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要善于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教师要善于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作为学生,他们渴求教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一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教师要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营造充满师生情感的课堂,孩子们不知觉地乐在其中。
让孩子们学会“等一等”
课堂上,孩子们常常高举小手,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等别人把话说完”是最基本的,我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耐心。让孩子意识到:不是只有他的事、他的想法最重要,别人的事、别人的想法也同样重要,任何时候我们都得尊重别人,让别人先把话说完。让每一次表达面向全体,让每一个人成为听众。
激发每一个孩子倾听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或“说”的孩子身上,而常常冷落了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了解听的情况,并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孩子及时提醒:“你听得最认真了,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啊!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到了。”我还经常这样说:“你的小耳朵真灵。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老师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对于倾听态度认真的学生,我还奖励红花,给家长捎去喜报。
循序渐进的学习重点词句
理解重点语句的一般过程:
1、找到重点语句读准确、读通顺。
2、抓住关键处引导交流,初步体会。
3、结合词语及文本相关段落深入理解。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5、回归重点语句诵读积累,升华体会。
从这几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理解重点语句并不是简单的直线的流程。这个 过程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规律发展变化的,是一曲折的过程。
教师对生成的信息选择掌控
在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信息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自始自终明确目标、熟悉教材,“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通过适度掌控,时刻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
第二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个冬天的早上,我跟平时一样组织孩子的展间活动、早操活动,接着便开始了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正在活动室里安安静静地听我讲绘本故事。这时,乐乐姗姗来迟。他站在活动室门口,手里拿着一包饼干,饼干袋在他手上发出了一些声音。一下子,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乐乐吸引走了。于是我有点生气了,便批评乐乐道:“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你知道迟到是不好的吗?你知道你影响了小朋友的活动了吗?”乐乐却一直站在那里,不说一句话。“还不赶紧坐到位置上去。”乐乐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但手里仍拿着那包饼干,还时不时地摸摸它。孩子们的眼睛也时不时地瞟向乐乐手中的饼干。见状,我更来气了:“乐乐,把你的饼干交给老师!你看,你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拿来!”乐乐仍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低着头。我走上前去,不由分说,一把拿走了乐乐的饼干,并重重地放在了自己身边的桌子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乐乐始终难以投入。集体活动结束了,其他孩子都去吃点心了,而乐乐仍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干脆把乐乐叫到了面前,责问他:“乐乐,你今天到底要干什么,你没有听见老师请小朋友们吃点心吗?”就在这时,乐乐“哇”地一声哭开了。那一刻,我一下子有些后悔了:也许孩子有什么隐情,我应该听他说说。想到这里,我把那包饼干还给了乐乐,继而轻声地问起他来:“乐乐,你今天为什么要带饼干来幼儿园?”这时乐乐才轻声地回答我说:“妈妈今天上班时间来不及了,我们没有吃早饭,妈妈就给我带了包饼干。”听到这儿我内心惭愧极了,为什么我事先不好好问问乐乐?为什么我没有了解孩子的情况就发脾气了?乐乐已饿了一早上了,难怪他一直紧紧地捏着饼干袋不松手,还时不时地摸摸饼干,他一定是饿了,想吃了。而我却一次一次无端地批评他,还拿走了他的饼干。孩子无疑是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伤害,有多委屈、多伤心呢!
