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献礼建国60周年征文:他为水利献青春
——记优秀共产党员、**县水利局局长**
202_年,仲夏。子夜。大雨倾盆。
**县水利局办公楼副局长办公室灯火通明。一名中等个子、身材偏胖、头上挂着水珠、裤脚溅满泥水、穿着一双被泥糊满了已看不清颜色鞋子、刚过不惑之年的男子刚急步迈进办公室的门,办公桌上就响起一阵紧促的铃声。男子迅速抓起电话,用沙哑的、几乎
听不清的声音说:“你好!请问,什么事?”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你好。我是沫河口泵站。现在穿淮北大堤涵闸出险。技术人员虽多次努力,但外河防洪闸门仍无法关闭。目前淮水汹涌倒灌,情况万分紧急!请指示如何处理!”。“好!知道了。我现在就过去。”男子抬起布满了血丝的双眼,看了一眼身边和他一起工作的几名技术人员说:“走,到沫河口泵站”。说完,几个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到雨幕中。
沫河口泵站穿淮北大堤涵闸口,几名泵站工作人员焦急地走来走去。男子上前打了招呼后,就仔细观察现场。经认真分析,很快,他就找到了问题所在:由于连天降雨,淮河水位迅速上涨,导致外河防洪闸门在巨大的水压力下无法关闭。只有平衡外水压力,才能解决问题。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平衡外水压力呢?他仔细想了想,果断地下令: “10台机泵开启抽水,并同时缓慢落下闸门!”男子根据每次闸门的关闭情况,逐步减少开机数量。经过多次反复的开机、停机,到早晨6点多钟,只听见“轰隆”一声,外河防洪闸门已安全关闭。
望着关闭的闸门,他知道,淮北大堤上的又一处重大险情在他的手中化险为夷。
他,就是时任**县水利局副局长、现任局长,集行政领导、业务专家于一身,人称**县水利地形“活词典”的**。
**,1963年出生于**阜阳县。父亲是阜阳颖州区粮店的一名普通职工,和身为农民的母亲结婚后,共生育了2男2女,**排行老三。1979年,**如愿考上了**水利学校。在校时,他刻苦钻研,不仅专业课门门优秀,而且才思敏捷,经常显露出他文学的功底和才华,成为同学和老师公认的“小才子”。毕业时,品学兼优、文笔极佳的**被学校推荐到省城一个机关单位从事文秘工作。然而,初出校门、豪情万丈的**却毅然拒绝了校方的好意,希望到基层工作,他要把所学的全部知识用来造福一方的百姓。校方尊重他的意愿,把他分配到了**县水利局。
初到**,酷爱读书的他很快记熟了**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位于**省东北。春秋时期为鲁地,战国时归属楚国,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置**县,治**口镇,属淮南东路淮安郡。北方人视其为南方,南方人视其为北方。境内因有淮河、浍河、沱河、崇河、潼河五条河流汇集,而得名“**”。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大小湖泊水库百余,星罗棋布,虽地处淮北,却宛若江南。民风亦兼有北方的剽悍和南方的柔婉。**是皖北地区有名的“粮仓”,这得益于它每年丰沛的水量。由于受淮河水系的影响,**又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
到单位报到后,听到老同志对**的再次他介绍,**对**水利工作有了更进一步认识。他想起了父亲在他即将离开家乡,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工作时的不舍和谆谆教导:“孩子,那里人生地不熟,到了工作岗位,一定要多向老前辈请教。不要怕吃苦,不要讲条件,不懂你就学,交给的你就干,学到的知识是你的。只要努力工作,领导会赏识你,同事会认可你,你就会成功,你就会为国家多做贡献。”此时,小徐已暗暗地下定了决心: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自己学的是水利,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不可能筑起雄伟的大坝,在城市的繁华商场里也不可能围起浩瀚的水库,自己的专业只有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才能派上大用场,水利人只有在激流中才能尽显男儿的本色,只有在风口浪尖上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带着对理想的追求,**的人生之舟悄然启锚了。
这一年是公元1982年,**19岁。
