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关于化学有效教学及课堂反思
编辑:寂夜思潮 识别码:16-61579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4 02:34: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化学有效教学及课堂反思

关于化学有效教学及课堂反思

有效教学:

高一化学处于初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学生过早地失去对化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而一蹶不振,我认为要抓住高一,也就能抓住整个高中。

为了很好适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我们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有效教学的框架;学生要发挥自身学习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有效学习方式,在对教师有效教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学,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下面就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一简单探讨。

1.发挥教师“教”的有效性

(1)提高教师课前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前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进行有效备课。其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等。教师在备课时,在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备教材,即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系,了解教材的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其次要备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设计课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有效教学要注重多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教师教学课题导入要注重有效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课题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较强的思维启发性作用。

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以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2.发挥学生“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在对教师“教”的有效性认识和策略有所理解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探索学生“学”的有效途径,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例如:很多学生学习后,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知识点不理解,通过批改作业及与个别同学交谈得知,认为初中化学很容易学,所以就不太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及方法提炼,没在化学上多做一些练习和巩固,还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的化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在高一对学生设的问题台阶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而是他们能上得去,以防发生两级分化。要通过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如习题课,讲解试卷,等,发现相似,寻找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基本任务,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教学,使得教学有效,具有效益性,通过有效教学,我们引导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授予学生学习的策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有效教学应该是我们持之以恒,不懈追求的方向目标。

教学反思:

我深知课堂40分钟是教与学最重要的环节。一堂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也就是备课是否充分。这学期听了很多节课,从中获益很多。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努力提高并做到下面几点:

1、认真研读教材不可少,还要做好听课总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的仅仅是理论知识,欠缺的是教学经验。针对这一点,我就应该多听老教师的课,课后认

真总结他们上课的优点,重点学习他们是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引领同学们思考,如何设置问题进行有效提问,从而来提高课堂效率。

2、深入了解学生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就像雕刻家在面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刚刚进校那会,利用课堂和课间自习等时间多和同学们交流,不仅要了解同学们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该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更清楚同学们会在什么地方出问题,易犯怎样的错误,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判断出同学们的学习障碍,这样在与学生们交流的时候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说的对,才会信服老师,才会发自内心的去想学这门知识。

3、丰富教学形式,抓住课堂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帮助同学们从原有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反思新知识,要给学生时间思考、给学生时间讨论才更有利于教师抓住关键点,找到突破点,从而让教和学处于最优状态。

4、充分利用好课前课后的短暂近距离

在课前和课后或是自习辅导时间,走到同学们中间去,充分利用师生短暂的共处时间,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难。这样学生才会逐渐信任老师,才会和老师放心心交流,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进行更好的互动。

作为青年教师虽然自己现在问题很多,但是只要用心去做,用心去想办法,多和别人交流,多学习,肯定会不断成长!

第二篇:教学化学有效课堂

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

杨岗中学:杨勇智

怎样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提高化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呢?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减负增效的一系列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成了首要问题。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备课教案有效——教案作为教师教学的实施方案要便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翻阅查看,教案要实用,要清楚体现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难、疑点,特别是重、难、疑点解析及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练习、作业设计。提倡写教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是否还有更为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达成了目标,有哪些学生没有达成,如何补救

我们很多老师觉得自己已经教了很多年了,不用备课,甚至书都不用看,就那么点东西,自己早就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所以根本就不去认真的备课,有时甚至是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随心所欲,反正知识没讲错就行,根本没有目标。这样的结果我们可想而知。备课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显得十分重要。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我们在备课时,要钻研大纲、通读并掌握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制定出单元课时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 标、重点和难点以及使用什么教具、做什么实验等,避免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教学的指向性更明确、更具体;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学生通过预习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知识,也可以通过阅读全文对新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学习;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二、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题海战术。“精讲”并不等于少讲,精选的题目要具有代表性,难度适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两头。“精练”就是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使他们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注重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

例如在CO2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我以下列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用实验加以探究。

(1)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以下三组物质:a.大理石和稀盐酸;b.大理石和稀硫酸;c.纯碱与稀盐酸。从以上三组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一组最适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若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什么装置? 所需仪器有哪些作用?

