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编辑:夜色温柔 识别码:18-687983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1 14:27: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生活,有时就像一个大染缸,而我们就像那一匹匹待染得的布,在经过生活这一五颜六色的染缸染过以后,都将成为带有色彩的布。------题记

正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文革十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过渡期中的坎坷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那都是一个无法忘却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一个沉痛的回忆。这样的文革,给我们的好处是:使我们可爱的无产阶级真正地理解了什么叫生活,明白了人生活的意义:努力成为生活的主人(当然也有相反的);同时也使中国的领导人重新地确立社会主义道路应该如可走下去,如何发展才能真正的让中国强大起来(说实话,中国在这方面也真正做到了,虽有不足,但还是让无数的无产阶级农民过上了温饱不缺的生活)。也不奇怪,文革对于我接触的人来说,大都有一些沉痛的回忆,他们都是多多少少受到了文革伤害。尤其是在我热爱的家乡,每当我提起这个中国**时,老辈人眼角好像都存在着可怜的眼泪,从他们的眼神中我似乎可以体会到当时生活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我虽然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年代,但是我感觉自己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时的艰苦(在我也时常的向他们询问这样那样有关的问题前提下)。不管怎样,过去的都过去了,让我们怀揣那样的奋斗的精神,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吧!

《平凡的世界》,我感觉是我看过的最贴近中国农村的生活描写,我从那各色各样的人身上体会到了许多(许多什么,我也说不清,但

是我能真正感受到那些)。首先,也是最让我感受颇深的孙家二少爷,我之所以这样称呼他,那是因为加入了自己的感情(我心目中他的确是)。他和我们是一样的,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不得不屈服于生活给他带来各种压力。毕业后,必须和那些农村人一样回家劳动的他,并没有被这所谓的命运左右,而是积极地回农村老家参加各种劳动。然而,对于一个通过读书了解世界的他,怎能被着“狭小”的农村困住,于是,他毅然地走出生他养他且应该留下的农村,踏上了自己所谓的追寻种种的道路。而这时,这种闯出去的精神,使我感受到了他的伟大,让我有种说不出的佩服感情油然而生。然而,我感觉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他在外面的世界永远的奋斗,同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决定,使他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虽然结局有点悲哀,但是虽有敢说这不是上帝对他这位本该在农村过活人的一种恩赐呢。“地委书记与我何干?”孙少平就是用这样的言语回绝欺压他的胡永军,他就是这样不畏强权,不管外界环境怎样(从揽工到矿工),都能永远保持着正义的品质,毅然地拯救了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小翠。然而,我认为一个简简单单平普普通通的孙少平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一类人,代表了那些不怕辛苦且对自己的追求有种执着的精神的一类人。是旧时期与新时期之间的任务代表,他身上既有旧时期劳动人民的不怕艰苦的精神,又有新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上面提到的孙少平出外打工获得了一份爱情,下面我就要说说着爱情接受者田晓霞。从这位更倾向于新时期的青年女生,在条件比孙

少平无比优越情况下,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上积极进取,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再到后来的省报记者,一直是当时青年中的佼佼者,是被人羡慕的对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是我们可怜的孙少平的恋爱对象,这都要归功于“读书”,他们就是凭借这样读书的坚持,才获得了彼此的爱。他,她,他们的爱,都是那样的普通,那样的简单朴实。他们高中毕业后,仅有的几次见面更是那样的真实可现,尤其是那次矿井下的离别,彼此亮着帽子上的灯,为彼此的他(她)祝福,当然我猜想这里面也有对彼此留恋与不舍,更充满着期待,期待下一次的见面。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一个能不被世俗的评价所左右省报记者,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艰苦生活的孙少平,这不是偶然,也不是冲动,而是她在仔细思考下为自己的心灵真正地找到了合适的主人。这个记者的伟大,并不是仅仅因为这样让人敬佩,而更让我们读者为之震撼的是她舍己为人的那一幕。她的父亲泪流横面的这样的描述她:“晓霞,是个好孩子。我们都无法相信,她那样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用这样的死换取了这样年幼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为她感到骄傲,也应该感到欣慰。”

这第三个我要说的小说人物是孙少安,这样一位初中毕业的农村人来说,毫无韧性的接受了她的命运的安排:回家担当了家的主梁骨,与他的父亲一同撑起了一个贫困的不能在贫困的家。结果也证明了这样的安排是正确的,孙少安不但担起了整个家的沉重担子,而且还在努力地为同村的老乡们谋福,这也正是他被人尊敬被人佩服的原因。特别是他在办砖厂挣钱之后,毅然决定了要为家乡办一件伟大的事:

重建学校。透过小说,我们读者想想看,穷苦日子才刚刚结束,一个受尽艰苦的人,是多么的慷慨大方,是多么的善良优秀,下定决心要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挣下的钱来为双水村建学校,先不说这个决定是怎样来的,就是这个想法就让人对这样的人肃然起敬,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跨他,这也是我佩服他的地方。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孙少安的婆姨贺秀莲,这位伟大的农村妇女在坚持着对生活的理想的同时,全心全意地和孙少安一起支撑着困难重重的老家。她不计较小事,她没有小女人有的坏脾气,但是却有着成功男人背后女人应有的气质。当孙少安落魄时,她在背后支持鼓励他;当孙少安发达成功时,她还是继续鼓励着孙少安。这样一位伟大的农村妇女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优良品质,也就是这样的一位优秀的女人,最后却得了肺癌,我想这是作者路遥对读者的残忍。

