得”“问”“说”与说“我曾经认识一位女士,她绝对是一个最佳伴侣”这句话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中,上例通过“记得”“问”“说”等意向动词把要告诉读者的内容告知读者,填补了读者的信息空白。

(三)扩展结构

(4)旅行会帮助我们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比如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做或那样做。那次在一个小镇上,我看到很多工人在用锤子将大石头砸成小石子,然后卖给建筑工地。我当时,为什么这个并不很贫困的地方会采用这样原始的劳动方法,因为按照现代的科技水平,机器完全可以代替这种劳动。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终于了,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机械化的过快发展也使一部分人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因此,这里的人宁愿采用人力劳动方式,也不使用机器,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上例的起始节点是一个粗略的表述,而其后的被连接点则是详细完整的说明,他们一前一后,却在相对独立地描述同一个问题,这样就构成了“扩展结构”。上例起始节点中的“帮助我们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的有哪些问题,又有怎样的答案,在被链接点中都回答得很清楚。当作者认为已经交代清楚了,就不会再接着写下去了,否则就可能出现更进一步的链接。

(四)总提结构

(5)【具有神秘性的事物一般都有吸引力和诱惑力,很多人都想试一试;另外,网络的空间距离也会使人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为人的想象提供足够的空间,】所以有些人只满足于在网上与想象中的情人聊天儿,并不急于走到网下来见面。

“神秘事物的有意思”体现出的两个方面,在后面都分别有所说明。一般而言,书面语中介绍性的概述文字通常使用这样的“总提结构”。

(五)总括结构

作者在分说了各种情况之后,再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总括结构,给人的感觉是头重脚轻。如:

(6)记得在一个小岛上,我遇到一对来自澳大利亚的情侣,他们在岛的中部租了一间小屋子。……屋子的内部条件令人皱眉:……。他们并不是想体验原始生活,只是因为那里的租金便宜。相比之下,我的房间靠近大海,宽敞明亮,……。得到这些条件只需要每晚多付4美元。【当然,如果经费不足,这是无可奈何的,可是,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我们就要尽量满足自己旅行中合理地序言,宁愿为保护脚而磨破鞋,也不为节约鞋而光着脚。】

由于“总括结构”与“总提结构”相对应的关系,它们有时也合在一起出现,也就是出现“总—分—总”的结构。也就是说,为保证读者正确理解,作者采用了多种方式反复论述的办法。如:(7)我不认为北京人因此就可以轻视上海人。【上海人对北京人还是很友好的,可能他们会轻视外地人,可唯独不敢轻视北京人。而在北京人眼里呢,上海人的形象却不那么美好:精明、小气、没有诗意、缺乏幽默感等等。总之,北京人认为,上海人的毛病太多了。】我认为北京人的这种看法没有什么道理。

(六)例举结构

“例举结构”就是语义主线抽象地描述了某一事物或现象,而其后的语义支线则进行具体描述,它们把一般和特殊这样两个不同的方式结合到一起,构成例举结构。如:

(8)虽然大家都是在“过日子”——吃喝拉撒睡,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北京人的活法却总是最快地跟上世界潮流,总是有大家风度。【比如说酒吧吧,哪个城市的酒吧会比北京的酒吧多呢?酒吧虽然也赚钱,但文化味儿大于商业味儿。】【也许有人会说,北京人有点儿“油”,不错,是有点儿油,但并不浅薄,北京人也不避俗,但俗中有雅,即使是最俗的俏皮话,也有历史典故作背景,加上十足的京腔,显得有那么点儿诗意。】

这类链接结构一般都会使用明显的表示例举的关联词语链,如“例如”“比方说”“举个例子说吧”“就拿……来说”等等。

(七)比况结构

(9)那时候我还是不大想活,希望能有一个自然的死亡。就像【小河里的水慢慢满了,你难免就顺水漂流,漂进大河里去了,四周的风景豁然开朗,心情不由得也就变了】。终于有一天你又想到了死,心说算了吧,再试试,何苦前功尽弃呢?

