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自两年前开始课改到现在,课堂改革已经一步一步进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在我们走入课改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行为和方法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点滴反思总结如下:
一、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课改,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我国古代,就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论。现在,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⑴组织者。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改中经常采用的课堂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例如:人教版小语第二册《月亮的心愿》,我在教学中设计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先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同桌互读、互查生字认知情况,师再范读课文,小组讨论:月亮为什么会有这两个心愿?再全班讨论交流,弄清原因,接着通过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表演妈妈、珍珍弄清月亮的心愿是否实现,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对月亮和珍珍说什么和如果你是月亮或珍珍应该怎么做?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⑵引导者。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改关注的是满足学生知识、技能、品德、情感体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需要,教师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时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个种启迪,如同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如同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古诗两首》时,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我不是每一首都从头到尾分别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春晓》的方法,利用学到的方法再去学习第二首《村居》,这样很容易地掌握了这首诗。
⑶参与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产生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用活”教材
新课改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⑴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与教科书有关的一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都可变化:授课顺序是可变的,授课时间是可调的,教学实例是可选的,教科书中的内容不一定是必须用的或必须掌握的。如人教版小语第一册第一单元中安排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如果按照教材来教,那么课程是安排在二月下旬,这与我们这个地方的实际春天不符,我就大胆地将这内容安排在三月上旬,学生很好地找到了春天。
⑵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课改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⑵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⑶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很累,也很辛苦!但只要一走上三尺讲台,看到那些生动而又鲜活的张张笑脸,我的内心深处就会自然升腾起一种感觉:我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课改为我和我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与它同呼吸共成长!我坚信: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幸福着、快乐着、并终究美丽着!
罗 英
2011-6-28
第二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
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
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第三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语文教学重视“双基”,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语文教学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更可悲的是语文课堂里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抹杀了无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那就更无智慧可言了。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知识型人才,也需要技能型人才,但更需要的是智慧型人才。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我们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是在给学生一个“点金指”,让他们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和获取这一财富的能力。而要实现新课程改革,让学生拥有这样的“点金指”,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中做如下转变:
一、教师“主角”和学生“配角”的重新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中心和“主角”。在许多场合,非但教学内容的确定,活动的安排、方法的设计都出自教师,就连板演、讨论、提问甚至答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是“配角”,被动地服从,配合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这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前更为明显――示范的是教师,而学生被要求和教师“配合”好。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学生似乎更象一个个毫不相干的观众,静静地看着教师上演的枯燥乏味令人恹恹欲睡的独角戏。
在新课改即将推开之际,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谁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呢?
面对新课改,我们首先要摈弃这种以“我”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所有活动都应为了学生,围绕学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我们教师要首先实现自己角色的转换,明确学生是认识者和发展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迅速完成由主角向“配角”的转变,急流勇退,把学习的舞台主动让给学生。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授渔少一些授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舞台上思考讨论、归纳;质疑发问实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兴趣培养的过程,成为认识加深的过程,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教材由学习目的向发展平台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是一种“教教材”的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目标的达成。所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都是围绕学生掌握教材这一目的的,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考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教材是死的,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因此,这种教学更注重的是结果,是让学生“学会”,掌握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改变过去的这种模式,努力形成用教材教的模式。教师把教材完全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目的。通过对这种工具的运用,为学生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学习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实现方法和技能的正迁移,活学或用,触类旁通。这就使学生由学会转移到会学上来,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崭新的平台,学生可以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教学模式由“刺激――反应”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背,教师查。教学活动成为单一的“刺激――反应”的机械的生理过程。它在课堂上反映为被动接受(填鸭式、满堂灌),在课后则表现为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这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几无区别。
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刺激――反应”型教学模式向“双向互动”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工作,多一些学习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指导,少一些硬性的说教,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勤思考,敢发问,培养创作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体,探索一些诸如情景教学等新做法,引入表演、竞争等手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使学生在乐中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要求。这样,师生在认知、情感方面进行的双向互动式 的课堂教学,不是比那种“刺激――反应”型的效果更好吗?
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四篇: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一、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二、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 1
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四、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峡》设计的“对话式阅读” 教学与过程,就较好地体现了对话式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1)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飞奔的船只和凄异的猿啸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2)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回溯三峡的过去,细看三峡的现在,展望三峡的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3、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三峡》先写山后写
水,是如何写山的?又是如何写水的?为什么要这样写?(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三峡》语言凝练,虽然只有几百字,却能绘尽四季景色,罗列山水猿啸,为什么能达到这种效果?
(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三峡》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属于自然描写,这是否与本文写景的宗旨背离?你有什么看法?(4)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郦道元写三峡风光,大部分笔墨放在写水,水是课文的重点,那么为什么要先写山后写水?能否调整一下顺序,或者只写水?
4、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譬如: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三峡?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第五篇:反思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失落的天堂?
――反思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伴随着九年级语文教学过程的逐渐终结与时间的迅速流逝,新一轮语文教改探索也将暂时划上一个句号。纵观三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其面貌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语文课堂不时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些新教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面对将来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几年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以鉴之戒之。
一、如何对待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矛盾。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我们曾经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如何使两者统一起来,我们意识到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如何对待学生自主性学习与教师引导性教学的矛盾。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我们曾经误解: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时常会出现了一种我们现在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如何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呢?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要求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生成的资源具有不确定性,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准确把握课堂具体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知识需要等及时做出调整,进行“二度备课”,从生成中因势利导,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
三、如何对待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矛盾。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如今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几年的教学让我们逐渐意识到,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现在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想合作学习前,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是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合作学习的质量好坏。因为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形成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立的看法。这样,在合作时,才能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同伴交流,使合作更有成效。而教师在学生合作时要充当“管理者”、“咨询人”、“顾问”和活动的参与者等角色,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取得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如学习能力上,情感态度方面,学生的合作技能方面等等,然后每个小组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逐渐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有人说,语文教学课堂是失落的天堂。良言在耳,我们有时逼问自己: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如何让广大师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儒雅的、原汁原味的语文天堂。我想,除了除了正确处理好上述的三个矛盾,还应当不断自我更新,进行内功储备,让每一节的语文课堂上都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