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名师课堂提问艺术赏析
语文名师课堂提问艺术赏析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许书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学过程中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循循善诱。高质量的提问是名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可以扭转被动的课堂局面。
语文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特殊领域。提问艺术是名师个性化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对于漪的“设疑反问”艺术,钱梦龙的“深题浅问”艺术,宁鸿彬的“生花妙问”艺术,郑桂华的“换位轻问”艺术进行案例赏析。于漪的“设疑反问”艺术
于漪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倡学生自由提问。自由提问对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文本与牢固掌握知识和培养发展思维有很好的效果,但它对教师驾驭和控制课堂的能力要求较高。面对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教师应因势利导,机智应对,迅速及时地作出处理,有效控制教学的进程。
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上课伊始,于漪让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生1: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
(一问完,全班同学都笑了。“万万”就是亿呀,这是小学知识。提问学生非常后悔自己提这样一个被人讥笑的问题。)
师:同学们不要笑,也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哪位同学能看出其中的奥妙? 生2: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许多,顺口多了。
师:讲得好!其他同学还有高见吗?
生3:还有强调作用,好像“万万”比“亿”多。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
师(总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这个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呢?
(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刚才发问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的惭愧、自责一扫而光,仿佛自己一下子聪明了许多。)
教师敢于让学生“自由提出疑问”,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具有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能力和 1
智慧。有同学提出“万万”是多少后被同学讥笑,非常后悔。教师见状机智地设疑反问:“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哪位同学能看出其中的奥妙?”这一问题激起了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活动,意外地获得了“汉字重叠”的修辞知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是信息的重组者、生成的推进者。“设疑反问”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其主动跳出原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学会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用更客观的态度去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以其睿智的眼光敏锐地发现了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应变“设疑”,机智“反问”,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了不可预演的精彩!
钱梦龙的“深题浅问”艺术
教学《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钱梦龙就从浅处进行提问:
师: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
生(略作思考):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
师(启发):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
生(进一步思考):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的实现也是要靠人的奋斗。
师(追问):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生(水到渠成):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
提问的艺术表现在不同提问类型的相互转换:直问可以曲问,单问可以联问,正问可以反问。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将深问变成“浅问”,从“路”的基本义着眼,引申出“路”的比喻义,再启发学生思考“路”与“希望”之间的联系,通过追问,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这段话的深刻哲理。由浅入深,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是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采用“深题浅问”,既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钱梦龙深谙此道,对文本中一些过于艰深的问题,喜欢作比较浅易的处理。
宁鸿彬的“生花妙问”艺术
艺术的提问,要有质量,要抓住重点,触动课文的“神经”,即牵动文章核心的主要问题,也要触动学生的“神经”,即把学生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课堂提问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又富有艺术韵味。教学《七根火柴》,他从“主问题”入手:
师:《七根火柴》文章主要写了两个人——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他俩谁是主人公?
(学生有说是卢进勇的,也有说是无名战士的,各执己见。)
师:谁是主人公,是从全文分析。„„无名战士在什么情况下珍藏了七根火柴?你们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1:他想,我要把七根火柴交给部队。
生2:他想,这每一根火柴都能给更多的同志带来光明和温暖。
生3:他想,部队有了这火柴,就能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了。
生4:他想,我死了算不了什么,要让更多的同志活下去。
生5:他想,这火柴能点燃革命的烈火„„
师:注意到无名战士是怎样珍藏这七根火柴的吗?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他把火柴并排摆着,夹在党证里,用硬硬的纸包好,放在腋窝里。
生2:并排摆着,是怕火柴摩擦点燃。战士把党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火柴夹在党证里,说明战士把火柴也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生3:腋窝里最不容易受潮,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为别人想得特别周到。
师:那么,到底谁是作品的主人公?
生:(全班学生异口同声)无名战士!
师:谁说说理由?
生:作者着力刻画的是无名战士,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无名战士表现出来的。
师:无名战士,并非真的没有姓名。作品以“无名战士”出现,有什么用意?