(3)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向气体发生器中如何装药品加药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怎样制得的气体较纯净? 怎样去收集气体? 若使反应停止应怎样操作? 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我发给每组学生不同的仪器。学生组合出了十多种不同的制取CO2的实验装置。我让每组学生介绍装置的优缺点,并适当加以点拨,最后让学生归纳做实验的思路与方法。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我是引导者和参与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现了有效教学。

四、高效课堂以有效的评价来衡量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传递、处理、反馈的过程,因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实施。对于学生的问题应肯定当先,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应首先对学生敢于大胆发问,敢于表达不同意见给予充分的信心和肯定,以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待异议要虚怀若谷,要善于挖掘闪光点,捕捉瞬时评价时机,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动作表情来实施课堂评价。在教师评价的同时与学生评价结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恰当地运用延缓性评价等评价方法。

在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同时,教师也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定期组织同事间的交流互助,营造合作研究的氛围,同时把评价标准交给学生,听取学生对学科教学的感受和意见。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能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整合提高的效果。

五、教师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思,然而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如果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就会稍纵即逝,造成遗憾。教学反思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记录你了解的学生中的困惑和问题;2.记录教学中的疏漏和探索;3.记录教学中的亮点。注重学生课堂的动态表现和分析跟踪评价的结果,可促进教学有效改进,学生成为有效教学的“主体”,教师的反思和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会给有效教学注入“催化剂”。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自己认真钻研教材,提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灵活调整,永远以学生为中心,这样会逐渐构建起高效的化学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坚决杜绝浪费时间的行为,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化学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这样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第三篇:课堂有效教学反思

课堂有效教学反思

目前,语文课改正在向纵深发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流程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令人欣慰的革命性变化。本人,一直以来,也全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尽可能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今天,又很荣幸的听了国培教育的首席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张承明教授的关于“有效教学理念”的讲座,对照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事例,仔细想想,确实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冷静思考。

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争议由来已久。与人文性相较,工具性是基本的。从工具性说,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了解、理解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学、思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拟定基础。然而,我在教学中,认为初中生已经完全有了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所以常常忽视了对字词积累这一块的教学,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腾出时间来让学生们抄一抄,背一背了。而是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课的最基础的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没有落实。

张教授告诉我们,一个人终身发展中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是不能忽略也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对文本能力的培养,这做舍本逐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符合新开课程标准理念的。说得更严重些,这是冲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事实上,这又会形成新的一种“教育悲哀”

语文教学必须要进行文本细读,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让学生在文本里走个来回。这也是张教授在给我们做讲座时反复强调的,语文教学是要让学生拿起书本进行阅读、感悟、发现,并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与文本探究。而我,常常会找些借口,认为学生的理解力不够,所以常常用自己的构想去替代学生的构想,如我原来在执教《苏州园林》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试找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2、课文先后多次提出“图画”,请你再仔细阅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这些句子,标明序号。这些句子中,哪几句是写整体?哪几句是写局部?哪几句是写细部?根据所标序号,你能概括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3、通过自学,你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有哪些启示吗?

4、文中优美的句段很多,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并划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在书上进行批注赏析。

其实,这些问题的设置都是我的,而并不是学生自己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后他们产生的问题。听了张教授的讲座后,我想,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们仔细阅读文本,走进文本后,要他们自己提炼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潜滋暗长起自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案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不能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更要想方设法,唤醒、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巧设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与习惯,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是以全体学生为核心,以“主体”的“自动”为前提,也可以以演讲、辩论、练笔等为活动的学生喜欢的基本方式。一要创设生动、充实、热烈的课堂气氛;二要注重师生平等和谐对话;三要语文活动要有新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这样使学生人人有愿望,人人有兴致,人人在思考,人人在活动。可喜的是本人在教学时,也会偶有所获的时候,如在执教《马说》一文在课堂三十分钟时,组织了一场辩论:“世上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韩愈的观点你同意吗?”学生由于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了辩论的诱因,因而发言十分积极,各抒己见,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地被发掘,回答丰富多彩而又有个性,从而加深了对文本思想与情感的领悟与理解。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新的“教育革命”。在这当中,其实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分析的问题还很多,例如: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活动?一切只是都需要学生探究得出么?一切教学必须始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吗?如何处理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教师的价值引导关系?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验活动中加以认识、探讨、研究和解决。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教学活动中还存在或将会出现各类问题,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有钻研探索的求学精神和毅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任何问题和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愿和同仁共同努力。

