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天我们怎样上大学 策划书
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关于“今天我们怎
样上大学”座谈会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一个学期过去了,随着学期深入同学们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但是很多同学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一天任意挥洒时间,不知道今天自己为什么上大学,如何上大学,同时在各班同学之间相互之间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且班级同学之间了解很少,针对以上情况以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交流的机会,因此决定各班召开一次座谈会,以增加同学们对上大学有更清楚的认识,对自己本专业的东西更加了解,并能同时增进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加强班级的内部交流,促进相互之间了解。创建一个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集体。
二、活动主题:为什么上大学 如何上大学
三、活动目的:
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部分同学对为什么上大学和如何上大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及对本专业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一些同学对此毫无所知,也毫不在意,一个学期刚过去同学之间已经没有什么热情,相互交往也较少了,而且对于学习也没有以前的热度,大家都有些迷茫,为解决以上问题,促进相互联系,方便以后各个班级的班风、学风活动的开展。特此策划了此次活动以达到以下目的:
1、让学生对自己以前生活做出总结,了解今天我们为什么上大学,怎么样上大学,并为以后学习和生活树立目标,对自己未来做出展望
2、增强班级进一步互相交流,构建展现自我的平台
3、创造一次同学们展望未来的机会
4、解答学生在学习和工作出现的各类问题
5、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好的学习和工作方法,让以后的学习更有目的性
6、促进同学和学长及老师的距离,增进以后相互联系
四、活动对象:针对本专业数统学院有关教师和全班同学
五、活动时间:待定
六、活动地点:待定
七、活动安排:
1、活动筹备期:
(1)拟定邀请人员:
a、确定时间地点
b、邀请辅导员和本专业有关教师及09级08级学长学姐
(2)通知班级同学座谈会时间地点及其他相关事宜
(3)策划活动相关流程.(4)选定主持人(选些能调动现场气氛的同学)
(5)黑板背景设计(基本内容:今天我们怎样上大学座谈会)
(6)教室的准备。
(7)提前布置好场地
(8)事先与主持人沟通好,将相关事宜交代清楚
2、活动开展期间:
(1)再次确定各项事宜是否已经布置完毕:如场地是否布置完毕,出席的老师学长学姐是否到了,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如话筒)
(2)按照活动进程单进行活动(工作人员配合好主持人做好现场工作特别是交流环节)
(3)现场有负责照相的同学
3、活动后期
(1)活动结束后,各班班委安排好人员善后工作
(2)就活动的现场情况及会后评价,写出此次活动的总结报告。
4、活动预期效果:
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让同学有所收获
5、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及学生应提前到场
(2)维持活动现场氛围(尤其是自由问答时间),气氛活跃
(3)同学向老师学长学姐提问环节应提前准备好问题
(4)使用多媒体教室的班级准备好话筒,调试好电教设备。
(5)现场布置应事先做好
(6)主持人的选择
附录会议流程:
1、介绍到会的老师和学长学姐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3、班级干部同学代表讲话。
4、学长学姐老师讲话
5、同学学长教师之间自由交流(辅导员和班委注意引导)
6、进行活动总结
7、宣布会议结束
8、欢送学长老师离场
*整个会议持续90---120分钟左右,各班要注意安排时间,可以适当针对本班情况增加活动环节,使活动在活跃气氛中进行。
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联合会组织部
二0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第二篇:大学新生演讲稿:今天,我们如何上大学
大学新生演讲稿:今天,我们如何上大学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今天,我们如何上大学》。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终于跨入了我朝思暮想的大学,嘉兴学院平湖校区,这个我即将度过三年的地方。
当驻足校园的那一刹那,真的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缭乱。这里的一切是刚刚迈出高中校园的我们所不曾体会过的,那么新鲜那么意外,当然更多的是深深的吸引。
听很多学长讲,大学其实就是上网、吃饭、睡觉、谈恋爱、上课这么几件事而已,而有些同学就直接把上课取缔了,大学真就是这样的吗?
