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论汉字艺术成为中原文化产业品牌的可能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17-824466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5 11:59: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汉字艺术成为中原文化产业品牌的可能

论汉字艺术

成为中原文化产业品牌的可能性

文 / 王斐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本土文化品牌成为提高我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汉字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字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符号和文化特质,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因此,通过市场机制把汉字艺术作为中原文化产业品牌进行开发,既能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一、中原汉字艺术的独特性

文字是文明得以延续的载体,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都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了。只有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我国的汉字系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传承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史。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是甲骨文的发源地,还是“字圣”许慎的故乡,是汉字学的发祥地。河南出土的有关古文字的文物门类齐全,资料充实。仅殷墟出土的 10 多万片甲骨文和 2500 余件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早已让世界震惊。目前,在许慎家乡漯河境内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 8000 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刻画符号,已引起学术界对中华文字起源的新探讨。近几十年来郑州商城有字甲骨和小双桥商代陶书文字的发现,使我们对商代之前的汉字又有了新的猜想。偃师二里头和登封王城岗陶文,则显现出夏代文字的若干重要信息。所有这些无不说明中原与汉字文化的独特联系,更使中原地区在古文字学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中原汉字艺术的文化品牌优势

把一个文化产品打造成为文化品牌,必须有鲜明的产品优势,并具备相当的规模和经济效益。汉字包含了太多的中国文化精髓,它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字大家族中,汉字具有独特的连续性和形式美感,以及深奥的文化内涵,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重视和喜爱,特别是高端文化人士的追捧,逐渐成为中原旅游的热点。近年来,在河南省政府的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各地与文字有关的文化产业迅速壮大起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落户(全国仅此一处),并对中外游客开放,引起强烈反响。馆内设施齐全,收藏丰富,科技含量高,与游客互动较好,产品展销等配套设施也非常到位。安阳殷墟博物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掘地),是安阳旅游的一张名片,更是甲骨文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圣地”。漯河是《说文解字》(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典)的作者许慎的故乡。目前已经建成“字圣苑”、“汉字馆”等场馆,以及汉字文化广场和研究所等,已经形成特有的许慎文化现象。开封的中国翰园碑林以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著称于世。洛阳的龙门石窟“龙门二十品”和白马寺碑刻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南阳的武侯祠碑林和岳飞题写的《出师表》碑刻,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和专家学者前往。另外,以郑州为中心遍布全省各县市的书法家协会,在全国的文化艺术界具有相当的分量,为推动汉字艺术的发展及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文字发展进程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最早的契刻符号发现地在河南漯河舞阳,汉字源头甲骨文的发现地在河南安阳,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是河南漯河人,创造出五笔字型电脑输入法的作者在河南郑州。可见,整个汉字的诞生、演变、规范到现代化都没有离开中原河南这片沃土。因此,在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中原地区打造文字艺术文化品牌具有很强的优势。

三、中原汉字艺术文化品牌战略

打造中原汉字艺术文化品牌,应该对汉字的历史演变、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吸收全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使中原汉字艺术文化品牌从不知名到知名再到闻名于世,不断增强和扩大国际影响力。

(一)把打造中原汉字艺术文化品牌纳入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重点构建文化品牌体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打造文化品牌。以全球的眼光审视、开发和利用这一重要文化资源,使中华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和扩大。

(二)创新是打造文化品牌的动力。目前,将中原汉字艺术作为文化产业来开发的项目已经有相当数量,但在规模和内涵建设上还做的不够,应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特色和个性,既扩大规模数量,又要重视质量和内涵建设,以品质求生存,并且要保证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在文化品牌建设中应起到支撑作用,加大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品牌中的含量。

(三)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完善有利于文化品牌建设的人才、投资、规划等制度,把制度改革和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打造中原汉字艺术文化品牌的强大动力。