第四篇:化学有效课堂

浅析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广元民盟烛光中学 王述华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内40分钟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有道是“即知即行,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课堂教学研究的复杂性不仅在于所要研究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在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水平也是无止境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期待身处一线的教师能够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真正达到知与行的统一,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书斋文献中、面对电脑或研究文本苦思冥想,成为“不熟悉课堂的教学论专家”。多年来,我扎根九年级化学教学,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优化课堂结构,秉承“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的从教理念,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具体教学为例,浅谈本人肤浅的认识。1.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谈到怎样教时,有这样一个观点:教学时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同样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增加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播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在化学教学中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对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能更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⑴、第一节课闪亮登场。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第一堂尤为重要。因此,我要精心设计,力求上得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兴趣就会大增。我先向同学作了自我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用事先填充好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下方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我开始提问“气球内装的什么气体?”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是氢气,“那氢气是如何制得的呢?”我接着问。同学们面带难色,我不作答,而是故意卖关子说“我再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棒点灯'的魔术吧”。同学们一听是魔术,精神放松,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其后我讲到,如果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就要学习好化学知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化学研究的对象,联系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和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告诉同学们学好化学的方法,激励他们发奋图强,为祖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

⑵、巧设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反应现象很容易吸引住学生。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课前老师除了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掌握实验成功的关键,还要改进实验。初三化学刚开始的内容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我用两节课安排八个基本操作,由老师板书、示范后,学生分组抽签,布置四个操作题,派代表上讲台演示,学生自己评出优胜小组,发给奖品,效果很好。如第一课时的四个学生操作比赛实验:(1)取少量碱式碳酸铜加入试管中(2)取一块石灰石加入试管中(3)向试管内倒入少量的盐酸(4)量取20ml的水。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上台表演后,显示出很强的动手能力,老师及时鼓励和表扬,兴趣大增,同时化学又少了一个差生。

在教《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时,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改进,课本上是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待火柴快燃尽的时候伸进集气瓶,由于火柴燃烧时间有时长,有时又较短,伸入瓶中过早或过迟,都会导致实验失败,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出现这种情况更多。我将铁丝绕成螺旋形,最下端两环距离略近,将铁丝最下端在熔化的石蜡中浸一下,点燃铁丝下端的石蜡,伸入集气瓶即可将铁丝引燃。经过改进,实验效果更佳;学生做该实验时,人人成功。教学中老师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也提高了。⑶、教学方法多样化。初中化学原理和计算显得枯燥乏味,识记内容较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可以引起学生兴奋感和愉快感。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如以对抗赛为例:每单元结束或临近期末考试复习,为了避免简单的知识重复再现,我先把题目写在投影上,布置学生课后准备,课上进行组与组之间、男女之间进行比赛,看谁答得又快又准,老师在黑板上记下分数,优胜的一方获得奖品。在学习被困火灾区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救时,让学生模拟动作: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贴近地面跑到窗口呼救。这些形式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泼,学生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元素符号、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等知识的识记可采用游戏法、击鼓传纸片等方法,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关键内容。

《酸碱盐》单元知识点多,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际问题时,却找不出相应的办法。为了突破这个难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时保持住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我及时作了调整,抽出一课时,上了一堂复习课。我进行精心设计,尽量避免复习课上知识的简单重复再现,使学生容易产生令人乏味、枯燥的感觉。我先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一组代表一类物质,交代学生课前进行准备。然后将有关的知识、物质写在展示板上,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表演活动。例如:让指示剂石蕊围绕酸一组跑步,挥舞红色手帕,围绕碱一组跑步,挥舞蓝色手帕,但跑错了Fe(OH)3和Cu(OH)2两个地方,跑漏了Na2CO3一处,学生纠正、阐述道理后进行下一个游戏:酸牵手能相互反应的五类物质,提出问题、互评互答、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并书写化学方程式。总之,一节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率高,教学效果特别好。我还把本单元知识编成歌词,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比赛,寓教于乐,使我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无限的荣光。

