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16-834351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2 17:35: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都包括了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学习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动机等几个维度,而每个维度实际上又包括了几项具体内容。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适应不良即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生活上,进入中学后大多数学生才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很多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重新学习去做。对于那些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就很困难。其三,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四,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青少年正处

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向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独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

13、14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异性感情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尤其是初中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的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们稚嫩的双肩怎能担负这些呢?于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在看待学生早恋的问题上,应该是积极而开放的,应把避免严重行为后果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恋爱本身看作问题的关键。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种处理方式:

(三)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对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上述情况。但初三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三学生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者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不良的影响。

(四)行为和人格偏离

1.行为障碍,或称不良行为。中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多动症,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懒散,对抗行为等。这些多见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追求虚荣,追星族心态和迷恋电脑游戏的不良行为快速上扬。

2.人格偏离。人格也叫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偏离主要是个体人格发展不健全,性格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偏离有:(1)自我意识偏差。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认识和评价不全面、不准确,因而抑郁、闭锁。(2)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只考虑自己,较少考虑他人的需要。(3)自卑心理。(4)嫉妒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好表现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面对不容乐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我们必须开始分析原因并寻找出路。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在他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中发现,有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这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造成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其次,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第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第四是传统教育观念作怪,导致一些教师教学方式不当。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被欣赏与被淘汰的》提醒了我们,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我们还必须把日益增多的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而不是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而要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而对我校学生而言,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封闭式管理环境的不适应性和不配合性;二是学习压力、学习期望带来的苦闷和学习动力缺乏带来的疲软;三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配合导致的心理侥幸,也就是说家长和老师对待某一些事情的评价存在差异时,学生扮演了一个墙头草的角色,从而无法达到良好的自我评价。

现在,一些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考不好,拼命准备,甚至夜不能眠,还有的甚至在考试前发烧头痛,以致于最后不得不中断考试。一名女生由于学习成绩下降,在交流中痛苦地说:“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如果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我们将背负太多的负疚感。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构成了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第三个直接原因。正确的家教是民主的、温暖的。而据调查,我国现在有70%的家庭存在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要么对子女过分保护,要么过分干涉他们。“听话教育”、“分数教育”,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导致一些家长根本不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当老师与其交流的时候,往往表示诧异甚至对教师的不满。另外,家庭关系不和,对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灵伤害。有的学生因为父母关系不和,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我们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投其所好,只讲好的,不说问题;也不能不顾家庭特点,一味否定学生。对于心理过偏激的学生,我们更有必要与其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取得他们对我们的理解、支持与认可,并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目标。

我们要知道的是,个体心理状态,如情绪、认知和意志水平等对学习、活动能力是存在重要影响的。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情绪高涨时做事的效率会比较高,或者当我们对一件事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成功的愿望时,自己的动力会比较强,也不那么容易感到疲倦。对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既需要一个强动机,也需要一个积极情绪的引导。大家所熟知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他的“三部个性结构”中指出,人的个性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系统构成。本我是个性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了自我,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而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良心、理性等,它是个性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其中超我抑制本我的不容于社会要求的各种行动,并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个性。我们可以借鉴他的理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赵强老师在规范和强化学生行为方式的过程中,习惯用击掌的动作,并反复用语言提醒学生该怎样做,不要怎样做;李萍萍老师在新课开始前习惯对学生进行表扬,“我知道同学们上一节课上得非常好,也学得不错,那我们就来检测一下大家学习的效果吧。”这些都是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强大的超我精神状态,并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与活动,对自我充满信心。

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克山农场中学

王宇

当代中学生存在无法承受学习成绩竞争的压力、自我定位出现迷惑等问题,为此,可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国中学生多数处于青春期(13~18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基本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中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青春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中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严重的甚至会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中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容多为学习问题。涉及学习成绩、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计划生钟等;二是表现比较强烈。如与父母、同学关系出现问题之、后负气离家出走、心灰意冷的;三是极端物化倾向。一次考试成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不得了,飘飘然溢于言表,而一次考试失败又能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四是心理表现的表面性和简单化。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而产生的挫折感尽管表现强烈,但大多很肤浅简单,或者说他们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情绪反映;五是可塑性强。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无论从认识上、情意品质上还是个性特征上都处于一个质的转折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合情合理的引导、推心置腹的沟通、没有任何条件的尊重接纳以及通情达理,都会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中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将来高考发挥智力水平、积极面对生活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可以使中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中学时代有着激烈的拼搏和竞争,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中学生必须从依赖父母转向靠自己。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新的生活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中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尽快适应充实而有意义的中学生活。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当代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差,缺乏竞争意识,缺乏自信心等。究其原因,这与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中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心理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惧、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等。那么,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就成为各中学迫切需要解决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了。我认为对于这一状况中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途径,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中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学生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应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中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同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开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学生的生活,而且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机会。