生: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有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却没有留下姓名。作者想告诉我们,这位战士是无数革命先烈的代表。
师:无数革命先烈为我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该怎么办?同学们,你们要用行动做出回答。为了弄明白“卢进勇和无名战士谁是主人公”?教师点拨“需从全文分析”。然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无名战士”:“无名战士在什么情况下珍藏了七根火柴?你们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到文本中找依据,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引导学生“注意到无名战士是怎样珍藏这七根火柴的?这又说明了什么?”至此,“到底谁是作品的主人公”,答案已经明了:“无名战士是主人公”,教师要求学生“说说理由”。
是什么让学生的思维之花悄然绽放?是教师的“生花妙问”艺术。“生花妙问”不属于“碎问”,但也不是简单的递进问和思维的发散问,而是围绕“主问题”多角度多层面的“联问”。教师通过
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层层推进,逐层加深,引导学生从现象到原由,从整体到局部,最终有效地解决了“主问题”。“生花妙问”没有浅层次的平庸化的“碎问碎答”,而是融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于一体,达到了文本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的高度和谐统一。
郑桂华的“换位轻问”艺术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对课文中不少貌若平常但十分贴切的语言,学生往往不易体会到它的精妙和优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巧地设计提问,用巧妙的提问来抓住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智慧。
教学《散步》时,郑桂华这样“换位轻问”:
师:生活中,如果向别人讲“一家人散步”这样的事,一般会怎样介绍?
生:我们全家人一起散步。
师:如果需要向别人强调散步的人员,会怎么说?
生:“我”和妈妈、妻子、儿子一起去散步。
师: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这样写,与前面的两种相比较,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生:很庄重、很严肃。
师:对,把一件生活小事当作重大的事件来写,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举轻若重”。这个“举轻若重”的问题就是贯串全课的中心问题。
教师的提问紧扣课题“散步”:“一家人散步”这样的事一般会怎样介绍?问题贴近学生的家庭生活,自然而质朴,学生也很容易回答,但回答显得概括而笼统。教师轻拨云雾后,学生回答: “我”和妈妈、妻子、儿子一起散步。应该说,学生的回答已经很完善了。但教师话锋一转:作者是怎么写的?让学生将自己的表述与课文进行比较,体会两种表述有什么不同。通过感觉和理解,学生明白了“把一件生活小事当作重大的事件来写”的诀窍——“举轻若重”。
郑桂华认为,学习本文只有生活经验也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学习换位思考。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自己先来表述,再叫学生比照课文体会异同,这个过程意在培养学生从现象中寻找规律。这既是注重方法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效学习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经之路。
名师提问艺术的案例就像一粒粒璀璨的的珍珠,让人爱不释手,久久赏玩不已。且不说这些提问艺术中蕴藏着名师深邃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育智慧,单是提问艺术本身所使用的高超的教学技巧,就值得我们俯下身子认真学习和借鉴,即使只取一瓢饮,便也受益无穷。
第二篇:名师课堂提问艺术心得体会
《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心得体会
沙门小学
干优良
围绕学校校本培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一主题,本人认真研读了《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一书,收获良多,现摘录其中与大家分享。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全书从高效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提问艺术、提问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巧妙合理地提问,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书中第一部分讲到提问要分层设问,有效切入,使我明白了有效提问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创造性、适度性、鼓励性等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尊重学生的提问权,努力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平坦教学中,要更好地设计课堂提问点,气氛提问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
第一部分感触最深的是,“对课堂 答问多做鼓励性评价”这一节。由于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批评多于学识的缺点,看了这内容,知道鼓励性评价之于学生多么重要,我们教学的目的,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有时,教学的一句话,一个眼神 或一举手,一投足,都会让学生有着不同的深刻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尤其是老师们的赞扬鼓励,更是让学生铭记在心抑或终身难忘。
鼓励的方法有语言鼓励法、行为鼓励法、物品鼓励法。但我觉得教师实事求是地分析 学生的回答2,肯定其任何微小的闪光点,忽略不成熟的回答,更是一种高明的鼓励,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指向学习内容。
在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的学生长于做题,不善提问,不敢提问,作为老师,课堂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的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
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课堂教学时,就常常把课堂提问权还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案例中李老师的课堂有静有动,学生既能自由讨论,又能静默思考,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推进,最后达到高潮。教师真正做到了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我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的能力。
还有一则感触较深的案例是在“提问以能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中讲到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学生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在争论猪八戒和孙悟空为什么都笑了的过程中,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讲清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通过本节案例的阅读,让我了解了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注意点:
1、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及时了解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再结合教材的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的课堂提问应有助于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学生才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才会乐于表达,积极参与。
3、课堂提问应当不断满足学生新的需求。
4、课堂提问必须新颖,具有趣味性。总而言之,老师若能巧妙地运用提问,问得好而精,就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释疑,学会主动去发现,探索和掌握知识。
本书的精彩部分实在不胜枚举,不能一一道尽,不仅有精妙的理论基石,更有切合一线老师的丰富教学案例,难能可贵的是案例后面还有准确的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措施和方法,可以一读再读。初初读了几遍,收益已不小,更需要结合平时教学,对症下药、参考对照,以促进课堂提问能力。阅读之后,精彩之外,感受之深,有诗为证:
课堂提问讲艺术,激发潜能鼓励多。方式原则千千条,还权引趣生为主。
第三篇:语文名师课堂教学提问方法艺术
语文名师课堂教学提问方法艺术
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修炼的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现在新课标指出,要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提问上多多话功夫,以提问来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讲究课堂提问艺术,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就主要从什么是提问,提问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问的技巧,名师的提问方法艺术等方面来论述语文名师的课课堂教学提问方法艺。
一、什么是提问: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难点、重点及学生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并能准确解答出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既是激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
二、提问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为着要使学生们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则须给予机会使他们进行思考。最普通最简便的办法,便是发出问题。可是所发的问题,不是教师随便想到的主观意见,而是要在教师备课时,环绕课文设想若干有关的重要问题。提问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或使教学向更深一层发展。为了使提问能达到这些预期的目的,教师提问时必须注意一下问题:
1、提问不能过于简单,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学生齐答了事,根本就不经过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实际的意义。
2、提问要分清主次轻重
3、提问不能过于空泛,不着边际
4、提问不能过于雷同,要有新意,比如说不能每篇课文都问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等等。
5、提问要清晰,不能含糊,模糊不清。比如:问《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是文眼,你们看是那句话呀!这样的问题学生猜了半天,还是不能使教师满意,以至于使得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全无。
要让课堂中的提问有效,就必须注意以上的问题,不能让一个问题抛出去,久久得不到学生的回音。这样不仅不能发挥提问的作用,反而影响课堂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让问题提得有效,有意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呢?这就需要一些提问的技巧了。
三、提问的技巧:
首先,提问要相机,适时。也就是要把握最佳的时机提问。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就是这一点。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应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之处提问。比如说《祝福》一文。《祝福》教学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复述课文,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的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教师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异常,“礼教杀人”的主题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除此之外,还要在将要得出规律时设问。如《故乡》一文。老师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欲通而不求通,口欲答而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1)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2)从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3)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迹,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从教学的进程来说,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要及时提问,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势干扰时,要及时提问,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产生麻痹,倦怠心理时,也应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精神。
其次,提问要恰当,适度,要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兴趣的。于是,我抓住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
可见,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这正是我们追求教学艺术的一个理想境界。
再次,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或引发出新的观点,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它可以对课文中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创作,或增添插叙,或续补情节,或改写人物等等。如下提问:(1)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玛蒂尔德得知当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辛劳白费时,她该怎么办?(2)《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如果没有“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可能还有什么结局?