在这里,“死”和“漂进大河”完全不是同一类事物,这里只是一个比喻,但是最后的结论是一致的“又想到了死,心说算了吧,再试试,何苦前功尽弃呢?”“比况结构”是用一个通俗的比方来比喻前面的抽象表述。在上例中,节点里的“小河”是与前面所言的“死亡”不同的事物,但是最终得出的结论确实是一致的。

(八)等价结构

(10)我写过一组关于女孩子的文章,用的是一个女性名字:,实际上就是【“小费”】的谐音。

例子中的“萧菲”与“小费”实际上是一种同义的表达方式,作者在用“萧菲”之后,再用“实际上就是”做链接,选择“小费”来进行再次表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等价结构。

在等价结构中,经常会出现“就是”“也就是”“换言之”“或者说”一类的关联词语链。这些词语的存在使得“等价结构”看上去很像是自己给自己做翻译。

本文结合链接理论,对语段内句群的链接结构的分类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有助于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句群链接训练形式,衷心希望这些研究能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存田.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_.[2]岑玉珍.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_.[3]鲁健冀.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4]邢志群.高级汉语篇章连贯教学法[A].冯胜利,胡文泽.对外汉语书面语教学与研究的最新发展[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_.[5]李明洁.口语中的链接结构及其元认知本质[A].孙茂松,陈群秀.自然语言理解与大规模内容计算[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

第四篇:论文的类型和结构

一、撰写研究论文的意义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研究人员长年累月辛辛苦苦地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有创造性的成果,但往往由于他们没有重视研究论文的撰写,使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没能适时地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教育技术研究论文是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过程的反映,是教育技术研究结果的文字记载。研究论文写得不好,研究结果就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来。因此,认真撰写教育技术研究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着教育技术研究的成果,展现着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水平,并永久性地保存于人类科学宝库之中。

进行教育技术交流,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研究论文是对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表述,它一经发表,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因而它是进行教育技术交流、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好工具。

通过研究论文的撰写,可以进一步检验已发现的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并且,极有可能帮助科研人员根据现有的成果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甚至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锻炼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系统性、明确性。教育技术研究本身,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逻辑严密、说服力强的研究论文,它需要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加以整理,组织成论文。因此,撰写研究论文,是提高科研人员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能力的一种好手段。

二、研究论文的类型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包括繁多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因此,研究论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调查报告,如对某个教育技术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的报告即为调查报告。它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实验报告,如对某种教育技术应用问题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报告即为实验报告。它主要是通过实验找出规律,提出经验、办法、建议,并得出应有的结论。

专论,即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专门论证的文章。

评述,即对有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中的某些事实、观点、方法和结论加以评价、论述。

综述,即在研究大量的文献之后,概括出同类课题若干文章的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和方法。译述,即把国外专家的一些著作翻译成中文并加以评述。

学位论文,根据不同学位等级的要求,为解决某一课题而撰写的具有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术论文。专著,即科学工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叙述的著作。

以上关于研究论文的类型划分,对撰写研究论文的人员来讲,是必须了解的。只有根据自己进行教育技术研究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那种研究论文加以撰写,才能写作出理想的研究论文。

三、研究论文的结构

搞清楚了研究论文的类型以后,还必须进一步了解研究论文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也就是研究论文的结构问题。

任何文章都有自己的结构,无结构不成文章,研究论文也不例外。研究论文的结构是研究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对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和安排。一篇研究论文的结构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这就是说,一篇文章要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结构。

任何文章的结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的。各种类型的研究论文都有自己的习惯写法,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共同结构部分,这就是: 1.题目 2.摘要(或提要)3.导言(或前言、引言)4.正文 5.结论 6.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

研究论文结构的共有部分,就是它的一般格式,也有人称之为研究论文的基本型。

在研究论文的一般格式中,最重要的是导言、正文、结论三部分。对全文来讲,这三部分承担着各自的任务。

导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本论文研究的这一课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正文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详细阐述所发现的科研成果,它主要包括如下三大部分:

论点陈述。陈述研究论文的论点要明确,使人看后一目了然,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假设陈述式、特征概括式以及肯定陈述式等。

论据铺列。包括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调查方法、试验使用情况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论证展开。根据从不同途径获得的论据,对前面提出的论点加以论证。论证的方法可采用综合与分述,或者归纳与演绎。

结论部分是全篇研究论文的总结,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它主要是对事实的肯定,关系的确定,以及对一些规律、原则、法则加以表述。

研究论文的导言、正文、结论三个基本成分,是人们从大量研究论文的格式中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出研究论文表达方式的共同特点,形成为今天大家比较常用的研究论文的结构形式。当然研究论文的结构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固定形式,也不必要采用同一个模式、研究论文的结构还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体裁而灵活安排。只要能够达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缜密、条理清楚的要求,在写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对于有经验并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讲,在研究论文的撰写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惯用结构。因此,研究论文的一般结构式并不抹煞多种论文各自的结构个性,也不是只能套用的框框、但是,对于初写研究论文的人来讲,为了更有效地表达科学研究的成果,参照研究论文的一般结构式,是完全必要的。

一、撰写研究论文的意义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研究人员长年累月辛辛苦苦地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有创造性的成果,但往往由于他们没有重视研究论文的撰写,使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没能适时地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教育技术研究论文是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过程的反映,是教育技术研究结果的文字记载。研究论文写得不好,研究结果就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来。因此,认真撰写教育技术研究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着教育技术研究的成果,展现着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水平,并永久性地保存于人类科学宝库之中。

进行教育技术交流,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研究论文是对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表述,它一经发表,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因而它是进行教育技术交流、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好工具。

通过研究论文的撰写,可以进一步检验已发现的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并且,极有可能帮助科研人员根据现有的成果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甚至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锻炼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系统性、明确性。教育技术研究本身,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逻辑严密、说服力强的研究论文,它需要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加以整理,组织成论文。因此,撰写研究论文,是提高科研人员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能力的一种好手段。

二、研究论文的类型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包括繁多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因此,研究论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调查报告,如对某个教育技术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的报告即为调查报告。它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实验报告,如对某种教育技术应用问题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报告即为实验报告。它主要是通过实验找出规律,提出经验、办法、建议,并得出应有的结论。

专论,即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专门论证的文章。

评述,即对有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中的某些事实、观点、方法和结论加以评价、论述。

综述,即在研究大量的文献之后,概括出同类课题若干文章的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和方法。译述,即把国外专家的一些著作翻译成中文并加以评述。

学位论文,根据不同学位等级的要求,为解决某一课题而撰写的具有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术论文。专著,即科学工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叙述的著作。

以上关于研究论文的类型划分,对撰写研究论文的人员来讲,是必须了解的。只有根据自己进行教育技术研究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那种研究论文加以撰写,才能写作出理想的研究论文。

三、研究论文的结构

搞清楚了研究论文的类型以后,还必须进一步了解研究论文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也就是研究论文的结构问题。

任何文章都有自己的结构,无结构不成文章,研究论文也不例外。研究论文的结构是研究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对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和安排。一篇研究论文的结构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这就是说,一篇文章要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结构。

任何文章的结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的。各种类型的研究论文都有自己的习惯写法,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共同结构部分,这就是: 1.题目 2.摘要(或提要)3.导言(或前言、引言)4.正文 5.结论 6.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

研究论文结构的共有部分,就是它的一般格式,也有人称之为研究论文的基本型。

在研究论文的一般格式中,最重要的是导言、正文、结论三部分。对全文来讲,这三部分承担着各自的任务。

导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本论文研究的这一课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正文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详细阐述所发现的科研成果,它主要包括如下三大部分:论点陈述。陈述研究论文的论点要明确,使人看后一目了然,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假设陈述式、特征概括式以及肯定陈述式等。论据铺列。包括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调查方法、试验使用情况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论证展开。根据从不同途径获得的论据,对前面提出的论点加以论证。论证的方法可采用综合与分述,或者归纳与演绎。