当然,心理咨询的方式很多,如通过以生活指导为中心的咨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交往、生活等问题,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通过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咨询,可以指导学生改善情绪和性格,使他们面对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通过对心理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学业、成才、交友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测试说明: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测试题: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31.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悬崖边、大厦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跳下去的感觉。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35.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36.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37.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等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38.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测评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评价参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4)31-40分。是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5)41分以上。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找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量表该测验是调查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能力和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无关, 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本测验每一问题都只有“是” 和“不是”两种可供选择的答案,在每题的后面用“1”表示“是”, “2”表 示“否”.1,你夜里睡觉时,是否总想着明天的功课

2,老师在向全班提问时,你是否会觉得是在提问自己而感到不安 3,你是否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

4,你考试成绩不好时,心里是否感到不快

5,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提心吊胆

6,考试时,当你想不起来原先掌握的知识时,你是否会感到焦虑

7,你考试后,你没有知道成绩之前,是否总是放心不下

8,你是否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

9,你是否希望考试能顺利通过

10,你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是否总担心完不成任务

11,你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时,是否总是怕读错

12,你是否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大可靠的13,你是否认为你比别人更担心学习

14,你是否做过考试考坏了的梦

15,你是否做过学习成绩不好时,受到爸爸妈妈或老师训斥的梦 16,你是否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你的坏话

17,你受到父母批评后,是否总是想不开,放在心上

18,你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了对方,是否就不想再干了 19,人家在背后议论你,你是否感到讨厌

20,你在大家面前或被老师提问时,是否会脸红

21,你是否担心叫你担任班干部

22,你是否总是觉得好像有人在注意你

23,在工作或学习时,如果有人注意你,你心里是否紧张

24,你受到批评时,心情是否不愉快

25,你受到老师批评时,心里是否总是不安

26,同学们在笑时,你是否也不大会笑

27,你是否觉得到同学家里去玩不如在自己家里玩

28,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也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

29,你是否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

30,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不想加入

31,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

32,你是否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

33,你的朋友是否很少

34,你是否不喜欢同别人谈话

35,在人多的地方,你是否觉得很怕

36,你在排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心里是否一直认 为自己不好

37,你受到批评后,是否总认为是自己不好

38,别人笑你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39,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

40,你失败的时候,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责任 41,大家受到责备时,你是否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

42,你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时,是否一出 错就特别留神

43,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你是否认为自己难以应付 44,你是否有时会后悔,那件事不做就好了