这类提问必须以课文为本,再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如上面的两个教例的答问必须符合小说的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如游离了这两点,再创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如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一课时,课前我先为学生播放由此词改编一首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通过时而低沉舒缓,时而激越高亢的旋律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语气,为课堂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然后,设置词中体现一个亡国之君情感的相关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以上是我我觉得比较有效地一些提问技巧。最后,我们再谈谈一些名师的提问艺术,让我们从名师的提问艺术中学习提问的技巧。
四、名师的提问方法艺术
方法艺术是名师个性化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位名师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提问方法艺术。比如于漪老师的反问推进艺术,钱梦龙老师的曲问简答艺术,宁鸿彬老师的妙问生花艺术,于映潮老师的问题串讲方法艺术,郑桂华老师的轻问比较方法艺术,支玉恒老师的有效追问艺术等,他们的课堂提问艺术都非常具有有效性和代表性。这里就具体分析一下钱梦龙老师的曲问简答艺术。
“曲问”即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折绕地提出另一个或另几个问题的提问,意在让学生通过特定情境下语感的体会,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种提问能增强思维强度,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这里以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的提问为例。一般的老师讲这篇课文,一般都采用串讲法,在讲文中的人物时,一般都采用直问法,直接问同学们“文中写了那些人物”,而钱梦龙老师这篇文章的讲解,另出了新意,采用曲问简答的艺术,他问同学们:“同学们刚刚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你们知道愚公老爷爷有多大年纪了吗?”他的以一个问题,不仅使同学们自己明白了知识点,还在无形中强调了重要副词“且”的意义,用法,让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有深刻的印象。另外,他接着追问:“愚公老爷爷那么大的年纪还去挖山,肯定很累,那么,还有没有其他人去帮他挖呢,有多少人去挖山呢?”在同学们七嘴八舌回答了各种答案后,又根据学生的答案,继续追问:“还有小孩去挖山,那他爸爸不心疼吗?”这一系列有趣的问题,把文中的重要知识点都带了出来,老师没有刻意强调,说出每一个字,却让同学们自己在问题中找到了答案,并且记忆深刻,他们不仅在问题中得到了学习的乐趣,还获得了知识。这就是提问艺术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好的问题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还可以让老师教得轻松,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即将成为老师的我们,要多多学习练习,提高我们的提问技巧,多多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方法艺术,向名师的提问艺术靠近,使得我们的课堂提问成为有效地课堂推进方法,让同学们不仅在问题中学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还在问题中得到学习的乐趣与快乐。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努力吧,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而奋斗。
第四篇: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新课改下新课程的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几乎都是由教师提出,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教师提问要艺术,还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新课程强调,通过设计真实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同时也允许老师答不出来,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评价有这样几段文字: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这些课程的评价建议均可以聚焦为--”以问题为中心。“即教学时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又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高境界。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成功。学生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最终才能实现这个飞跃。知识来源于问号,著名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悟出自己提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问的人。
不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提问都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和质量,那么提问有哪些窍门可寻呢?
(一)从教师”教学“方面看:
周恩来同志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
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求提问的艺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
1、次序法
这种提问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再如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铺垫法
在进行一堂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可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如第八册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前先布臵学生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信息高速路是怎么回事?了解它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甚至还会在课上交流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再如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问题: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可设计这样的铺垫性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护书”部分之前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核心法
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第十一册《小抄写员》一课中,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根据这一中心,设计问题为:“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再如第十二册《詹天佑》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难点: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刻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精神的伟大。
4、对比法
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又如从方法上设计对比的问题:《琥珀》和《黄河象》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还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5、点睛法
所谓点睛法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作者的点睛之笔设问。中心句就是文章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因此,根据中心句设问,不至离题太远。例如:第九册《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
6、想象法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九册《再见了,亲人》学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在告别时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文中知道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还通过想象内容的交流知道了这种情谊是相互的,是伟大的。又如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主要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形态各异。在学习了描写狮子的形态那段后,设计这样一个想象问题:除了作者写的这些狮子形态,还有哪些形态的狮子?并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表达出来。像这样的想象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和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