2.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景,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景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识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取材,越贴近学生的日常行活经验,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8年的燃烧教学,我用北京奥运圣火为情境;2009年的二氧化碳教学我向学生传达了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主旨;2010年的化学材料教学,我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自己上网搜集上海世博会中各展馆在应用材料上有什么具体特色,如何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平时我比较关注涉及化学的各种报道,如发现家中有煤气泄露,手机报警引起爆炸的新闻等,提出相关问题:如何检测河水的酸碱度、为什么铁桶不能盛放波尔多液等?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位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教师,一定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在化学老师身上,应该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学气息,以及人文情怀,所以化学老师必须广泛涉取各种书籍,关注人文和社科等各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时传授给学生。这还包括与化学有关的知识或信息,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以及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无论是教师还是所教的学生都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又如在上“分子”一节时,教师进教室时把花露水洒在教室,然后问学生:“有什么味道?”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香味。”“那为什么闻到香味呢?”学生有了疑问。在这样的情景中,教师因势利导,引出了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性质。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先播放一段意大利“死狗洞”的录像,学生觉得很有趣,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录像中的情景,然后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学法指导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课堂上演示,往往由于教室大而反应装置小,多数同学观察现象模糊,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有些实验具有装置复杂,反应中产生有毒物质,反应时间太长,不易控制等特点,一般不宜在课堂上演示或学生动手做。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借助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如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用金铂轰炸原子探究原子结构示意图实验、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等,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好的教育和教学意义。

在学习《空气》一课时,刚上课时,我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要求同学们做一遍深呼吸的动作,然后引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大家吸入的空气。接着,我开始引导同学们开始探究,相继提出了以下问题:1.空气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比较熟悉的,它无色无味,不容易察觉,那么,大家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的存在呢?2.你知道的空气中有哪些气体?3.空气中除了同学们知道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外,还有其它气体,各种气体的比例经过科学家漫长的探究过程已经解决了。接下来,我想让大家分组尝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

前后相邻的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不久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有用木条在集气瓶中燃烧的,也有用一个倒扣在水槽中燃烧的蜡烛,通过水面上升的高度来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我充分肯定同学们难能可贵的探究意识并着手实验,结果得出氧气只占1/10,远远低于科学家的1/5,同学们积极思考,得出可能是未冷却到室温的结果,针对这种可能,同学们重新做了实验,发现结果相差无几。同学们面露难色,我及时给出提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什么状态?。同学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如何改进呢?一位同学提出用木棒,立即被否决了,我于是介绍了生成物是固体的可燃物——红磷,最后做了演示实验验证,交待学生某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有待改进、完善,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亲自做一下实验。

4.提高教师魅力

好的语言能像和煦的春风吹散学生心中的阴云,打开学生的心扉。老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抑扬顿挫,生动、幽默,有感染力,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语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收知识。倘若像老和尚念经似的,一个调唱到底,叫学生怎不梦周公呢?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应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并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动、直观,引发深沉的思考或者激发生活的热情。另外,教师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表扬学生的机会,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再看看”、“再想想”、“再试试”、“最近有进步”、“不错”、“很棒呀”之类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的教态美是教师形象的集中体现。课堂上,巧妙运用眼神、适当借助手势、板书优美娴熟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审美素养。站姿和手势,一定要稳,不要给学生以晃动不安,上下翻飞的感觉。步态也要稳,不可快步走,要慢而优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不要向学生传递急燥的情绪。尤其是化学演示实验要动作准确、平稳,尽量不出差错。

教育需要“途径和方法”,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能改变现状的灵丹妙药。时下,许多教育人士不约而同地学习杜郎口、洋思中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尽词汇赞美,什么“神话”、“奇迹”、“颠覆”,一时之间,这些学校成为课改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麦加”圣地。它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旋风,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吹荡着相对活跃的当下课堂改革。

坦白的说,我并不信奉固定的“模式”,但我坚信我会找到打开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