(四)面向市场,面向大众。要想把中原汉字艺术打造成文化品牌,还要解决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文字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如何使其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提高其文化品位,防止出现纯粹追求经济效益而毁了品牌的情况,始终让中原汉字艺术文化品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五)在提升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方面,我们既要重点关注、指导许慎文化资源开发和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后续开发工作,还应该充分利用中原的文化优势,把古汉字作为一笔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来加以保护,并作为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深度系列开发,积极培育适合汉字文化资源开发的大环境。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字本身的价值,认识到古今汉字文化的内涵和许慎文化本身的专业性。侧重于文字品类的齐全和实物的展示,以及观众参与的多样化、趣味化。经过反复论证,切实制订出总体开发意向和科学的近、远期规划,保证开发项目实施的质量和今后工作的规范有序,尽可能使汉字文化资源开发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周密规划,少走弯路。方案如下:

1.可以面向海内外推广富有中原特色的古文字外文版图书及文字知识信息开发成果。还可尝试将古汉字元素纳入到中原城市文化建设之中,逐步推出各类以汉字为内容的经典艺术品,开辟常设性的汉字文化专栏等。

2.策划、举办大型汉字文化节和汉字文化艺术博览会。

3.创作以古文字为基本素材的工艺品、文字棋牌等娱乐品,开发与文字相关的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音像品、卡通品、文字动漫品及旅游纪念品。

4.开发与文字相关的城市建设模块,如雕塑作品、日用品包装商标及图案设计、广告宣传、著名文化设施及大型企业牌匾题名等,都可以充分利用古文字构形,增强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气氛。条件允许时可以在我省建立汉字文化产业园区,举办大型汉字文化节和汉字文化艺术博览会。

5.最终形成以安阳为中心,辐射至漯河、郑州、开封、洛阳、南阳等地的文字文化圈,推出具有全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打造一个优秀的文化品牌,要涉及到很多方面和环节。只有既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目前,中原汉字艺术文化产业的规模还需整合;各文化景点还需加强联系,形成一体;汉字文化产品的形式还需丰富和多样化,使其真正为群众所接受并喜爱。因此,打造中原汉字艺术文化品牌仍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中原文化已经成为河南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文字艺术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的影响力和分量还远远不

够。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这方面的学术、文化及地域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如今亟待发挥我们汉字文化的资源优势,振兴中原文化产业。我们要拓宽视野,积极构建起这方面的人才队伍及学术文化发展平台,着力提升这一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全盘规划,将其打造成为河南的一张名片和优势品牌。立足中原,放眼世界,努力造就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品牌,使中华民族以独特的风采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梁明洪.论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07(08)

[2]彭静,魏宝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策略研究.今日南国(理论创新 版),2010(03)

实习编辑:张 雪

作者简介:王斐,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第二篇:中原艺术工程学院

中原艺术工程学院

火车站乘坐44、321、210、916、12路到交警所二大队下车向西150米路南即到

报名热线:0371-65597757

0371-60202118 60202119

郑州师范学院财经校区

网点: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路128号

联系电话:0371-63860555

咨询老师:王老师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

双语幼师专业

招生咨询:0371-65651620 值班室:0371-537303121、郑州火车站(长途汽车中心站)乘67、205路公交车到枣庄站(河南信息工程学校)下车即到

2、郑州汽车东站乘77路到长途汽车北站转67路公交车到枣庄站(河南信息工程学校)下车即到

第三篇:发展文化产业品牌浅析

郑州发展文化产业品牌浅析

文化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和现代化、信息化和科技化、人文化和知识化的创造与消费的社会背景下所建构起来的新理念和新产业,同时也是一种在文化与经济实现相融互渗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新实践与新发现。它以创新为灵魂、以广涵为特点、以提升为手段、以增值为目的,通过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为经济注入文