7、寻究法
事情总有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有一句话这样写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可设疑:他明白了什么?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质疑为:为什么小红军一直不肯上马?为什么不和陈赓同行?为什么不肯接受青稞面?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如第十一册《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的逆向启发式追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8、破题法
破题法,顾名思义是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例如:第十一册《索溪峪的野》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为:“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再看第十二册《将相和》,根据题目中"将“"相”“和”三个字设计问题为:课文中说的“将”“相”各指的是谁?他们之间是怎样产生矛盾的?因为什么而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以上两篇课文设计的问题一解决,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了。
9、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指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第七册的《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为: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0、评论法
教师先不表态,等学生把想法一一交流后,再让学生评价谁的看法更合理,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例如:第十册《丰碑》的学习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军需处长本来自己是发棉衣的,然而他却因为没有棉衣穿被活活冻死了,你说他是傻还是不傻?为什么?同样《放弃射门》一课,主要讲福勒在完全有把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一刹那,却放弃了射门。设计问题讨论:福勒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有的说傻,有的说不傻;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师最后根据他们说的理由,做正确的总结性的评论。采用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11、连环法
它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学习目标也就达到了。如:第十册《宴子使楚》我设计了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宴子到楚国去见谁?遭遇到什么?楚王几次侮辱宴子,是怎样侮辱的?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
12、发散法
这种提问具有如下特点: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获得多种答案。这种问题又叫开放性问题。如:第十一册古诗《泊船瓜舟》就可这样设计一个问题: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再如《向命运挑战》可设计问题:如果霍金跟你在网上聊天,要求你只能问三个问题,你准备向他提哪三个问题?这种问题的设计,得出的答案都不是标准的,唯一的,教师通过这些发散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13、联系实际法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例如:十一册《景阳冈》一文可探讨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设计问题: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和时间赛跑》一课中写到: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像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
14、观察法
观察即通过看图或实验来向学生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求答案。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这类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容易结合画面来回答,图文并茂地学习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然,教师提问的方法还不止这些,许多教师还摸索出了其他提问的好办法,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
(二)从学生”质疑“方面看: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让牛顿产生疑问,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蒸汽机把水壶盖顶起来让瓦特产生疑问,才有了蒸汽机的发明;李四光对一块巨石的来历产生疑问,才有了后来发现在我国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以致后来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摘掉了“中国平油”的帽子……只有会疑,才能促使自己去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
1、紧扣题眼质疑。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
2、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质疑: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3、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4、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壮丽的青春》针对主要内容“遇险”和“排险”质疑: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6、从语言反复处质疑。如《林海》中,“感到亲切、舒服”出现了三次,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这种感情的?《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7、找特殊标点质疑。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
8、在细节描写处质疑。如《军神》中人物细节描写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凡卡》中为什么要写“我”挨打这个细节?
9、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男孩为什么会“立刻停止了哭泣”?
10、从比喻、拟人处质疑。如《长征》中:“云崖暖”、“铁索寒”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如《古井》中“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质疑为:“甜美的乳汁”指什么?“哺育”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
11、从内容联系处质疑。如《一夜的工作》中:“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
12、抓重点词语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可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
13、联系上下文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既然抽血不会疼,阮恒怎么会“啜泣”呢?
14、由人物的神情去探究内心想法质疑。如《白杨》最后一段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15、联系生活实际或有关知识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问:“抽血”很疼吗?(不很疼)。不很疼小男孩为什么那么痛苦?
16、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句子”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质疑:作者为什么说这两种断言都是爱,你是怎么理解的?
17、在难点处质疑。如:《爸爸和书》一课中,针对难点问:”为什么对’我’来说,一本薄薄的童话集是那么珍贵?明明是’寒风呼啸’’冷得直发抖’,’我’却大声说’买书比坐汽车强’,为什么?为什么’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些话的?
18、拓展内容质疑想象。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指导员想的是什么?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会是什么?《凡卡》中”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的信如果落到老板手里后,其命运又会怎样?凡卡如果逃了出来,是流浪还是去找爷爷?
19、在能进行对比的地方质疑。如《林海》中“云横秦岭”是怎样一种景象?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有什么不同?