第五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反思

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前、课中及课尾环节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乳山一中

洪俊刚

关键词: 环节、优化、课堂检测、激活学生思维、课前、课中、课尾、紧张、专注

摘要: 课前: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置课堂检测,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前奏;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本节课的主体内容的关键落实环节;课尾,做精一堂课的收官阶段。

“闲的是老师,忙的、累的是学生,这样的课才高效。”

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切实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使他们专注于课堂,真正成为政治课堂学习的主人,值得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深思。

45分钟课堂时间既长又短,如果能够高效利用,你可以将它最大限度延长,并让我们的学生回味无穷;如果你不动脑子,搞无效劳动、大撒手,它可以化为乌有,像湍急流水匆匆而去,也许只留下了片刻的声音。

如何最大限度延长使用课堂45分钟,使之迸发出最大学习效益呢?教师应该重视优化课前、课中以及课尾三个常规环节。

一、课前: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置课堂检测,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前奏。

学生较为看重的是考试效果评价,一来它可以及时清楚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或巩固程度;二是能否得到老师的价值肯定、同学的赞许、褒扬;三是多数学生惧于老师的惩戒。这是人之常情。因此课前设置一个微型课堂检测,目标明确,便可以适当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起码让他们在课前的两三分钟内,迅速专注于检测目标并行动起来。短短几分,利用好了,效益不菲。还为我们看重的是,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大脑迅速预热,思维渐入佳境,这对于提升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是一个良好的引领。

课前检测如何设置?首先要短小精致。内容过多,耗时过长,直接影响本节课的主题教学内容,造成主次颠倒,从而影响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环节时间一般为7、8分钟为宜。

从内容看,课堂检测应该紧扣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易错易混知识,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同时最好起到 “温故而带新” 作用,力求自然过渡到本课知识,为本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形式看,鉴于政治学科独特的优势——与时代的同步性,教师尽量以紧扣现实、与教材知识紧密相联的、重要社会生活热点为情景,依据一定的角度,来 设计具体探究问题。这样立即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短时间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解读有效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时俱进开阔视野、丰富社会知识。要知道,社会是一本最好的政治教材,就看教师能否用心挖掘;当然课堂检测宗旨还是落实了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巩固,通晓了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课堂检测也可以偶尔默写重要的填空或简答题,但不可经常,而通过探究形式则更利于抓住学生的“心”。

从处理方式看,课堂检测应该当堂及时讲评处理,教师应该在学生检测过程中,不断巡视,及时掌握学生的答题信息,发现卷面上暴露的问题,以便在接下来的讲评中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讲评时教师最好把通过巡视发现的典型问题,找一份典型试卷作为样本,通过投影仪展示,据此讲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课前的恰当处理,能为展开课堂主体教学,顺利带入课中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二: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本节课的主体内容的关键落实环节。这段时间的效率对整堂课的成败具有决定意义。究竟如何操作,应该说是一个复杂而灵活的问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应对策略。

这里通过“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简单谈一下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始终抓住学生的“心”。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这一素质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效益。

传统教学给学生养成了一个极坏的毛病,那就是懒得动脑。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是造成这一顽疾的直接原因。学生已经习惯于听老师讲课,课堂上思维总处于被动状态。不善于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更不善于独立解决问题。常常是教师讲得精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悠然自得。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怪现象:学生最喜欢的是老师整节课讲授,他们便可以毫无压力,高枕无忧,悠哉游哉,甚至“梦游天姥吟留别”去了。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吸引住学生,怎么会有效率、又如何产生效益呢?