化的内涵,对多种产业进行整合与提升,从而在二三产业的衔接、融合、易质与再生中实现创意化、高端化和增值服务化:它以促进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为目的,并通过文化这个介质的特殊作用而在全社会推动精神与智能的发展,实现社会机理的创新与人力资本的升值。上述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均衡发展的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时代选择,文化产业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也为我们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它使我们觅得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发展之路:既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全方位的。因为文化不仅涵寓着知识、技能、科学、伦理、道德与人文,而且也越来越主宰着经济的运行机制、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代表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分析郑州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及特点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但是,人们对它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从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和课题组的研究宗旨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这一概念,文化产业的范围为:一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二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三是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四是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五是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需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六是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它应该具有提升人类生存,尤其是生活品质的内涵,更应该注重于提升人类精神生活品质的内涵;二是它应该具有可以进行商品性生产、流通以提供人们消费的特性;三是它应该与虽然可以提供人们消费但同时又具有商品性特征的某些纯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公共图书馆)相区别。

二、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市拉动内需、促进文化消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4.2%,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8%。经初步核算,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全市gdp总量的4.3%。文化资源优势正在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经济优势。

1、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础项目。以全市跨越式发展文化建设工程指挥部重点项目为着力点,着眼培育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指挥部先后组织实施了嵩山实景演出、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郑州日报印务发行中心等16个重点文化产业带动项目。嵩山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一期工程投资1.5亿元,项目于建成。黄河风景名胜区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炎黄广场投资1.3亿元,建设完成,炎黄二帝塑像及山体夜景照明完成。郑州日报社印务发行中心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主体施工完成。大河宠物文化公园一期工程总投资3亿元,主体已建设完成,部分区域的招商工作完成。中牟雁鸣湖生态风景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大部分建成,累计完成投资2.87亿元。沿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战略规划编制完成,郑州沿黄河南岸一带地区将打造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产业带。

2、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这几年,我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成功推出一系列的文化精品,大大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一是在演艺业上。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生产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和《云水洛神》、郑州天人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推出的嵩山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带动了全市演艺业的升级。《风中少林》开创河南大型原创舞剧的先河,连获多项大奖,并成功走向国外,今年1月到2月份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墨尔本、悉尼成功演出33场,历时40多天;《云水洛神》今年4月份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反映很好。嵩山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走出了演艺业与旅游业共生共赢发展的新模式,去年克服旅游市场下滑的不利影响,完成收入2200万元。二是在影视业上。大型科幻少儿电视连续剧《快乐星球》填补了我国大型科幻少儿电视剧的空白,受到全国少年儿童的普遍欢迎,已生产三部共156集,第四部正在创作之中。历史题材电影《鸿沟》、《黄帝》和电视连续剧《豫商康百万》、《美丽潘郎》等正在抓紧筹备。三是在动漫产业上。“小樱桃”动漫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小樱桃”动漫图书出口国外,动画片第一部26集于去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形成了以漫画、图书、杂志、动画片为核心,以“小樱桃”饮料、书包、糖果等衍生产品为支撑的产业链条,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基地)由郑州小樱桃卡通有限公司承建。四是在文学艺术上。郑州百花园杂志社坚持倡导和规范小小说文体,培养和造就小小说作家队伍,形成了“小小说”一流的刊物质量,使郑州成为全国小小说的中心,《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成为全国小小说的品牌。

3、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聚集区)。为了加快我市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等文化资源的开发,我们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引导文化产业集中发展。一是加快建设登封嵩山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园区将全面挖掘嵩山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重点开发少林禅武文化、儒学文化、道教文化和古代天文文化,建设国家一流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园区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未来计划投资100多亿元。二是加快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小樱桃动漫创业中心、动漫衍生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项目正式启动,小樱桃动画片第二部、第三部的创作生产正在进行。三是完成了沿黄河文化产业带规划。产业带将通过保护、开发黄河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形成黄河南岸集文化、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区域。四是郑州天人文化旅游投资公司、郑州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是启动建设中国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园区以发展动漫设计、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已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7家动漫影视传媒公司入驻。六是启动中华文化园建设。园区将保护古荥阳城为核心,依托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展示郑州历史文化。