20、针对写作方法质疑。如:《再见了,亲人》中“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这三段最后一句话,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海豚救人》一文提问:”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珍贵”有什么联系?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更具体了,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第五篇: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 校本培训案例
“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 校本培训案例
一、案例实践的背景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新课改工作、校本培训的相互渗透与激励。校本培训工作对现代化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该项工作带给我们的有机遇也有挑战。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艺术,生成新的学法和敎法的根本保证。于是,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充分试验和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校本培训实际,分组、分工、定任务、定职责,对该课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演示和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案例实践过程聚焦
(一)关于提问时机问题
课题组研究的提问时机问题,是试验中课题组教师实验的第一项内容,经实验,全组总结认为提问的时机把握得比较恰当,也反映了课前对自己问题的精心设计,环节和流程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预设来进行的,例如:三年级课题组,在实践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14课“东方之珠”时,对提问时机有了较好的把握:1,开课之初,以问题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一篇描写我国南方胜景的文章?(西湖)有何特点呢?(树木葱翠像一幅画、人间天堂、夜晚更加迷人),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它一样优美的文章,板书课题:14课“东方之珠”。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把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思考。2,分析理解之前,教师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预设中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高效的分析、理解,突出了提问的整体性。例如:三年级课题组,在实践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20课“军神”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分析课文、复习课文时,始终围绕“哪一句话最令你感动”?以突出沃克医生那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这个全文的中心句。3,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发挥了诱导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住了课文的价值取向。4,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不是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盲目说教,而是教师虚拟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学生带到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情感。
(二)关于提问教师的反馈问题
课题组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自己欲设的情景,老师反馈了几次?多少次反馈是有效或恰当的,为什么?实验中体会到:教师的反馈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信息,适时适当进行反馈,积极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可以说是教学艺术的学问。实验中,课题组教师的反馈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反馈具有激励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是反馈较及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在认真倾听之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真切感受到,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40分钟内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学生会受益非浅,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三)关于提问后学生回答情况
经实验,每位教师的课堂是融洽的,和谐的。研究的问题是学生分别回答了多少次问题,次数是否恰当,在课堂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在课堂上,老师一问一答,一问数答,此起彼落犹如一场“高速度”、“高频率”的对话竞赛,可谓热闹!虽然课堂提问效果的好坏不单纯取决于提问的数量,但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必须保证师生间一定的课堂交流量,即一定的提问次数,而且提问的覆盖面要尽可能少,让每个学生都有课堂交流的机会。教师对课堂所提的问题应精心准备,要严格控制好量,即质量和数量„„
(四)关于提问后学生的学情观察
教师从学生的学情来观察每一节课。通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不仅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了记载,还对每一个问题都作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发言面很窄,学生发言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体验不够,或者说,有的课都存在学生思维不广,体验不深,甚至出现比较明显的错误。
(五)关于课堂提问的课后调查
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的课后调查:“你还记得住老师提出了哪些问题吗?你印象最深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三点,凡是学生亲自动手动口操作的问题,学生印象深刻;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紧的问题,学生印象较深;三是课堂交流中教师强调比较多的问题,学生印象比较深刻。从这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来看,并不能说明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新意,学生很乐意学习。从学生的发言面来看,并不能说明教师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或者说学生学得很有兴趣,学生学习的情绪并没有调动起来,每一课学生应该非常喜欢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和谐统一,让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带着句号出课堂”,让每一个观点在讨论中碰撞、交锋、提升,经验在讨论中被审视、被反思、被分享。实验老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教学活动中的课堂提问问题,不仅有感性的生动的素材,也有精彩纷呈的理性思辨。感性与理性齐飞,激情与智慧交响。至始至终的热烈气氛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主体意识觉醒后的巨大激情和专业能力发展的巨大潜力。理论交锋、思想互联,彼此批判又彼此悦纳,我们在这一课题上的专业争论和专业见解使整个讨论活动更像一个精神盛宴,让我们享受交流、享受学习、享受研究。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自己校内的教研水平正在这样的活动中渐渐成长,每周末,“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组”的成员都集中到一起,汇报自己的观点,对有些问题达成了共识,有的还在争论。例如,老师们对“课堂提问的覆盖面和课堂交流中老师的反馈”达成了共识,认为课堂提问的覆盖面要尽可能广,让每个学生都有课堂交流的机会。而且在课堂交流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借助体态语言,传递信息;也可以运用口头语言,客观评述。在评述中教师一要多用表扬艺术;二要善用引导的艺术,提问启发,要“引而不发跃如也”。在“课堂提问的难易把握”上,老师们一致认为课堂提问的难易应结合教材、结合学情从实际出发,做到适度、恰当。一方面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设计“精”而不“繁”,“深”而可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问题的难易度,不致偏难或偏易。
