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16-82128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2 23:40: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

试卷分析

潘克胜

期末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下面对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五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思维拓展.可以说题型多样。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41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26小题:......隋炀帝又开设---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此题得分率只有0.56,这是由于学生基础导致的。

2、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36小题第3问,如何评价“此河”?学生无从表达,此题得分率只有0.52,这是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而致。

4、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38小题。有学生审题不仔细,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那些措施.....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此题就

是学生审题出错,因此无从下手,导致此题得分率至少0.23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历史作为中考学科虽然只是第一年,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古代史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占中考分值的0.35,所以学校一定要给初二年级充足的课时,保证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近代史的知识,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基本知识点掌握准确无误。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加强训练,注重巩固。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5、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图片,一定要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

7、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纳雍县新房中学2012年7月13日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

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1、今年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避免了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密集、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可谓立意高远。

2、试卷分为

一、选择题(40分),二、材料分析(52分),三、身临其境,展示才华(8分)。其中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率为70%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而材料分析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

⑴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

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例如:材料分析第一题中,有的同学把严厉写成“严历”。

⑵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例如:材料分析第二题中,“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意义?很多同学答成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造成失分。

⑶考生综合能力较差。例如:材料分析第四题中宪法的作用概括不全面。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整理、概括。

⑷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例如“身临其境,展示才华”题学生接触少,因此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总体评价

今年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涵盖知识面广,重视基础,命题形式富于变化,既有常见的选择、填空题,又有材料题,还有图中学史,及问答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材料等能力,难易适中,兼顾到了全体学生,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二、具体分析

全卷分两种题型,即: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15小题,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图表、问答题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两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如选择题3、8、11等题,不仅涉及面宽,且命题形式新颖,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

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均是七年级上册后半册书的重点内容,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图中学史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如果学生平时基础扎实,此题根本不用死记硬背,一看就能很容易答出来,否则,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只知一味死学的孩子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三、今后教学措施

1、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3、对课本上涉及到的文言文要加以讲解。

由于七年级是中国古代史,所涉及的一些资料大多是文言文,所以对于课本出现的一些文言资料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到位进而掌握相关知识点。

4、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重视单元小结、同类知识的总结及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

5、复习时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的训练。

刘胡兰镇中学校

霍爱珍

2016.01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刘胡兰镇中学校2016.01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通道一中2014年七年级下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王汉霞

期末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下面对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六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对号入座、历史小诊断,填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分析题.可以说题型多样。

从题量上看共六个大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

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

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10小题: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该题得分率不高,这是由于

学生基础导致的。

2、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

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

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

或不完整。如第38小题第2问,材料三,四反应清朝统治者怎样思想?学生表达不全面,此题得分率只有25%,这是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而致。

4、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

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

答。如第38小题。有学生审题不仔细,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那些措施.....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此题就是学生审题出错,因此无从下手,导致失分。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历史作为中考学科

虽然只是第一年,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生从思想

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古代史是中考考

查的重点,占中考分值的0.35,所以学校一定要给初二年级充足的课时,保证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对

于近代史的知识,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基本知识点掌握准确无误。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课标》是历史教

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

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

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

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

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加强训练,注重巩固。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

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5、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对所学的历史

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

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

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首

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

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对于课

本的一些图片,一定要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

7、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

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

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2014年6月27日

第五篇: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

2009——2010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完成1——5题。(25分)

1、D(2分)

2、C(2分)

3、⑴A句:在句末加上“的活动”(2分)B、调整语序为“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2分)⑵河南漯河深入开展“读《说文》、识繁体、解汉字”活动,引发热议。(2分)⑶开放性试题,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3分)

示例一:我支持这种做法。因为认识常用的繁体字,在阅读古代典籍时会更轻松。同时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对了解我国的悠久文化很有帮助。(或赞成。繁体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适当了解繁体字可以增加文化修养,可以弘扬传统文化。)