从那以后,我开始时时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
安安是个大家都认定的调皮的孩子。一天早上,我刚走进幼儿园传达室时,就听到园内有孩子在哭。值班老师生气地告诉我说,是你班上的安安又打人了。一旁其他的幼儿也七嘴八舌地告起安安的状来。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后来,当其他幼儿都由配班老师带着去户外活动的时候,我走到安安面前,轻声地问他:“安安,今天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想,安安这时突然哭起来了,哭得很是伤心。我拍拍安安的肩膀说:“安安,跟老师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好吗?”安安抬起头,很委屈地对我说:“她一直在我耳朵边上说我是小笨猪,说了很久。我不是小笨猪,我就打她了。”原来安安不是那个故意挑起事端的孩子!而所有人只看到了那个被打的孩子在哭,却不知道安安内心的委屈,于是我对安安说:“她骂你小笨猪是她的错,但是你动手打她也不对。”安安小声地回应说:“打人是我的错。”听到他的认错,我拉起安安的手对他说:“那现在我们就去找他们,说清楚事情的原委,让她给你道个歉,你也跟她道个歉。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不能动手,要跟人讲道理,好吗?”安安默默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安安很愿意听从我的引导,我也不断地鼓励他学习如何友好地与小朋友相处、交往。
不断的实践反思让我逐渐意识到,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顷听孩子的心声,不要把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强加给孩子。教育的最大成功,是让每一个孩子变得更好。
第三篇: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发布者:杨红英 发布时间: 2012-10-21 22:38:41
作为老师,要耐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学生才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盼,倾听就是爱。
有这样一件事情使我记忆犹新,二年级三班的李康同学上语文课课没带字典,我当时很是生气,心想,如果是普文杰没带也就算了,因为他们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而李康在我看来是一名很要强的好孩子,怎么也没带。不等他解释,我就严厉地对他说:“我通知带字典你不带,就等于老农去劳动不带劳动工具一样,看你今天怎么上课!”李康想对我说些什么,支吾了一声又没说什么。下课了,我走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没带字典?他说:“因为我昨天病了没来上课,你通知带字典我不知道。”这时,内疚,愧悔„„这些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我那一刻的心情,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那样武断。当时我很后悔,我真诚地向他表示我的歉意,希望他能原谅我的错误,这时,笑容重新回到了李康的脸上。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对我永远是一个提醒。理解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用恢弘的爱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是教育的起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一定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我一定做到: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
第四篇:职场要善于倾听
职场要善于倾听
做领导的,往往希望多多听到下属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是给公司带来丰厚效益的建议。但这类建议确实太少了,可以称得上凤毛麟角。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平台不一样,下属往往会从自身出发,思考自己范畴的事情。如果有一些创造性的意见,此员工肯定心怀较大目标。
在职场,员工们对领导多是一些溢美之辞,我这里并非贬义。这往往是员工对公司的一些计划、措施和产生的效益的肯定,也有对领导个人魅力的追捧。当然,希望通过几句好话打动领导,使自己获得一些好处的也不乏其人。领导做长了,特别是一些有作为的领导人,慢慢地以为自己什么都对,下属素质太差,容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几年下来,我们发现,越是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不是公司业绩下降,就是出现了重大经济问题。何也,就是领导在某一阶段,做了点成绩,因为自我感觉良好,目空一切,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学习进步了。现代社会几乎可以这样形容——日新月异,没有了合理化意见,加之自己是固步自封,公司举足不前,便在所难免了。
所以,精明强干的领导,不仅善于倾听合理化的意见,更善于倾听下属的牢骚之词。善于倾听,其实是领导胸怀的表现。俗话说,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这个人就可以做多大的事情。从一些历史故事中,我们发现,古代的一些有作为的帝王不仅善于倾听,而且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如说,楚文王活捉了蔡侯,要烹煮蔡侯以祀祖庙,谁的话也听不见去。有一位勇士,执宝剑宁可和他同归于尽,也不愿意看楚王失去诸侯。在现在人看来,楚王大失面子,但他还是收回了成命,表彰了这个剑谏勇士。楚庄王乃是一代雄主,围绕他这方面的故事很多。优孟哭马就是其中一例,楚庄王要用大夫之礼来葬爱马。滑稽戏剧家在宫廷里大哭说,应该以人君之待遇葬马,这样好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贵马而贱人,一句话说得他茅塞顿开,赶紧改正错误。
这多是一些进谏之词,使我们有了借鉴之处。但我们现代人,出入职场,面对的只是领导而非君王,再说,现在社会也没有了进谏的氛围。我们高明的领导,其实在自己的范围里,可以听到下属真实的声音,这真实的声音,往往是以牢骚作为载体的。
有一个与我十分亲近的下属,因为聪明能干悟性强,在其他人看来,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也以为这小子的确很幸运,短短时间内,取得了别人几年也达不到的好成绩。他却在一次酒后,向我大发牢骚,且句句在理,使我颇为惊讶。我一向以为自己很有亲和力,也以为本人善于与员工打成一片,其实,我才发现这是一种表面现象,我的亲近是难以深入员工内心之中的。我这样的作风如此,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更加难以接近下属了,使之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出现了一个断层。
怎样使员工能发出自己的牢骚呢,我想应该给予鼓励,因为发了牢骚,即使在精神层面也使员工轻松多了。何况,通过这些牢骚,你发现了公司必须改进的方面,你自己必须改进的方面,甚至还可以从真实的声音里,得到更合理化的建议。
只要放下架子,有一点耐心,让员工了解,言者无罪,何愁收获不到真实的声音呢?