不!大学并不只是学知识那么简单,而是我们学做人、学做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们学习才艺、学习人际交往、参加社会实践的一个关键阶段,并不是把它当做象牙塔来躲避激烈的竞争,来逃避无形的压力的场所。
今天我们如何上大学?是常常发短信发到能拉出一张长长地短信清单,是用梁遇春的“春朝一刻值千金”来为我们的懒起开脱,还是将学习进行到底,不让娱乐喧宾夺主?是在身边高手林立后便开始不自信,以致错失很多机会?还是像那句经典所讲的:If you think you can ,you just can!是碰到挑战一味退缩还是像疯狂英语的李阳所倡导的那样:enjoy losing face?肯定是后者吧。所以今天,我站在了这里!
我们该如何上大学?我想该一直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吧。我常常利用空闲时间去看好多书,去品味众人对陆小曼这朵罂粟的贬和褒,去回忆四大美女穿越时空的千娇百媚,再去送别徐志摩和他娓娓道一声“沙扬娜拉”,还有震撼着中国的鲁迅,感动着中国的季羡林……我想更应该是若干年后,等我再回忆大学生活,它便即使会褪去,淡去,阴去,也不会死去……
水因怀珠而媚,山因蕴玉而辉。我们的大学不就是要懂得让自己放出自信之光,闪出勇敢之亮!
第三篇:今天我们怎样借鉴仁义礼智信
今天,我们怎样借鉴“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
坛主小传 徐克谦,男,1956年生,江苏江都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著有《先秦思想文化论札》、《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孟子现代版》、《人类文化启示录》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七十多篇。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早在先秦时代,儒家先哲就已经分别对仁、义、礼、智、信的内涵作了深入具体的阐发。到了汉代,董仲舒将它们合在一起,称之为“五常”。从此,“五常”往往与“三纲”合称为“三纲五常”,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维护当时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道德准则。汉以后,历代儒家人物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和思想发展的需要,对“仁义礼智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其具体内容不断丰富而复杂,其中确有不少思想糟粕,有些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实际效果,按照今天的道德标准来看,斥之为“吃人”也并不过分。
尽管如此,“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人归纳的五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名称,仍然具有永恒的、普泛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义礼智信”的具体内涵中已积淀了中华民族许多优良道德传统,具有普遍意义,其中不少内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已被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德准则;另一方面,“仁义礼智信”的表述,作为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品牌”。在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文明和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借用“仁义礼智信”的形式,吸取其精华,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建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伦理道德范畴体系。
“仁义礼智信”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在社会民众心理上树立起对于共同道德信念的权威感和归属感。“仁义礼智信”高度概括而又极其简洁鲜明的语言形式,也非常适合于道德教育和宣传。今天,我想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对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逐一进行简要阐释,作为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转换的一种尝试。
“仁” 以人为本 人性关怀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同情和关怀。缺少对生命和人性的同情与关怀,就叫做“麻木不仁”。儒家认为,“仁”是为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家园。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人之安宅”。提倡“仁”的道德,就是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人来对待,就是在确认自己是人的同时也承认他人是人,而人与人在天命之性和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态度友好相待,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互相帮助。
“仁”的精神也就是人性与人道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儒家以“仁”为道德之源,这对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有两点重要启示:其
一、就人的本质、永恒的存在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谐、合作,较之于人与人之间有时难以避免的冲突、竞争来说,是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其
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道与人性的价值,都是终极的最高的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政治经济措施的建构与实施,都不能违背人道与人性的原则,都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与尊严为代价,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在崇尚科学技术、提倡竞争的当代社会,尤其需要强调“仁”的道德原则,以便使科学技术与竞争机制更好地为人道与人性的根本目的服务。