三、郑州发展文化产业品牌中的问题

郑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2.6亿元,增长12.2%(现价速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1%(来源:好范文 http://www.teniu.cc/),高于全省近一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0.9%。从文化产业组成的三个层次看:核心层实现增加值29.2亿元,实际增长50.8%,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5.4%,共有从业人员4.3万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5.9%。相关层实现增加值44.4亿元,实际增长5.0%,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3.7%,共有从业人员9.2万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54.6%。其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实现增加值30.3亿元,在该层次中最多,同时从业人员以2.9万人领先。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35.4:10.9:53.7,从业人员之比为25.9:19.5:54.6。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可喜,增长幅度较大。无论是实现的增加值,还是从业人员的数量都增长迅速,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增长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在增大。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具体如下:

1、缺乏系统的文化产业品牌建设观念。在品牌建设方面,品牌定位不准确、形象模糊,再加上品牌延伸不足,内涵缺失。如郑州,该市的文化品牌大多是孤立的,绵延3,600余年的商文化所赋予郑州的不止是一个少林寺那么简单,而这样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却被人为地忽视了。宝马这样一个顶级的汽车品牌,竟然与服装、表、眼镜、领带、笔,甚至化妆盒等这些时尚产品紧密相连。宝马品牌下的系列生活用品,与宝马车一同诠释出了完整的宝马世界:华贵,同时也是亲近的。阐释品牌精神的意义远远大于现实的商业利益。正确的品牌延伸要建立在品牌的核心价值之上,比如几乎所有大牌时装都会推出自己品牌的香水,因为香水往往被看作“服装的最后一道工序”。但同时,品牌规划缺失、推进无助,加上品牌设计滞后、人才不足,这些影响了文化产业品牌的建设。

2、文化产业品牌推广方法陈旧,推广策略不当。文化品牌是先进文化的结晶。一座文明城市更应当是文化建设高度繁荣的地方,而文化高度繁荣的地方,一定具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品牌,这是由文化品牌的作用及影响所决定的。文化品牌是文化精华的浓缩,凝聚着人们的理想追求,多种文化品牌的叠加效应,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的新形象。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依托历史文化的品牌,因历史文化植根于本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在品牌推广上,缺乏对文化品牌内涵的深入挖掘、找不准宣传的切入点、感染力和影响力均不强成了文化品牌推广的绊脚石。而在宣传推广的方式方法上,缺乏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应用是其成效不够显著的主要原因。

四、提升郑州文化产业品牌的对策

振兴文化产业,应从高起点的文化品牌战略出发,从品牌的核心价值中提炼出品牌战略主体思路,在锻造文化品牌中构建郑州文化品牌的基本框架,形成以低成本锻造文化品牌、高起点构建品牌的战略。

1、树立文化产业品牌意识,贴近时代和生活。锻造文化品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文化强市”,建设“文化兴市”等发展要求出发,树立文化产业品牌意识。要注意本地市场的培育,依靠本地优势把市场做强做大,更要注意开拓外地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只有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文化产业化发展才能获得更为广泛的空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文化品牌的锻造要具有全球视野。同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既要立足本土市场,放眼全球,将文化品牌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又要面向本民族、本地区,把这些都结合起来发展文化产业。

2、对文化产业品牌进行清晰的市场定位。文化品牌的锻造应遵循品牌管理所形成的系统联系,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品牌的市场定位,找出品牌的目标市场,并对目标市场作出具体的细分,借助于品牌锻造固存的模式创新来锻造文化品牌。有价值的文化品牌是具有灵魂而富有变化的,它以文化企业所具有的特质和条件进行量身订做,因而具有不可复制性。这种品牌的锻造又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它通过成功的市场定位,给企业带来相对稳定的消费群。所以,文化品牌的锻造,一定要以清晰的市场定位为前提。

3、对文化产业品牌进行科学的系统规划。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不是盲目推进形成的,而是经过科学的系统规划,经系统检验、消费者认同后所形成的。根据文化品牌规划要求的限定,郑州在文化品牌锻造中,一定要以科学的系统规划为基础,依托品牌的系统规划来锻造郑州文化品牌。

