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苏教版高一必修)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我与地坛》说课(苏教版高一必修)2009-05-0
4----陈士超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的第二篇课文。我的说课分七个部分: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在这里推荐一个非常优秀的论文代写网站-公务员之家(),该站创建于2003年,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发服务,和120余家期刊有合作关系,论文发表成功率高达90%,如果没有成功发表,支付的定金一周内全额退款。需要定制原创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需要 评职称发表论文的朋友请点击>>
补充说明:
1.该站所推荐期刊,均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2.中国期刊网:http:// 可查询,收录期刊
1、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与地坛》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点是目标2、3。
教学难点是课文第二部分对生死的感悟及对母亲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得适得其所。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
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
听词义写出词语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注意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一些关键语?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却窥看自己的心魂。”)训练学生体悟重要语句的能力。
(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
(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23页练习一、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是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的(3、5、6、7节)朗读、讨论。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情是和一个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
思考:A、他为什么喜欢地坛?这个安谧、宁静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示,找出文中的语句回答。
(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B、地坛以什么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
C、朗读第三节,请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评价。
D、朗读第五节,思考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关键语句
二、研读第二部分(提问和讨论)
A、本节中作者谈到母亲给了他哪些生存启发。
B、作者用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请概括。
C、这些材料或材料中哪些话对你有感触?请谈你的理解。
D、文章第一、二部分有什么联系?概括主旨。
三、关键语句品味。
A、第一部分第七节中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敢改变的有些东西的?'品味本节语言之妙。
B、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E、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四、总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才找到答案?
2、为什么史铁生认为'活得最苦的是母亲'。
五、比较阅读训练
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你也一定被某种东西深深触动过,有所感悟,请你记录下来。
第二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总体构想:(大纲、教材)
本篇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所属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同时本篇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篇散文自读,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新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所以,我从这两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写景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强学生面对苦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养成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全文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本篇课文的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而教学重点则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另外,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法和诵读法,以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说学生,说学法
这些学生,刚升入高中人生阅历还很浅,又刚刚接触到高中的散文,本文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样学生偏浅的理解能力和相对深刻的内涵构就成了一对矛盾,怎样在45分钟里让学生读懂并有所收获,完成对这篇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正确有效地学习方法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预习思考法;
(二)诵读感知法;
(三)分析探究法;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具体探讨、拓展延伸、巩固探究”等五个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分钟;整体感知需要10分钟;具体探讨20分钟;拓展延伸10分钟;巩固探究需要2分钟。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具体实施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情导入。(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
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文革时为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18岁主动去延安老区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豪情壮志,所有的年少轻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楼,他痛苦迷惘过好一阵子,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办的一家小厂,在那里每天画彩;再后来,他转向了写作,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时,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起来为他欢呼时,他倔强的昂起了头,但泪水却委屈地流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让我们看看他在《我与地坛》怎样走过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岁月。
(二)抓住关键,总体把握(约1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
[设计意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具体探讨(约20分钟)
这一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第二板块:母爱无言。这两个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教学法、分析探究法来完成的。下面请大家跟我走进第一板块。
第一板块感悟生命我是通过四个问题来达到我的家学目标。、“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
2、古园的景物除了荒芜、冷落外,还有什么特点?请看文中的这一段文字:
3、面对这些景物,结合作者的情况说说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思考?
4、在“地坛”的景物描写后作者提出了哪三个严肃的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由第四个问题过渡到第二板块:母爱无言。对于这一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讨论法来完成教学的。
边听朗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2)
作者设想了母亲哪些心理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3)
作者写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4)
写母亲与“如何面对命运”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问题有何关系?
第四个问题是重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地坛与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四)、拓展延伸(约10分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讨论:、你有哪些关于“母爱”的体验?