结论部分是全篇研究论文的总结,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它主要是对事实的肯定,关系的确定,以及对一些规律、原则、法则加以表述。

研究论文的导言、正文、结论三个基本成分,是人们从大量研究论文的格式中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出研究论文表达方式的共同特点,形成为今天大家比较常用的研究论文的结构形式。当然研究论文的结构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固定形式,也不必要采用同一个模式、研究论文的结构还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体裁而灵活安排。只要能够达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缜密、条理清楚的要求,在写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对于有经验并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讲,在研究论文的撰写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惯用结构。因此,研究论文的一般结构式并不抹煞多种论文各自的结构个性,也不是只能套用的框框、但是,对于初写研究论文的人来讲,为了更有效地表达科学研究的成果,参照研究论文的一般结构式,是完全必要的。

第五篇:芽的类型和结构

课时课题:第一章

第六节 芽的类型和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知道芽的着生位置和发育结果,并说出芽的类型。(理解)

2、通过展示卷心菜的纵切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枝芽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发育过程。(重点难点)

3、概述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学生联系生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重点)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件,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

通过卷心菜纵切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环境对生物结构的影响,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问题导学等方法,首先从芽的种类入手,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芽的分类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枝芽的结构,学生对芽的结构并不熟悉,也非常抽象,这块内容结合卷心菜的纵切面,进行实物投影非常的形象生动、具体,便于学生记忆。关于茎的结构,用提前准备好了浸泡红墨水的枝条,使学生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于顶端优势,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产实践中去分析。然后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主干和侧枝发育的相关性的具体利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课前准备:

卷心菜纵切、红墨水浸泡的枝条、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春天,百花盛开,柳树发芽,(展示图片)那么各种花和叶子由什么发育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芽的结构和类型。

【自主学习】

过渡:为什么有的芽发育成花有的芽发育成叶子?首相我们来看一下芽的类型 师:阅读课本第29页第二、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在课本标出并理解好)

1、按照芽的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是顶芽?什么是侧芽?

2、按照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哪几种类型?

3、枝芽、花芽、混合芽将来分别发育成什么? 生:

探点一芽的类型

一、自主学习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

1、按着生位置的不同,芽分为枝顶端的芽。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叶腋处。师:展示顶芽侧芽图片

按照着生位置顶芽侧芽 生:按照芽发育的结果分

枝芽发育成茎和叶

2、按芽发育结果的不同,芽分为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发育成叶和花 师:展示枝芽花芽混合芽图片

枝芽花芽混合芽梨花桃花

探点二 芽的结构与发育

过渡:我们知道了芽的类型,下面我们一起探究芽的结构与发育

由于现在的季节植物的枝芽结构不是很清晰,不便观察,因此我们以卷心菜的纵切为模型,来认识枝芽各部分的结构,虽然卷心菜不是一个枝芽,但是它的纵切面和枝芽的纵切非常的相像。师:(实物展示台展示卷心菜的纵切),大家对照课本30页“枝芽结构模式图”,认识枝芽的结构

师:哪位同学结合卷心菜的切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

生:纵切面可以观察到中间是一个轴,顶端有一个突起,周围还似有突起、轴的侧面,生有小叶子样的结构,并且越往顶端越小„„

师:下面我们将枝芽的各部分予以科学命名,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介绍枝芽的各部分结构?

生:结合多媒体,指出枝芽各部分结构

1生长点2叶原基3幼叶4芽轴5芽原基

师:请结合刚才的阅读 将枝芽发育成的枝条各部分对应起来 生:小组合作分析枝芽的各部分结构将来会发育成的结果

师:我们知道了芽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发育情况,老师这有一个枝条,你能说出各部分由芽的哪一结构发育来的吗?