4、对文化产业品牌进行深层的价值提炼。凡既具有准确市场定位,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既是对所确定品牌深层锻造的结果,又是对所确定品牌内在核心价值提炼的结果。依据这一理念,在文化品牌锻造中,一定要以品牌核心价值提炼为重点,借助于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形成独具品牌特色、又具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发展文化产业品牌浅析

第四篇:如何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区是我市中心城区,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盘活传统的文化资源,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挖掘历史文化,打响名人牌

以琵琶亭、浪井、××楼人文景观为基础,努力挖掘白居易、黄庭坚、李白、宋江等历史名人效应。一是成立××区文学联合会研究机构。发掘和保护××物质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定期举办全国性历史名人研讨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创作一批反映××城市精神风貌、风土人情、建设成就和重大历史变革的优秀文艺作品。二是编辑××历史名人系列丛书。依托《琵琶行》为代表的××古诗词,对区内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建档和保护规划,组文秘杂烩网织编辑系列丛书。三是建设历史文化影视基地。利用军事文化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如周瑜点将台、都督府,小乔梳妆台等历史故事、开发兴建适宜影视拍摄的景区,把××建设成为影视拍摄基地。

发展商埠文化,打响民俗牌p>围绕商埠文化特色,注重文化含量的提升,扶植、培育演艺娱乐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吧文化、茶文化、网络文化的优势,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文化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一是以现存的通商口岸遗址为依托,规划建设清末民初历史文化街区。恢复建设体现对外通商旧址历史风貌的片区,反映“四大米市”、“三大茶市”商埠市场交易民风民俗。二是以九江港口旅游船为依托,兴建大型演艺游船。www.浓墨勾画乐在岸上飘,诗在船上呤,茶在杯中品,人在江中行的美丽夜景。将诗文化与茶文化结合起来,包装推出庐山云雾茶精品系列,形成吟诵古诗名篇,细品庐山云雾的古韵境界。三是以反映北宋文化为主线,整合滨江风景带。滨江路两边建筑统一风格,统一色调,以青砖黛瓦、飞檐翘壁凸现××古香古色、春江月夜。加强滨江亮化工程建设,重修、扩建××楼、琵琶亭,以红灯笼、布招牌的古韵特色与××江夜景遥相呼应。四是以“××民间剪纸文化”、“××民间龙狮文化”、“××民间龙舟节”××民间文化品牌为龙头,繁荣民间文化。

培育生态文化,打响山水牌

依据××依山傍水、环湖而建的地理独特性,以及九江××因“众水汇聚的地方”而得名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做好山水文章,发展生态经济。一是建立山水文化识别系统。精心设计具有山水文化特色的××文化制品,包括旅游标识、旅游制品主打色调、城区环境布置、形象宣传片等,以统一的××文化识别系统将××完整、立体、动感地展现出来。拍摄和制作宣传××、展示××魅力的宣传片,逐步构建××山水文化识别系统。二是建立生态文化教育基地。以滨江生态园、白水湖公园为依托,加强生态文化景观工程建设,开发兴建生态景区,创建生态优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三是在全区广泛开展“倡导生态文明,共建山水××”活动。创作一批弘扬民族生态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建设一批生态文化示范工程。开展创建“生态园林机关”、“生态园林居住小区”、“园林式单位”文明评选活动。

繁荣社区文化,打响特色牌

一是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筹建大型社区图书馆、社区体育馆、游泳馆、标准化网球场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配套项目,为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奠定基础。结合宣传、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区文化馆、少儿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重点培育业余、专业、少儿文化团体,进一步繁荣××文艺舞台。二是全面推进“一街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大力兴建社区文化大院,推出“月末大舞台”、“××演出季”等系列文化活动,形成以节庆活动为龙头,以品牌活动为亮点,专群结合、以专促群、全年不断、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体系。三是积极申办国家、省、市各类重大节会活动。(

第五篇:《论可能生活》读书笔记

《论可能生活》读书笔记

这本书以无立场方法论重新分析了幸福和公正问题,试图重建一种综合中西理论优势的当代美德伦理学。其中关于幸福的两条原则:自成目的和他人礼物,典型地表达了作者在美德伦理学上的当代推进。