2、你遭遇过坎坷吗?该如何正确地面对?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巩固探究(师生共同小结后,教师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根据板书,简要的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教师布置作业:
(1)、中国人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代女作家池莉有篇小说题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会有人喊生存日艰,有人说要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等。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现你对目前高中生生存状态的一点思考。
(2)回家后向父母说声谢谢,并为他们做一件事。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为了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我特设计了这些作业,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
五、说板书:
第三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与地坛》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明胶片和投影仪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课时。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高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去补已很难有成效,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练习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是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的(3、5、6、7节)朗读、讨论。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情是和一个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
思考:A、他为什么喜欢地坛?这个安谧、宁静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示,找出文中的语句回答。
(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B、地坛以什么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
C、朗读第三节,请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评价。
D、朗读第五节,思考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关键语句
二、研读第二部分(提问和讨论)A、本节中作者谈到母亲给了他哪些生存启发。B、作者用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请概括。
C、这些材料或材料中哪些话对你有感触?请谈你的理解。D、文章第一、二部分有什么联系?概括主旨。
三、关键语句品味。
A、第一部分第七节中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敢改变的有些东西的?'品味本节语言之妙。
B、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E、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四、总结讨论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五、比较阅读训练
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六、作业布置
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第四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单位: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35中)姓名:郭建英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与地坛》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教学重点是目标2、3。
教学难点是课文第二部分对生死的感悟及对母亲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得适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quot;言''荃'更为重要。'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高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去补已很难有成效,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注意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一些关键语?quot;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 ……却窥看自己的心魂。')训练学生体悟重要语句的能力。(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练习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是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的(3、5、6、7节)朗读、讨论。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情是和一个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
思考:A、他为什么喜欢地坛?这个安谧、宁静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示,找出文中的语句回答。
(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B、地坛以什么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
C、朗读第三节,请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评价。
D、朗读第五节,思考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关键语句
二、研读第二部分(提问和讨论)A、本节中作者谈到母亲给了他哪些生存启发。B、作者用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请概括。C、这些材料或材料中哪些话对你有感触?请谈你的理解。D、文章第一、二部分有什么联系?概括主旨。
三、关键语句品味。
A、第一部分第七节中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敢改变的有些东西的?'品味本节语言之妙。
B、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D、'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E、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四、总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才找到答案?
2、为什么史铁生认为'活得最苦的是母亲'。
五、比较阅读训练
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你也一定被某种东西深深触动过,有所感悟,请你记录下来。
第五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史铁生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篇史铁生的《我和地坛》。
平常,我们常常抱怨命运对我们的不公平,为什么不给我一张漂亮的脸蛋,有了漂亮的脸蛋,又抱怨为何没有更聪明的头脑,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等等,我们总是没有学会感恩,没有学会感谢现在的美好生活,感谢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感谢周围存在的许多东西„„如果有一天,就在你们如此青春欢畅的时候,突然失去了一条腿或者一只手,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会恐惧害怕吗?
(学生发言)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史铁生他在生命最灿烂,最狂妄的年龄——21岁,忽然瘫痪时,面对生与死,他又有怎样的感悟?又是什么给了他生命的真谛呢?
首先,让学生一边听课文朗读录音,一边跟着默读课文。(播放录音)
好的,听完录音,我们也将课文默读了一遍,那么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为什么要去古园呢?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学生活动)
对,是因为“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可以想象,作者不仅在身体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内心的痛苦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特别是在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作者自然会想到死。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活,在由“死”到“活”的过程中,是地坛给了他启示和感悟。)
那么,古园给了他什么启示呢?(学生讨论)
可能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古园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到)
是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荒芜——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二是并不衰败——“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地坛和地坛里的小生物它们全都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去关注它们,可它们仍按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这些小生物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
对,这也同样是古园带给作者的启示,虽然卑微,但是仍然自强不息的生存。那么,作者每天都来到这里,这些古园的景致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果怎样?
A、想关于死的事: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可见,对于死的思考使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现实痛苦、迷惘。
B、想关于怎样活的事:
六个譬如:落日、雨燕、脚印、古柏、草木和泥土的味道、秋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通过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地坛其实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令作者感动的是地坛看似沉寂、荒凉、萧瑟,但其中却蕴涵着醇厚、深厚的超然博大、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正是这些难以言说的包含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课文第二部分开始转入写对母爱的感悟,那么,他在什么时候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的?
(学生思考)
通过问题,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之后,这其中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痛悔的过程,作者在文中写到“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是的,此时母亲不在了,就像当初反复思考生与死一样,作者开始思考“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这时,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作者心中渗透着透彻,而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毅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更加鲜明深刻”,从而他对无私的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和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说到母爱,母爱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本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幕或者哪一细节呢?,请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你的感受。
(请学生谈感受)
是的,其实母爱有时候表现的很细小,很微不足道,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视她的存在,甚至觉得母亲很烦人,很唠叨,可是,要知道,世上最无私的爱便是父母对你的爱了,他们可以不计成本,不计回报的为你付出,他们嘴上不说,其实,只要能看到孩子健康成长,能快乐生活,那么他们再苦再累也会觉得值得的。
其实,细细算算,父母陪伴我们的时间并不算多,当我们有一天走出校园,外出求学的时候,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远离家,远离父母,只能通过电话和父母联系,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回到父母身边,所以,我们要珍惜父母对我们的爱,要从现在开始就学会感恩,方式也很简单,一句妈妈,你辛苦了,已经足以,可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才来后悔啊,不然,就会想作者所述的一样,对没能多陪伴母亲,对母亲表达爱意而后悔不已。
(在此过程中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
今天的课快要结束了,请同学们课后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下节课带进课堂,和大家一起分享。
好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再见,谢谢大家 板书: 地坛
我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