所以,在职场中,只要善于倾听下属的牢骚,你就能得到很多的合理化建议,也就更利于自己,更利于公司的进步和发展了。
第五篇: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南苑小学 鲁玉芬
人们常常习惯把无私奉献的老师比作红烛,比作春蚕。做为一名教师,我却并不想和很多老师一样成为红烛,因为它照亮了别人却也燃烧了自己;我也不想成为春蚕,因为它吐尽了蚕丝却消逝了自己;我更希望自己永远成为一株默默无闻的平凡的小草,虽然它小得是那么不起眼,但一样可以为大漠戈壁荒原装点一点点绿意。多少年来我似乎一直习惯于安静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习惯于把关注的目光更多的投入到孩子们的身上。我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在意的是能快速转变差生对学习的态度,我更在意的是俯下身静下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心灵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成了我人生的不懈追求。
每次接上新班学科时,我很不习惯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吵闹,上课东倒西歪的、听课三心二意的样子,甚至有时怎么管教都不听的现象。一个月我每天都是生气的过日子,感觉每天过得很累。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感觉到头晕目眩,就在我要摔倒时,孩子们一下子喊了起来:“鲁老师„鲁老师您怎么了?”“老师,您辛苦了,您休息一会儿吧。”“老师,您就坐着上吧。”“老师,对不起,我们不再吵闹了。”听到孩子们的一句句肺腑之言,我激动得不知所措„„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知道孩子们是多么的懂事,多么的善解人意!并不是我眼中飞贼一个。他们年龄小就有了这么大的爱心,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还有什么埋怨,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从此我改变了原来的与孩子交流方法。我把自己当作老小孩,给自己一片童心,每天跟他们交流,玩耍,做游戏„„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后来他们也把我当作他们的大朋友一样,每次玩什么游戏都拉着我去玩:跳皮筋、踢毽子、跳绳„„,如果我累了,他们就会去拿凳子来给我坐,帮我捶捶背。同时跟我聊他们家里的事情,有的说跟爸爸去哪里钓鱼;有的说跟妈妈去公园玩有趣的事情;有的说爸爸妈妈又吵架了;还有的说妈妈和奶奶不和了。他们说高兴的事情时我跟他们一起分享快乐,他们说伤心的事情时我就引导他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我跟他们说,我既是你们的大朋友,也是你们的“老妈妈”。所以有时他们就抱着我的腰叫我“鲁妈妈”。我自豪、欣慰,孩子们也很快乐。
记得九月份我班转来一个学生,当我面对着那六十个鲜活的生命时,我发现了那双呆滞的、胆怯的眼神。(课前我已经了解到他成绩几乎是零,不完成作业、不爱说话、不喜欢集体活动。)但我却假装不知道他的差,把他的呆坐表扬成认真听讲,并及时制止了学生的窃笑。我发现他脸一下子红了,但身子却很明显的直了直。课后我又请他帮忙清扫办公室的卫生,他没说话,只是木然的点了点头。后来我发现办公室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我及时的表扬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在课堂上发言了,虽然那是大家都知道答案,但我却领着同学送给了他长久的、热烈的掌声。偶然一节数学课上,他的发言很精彩。我灵机一动,这正是我让其他学生从他身上吸取前进动力的好时机,就让学生们说说他进步大的原因。原本以为学生们会说出“认真听讲”“动脑思考”之类有关努力学习的话语,没想到一名女生站起来,指着我说:“老师你!是你!他说你对他好,他喜欢你!”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理由,却又是一个多么容易做到的理由。
从这些经历中我一直相信:只有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让孩子更健康成长。只要我们真正俯下身来,放下架子,给予孩子们足够、充分、宽松的爱,他们一定也会敞开心扉,接纳我们这些大朋友,老朋友。只有关注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在爱的长河里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让他们拥有一片晴朗、明净的天空,拥有一条积极、健康的人生路。因为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纯洁的,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要了解他们心中所想,要光顾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一味的牵引。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喜欢倾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借此想说:“喜欢倾听的教师是一个智慧的教师。”因为理念陈旧的教师是不喜欢倾听的,只习惯传授灌输;固步自封的教师是不喜欢倾听的,只喜欢自以为是,坐井观天;急功近利的教师是不喜欢倾听的,只会浮在表面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智慧型教师,就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有一篇文章里是这样说的:“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教育工作不只是教师、家长,还要全民、整个社会都要同心协力,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让祖国的花儿开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