儒家的仁爱精神还不止于对自己同类的爱,再进一步,还应推广到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当今,世界范围的自然生态平衡正面临工业技术文明带来的普遍危机,有识之士深表忧虑,自发地组织起来,大声疾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稀有动物。儒家提倡的“仁民而爱物”的精神,对于建设当代生态伦理道德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此外,儒家所谓“为仁由己”、“仁者不忧”、“仁者安仁”等有关仁德修养的思想,强调了道德的自觉和自律以及道德价值实现所带来的精神满足,这对于当代社会个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修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义” 公平正义 坚守原则
“义”这个字的本来含义就是适宜。“义者,所以合宜也。”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义”,是指一个社会里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 道德行为准则。“义”的原则往往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也是一定社会的法律前提。关于“义”的起源,孟子认为出自人固有的“有所不为”的“羞恶之心”,荀子认为源于人作为社会存在的“群”与“分”的需要。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都说明人类社会不能没有“义”,人不能不讲“义”。完全不讲“义”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无法维系的。尽管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义”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但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义”也有其共性和延续性。随着人类交往日益密切频繁,人类在道德原则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共识,那些被人类普遍认为是“适宜”的道德原则,就是“天下之公义”。
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立一个社会的“义”,并且培养公民对“义”的自觉和信念。今天,我们一方面要赋予“义”以新的具体内容,例如社会公平、公正、公益等,另一方面要重新唤起人们“义”的自觉和信念,也就是要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当今社会,许多腐败堕落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等外部原因,另一方面,当事人内心丧失起码的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不把“义”当回事,不辨“义”与不“义”,也是重要的内因,腐败其实就是对正义和道德原则的践踏和破坏。
讲到义必然要涉及“义”与“利”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儒家虽然重视“义利之辨”,但并不一概反对群体或个人对利益的合理追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荀子说:“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但是儒家强调,追求利,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有个底线,这就是义与不义,不能以不义的手段追求利。
儒家的“义利观”,与市场经济社会以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的基本原理之间,看起来好像是矛盾的,但它其实恰恰是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补充和保障。如果没有基于“义”的道德、法律原则作为底线,人们对利的追求就会是不择手段的的,最终受到损害的必然是所有人的利,这样的市场经济决不可能是完善的市场经济。
“礼” 恭敬尊重 礼仪文明
古代所谓“礼”是一系列程式化、仪文化规则,内容十分庞杂,既包括国家的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但儒家所重视的并不只是礼的外在形式,而是体现在礼的形式之中的社会道德功能和意义。这种功能和意义简单说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别嫌明微”,也就是明确不同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人之间一些必要的区别,以避免出现嫌疑和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二是表达“恭敬”、“辞让”之心,让人们有一种适当的形式,互相谦让,互相表达恭敬与尊重。三是“礼之用,和为贵”,通过在政治、宗教、社交、家庭、娱乐等不同场合人们必须遵循的各种礼节、仪式,并配以音乐,来融洽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和睦安定。
不可否认,在封建时代,礼的许多具体内容,实际上强化着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观念,其中不少繁文缛节早已过时,失去了意义。太多太繁的礼也会束缚人的手脚,限制人的自由。但是礼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这些功能和作用,当代社会也仍然需要。
一定形式的礼,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对社会而言,礼是这个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对个人而言,礼则是其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借助“礼”的形式,赋予新的内容,来对公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特别是恭敬、尊重品质的教育。例如对国家的恭敬,对职业的恭敬,对顾客的尊重,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都可以在一定形式的“礼”中得到体现。孔子认为礼的具体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因革损益的,对前代的礼制应根据当代的具体情况,择其善者为我所用,例如“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借鉴这种态度,对古代的礼仪文化继承其优秀的精华,“损”去其过时的糟粕,“益”之以符合现代文明的新内容,从而创造出我们当今时代所需要的新的礼仪文化,使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古国放射出现代文明的光彩。
“智” 崇尚知识 追求真理
“智”通常又写作“知”,既作动词指认知,又作名词指知识、智慧。儒家把“智”列为“五常”之一,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明智慧,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
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儒家相信,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而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人类所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以被人所认识的事物。人类不断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探究万物,掌握规律,创造文明,积累起越来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犹如漫漫长夜里永不熄灭的明灯,茫茫大 海上永不沉没的航标,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今天,我们可以借助“五常”之“智”来提倡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