45,你和同学吵架之后,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

46,你心里是否总想为班级做点好事

47,你学习的时候,思想是否经常开小差

48,你把东西借给别人时,是否担心别人会把东西弄坏

49,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你心里是否很烦躁

50,你是否非常担心家里有人生病或死去

51,你是否在梦里见到过死去的人

52,你对收音机和汽车的声音是否特别敏感

53,你心里是否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好

54,你是否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

55,你在决定要做什么事时,是否总是犹豫不决

56,你手上是否经常出汗

57,你害羞时是否会脸红

58,你是否经常头痛

59,你被老师提问时,心里是否就是很紧张

60,你没有参加运动时,心脏是否经常“扑通,扑通”地跳

61,你是否很容易疲劳

62,你是否很不愿吃药 63,夜里你是否很难入睡

64,你是否总觉得身体好像有什么毛病

65,你是否经常认为自己的体型和面孔比别人难看

66,你是否经常觉得肠胃不好

67,你是否经常咬指甲

68,你是否舔手指头

69,你是否经常感到呼吸困难

70,你去厕所的次数是否比别人多

71,你是否很怕到高的地方去

72,你是否害怕很多东西

73,你是否经常做噩梦

74,你胆子是否很小

75,夜里,你是否很怕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

76,你乘车穿过隧道或路过高桥时,是否很怕

77,你是否喜欢整夜开着灯睡觉

78,你听到打雷声是否非常害怕

79,你是否非常害怕黑暗

80,你是否经常感到后面有人跟着你

81,你是否经常生气

82,你是否经常会突然想哭

83,你有时是否会觉得,还是死了好

84,你是否经常想大声喊叫

85,你有时是否想过自己一个人到遥远的地方去 86,你被人说了坏话,是否想立即采取报复行动

87,你心里不开心,是否会乱丢,乱砸东西

88,你想要的东西,是否就一定要拿到手

89,你是否经常想从高的地方跳下来

90,你是否会经常急躁得坐立不安

91,你是否不想达到好的成绩

92,你是否从未说过谎话

93,你是否一次也没有失约过

94,你是否不愿说出别人不让说的事

95,你是否总是很有礼貌

96,老师或父母说的话,你是否都照办

97,你是否发过怒

98,你不喜欢的课,老师提前下课,你是否会感到特别高兴

99,你是否无论对谁都很亲热

100,对不认识的人,你是否会都喜欢

计分规则: 计分规则: 选“是”答案,记 1 分,选“不是”答案,记 0 分 结果解释: 结果解释:(1)学习焦虑(1~15 题):大于或等于 8 分,说明该生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 不安心学习,十分关于考试分数,小于或等于 3 分,说明该生学习焦虑低,学习不会受到困扰,能正确对待考试成绩.(2)对人焦虑(16~25 题):大于或等于 8 分,说明该生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 害怕与人交往,遇事退缩;嫉妒心强;小于或等于 3 分,说明该生热情,大方, 容易结交朋友.(3)孤独倾向(26~35 题):大于或等于 8 分,说明该生孤独,抑郁,任性, 自我封闭,不善于交往;小于或等于 3 分,说明该生爱好社交,喜欢寻找刺激, 喜欢与他人在一起.(4)自责倾向(36~45 题):大于或等于 8 分,说明该生自卑,怀疑自己的能 力;小于或等于 3 分,说明该生自信,能正确看待失败.(5)过敏倾向(46~55 题):大于或等于 8 分,说明该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 恼,遇时 过于敏感;小于或等于 3 分,说明该生敏感性较低,能较好地处理日 常事物.(6)身体症状(56~70 题):大于或等于 8 分,说明该生在极度焦虑的时候, 会出现呕吐,失眠等症状;小于或等于 3 分,说明该生基本没有身体异常表现.(7)恐怖倾向(71~80 题):大于或等于 8 分,说明该生对日常事物,如考试, 陌生人,黑暗等,有较严重的恐惧感;小于或等于 3 分,说明该生基本没有恐怖 感.(8)冲动倾向(第 81~90 题):大于或等于 8 分,说明该生十分冲动,自控力 差,情绪波动大;小于或等于 3 分,基本没有冲动.(9)虚假倾向(91~100 题):大于或等于 6 分,说明该生不诚实,虚伪,弄虚 作假.说明: 说明: 若全部指标在 70 分以上,可认为他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这种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有不适应行为,有的可能表现为攻击和暴力行为等.说明:下面有50道题,每道题有3个备选项,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每题只能选择一种结果。

A.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B.难回答 C.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第一部分:学习方法

1.喜欢用笔勾出过记下阅读中不懂的地方。A.B.C.2.经常阅读与自己学习无直接关系的书籍。A.B.C.3.在观察或思考时,重视自己的看法。而且在遇到问题时,对自己的看法很有信心。A.B.C.4.在对老师将要讲的课会做很充分的预习,并且会预先做一些练习。A.B.C.5.遇到问题,我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A.B.C.6.为更好地理解老师讲的课程,我会对笔记等内容归纳成太哦问或图表。A.B.C.7.听老师讲解问题时,眼睛注视着老师。A.B.C.8.我喜欢利用参考书和习题集。A.B.C.9.对于学习中的要点,我会很注意归纳并写出来。A.B.C.10.我不经常查阅字典、手册等工具书。A.B.C.11.我对作业和考试中的错误会进行修改,并根据试卷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A.B.C.12.我认为重要的内容,就格外注意听讲和理解。A.B.C.13.阅读中若有不懂的地方,非弄懂不可。A.B.C.14.在学习的时候会经常联系其他学科内容进行学习。A.B.C.15.在动笔解题以前,先做全面的审题,有了设想后,才去解题。A.B.C.16.阅读中认为重要的或需要记住的地方就划上线或做上记号。A.B.C.17.经常向老师或他人请教不懂的问题。A.B.C.18.喜欢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A.B.C.19.我很注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并努力学会。A.B.C.20.对需要记牢的公式、定理等反复进行记忆。A.B.C.21.经常观察实物或参考有关资料对其进行学习。A.B.C.22.听课时做完整的笔记。A.B.C.23.我有专门的错题本。A.B.C.24.如果实在不能独立解出习题,就看了答案再做。A.B.C.25.我经常制定学习计划,但不一定按照计划来做。A.B.C.第二部分:应试心理