唯师生互动,才能教学相长。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教师牢骚满腹:这个问题我都讲了N遍了,学生还是不会,一错再错。其实原因很简单,教师没有有效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就把自己给讲明白了;况且在不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仅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来讲课,犹如对牛弹琴,更别谈课堂效果了。

《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主要有三个知识点:一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即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三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谈及“影响价格因素”的时候,我在学生预习课本的基础上,适时出示最新“黄金周”热点视频资料(20秒):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带来旅游景区经旅客人数激增——部分景区趁机提价。一下子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及时出示问题探究:部分 景区门票价格为什会趁机上涨?引发学生思考——同桌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学生竞相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课堂气氛热烈,更有实效落实其中:“国家高速免费政策(间接因素)——部分景区门票供不应求(直接因素)——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结果)”。用时仅三、四分钟左右,但效果很好。而后紧跟一个平行性探究式选择题以及时巩固和深化理解该知识点,一分钟不到就搞定。这一环节中,除了“发号施令”,教师几乎不用说话。

在学习“价值决定价格”时,再出示一段视频:受国际油价上涨及钓鱼岛事件影响,汽车市场尤其是日系汽车“跌声一片”,学生由于关注钓鱼岛而产生浓厚兴趣,教师顺水推出探究问题:(1)此情景直接反映了汽车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巩固前知:间接因素:事件——直接因素:供求——结果:价格下跌)。(2)汽车价格再怎么下跌会低于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吗?为什么?这一探究设计承上启下:及时巩固前面的知识,又顺利引入本节知识。虽有供求影响,然而价格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用时仅四五分钟时间。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什么决定呢?对于这一理论性极强抽象问题,我难以找到合适、鲜活的视频资料。怎么办呢?课本的资源往往也是最典型、最实用的。我将课本的一段材料加工成一个思考、合作探究题:商品的价值是由由个别劳动时间还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让学生同桌甲、乙互动讨论:假设你们自己分别是甲、乙商品生产者,甲勤快、技术高、耗时短,乙懒惰、效率低、耗时长。让他们争论到底该由谁的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双方争论的结果是最终达成妥协:如果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么越落后效益反而越好,从而把竞争引入一个极不公平的境地,最佳方案是取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均值。教师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后,顺势让学生自己推出结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并非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属于本节课的一个结论归结。应该说前面知识若理解通透,则这一问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教师直接归结未免显得有些平淡,尤其在这一节课后端,在学生极易开始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放松了学生紧张思维的大脑,势必让课堂虎头蛇尾,而不能善始善终。于是我用多媒体演示预先设计好的动画: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曲线图,并预设几个对本堂课带有总结性的思考题:动画中价格为什么会波动?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制上涨或无限制下跌,而始终围绕着什么上下波动?观察坐标横轴上面和下面的波动曲线,思考每一次交换价格对于价值的背离是否意味着交换是不等价交换?学生思考后问题解决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就归结出来了。

归结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动笔归结、练习贯穿始终,这样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始终专注于课堂。经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教师讲得极少,仅适时补充、点拨而已,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无遗。第三,课尾,做精一堂课的收官阶段。传统教学通常做法是教师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云云,剩几分钟让学生自己看看。学生本来经过长时间思考,客观地讲,学生整体上大脑已现疲态,教师此时的大撒手,学生会立马放松、泄气。如此每节课的这段时间基本成了“垃圾”时间了。所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每一堂课的尾声,虽然时间有限,但我愈加珍惜。对于每一堂课,课尾处理好了,会善始善终,甚至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处理不好,势必整堂课显得前重后轻、虎头蛇尾,甚至会使我们的整堂课功亏一篑。古语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教学效果的取得,是一个潜移默化、持续积淀的过程,每分每秒都应珍惜。一节课丢三五分钟,一个学期、一年下来浪费又能多少宝贵时间?

通常,我会让学生反思后,以“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为题,让学生自告奋勇积极发言,教师顺势补充,从而在小结阶段再掀课堂的小高潮;有时会以小检测形式让他们即时应用本课知识解题;有时让他们就本课的知识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或社会现实,谈自己的观点理解;有时会出示思考题让他们思考,设置思考悬念,期待下一节课解决等等,根据实际灵活机动。

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分每秒,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把他们始终置于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使每个学生切实感受到每一堂政治课的充实和愉悦,高效课堂何愁不至。记得有人曾这样调侃高效课堂:“闲的是老师,忙的、累的是学生,这样的课才高效。”从某种意义上我很赞同,但若想做到这种效果,那课外忙的、累的应该是老师了。

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前、课中及课尾环节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

洪俊刚

电话:*** 邮箱:hong12343556@sina.com

关于化学有效教学及课堂反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