《平凡的世界》中每一位人物,都可以拿出来单独写上一本书,不管从他们的性格还是行为表现上,都有着耐人寻味的东西值得我们大家深思,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在这里我将不再叙述,我充分感觉到我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与描述了。

最后,我想以这样的一首歌来结束我的读后记:“昨天是今天的往昔,往昔令人不能忘记,过去并不全是苦难,却是一本好难翻的日历,平凡的人间有男也有女,平凡的经历有悲也有喜,平凡的故事陌生又熟悉,平凡的世界里有你也有我……”

后记

我与读过这《平凡的世界》的所有读者一样,心中不乏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想法,有这样和那样的感慨。而我估计是所有读者中最简单最朴实的一员,心中按捺不住读完这本巨著的激动心情,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着略的读后感,除了尽量想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慨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与所有的读者分享我对这本书的感慨。但本人见识很是不敢班门弄斧,只是略微表达一下,望所有的读者能够批评与指正。河北科技大学李志兵

经典言语: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色的落叶飞满我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一些人因为苦,而竭力逃离苦的地方;而一些人恰恰因为苦才留恋受过苦的地方;

爱是那样久远,相聚有那样短暂,爱是那样甜蜜,离别又是那样心酸;

爱是那样炽热,忘却是那样艰难,爱是一条逝去的河,流不断永远的怀念;

第二篇:平凡世界读后感

平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十七八岁,刚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花季,又在懵懂中迎来了雨季。

在这转变中,不能说我们失去了青春的热情,但是我们也都进入了人生的多雨期。更多的挫折,学习的、人际的、情感的,很多方面我们都开始前所未有的经历。而我们的思想从这些经历中得出的不同感受,不同启示和不同教训,将决定我们今后人生的轨迹,是平缓,抑或是跌宕的。

我们中,大部分人,选择了——平凡。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我们生存的现实年代,每一时刻都在告别贫困的困扰,可生存环境的改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不段涌现的新课题,在普通人的视线里,生活似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马平川。面对新的困难,一样会有新的无奈;面对新的理想,一定会新的彷徨;面对新的世界,也一样会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人类的懦弱是本性,任何人都不能逃避。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旅途中,只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积极的去面对,才会有发展,才会有未来。困境里的自卑,无奈中的反抗,积极中的进取都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励因素。

《平凡的世界》,永远珍藏于心中的盛典,她让我懂得:面对生活的苦难,只要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让我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第三篇:《平凡世界》读后感

读《平凡的世界》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 “相信自己能飞!”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写作的焦点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该是作家心灵的折射:路遥定也是那么的一个人。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的妻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读者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我有些明白了: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倒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诚,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那么,路遥既从生活中,也从美学上理解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 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第四篇:平凡的世界 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好像是在高三,当时一个同学极力向我推荐,可惜的是当时我只翻了几页,可能是不太喜欢故事发生的背景,而自己看书又太注重作者,所以...,很可惜。而幸运的是,这次五一为了消磨时间,终于通读了全篇。真的很疯狂,从一号晚上一直读到凌晨四点,把第一部读完,然后从二号早上9点多吧一直到晚上六点,才把第二部读完,期间滴水未进,一直窝在床上。第三部分稍显波折分了三次才读完。这部作品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虽然作者一直鼓励读者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带来的一切灾难,努力地活下去,去扼住命运的咽喉。可书中太多太多的悲剧,竟使我内心隐隐产生种莫名的恐惧,对生活,是的,生活太残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对事物的看法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理解的深度也在增加,对我而言,最明显的就是读《红楼梦》,初中时,觉得好多人物的对白莫名其妙,而在高中时,每一年春节我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似乎已看到了那些莫名其妙的对白背后小人物与大人物的不同心态。

其实每一部伟大的作品,对读者的心灵都是一种强烈的震撼,同时也洗涤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深刻的反省自身、反思过去。很难不去嘲讽自己过去的碌碌无为、浅薄无知、自以为是,而这也正是作品的伟大之处,它使我们成长,是我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强大,完善。

由于只读了一遍,而且书中太多的情感我并没有经历过,因此不想、也不敢轻嘴薄舌的乱发评论、感慨,且摘抄书中一处语句,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去感受一种久违的心灵震撼,或许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们,更多还有情感上的共鸣。

书中最浪漫的悲剧应该是金波远赴青海去寻求心中无法割舍的梦想,去寻求他永远的爱,永远的伤痛!