时间的脚步无声无息,转瞬之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1985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设计室主任。虽然**年纪轻,但水利局的领导和同事都知道,这个年轻人到县水利局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每天天不亮就在站上测量、记录,天黑了还在站里搞设计、计算,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参与,仿佛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的专业是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一专多能。他总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虚心向老一辈水利专家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他学习结构设计:先在洪泽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指挥部从事结构设计和预算编制,后参与了北淝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怀洪新河影响处理工程;学习水利规划:1990年**负责设计施工了**县第一个高标准灌排小区——蒋集小区,它的施工放样的高速度和所总结的放样程序,对以后的小区治理提供了示范,蒋集小区综合治理被称为“蒋
第二篇:水利管理局献礼建国60周年征文;
在新中国水利建设上,**灌区具有标志性意义。
她工程宏伟,为新中国灌区建设之最。
她创业艰难,堪称人间奇迹。
这一工程始建于1958年,横跨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贯穿江淮两大水系,有效灌溉面积110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全国惟一跨省的灌区。
壮丽史诗
上溯千年,在江淮大地上,先贤们建造的芍陂、期思雩娄等水利工程,实现了“百里不求天”的梦想。但江淮分水岭的更广大地区,水患不止。1671年至1949年间,共发生自然灾害134次,较大旱灾每5年一次。人民不堪其苦。
新中国成立的礼炮,扭转了神州乾坤,亦使山河重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在大别山深谷幽壑之中,蓄水调洪的水库群陆续兴建,“高峡平湖”截住了涌向淮河的山洪暴雨。现代治水大家汪胡桢,在此完成了他作为中国连拱坝之父的开篇之作。其设计兴建于此的佛子岭水库,为中国第一座连拱坝;梅山水库大坝为亚洲最高连拱坝。
领袖以恢弘的气度带领着整个民族,创造了辉煌历史。随着水库(本文来自中http://www.teniu.cc 转载请注明!)的建设,以此为水源,修建了一个跨越江淮分水岭,沟通淠河、史河和杭埠河,灌溉皖西皖中的千万亩大灌区,从战略构想走向建设实践。1958年8月19日,**灌区破土动工。淠、史、杭,这三个字的神奇组合,开始在新中国水利史上熠熠发光。
那是一段如歌如泣的岁月。翻身解放的江淮儿女,在食不果腹、衣不暖身的艰难条件下,挑着箩筐,扛着铁锹,奔赴治水工地。当时,平均日上工50万人,最高日上工达到80万人。大路上车辚辚马萧萧,工地上号声如潮,其气势犹如惊涛拍岸,何等壮怀激烈!没有水泥自己造,没有炸药自己熬,没有木料自己捐,自力更生,发明创造,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凿开了横亘的山岭,填筑了高深的峡谷,千万“愚公”14年奋战,搬走了6亿多方的土方,如围成1米见方的长堤,可绕地球10多圈,堪当水利建设史的千古绝唱。
人间天河
大诗人李白一句“黄河之水天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尽了中华母亲河的荡气回肠。皖西、皖中的乡土诗人对自己的母亲河,亦发出了“空中浪涛响,天际白帆飘”的咏叹。
这是对**工程蓄水于高峡,行走于岗脊的诗意描述。从水库涌出的激流,奔腾到灌区尾部,垂直落差近100米。灌区渠道,居高临下,通过6万多座渠系三轮物调节,实现了灌区80%以上农田的自流灌溉。万里长堤,或逢山开道,两岸壁立如峰,度若关山;或洼地筑堤,犹如地上悬河,可俯瞰乡村炊烟。凌空飞架的渡槽,若长虹卧波,沟通南北东西;入地联通的倒洪吸,似蛟龙潜渊,成为快速的水下立交。干旱的江淮分水岭两侧,呈现“岗上种稻,岭上行船”之奇观,恍若水乡江南。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不止其“高”,更有其“远”。如果把**分干渠以上渠道联结起来,以六安为轴心,可东到上海,北抵京城。其七级固定渠道,总长度达2.5万公里,联巢湖,通淮河,贯皖西,抵皖中,跨出皖境直达豫东南,把大别山的甘泉,送到了城市的千家万户、乡村的田间地头。
**工程的博大和深刻,还在于其“师法自然”。这一工程体系上承五大水库67亿立方米山区来水,纵横交织的七级固定渠系,串联起了21多万座塘坝、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并沿巢湖、淮河建有39座外水补给站,蓄、引、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配与区域耕地、人口及生产力组合不相匹配的矛盾,创造性地调节了人水关系,改善了整个皖西皖中地区的生存发展条件。
时代华章
英雄的史诗,续写着改革创新的篇章。
1981年,**灌区在全国大型灌区中较早地建立了灌区管理委员会,首破特大型灌区民主管理之“冰”;1982年,安徽省政府出台《**灌区管理暂行办法》,率先推进依法管理;1984年,在全国水利工程中第一个引进世行贷款1.93亿元人民币进行续建配套。