26.在重要考试的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了。A.B.C.27.我每天早上都会吃饭而且早餐很有营养。A.B.C.28.在考试前,我总感到苦恼。A.B.C.评价办法:

以下是有分值的结果,只要你的选择与下列结果吻合,可以得1分。请对照你的选择统计你的得分。结果为A,分值为1分的题目编号是:1.2.3.4.5.6.7.8.9.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7.结果为B,分值为1分的题目编号为:无。

结果为C,分值为1分的题目编号为:10.24.25.26.28.50.评价结果:

第一部分的分值若高于20分,说明你的学习方法还是比较理想的。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学习方法的测试,比如孩子是否善于总结对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学习是否主动自觉,对知识的涉猎是否广泛,等等。总之,包罗了在学习方法上的各个方面。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取长补短的过程,在某个方法上掌握得出色,不代表其他的地方做得都是完美的。因此如果你的成绩一直比较理想,很可能得益于你所掌握的知识适合自己并且有正确学习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不仅要继续保持,还要继续发挥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在新的学科和新的知识点中,不断归纳总结,不断发现新的方法,千万不要因为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如果在这部分的某些题目中没有得到比较好的分数,很可能说明你在某个环节上做得不好或者做得还不够到位,对于这样的题目,你需要考虑一下其目的是检测你的哪一个学习环节,是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或者是考试复习等。总之,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有其重要的作用。检测和考试的目的是一样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你这部分的成绩很好,但自己在学校考试中的表现一直不好,就说明你的问题并非出在方法上,也许是学习态度或学习品质出了问题。若低于此分数,则说明还有些地方没做好,需要如何改进等。

第二部分的分值若高于23分,说明你在考试中的心理素质是比较好的。心理素质对考试成绩会有一定的影响,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重视心理素质,因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因为心理素质太差而影响了考试成绩,相信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会感到非常遗憾,非常可惜的。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全无问题,那么下次考试就不会把问题全部归结为紧张啊,难受啊等问题了。若低于此分数,就要注意分析自己的原因,可以根据之前我们提出的几点建议,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总之,我们既不要过分夸大心理问题的作用,也不要忽视它。保证在进入考场之前,方方面面上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黄冈试卷网httP://(协)

本课题2005年秋季开始实施,2005年9月向学校申请立项,2005年9月结题。2005年10月申报课题结题审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升学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致使家庭、学校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德化第一中学作为一所位于山区的省一级达标高级中学,学生在初级学校时都是佼佼者,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后,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老师们往往难以发现。

了解各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使心理咨询工作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全面、主动、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咨询、引导和帮助;同时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提供有消极倾向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普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四方面进行分析、综述并初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2、针对调查结果,结合与学生的访谈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个案及课题组成员在一线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课题组成员定期的研讨,形成有效的教育对策,并反馈给教师和家长;

3、针对学生在调查、访谈及咨询中反映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宣传及心理辅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是初中阶段前与少年后期相接,后与青年中期相连,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成为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作为少年期结束和青年期开始的高中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高中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渥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另外,学生升入高中以后,所受的各种内外压力增大,这既可能成为学习动力,也可能造成心理障碍。为此,通过此次课题研究,了解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成因分析,探索解决对策,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步骤

内容:

1、针对我校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2、分析普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并综述;

3、对学生反映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并以各种形式反馈给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

4、针对学生在调查、访谈及咨询中反映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宣传及心理辅导。

方法: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个案分析法和经验法为辅。(因大部分课题组成员为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

步骤:

1、准备阶段(2004年9月1日-2004年9月12日)