掌握知识并善于思考的人,就可能成为“智者”。“智者”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聪明智慧,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 具有完善理想人格的君子,不仅应当是“仁者”,而且也应当是“智者”。“智”与“仁”是相辅相成的,好学求知也能促进仁德的自觉和生长。故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说过:“美德即知识。”若能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真理的基础之上,则人类安身立命的道德根基也许会更加坚实而深厚。
崇尚知识与智慧,必然重视学习与教育。孔、孟都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可以说是提倡全民教育的先驱。“孔门四科”和“六艺”等教学内容,体现了对学生德、智、体、美、情的全面教育,可以说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典范。他们的教育理念本身,体现了一种道德的而非功利的精神。古代儒家留下的许多有关教育和学习的格言和教诲,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无常师”、“教学相长”、“不耻下问”、“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知人论世”、“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等,都是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即使在当代社会也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 忠于职责 诚实守信
所谓“信”,即诚信。儒家把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中庸》认为“诚”是“天之道”,“诚之”是“人之道”。这等于是把“诚”作为至高无上的价值源头来看待。要取信于人,根本在于“反身而诚”。《大学》也以“正心诚意”作为“修身”的前提。孔子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民无信不立。”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治理国家要“敬事而信”。君子应当言行一致,诚实笃信。“言忠信,行笃敬”才能行于天下。孔子说:“信则人任焉。”只有当你被证明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时,别人才会觉得你可靠,才会把大事托附给你。
“信”的道德要求,内涵很丰富,包括说话算数,言行如一;尊重事实,反映真相;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等等。与“信”相反的便是表里不一,背信弃义,虚伪欺诈,不守信用,不负责任。如果一个社会缺失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尔虞我诈,这个社会就将是个丑恶而可怕的社会。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历史上传诵着许多诚实守信的动人故事。继承发扬诚信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显得更加迫切。许多有识之士指出,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有些企业信用之差已经使信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实际上,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有建立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作为保障。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也都十分重视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这种建设一方面有赖于现实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保障,另一方面也须借助于传统文化信仰中的诚信道德价值之源。中国传统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时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价值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这一现在有可能日益走向稀缺的资源。
仁、义、礼、智、信五者,有不同的内涵与维度,但同时又具有内在联系。其中“仁”是核心,是最高原则,也就是说对人类、对人性、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爱护,应当是最终目的,是至 上的道德原则。“义”则是要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生命价值和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维系一个适宜的行为选择的限度。“礼”则是以仪文化的外在形式,将仁义的精神付之于日常社会行为中直观的践履和操作。“智”的追求必须以不违背人性、不损害人类的根本利益为限度,也就是不能背离仁的精神和义的原则。“信”则以天道之诚,承诺着仁、义、礼、智作为道德理念的真实不虚,和在道德践履中的真诚不二。总之,借用其形式,改造其内容,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范畴,对于当今道德文明建设仍然是可以利用的珍贵文化资源。
第四篇: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
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
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刊发5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包括现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各自的观点。‚我觉得学习雷锋更多的应该是大众的、自觉的、平常的一种活动,‘不离日用长行内’,我们举手投足之间都可以学雷锋,学雷锋更应该成为我们普通的一种生活常态。‛,‚学雷锋其实并不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雷锋精神是崇高的,但学雷锋没有门槛。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是学雷锋,献一次血、做一次义工、扶一把老人也是学雷锋,甚至给需要的人让一个座、给需要安慰的人送上一句温馨的话语都是学雷锋‛,这些是我们的代表们对学习雷锋精神的观点。我作为一名基层部门的工作人员,怎样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以及在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用一句话来讲就是‚每个人当作朋友看待,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新时代,新形势,新内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国GDP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到2012年的519322亿元,人均GDP从1978的381元到2012年的38354元,中国综合国力排在世界第二。但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许多群众在物质上富裕了,但并不觉得幸福,反而有时觉得生活压力大,吃穿住行处处要小心谨慎;更别说去