走在全国前列的,还有上世纪80年代施行的两部制水价,90年代创造的八位一体的灌区农田水利治理模式……
在由计划三轮向市场经济体制轨的“闯关”中,**灌区始终以变革图强的状态,与时代共奋进。
对灌区工程施行“大手术”。按照“主攻大动脉,健全微循环”的思路,从1996年起,开始利用中央投资,加快骨干工程改造,兼顾面上工程示范。至202_年,共实施139个项目,完成投资计划5.1亿元,一批危、重、险、急的骨干工程得到除险加固,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00万亩。特别是节水效益明显,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0提高到0.44,灌溉保证率由70%提高到72%,年均节水9000万立方米。202_年,**灌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节水三轮基地。
对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刮骨疗伤”。进入新世纪以来,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分流冗员,全面推进竞争上岗,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创新水费收交机制,遏制了人员膨胀、水费欠收、管理松驰的局面,灌区开始进入良性发展三轮。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着力解决田间工程有人用、无人管的问题,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组建了100多个用农民用水户协会,大力推进民办公助农田水利建设,努力建设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对供水服务推进战略性转变。坚持科学配置和节约保护灌区水资源,探索建立灌区供水民主协商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定额供水,水权到县,县界量水”制度,加快由单一农业供水向全方位供水的转变,在连年保障农业丰收的基础上,年城市供水和生态供水规模分别达到了2亿多立方米和5亿多立方米,适应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建设、大发展。
水兴百业旺。今天的淠史灌区,是江淮的“粮仓”、发展的沃土、宜居的福地。其粮食生产闻名全国,以年产50亿公斤、50年累计增产450亿公斤粮食之实力,位居全国粮食生产基地行列;灌区内新兴经济体“安徽省会经济圈”依水而兴,到202_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5%,地区生产总值将占全省的40%;区域内1330万人口拥水而安,合肥、六安等县城以上400(本文来自中http://www.teniu.cc 转载请注明!)万城市人口饮上了优质水源,900多万农村人口获得补水保障;灌区生态因水而灵,林丰草茂,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旅游生态开发区。
历史告诉未来。半个世纪前,一代军神刘伯承元帅为**工程写下了 “科学态度,革命精神”的光辉题词。秉承这一优良传统,新一代的**建设和管理者,在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中,一定会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管理先进、运行高效,效益显著的现代化特大型灌区。
第三篇:优秀青年建国60周年征文:献青春报效祖国;
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向着一个宏伟的目标,在奋勇前进中奉献自己壮丽的青春,报效伟大的祖国。
一,热爱祖**亲,永远做祖**亲的好儿女。
每个人都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一个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祖国。我们的祖**亲很美。美在地大物博,美在历史悠久,美在有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母亲,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自古以来有无数杰出的人物和爱国者都是祖**亲的好儿女。学习邓小平的光辉榜样,做祖**亲的好儿女,也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实际行动。中国历史上的大禹、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孙中山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等;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等等,都是祖**亲的好儿女。今后不论你有多大本事,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是祖**亲的好儿女,一定要把聪明才智献给祖国。