为实施课题研究拟定具体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1)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资料;

(2)制作学生综合资料一览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心理辅导登记表及案例收集卡。

(3)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对课题研究任务进行分工。由小组成员负责数据收集工作,负责人负责统计并形成分析报告。

2、实施阶段(2004年9月13日-2005年5月)

对高中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形成普查结果。接着依据普查结果所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对学生的访谈进行成因分析,根据咨询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处理和经验总结进一步形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选用量表SCL-90,通过纸笔测验,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形成报告。(2004年9月13日-2004年11月)将其中显示出异常的学生数据录入心海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存档。

(2)利用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选用量表SCL-90,对高二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系统可直接形成初步的学生心理档案。将系统中的数据导出,进行统计分析并完成调查报告,并将调查报告反馈给班主任。(2004年11月底-2004年12月底)

对2004年秋季课题工作开展的状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3)选用“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通过纸笔测验,对高三年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状况调查,搜集数据并形成调查报告。针对调查结果,学生在问卷后“自由畅谈“部分及咨询中反映出的问题,对高三年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考前心理辅导。(2005年2月中旬—2005年5月)2005年5月22-23日,我校邀请福建师大教科院心理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福建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叶一舵教授到校为高三年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出版了两期题为“阳光心情,伴你高考”的辅导小报。在飞凤楼北楼楼下宣传栏还刊出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供考生参考。

3、总结阶段(2004年6月-2004年8月)

对学校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进行进一步整理,完善建档工作。对一年来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对成员的成果进行整理归档。

四、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

《德化一中2004级高中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教育对策》

《德化一中2003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2002级(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为了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咨询室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同时还要求学生填写一份涉及学生基本资料、家庭

情况,居住情况等的调查表,以做参考。调查显示,高一新生中有22.8%的人存在轻微心理问题,在测查的10个因子中,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两方面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分别占到39.6%和25.7%,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新的环境中,学生对环境的不熟悉或学习压力增大,使不可控制的因素增加,引起个体的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引起其在学习生活中的不适应。针对新生的不适应问题,心理咨询室与学生广播台合作,推出了有关“从容走过心理适应期”的节目,内容涉及新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和心理调适。

在学校向北京心海软件公司购进《心海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后,我们于11月底对高二年进行了心理档案的建立工作。调查显示,高二学生在量表SCL90各因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如下:强迫(48.4%),人际关系(40.3%),敌对(32.4%),偏执(30.2%),其他(29.4%),抑郁(26.6%),焦虑(25.9%),恐怖(24.7%),精神病性(22.5%),躯体化(18.2%)。在除精神病性和躯体化两个因子外的其他八个因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均超过总人数四分之一,其中在精神病性这一因子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达到22.5%,接近四分之一。高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比较突出。

2005年春季,课题组对高三年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状况调查。我们从引起学生考试焦虑的四个主要来源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给学生带来焦虑程度最高的是“担心前途”,有63.11%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前途成为引起他们焦虑的最主要原因;处在第二位的是“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其焦虑程度的平均百分数为61.30%;“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处在第三位,其焦虑程度平均百分数为52.62%;“担心自我形象受损”处于第四位,其焦虑程度平均百分数为28.39%。毕业班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主要是在考试时出现思维阻抑,反映在身体上的不适较少。

依据调查结果,我们完成了调查报告及对策分析,为毕业班学生缓解考试焦虑“出谋划策”,并通过高三年学生家长会将一些建议告知家长。同时,课题组与心理咨询室合作,为毕业班学生发放了学习技能自我检查表,并附上小建议,帮助毕业班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进行改善。其他成果

探索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方法许玉萍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张生德

谈中学生人际交往中不良心理及克服技巧郭坚墙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陈明斌

人际交往心理咨询个案郑晓玲

讲座稿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当前中学生常见障碍表现及形成原因 苏煌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德化一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连维琛 课题组成员论文获奖

陈明斌老师 浅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获省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评审二等奖

郭坚墙老师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获省心理学会第十二届

学术年会论文评审二等奖

郑晓玲老师 德化一中毕业班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获省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评审优秀奖

课题时长:2004年9月-2005年9月

课题负责人:郑晓玲(德化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课题组成员:苏煌品 连维琛 陈明斌 郭坚墙 许玉萍 张生德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