做好事了,怕被别人讹诈上。比如我们不敢去喝中国的牛奶、奶粉、牛肉;不敢去搀扶摔倒的老人;相邻住在一起,不再去串门,不再打招呼;公交车上老人孕妇残疾人没人让座;碰见陌生人向你问路,你会走的远远的;遇见小偷不去制止和报警等,这些事情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怎样去践行雷锋精神。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一下几点开始:
一、正确认识雷锋精神。现在许多年轻人,当问及你知道雷锋吗?回答是不知道。他们知道刘德华、周杰伦,但是不知道雷锋,更别说雷锋精神了。既然要学习雷锋,那么就要从认识雷锋,认识雷锋精神开始。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钉子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也就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二、突破世俗践行雷锋精神。新的时代,有时代特有的特征,践行雷锋精神也该有新的形势和内涵。一是自己不作为。比如我们自己不去乱扔垃圾,也就不存在捡垃圾的事了,也是践行雷锋;我们老年人不去故意借摔倒去讹诈人,也就不会存在老人摔倒没人搀扶。二是自己作为。比如我们在公车上主动让座;遇见小偷果断制止和报警;不经营不合格的产品。
让我们大家相互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对一份责任意识,把在马路上摔倒的老爷爷当作朋友,那么作为他朋友的你,你一定会去搀扶;把在马路上丢了的钱包的阿姨当作朋友,那么作为她朋友的你,你一定会去帮她捡起来还给她;把在买牛肉的顾客当作朋友,那么作为她朋友的你,你一定不会去给牛肉注水……
把每个人当作朋友看待,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新时代,新形势,新内涵。
第五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吴忠中学初中部
余伯华
今天,我们首先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教师,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作为育人的人,我们更应该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互联网上濒繁爆出教师违法侵权学生的事件,看得人触目惊心,有的为老师喊冤,有的为学生叫屈,有的教师被人憎称为衣冠禽兽,破坏了教师的光辉形象;有的教师为了点滴学生的财物馈赠,让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小瞧教师„„真为我们教师队伍的这些人感到汗颜。
做一个高尚的品德教师,“德”被列为学校教育合格人才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但丁说过:“一个人知识的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但一个人道德的不足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
做一个有强烈的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老师。作为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每天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都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我们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襟,无私的大爱。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有了爱就能“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个生命。
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口才。《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诸葛亮为了联吴抗曹,说服孙权,凭他过人的胆识、学富五车的知识和超人的口才舌战群儒,成功的完成了出使吴国的任务。我们教师有人说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其实,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新的学生,新的课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不会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胸中无点墨,没有随机应变的机敏,没有过人的口才如何能驾驭课堂,征服学生。
老师要有永远阳光积极的心态,不断积极上进的精神。苏轼的《浣溪沙》中有这样的诗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作者借景来抒发了老当益壮,乐观进取的精神。自然规律,人力无法改变,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的见闻总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博采众长,资源共享。固步自封,就如井底之蛙一样,永远只能见到自己头顶的那一片天空。
在这压力山大的时代,作为教师更应该懂得一门学问,那就是“健康心理学。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同时,运用所学及时疏导学生的一些不良心理,使之成为我们育人中强有力的助手。
这样一说,有的人就会说,那我们教师真不是普通的人了,是神吗?必须做到十全十美的,完美无瑕。我要说,即使我们作到了这一些,我们依旧是一个普通的人。自古以来,世间并没有完美的人。完美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就是被我们世世代代誉为“圣人”的孔子也并不是完美的,他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见它对女性的蔑视,但是只要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把完美作为人生的理想,人生的信条,我相信我们在这每一天每一年不断的努力中,一定会做一个人格完善、品质纯粹、修养高尚、价值观正确的好老师。今天,我们就做一个把完美当做理想,不断去追求,不断去实现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