(六)改进:俯仰流连 疑是湖中别有天
在观察、分析、反思的基础上,我们重新设计,进行了又一轮的行为跟进。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对还存在争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新的观察提纲。每位实验老师在听取了意见和建议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新的教学方案。在讨论中,老师们根据课堂观察情况总结了实验教师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改进情况,并针对自己观察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课题组将教学中新问题梳理后供以后案例教学用。“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从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活动,使课堂教学在理性光辉的映照下洋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
三、案例实施的深切反思
1、通过这次案例教研活动,我们探索出了“梳理——观察——提炼”的校本研究课题确立模式。这个模式充分显示了课题确立“自上而下”的显著特征。通过“梳理” 聚合问题形成了有序的问题树;通过“观察”,发现共性问题;通过提炼,从共性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即确立课题。这个模式的实践,不仅使学校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整体把握和清醒的认识,也使教师学会了发现问题的方法,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在课题的确立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具备一定诊断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校本研究的课题必须“基于教学、在课堂中、为了教学”,才具有研究价值。“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提问策略研究”就像投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块巨石,它在语文教师中掀起的波澜我们也始料未及,老师们空前的研究热情,笃实的研究态度,显著的研究效果都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只有指向解决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研究才可能激发教师的研究激情,回归教师研究的主体地位,使得科学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2、成功打造了以案例教研活动为载体的校本培训平台。
这一平台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者、受训者四个要素,以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技能、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去学习、去改进实践的能力是本次培训具体目标,它在整个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两节阅读课中的提问策略及链接到的相关理论是培训的主要内容,它是活动的载体和媒介。课题中心组是培训的主体,既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研究者。教师是受训的主体,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在自己研究的“点”上所站的高度,钻研的深度,涉猎信息的广度,运用信息的精度,让我们刮目相看。它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案例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理论生长的故乡”。将这一聚“教、学、研、训”为一体的活动方式融于日常的教研活动中,不仅适用于语文学科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可以推广运用到其后续课题的研究,辐射到其他学科,甚至学校层面的课题研究。
3、这一活动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方式给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专家”的转变提供了有效平台。它使教师通过在案例描述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学、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一活动迫使教师围绕课题进行了专业知识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课堂观察的相关理论、方法、技能,还在课题研究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促进了教师反思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外显线了教师的缄默知识。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它是培养我们自己校内专家的肥沃土壤。
四、今后的目标与实验深化要求
1、这一活动方式对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提出了挑战。它要求学校领导必须充分发挥研究首席的作用,要有厚实的理论储备,较强的组织教师选择、确立课题的能力,精心设计、实施案例活动的能力,指导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如果缺乏本校内部高层次的专业引领,缺乏大面积高素质的教师资源,这一活动方式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开展也会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表面上轰轰烈烈,而实质收效甚微。
2、这一活动方式教师参与面广,周期长,投入人力、物力较多,从正面来讲,它面向大多数教师甚至是全体教师,有利于调动教师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研究水平,有利于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共同体。但是大规模的研究活动参与面之广常常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大面积调课无形中增加了教导处的工作压力,集中反复听课、评课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总之,这次案例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让我们感慨颇多,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看到了实验教师自主地通过研究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追问,他们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相信,未来在全体课题组的倾力实践下,该课题一定会放出烁目的光彩,在现代化的教研阵地上生根、长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