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中学政治课有效教学之我见
编辑:春暖花香 识别码:16-717189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7 03:22: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学政治课有效教学之我见

中学政治课有效教学之我见

农植素

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文本的传授和启发,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具有良好的现代公民品质。如果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考量,这门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进而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有文化的人。所以,中学政治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这门课程设置的目标能否实现。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从教师的个人素养方面来说,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及时的更新政治课教育教学理念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在课堂角色应由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协调者,将讲台由教师的舞台转变为师生共同的舞台,给学生创设出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题,从而为有效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同时搞好活学与考试的关系,轻视考试这个环节是不应该的。然而,重视考试与以考试为本有原则区别。在思想政治课中,以考试为本的主要表现,第一是以考试为中心来组织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一切以考试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第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考试的“战略”和“策略”,而忽视育人和教改;第三是误导学生,将应试作为主要学习目的,而忽视了明理和做人。思想政治课需要有科学的、有效的考试,但同时我们要坚持以活学为本,寻求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和方法,废除以考试为本。

2、掌握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步骤

思想政治课既要遵循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中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要非常灵活,任何一堂思想政治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要把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和磨练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品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要统一的观点,但要注意:千万不可忽视激发情感和磨练意志的有机渗透,否则,课堂就会枯燥无味。

3、将文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文本的知识相对于现实生活来说,其具有滞后性。因此,不要把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不要死读书、读死书。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种工具,我们应该在利用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好政治知识。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去进行内心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材中好的“想和做”,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强烈的针对性,二是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想和做”,可以掀起教学高潮。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维价值,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和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把文本的知识重新梳理和设计,把文本的知识设计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更为密切,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4、能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准确的把握

政治课的教学重点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因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源除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和家庭。因此,每次思想政治课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接受训练的道德法律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这种知行矛盾有时表现为

有知无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有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无行。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在备课阶段,应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若学生是有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行上;若学生是无知有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明理上;若学生是无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上。

二、从具体的教学设计方面考虑,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

思想政治课是影响学生“思想”的,特别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否则,没有学生的参与、体验、探索,仅凭教师宣讲,是难以触动心灵的,是很沉闷枯燥的。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理解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身心。

但在诸多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容易变成对学生的放任,“表面热热闹闹,实则浅薄无聊”。所谓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情况,自然,在完成过程中发展了智力,锻炼了能力。没有目标、任务的学习,或者没有时间要求的学习,效率是无从谈起的。

2、把时政要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

因为目标教学,所以教师自然应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知道这课的重点,甚至知识结构。用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导入不是枯燥地告知概念,也不是静态地投影任务目标。要多用时事导入的方式,就是用投影时事报刊新闻,或者播放时事新闻视频的方式,有时借最近高考或者各地的高考模拟题导入,制造一种悬念,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另一方面穿插一些时事政治的事例和国际、民生的新闻,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看法。“教育即生活”。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泉,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服务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才有可能是有效教学。

3、培养学生回顾总结知识的能力和自我复习的能力

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教师灵活地教,学生自主地学,还要引导学生当堂及时地吸收、消化,甚至应用。政治课的内容需要延伸、拓展,但任务不需要延伸到课后,这既是减负的需要,也是思想影响“趁热打铁”的需要。应该每节课后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归纳学过的内容,整体复习,当堂消化,提高效率。

可以师生共同或者学生分组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纲要,形成知识的“树形图”,理顺知识点间的联系,促进理解。然后由学生结合知识树形图,去复述去细化,像教师讲课一样;如果有不会的,可以先看一下课本,然后继续“想”着知识提纲,接着复述。为促使学生认真复述,教师可以个别提问,或者默写。对提问的回答可以要求详细点,也允许自由点;对于默写,能细致表达亦可,不能的写出大概也行,如关键词、中心句等,甚至越简单越好,关键是是否动脑思考,是否理解。

中学政治课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寓教学于实践中,当然,教学方式是多样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培养、生活态度的培养、情感方式的培养,都是贯穿政治教学始终的通用原则。

第二篇: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会、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生长的过程。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会、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生长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课程。而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是指师生以课堂为舞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造出让学生有所感受,心灵、情感有所震撼的活动学习情景。“有效教学”是一种内在的、学生个人情绪、知识上参与的学习过程。

有效教学着眼于“立人”。它以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为依据,以丰富、积累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宗旨。拓宽了以往教学过分看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狭隘的功利性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主张:

1.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个性化的转化过程。

有效教学重视通过组织学习实践来认识事物,即通过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2.学生应在有效教学中学习、“发现”知识,唤起潜能,获得个性化的感知和感悟。

在有效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有效教学否定现行教学中那种强迫所有学生无条件接受某一种所谓“标准”的认识,全盘接受、认同老师或他人的结论的做法,否定唯教材是从,唯教师是从,唯考试时的参考答案是从的教学陋习。它强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力求对学习产生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体验知识、获得与众不同感知效果和情感体验。学生以获得自己正确的个性化的认识、体验为学习目标,实现课堂教学中个性的飞扬。

在学习体验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个体主要通过“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体验活动激活已有经验,然后通过想像、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产生新的经验。最后,又通过反思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

3.学习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过程中进行。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有当学生能够实现自主、能动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个性的情感时,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体。

4.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有效教学过程体验,并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实现教学相长。

体验是身心活动与直接经验二者产生的认知、情感和意识。体验往往以经验为基础,但又不停留于已有的经验,而是对以往的、他人的经验产生的一种升华与超越,往往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它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

第三篇:政治课实施有效教学之我见

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三条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三条规律称为“铁律那就是” 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我对政治课教学的认识发生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我认为有效教学着眼于“立人”。它以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为依据,以丰富、积累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宗旨。拓宽了以往教学过分看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狭隘的功利性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个性化的转化过程。正因如此政治课 有效教学必须重视通过组织学习实践来认识事物,即通过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政治课堂的主角。我认为以学定教第一条铁律就首当其冲因为学生只才在有效教学中学习、“发现”知识,唤起潜能,才能获得个性化的感知和感悟。

所以在政冶课堂实施有效教学中必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有效教学否定现行教学中那种强迫所有学生无条件接受某一种所谓“标准”的认识,全盘接受、认同老师或他人的结论的做法,否定唯教材是从,唯教师是从,唯考试时的参考答案是从的教学陋习。它强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力求对学习产生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体验知识、获得与众不同感知效果和情感体验。学生以获得自己正确的个性化的认识、体验为学习目标,实现课堂教学中个性的飞扬。在学习体验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个体主要通过“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体验活动激活已有经验,然后通过想像、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产生新的经验。最后,又通过反思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

只有当学生能够实现自主、能动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个性的情感时,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有效教学过程体验,并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实现教学相长。

所以又要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三,有效学习十分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学习体验可以通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链条,可以增强学生的意识、态度和观念。当今世界的价值观之一是——“态度决定一切”。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意识有利于发展其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良好个性,提升他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有效教学”使学生学习的背景生活化了。反映了学生在社会及生活中的需要,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功能。对每个学生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有效教学”最终使学生走向生活,更好的为社会生活服务,为实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出了一种思路。体验是身心活动与直接经验二者产生的认知、情感和意识。体验往往以经验为基础,但又不停留于已有的经验,而是对以往的、他人的经验产生的一种升华与超越,往往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它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

所以 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总之政治课有效教学是学生主动的体验。教师挖掘教材中利于体验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感觉自己就是教材中的一个角色在活动。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学生乐于参加,而且对教材中一些较抽象的理论也能迎刃而解。

第四篇:中学作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中学作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思想水平的高低,语文学习程度如何,其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然而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担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编造作文,丢失自我。

许多学生在作文中,感情贫乏、经历单调,胡编乱造,丢失了自我。各类“作文选”“写作大全”之类的参考书,成为他们创作的主要“源泉”。抄袭拼凑、剪辑组合、生搬硬套便成为他们创作的主要方法。这样拼凑起来的文章,没有了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个性,成为没有灵魂的作文。学生思维与创作激情往往在这样的写作中被压抑了、被扼杀了,便丧失了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能力欠缺,知难而退。

一提要写作文,不少学生头疼的是写什么。整天在学校、家庭之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生活积累,见闻贫乏,经历单调。结果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自然言之无物。再加上学生的摄材能力、思维能力、结构能力、言语能力、修改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常常令一些学生产生“作文恐惧症”,知难而退,丧失了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3、恐惧作文,厌恶写作。

笔者曾对九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98个学生中,喜欢作文的仅有15人,占15.3%;无所谓喜欢的23人,占23.5%;害怕作文的竟有60人,占61.2%。这一数据足以表明中学生中恐惧作文的严重性。问其原因,有人说:没话写;有人说:怕写不好。由恐惧作文而厌恶作文,导致应付,不负责任的人比比皆是。提起作文,不仅学生说难、家长说难,就连老师都不自觉地表现出怕。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4、指导不力,高耗低效。