翻开这本书,我不禁大为头疼,这是继《教育哲学》之后又一本略微晦涩难懂的书籍。果然读第一遍时,毫无头绪。尽管作者已经将重要的句子加粗,仍然在我可怜的、贫乏的理解之外,如:“任何一种‘应该’都有可能是不应该的”。读了两遍都一头雾水,直到联系上下文时才明白,这句话是在论证规范是必须的,但它在价值上不值得尊重,重要的是人性,而不是规范。要区分生活本来的样子和它“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就引出生活的意义。现代社会倾向于以形式去掩盖内容,而实际上生活不是为了社会机制,而是为了生活本身的意义,社会须服务于生活。

生活以人为本,生活的本意是创造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作者继而提出“可能生活”这一概念。可能生活是以“可能世界”为背景创造的。“可能世界”是莱布尼兹以来非常重要的逻辑和哲学概念,他认为可能世界是由无数个现实组成的。同样,可能生活是指如果一种生活是人行动所能够实现的,那么就是一种可能生活。可能生活越多,生活也就越丰富,而生活的规范手段——伦理学从根本上只有两个问题:幸福与正义。因为人什么都想要,一切以利益为中心。接下来的章节论述了伦理规范的各项指标或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幸福就等于是好的生活。如故不能追求幸福,圣湖就变得毫无意义,因而过于不幸的人有礼有自杀,尽管自杀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明智和不允许的。对于可能生活,作者是这样理解的:例如某人缺乏友谊生活,我们不能认为他其实想要但假装不要友谊,因为他在主观上可能真的不想要;也不能因为我们想要因此认为他也想要。因为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衡量他人生活。因而,某人缺乏友谊之所以是一种不幸(无论他是否意识到),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人本来意味着可以获得友谊的幸福且本来可以获得这一幸福,不管一个人想不想要,但缺少一种可能生活就是缺少一种可能生活。

要论证作者提出的可能生活的合理性,作者提出了“无立场”怀疑论。正如在导论中提出的“任何一种应该都有可能是不应该的”这一论点,例如,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应该拾金不昧,之类的句子没有被尊重的理由。现代伦理道德规范只是确立我们行为的标准,而不是真理。也就是说,它不一定是正确的,即使是真理,也只是相对正确。但是,去哦们可以怀疑真理,却不能动摇真理。任何一种立场都可以怀疑,我们依靠的就是存在。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连续发问让人们认同他的观点,然而他的提问也是自己内心情感、态度的反映,不是存在,因而,这一方法是由漏洞的;再如斯金纳,他的方法实质上是让人们为了另一些利益(不被惩罚)而放弃一些利益——遵守道德规范;又如现代伦理学,分析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个别行为和特定利益,所以从来都不关注人性。

作者对于现代伦理学的批判是尖锐而深刻的,集中体现在本书的附录中。我最欣赏,也由衷赞叹的是附录一:两种罪行和闭着一只眼的伦理学。什么样的罪行最需伦理学关注?作者提出了两种罪行:一是极端犯罪,而是疯狂犯罪。极端犯罪例如抢银行,恐怖袭击之类,穷凶极恶,确实有着明确目的和利益取向的、头脑清醒的罪行;而疯狂犯罪则是“为罪恶而作恶”,如虐杀战俘,虐待儿童等等。有两部关于变态心理和犯罪的电影,我很喜欢,是《枪王》和《七宗罪》,罪犯失去了理智和人性。

伦理学最应关注的当然是后者。然而,现代伦理学在规范社会秩序,塑造令人满意的道德生活方面却非常欠缺,似乎人人都不满,似乎很少有人能做到。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可以用一件小事来说明。如果一个学生想要他的成绩达到60分,那他自豪把目标定为80分,如果他仅仅定60分,那么很可能,他60分都考不到。规范亦如此。现代伦理学规范给予人们最低的要求,于是人们达不到这个要求。没有美,善就没有意义;没有深刻的生活,规范就没有意义。

论汉字艺术成为中原文化产业品牌的可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