生:生长点→产生新的芽结构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幼叶

→ 发育成叶 叶原基→发育成侧芽 芽轴

→发育成茎

综上所述,所以我们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知道木本植物茎是由芽轴发育来的,茎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展示图片)

师:阅读课本第31页第一自然段和多媒体图片,思考:茎从外向内由哪几部分组成? 每部分各有什么功能? 生:结合多媒体填空

1、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和。

2、木质部内有,作用是,运输方向: ;韧皮部内含有,作用是,运输方向:。

3、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

4、阅读相关链接“年轮的形成”,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层细胞进行分裂,大部分细胞向内分裂形成,少量细胞向外分裂形成。师展示课件:

探点三茎的结构茎从外向内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各有什么功能?运输有机物(自上而下)1韧皮部(筛管)2形成层侧向分裂增生3木质部(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师:(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浸泡好的带叶的枝条),枝条下端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将茎横切,茎的哪一部分会被染成红色?为什么?

生:(观察)木质部,因为木质部的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是自下而上。

师:“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

果农用斧的钝头在树干上敲打,使树干韧皮部受轻伤,为什么结的果实反而更大?

生: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当树皮和韧皮部被砍,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利于有机物积累在果实。

下列两个枝条上同样大小的果实,生长一段时间后,大小会出现不同吗?如果不同,哪个大一些?请说明理由。师:为什么木本植物的茎可以逐年加粗,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 树皮被环割正常枝条

生:因为木本植物的茎中有形成层,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

师:下面请大家观察一组图片

棉花杨树冬青果树

观察以上图片杨树和果树、行道树相比它们有什么不同?(提示:结合课本31页第二段)

1、什么是顶端优势?

2、如果要保持主干持续生长,应该怎么做?如果想促进侧枝生长,应该怎么做? 这幅图片分别是如何利用顶端优势原理的?

生: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生:如果要保持主干持续生长,应该摘除侧芽,相促进侧枝生长,摘除顶芽果树棉花没有主干,侧枝向四周伸展侧枝很多,杨树林的树主干很高侧枝伸展较短。师:看来顶芽侧芽的关系非常的微妙啊。

【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看到了大家对生物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下面大家来一起回顾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结合助学的自我感知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建构

【课堂反馈检测】

1、种植番茄时,常摘除枝条的顶芽,原因是(B)A.防止生长过快

B.促进多生侧枝 C.促进棉花主干生长 D.促进叶的生长

12.有些植物的茎,例如桃的茎,能够不断长粗,主要是因为这些植物的茎内有(B)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导管和筛20、如图是丁香枝芽结构的纵切图和丁香的一段枝条,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1是 生长点,3是 幼叶。

(2)乙图中的a 茎 是由甲图中的[ 4 ] 芽轴 发育成的;乙图中的c 侧芽 是由甲图中的[ 5 ] 芽原基 发育成的。(3)甲图中的[3]是由[ 2 ] 叶原基 发育来的,它能发育成乙图中的[ b ] 叶。

(4)据图所知,枝芽将来能发育成为 枝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问题导学、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实物教具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成功之处:

1、学习枝芽的结构时,由于现在的季节植物的枝芽结构不是很清晰,不便观察,因此我们以卷心菜的纵切为模型,来认识枝芽各部分的结构,虽然卷心菜不是一个枝芽,但是它的纵切面和枝芽的纵切非常的相像。通过展示台实物投影枝芽的纵切面,形象生动,学生对枝芽的结构印象非常深刻,有了初步的分析之后,再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图进行命名识记,找学生当老师讲解,教学效果更好。

2、在学习茎的结构和功能时,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将茎横切,茎的哪一部分会被染成红色?为什么?使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情境的创设者,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落实到教材上。通过教学实践看,本节课的效果很好,学生对学习目标能高质量的完成,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

4、联系生活实践“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果树的剪枝、棉花的摘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不足:没有利用实物展示植物的芽,对于枝芽各部分结构也没有让学生动手去解剖,枝芽的发育,我只是让学生结合课本从课本中找答案,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助于学生理解?

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