学习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首要一条就是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国之所以光荣,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深厚情感,还是一种重大责任,一种扎实行动。作为祖**亲的儿女,我们都有特定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将爱国意识与社会角色意识融为一体,将践行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与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统一起来。我们要做祖**亲的好儿女,就要学好报效祖国的本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献出毕生。
二,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年轻一代,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基本内容组成,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完备,层次分明,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有机统一体。它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基础与现实基础。其中: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灵魂。它处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统领地位,决定了社会主(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teniu.cc,转载请注明!)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只有同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有其现实价值。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主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可以把国家、民族和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当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已经深入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力量,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篇:个体老板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如今种地像当老板
我的父亲今年七十五岁了,还种着五六亩地。我常劝他:爸,您都一大把年纪了,种这么多田干吗?您当兵去西藏几年,共产党又没有忘了您,一年还给您三千块。我们做子女的,工资蛮高的,多给点赡养费,你们老两口的生活肯定没问题。您就把地转给那些年富力强的人家种吧。
父亲很英雄地一扬头,嘿嘿一笑,高声说:“没事,你
不要为我种这点田操心,就是再有个十亩八亩的,我照种!现在种田简直就是当老板。”
父亲看我一脸狐疑的样子,点上一根烟,美滋滋地吸一口,继续说:“你不信?我说给你听,你看是不是当老板?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咱种田的皇粮国税没有不交的。现在国家富强,经济繁荣,世道昌明,领导人重视‘三农’问题,要什么工业反补(反哺)农业。这一补,我们农民得的好处多了。公粮不要交了,农业税免了,各种提留摊派砍了,义务工取消了。村里让我们开个会什么的,还要发点误工补助呢。本来这些取消了,咱农民就感激不尽了。现在,国家还一年一亩田给我们百十块农业补贴。这不等于国家拿钱买我们种田吗?这田种起来心里舒坦。几千年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好事,你说,我不是田老板是什么?
“再说,现在种田都机械化了,翻田犁地有拖拉机,开墒挖沟有开掘机,喷洒农药有弥雾机,灌溉打水有抽水机,收稻割麦有联合收割机……其他不说,就说这‘夏忙’,人快活了多少。五六亩地麦子,以前又是割麦,又是挑把、堆把,脱粒,没有十天拿不下来。现在倒好,叫来一台收割机,呼哧呼哧,两个小时,麦子就上场了。扬扬,晒晒,小贩子来一畚一称,不行船,不驾车,不劳神,不费力,就等着数钞票。把田里的麦草处理掉,撒上稻种,用拖拉机浅翻盖种,喊抽水机来打上一浇水,夏忙结束,万事大吉。你看,现在种田不苦,不脏,不累,不要晒黑皮,不要换劳动装,不要赤脚,丝袜皮鞋照穿,不像个老板像什么?以前夏忙,那是吃的什么苦啊!”