书中这样描述:

“爱,就能使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远的合二而一,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结。两个民族,语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间连名字也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吗?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

“他长久地立在那个小湖边,立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望着深秋碧蓝的湖水,热泪在脸颊上淌个不停。波涛轻轻舔着他的脚尖,水鸟在空中盘旋飞翔。远方,草原、山脉、落日、晚霞,仍然是当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恒的,大地是永恒的,幸福却流逝了。是的,流逝。他真想令时光再退回到当年,让他重温自己一生中再不会有的青春和幸福……别了,草原!别了,雪山!别了,我亲爱的姑娘!无论你此刻在什么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满地生活在人间。我会永远珍藏着你的微笑,你的歌声,一直到我闭住眼睛的那一天。我同样会不息地唱那支歌,那支青春和爱情的歌;愿你常能听见这支歌。我仍然在焦渴地企望,某一天,甚至我们已白发苍苍,我们或许还能相见;如若不能,哪怕是在梦中,或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里……别了,我心上的人啊!

一切都结束了。他告别的是人生整整一个段落。青春之花,永远地凋谢在了这片草原上,这是壮丽的凋谢。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获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灵土地上,怎么会没有绚丽的花朵重新开放呢?

他终于决定明天离开这个小镇。

当天傍晚,当夕阳沉落,满天飞起霞光的时候,他忍不住心潮澎湃地来到当年那个老地方。他曾在这里观看归牧的马群,和她对唱那支燃烧的歌。现在,这地方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十字街口了。

他遥望着远方,竟然又忘情地唱起了那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

他立在十字街口,泪流满面地唱着这支没有回声的歌。许多过路的藏汉行人,都惊奇地驻足而立,听他旁若无人地歌唱。人们多半认为,这是一个外地来的精神病人。不过,他却把这支美好的歌儿唱得如此让人揪心啊!”

我没有去过草原,更没有见过马群岀牧归牧的雄浑、壮阔,但纵使我去过,见过,就能理解么--仅凭歌声和一次的见面,两个语言不通,连名字都互相不知道的人在六年后仍无法割舍,去寻求心中的挚爱。但作者却依旧没有给我们一个小小的安慰,一个让我们坚信爱的奇迹,或者说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有情人终成眷属永远只存在于美好的祝愿里。

以海子的诗作为结尾: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祝你幸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五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孩子开学后,在老师的推荐下买了几本书,闲来无事时,我拿起《平凡的世界》翻了起来。由于描写的年代是自己儿童至青少年时期的故事,都是熟悉的年代及事件,所以,很快就被书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虽然已入不惑之年,仍不时为书中的很多描写动情。

《平凡的世界》以1975年至1985年十年间中国的大事件为故事发展背景,用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通过下至贫穷山村的平民百姓、上至省委书记和国家副总理等众多人物的刻画,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已过去三十余年,但书中描写的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挫折中的奋斗、拼搏与互助,人间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人类应该永恒保持的品格。

书中的主人公--哥哥孙少安,6岁开始干农活,为了弟弟和妹妹,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困难的家,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队长,无论生活多困难,虽有短时的迷茫与颓废,但他从未厌恶或放弃,始终坚信“世事变好”的那一天。除了不屈服于命运,孙少安身上的仁义也是书中的重点:对家中所有人的责任感,对困难村民的慷慨相助,以及捐资助学等等都可以体会到。

书中的另一主人公--弟弟孙少平,高中时因家庭贫困曾产生过深深的自卑,但是仍能在通过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己,在自身积极追求和他人的不断引导下,他与生俱来的质朴与善良逐渐蜕变成为道德力量。他对生活中的苦难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受尽

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同样,孙少安的身上也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善良、仁义等美德:干任何工作都不偷懒打滑,学校时先后救过两个深深伤害过他的女同学,做“揽工匠”时救助被包工头欺负的少女,煤矿上对师傅一家人的照顾乃至后来的舍己救人......他虽然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中不断地痛苦煎熬,但他将人生道路把握在自己手里,勇敢地挑战现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与书中所描写的年代相比,我们今天的物质极大地丰富了,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温饱问题解决了,正在全面迈入小康社会,但是,为什么社会上的抱怨声却始终不断呢?为了钱,为了自身的利益,别人只是可供踩踏的梯子,社会底线也一次次被随意突破。很多人在迷茫,吃穿不愁的我们为什么没那么幸福?所以,今天的社会,依旧需要《平凡的世界》中所描写的那种真善美和正直仁义,保证这个社会处处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

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对书中各级政府官员的描写无疑最为关注。虽然不是书中的主角,但是书中从村干部到国家副总理,涉及面非常广。作者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以田福军为首的一些干部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心为了群众的利益,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中;周文龙等犯过错误的干部也能积极改正,及时把握历史契机,同样成为人民的好干部;像高凤阁这样心术不正之徒,最终只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省委书记乔伯

年带领市委领导挤公交体察民情,多次到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国家副总理、中央首长高老对铺张浪费、高规格接待深恶痛绝......小说中的一些现象当今依然存在,而目前的群众路线活动也在坚定地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不仅党员干部,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都应始终与人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只有密切联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获得群众的支持,成为群众拥护爱戴的好干部。此外,书中有不少经典语句、作者的人生感悟,在今天仍有深刻的教育及警示意义,如: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都是平凡的,我们都要经历生老病死,都会有欢笑和泪水;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都是不平凡的,我们正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创造着人与自然的进一步和谐,创造者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TOP