作文教学的课时量占到语文课时总量的40%,但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的作文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作文教学模式还是几十年一贯制的“命题、审题、立意、选材、起草”模式。在作文教学中,重视概念和形式,忽视了渐进与积累;重视方法训练,忽视了情感熏陶。这种模式与文章产生的自然过程是不一致的。老师的命题提不起学生写作的精神,但又不能不写,而且还要限时完成,所以只好硬着头皮

胡编乱造。以上问题的存在,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激情。能有良好的效果吗?

要解决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做起,开展有效教学,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1、激发兴趣,形成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特级教师袁浩的儿童作文心理研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只有具有习作兴趣的学生才会把它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负担。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写作、敢于写作、勤于写作、善于写作。所以要把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放在写作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对书写、行款、标点、修改等提出一些常规性的要求,并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练习,直至形成牢固的形为习惯。

2、注重阅读,打好基础。

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最好的学校,这是培养想象最有力的手段。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讲的就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鲁迅早就说过,不要相信文章做法之类,已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就告诉读者怎么写。学生在读书中自会悟出怎么写。美国教育家克拉森在《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写道:发展写作能力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读大量的课外读物。现在有一些教师不是在引导学生读书上下功夫,而是大讲特讲写作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读作文选一类的读物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结果收效甚微,且耽误了学生阅读名家名作、吸收高营养的时间。

3、发展个性,倡导创新。

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用叶圣陶先生的话就是“立诚最为贵”,主张“作文”与“做人”的统一。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大都已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至于创意更是谈不上。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自由立意,自由选材。

4、联系生活,注重积累。

生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离开生活,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作又是一种释放,是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没有吸收和积累,输出什么?古人讲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他们积累有情有趣的素材,通过广泛地、大量地阅读和不断深入地思考,加深思想认识和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才能有“米”下锅。而写日记、写随笔、摘抄等都是存“米”的好办法。

5、发展思维,开阔空间。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有丰富的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关系。写作实践表明,思路清晰,是作文有条理的先决条件;而思路狭窄、僵化、混乱,大都是思维方面存在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点,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开阔写作空间,放开手脚,自由表达。让学生在开放的写作空间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驰骋他们思维的快车。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王格奇、王德俊编著

《教学策略论》侯耀先著

第五篇:有效教学之我见[范文模版]

有效教学之我见

决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它将是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认为:

1.有效课堂教学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学生中心说”和“生成性课堂”观念的影响下。预设教学目标的做法受到了质疑。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肯定了教学目标设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有效教学的要素之一。加里鲍里奇在论述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时,其中之一就谈到了“任务导向”,即定制教学目标。因此,不是要不要设立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而是怎样设立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

2.有效课堂教学应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是一堂课中所有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适用的有效范围,它的选择受制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是一定不能违背适切性的原则。

3.有效课堂教学应处于最佳的投入状态

课堂中学生的投入状态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一般说来。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指学生参与学习的水平与实际掌握的程度;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优于表层参与。

目前,研究者普遍将是否引发了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学习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国内的学者有实验研究揭示: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做到:(1)引发学习者情感体验,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2)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标;(3)提出富有挑战的任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为;(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课堂教学结束后又能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4.有效课堂教学应具有良好的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指教师能紧凑而富有节奏的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进程的时效性。它包括预防性的管理与应对性的管理。

5.有效课堂教学应呈现精细的教学环节

“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在育人目标的大前提和课程标准的规范下,45分钟课堂的每一环节的目标、内容、活动等的精心设计与准备,才能真正创建“有效的课堂”。就班级授课制而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讲授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仍是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教学环节。

6.有效课堂教学应满足好课的基本条件

所谓好课就是有效教学的课。叶澜教授认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是好课了。“扎实”的课是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是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是常态下的课。课堂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生成许多新的东西。“真实”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指标应该包括:第一,有效教学是充满生命意识的教学。第二,有效教学是经济的教学,即教学要有效益。教学的效益是通过时间、投入、收益等指标来体现的,“多快好省”是根本的原则。第三,有效教学是充满教师智慧的教学。

强化有效教学,就会“逼”着教师们提高自身素质,尽快由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持续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等等。

有 效 教 学 之 我 见

——中心发言材料

数 学 组

中学政治课有效教学之我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