过去夏忙,我是知道的。
六月初,热浪滚滚。“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割麦又苦又累。我们全家一人一把镰刀,面朝黄土背朝天,咔嚓咔嚓地埋头苦干,真正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几天麦子割下来,哪个不是瘦一圈褪层皮啊。割好了麦,还要把麦把子挑到场头,哪个不挑得肩头肿双腿瘸的。好不容易轮到脱粒了,一家人“小老虎”前忙到“小老虎”后,到了晚上,哪个人不吃下几两灰尘啊。除了眼白和牙齿是白的,都是“尘满面,鬓如霜。”
插秧也不轻松。天天三四点钟就起床,先到秧池里拔秧,八九点钟就得到大田里插秧。真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最苦的是下雨天插秧。水下蚂蝗肆虐,水上蚊虫乱咬。可恨的是蚊子钻到雨衣里,你连拍的手都腾不出来。一个夏忙下来,多少人都累倒了,村里诊所里吊水都要排号。
要是你觉得这种田苦不堪言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解放前种地,一切靠人力、畜力,那才叫真苦。别的不说,就说脱粒吧。
解放前,脱粒主要是用手在石磙子上掼把。一天掼下来,整个人都像散了架一般。听说好多人家到了收割季节,就把锅碗瓢勺米带到场头上,吃在田里睡在田里。醒了做累了歇,不分白天黑夜。邻村有个壮汉,有一年麦收时节,在田里整整干了十多天。等到麦子收好回家时,溅到头发里蹦到耳朵了的麦粒都发芽了,长出了半公分长的麦嘴儿。
这么一比较,就是过去的大地主也享不到现在这样的福。如今这种田,真是当老板了。
第五篇:青少年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回家
天下着小雨,蝉们也高兴,不再嘈杂地抱怨着夏天的热了。雨滴打在两旁杨树林的叶子上,欢呼着,蹦跳着。想必是这公路太宽阔了吧,杨树们都向路对面的朋友殷切地招手致意呢!路本就平坦,加上雨水的冲洗,更是一尘不染。在车内快节奏音乐的领导下,窗外的杨树也成排飞也似的向后跑去了。空气清新宜人,心情无比舒畅。现在,老爸正开着车,载我回老
家呢!
这么高兴。二伯说:“上次把你们摔成什么样儿,太不好意思了。不过这次你们可以放心,国家出钱修了路,水泥路一直修到了家门口。你们不是也买了辆小轿车么,开回来兜兜风。”
记得上次回来,天空也是下着小雨。就在两年前,二伯高兴地打来电话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农民不但减了税,还给补贴,而且家里安上了自来水管,田里也安上了自动喷头,所以今年的西瓜大丰收,快回来吃西瓜吧!”于是老爸便骑上摩托车带着我高兴地回去了。
一路上,果真看见了那些喷头——田野里,一排排白色水管整齐地立在那里,把田野装饰的更加有序。而他们如一个个哨兵,坚守着自己的一块土地。
可能是想看那一定大而甜的西瓜,高兴得过了头,竟在摩托车上手舞足蹈起来,加之这路本身就泥泞不堪,摔跤也就成了必然。
推着满是泥巴的车子,好不容易才来到了二伯家的平房前,他们见我们这般模样,都纷纷凑上前来,关切的询问道:“怎么了?摔跤了?”不由我们分说,他们有的脱下我们的衣服,有的把摩托车抬到院子里,有的拿来毛巾给我们擦脸,好在院子里安了自来水管,还有的人就对着我们的衣服和车,仔仔细细的冲洗了一番。这可真是别具匠心的欢迎仪式啊!为了等衣服和车晾干。我们也就理所当然的在这儿住了一天,吃了一天的好瓜。那瓜可真甜,城里可绝对买不到的!
真是叫人垂涎三尺,老爸殷勤的招呼声却打断了我的回忆。“老王!回来了!这车可真漂亮!”“还行吧!才买的!”抬头一看,到了一个我似曾相识却又绝对没见过的地方!嘿!这不是小不点儿他们家吗!怎么变成了三层的高楼了!这一排的楼房哪来的?记得两年前还没有呢!噢!是老家!真是老家呀!全变了!瞧!这边十几座拔地而起;看!那里五六栋别墅也连成了一片。
这里本就世外桃源一般,如今又加上这宽阔的公路,高大的楼房,漂亮的别墅,真是美妙!
车停了。
亮光一闪,一幢别具一格的三层洋楼在别墅群间鹤立鸡群——白色的外墙,粉色的房顶,七八个推拉窗镶在墙中,大而厚实的防盗门安在三级台阶之上。给人一种素净、典雅、华丽的感觉。
突然发现二楼窗户上有个人在微笑着挥手,是二伯吧?如今,在祖国这广袤的土地上,有多少农民那印刻着岁月的脸上,泛起了菊花般的微笑;又有多少农民发自肺腑地言道,国家政策真好!
真的是二伯!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