示例二:我反对这种做法。因为简体字是繁体字的简化、进化,是汉字在人们长期的实践中的必然的发展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用通用的简体字表达、交流,根本没有必要学习繁体字。(或反对。繁体字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字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朝着易学易用的方向发展。开历史倒车是不合时宜的。)(表明观点1分,说出可以支撑观点的理由2分,只答观点,不答理由不得分)(共3分)

4、⑴影入平羌江水流⑵苍苍竹林寺⑶野渡无人舟自横⑷双袖龙钟泪不干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⑸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者,该空不得分。)

5、高尔基(0.5分)《童年》(0.5分)外祖母(1分)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宽厚仁慈(最后一空答出任意两个词语即得分,2分)(共4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6、斯科特在临死前回忆自己的生活,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信告别。(概括完整正确,语言通顺2分)

7、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的美好回忆,和他对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意思对即可,2分)

8、比喻、拟人。渲染了暴风雪所造成的险恶环境,暗示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指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作用2分,共3分)

9、此时斯科特已经清醒的意识到他的生命即将结束,他无法再见到妻子,所以将“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这里包含着他对妻子深深地爱,也表达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只答一方面得1分,两方面答对得2分,语句通顺1分,共3分)

10、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他虽然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但他的精神是崇高的,给人以震撼和启迪。(意思对即可,共3分)

11、开放性试题,无统一答案。示例一:美国“挑战者号”的七名宇航员,因航天飞机升空后发生爆炸而全部遇难。示例二:屈原不愿生活在污浊的社会中,怀着满腔报国热情,投汨罗江自尽。(概括人物事迹正确2分,语言流畅,字数30字左右1分,共3分)

(二)12、开放性试题,紧扣文章主旨拟标题,理由充分合理即可。标题1分,理由2分。示例:标题: 躺在母亲身边(遗忘的温暖)

理由:文章旨在表达“我”反思自己,躺在母亲身边,享受母亲的关爱,使“我”重新认识了亲情。“躺在母亲身边”是作者感受亲情的具体细节,也是作者情感升华的契机,故以此为题。或 能显示文章的主要内容,题目新颖,能吸引读者。(标题1分,理由2分)

13、插叙(1分)这两段话交代了母亲的病因和子女们的态度,写出她一生为子女操劳,无怨无悔,却很少得到孩子们的理解和关爱,是引起“我”反思、转变的原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

14、(4分)示例1:A、这句话通过细致的神态描写,表现出母亲发现“我”宁可与陌生人闲聊,而不愿听自己诉说时内心的失望、落寞之情。

B、通过“我”的心理描写,写出“我” 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对亲情有了新的理解、认识,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示例2:A.内容:母亲认为,和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尚且无话可说,和陌生人怎么会有那么多话。表达: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若有所思”“像很累”“叹一口气”等,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的失望和无奈的心情。

B.内容:即使是淡忘了,母爱仍然伴随着我们,无怨无悔地等待我们去发现。表达:该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唤起了我们心中的温暖回忆。

15、开放性试题围绕对母爱的赞美、对父母的关爱、对两代人沟通交流的认识、对亲情的珍惜等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文中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融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爱已成习惯,做孩子的却忽略了它。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关心理解过父母多少呢?我们该怎样报答父母的爱?(联系文章1分,感悟2分,共3分。语句不通,有错别字要适当扣分)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16——20题。(16分)

16、(1)会:适逢,正赶上。(2)俄而:一会儿,不久

(3)间:夹杂。(4)走:跑,逃跑。(每小题1分,共4分)

17、D(3分)

18、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2分)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一种声音来。(2分)

19、文中生动细腻的刻画了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观众有强大的吸引力,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3分)

20、剪纸、皮影戏(捏泥人、吹糖人、刺绣„„)(2分)

四、作文。(50分)

21、略。

评卷教师可参考2009年河南中招作文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水平,集体协商制定本校的评分标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